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湖底扇内深水重力流沉积特征
李凤杰1, 李磊2, 魏旭2, 杨豫川1, 李俊武1, 代廷勇1, 杨承锦1, 师桂霞3, 林艳波3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59
2 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01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采油五厂, 陕西西安 710018

第一作者简介 李凤杰,男,1972年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沉积学和地层学研究。

摘要

以岩心的详细观察与测井录井资料综合分析为基础,通过岩石学特征和原生沉积构造等沉积相标志分析,确定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 6油层组厚层块状砂体属于半深湖内的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划分出内扇、中扇和外扇 3个亚相,该区主要以中扇亚相最为发育;在深水重力流中识别出液化沉积物流、砂质碎屑流、近源浊流和远源浊流等沉积类型,建立了湖盆深水重力流沉积模式。砂质碎屑流沉积最为广泛,砂体厚度大,连片发育,具有最好的储集层物性,含油性好,是华池地区长 6油层组最有利的储集层。

关键词: 湖底扇; 砂质碎屑流; 浊流; 沉积模式; 上三叠统; 鄂尔多斯盆地
中图分类号:P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4)06-0827-08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water gravity flows sediments in sublacustrine fan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Huachi area, Ordos Basin
Li Fengjie1, Li Lei2, Wei Xu2, Yang Yuchuan1, Li Junwu1, Dai Tingyong1, Yang Chengjin1, Shi Guixia3, Lin Yanbo3
1 Institute of Sedimentary Geology,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Sichuan
2 Institute of Geology Experiment of Anhui Province,Hefei 230001,Anhui
3 The Fifth Oil Production Plant of Changqing Oilfield, PetroChina, Xi'an 710018, Shaanxi

About the first author Li Fengjie,born in 1972,associate professor,master's tutor,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E-mail:lifengjie06@cdut.cn.

Abstract

Base on core observations, well logging and logging, and analyses of sedimentary facies such as petr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imary sedimentary structures,the thick-bedded massive sand bodies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Huachi area belong to gravity flow sediments in deep lake. Three types of subfacies are recognized, i.e., inner fan,middle fan and outer fan facies, with the middle fan mainly developed in huachi area. Four sedimentary types, i.e., fluidized sedimentary flows,sandy debris flows,proximal and distal turbidity currents are identified, while the mode of deep water gravity flow in sublacustrine is reconstructed. The deposition of sandy debris flow is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in local area. The sand bodies of sandy debris flow always have the best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are the most favorable reservoirs in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Huachi area.

Key words: sublacustrine fan; sandy debris flow; turbidity current; depositional model; Upper Triassic; Ordos Basin
1 概述

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6油层组深水湖盆中发现的深水扇沉积, 以其发育厚层块状砂岩、油气富集为特征, 是近年来大型坳陷湖盆沉积相的重大发现。而对该大型湖泊内的深水扇砂岩成因和流体性质划分一直存在多种意见(陈全红等, 2006; 郑荣才等, 2006; 夏青松和田景春, 2007; 傅强等, 2008; 李相博等, 2009, 2011; 邹才能等, 2009)。20世纪90年代浊流模式盛行之时, 几乎将所有的深水沉积都解释为浊流成因。近年来随着对深水扇沉积体系中厚层块状砂岩沉积特征的深入研究, 地质学家提出扇体中广泛发育的厚层块状砂岩主要属于砂质碎屑流沉积的新认识(李相博等, 2009, 2011; 郑荣才等, 2012), 这为深水扇的研究提供了新理论模式。

华池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伊陕斜坡带的西南部(图 1), 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时期为高建设性三角洲发育时期, 主要发育东北与西南2大沉积体系, 在2大体系中间, 北西— 南东向展布的环县— 华池— 合水— 黄陵地区为深水区, 广泛发育了重力流沉积(刘华清等, 2007)。华池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发现连续叠置的厚层块状砂体发育, 砂体规模大、分布稳定, 储集层物性较好、含油饱和度高, 单层厚度0.6~1.5 m, 累计厚度可达10~20 m。前人对这种厚层块状砂岩主要有2种认识:一种认为它是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或叠置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另一种认为是湖盆深水扇成因的, 包括厚层块状浊积岩(夏青松和田景春, 2007; 冯娟萍等, 2012)、滑塌浊积岩(傅强等, 2008)、滑塌浊积扇(郑荣才等, 2006)、或滑塌浊积扇与坡移浊积扇(陈全红等, 2006; 田景春等, 2012)或者为砂质碎屑流(李相博等, 2009, 2011; 付金华等, 2012)等。本项研究在详细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将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湖盆深水扇重力流沉积划分为非沟道体系(郑荣才等, 2013)的液化沉积物流和沟道体系(郑荣才等, 2013)的砂质碎屑流、近源浊流和远源浊流等类型。以沉积学分析为基础, 结合岩心和测井等资料, 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发育的厚层块状砂体具有以砂质碎屑流为主的重力流组合沉积特征, 其中有利储集层发育的砂体主要为砂质碎屑流沉积产物。这种沉积模式的建立, 为深化该区深水扇研究和高效开发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深水扇油气资源提供更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

图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划分及华池地区位置Fig.1 Location of Huachi area and tectonic division of Ordos Basin

2 沉积相标志
2.1 岩石学特征

经碎屑岩薄片粒度统计结果分析, 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的砂岩粒径大多数在0.15~0.2 mm范围内, 最大粒径在0.20~0.4 mm范围内, 按粒度结构特征大部分属于细砂岩。岩石类型主要以岩屑长石砂岩(图 2-1)为主, 长石岩屑砂岩(图 2-2)次之, 偶见岩屑砂岩(图 2-3); 砂岩颗粒分选中等, 磨圆度差, 以次圆— 次棱角状为主, 棱角状少量, 少见圆状; 碎屑物形状多以等轴粒状为主, 长形次之; 砂岩颗粒支撑类型主要以颗粒支撑为主, 杂基支撑次之; 胶结类型以孔隙式胶结为主, 接触— 孔隙式胶结次之, 以上总体显示长6油层组砂岩结构成熟度偏低, 为快速混杂堆积的产物。

图2 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砂岩组分特征Fig.2 Characteristics of clastic rock components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Huachi area

2.2 沉积构造特征

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砂岩沉积构造非常丰富, 通过岩心观察, 可从研究区长6油层组中识别出块状层理、粒序层理、滑塌变形构造及浊积序列等多种类型。

块状层理是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砂岩中最常见的构造类型, 砂岩内部偶见零散分布的泥岩碎片/泥砾, 直径长度为 2~6 cm, 呈悬浮状, 且有拖长变形现象(图3-1, 3-2); 砂岩中发育逆粒序(图3-3)、正粒序(图3-4)和逆-正粒序层理(图3-5), 代表了砂质碎屑流原始沉积物的整体“ 冻结式” 沉积过程(郑荣才等, 2012); 而且可见近源(图3-6)或远源(图3-7)浊积序列和滑塌微断裂构造(图3-8)。

图3 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深水重力流沉积相标志Fig.3 Marks of sedimentary facies of deep water gravity flows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Huachi area

2.3 重力流沉积类型

通过系统的沉积相识别标志, 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陈全红等, 2006; 郑荣才等, 2006; 夏青松和田景春, 2007; 傅强等, 2008; 李相博等, 2009, 2011), 按形态、颗粒支撑机制以及流变和沉积过程(Dott, 1963; Shanmugam, 2001; 高洪灿等, 2012; 郑荣才, 2013), 将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湖盆深水扇重力流沉积划分为非沟道体系(郑荣才等, 2013)的液化沉积物流和沟道体系(郑荣才等, 2013)的砂质碎屑流、近源浊流和远源浊流等类型。

2.3.1 液化沉积物流沉积

受向上逃逸流体超压支撑的液化沉积物流, 是指块体沿着剪切面发生滑移或滑塌而嵌进或掉入异地的重力流沉积体(郑荣才等, 2013)。在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中液化沉积物流主要为砂泥混杂并强烈变形沉积的滑塌岩, 常见断裂、小型阶梯状同沉积断层(图 3-8)和滑动成因的包卷构造、滑塌褶皱(图 3-3)与扭曲层理等多种变形层理。其厚度一般变化较大, 最大可达2 m。自然电位曲线为低幅度的齿形或平直段, 高自然伽马值(图 4-右)。

图4 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液化沉积物流、砂质碎屑流和浊流沉积常见组合样式Fig.4 Common combined styles of fluidized sediment flows, sandy debris flows and turbidity flows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Huachi area

2.3.2 砂质碎屑流沉积

郑荣才等(2013)对砂质碎屑流形成机制做了系统的总结, 指出砂质碎屑流是指高密度颗粒流在高速流动过程中, 受水道表层沉积物不断被侵蚀形成的泥、粉砂质和海水掺和的影响, 使两相态块状颗粒流体中的基质强度, 特别是水体浓度、黏度与分散压力及浮力不断增大, 而颗粒浓度降低(一般为70%~90%), 致使颗粒间相互碰撞产生的剪切扩散应力逐渐缩小乃至消失, 从而形成由基质强度、分散压力和浮力共同支撑颗粒流作层状流动的塑性流体, 即宾汉流体(Dott, 1963; Shanmugam, 2001; 高洪灿等, 2012; 郑荣才等, 2013)。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砂质碎屑流沉积分布最广泛, 是由灰色、褐灰色块状中— 细砂岩构成, 以厚层块状细砂岩为主。较粗粒的砂岩韵律层中往往有“ 漂浮状” 产出的扁平状或撕裂状同生泥砾, 由同生泥砾含量及粒度变化显示出逆粒序(图 3-3)、正粒序(图 3-4)和逆— 正粒序层理(图 3-5)。砂岩底面平坦, 不具有侵蚀面, 顶面常与半深— 深湖相泥岩或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呈突变接触; 单砂体厚度一般大于0.5 m, 可连续叠置形成厚达几米至十几米, 乃至20余米的厚砂体, 横向变化快; 填隙物主要为杂基(水云母), 杂基平均含量为5%~9%。砂质碎屑流具有很好的储集物性, 明显见油浸现象(图 3-2), 是研究区长6油层组最有利于优质储集层发育的重力流沉积类型。自然电位曲线的底界为突变型界面, 反映了突变接触关系, 表明可能发育高能态下的冲刷面, 自然伽马曲线呈现出由多个小箱型组成的更大箱型形态的测井曲线特征(图 4-右)。

2.3.3 浊流沉积

浊流沉积为灰色、褐灰色厚层细砂岩夹黑色泥岩、灰黑色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 一般多夹于深水泥岩中。与浊流沉积伴生的沉积构造非常丰富。常见的沉积构造有:鲍马序列、火焰状构造、底冲刷等沉积构造。在岩心上以不完整的鲍马序列组合多见, 常以砂泥岩薄互层形式出现, 构成多个韵律层, 侧向延伸稳定, 厚度变化小, 单砂层厚度从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 最大不超过0.5 m。根据浊流发育的位置和搬运距离的远近, 可将浊流分为近源浊流和远源浊流2种类型。近源浊流以薄— 中层细砂岩、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的互层组合为主, 底部冲刷构造(图 3-6)、火焰状构造发育, 鲍马序列以A-B-C和B-C序列(图 3-7)为主, 位于砂质碎屑流前部搬运水道内或两侧堤岸和前缘朵体部位, 分布广泛。远源浊流位于深水扇的最前端, 随着浊流搬运距离加大, 浊流流体进一步稀释并沉积于深湖。该类沉积主要由深灰色沙纹层理粉砂岩、灰黑色水平层理粉砂质泥岩和泥岩薄互层组成, 向上逐渐过渡为深湖相泥岩(图 3-7), 鲍马序列以D-E序列(图 3-5)为主, 底冲刷面和火焰状构造不发育。自然伽马曲线不具有典型形态, 齿化现象明显, 其值较高(图 4-右)。

3 湖底扇内重力流沉积组合特征

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属于三角洲前缘重力流快速堆积形成的湖底扇沉积体系, 湖底扇的发育受控于深水坡折带的发育(郑荣才等, 2006; 李相博等, 2009), 可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3个亚相(郑荣才等, 2006), 不同亚相有不同类型的重力流沉积组合类型。

3.1 内扇亚相

内扇亚相位于三角洲前端靠近坡折带的位置, 以发育主水道为主, 由1条或几条较深水道组成。内扇亚相水道在垂向上往往被多层砂体叠置充填, 砂体在横向上变化较大, 呈透镜状。岩性为含细砾(或泥砾)中— 细粒砂岩, 泥、粉砂岩很少, 通常为仅几厘米厚的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 是重力流活动间歇休眠期或主水道废弃期的充填物。该亚相相关的沉积类型变化较大, 包括滑塌液化沉积物流、砂质碎屑流等均有发育(图 4-左)。

3.2 中扇亚相

该亚相位于斜坡变缓的位置, 是湖底扇沉积的主体, 岩性明显变细, 而且泥岩组分或夹层增多。主水道上游仍以发育砂质碎屑流沉积为主, 至中、下游的弯曲水道部位以沉积由砂质碎屑流被稀释转化而成的近源浊流为主, 充填水道的泥质明显增多, 主要为薄层片状粉砂岩夹泥岩组合(郑荣才等, 2013)。该亚相有利的储集层发育部位为砂质碎屑流发育区, 砂体含油性好(图 4-右), 中间为近源浊流所分割, 而近源浊积的水道砂体的下部具有一定的含油性, 向上含油性逐渐变差(图4-右)。

3.3 外扇亚相

该亚相位于斜坡带前缘的深湖区内, 发育层薄、岩性细的远源浊流沉积为主, 岩性为灰黑色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互层, 夹黑色泥岩, 向上过渡为厚层泥岩, 具有水平层理和沙纹层理, 以发育鲍马序列D-E段序列为主。外扇在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不发育, 应位于研究区的南部位置。

4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与沉积模式
4.1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相连井剖面图(图 5)上可以看出, 该区主要是在半深湖的背景上发育的重力流沉积, 其中下部长63和长62油层段是重力流最发育的层位, 以砂质碎屑流为主要类型; 长61油层段重力流不发育, 而且以浊积岩为主。在横向上重力流自南向北延伸, 重力流主要分布于华池地区的北部, 向南逐渐变薄。平面上, 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主要发育中扇亚相的砂质碎屑流沉积, 位于研究区的中东部及中北部, 分布面积广, 主水道位置的砂体厚度大; 研究区的南部主要发育浊流形成的近源浊积沉积, 砂体厚度小, 宽度明显减小, 与半深湖相泥岩接触。而在研究区的西部发育浊流沉积(图 6)。

图5 华池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连井剖面Fig.5 Wells section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Huachi area

图6 华池地区延长组长63油层段沉积相展布图Fig.6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Chang 63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Huachi area

4.2 沉积模式

在对沉积微相进行深入认识的基础上, 综合有关研究成果, 建立了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湖底扇重力流的沉积模式(图 7)。来自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长6期三角洲前缘物源供给充足, 这为坡折带下横向连片的砂质碎屑流砂体提供物质基础。当三角洲前缘砂体沉积厚度和坡度增大到稳定休止角的极限值时, 首先在沉积物内部形成超孔隙压力, 使沉积物自身的重力大于下部泥岩的承受能力, 促使沉积界面发生倾斜并超出稳定休止角, 使沉积物进一步强烈液化, 并沿坡折带泥质沉积物表面顺坡滑移而发生重力滑塌和流动, 穿越了内扇、中扇和部分外扇, 并发育有包括液化沉积物流、砂质碎屑流、近源浊流和远源浊流在内的多种重力流沉积类型。

图7 华池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模式Fig.7 Sedimentary model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Huachi area

4.3 重力流砂岩含油性分析

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发育液化沉积物流、砂质碎屑流和浊流3种类型的重力流储集层砂岩类型, 它们的物性特征见(表 1)。

表1 华池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各类重力流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统计 Table1 Sandston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gravity flows of the Chang 6 interv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Huachi area

重力流的垂向演化上, 经历液化沉积物形成的滑塌沉积、砂质碎屑流和浊积岩沉积演化。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 液化沉积物流形成的滑塌沉积由于位于重力流的底部含泥砾的原因, 储集层物性较差, 孔隙度为8.13%, 渗透率为0.13× 10-3μ m2, 含油性较差(油斑或油迹); 而位于中部的砂质碎屑流砂岩具有最好的孔隙度8.75%和渗透率值0.16× 10-3μ m2, 是有利储集层发育的微相, 大量岩心观察证实了这一认识, 从图3-2和图4中可以看出砂质碎屑流连续厚度较大, 含油性最好, 含油级别为富含油。而上部浊流沉积的浊积岩因其具有砂泥频繁互层韵律层, 因此其物性最差, 孔隙度为7.95%, 渗透率为0.11× 10-3μ m2, 只有A段含油性较好(油迹或油斑)。

5 结论

1)通过岩石学特征和原生沉积构造等沉积相标志分析, 证明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厚层块状砂体属于深湖内的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

2)按形态、颗粒支撑机制及流变和沉积过程, 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中识别出液化沉积物流、砂质碎屑流、近源浊流和远源浊流等重力流沉积类型, 其中以砂质碎屑流沉积最为广泛和重要。

3)砂质碎屑流沉积以细砂岩为主, 呈块状构造, 厚度大且连片发育, 在重力流各种类型中具有最好的储集层物性, 是华池地区长6油层组最有利的储集层。

参考文献
1 陈全红, 李文厚, 郭艳琴, . 200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浊积岩体系及油气勘探意义[J]. 地质学报, 80(5): 656-663. [文内引用:3]
2 冯娟萍, 李文厚, 欧阳征健. 2012. 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6油层组浊积岩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J]. 古地理学报, 14(3): 295-302. [文内引用:1]
3 付金华, 高振中, 朱小兵, . 2012.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3砂层组沉积微相特征及新认识[J]. 古地理学报, 14(6): 695-706. [文内引用:1]
4 傅强, 吕苗苗, 刘永斗. 2008.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湖盆浊积岩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J]. 沉积学报, 26(2): 186-192. [文内引用:3]
5 高红灿, 郑荣才, 魏钦廉, . 2012. 碎屑流与浊流的流体性质及沉积特征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7(8): 815-827. [文内引用:2]
6 李相博, 刘化清, 完颜容, . 2009.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质碎屑流储集体的首次发现[J]. 岩性油气藏, 21(4): 20-21. [文内引用:5]
7 李相博, 付金华, 陈启林, . 2011. 砂质碎屑流概念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水沉积研究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6(3): 287-294. [文内引用:4]
8 刘化清, 袁剑英, 李相博, . 2007.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盆演化及其成因分析[J]. 岩性油气藏, 19(1): 52-56. [文内引用:1]
9 田景春, 王文之, 王峰, . 2012.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庆阳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古地震变形构造及砂体叠置关系[J]. 古地理学报, 14(3): 311-320. [文内引用:1]
10 夏青松, 田景春. 2007.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长6油层段湖底扇特征[J]. 古地理学报, 9(1): 33-43. [文内引用:3]
11 郑荣才, 文华国, 韩永林, . 2006.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油层段湖底滑塌浊积扇沉积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3(6): 566-575. [文内引用:5]
12 郑荣才, 郑哲, 高博禹, . 2013.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珠江组海底扇深水重力流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5(2): 1-8. [文内引用:8]
13 Dott R H Jr. 1963. Dynamics of subaqueous gravity depositional processes[J]. AAPG Bulletin, 47(1): 104-128. [文内引用:2]
14 Shanmugam G. 2001. Deep-marine tidal bottom currents and their reworked sand s in submarine canyons: Implications for sand distribution[J]. AAPG Annual Convention Abstracts: 184. [文内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