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下白垩统铜钵庙组沉积特征和构造-古地理意义
李强1, 张革1, 孙效东1, 吴根耀2, 刘赫1, 李春柏1, 王金奎1, 刘绍军1, 高庚1, 朱德丰1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通讯作者简介 吴根耀,男,194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构造研究和“盆”“山”耦合分析。E-mail: wugenyao@mail.iggcas.ac.cn

第一作者简介 李强,男,1966年生,高级工程师,2007年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油气勘探方面的研究。E-mail: liqiang3@petrochina.com.cn

摘要

铜钵庙组是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早白垩世发生初始裂陷的记录。铜钵庙组沉积早期,受强烈起伏的基底地貌和同生正断层活动的双重控制,塔南凹陷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铜钵庙组沉积晚期,断裂活动趋于平息,研究区发育扇三角洲相和湖相。笔者系统总结了塔南凹陷铜钵庙组的扇三角洲相和湖相沉积特征,分析了沉积相带的平面展布特征。铜钵庙组沉积时期塔南凹陷出现雏形,沉积中心多且相对孤立,至南屯组沉积时期因同生正断层的进一步活动而连接成北东向条带状延伸的沉降带,盆地向西扩大。

关键词: 下白垩统; 铜钵庙组; 沉积特征; 沉积相带展布; 物源区; 初始裂陷; 塔南凹陷; 塔木察格盆地
中图分类号:P5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4)06-0897-10
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its tectono-palaeogeographic significance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Tongbomiao Formation in Tanan sag, Tamtsag Basin, Mongolia
Li Qiang1, Zhang Ge1, Sun Xiaodong1, Wu Genyao2, Liu He1, Li Chunbai1, Wang Jinkui1, Liu Shaojun1, Gao Geng1, Zhu Defeng1
1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Daqing Oilfield Ltd.,Daqing 163712,Heilongjiang
2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Wu Genyao,born in 1946,is a research professor and Ph.D. supervisor,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regional tectonics and orogeny-basin coupling analysis. E-mail: wugenyao@mail.iggcas.ac.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Li Qiang,born in 1966,senior engineer,got his Ph.D. degree from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2007. Now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E-mail: liqiang3@petrochina.com.cn.

Abstract

The Tongbomiao Formation is a record of initial rifting stage of the Tamtsag Basin in Mongolia during the Early Cretaceous. Constrained by both the violently rolling topography of the Upper Jurassic basement and the contemporaneous normal faulting,the sediments with fan delta facies were developed during early depositional period of the Tongbomiao Formation in Tanan sag. The normal faulting is tending towards calm during the lat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the Tongbomiao Formation,and the fan delta and lacustrine sandstone and mudstone occurred in study area. Based on granulometric analysis,well logging sedimentary facies analysis and facies changes along the section lines,the sedimentary features of fan delta facies and lacustrine facies are concluded in this paper,and the planar distribution of the sedimentary facies belts of Tongbomiao Formation in Tanan sag is drawn. Only an embryonic form of Tanan sag occurred during th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Tongbomiao Formation. Correspondingly,there were multiple and relatively isolated depositing centers,which were connected together and became linear subsidence belts with NE-orientated elongation by further activities of the contemporaneous normal faults during th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Nantun Formation,when the sag expanded westwards.

Key words: Lower Cretaceous; Tongbomiao Formation; sedimentary featur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belt; source region; initial rifting; Tanan sag; Tamtsag Basin
1 概 述

塔木察格盆地位于蒙古国东方省境内, 面积35400 km2。实际上它与中国境内的海拉尔盆地属同一个北东向的白垩纪盆地, 故海拉尔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三坳夹两隆的构造格局)均可南延进入塔木察格盆地(海拉尔— 塔木察格盆地详细的次级构造单元划分和塔南凹陷位置可参阅吴根耀等(2014)的图4)。其中, 海拉尔盆地中部坳陷(贝尔湖坳陷)南延进入塔木察格盆地后由南贝尔凹陷和塔南凹陷组成。塔南凹陷面积3500 km2, 基底最大埋深4600 m, 是由多个次级洼陷呈书斜式排列组成的复式箕状断陷(图 1-A)。

图1 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次级构造单元(A)和钻井、剖面线分布(B)Fig.1 Sub-order tectonic units(A), drilling holes and profiles(B) of Tanan sag, Tamtsag Basin

塔南凹陷主要发育下白垩统, 曾用蒙古东部Khosbayar(1996)的组名, 自下而上称为查干察布(Tsagaantsav)组和祖恩巴彦(Zuunbayan)群; 依据化石特征, 后者下部含油页岩的希奈库达(Shinekhudag)组为豪特里夫— 巴列姆期沉积, 上部含煤的库克提格(Khukhteeg)组是阿普提— 阿尔比期沉积(Khand et al., 2000)。塔木察格盆地与海拉尔盆地的下白垩统实为一套地层(具体对比方案可参阅吴根耀等(2014)的表1图5), 故以海拉尔盆地的地层名称称之, 自下而上依次为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

铜钵庙组的顶面和底面都是不整合面, 地震反射界面分别为T3和T5界面, 区域上分布稳定, 可连续追溯。该组岩性以T3-1反射层为界分为2段。下段为洪(冲)积和扇三角洲沉积, 岩性为灰色含凝灰质砂岩、砂砾岩与绿灰色凝灰质含砾泥岩、灰色凝灰质泥岩、杂色块状角砾岩、砾岩及火山岩不等厚互层。上段为扇三角洲和湖相沉积, 岩性上常可两分, 上部为灰白色— 灰色块状砂砾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夹灰色— 深灰色泥岩和页岩, 下部为棕灰色— 深灰色泥岩、页岩夹灰白色— 灰色粉砂岩。油层主要发育于该组顶部厚约300 m的地层内, 自上而下划分为5个油(砂层)组, 尤以上部的3个油组最为重要, 其中Ⅰ 油组和Ⅱ 油组是文中重点剖析的对象。Ⅰ 油组由泥质粉砂岩、泥岩、砂岩和砂砾岩组成, 厚度一般为10~159 m, 平均厚度67 m, 在塔南凹陷南部发育较好, 向北和向西厚度变薄乃至缺失; 顶面即铜钵庙组的顶面, 其厚度变化主要是后期风化剥蚀所致。Ⅱ 油组为粉砂岩、砂岩、砂砾岩和砾岩构成的复合韵律, 厚度为27~234 m, 平均厚度144 m, 较Ⅰ 油组分布范围广, 在凹陷中部和东北部发育最好, 向周边的古构造高部位逐渐超覆减薄。

铜钵庙组是塔南凹陷的第1套沉积记录, 对恢复同生断层活动和盆地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但因地处偏僻, 兼之埋藏较深, 研究水平总体较低, 近年内才见初步报道(王玉华等, 2009; 纪友亮等, 2010; 蒙启安等, 2010; 杨子成, 2010; 李艳杰和孙效东, 2011; 董立等, 2011; 董林森等, 2011; 姚树青等, 2011; 许凤鸣等, 2011; 陈玮常等, 2013)。文中拟在划分沉积相类型的基础上开展沉积相分析, 进而探讨沉积相的空间分布特征, 以便为重塑塔南凹陷早白垩世初期的构造-古地理演化提供资料。

2 沉积相特征
2.1 沉积相类型

以岩心观察描述为主, 结合电性、沉积构造、岩石组构、地震相标志及构造背景等资料, 认为该组的沉积相主要可划分为2个相、6个亚相和12个微相(表 1)。

表1 塔南凹陷铜钵庙组沉积相、亚相和微相划分 Table1 Sedimentary facies, subfacies and microfacies of the Tongbomiao Formation in Tanan sag

2.1.1 扇三角洲相

塔南凹陷铜钵庙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 岩性为灰色含凝灰质砂岩、砂砾岩(图2, 图3)与绿灰色凝灰质含砾泥岩, 灰色凝灰质泥岩, 杂色块状角砾岩、砾岩及火山岩不等厚互层, 特征如下:

图2 塔南凹陷塔19-41井铜钵庙组Ⅰ 油组岩心及测井特征Fig.2 Characteristics of drilling cores and well loggings of No.1 reservoir of the Tongbomiao Formation from Well Ta 19-41 in Tanan sag

图3 塔南凹陷塔19-29井铜钵庙组Ⅱ 油组岩心及测井特征Fig.3 Characteristics of drilling cores and well loggings of No.2 reservoir of the Tongbomiao Formation from Well Ta 19-29 in Tanan sag

1)扇体成群成带且叠加连片, 沿短轴向湖盆延伸3~7 km。以块状砾岩和砂质砾岩为主的粗碎屑沉积为特点, 厚度一般为300~600 m, 砂砾岩厚度占50%~90%。岩性、岩相变化很快, 呈现出多粒级的砾岩相→ 含砾砂岩相→ 粉细砂岩相→ 深水泥岩相的快速变化规律。

2)具正韵律和块状韵律叠置的正旋回层序, 垂向上由各种粒级的下粗上细的碎屑岩组成。底部常见冲刷面、岩性突变, 顶部岩性呈渐变特征。

3)发育大型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小型交错层理以及凸凹不平的冲刷充填构造(图3)。

4)C-M图(图 4-A, 4-B)表明, 铜钵庙组Ⅰ 、Ⅱ 油组主要以牵引流为主, 浊流为辅, Ⅱ 油组总体比Ⅰ 油组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强。概率累计曲线为三段式, 跃移组分发育, 分选中等(图 5-A, 5-B), 反映具重力流和牵引流过渡的性质, 为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图4 塔南凹陷铜钵庙组Ⅰ 、Ⅱ 油组样品的C-MFig.4 C-M diagram of No.1 and No.2 reservoirs of the Tongbomiao Formation in Tanan sag

图5 塔南凹陷铜钵庙组Ⅰ 、Ⅱ 油组典型的粒度概率曲线Fig.5 Typical grain size probability cumulative curves of No.1 and No.2 reservoirs of the Tongbomiao Formation in Tanan sag

5)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差, 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低(图 2-B, 2-C; 图3-B, 3-C)。中细砾岩中既有巨大的漂砾, 也有含砾砂岩条带, 砂岩中的砾岩条带和砂、砾、泥未经分选, 多粒级杂基支撑的沉积现象较为多见。砾石主要为棱角— 次棱角状, 其次为次圆状。

6)基于地震测线和钻井剖面分析, 并结合沉积特征, 把扇三角洲相的地震相归纳为3种类型:(1)块状— 齿状地震相。受陡翼边界同生正断层控制, 纵向继承性好, 沿湖盆长轴方向分布; 自湖岸向沉积中心, 依次表现为杂乱弱振幅块状相→ 变振幅乱岗状河道充填相→ 较连续弱— 中振幅楔状相的变化特点, 显示三分结构, 代表了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内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外前缘楔状砂微相的反射特征。(2)河道充填— 前积结构地震相。具清晰的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 向湖盆方向变为中频弱振幅亚平行席状相, 向湖岸方向与杂乱弱— 中振幅块状相呈突变接触, 说明这类扇三角洲是在冲积扇的背景上发育起来的。(3)丘状地震相。外形为丘状, 内部反射杂乱, 向湖盆方向连续性变好, 边界清晰。

塔南凹陷铜钵庙组扇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分为平原亚相和前缘亚相:前者主要由杂色块状砂砾岩、含砾砂岩与红色泥岩组成, 粒度粗、单层厚度大; 垂向上由不同粒级的粗碎屑岩构成块状韵律和正韵律叠置层, 分选极差; 自然电位带锯齿状低幅箱型, 电阻率曲线幅值较高, 呈箱型或齿化箱型(图 2-A)。后者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多见, 岩性为砂质砾岩、含砾砂岩、细砂岩和薄层深灰色泥岩; 单砂层厚度为2~5 m, 最厚达15 m, 砂、砾岩厚度占60%以上; 自然电位呈波状接近平直, 个别呈箱型和钟型, 电性特征表现为齿化箱型; 主要是下粗上细的正韵律叠置层, 单韵律层厚1~3 m, 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斜层理和小型交错层理发育。

2.1.2 湖泊相

塔南凹陷铜钵庙组湖泊相不甚发育, 仅在凹陷沉降中心小面积分布, 具水平层理、小波痕交错层理和浪成波痕等沉积特征, 可进一步分为滨浅湖亚相和半深湖— 深湖亚相, 以滨浅湖亚相为主。

滨浅湖沉积主要为厚层灰色泥岩、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互层组合。泥岩单层厚度一般为5~10 m, 最厚可达40 m; 砂岩单层厚度一般2~3 m, 最厚为10 m, 仅占地层总厚度的20%~35%。深、浅侧向电阻率曲线上部呈齿状— 微波状中低阻, 局部呈峰状高电阻率, 其值一般为4.0~10.0 Ω · m, 最高40.0 Ω · m; 自然伽马曲线呈齿状中、高值, 局部为尖峰状极高值, 其值一般为140~160 API, 最高180 API。根据粒径和厚度把滨浅湖亚相细分为砂质(滨)浅湖和泥质(滨)浅湖2个微相:前者主要为灰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含砾砂岩, 与湖泥呈频繁不等厚互层, 在相序上表现为正韵律或复合韵律; 后者主要为浅灰色粉砂质泥岩和深灰色泥岩, 多具均匀层理、块状构造, 代表了一套还原环境下的沉积。

2.2 连井剖面特征

不同构造位置的沉积相具有不同的演化规律和分布特征, 为查明铜钵庙组沉积相的横向分布规律, 选择了4条剖面(位置见图1-B)进行连井沉积相分析。

A— A'剖面(图 6-A)位于塔南凹陷北部, 呈北北西向。在塔19-21井和塔19-17井处Ⅰ 油组已遭剥蚀, 以Ⅱ 油组沉积为主。由塔19-53井向塔19-17井方向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内前缘及外前缘。从塔19-53井到塔19-78井, 同时发育Ⅰ 油组和Ⅱ 油组, 且在19-53井均为扇三角洲平原沉积, 而在塔19-78井Ⅰ 油组主要为扇三角洲外前缘沉积、Ⅱ 油组发育扇三角洲平原亚相。

图6 横切塔南凹陷的4条连井沉积相剖面Fig.6 Four profiles showing sedimentary facies cross-cutting Tanan sag

B— B'剖面(图 6-B)位于塔南凹陷中部, 近北西向。该剖面经过西部潜山断裂带、中部次凹、中部潜山断裂带和东部次凹(次级单元的划分见图1-A), 是塔南凹陷的主干剖面之一。在塔19-16井沉积厚度较大, 呈现西厚东薄的趋势, Ⅰ 油组和Ⅱ 油组都发育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在塔19-34井Ⅰ 油组和Ⅱ 油组均发育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 沉积厚度比塔19-16井处薄。塔19-49井Ⅰ 油组和Ⅱ 油组均发育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 沉积厚度与塔19-34井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在塔19-34井与塔19-49井之间Ⅰ 油组和Ⅱ 油组发育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 表明塔19-34井主要受西部物源控制, 而塔19-49井的物源主要来自东北部。塔19-74井处Ⅰ 油组和Ⅱ 油组均发育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 沉积厚度相对较薄。

C— C'剖面(图 6-C)位于B— B'剖面以南, 呈近北西向, 与B— B'剖面几乎平行。该剖面同样经过西部潜山断裂带、中部次凹、中部潜山断裂带和东部次凹。塔19-05井Ⅰ 油组发育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 Ⅱ 油组发育扇三角洲平原亚相, 并且有逐渐向东部变薄的趋势。塔19-08井Ⅰ 油组和Ⅱ 油组均发育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塔19-13井Ⅰ 油组和Ⅱ 油组均发育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 并且Ⅰ 油组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发育较广, 延伸至塔19-51井处。塔19-51-3井Ⅰ 油组和Ⅱ 油组发育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 沉积厚度相对变薄。塔19-51井Ⅰ 油组发育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 Ⅱ 油组发育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 沉积厚度相对较薄。

D— D'剖面(图 6-D)位于塔南凹陷南部, 呈北西— 北西西向。该剖面经过西部潜山断裂带、中部次凹(南段)和中部潜山断裂带。在塔19-58井处Ⅰ 油组和Ⅱ 油组发育扇三角洲平原亚相, 向塔19-30井处Ⅰ 油组和Ⅱ 油组过渡为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由塔19-30井到塔19-86井经过南部中次凹, 沉积厚度较大, Ⅰ 油组和Ⅱ 油组发育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塔19-86井Ⅰ 油组发育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 Ⅱ 油组发育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在塔19-62-1井、塔19-99井和塔19-65井Ⅰ 油组和Ⅱ 油组均发育扇三角洲平原亚相, 并且沉积厚度由塔19-65井向塔19-62-1井处逐渐变薄。

2.3 Ⅰ 、Ⅱ 油组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铜钵庙组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以Ⅰ 油组和Ⅱ 油组为例说明。在查明研究区地震相类型、岩相、单井相、连井相以及沉积体系的基础上, 结合地震属性、反演预测砂岩厚度图、砂岩百分含量等值线图以及岩性分区图绘制了铜钵庙组Ⅰ 油(砂层)组和Ⅱ 油(砂层)组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图 7), 反映出塔南凹陷铜钵庙组油层为一套以滨浅湖为背景、扇三角洲为主的沉积, 具典型的近物源和多物源的特征。

图7 塔南凹陷铜钵庙组Ⅰ 、Ⅱ 油组沉积相平面展布Fig.7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of No.1 and No.2 reservoirs of the Tongbomiao Formation in Tanan sag

位于铜钵庙组顶部的Ⅰ 油组普遍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剥蚀, 平面上的分布面积显然小于Ⅱ 油组。Ⅰ 油组较好地继承了Ⅱ 油组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 图7-A可见4个大扇体和2个小扇体, 扇体形状为朵状或扇状。扇三角洲平原范围相对较小, 扇三角洲内、外前缘在研究区中部连片。研究区东北部扇体沿断陷长轴方向延伸, 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延伸至塔19-52井; 西部扇体沿断陷短轴方向延伸, 扇体成群成带, 叠加连片。西南部扇体同样沿长轴方向向南部的西部次凹延伸, 东南部扇体沿塔19-65井向塔19-51-1井延伸, 东部扇体发育在塔19-74井处, 面积较小。

Ⅱ 油组发育6个扇体(图 7-B), 扇体成群成带, 叠加连片。研究区北部的西部次凹和北部的东部次凹均发育滨浅湖相。东北部扇体较Ⅰ 油组分布面积增大, 沿长轴方向延伸的更远; 西部扇体成群成带、叠加连片地沿短轴方向中部次凹方向延伸, 扇三角洲平原相的分布面积没有明显的变化。东南部扇体较Ⅰ 油组分布面积有所增大, 扇三角洲平原面积也相对增加。研究区东部在塔19-74井处仍然发育一个较小的扇体, 扇三角洲内、外前缘也仍然在研究区中部连片。

综上所述, 可对塔南凹陷铜钵庙组沉积相的展布得到如下认识:

1)走向北东的西(北)倾同生正断层是控盆断层或控陷断层, 使塔南凹陷成为东断西超的箕状盆地, 对沉积发育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局部地段见东(南)倾的同生正断层(图6-C, 6-D), 对盆地发育也有控制作用, 使之成为不对称的(东侧边界断裂活动性更强)的断陷盆地。

2)铜钵庙组沉积以碎屑粒径粗和相变快为特点, 表明当时(尤其是该组下段沉积期)同生正断层活动强烈, 与肩部的快速抬升相应的是断陷区的快速沉降, 明显的地形反差导致碎屑物质供应丰富, 故堆积速度快、地层厚度大。尽管基底地貌对铜钵庙组沉积仍有一定的影响, 但北东向沉降带与断垒带相间的构造格局雏形已经出现。

3)扇三角洲是该组最主要的沉积相。常沿凹陷的边缘地带分布, 且从凹陷边缘向中心其沉积亚相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4)湖相沉积的分布较为局限。时间序列上, 它在同生正断层活动的相对平息期发育; 空间位置上则见于湖盆的中央部位, 与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或前扇三角洲亚相)间呈过渡关系。铜钵庙组中厚度大的深湖— 半深湖泥岩仅见于该组中部, 据之可把铜钵庙组分为上、下2段。

5)铜钵庙组岩性上的两分指示该组沉积时发生过2次伸展; 相应地, 沉积记录表现为2个亚旋回。上段与下段具体而微的沉积特征尚有不同, 简单地说, 下段沉积时盆地的构造活动性更强、碎屑粒径更粗, 故仅上段才有适合油气储集的砂岩层发育。作者重点讨论上段的沉积特征, 图7所示的是上段沉积晚期的沉积相展布, 不一定能全面代表下段沉积的情况。

3 构造-古地理意义

早白垩世是中国北部— 蒙古东部广大地区内北东向张(扭)性断裂的活跃期, 控制了一系列北东向伸展或张扭盆地发育。中国北部的白垩纪北东向盆地以松辽盆地(吴根耀等, 2009)为代表, 向西至中蒙边界处为海拉尔— 塔木察格盆地, 更西的蒙古东部发育6个盆地, 构成2条北东向的盆地带, 东带由东戈壁盆地、苏赫巴托盆地和乔巴山盆地组成, 西带为中戈壁盆地、乔伊尔— 努奥嘎盆地和鄂嫩盆地(参阅吴根耀等(2014)的图3)。这6个伸展盆地都上叠在晚侏罗世的伸展盆地上, 故上侏罗统称第Ⅰ 套裂谷序列, 下白垩统下部称第Ⅱ 套裂谷序列, 下白垩统上部是第Ⅲ 套裂谷序列(Graham et al., 2001; Johnson, 2004)。

塔木察格地区晚侏罗世没有沉积盆地发育(Wu, 2013)。该地的上侏罗统夏宁组是钙碱性系列的中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凝灰岩, 已褶皱并伴有侏罗纪的花岗岩侵入, 岩石记录和变形特征完全不同于上述6个伸展盆地中的沉积岩。实际上该地晚侏罗世属大兴安岭火成岩区, 后者北部的火山岩曾被称为塔木兰沟组(早期的同位素年龄值见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1991;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 1993)。尽管以后的定年资料表明塔木兰沟组至少包括了3个不同时期的火山岩, 但晚侏罗世的火山活动已得到下列定年数据的佐证: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150.2~160.8 Ma(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 1997), 40Ar-39Ar 年龄为160.0± 0.8 Ma、162.6± 0.7 Ma和162.0± 0.8 Ma(Wang et al., 2006), 锆石SHRIMP U-Pb年龄164.2± 3.7 Ma(张玉涛, 2007)。在火山活动相对较弱和结束较早的地区可能有沉积岩发育, 如海拉尔盆地, 地层记录为兴安岭群中部的含煤碎屑岩段。陈均亮等(2007)认为晚侏罗世的海拉尔盆地是磨拉石盆地; 吴根耀等(2014)推测其成盆动力来自蒙古— 鄂霍次克洋的分支洋盆即鄂嫩洋盆(Zorin, 1999)向南东的消减。

简言之, 塔木察格地区晚侏罗世是一个地形起伏强烈的火山高地, 不是经长期剥蚀而几近夷平的隆起区。当时的地形起伏取决于2个因素, 一是断裂活动, 二是火山喷发; 尤其是分布面积不大的火山锥等, 造成局部地区“ 高山深谷” 的地貌景观。早白垩世, 受制于造山带(包括东北亚大陆边缘的斜向汇聚— 剪切造山带和大陆内部的陆内造山带)坍塌这一统一的伸展构造应力场, 中国北部— 蒙古东部的伸展盆地群形成, 在受到郯庐断裂左行走滑活动影响的地区则表现为张扭盆地。海拉尔地区的北东向张(扭)断裂控制了早白垩世伸展盆地发育, 且向南西延入塔木察格, 因对沉积起控制作用成为控盆(陷)断裂。

现存的塔木察格凹陷可分为7个次级构造单元(图1-A)。需要指出的是:西部次凹区见南屯组直接不整合覆于上侏罗统之上, 表明铜钵庙组沉积时该地及以西地区尚位于塔南凹陷之外, 至南屯组沉积时才成为塔南凹陷的一部分。南屯组沉积期不仅是湖盆发育的鼎盛期(塔南凹陷面积达到最大), 而且7个次级构造单元呈隆— 坳相间的构造格局也在此时形成。铜钵庙组是塔南凹陷初始裂陷期的沉积, 尽管已形成北东向的沉降带, 晚侏罗世的构造— 地貌格局对此还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 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除凹陷东、西两侧的物源区外还有北侧和南侧的物源区, 受东北部物源影响的地区还较大, 因当时的火山活动中心位于塔木察格以东, 满洲里附近尤为强烈。二是北东向的沉降带内铜钵庙组沉积时出现多个相对孤立的沉积中心(参阅陈玮常等(2013)的图6), 至南屯组沉积时才彼此连通成为北东向线性延伸的统一沉降带。

初始裂陷期可分为2个亚阶段, 故铜钵庙组岩性上明显可分为上、下2段。早期是伸展断裂的强烈活动期, 兼之基底地形的强烈起伏, 盆内沉积为扇三角洲相及洪(冲)积相, 碎屑岩粒度粗、成熟度低, 角度不整合覆于上侏罗统火山岩上。晚期是断裂活动的相对平静期, 发育扇三角洲相和湖相的砂泥岩。随拉张活动趋于平息, 铜钵庙组沉积期末经历过短暂的隆起剥蚀; 之后盆地发育进入主裂陷期, 以南屯组为沉积记录, 常见角度不整合覆于铜钵庙组之上。

4 结论

1)铜钵庙组沉积时期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具2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塔南凹陷仅出现雏形, 当时盆地面积较小, 仅为现存塔南凹陷的中— 东部地区; 二是在北东向沉降带内出现多个相对孤立的沉积中心。据此, 将铜钵庙组称为塔南凹陷初始裂陷期的沉积。

2)铜钵庙组沉积受同生正断层和起伏不平的基底地貌的双重控制。早白垩世的伸展构造形成了近北东向的单断箕状盆地, 但因上侏罗统基底隆起的围限而形成多个相对孤立的沉积中心, 严格控制了湖盆的水系发育程度、沉积物类型、以及砂体成因、规模和微相展布。

3)铜钵庙组(尤其是其下段)沉积以碎屑粒度粗、火山物质含量高为特点, 指示当时的构造活动性较强。

参考文献
1 陈均亮, 吴河勇, 朱德丰, . 2007. 海拉尔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前景[J]. 地质科学, 42(1): 147-158. [文内引用:1]
2 陈玮常, 漆家福, 姜洪福, . 2013. 蒙古国东方省海塔盆地塔南凹陷断裂特征及其油气意义[J]. 古地理学报, 15(4): 539-550. [文内引用:1]
3 董立, 李鹏, 陈伟, . 2011. 蒙古国塔南凹陷铜钵庙组—南屯组油藏类型与油水分布规律[J]. 油藏评价与开发, 1(1-2): 15-21. [文内引用:1]
4 董林森, 刘立, 蒙启安, . 2011. 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铜钵庙组火山碎屑岩中片钠铝石胶结物的认识[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41(2): 421-431. [文内引用:1]
5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 1993. 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734. [文内引用:2]
6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 1997. 黑龙江省岩石地层[M]. 湖北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64-169. [文内引用:2]
7 纪友亮, 蒙启安, 曹瑞成, . 2010. 蒙古国东部塔木察格盆地南部白垩系地层结构及沉积充填特征[J]. 古地理学报, 12(6): 731-736. [文内引用:1]
8 李艳杰, 孙效东. 2011. 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铜钵庙组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J]. 内蒙古石油化工, (6): 167-170. [文内引用:1]
9 蒙启安, 刘立, 曲希玉, . 2010. 贝尔凹陷与塔南凹陷下白垩统铜钵庙组—南屯组油气储集层特征及孔隙度控制作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40(6): 1232-1240. [文内引用:1]
10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1991.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725. [文内引用:2]
11 王玉华, 蒙启安, 张革, . 2009. 塔南凹陷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8(5): 13-17. [文内引用:1]
12 吴根耀, 曹瑞成, 蒙启安, . 2014. 东北亚晚中生代—新生代断裂发育和盆地演化[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33(1): 1-15. [文内引用:1]
13 吴根耀, 梁江平, 杨建国, . 2009. 白垩纪北东向构造与松辽盆地演化和油气成藏[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8(6): 1-11. [文内引用:1]
14 许凤鸣, 张晓东, 王涛. 2011. 塔南凹陷早白垩世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充填和砂体分布的控制[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31(3): 47-50. [文内引用:1]
15 杨子成. 2010. 塔南凹陷下白垩统铜钵庙组—大磨拐河组沉积相研究[J]. 中国西部科技, 9(18): 3-6. [文内引用:1]
16 姚树青, 刘招君, 陈永成, . 2011. 蒙古国塔南凹陷下白垩统铜钵庙组地震反射特征[J]. 世界地质, 30(4): 641-647. [文内引用:1]
17 张玉涛. 2007. 大兴安岭北段晚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 1-134. [文内引用:1]
18 Graham S A, Hendrix M S, Johnson C L, et al. 2001. Sedimentary record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Mesozoic rifting in Southeast Mongolia[J]. Geol. Soc. Amer. Bull. , 113(2): 1560-1579. [文内引用:1]
19 Johnson C L. 2004. Polyphase evolution of the East Gobi basin: Sedimentary and structural records of Mesozoic-Cenozoic intraplate deformation in Mongolia[J]. Basin Research, 16: 79-99. [文内引用:1]
20 Khand Yo, Badagarav D, Ariunchimerg Y, et al. 2000. Cretaceous System in Mongolia and Its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A]. In: Okada H, Mateer N J(eds). Cretaceous Environments of Asia[C]. Amsterdam: Elsevier, 49-81. [文内引用:1]
21 Khosbayar P. 1996. Stratigraphic Problems of Mesozoic Continental Deposits and Their Correlation in Mongolia[A]. In: Bat-Erdene D(ed). Problems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in Mongolia[C]. Ulaanbaatar: Special Issue, 5-6. [文内引用:1]
22 Wang F, Zhou X H, Zhang L C, et al. 2006. Late Mesozoic volcanism in the Great Xing'an Range(NE China): Tim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dynamic setting of NE Asia[J]. Earth Planet. Sci. Lett. , 251: 179-198. [文内引用:1]
23 Wu G Y. 2013. Palinspastic reconstruction and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Jurassic basins in Mongolia and neighboring China[J].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English Edition), 2(3): 306-317. [文内引用:1]
24 Zorin Y A. 1999. Geodynamics of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Mongolia-Okhotsk collision belt, Trans Baikal region(Russia)and Mongolia[J]. Tectonophysics, 306: 33-56.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