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及其周缘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沉积相
任影1,2, 钟大康1,2, 高崇龙1,2, 党录瑞3, 彭平3, 陈卫东3, 毛亚坤1,2, 胡小林1,2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重庆 400021

通讯作者简介 钟大康,男,1961年生,博士,教授,现主要从事沉积学与储集层研究。联系电话:010-89733322;E-mail: Zhongdakang@263.net

第一作者简介 任影,女,1989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学与储集层研究。E-mail: renying19890701@126.com

摘要

通过野外露头、钻测井、三维地震及区域地质调查等资料的综合研究发现,川东及其周缘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岩石类型以碳酸盐岩(粉晶白云岩、颗粒白云岩、泥晶灰岩和颗粒灰岩)为主,局部发育大套蒸发岩(膏岩和云质膏岩)及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的混合沉积;识别出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蒸发台地相和混积台地相4种沉积相类型,以局限台地相最为发育;川东及其周缘地区龙王庙组各沉积相带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混积台地相分布于研究区西北部,蒸发台地相集中发育在研究区西部华蓥山断裂东侧,局限台地相分布于混积台地相以东到盆地东边界以西的地区,开阔台地相分布于局限台地相以东到广海的部分地区。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下寒武统; 龙王庙组; 沉积相
中图分类号:TE1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5)03-0335-12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Ren Ying1,2, Zhong Dakang1,2, Gao Chonglong1,2, Dang Lurui3, Peng Ping3, Chen Weidong3, Mao Yakun1,2, Hu Xiaolin1,2
1 College of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
3 Chongqing Gas District,Southwest Oil and Gas Field Co.,Ltd.,PetroChina,Chongqing 400021;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Zhong Dakang,born in 1961,is a professor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reservoir geology. E-mail: Zhongdakang@263.net.

About the first author Ren Ying,born in 1989,is a doctoral candid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Now s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reservoir geology. E-mail:renying19890701@126.com.

Abstract

Based on outcrops,logging data,seismic data and regional survey reports, the main rocks of the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carbonate rocks( i.e., silt ̄sized crystalline dolostone, grain dolostone, micritic limstone and grain limestone), and some locally-developed large sets of evaporites(gypsum rock and dolomitic gypsum rock)and mixed carbonate-clastic deposits can be seen. Four types of sedimentary facies are identified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i.e.,mixed platform,restricted platform,evaporitic platform and open platform,among which,the restricted platform is most widely developed. Generally,all the facies are distributed in a southwest-northeast trending. The mixed platform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western study area,the evaporitic platform is mainly distributed on the eastern side of Huayingshan Fault in the western study area,and eastwards, the restricted platform and the open platform are developed respectively.

Key words: Sichuan Basin;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sedimentary facies

川东地区作为四川盆地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 以石炭系— 下三叠统为主要产气层。2012年, 在川中磨溪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发现以磨8井为代表的多口日产百万方天然气的高产气井, 这一发现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同时也使得众多学者对川东地区龙王庙组油气潜力寄予很高期望。

早期资源评价结果显示, 川东地区下古生界天然气资源量大于1300× 108 m3。其中寒武系厚度大, 以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为主, 早期钻探的池7井、猫1井等寒武系均测试产水, 同时五科1井龙王庙组出现油气显示, 说明川东地区寒武系具备良好的流体储藏条件, 且龙王庙组具备油气储集性能, 加之区域源岩层、盖层发育, 整体上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优越。

川东地区龙王庙组埋藏深度大, 野外露头多出现在盆地边缘褶皱带内, 钻测井资料有限, 地震资料品质差且未进行针对龙王庙组的解释工作, 整体研究程度较低。关于川东地区龙王庙组沉积相的研究, 前人提出了许多观点:冯增昭等(2001)认为川东地区龙王庙组发育碳酸盐岩台地沉积; 马永生等(2009)、李皎和何登发(2014)认为川东地区龙王庙组以局限台地沉积为主; 门玉澎等(2010)、周进高等(2015)认为川东地区龙王庙组为碳酸盐岩缓坡沉积, 且蒸发岩发育; 杨威等(2012)认为川东地区龙王庙组为镶边台地沉积, 东部发育滩间海亚相, 西部发育云坪亚相。然而前人多以四川盆地、上扬子地台等为研究对象(李天生, 1992; 梅冥相等, 2005; 张满郎等, 2010; 余谦等, 2011; 梁薇等, 2014), 研究尺度较大, 虽然都应用海相碳酸盐岩相模式对川东地区龙王庙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进行描述和概括, 但尚未对各相及亚相的岩性、电性、地震属性等特征进行精细刻画, 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纵向演化规律的研究尚不详实; 除此, 对油气生成、运聚、保存有重要影响的膏盐岩的发育位置、分布范围尚未取得一致性认识。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重点应用新钻探井太和1井、广探2井、溶溪浅井的相关资料以及过研究区五百梯、相国寺等重点构造的三维地震资料, 通过野外露头、钻测井、地震、区域调查报告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明确了川东及周缘地区龙王庙组的岩石学特征、电性特征及地震属性特征, 深入和系统地研究了沉积相类型及展布, 为川东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1 区域地质概况

川东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图 1)。在构造位置上属高陡构造, 西起华蓥山断裂带, 东至七跃山断裂带, 南达南川— 开隆一带, 东北以万源断裂和大巴山相接, 区域内发育自西向东展布的NE-NNE向隔挡式褶皱构造带。前期研究认为, 早寒武世初期四川盆地为倾向南东的陆棚沉积, 海水由南东方向入侵, 在筇竹寺期达到最大海泛后, 海平面开始下降; 盆地西南部的康滇古陆、西北部的摩天岭和汉南古陆是四川盆地早寒武世主要的物源区(胡光灿和谢姚祥, 1997; 梅冥相等, 2006; 黄文明等, 2009)。在沧浪铺晚期, 四川盆地经筇竹寺组和沧浪铺组陆棚碎屑岩填平补齐, 地势趋于平坦, 总体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的走势(梅冥相等, 2007; 郑和荣和胡宗全, 2010; 徐美娥等, 2013; 周进高等, 2014), 仅局部地区发育面积小且低缓的隆起, 海平面继续下降, 有利于碳酸盐岩台地的发育, 龙王庙组在此背景下开始沉积。龙王庙组沉积期, 研究区发生小幅度的区域差异性升降运动, 形成不对称半地堑与地垒相间的古地貌格局; 总体上研究区西北部以小幅度隆升为主, 东南部以小幅度下降为主(刘树根等, 2008; 黄福喜等, 2011; 姚根顺等, 2013)。

图1 川东地区位置和钻井及野外露头剖面分布Fig.1 Location of eastern Sichuan Basin, wells and outcrop sections

研究区龙王庙组与下伏沧浪铺组(细粒碎屑岩层)、上覆陡坡寺组(碎屑岩、碳酸盐岩和膏岩的混积岩层)均呈整合接触(图 2); 地层厚度在55~272 m之间, 平均厚度160 m; 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 局部地区发育蒸发岩及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的混合沉积; 埋藏深度大, 多在5300~6000 m之间。

图2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寒武系综合柱状图Fig.2 Comprehensive column of the Cambria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2 岩石学特征

依据露头测量、岩心描述、岩屑录井和测井解释成果, 对研究区内17口井、11个野外剖面龙王庙组岩性进行统计, 发现该组地层中碳酸盐岩含量一般大于90%, 局部发育的蒸发岩、碎屑岩含量多小于10%, 仅个别大于50%(如天星1井、临7井等)。研究区发育的碳酸盐岩主要有微晶— 粉晶白云岩、鲕粒白云岩、砂屑白云岩、藻屑白云岩、泥晶灰岩、砂屑灰岩、鲕粒灰岩、生屑灰岩; 蒸发岩主要为膏岩、白云质膏岩; 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的混合沉积主要包括泥质灰岩、泥质白云岩、粉砂质白云岩等。其中泥晶灰岩、微晶— 粉晶白云岩是研究区龙王庙组最主要的岩石类型。

2.1 泥晶碳酸盐岩

研究区龙王庙组泥晶碳酸盐岩主要为泥晶灰岩。泥晶灰岩中方解石晶体细小, 并以他形为主, 泥质含量高, 孔隙发育程度低, 不含颗粒或颗粒含量低(< 10%); 含颗粒泥晶灰岩的颗粒主要为生物颗粒, 如介形虫碎屑(图 3-a)等, 一般情况下生物化石保存较为完整。泥晶灰岩主要发育在水体较为安静、能量低、循环良好、盐度正常的潮下带等低能环境, 多分布在研究区东部龙王庙组的中下部。

图3 溶溪、康家坪剖面龙王庙组野外露头及镜下照片(拍摄地点见图1)Fig.3 Outcrop and microscopic photos of the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Rongxi and Kangjiaping sections

2.2 晶粒碳酸盐岩

研究区龙王庙组晶粒碳酸盐岩包括晶粒白云岩和晶粒灰岩, 并以晶粒白云岩为主要类型, 具体表现为广泛发育在研究区中部的微晶— 粉晶白云岩及少量细晶白云岩(图 4-a), 白云石晶体直径一般小于0.25 mm。微晶白云石的晶粒细小、自形程度差, 泥质含量较高, 岩性致密, 原生孔隙稀少, 扫描电镜下可见微小的晶间孔及晶内溶孔; 上述特征表明微晶白云石主要形成于准同生期的潮坪环境, 与蒸发浓缩作用有关的白云石化是其最主要的成因。随着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的进行, 可形成晶体更为粗大的白云石, 如粉晶、细晶白云石, 白云石的晶型较为完整, 晶间孔及晶间溶孔发育(图 3-b), 部分白云石中可见残留的颗粒轮廓幻影, 说明该白云石是颗粒碳酸盐岩发生白云石化形成的。

图4 太和1井和太原剖面龙王庙组镜下照片Fig.4 Microscopic photos of the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Well Taihe 1 and Taiyuan section

2.3 颗粒碳酸盐岩

研究区龙王庙组颗粒碳酸盐岩主要包括砂屑碳酸盐岩、鲕粒碳酸盐岩和生屑碳酸盐岩, 且自西向东, 颗粒碳酸盐岩的岩性由颗粒白云岩向颗粒灰岩转换。颗粒碳酸盐岩一般发育在水体浅、水动力强、波浪和潮汐等作用明显、生物发育的沉积环境, 如潮间带、潮下带上部。

2.3.1 砂屑碳酸盐岩

砂屑是研究区龙王庙组颗粒碳酸盐岩中最常见的结构组分, 其主要成分为藻屑, 颜色较暗, 有机质含量较高, 藻类的形态多呈树枝状或不规则形态, 内部结构较为松散(图 4-b)。砂屑直径一般在0.2~0.8 mm之间, 多发育泥晶套, 分选中等, 磨圆度较好, 次棱角状— 次圆状, 内部结构较为均一(图 3-c)。部分砂屑灰岩在后期成岩作用过程中, 砂屑颗粒、胶结物或两者均发生白云化作用, 形成白云质砂屑灰岩、灰质砂屑白云岩等。砂屑白云岩主要发育在研究区西部荷深1井— 高科1井— 磨深1井— 南充1井地区, 砂屑灰岩则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杨家坝— 龙潭一带。

2.3.2 鲕粒碳酸盐岩

鲕粒是研究区龙王庙组颗粒碳酸盐岩中较常见的结构组分, 并以薄皮鲕最为发育, 其次为放射鲕, 2种鲕粒的同心层均较少(多为1~2层), 且单层厚度大, 其中薄皮鲕颜色较暗(图 4-c), 而放射鲕颜色相对较浅(图 3-d), 鲕粒颜色的深浅与其有机质含量有关。鲕粒直径一般在0.3~0.6 mm之间, 核心多为砂屑、生物碎屑及少量石英等, 部分鲕粒被压扁成长条状, 或发生选择性溶蚀、白云化, 在鲕粒周围可见栉壳状的白云石胶结物。鲕粒灰岩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太原— 板凳沟一带。

2.3.3 生屑碳酸盐岩

研究区龙王庙组颗粒碳酸盐岩中, 生屑碳酸盐岩发育程度低, 多为含生屑灰岩, 化石颗粒以三叶虫、介形虫为主。比较完整的三叶虫化石较为少见, 多为三叶虫胸甲碎屑, 长度一般小于1 mm, 在偏光镜下呈钩状或破碎呈长条状(图 3-e); 三叶虫化石由方解石构成, 部分化石后期被白云石交代。介形虫化石的大小一般在0.2~0.6 mm之间, 两壳完整或分离, 壳体破碎或完整对应于沉积期不同的水动力条件, 介形虫壳后期多被白云石交代, 壳壁之间主要被泥晶方解石充填(图 3-a)。含生屑灰岩在研究区南部的习水良村— 丁山1井一带发育程度相对较高。

2.4 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

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包括泥岩(质)与碳酸盐岩(质)的混合和砂岩(质)与碳酸盐岩(质)的混合2种类型。泥岩(质)与碳酸盐岩(质)的混合沉积较为常见, 如泥质白云岩、含泥白云岩(图 5-a, 5-b)等, 属于正常沉积过程, 表明沉积环境中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同时存在。砂岩(质)与碳酸盐岩(质)的混合沉积在研究区龙王庙组主要表现为粉砂质白云岩(图4-d)、粉砂岩与白云岩互层(图5-c)等, 表明沉积环境处于渐变过程, 物源、水动力条件等因素发生区域性的变化; 研究区砂质白云岩中砂质的含量一般小于50%, 主要为石英、长石等, 多出现在研究区西部龙王庙组的中上部。

图5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龙王庙组沉积相Fig.5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2.5 蒸发岩

研究区龙王庙组发育的蒸发岩主要是石膏岩。偏光镜下, 石膏晶体具有多种形态, 如柱状、板状, 可见石膏结核, 干涉色呈一级白或浅黄褐色(图 4-e); 部分石膏在后期成岩作用过程中发生去膏化, 被方解石、白云石等交代, 残留膏岩假晶(图 4-a)。此外, 石膏在一定情况下脱水形成硬石膏, 研究区发育的硬石膏多呈团块状或层状, 偏光镜下呈短柱状、厚板状、致密块状, 色彩鲜艳(图 4-f), 上述特征表明研究区膏岩多发育在准同生期、同生期的潮上带及潮间带上部; 除上述纯度较高的膏岩外, 还发育有泥质膏岩、粉砂质膏岩、白云质膏岩等。蒸发岩集中发育在临7井— 座3井、五科1井一带。

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研究区龙王庙组主要沉积于浪基面附近及其之上的滨浅海地带, 综合其岩石学特征、电性特征、地震属性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以Wilson(1975)碳酸盐岩相模式为依据进行沉积相带及相类型的划分, 认为研究区龙王庙组为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沉积, 并可将其划分为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蒸发台地相和混积台地相, 但以局限台地相为主要相类型, 同时可识别出潟湖、潮坪、台内滩等多种亚相, 并进一步参考Flü gel(2004)的微相划分方案, 即按碳酸盐岩的成分、结构、化石等显微沉积特征进行碳酸盐岩微相划分。

3.1 开阔台地相

开阔台地相主要发育在研究区的东部, 位于碳酸盐岩台地面向广海的一侧, 处于正常浪基面与平均低潮线之间, 水体深度几米至数十米, 地形相对平坦, 水体循环良好, 盐度基本正常, 含丰富的三叶虫化石, 以灰岩的广泛发育为岩性特征。开阔台地相按其内部沉积特征可划分出开阔潮下、浅滩2个亚相。

3.1.1 开阔潮下

开阔潮下亚相位于开阔台地内部、正常浪底附近、地势较低洼的浅水区, 水动力较弱, 分布广泛。岩性以深灰色— 灰色泥晶灰岩为主, 可见具条带结构的灰色泥质灰岩、含介形虫等生物碎屑的泥晶灰岩(图 3-a); 水平层理发育, 偶夹风暴成因的砂砾屑灰岩, 部分砂屑颗粒发生白云化作用; 整体上为还原环境下的静水沉积。根据沉积物的不同, 可划分为灰质开阔潮下、泥质开阔潮下等微相类型(图 5-d)。

3.1.2 浅滩

浅滩位于开阔台地内部、开阔潮下间地势较高的位置, 水体能量强, 生物、波浪、水流等作用明显。研究区发育的浅滩厚度多在30~60 m之间(图 5-e), 主要岩性为鲕粒灰岩、砂屑灰岩、白云质生屑灰岩, 常与粉晶灰岩、粉晶含云灰岩伴生, 见三叶虫化石碎屑(图 3-d); 在部分颗粒边缘, 微生物频繁钻孔, 对粒缘原生粒间孔改造的同时形成泥晶等厚环边, 残余的原生粒间孔后期被粒状方解石充填, 与早期形成的纤维状方解石形成世代胶结(图 3-c), 孔隙发育程度低; 局部地区发育藻灰岩夹层, 可见波痕、波状— 柱状叠层石构造。自然伽马曲线呈微齿化, 值略高(图 5-e)。根据碳酸盐岩颗粒结构类型的差异, 可进一步区分出鲕粒滩、砂屑滩和生屑滩等微相类型。

3.2 局限台地相

局限台地相是研究区龙王庙组最主要的相类型, 位于碳酸盐岩台地向陆一侧, 多发育在潮间带; 相较于开阔台地, 局限台地水体变浅且循环受限, 盐度略有增高, 地势更加平坦, 但相变频繁; 以微晶— 粉晶白云岩的广泛发育为岩性特征。根据沉积环境的差异可细分为:潟湖、局限潮坪、台内滩3个亚相, 其中潮坪和潟湖亚相更为发育。

3.2.1 潟湖

潟湖亚相位于局限台地内部、平均低潮线附近、地势较低洼的地区, 属于低能环境; 与开阔潮下类似, 潟湖以静水沉积为主, 但其水体循环受到限制, 盐度增大, 发育生物的种类局限。主要岩性为微晶白云岩, 偶夹薄层泥质白云岩, 局部与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互层, 整体上灰质含量低。自然伽马曲线形态平直, 且曲线值低, 在泥质含量高处曲线值有所增加(图 5-b)。按潟湖发育的岩性特征可划分为云质潟湖、膏云质潟湖、膏质潟湖等微相(图5-a, 5-d)。

3.2.2 局限潮坪

局限潮坪亚相位于局限台地内潮间带的地势较高处, 水体较浅, 水位变化频繁, 常出露海面, 蒸发作用较强, 盐度较高, 生物发育程度低。在露头及岩心上, 潮坪均呈向上变浅的沉积层序。岩性以粉晶白云岩为主, 可见泥晶灰岩; 但原生泥晶灰岩多经与蒸发浓缩作用有关的白云化转变为微晶— 粉晶白云岩, 并常见细棒状、板状石膏晶体以及被白云石交代的结核状膏岩假晶(图 4-a)。白云岩晶间孔发育, 部分地区可见针孔状白云岩; 除此, 还发育有非选择性溶蚀作用形成的溶缝(图 3-b)、溶洞(图 3-f), 可作为良好的油气储集层。自然伽马曲线形态较为平直, 曲线值较低, 当沉积物中泥质含量增高时曲线值显著增大(图 5-a), 膏质含量增高时曲线值减小。按照沉积物性质的不同, 可划分为膏坪、膏云坪和砂云坪以及泥云坪(图5-a)等微相。

3.2.3 台内滩

台内滩亚相发育在局限台地内潮汐水道或潟湖与潮坪之间过渡带等水动力较强的区域, 地势较高, 波浪作用明显, 水动力强。相较于开阔台地内的浅滩, 台内滩的规模小, 厚度薄, 多为2~10 m(图 5-a, 5-b)。其中鲕粒滩主要岩性为鲕粒白云岩、白云质鲕粒灰岩, 粒间多被亮晶胶结物充填; 由于台内滩常暴露于海平面之上, 在大气淡水淋滤作用下, 颗粒内不稳定矿物在早成岩阶段发生选择性溶蚀, 形成粒内溶孔(图 4-c)、铸模孔, 这类次生溶孔常被早期混合水白云化作用形成的白云石晶体充填, 残余的孔隙将成为物性较好的储集层。

3.3 蒸发台地相

典型的蒸发台地位于潮间带上部— 潮上带, 可划分为蒸发潮坪和蒸发潟湖2个亚相。相较于局限台地, 其与广海的连通更为受阻, 水动力弱, 波浪、潮汐作用不明显, 加之气候炎热干旱, 蒸发作用强烈, 水体盐度高, 导致生物的绝迹和蒸发岩的广泛发育, 这一现象是蒸发台地最显著的岩石学标志。在地震相上, 膏岩集中发育处, 表现为弱振幅、断续杂乱、透镜状形态地震相, 在膏岩、膏质白云岩和白云岩互层处, 由于白云岩和膏岩之间存在较强的波阻抗差, 发育强振幅、中连续地震相(邱健等, 2002; 张延玲等, 2005); 以此为依据, 通过钻井标定, 在研究区的五科1井周缘、座3井— 临7井一带, 即五百梯、云安场、太和场、相国寺等构造识别出断续分布的膏岩层(图 6), 为确定蒸发台地的发育位置提供依据。

图6 川东地区龙王庙组典型地震相(测线位置见图1)Fig.6 Typical seismic facies of the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Profiles location in Fig. 1)

3.3.1 蒸发潮坪

蒸发潮坪亚相发育在蒸发台地内地势相对较高处。其中潮上带长期暴露地表, 加之气候干旱, 蒸发量大, 盐度高, 有利于膏盐坪的形成; 潮间带上部海水盐度偏高, 主要发育膏质微晶白云岩, 并常与白云质膏岩(图 4-f)、微晶— 粉晶白云岩共生; 蒸发潮坪中, 干裂、鸟眼构造、膏岩结核等常见。虽然蒸发潮坪与局限潮坪两者的沉积环境、岩性特征等存在差异, 但是随海平面升降和气候条件的变化, 这2种潮坪很容易互相转换(图 5-f)。

3.3.2 蒸发潟湖

蒸发潟湖亚相发育在蒸发台地内地势相对低洼处。岩性主要是较纯的硬石膏岩, 多呈团块或层状产出, 厚度大(图 5-b), 偏光镜下呈细棒状、板状等多种形态(图 4-e), 部分地区可见少量泥质膏岩和膏质白云岩。自然伽马曲线形态平直, 曲线值为接近零线的极低值。大面积发育的厚层膏质潟湖可作为良好的区域油气盖层。纵向上蒸发潟湖位于蒸发台地层序的下段, 向上过渡为蒸发潮坪亚相(图 5-b)。

3.4 混积台地相

四川盆地的关基井— 天星1井一线以西地区, 距离陆源碎屑物源区较近, 加之龙王庙组沉积期水体较浅, 从而在该地区形成了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为典型特征的混积台地相。在川东地区内, 混积台地发育程度低, 主要为沉积潮坪亚相。

混积潮坪亚相主要位于潮上带, 水体浅、水动力弱, 属于氧化环境。发育的主要岩石类型有紫红色粉砂质泥岩、褐灰色白云质粉砂岩(图 4-d)和泥晶白云岩, 以细粒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为典型特征(图 5-c, 5-f); 碎屑岩中, 可见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水平层理等沉积构造。按其发育的岩性特征, 可进一步划分为泥坪、砂质泥坪、砂云坪等微相。

4 沉积相分布特征
4.1 连井相剖面分析

在确定沉积相类型后, 通过编制连井相剖面来研究沉积相的分布格架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发现研究区龙王庙组厚度分布较为稳定, 从盆地内部向盆地东、南边缘厚度逐渐增大(图 7), 说明龙王庙组沉积期古地形具有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 利1井由于受到七跃山断层作用影响, 沉积厚度明显增大, 达272 m; 座3井及其周缘地区发育的大套膏岩, 在后期构造挤压作用下, 发生流动, 聚集在构造高部位, 从而导致座3井地层厚度增大(图 6, 图7)。沉积相在横向上从盆地内部向盆地边缘依次为局限台地、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 并以局限台地相最为发育, 开阔台地相分布在盆地东缘; 垂向上, 沉积相自下而上发育有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蒸发台地, 这一规律在太和1井表现最为明显, 反映龙王庙组沉积期海平面逐渐下降, 蒸发台地分布在太和1井、林1井龙王庙组顶部和座3井龙王庙组中部, 丁山1井发育厚度巨大的浅滩。

图7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龙王庙组连井沉积相剖面Fig.7 Sedimentary facies profiles of the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4.2 沉积相平面分布

在连井相剖面分析的基础上, 还需进行单因素分析来最终确定沉积相的平面分布。本次研究选取龙王庙组地层中白云岩和颗粒碳酸盐岩的含量作单因素分析(图 8), 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素综合研究, 根据白云岩、灰岩、膏盐岩和碎屑岩的含量进行沉积相类型划分(冯增昭, 2004, 2005):白云岩含量50%以上为局限台地, 灰岩含量50%以上为开阔台地, 膏盐岩含量50%以上为蒸发台地, 碎屑岩含量50%以上为混积台地。除此, 在碳酸盐岩台地内部, 颗粒碳酸盐岩含量20%以上为滩体。

图8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龙王庙组白云岩及颗粒碳酸盐含量分布图Fig.8 Content of dolostone and grain carbonate rocks of the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龙王庙组白云岩的含量在研究区中部为50%~100%, 西北部与东部均低于50%(图 8)。西北部的关基井— 天星1井以西地区, 岩性主要为细粒碎屑岩(含量53%~69%), 发育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 为混积台地相; 关基井— 天星1井以东、明中乡— 池7井— 太和1井— 丁山1井以西地区, 岩性以白云岩为主(含量51%~100%), 发育局限台地相; 在临7井— 座3井、五科1井一带, 岩性以膏岩为主(含量49%~100%), 为蒸发台地相; 明中乡— 池7井— 太和1井— 丁山1井一线以东地区, 主要岩性为灰岩(含量54%~90%), 发育开阔台地相。

而在研究区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台地内部, 荷深1井— 高科1井— 磨深1井— 南充1井(颗粒白云岩含量20%~70%)、太原— 板凳沟(鲕粒灰岩含量5%~50%)、习水良村— 丁山1井(颗粒灰岩含量10%~90%)、修齐坝— 东安乡(颗粒灰岩含量10%~40%)、杨家坝— 龙潭(颗粒灰岩含量10%~30%)等地颗粒碳酸盐岩发育, 为台内滩、浅滩沉积。

总的来说, 龙王庙组沉积期, 早加里东运动逐渐增强, 海平面逐渐下降, 研究区整体为一倾向南东的、呈北东— 南西向展布的浅水碳酸盐台地(图 9)。西北部关基井— 天星1井一线以西地区, 距离陆源碎屑物源区较近, 受陆源碎屑注入影响明显, 发育混积台地沉积。临7井— 座3井、五科1井一带, 受华蓥山断裂影响, 地势高, 沉积物接近水体表面, 蒸发作用强烈, 发育蒸发台地相。在混积台地以东、明中乡— 池7井— 太和1井— 丁山1井一线以西、除蒸发台地外的地区, 距离陆源碎屑物源区和广海均有一定距离, 且沉积水体浅、循环受限、盐度略有增高, 发育局限台地相; 在局限台地内部, 南充1井、磨深1井、高科1井、荷深1井一带, 受古地貌影响, 地势较高, 水体较浅、水动力强, 发育台内滩沉积。局限台地以东地区, 面向广海, 水体深度增大, 且循环正常, 发育开阔台地相; 开阔台地内部的杨家坝、修齐坝等地, 位于古地貌高地, 波浪、潮汐作用明显, 发育浅滩沉积; 另一类浅滩发育在局限台地与开阔台地的过渡带, 位于低潮面附近、七跃山断裂带的下盘, 地势较高, 水体能量强, 是滩体最为有利的发育区, 如太原— 板凳沟、丁山1井— 习水良村等地。

图9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龙王庙组沉积相平面分布Fig.9 Planar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5 结论

1)川东及周缘地区龙王庙组岩性主要为粉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泥晶灰岩、鲕粒灰岩、砂屑灰岩等浅水沉积碳酸盐岩, 局部发育蒸发岩及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

2)川东及周缘地区龙王庙组整体上为一海退背景下、倾向南东、呈北东— 南西向展布的碳酸盐台地沉积, 可划分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蒸发台地和混积台地4个相及潟湖、潮坪、浅滩、开阔潮下等8个亚相, 并以局限台地相最为发育。

3)平面上, 混积台地发育在关基井— 天星1井以西地区, 蒸发台地分布于华蓥山断裂东侧, 局限台地发育在混积台地以东到七跃山断裂以西地区, 开阔台地位于局限台地以东到广海的部分地区, 形成了川东及周缘地区龙王庙组东部发育开阔台地相, 中部发育蒸发台地— 局限台地相, 西北部发育混积台地相的沉积格局。

参考文献
1 冯增昭. 2004. 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 定量岩相古地理重建[J]. 古地理学报, 6(1): 3-19. [文内引用:1]
2 冯增昭. 2005. 从定量岩相古地理学谈华南地区海相地层油气勘探[J]. 古地理学报, 7(1): 1-11. [文内引用:1]
3 冯增昭, 彭勇民, 金振奎, . 2001. 中国南方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01-115. [文内引用:1]
4 胡光灿, 谢姚祥. 1997. 中国四川东部高陡构造石炭系气田[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文内引用:1]
5 黄富喜, 陈洪德, 侯明才, . 2011. 中上扬子克拉通加里东期(寒武—志留纪)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J]. 岩石学报, 27(8): 2299-2317. [文内引用:1]
6 黄文明, 刘树根, 张长俊, . 2009. 四川盆地寒武系储集层特征及优质储集层形成机理[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30(5): 566-576. [文内引用:1]
7 李天生. 1992. 四川盆地寒武系沉积成岩特征与油气储集性[J]. 矿物岩石, 12(3): 66-73. [文内引用:1]
8 梁薇, 牟传龙, 周恳恳, . 2014. 湘中—湘南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 16(1): 41-55. [文内引用:1]
9 刘树根, 汪华, 孙玮, . 2008. 四川盆地海相领域油气地质条件专属性问题分析[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329(6): 721-732. [文内引用:1]
10 马永生, 陈洪德, 王国力, . 2009. 中国南方层序地层与古地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24-266. [文内引用:1]
11 梅冥相, 马永生, 邓军, . 2005. 上扬子区下古生界层序地层格架的初步研究[J]. 现代地质, 19(4): 551-562. [文内引用:1]
12 梅冥相, 马永生, 张海, . 2007. 上扬子区寒武系的层序地层格架: 寒武纪生物多样性事件形成背景的思考[J]. 地层学杂志, 31(1): 68-78. [文内引用:1]
13 梅冥相, 张丛, 张海, . 2006. 上扬子区下寒武统的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形成的古地理背景[J]. 现代地质, 20(2): 195-208. [文内引用:1]
14 门玉澎, 许效松, 牟传龙, . 2010. 中上扬子寒武系蒸发岩岩相古地理[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30(3): 58-64. [文内引用:1]
15 徐美娥, 张荣强, 彭勇民, . 2013. 四川盆地东南部中、下寒武统膏岩盖层分布特征及封盖有效性[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34(3): 301-306. [文内引用:1]
16 杨威, 谢仁武, 魏国齐, . 2012. 四川盆地寒武纪—奥陶纪层序岩相古地理、有利储集层展布与勘探区带[J]. 石油学报, 33(2): 21-34. [文内引用:1]
17 姚根顺, 周进高, 邹伟宏, . 2013.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特征及分布规律[J]. 海相油气地质, 18(4): 1-8. [文内引用:1]
18 余谦, 牟传龙, 张海全, . 2011. 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古生代沉积演化储集层分布特征[J]. 岩石学报, 27(3): 672-689. [文内引用:1]
19 张满郎, 谢增业, 李熙喆, . 2010. 四川盆地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特征[J]. 沉积学报, 28(1): 128-139. [文内引用:1]
20 郑和荣, 胡宗全主编. 2010中国前中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图集[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文内引用:1]
21 周进高, 除春春, 姚根顺, . 2015.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集层形成与演化[J]. 石油勘探与开发, 42(2): 1-9. [文内引用:1]
22 周进高, 房超, 季汉成, . 2014.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发育规律[J]. 地质勘探, 34(8): 27-36. [文内引用:1]
23 Flǖgel E. 2004. Microfacies of Carbanate Rocks: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M]. Berlin: Springer, 1-976. [文内引用:1]
24 Wilson L J. 1975. Carbonate Facies in Geologic History[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471.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