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简介 胡作维,1981年生,男,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沉积地质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 huzuowei@foxmail.com。
第一作者简介 李云,1983年生,女,成都理工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储集层沉积学科研与教学。E-mail: liyun2012@cdut.cn。
砂岩中重矿物在埋藏成岩环境中会发生溶蚀甚至形成新的重矿物胶结物。利用重矿物特征进行物源分析是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但石榴子石、榍石和绿帘石这 3种重矿物在成岩作用期间发生了明显的后生变化。研究表明,延长卡中石榴子石发生溶蚀形成粒内溶孔和刻面石榴子石,部分被方解石、绿泥石或硅质交代;见自生榍石晶体及榍石次生加大,且榍石的生长具有多期次性;见自生绿帘石晶体及绿帘石次生加大,部分绿帘石被绿泥石或硅质交代;相对稳定性强的石榴子石部分被溶蚀,而相对稳定性弱的碎屑状榍石、绿帘石并未见到溶蚀现象,这与以往研究中对于重矿物稳定性的认识是不一致的,希望能引起未来研究者的重视。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Hu Zuowei,born in 1981,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sedimentary geology. E-mail: huzuowei@foxmail.com.
About the first author Li Yun,born in 1983,is a lecturer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 is mainly engaged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reservoir sedimentology. E-mail: liyun2012@cdut.cn.
The heavy minerals in sandstones in the burial diagenetic environment will suffer the solution and even form new heavy mineral cements. Provenance analysis method by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ineral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s in the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of Ordos Basin. However,three kinds of heavy minerals, including garnet,sphene and epidote, have changed a lot during their diagenetic stage. Garnet was dissolved and become facet garnet,some was replaced by calcite,chlorite or quartz. The authigenic sphene crystals and sphene overgrowth were discovered,and sphene growth had several times. Authigenic epidote crystals and epidote overgrowths were seen,part of epidotes were replaced by chlorite or quartz. Garnet with relatively strong stability was dissolved,and detrital sphene and epidote with relative weak stability were not dissolved. This phenomenon is not consistent with knowledge of the heavy mineral stability in previous studies,and we hope it could be taken seriously by the researchers in the future.
对于相同的沉积体系, 随着搬运距离逐渐增大, 碎屑沉积物在搬运期间会遭受到机械破碎、溶解等物理、化学风化作用, 不稳定重矿物含量会越来越小, 而稳定重矿物所占比例相应增多, 因此, 碎屑岩中重矿物分析是物源研究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 重矿物的含量、重矿物的类型及组合、重矿物特征指数以及单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等都是判别物质来源及大地构造背景的最常用信息。但是, 研究表明多种类型的重矿物也会在埋藏成岩期间发生溶蚀(Pettijohn, 1941; Wiesender and Maurer, 1959; Morton, 1979, 1984; Morton et al., 1989; Milliken and Mack, 1990; Walderhaug and Porten, 2007), 甚至会生成新的重矿物胶结物(Morad, 1988; van Panhuys-Sigler and Trewin, 1990)。埋藏成岩期间重矿物溶蚀消失的深度和温度, 自生重矿物胶结物形成的深度、形成的温度范围、压力状况及物质条件等对于准确的物源研究至关重要。
晚三叠世鄂尔多斯原型盆周缘被多个古陆或造山带围限, 这些高地剥蚀区都是鄂尔多斯盆地的物源供给者(刘化清等, 2013)。重矿物的特征是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物源研究的最常用手段之一(聂永生等, 2004; 冯明等, 2005; 王峰等, 2006; 王世虎等, 2007; 梁积伟等, 2008; 王洪建等, 2008; 赵俊兴等, 2008; 王瑞飞等, 2008; 罗媛等, 2009; 付国民等, 2010; 朱宗良等, 2010; 贺静等, 2011; 赵云翔等, 2012; 杨华等, 2013; 张才利等, 2013), 重矿物的含量、类型及组合被用来分析不同地区甚至整个盆地的物源方向。鄂尔多斯盆地中三叠统延长组重矿物类型较多, 重矿物(特别是石榴子石、榍石和绿帘石)在成岩后生期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但上述这些关于物源的研究都未考虑到成岩期间这些重矿物的溶蚀和自生重矿物胶结物的含量特征。作者以延长组中石榴子石、榍石和绿帘石这3种典型的重矿物类型为研究对象, 分析它们在埋藏成岩期间发生的后生变化, 以期引起广大同行的关注, 并在日后采用重矿物进行物源研究时, 给予溶蚀的重矿物及新形成的重矿物胶结物必要的相关性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北以阴山、南以秦岭、西以贺兰山和六盘山、东以吕梁山为界, 跨越陕、甘、宁、蒙、晋5个省区(何自新和贺静, 2004)(图 1), 晚三叠世其原型盆地西与河西走廊相连, 东与南华北地区相通, 南到秦岭— 祁连造山带, 北抵阴山(刘化清等, 2013)。上三叠统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大型内陆淡水湖盆形成后发育的第1套自生自储油系, 主要发育东北和西南2个大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以一套厚度可达约3000 m(崇信汭河剖面), 砂、泥岩为主, 总体呈浅黄绿、灰绿色调的长石砂岩为主要特征(何自新和贺静, 2004)。由下自上依次被划分为长10至长1共10个油层组, 长10— 长8为湖盆开始发育期, 长7— 长4+5为湖盆扩张期, 长3— 长1为湖盆消亡期(何自新, 2003)。延长组油气储集层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朵状砂体、三角洲分流河道及深水重力流砂体, 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层(何自新和贺静, 2004)。岩性以中细粒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 结构成熟度高而成分成熟度低, 岩屑含量高且类型丰富, 长8— 长10以喷发岩岩屑为主, 长1— 长7以白云岩岩屑为主, 变质岩岩屑在各层段都存在(钟大康等, 2013)。重矿物含量一般介于2%~3%。
物源分析综合表明, 延长组沉积期间, 存在东北、东南、西南、西部、西北及北部等多个不同方向的物源(贺静等, 2011), 其下部长8— 长10与中、上部长1— 长7油层组也存在较大差异(邓秀芹等, 2008)。其中, 阿拉善古陆太古界— 元古界混合岩、片麻岩、片岩等变质岩为盆地西北部提供物源; 阴山褶皱带中下太古界长英质片麻岩, 上太古界铁铝榴石角闪岩、麻粒岩, 古元古界角闪片岩变粒岩、变质花岗闪长岩以及火山岩等组成的结晶基底, 从北部、东北方向向盆地供应沉积物; 而秦岭— 祁连造山带主要由前寒武纪及早古生代的地层组成, 包括变质的震旦系千枚岩、片麻岩, 下古生界浅海相碳酸盐岩及碎屑岩, 太古界斜长片麻岩、石英绢云母片岩及含石榴子石英二云母片岩, 是盆地东南、南部、西南沉积的物质供给者(梁积伟等, 2008; 王瑞飞等, 2008)。不同物源控制的沉积体系及同一沉积体系不同沉积期砂岩的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合及填隙物成分和组合存在较大差异; 东北、西部和西北物源控制的沉积体系延伸远、分布范围广(贺静等, 2011)。
延长组沉积早、中期, 西北部石榴子石含量较高(一般占重矿物总量的65%以上), 东北部以石榴子石、榍石和绿帘石为主, 西南部以锆石、金红石、电气石和白钛矿(白钛矿在重矿物中的含量一般大于45%)组成的稳定重矿物组合为特征, 东南部以锆石(一般占重矿物总量的50%以上)、绿泥石和石榴子石组合为特征, 南部混合带为板钛矿、锆石、石榴子石和电气石组合区, 中部为锆石、电气石和板钛矿组合区(张道锋, 2006)。石榴子石在盆地西北部、东北部、南部、西南部及中部含量高, 以西北部含量最高, 东部含量最低; 锆石含量呈现在盆地东部、南部及中部高的特征, 盆地东部含量最高, 东北部含量最低, 其余地区都较低; 盆地西北部、西南部都以绿帘石含量高为特征(梁积伟等, 2008)。延长组沉积晚期, 西北部以锆石、石榴子石和电气石为主, 东北部以锆石、电气石和金红石为主, 西南部以锆石、石榴子石和白钛矿为主, 东南部以石榴子石为主(张道锋, 2006)。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长10— 长8下组合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 因此, 作者主要选取中西部延长组下组合砂岩为研究对象。考虑到重矿物在砂岩中的含量较低, 因此, 采取铸体薄片直接观察来研究典型重矿物在成岩期间的变化特征。
已有较多学者对延长组常见的成岩作用类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延长组中常见的成岩作用类型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 常见的胶结物类型有自生绿泥石、自生浊沸石、自生硅质和长石质、自生碳酸盐矿物(包括方解石、含铁方解石、铁白云石及菱铁矿)、混层黏土矿物、高岭石和伊利石等(何自新和贺静, 2004)。压实作用是造成砂岩储集层孔隙丧失的最主要原因, 而胶结作用尤其是碳酸盐胶结使原生孔隙进一步减小; 但绿泥石膜有利于保存粒间孔; 而后期的油气侵位和溶蚀作用, 尤其是长石和浊沸石的溶解, 有效地改善了储集层物性(罗静兰等, 2006; 杨克文等, 2009; 周晓峰等, 2010)。据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标准(SY/T5477— 2003), 延长组储集层主体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张瑞等, 2010; 周晓峰等, 2010; 袁珍等, 2011)。同时, 李荣西等(2012)还注意到延长组储集层砂岩发育大量自生钠长石矿物, 主要为由斜长石蚀变形成或呈胶结物充填分布在砂岩碎屑颗粒之间, 其形成与油气注入同时, 可能属热液成岩作用产物。
延长组中石榴子石、榍石和绿帘石这3种重矿物在成岩作用期间发生了明显的后生变化, 包括溶蚀、被交代、次生加大甚至自生成新的重矿物胶结物等。
2.2.1 石榴子石
石榴子石是地壳变质岩中广泛分布的一种矿物, 偶尔出现在火成岩中(Ethan et al., 2013)。自生石榴子石形成的热力学特征也表明其是典型的高温和/或高压矿物, 主要与变质作用过程有关。由于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含有较多的变质岩母岩, 因此石榴子石为延长组砂岩中广泛分布的一种重矿物类型, 有无色和淡红色石榴子石2种类型, 其中淡红色石榴子石为北东物源区特有的类型(贺静等, 2011)。在延长组砂岩中, 石榴子石的颗粒边缘常见包围着早期绿泥石薄膜, 次棱角状, 表明为碎屑成因; 石榴子石与绿泥石包膜之间存在孔洞, 可以判断石榴子石在埋藏成岩期间发生了溶蚀形成了粒内溶孔, 溶蚀后的石榴子石具有刻面, 而成为刻面石榴子石(图 2-A)。
在埋藏成岩环境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 砂岩中碎屑石榴子石发育刻面的成因引起了广泛关注。石榴子石的刻面规则地分布于颗粒表面, 呈凸起状, 被认为是晶面, 称为叠瓦状边缘(Rahmani, 1973)、阶梯状(周自立和吕正谋, 1987, 1990; 周自立, 1988)或砖状(Afanasev, 1985)。由于石榴子石的阶梯状刻面与其他矿物(如石英和长石)上自形的次生加大晶体之间具有形态上的相似性(Hansley, 1987), 早期曾被认为是次生加大成因(Simpson, 1976; Howie et al., 1980; Mader, 1980, 1981; Maurer, 1982; 周自立和吕正谋, 1987, 1990; 周自立, 1988)。现在则更倾向于认为石榴子石的阶梯状刻面是溶蚀作用造成的(Gravenor and Leavitt, 1981; Afanasev, 1985; Hansley, 1987; Morton et al., 1989), 并且得到石榴子石刻面的实验模拟、热力学计算、阶梯状石榴子石的地下分布、石榴子石与胶结物之间的结构关系、单个阶梯状石榴子石内部的成分变化模式等证据的支持。石榴子石在砂岩中所占体积很小, 阶梯状石榴子石和黏土矿物、碳酸盐或硅质等胶结物之间的关系很少能被观察到(Hansley, 1987; Salvino and Velbel, 1989)。然而, 这样的关系对次生加大和溶蚀成因的争论却是致命的。延长组阶梯状石榴子石与次生粒内溶孔相伴生(图 2-B), 很明显石榴子石溶蚀出现在绿泥石胶结作用之后, 使颗粒变小, 形成了阶梯状石榴子石, 表明刻面与颗粒的溶蚀有关, 而不是与次生加大有关。同时, 石榴子石经酸性流体的溶蚀后还可能造成高岭石、伊利石、石英和碳酸盐矿物的沉淀(Walderhaug and Porten, 2007)。除了常见的溶蚀现象, 部分石榴子石还被方解石、绿泥石和硅质交代(图 2-C、2-D、2-E、2-F)。
2.2.2 榍石
在延长组中, 榍石是较广泛分布的一种重矿物。除了碎屑状榍石, 也可见自生榍石。碎屑状榍石外围往往发育有早期绿泥石包膜, 而自生榍石则往往充填于绿泥石环边保存的原生粒间孔隙中, 呈自形、半自形晶粒状充填于粒间孔隙中(图 3-A、3-B、3-C), 或者在碎屑状榍石上继续生长而表现为次生加大(图 3-D、3-E、3-F)。延长组中自生榍石的生长具有期次性, 部分榍石次生加大边上发育绿泥石包膜, 表明该榍石次生加大要早于绿泥石包膜(图 3-E); 也有晚于自生绿泥石包膜的, 表现为自生榍石晶体充填于自生绿泥石膜保存的粒间孔隙中(图 3-A、3-B、3-C), 或在绿泥石包膜之上再生长榍石(图 3-E); 部分自生榍石晶体被石英次生加大及长石次生加大包裹(图 3-C), 其形成要早于石英次生加大及长石加大; 也可以见到粒内溶孔内残余的榍石发生次生加大形成平直的晶面(图 3-D), 该榍石次生加大的时间明显要晚于粒内溶孔的形成时间。
榍石可以作为主要的火成矿物, 形成于火成岩冷却期间, 也可以作为变质矿物(Frosta et al., 2001)。榍石的沉淀需要Ca和Ti, 如果孔隙流体中二者足够多, 那么, 在成岩环境中也可以形成自生榍石矿物, 如挪威大陆架泥盆系至上新统砂岩(Walderhaug and Porten, 2007), 北海侏罗系砂岩(粒径0.12 mm的自形榍石晶体; Morad, 1988), Scotland二叠系砂岩(粒径0.3 mm榍石晶体及胶结物斑块; van Panhuys-Sigler and Trewin, 1990), 加利福尼亚砂岩(粒径5~20 μ m的榍石晶体; Merino, 1975; Helmold and van de Kamp 1984)。延长组砂岩中火山岩岩屑相对发育(钟大康等, 2012, 2013), 同时含有丰富的火山灰填隙物(邱欣卫等, 2011), 因此Ti可能来自于砂岩中含钛氧化物和火山物质的蚀变。
2.2.3 绿帘石
绿帘石可以出现于地热体系(Bird and Spieler, 2004)、岩浆作用(Schmidt and Poli, 2004)、热液矿床成矿作用(Klemd, 2004)、变质作用(Grapes and Hoskin, 2004; Enami et al., 2004)等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 化学成分变化较大, 是常见的造岩矿物。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 因此, 常在砂岩中作为碎屑重矿物出现。关于砂岩中绿帘石的埋藏成岩变化, 常见的现象是溶蚀和作为一种热液矿物充填于砂岩的粒间孔隙中(Schiffman et al., 1985), 其中绿帘石最常见的是溶蚀现象(Walderhaug and Porten, 2007)。
延长组埋藏成岩期间, 绿帘石有3种变化形式:(1)绿帘石被绿泥石或硅质交代(图 4-A、4-H、4-I); (2)为沿着绿帘石次生加大(图 4-B); (3)以自生晶体的形式充填粒间孔隙(图 4-C、4-D、4-E、4-F)。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自生绿帘石出现的砂岩中常常含浊沸石胶结物(图 4-E, 4-G), 浊沸石在扫描电镜下通常呈板柱状, 其晶体形态与200 ℃热液合成的浊沸石相似(Ghobarkar and Schä f, 1998)。
由于重矿物在物源分析及大地构造背景等研究中的重要性, 砂岩中重矿物在埋藏期间发生的成岩变化已引起了较多关注。不同类型的重矿物其稳定性各不相同, 重矿物在埋藏成岩期与深埋藏层内溶解有关的顺序为:橄榄石、辉石→ 红柱石、硅线石→ 闪石→ 绿帘石→ 榍石→ 蓝晶石→ 十字石→ 石榴子石→ 磷灰石、硬绿泥石、尖晶石→ 金红石、电气石、锆石(Morton, 1984)。通过对挪威大陆架泥盆系至上新统砂岩重矿物的分析发现, 榍石的最大埋深和温度为1093 m、45 ℃, 绿帘石的分别为2559 m和95 ℃, 石榴子石的分别为4589 m和175 ℃, 重矿物与石英胶结物的组合也颇有规律, 榍石不会与石英胶结物共存(Walderhaug and Porten, 2007)。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石榴子石、榍石和绿帘石这3种典型的重矿物在埋藏成岩期间的变化却有明显差别, 具有2个显著的特征:(1)延长组最大埋深约在2500~3000 m(陈瑞银等, 2006), 盆地东部延长组砂岩成岩温度为80~120 ℃(柳益群, 1996)。在延长组砂岩中, 部分石榴子石发生溶蚀形成刻面石榴子石, 小部分石榴子石被绿泥石、方解石或硅质交代; 成岩环境中较不稳定的碎屑状榍石和绿帘石在其最大溶蚀深度和温度线之下仍然存在, 并未见到溶蚀现象。(2)在陕北复合三角洲以北东物源为主的沉积区内的延长组砂岩中, 尤其是长9油层组砂岩中, 除了碎屑状榍石和绿帘石鲜见溶蚀现象仍然保存之外, 自生榍石晶体、榍石次生加大、自生绿帘石晶体及绿帘石次生加大也非常普遍。部分绿帘石被绿泥石、方解石或硅质交代。
结合目前已发表的成岩作用研究成果(何自新和贺静, 2004; 罗静兰等, 2006; 杨克文等, 2009; 张瑞等, 2010; 周晓峰等, 2010; 袁珍等, 2011; 李荣西等, 2012), 以及研究层段石榴子石溶蚀、自生榍石晶体、榍石次生加大、自生绿帘石晶体及绿帘石次生加大与其他胶结物之间的关系, 认为除部分自生榍石晶体可以较早形成外, 石榴子石和绿帘石溶蚀、加大等成岩作用的时间都较晚(图 5)。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石榴子石、榍石和绿帘石3种典型的重矿物在埋藏成岩期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石榴子石在埋藏成岩期间多发生溶蚀形成粒内溶孔和刻面石榴子石, 部分被方解石、绿泥石或硅质交代; 见碎屑状榍石, 并可以见到自生榍石晶体及榍石的次生加大, 且榍石的生长具有多期次性; 见碎屑状绿帘石, 并可见自生绿帘石晶体及绿帘石次生加大, 部分绿帘石被绿泥石或硅质交代。
2)上三叠统延长组砂岩中, 部分石榴子石发生溶蚀形成刻面石榴子石, 而相对稳定性弱的碎屑状榍石和绿帘石并未见到溶蚀现象。除了碎屑状榍石和绿帘石仍然保存之外, 自生榍石晶体、榍石次生加大、自生绿帘石晶体及绿帘石次生加大也非常普遍。这些现象与以往研究者对于不同重矿物稳定性的认识是不一致的, 希望能引起未来研究者的重视。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
56 |
|
57 |
|
58 |
|
59 |
|
60 |
|
61 |
|
62 |
|
63 |
|
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