龙门山前缘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集层成岩作用差异性
彭靖淞1, 刘树根2, 张长俊2, 张如才1, 张江涛1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2
2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

第一作者简介 彭靖淞,1984年生,2009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勘探地质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工作。通讯地址:天津市塘沽区闸北路1号609信箱;邮编:300452。E-mail: pengjs@cnooc.com.cn

摘要

随着近年来四川盆地一系列新的碳酸盐岩气田的发现,具有丰富油气资源潜力的川西龙门山前缘逐渐成为寻找高丰度大中型气田的现实地区。针对储集层特征在区内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性,笔者等通过对龙门山前缘中坝地区和天台山大元包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岩心描述和薄片观察,对其成岩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 1)龙门山前缘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集层成岩作用复杂,其主要成岩作用包括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藻泥晶化作用、白云石化作用、膏化和硅化作用等;( 2)受中三叠世末期龙门山前缘裂陷作用的影响,雷口坡组发育大量的热液构造,包括热液溶蚀、热液矿物的胶结和热液白云石化;( 3)受构造高点控制的胶结中断—表生溶蚀是中坝—青林地区储集层优于天台山地区的主要控制因素。龙门山前缘反转之前的构造背景和古地貌决定了雷口坡组成岩作用的差异,从而控制了优质储集层的分布。

关键词: 成岩作用差异; 白云石化作用; 胶结作用; 溶蚀作用; 雷口坡组; 龙门山
中图分类号:P618.130.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4)06-0790-12
Study on diagenetic heterogeneity of the Middle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 in front area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
Peng Jingsong1, Liu Shugen2, Zhang Changjun2, Zhang Rucai1, Zhang Jiangtao1
1 Tianjin Branch of CNOOC Ltd.,Tianjin 300452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Sichua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Peng Jingsong,born in 1984,graduated from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2009 with his master degree. Now he is an engineer in Tianjin Branch of CNOOC Ltd.,and engaged in petroleum geology research.E-mail: pengjs@cnooc.com.cn.

Abstract

With a series of new carbonate gas fields discovered in Sichuan Basin,the front area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 in western Sichuan Basin, where has good petroleum potential, is gradually becoming a target area for large- and middle-scale oil and gas fields. Focusing on the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of the Middle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by means of core description and slice observation, this paper in detail studied the reservoir diagenesis of the Zhongba and Dayuanbao subareas in the front areas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 The conclusions are:(1)The diagenesis of the Middle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 is complicated in the front areas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 And it mainly includes compaction,pressolution,cementation,gypsification,dissolution,recrystallization,dolomitization,silicafication and so on.(2)The hydrothermal fluids from the deep layer invaded into Leikoupo Formation and resulted in extensive hydrothermal dissolution,cementation and dolomitization,influenced by the rifting activity in the final phase of the Middle Triassic.(3)Cementation interrupting and hypergene dissolution controlled by tectonic high point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lead to better reservoirs in Zhongba-Qinling subareas than in Tiantaishan subarea. The tectonic background and palaeogeomorphology before inversion of the front area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 determined the diagenetic heterogeneity of Leikoupo Formation,and controlled the distribution of quality reservoir.

Key words: diagenesis heterogeneity; dolomitization; cementation; dissolution; Leikoupo Formation; Longmenshan Mountains
1 概述

近年来, 罗家寨、普光、龙岗、元坝等一系列新的碳酸盐岩气田的发现使中国又一次掀起了研究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气田的高潮(罗志立, 1997; 金之钧, 2005; 马永生, 2006, 2007; 朱光有等, 2006a; 李鹭光, 2011)。随着四川盆地“ 二次勘探” 的不断深入, 具有丰富油气资源的川西地区将逐渐成为寻找高丰度大中型气田的现实地区之一。作者的研究区域正是位于川西马角坝— 都江堰的龙门山前缘地区(图 1), 目的层位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口坡组是四川叠合盆地海相阶段的最后的碳酸盐沉积, 埋藏相对较浅, 钻探成本比深层要低, 但勘探程度不高(贝丰和杨元初, 1980; 李志高, 1993; 何鲤等, 2002; 雷雪等, 2005)。目前为止, 龙门山前缘海相储集层除中坝雷口坡组三段储集层实现了工业性油气产能外, 其他地区均没有突破, 最新勘探的彭州天台山大圆包构造雷口坡组储集层条件不好, 亦没有任何油气显示。已钻井资料证实, 区内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集层主要为开阔台地滩相/局限台地滩相的内碎屑碳酸盐沉积, 埋藏较深且非均质性较强(表 1), 对雷口坡组储集层成岩演化研究非常必要。另外, 前人对雷口坡组成岩作用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描述其成岩作用。其中, 对溶蚀、胶结和白云石化作用的研究已有大量论述(曾德铭等, 2007, 2010; 秦川等, 2009; 汪华等, 2009), 但缺乏对其热液作用的研究和对其构造控制的差异成岩演化的研究。因此, 作者将从岩心描述和薄片观察入手, 系统地研究、对比龙门山前缘中坝地区和天台山大圆包地区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集层成岩演化过程和热液作用(重点研究井包括龙深1井、中46井和青林1井),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中三叠世的构造背景, 探讨了雷口坡组差异成岩演化的成因。

图1 龙门山前缘地质图Fig.1 Geological map of front area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

表1 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物性对比 Table1 Comparison of reservoir properties of the Leikoupo Formation in front area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
2 成岩作用

龙门山前缘3口井(龙深1井、中46井和青林1井)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集层, 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 接受过多期构造变动、抬升剥蚀的改造, 成岩作用复杂多样。通过细致的岩心观察和薄片镜下鉴定, 系统研究了3口井雷口坡组的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其主要成岩作用包括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藻泥晶化作用、白云石化作用、膏化和硅化作用等。

2.1 胶结/交代作用

龙门山前缘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储集层, 包括砂屑白云岩和藻砂屑白云岩, 其胶结/交代作用发育, 主要有4期胶结物(表 2)。

表2 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胶结作用统计 Table2 Cementation of the Leikoupo Formation in front area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

第1期亮晶马牙状/刀片状白云石, 通过胶结物的形态可以确定, 该期胶结物为同生成岩期形成于水体较浅、盐度较高的环境中。第1期亮晶环边胶结物在砂屑白云岩和藻粘结白云岩中广泛发育(图 2-a, 2-b)。

图2 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胶结作用照片Fig.2 Photos of cementation of the Leikoupo Formation in front area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

第2期胶结物形成于成岩早期, 按胶结物的流体来源不同可分为普通胶结和热液胶结。

第2期普通胶结:粒状粉— 细晶白云石+海百合共轴生长+鳞片状或结核状多晶硬石膏(原生), 形成于早成岩期。粒状粉细粒白云石多为他形, 明亮, 晶间见少量泥质。该期胶结物在高盐度孔隙水中沉淀产生, 与第1期胶结物呈整合接触(图 2-a)。在天台山地区雷口坡的第2期胶结物发育, 以粉— 细晶白云石较为常见; 而中坝地区雷口坡组常缺失第2期粒状白云石/第2期白云石被大量溶蚀, 表现出只有第1期亮晶环边胶结物。

第2期热液胶结:异形白云石(马鞍状白云石)+连晶硬石膏/裂缝中多晶硬石膏+萤石+天青石+自生石英热液矿物组合(图 2-b, 2-c), 发育在早成岩期热液侵入控制的区域。其中, 异形白云石(包括马鞍状白云石)和硬石膏为其主要成分。除了在颗粒间胶结沉淀外, 还会产生较强的热液白云石化和膏化, 由于酸性热液对之前形成胶结物或颗粒有一定的溶蚀, 与第1期胶结物呈溶蚀不整合接触。第2期热液胶结物在雷口坡组较为常见, 但在雷口坡组五段中没有发现, 这可能与热液活动的时间有关。天台山地区热液矿物组合存在于裂缝和孔隙之中; 中坝地区热液矿物更多地存在于孔隙之中, 这可能与热液侵入的通道有关。

第3期负延性/鳞片状玉髓+细— 中晶粒状方解石, 形成于表生期, 负延性玉髓+细— 中晶粒状方解石都可能与表生溶蚀去膏化作用有关(交代作用)。粒状方解石为表生期去膏化的产物。葡萄状负延性玉髓(图 2-d)、交代石膏的鳞片状玉髓, 此类胶结物中常见渗流粉砂伴生, 为表生期淡水作用形成。

第4期胶结物中最为常见的为自形— 半自形白云岩和中— 粗晶方解石, 形成于埋藏期。自形— 半自形的白云石可能是其埋藏条件下重结晶形成(图 2-f)。中— 粗晶方解石多形成于自形— 半自形的白云石形成之后, 形成时间较晚(图 2-e)。这是中坝地区次生方解石在孔隙中的主要产出形式, 但在天台山地区确较为少见, 其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190~200 ℃, 表明在较深的埋藏条件下形成, 此时下伏二叠系处于生气高峰, 其形成可能与烃类活动有关(曾德铭等, 2006)。

2.2 白云石化作用

白云石化是形成优质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最有利建设性作用, 这已被勘探实践所证实(雷怀彦和朱莲芳, 1992; 林良彪等, 2007; 韩定坤等, 2011)。中三叠统中出现了泥微晶— 粉晶白云石、雾心亮边白云石、环带状白云石、亮晶自形白云石和马鞍状(异形)白云石, 具体特征及成因如下:

泥微晶— 粉晶白云石:白云石多呈细小的半自形— 他形镶嵌状, 晶面较污浊, 此类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白云石呈层状分布的特征明显, 部分还保留有纹层或藻纹层构造, 并常与石膏伴生, 或白云岩中常具石膏斑块, 多数暴露地表后石膏被溶蚀形成膏模孔状白云石和方解石斑块(图 3-a)。此类白云石是在局限台地干旱及蒸发的超盐度中于准同生成岩阶段形成的, 部分后期有重结晶作用。

图3 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白云石化典型薄片Fig.3 Photos of dolomitization of the Leikoupo Formation in front area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

雾心亮边及环带状白云石:由干净明亮环带和暗脏环带组成。自形和半自形的这种环带白云石通常被解释为大气淡水— 海水混合成因。金之钧等(2006)认为雾心亮边白云石的亮边是白云石与富含Fe3+、Mn2+的深部热流体相互作用导致部分Mg2+流失, 并从流体中获得大量Fe3+、Mn2+的结果。据镜下观察, 雾心亮边及环带状白云石, 多为异形白云石, 自形较差, 常与热液矿物, 如鞍状白云石、萤石、天青石、硬石膏和自生石英伴生(图 3-b, 3-c), 说明中三叠统雾心亮边及环带状白云石的成因可能为受深部热流体影响的白云石化。

亮晶自形白云石:该类白云石在成岩序次上形成期次较晚, 白云石晶体呈半自形— 自形状, 晶面洁净明亮, 显埋藏期白云岩化作用的特征, 一般来说, 它们或者是通过长期的水岩作用重结晶形成, 或者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 从富含Mg2+的地下卤水中直接沉淀生成的(图 3-c)。在这种环境中, 温度较高, 环境相对稳定, 时间限制较小, 有利于多种白云石化作用进行和白云石的生成。

马鞍状(异形)白云石:这类白云石一般晶形特征是晶粒较大, 晶面较脏, 自形程度较差, 解理略显弯曲, 并具有波状消光, 主要见于溶蚀晶洞及构造裂缝隙内。Graham等(2006)认为鞍状白云石是热液活动的重要标志性矿物之一, 其存在形式或充填裂缝之中, 或交代围岩(图 3-d), 鞍状白云石+石英充填于藻团粒之间, 周围的颗粒因遭受热液蚀变, 而白云石发生重结晶。Warren(2000)认为其是深埋藏白云石的一个重要特征。曾德铭等(2006)认为该类白云石属于埋藏期形成。另外在TSR作用下形成的白云石主要是马鞍状白云石(Machel, 1987); 马鞍状(异形)白云石是热液矿物组合的一个重要显示, 但不是热液环境充分条件(Dana, 1955; Radke, 1980; Gregg, 1983; Barber et al., 1985; Searl, 1989; Kretz, 1992)。诚然, 中坝地区雷口坡组三段富含硬石膏、H2S含量高达6.52%(朱光有等, 2006b), 且有工业产能的油气显示, 具备TSR的物质条件, 一部分鞍状白云石可能为TSR成因, 但在鲜有油气显示的龙深1井雷口坡组各段, 笔者依然发现大量的鞍状白云石和热液矿物组合, 这表明鞍状白云石的形成主要应与热液活动背景有关。研究认为, 大量的鞍状白云石及其热液矿物组合形成的时间应该为热液侵入时, 与二叠纪— 中三叠世的“ 峨眉地裂运动” 相匹配, 从而推断雷口坡组存在早期的浅埋藏同生— 早成岩期的热液侵入。当然, 这也不排除一部分的马鞍状白云石可能是晚期烃类注入的条件下在深埋藏过程中通过TSR作用形成。

2.3 溶蚀作用

溶蚀作用泛指一切具溶蚀性(腐蚀性)的流体对可溶性对象的溶解和破坏作用。中三叠统储集层主要历经了3种溶蚀:早成岩期热液溶蚀作用、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和埋藏溶蚀作用(表 3)。

表3 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溶蚀作用统计 Table3 Dissolution statistics of the Leikoupo Formation in front area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

1)早成岩期热液溶蚀作用:研究发现龙门山地区在中三叠世存在大量的热液活动, 盆地中由深处沿断层向上的热液流体, 不但比较浅处沉积层中的流体更热和更咸, 而且应更偏酸性, 因而利于围岩的淋滤溶蚀(金之钧等, 2006; 刘树根等, 2008)。龙门山地区热液溶蚀作用表现在3个方面:其一, 早期非饱和的热液流体沿断裂通道进入裂缝发育的区域, 使已有的裂缝进一步扩大形成溶蚀缝洞系统(图 4-b); 其二, 溶蚀能力大大减弱的热液流体继续沿着层面、层理面等结构薄弱面以及微裂缝、基质白云岩的孔隙系统与白云岩围岩发生反应, 形成微米— 毫米级别的溶蚀孔、针孔; 其三, 溶蚀过程中伴随有充填作用, 由于中三叠统下伏地层及其自身含大量的石膏, 热液在通过这些地层向上运移的过程中, 热液卤水在溶蚀围岩之后, 各种矿物趋于饱和, 在溶蚀的裂缝和孔隙中, 热液矿物包括硬石膏等析出沉淀, 重新堵塞原来的裂缝孔隙, 甚至交代围岩, 发生大面积的膏化, 遭受热液淋滤的岩石重新“ 愈合” 。可见, 早成岩期的热液活动既有溶蚀作用, 亦有充填作用和膏化作用, 对储集层的改造显著, 但对孔隙度的贡献并不明显, 如龙深1井。但对于中三叠世晚期遭受表生溶蚀作用的地区, 如川西北地区中46井和青林1井, 早期的热液溶蚀充填中由于含有石膏等易溶矿物, 表生溶蚀往往沿前期热液溶蚀的薄弱带发展, 从而形成扩大的溶蚀孔洞, 从这个意义上讲早期的热液溶蚀对储集层起着建设性作用。

图4 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雷口坡组溶蚀作用Fig.4 Photos of dissolution of the Leikoupo Formation in front area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

2)表生溶蚀作用及其岩溶构造:主要发生在中三叠世末, 在印支运动的影响下, 四川盆地整体抬升, 海水由北至南退出四川盆地, 雷口坡组长期暴露于海平面之上, 进入了长达数百万年的表生溶蚀阶段(曾德铭等, 2007; 秦川等, 2009; 旺华等, 2009; 钟怡江等, 2011)。

其特点主要为:(1)粒(砾)间渗流粉砂充填物、示底构造和粒间溶孔(图 4-a); (2)悬垂型和新月型方解石胶结物; (3)棱柱状、细晶粒状方解石与遭受溶蚀的海底纤状环边呈胶结不整合接触; (4)铸模孔和粒内溶孔、不规则溶孔和小型溶洞等, 其中以第1种最为常见和可靠。而且, 大气淡水或淡水— 海水混合水所携带来的碳酸盐灰泥、粉屑, 充填于生屑(如棘屑等)的粒(砾)间或生物体腔孔、格架孔中而形成渗流粉砂, 从而在后期成岩作用过程中抑制了棘屑的共轴增生, 并在浅埋藏成岩期受白云石化流体作用而白云石化。特别是, 渗流粉砂易被后期的酸性成岩流体溶蚀而形成具粒(砾)间孔、粒(砾)间溶孔的孔隙型储集层; (5)表生溶蚀对早期的热液溶蚀具有很强的继承性, 区内开阔台缘滩环境的雷三段沉积时期, 浅埋藏时热液活动造成了大量的膏化, 石膏或是交代原岩, 或是充填孔隙, 之后的印支早幕, 龙门山山前带抬升, 天井山古隆起开始形成, 处于隆起高位的青林地区, 出露海面遭受淡水溶蚀和去膏化, 形成大量的溶蚀孔隙/溶蚀扩大的孔隙。

3)埋藏溶蚀作用:埋藏期溶蚀作用发生于中— 深埋藏阶段, 主要处于中— 晚成岩期, 包含有机酸溶蚀和无机酸溶蚀。①有机酸溶蚀:有机酸在烃类成熟过程中产生, 中三叠统自身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贝丰和杨元初, 1980), 在烃类大量成熟的中— 深埋藏期应存在有机酸溶蚀。②无机酸溶蚀:在温度大于120 ℃时, 烃类与区内雷口坡组的硫酸盐矿物(如石膏等)发生热化学还原作用(TSR), 生成蚀变的烃类、固态沥青、CO2和H2S, 并释放出热量, 溶于水中的H2S、CO2形成的无机酸是碳酸盐岩埋藏溶蚀作用的一种重要营力(Mazzullo, 1981; Mazzullo and Harris, 1992), 对储集层的发育起建设性作用。

TSR过程系列反应(Warren, 2000):

S O42-+CH4→ HS-+HC O3-+H2O

Ca2++Mg2++4S O42-+4CH4+4H+→ 4H2S+

CaMg(CO3)2+6H2O+2CO2

根据薄片研究, 埋藏溶蚀与烃类的富集程度成正比, 在烃类充注较好的中坝— 青林地区, 埋藏溶蚀发育, 可见大量溶蚀孔洞, 其间充填次生中— 粗晶方解石、鞍状白云石和沥青+黄铁矿, 同时埋藏溶蚀作用形成的孔隙常见有机物质和沥青附着(图 4-a, 4-c); 而在鲜有油气显示的天台山地区, 少见次生方解石和沥青, 溶蚀孔隙少, 岩石致密, 埋藏溶蚀几乎不发育, 说明了烃类充注对于埋藏溶蚀和储集层孔隙空间的保存及改善意义重大。

埋藏溶蚀容易发生在孔隙发育的地层薄弱部位, 易于在构造破碎带发生, 对早期溶蚀亦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其对储集层的建设性改造, 往往能形成油气运移通道和有效的储集空间。由于本区存在多套烃源岩和多次烃类的运聚事件, 埋藏溶蚀作用也呈多期发育, 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2.4 成岩作用序列

总结以上研究内容, 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得到龙门山前缘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集层的成岩序列(图 5)。受不同沉积环境、构造活动、烃类演化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中三叠统各组段、各地区其成岩序列略有不同, 这将在后面储集层成岩演化的区域对比研究中做详细的阐述。

图5 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成岩演化序列Fig.5 Diagenesis evolution of the Leikoupo Formation in front area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

3 储集层成岩演化的区域对比

对比天台山地区龙深1井和中坝— 青林地区青林1井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集层的成岩作用(表 4, 图6), 可以得到以下认识。

表4 龙门山前缘成岩作用对比 Table4 Diagenesis of the Leikoupo Formation in front area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

图6 天台山地区与中坝— 青林地区雷三段颗粒白云岩储集层演化过程对比Fig.6 Comparison of reservoir evolution for gain dolostone of Tiantaishan and Zhongba-Qinglin in the Member 3 of Leikoupo Formation

同生成岩— 早成岩期:天台山地区雷口坡组储集层颗粒间的孔隙基本上被第1期马牙状白云石胶结物和第2期粒状白云石胶结物完全充填, 2个期次白云石胶结物之间的界限模糊, 这表现出天台山地区滩相沉积在同生成岩— 早成岩期一直处在快速埋藏持续致密化过程中, 颗粒白云岩的储集性能严重蜕化。然而, 此阶段中坝— 青林地区其储集层演化过程第1期胶结物的形成同天台山地区基本相同, 但其颗粒间第2期胶结物形成早期即遭受印支早幕抬升溶蚀, 造成第2期粒状白云石胶结中断及第2期白云石被大量溶蚀的“ 退胶结过程” 。

表生成岩期:中坝— 青林地区中46井和青林1井雷口坡组储集层受印支早幕控制, 出露地表, 遭受风化溶蚀, 淡水溶蚀在继承热液溶蚀的基础上形成扩大的溶蚀孔洞和溶缝, 产生大量的次生孔隙。此时, 天台山地区处于持续埋藏沉降过程中, 因此表生溶蚀不发育, 同时第2期胶结物不断对其孔隙进行充填, 储集层物性进一步下降。

中— 晚成岩期:中坝— 青林地区雷口坡组储集层在烃类成熟/充注的整个过程中伴随有埋藏溶蚀作用的发生, 孔隙空间有所扩大。在天台山地区缺乏烃类充注和埋藏溶蚀, 储集层越来越趋于致密。

可见, 中坝— 青林地区与天台山地区雷口坡组储集层孔隙演化过程有所不同。第2期粒状白云石胶结发生中断— 表生溶蚀和晚期的油气充注, 是中坝— 青林地区与天台山地区孔隙演化主要的不同。

4 构造运动对成岩作用控制的探讨

志留纪中晚期开始, 沿龙门山发生了强烈的裂陷活动; 到晚二叠世, 裂陷活动达到巅峰, 并一直持续到晚三叠世末期, 罗志立等(1988)称其为“ 峨眉地裂运动” 。燕山期, 在之前的伸展断裂的基础上发生了“ 构造反转” , 形成逆冲推覆构造, 龙门山挤压形成(罗志立和龙雪明, 1992; 刘树根, 1993)。那么, 龙门山地区复杂的构造运动对雷口坡组储集层成岩作用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通过以上天台山地区与中坝— 青林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集层的孔隙演化过程对比(图 6, 图7), 笔者结合龙门山前缘“ 反转带构造恢复” 后2个地区所处的相对构造位置, 探讨了构造运动对成岩作用控制。研究表明, 中三叠世晚期, 在 “ 峨眉地裂运动” 背景下(罗志立等, 1988; 罗志立和龙学明, 1992; 刘树根等, 2008, 2009), 龙门山前缘地区出现差异沉降(刘树根, 1993), 成岩作用的差异亦非常明显:处在相对隆起区的中坝— 青林地区, 雷口坡组储集层经历胶结中断、表生溶蚀且油气充注较早, 储集层的发育和保存均较好; 同时, 在相对沉降的天台山地区胶结作用持续进行且表生溶蚀作用不发育, 储集层物性较差。可见, 龙门山地区中三叠世末期的构造背景和古地貌决定了雷口坡组成岩作用的差异。

图7 龙门山前缘构造演化对成岩作用的控制Fig.7 Tectonic evolution controlling development of diagenesis in front area of Longmenshan Mountains

5 结论

1)龙门山前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集层, 经历过多期构造变动及抬升剥蚀的改造, 成岩作用复杂多样, 主要成岩作用包括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藻泥晶化作用、白云石化作用、膏化和硅化作用等。

2)受中三叠世末龙门山前缘裂陷作用的影响, 雷口坡组发育大量的热液构造, 包括热液溶蚀、热液矿物的胶结和热液白云石化的发生。

3)受构造高点控制的胶结中断— 表生溶蚀是中坝— 青林地区储集层优于天台山地区的主要控制因素。龙门山前缘反转之前的构造背景和古地貌决定了雷口坡组成岩作用的差异, 从而控制了优质储集层的分布。建议展开龙门山前缘地区中三叠世的古构造和古地貌的研究, 进而对区域范围内雷口坡组优质储集层的分布进行预测。

参考文献
1 贝丰, 杨元初. 1980. 马角坝地区中三迭统雷口坡组有机质的研究及生油潜能估价[J].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3): 27-43. [文内引用:2]
2 何鲤, 廖光伦, 戚斌, . 2002. 中坝气田雷三气藏分析及有利相带预测[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5(4): 19-26. [文内引用:1]
3 韩定坤, 傅恒, 刘雁婷. 2011. 白云石化作用对元坝地区长兴组储集层发育的影响[J]. 天然气工业, 31(10): 22-26. [文内引用:1]
4 金之钧. 2005.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特殊性问题[J]. 地学前缘, 12(3): 15-22. [文内引用:1]
5 金之钧, 朱东亚, 胡文瑄, . 2006. 塔里木盆地热液活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储集层影响[J]. 地质学报, 80(2): 245-254. [文内引用:1]
6 李鹭光. 2011.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J]. 天然气工业, 31(1): 1-6. [文内引用:1]
7 李志高. 1993. 川西雷口坡组找油气前景[J]. 天然气工业, 13(2): 28-34. [文内引用:1]
8 刘树根. 1993. 龙门山冲断带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M]. 四川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文内引用:2]
9 刘树根, 黄文明, 陈翠华, . 2008. 四川盆地震旦系—古生界热液作用及其成藏成矿效应初探[J]. 矿物岩石, 28(3): 41-50. [文内引用:2]
10 刘树根, 杨荣军, 吴熙纯, . 2009. 四川盆地西部晚三叠世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的转换过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30(5): 556-565. [文内引用:1]
11 林良彪, 陈洪德, 张长俊. 2007.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世雷口坡期岩相古地理[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7(3): 51-58. [文内引用:1]
12 雷怀彦, 朱莲芳. 1992. 四川盆地震旦系白云岩成因研究[J]. 沉积学报, 10(2): 69-78. [文内引用:1]
13 雷雪, 李忠, 翟中华, . 2005. 川中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构造特征及解释方法探讨[J]. 石油物探, 44(2): 137-142. [文内引用:1]
14 罗志立, 金以钟, 朱夔玉, . 1988. 试论上扬子地台的峨眉地裂运动[J]. 地质论评, 34(1): 11-24. [文内引用:1]
15 罗志立, 龙学明. 1992. 龙门山造山带崛起和川西陆前盆地沉降[J]. 四川地质学报, 12(1): 1-17. [文内引用:2]
16 罗志立. 1997. 中国南方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远景分析[J]. 中国石油勘探, 2(4): 62-63. [文内引用:1]
17 马永生. 2006.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六·四川盆地普光大气田的发现与勘探[J]. 海相油气地质, 11(2): 35-40. [文内引用:1]
18 马永生. 2007. 四川盆地普光超大型气田的形成机制[J]. 石油学报, 28(2): 9-21. [文内引用:1]
19 秦川, 刘树根, 张长俊, . 2009. 四川盆地中南部雷口坡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3): 276-281. [文内引用:2]
20 汪华, 刘树根, 秦川, . 2009. 四川盆地中西部雷口坡组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方向探讨[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6): 669-674. [文内引用:2]
21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2006 a. 四川盆地深部海相优质储集层的形成机理及其分布预测[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3(2): 161-166. [文内引用:1]
22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 2006 b. 四川盆地H2S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探讨[J]. 地球化学, 35(4): 432-442. [文内引用:1]
23 曾德铭, 王兴志, 康保平. 2006. 川西北雷口坡组储集层原生孔隙内胶结物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7(4): 459-462. [文内引用:1]
24 曾德铭, 王兴志, 石新, . 2010.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滩体及储集性[J]. 沉积学报, 28(1): 42-49. [文内引用:1]
25 曾德铭, 王兴志, 张帆, . 2007.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集层研究[J]. 古地理学报, 9(3): 253-266. [文内引用:2]
26 钟怡江, 陈洪德, 林良彪, . 2011. 川东北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古岩溶作用与储集层分布[J]. 岩石学报, 27(8): 2272-2280. [文内引用:1]
27 Barber D J, Reeder R J, Smith D J. 1985. A TEM microstructural study of dolomite with curved faces(saddle dolomite)[J].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91: 82-92. [文内引用:1]
28 Dana E S. 1955. A textbook of mineralogy[M]. London: John Wiley and Sons, 851. [文内引用:1]
29 Graham R Davies, Langhorne B S Jr. 2006.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hydrothermal dolomite reservoir facies: An overview[J]. AAPG Bulletin, 90(11): 1641-1690. [文内引用:1]
30 Gregg J M. 1983. On the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 of saddle dolomite: Discussion[J]. 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 53: 1025-1033. [文内引用:1]
31 Hill C A. 1995. H2S-related porosity and sulfuric acid oil-field karst[J]. AAPG Memoir, 63: 301-306. [文内引用:1]
32 Kretz R. 1992. Carousel model for the crystallization of saddle dolomite[J]. 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 62(2): 190-195. [文内引用:1]
33 Machel H G. 1987. Saddle dolomite as a by-product of chemical compaction and thermochemical reduction[J]. Geology, 15: 936-940. [文内引用:1]
34 Mazzullo S J. 1981. Facies and burial diagenesis of a carbonate reservoir: Chapman Deep(Atora)Field Delaware Basin, Texas[J]. AAPG Bulletin, 65: 850-865. [文内引用:1]
35 Mazzullo S J, Harris. 1992. Mesogenetic dissolution: Its role in porosity development in carbonate reservoir[J]. AAPG Bulletin, 76(5): 607-620. [文内引用:1]
36 Radke B M, Mathis R L. 1980. On the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 of saddle dolomite[J]. 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 50(4): 1149-1168. [文内引用:1]
37 Searl A. 1989. Saddle dolomite: A new view of its nature and origin[J]. Mineralogical Magazine, 53: 547-555. [文内引用:1]
38 Warren J. 2000. Dolomite: Occurrence, evolution and economically important associations[J]. Earth Science Review, 52: 1-81.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