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记载的唐代荆湘地区寒冬及其古气候意义
马亚玲, 崔玉娟, 方修琦, 贾丹, 袁存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

通讯作者简介 方修琦,男,1962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E-mail: xfang@bnu.edu.cn

第一作者简介 马亚玲,女,1988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自然地理专业。E-mail: 1058773599@qq.com

摘要

中国唐代诗人杜甫(公元 712 770年)的诗中,有 15首记载了公元 768 769年唐代荆湘地区连续 2年冬季出现的寒冷气候。公元 768 769年冬季,洞庭湖及以南的潭州(今湖南长沙)地区出现降雪,公元 769年早春甚至出现洞庭湖局部结冰的现象。杜诗记载的冷冬及洞庭湖结冰事件,在其他史料中未曾发现,是对史料中唐代洞庭湖地区寒冷和结冰记录的补充。公元 768 769年气候寒冷事件发生在 8世纪中叶以后,是公元 750年之后唐代气候变冷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事件。

关键词: 杜甫诗歌; 荆湘地区; 寒冷气候事件; 古气候; 唐代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5)01-0137-06
Cold winters of Jing-Xiang region in Tang Dynasty recorded in Du Fu's poems and their palaeoclimatic significance
Ma Yaling, Cui Yujuan, Fang Xiuqi, Jia Dan, Yuan Cun
School of Geograph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Fang Xiuqi,born in 1962,is a professor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and he specializes in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global change. E-mail: xfang@bnu.edu.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Ma Yaling,born in 1988,is a candidate for her master's degree at School of Geograph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he majors in physical geography. E-mail: 1058773599@qq.com.

Abstract

Cold winters in Jing-Xiang region in AD 768 and AD 769 of Tang Dynasty were recorded in 15 poems of Du Fu(AD 712-770),a poet in Tang Dynasty,China. Snowfall appeared in Dongting Lake and Tanzhou(Changsha,Hunan Province)in winters of AD 768 and AD 769. And Dongting Lake even partly froze in early spring of AD 769. The records of cold weather and freezing in Dongting Lake during Tang Dynasty were not founded in other historic data, so it is a good complement for the historic records. This two-years cold climatic event in AD 768 and AD 769 was a significant one when the climate turned from warm to cold after AD 750.

Key words: Du Fu's poems; Jing-Xiang region; cold climatic event; palaeoclimate; Tang Dynasty
1 概述

历史时期极端气候事件研究有助于辨识当前极端事件发生特征(特别是强度和频率)的历史地位, 且可为极端气候事件的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提供历史借鉴(郑景云等, 2014)。

中国丰富而长时段的历史文献记录是世界上独有的, 是开展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变化事件研究的宝贵资料(张学珍等, 2006; 杨煜达等, 2013)。根据各类文献中所涉及的气候资料的特点, 气候资料大致上可分为4类, 即官私文献类、地方志类、档案类和日记类(满志敏, 2009)。诗词作为官私文献类的一种, 具有时间上的历时完整性, 空间上的广达全面性, 气候事件的内容广泛性、来源独立性的特点, 但在运用诗词进行历史气候研究时, 要正确提取诗词中的空间、时间、气候事件3个要素, 而且还需要注意诗词写作的整体背景、诗词中的文学成分以及诗词本身的谬误, 从而正确运用诗词中的气候信息(刘炳涛和满志敏, 2010)。

竺可桢(1973)运用历史文献资料重建的中国近5000年的温度变化序列中首次用到了诗词记载资料。此后, 古代诗词被许多学者用于历史气候变化重建, 如张丕远和龚高法(1979)将地方志、诗文集等文献的记载相互补充, 统计了16世纪以来每10年的寒冬年数, 以讨论近500年来冷空气的活动; 龚高法等(1987)将清代诗人王樾的《苦寒》诗与地方志资料相结合, 分析了1892— 1893年东南沿海的寒冬记录及其影响; 于希贤(1996)以诗为主要资料来源, 通过诗中对云南苍山雪的描述, 分析了云南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满志敏(1998)统计了《全唐诗》中咏寒诗与咏梅诗数量的时间分布, 并将其作为唐代从8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变冷的结论的关键证据之一; 费杰等(2004)通过将唐诗, 新、旧《唐书》, 新、旧《五代史》等历史文献中的冷异常记录换算成寒冷指数, 建立了中国唐五代时期气候冷暖变化序列; 满志敏(2009)的《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和葛全胜(2011)的《中国历朝气候变化》2部专著中均引用了大量古诗词作为气候变化的证据。

作者根据公元768和769年中国唐代诗人杜甫在荆(今湖北)湘(今湖南)地区所作诗中记录的唐代气候寒冷事件, 分析公元768和769年气候的寒冷程度, 以期为认识中国的、与主要的温度转换期(冷期— 暖期)相联系的冷冬事件提供新的案例。

2 区域概况和资料来源

荆湘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作者统计了荆湘地区4个站点1971— 2000年的气象数据(表 1)。湖南冬季气温虽不很低, 但比较湿冷, 降雪较少, 有时会发生雨凇冰冻天气。降雪日数湘北一般10天左右, 湘南仅5天左右。地表水面发生结冰的日数, 湘北有20~25天, 其他各地不足20天, 若以候(5天)平均气温等于或小于0℃作为严寒期的标准, 则湖南各地大多数年份没有严寒天气出现, 只有在个别年份里有1~2候平均气温在0 ℃以下, 且一般出现在1月份中、下旬(湖南省气象局, 1979)。

表1 荆湘地区公元1971— 2000年平均气温 Table1 Average temperature of AD 1971-2000 in Jing-Xiang region

杜甫(公元712— 770年), 字子美,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号称“ 诗圣” , 原籍湖北襄阳, 生于河南巩县。杜甫的一生可以分为4个时期:读书和漫游时期、困居长安时期、陷贼和为官时期、西南漂泊时期。他一生写诗1400多首, 如实记录了当时人、当时事、当时景, 尤其在西南漂泊时期, 杜诗大量地记录了沿途的天气, 是研究唐代陇、蜀、荆、湘地区气候特征不可或缺的史料(邓乐群, 2009)。

杜甫暮年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至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游历夔州(今奉节县)— 江陵— 公安— 岳州(今岳阳县)— 潭州(今长沙县)— 湘潭— 衡州(今衡阳县)— 耒阳(图 1)。其中, 公元768年, 正月中旬, 去夔出峡; 三月上巳, 至江陵, 留江陵数月, 颇不得意; 秋末, 移居公安县, 客居公安数月; 暮冬, 从公安至岳州, 岁晏, 抵达岳州。公元769年, 正月, 自岳州至南岳, 宿青草湖, 又宿白沙驿, 过湘阴; 二月初抵凿石浦, 又过津口, 次空灵岸, 宿花石戌, 次晚洲(在湘潭)。三月, 抵潭州(湖南长沙); 发潭州, 抵衡州(湖南衡阳); 夏, 畏热, 复回潭州, 终岁在潭州(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1981)。

图1 杜甫诗歌记录的公元768— 769年寒冷事件地点Fig.1 Locations of cold events in AD 768-769 in Du Fu' s poems

杜甫在荆湘地区度过的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和大历四年(公元769年)2个冬天都是大雪纷飞、寒冷异常的寒冬, 诗人在诗中对此寒冷气候做了记录。作者共收集到杜甫公元768和769年在荆湘地区所作诗词中15首反映寒冷气候的诗(表 2)。

表2 杜甫诗歌记录的寒冷天气时间、地点和描述 Table2 Times, locations and descriptions of cold weathers recorded in Du Fu' s poems
3 结果分析
3.1 杜诗的气候史料价值

诗人杜甫暮年于公元768和769年在荆湘地区所作15首诗记录了荆湘地区在这2个寒冷异常的冬季发生的强寒潮南下带来的大风、寒冷天气, 以及大雪和洞庭湖局部结冰等现象。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冬季有10首诗, 其中, 做于公元768年晚秋的3首, 冬季的6首, 公元769年早春的1首。它们记录了北方冷空气南下及其导致的洞庭湖地区冬季大风雪天气, 乃至“ 寒冰争倚薄, 云月递微明” (表 2), 据《杜甫年谱》(第2版)(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1981)和《杜甫大辞典》(张忠刚, 2009)记载, 这是诗人在洞庭湖乘船时作的诗, 推测公元769年洞庭湖湖面因天气寒冷出现局部结冰景象(表 2)。

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冬天, 杜甫在潭州再次遇到寒冷天气。有5首诗记录了潭州公元769年冬季北风凛冽、大雪纷飞的景象(表 2)。

《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张德二, 2004)汇集了中国3000年各类历史文献记载中各种气象灾害的原始气象记录, 是研究历史气候和气象灾害时不可或缺的权威资料。在此书中对于公元768年和769年中国气候冷暖的记录, 仅769年有3条, 且均无具体地点, 包括:公元769年, “ 正月甲戌, 大风。乙亥, 大雪, 平地盈尺” ; “ 六月伏日, 寒” ; “ 十月丁巳, 大雾” 。该书中关于湖南省出现河湖结冰现象的记录均出现在明清时期, “ 冰坚可渡” 的记录在明朝有7年, 清朝有23年, 明确记录明、清时期湖泊结冰的有4年, 但并未发现唐代时期河湖结冰的任何记录。另外, 根据《洞庭湖志》(陶澍和万年淳, 2009)记载, 关于洞庭湖结冰的记录在汉元帝时期出现过1次, 明朝出现过2次, 清朝出现了5次, 未出现过唐代时期的冰冻记录。

杜诗中关于公元768年和769年2个年份的寒冬及公元769年初洞庭湖局部结冰的记录是该地区历史冷暖记录的补充,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3.2 公元768年和769年冬季的气候特征

对于杜诗记载的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四年(公元769年)荆湘地区“ 北风” 、“ 朔风” 、“ 疾风” 等字眼频繁出现, 连续出现的大风雪天气, 甚至出现洞庭湖局部结冰的现象, 邓乐群(2009)认为是该地区冬季气候冷热不均的表现。葛全胜等(2010)在《中国历朝气候变化》中引用了其中记录洞庭湖结冰的诗歌, 作为中唐气候转冷的旁证, 但未做详细的分析。

自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晚秋, 杜甫泊舟从江陵移居公安, 遇到的都是强寒潮南下带来的大风、降雪天气, 显示该年寒潮活动频繁, 冬季到来得早。晚秋从江陵乘船至公安的途中, “ 南国昼多雾, 北风天正寒” ; 秋末在公安时, “ 南国调寒杵, 西江浸日车” , “ 寒天催日短, 风浪与云平” 。公元768年深冬, 诗人从公安前往岳州时, “ 挂帆早发刘郎浦, 疾风飒飒昏亭午。……十日北风风未回, 客行岁晚晚相催” ; 途经洞庭湖时, “ 岁云暮矣多北风, 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 莫徭射雁鸣桑弓” (罟:渔网); 暮冬, 诗人泊舟去往岳阳的路上, “ 积雪飞霜此夜寒, 孤灯急管复风湍” ; 抵达岳阳后, “ 岸风翻夕浪, 舟雪洒寒灯” , 以及“ 楚岸朔风疾, 天寒鶬鸹呼。涨沙霾草树, 舞雪渡江湖” (霾:狂风席卷扬尘)。公元769年正月(公历2月份)杜甫难耐岳阳的寒冷, 从岳州赴潭州, 在洞庭湖上作诗“ 寒冰争倚薄, 云月递微明” (倚薄:交迫, 迫近)。“ 潇湘洞庭白雪中” 、“ 舞雪渡江湖” 意味着降雪量比较大而且是大风雪, “ 积雪飞霜此夜寒” 、“ 网罟冻” 说明天气寒冷, 当时室外气温至少降到0 ℃以下。而且, 在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正月出现洞庭湖局部结冰的现象, 这比现代河流冰冻南界在长江一线(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委会, 1984)偏南, 但并没有达到明清时期河流冰冻南界的南岭北麓至福州一带(满志敏, 2009)(图 1)。

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杜甫在三月初到潭州时听说那里不下雪, 非常高兴, “ 湖南冬不雪, 吾病得淹留” (《杜甫大辞典》; 张忠刚, 2009), 但是当年冬季寒冷, 诗人在“ 冬不雪” 的湖南长沙地区遇到了大风雪天气。公元769年秋冬间在潭州时, “ 北风破南极, 朱凤日威垂。洞庭秋欲雪, 鸿雁将安归?” 说明当年气候寒冷, 以致于洞庭湖地区在晚秋就几乎要降雪。冬季, “ 朔风吹桂水, 大雪夜纷纷。……烛斜初近见, 舟重竟无闻” , “ 北雪犯长沙, 胡云冷万家” 。说明当时降雪南界至少达到洞庭湖及以南的潭州, 即到达了约北纬28° 的位置。

根据现代学者对中国南方冷冬事件的研究(郝志新等, 2011; Hao et al., 2012), 公元1600— 2010年间出现8次洞庭湖结冰的现象, 其中公元2008年出现洞庭湖部分湖面结冰, 南方地区该年1月份温度距平-1.5 ℃。洞庭湖出现结冰现象时, 该年1月份温度距平低于-0.5 ℃, 而这种天气出现时一般都会伴随全国性大部分地区出现酷寒、大范围严重暴雪冰冻, 以及出现非常严重的柑橘及其他亚热带、热带果蔬冻害。根据古今对比, 大历四年的洞庭湖局部结冰事件以及大范围大风、降雪天气说明当时湖南的1月份温度距平可能也低于-0.5 ℃以下, 至少与公元2008年冬季相当。

3.3 公元768和769年寒冬的气候背景

葛全胜等(2013)集成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 分析了北半球与中国过去2000年冷暖变化的阶段性, 研究发现:中国与北半球百年尺度的冷暖波动阶段基本一致, 仅起讫年代存在一定差异, 就中国过去2000年冷暖变化阶段而言, 公元1— 200年温暖; 公元200— 500年寒冷; 公元551— 760年温暖; 公元761— 940年寒冷; 公元941— 1300年温暖; 公元1301— 1900年寒冷; 20世纪气候转为温暖。

大历三年和四年(公元768和769年)的寒冬发生在从公元551— 760年温暖阶段到公元761— 940年寒冷阶段转折的气候转冷背景下。满志敏(1998)根据《全唐诗》中咏寒诗与咏梅诗数量的时间分布以及寒暖事件累计曲线(图 2)2种来源的证据, 佐证8世纪中后期中国气候存在一个由暖转冷的变化。葛全胜等(2010)在《中国历朝气候变化》中, 用西安初雪日期、唐秋粮税制改变、历法废弃等记载, 并且引用满志敏(1998)统计的证据以及诗词记录说明公元741— 770年气候变冷。Ge 等(2011)集成已有温度结果, 重建了东北部、东中部、东南部、西北和青藏高原5个区域过去2000年温度的百年际波动曲线, 提取其中的东中部地区隋唐部分的温度变化曲线, 结果显示公元750年之后气候开始变冷(图 2)。

图2 唐代气候重建结果对比Fig.2 Comparison of climatic reconstruction results of Tang Dynasty

作者根据杜诗中记载辨识出公元768年和769年的荆湘地区2年寒冬。根据杜甫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在夔州(今奉节县)地区所作诗歌可以看出, 公元767年亦是寒冷的冬季, “ 南纪巫庐瘴不绝, 太古以来无尺雪。蛮夷长老为苦寒, 昆仑天关冻应折。玄猿口噤不能啸, 白鸽翅垂眼流血。安得春泥补地裂?” ; “ 去年白帝雪在山, 今年白帝雪在地。冻埋蛟龙南浦缩, 寒刮肌肤北风利。楚人四时皆麻衣, 楚天万里无晶辉。三尺之乌足恐断, 羲和送之将安归?” ; “ 方冬合沓玄阴塞, 昨日晚晴今日黑。……江涛簸岸黄沙走, 云雪埋山苍凹吼” , 即寒冷的冬季连续出现了3年。这个结果与公元750年之后气候变冷的结论相吻合。

根据美国Smithsonian 研究院全球火山计划发布的全球火山活动与喷发事件最新资料(http://www.volcano.si.edu/index.cfm), 火山喷发年表显示, 公元700— 800年期间不是火山喷发高峰期, 只在南美洲有1次喷发记录:在公元750年, 南美洲智利、阿根廷的Ojos del Salado、Nevados火山喷发。所以, 荆湘地区这次降温事件不是由火山爆发引起的, 至于引起这次寒冬事件的其他原因, 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依据杜甫15首诗中对公元768年和769年荆湘地区气候寒冷事件的描述, 分析了公元768年和769年的气候寒冷程度, 并对比唐代气候的其他重建结果, 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公元768年和769年, 荆湘地区连续2年出现寒冬, 洞庭湖及以南的潭州地区出现降雪, 甚至在769年早春出现洞庭湖局部结冰的现象, 比现代平均冰冻南界在长江一线更偏南。

2)研究结果支持唐代气候从750年之后波动变冷的结论。连续2年的冬季气温都降到0 ℃以下, 而且洞庭湖结冰说明该年冬季温度距平达到-0.5 ℃, 是持续变冷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事件。

3)杜甫诗歌记载的洞庭湖结冰事件, 补充了文献中关于唐代洞庭湖结冰记录的空白。

参考文献
1 邓乐群. 2009. 杜甫诗歌所叙唐代陇蜀荆湘气候特征[J]. 南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5(6): 58-64. [文内引用:2]
2 费杰, 周杰, 安芷生. 2004. 历史文献记录的唐五代时期(公元618-959年)气候冷暖变化[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4(2): 109-118. [文内引用:1]
3 葛全胜. 2011. 中国历朝气候变化[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302-314. [文内引用:1]
4 葛全胜, 刘健, 方修琦, . 2013. 过去2000年冷暖变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暖期[J]. 地理学报, 68(5): 579-592. [文内引用:1]
5 龚高法, 张丕远, 张瑾瑢. 1987. 1892—1893年的寒冬及其影响[J]. 地理集刊, 18: 129-138. [文内引用:1]
6 郝志新, 郑景云, 葛全胜, . 2011. 中国南方过去400年的极端冷冬变化[J]. 地理学报, 66(11): 1479-1485. [文内引用:1]
7 湖南省气象局. 1979. 湖南气候(第1版)[M]. 湖南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 11-14. [文内引用:2]
8 刘炳涛, 满志敏. 2010. 古代诗歌中的气候信息及其运用[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5(4): 5-14. [文内引用:1]
9 满志敏. 1998. 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J]. 第四纪研究, (1): 20-30. [文内引用:3]
10 满志敏. 2009.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M]. 山东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74-186. [文内引用:2]
11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1981. 杜甫年谱(第2版)[M]. 四川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50-290. [文内引用:2]
12 陶澍, 万年淳. 2009. 洞庭湖志[M]. 湖南长沙: 岳麓书社, 148-192. [文内引用:1]
13 于希贤. 1996. 苍山雪与历史气候冷期变迁研究[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 25-39. [文内引用:1]
14 杨煜达, 成赛男, 满志敏. 2013. 19世纪中叶北京高分辨率沙尘天气记录: 《翁心存日记》初步研究[J]. 古地理学报, 15(4): 565-574. [文内引用:1]
15 张德二, 蒋光美. 2004. 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M]. 江苏南京: 凤凰出版社, 346-347. [文内引用:1]
16 张丕远, 龚高法. 1979. 十六世纪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的若干特征[J]. 地理学报, 34(3): 238-247. [文内引用:3]
17 张学珍, 方修琦, 田青, . 2006. 《翁同龢日记》记录的19世纪后半叶北京的沙尘天气[J]. 古地理学报, 8(1): 117-124. [文内引用:1]
18 张忠刚. 2009. 杜甫大辞典[M]. 山东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51-175. [文内引用:1]
19 郑景云, 郝志新, 方修琦, . 2014. 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若干特征[J]. 地理科学进展, 33(1): 3-12. [文内引用:1]
20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 1984. 中国自然地理·地表水[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64. [文内引用:2]
21 竺可桢. 1973.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中国科学(A 辑), (2): 168-189. [文内引用:1]
22 Ge Q S, Zhang X Z, Hao Z X, et al. 2011. Rates of temperature change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2000 years[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4(11): 1627-1634. [文内引用:1]
23 Hao Z X, Zheng J Y, Ge Q S, et al. 2012. Historical analogues of the 2008 extreme snow event over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J]. Climate Research, 50(2): 161.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