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简介 谭秀成,男,197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储层沉积学研究。E-mail: tanxiucheng70@163.com。
第一作者简介 金民东,男,1989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储层地质学研究。E-mail: ktdong1@163.com。
以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为研究对象,结合钻井、测录井、岩心和薄片等资料,对龙王庙组颗粒滩特征、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区内颗粒滩岩石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具有明显颗粒结构的颗粒云岩,以砂屑云岩或鲕粒云岩为主;另一类为具有残余颗粒结构的晶粒云岩。颗粒滩主要发育向上变浅、粒度变粗的沉积序列,垂向上,与下部细粒沉积物可构成滩间海—颗粒滩、局限潟湖—颗粒滩等沉积相序;横向上,颗粒滩连续性较好,具有大面积连片分布的特征,自西北—东南向发育程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进一步分析后认为,海平面的相对变化和沉积水体能量高低决定了龙王庙组颗粒滩的发育特征和叠置样式,不同级次海平面的升降变化使颗粒滩发育层位和发育程度得以定型,而沉积时期的古地貌则最终决定了龙王庙组颗粒滩平面分布的差异性。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Tan Xiucheng,born in 1970,is a professor in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Now he is engaged in reservoir sedimentology. E-mail: tanxiucheng70@163.com.
About the first author Jin Mindong,born in 1989,is a Ph.D. candidate in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Now he majors in reservoir geology. E-mail: ktdong1@163.com.
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focused on grain bank of the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Moxi-Gaoshiti area,Sichuan Basin. Combined with abundant materials,such as drilling and logging data,cores and thin sections,the characteristics,distribution and its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s of grain bank in the Longwangmiao Formation were synthetically analyzed. There are two main rock types of grain bank in research area,one is grain dolostone with obvious granular structure,which is dominated by dolarenite and oolite dolostone,and the other is crystal grain dolostone with residual granular structure. Grain bank mainly has upward shallowing and granularity coarsening sequences,and could constitute sedimentary sequences of interact bank sea-grain bank and restricted lagoon-grain bank with lower fine-grained sedimen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n the lateral direction,grain bank has good continuity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in a large area. On the plane,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grain bank increases gradually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uperimposed pattern of grain bank in the Longwangmiao Formation were determined by the relative sea-level change and sedimentary energy variation,the development horizon and degree of grain bank were formed by different grades of sea level fluctuation,and the palaeogeomorphology finally determined the difference of planar distribution of grain bank during the depositional period of Longwangmiao Formation.
颗粒滩相优质碳酸盐岩储集层一直是世界油气勘探领域的重要对象之一, 如中东米桑油田、加瓦尔油田、美国Yates油田(Tvinker and Mruk, 1995; Sadooni, 2005; Cantrell, 2006)这一系列大型油气田的发现就展示了颗粒滩相储集层的巨大勘探潜力。近年来,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正是在对碳酸盐岩台地颗粒滩相储集层的勘探中多次取得重大突破(王启颖等, 2007; 王素芬等, 2008; 谭秀成等, 2009), 特别是近期在川中磨溪— 高石梯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中发现并探明了国内迄今最大的单体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田, 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4403.85× 108 m3, 使四川盆地下古生界龙王庙组再次成为当前国内天然气勘探的热点。前期的研究表明, 该套储集层为颗粒滩叠加加里东— 海西期风化壳岩溶改造所形成, 颗粒滩是该套储集层发育的物质基础(金民东等, 2014)。
当前, 国内外针对颗粒滩相碳酸盐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储集层主控因素和成因机理方面(王素芬等, 2008; 李凌等, 2013), 而对颗粒滩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但正确认识滩体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是寻找颗粒滩相储集层的前提(丁熊等, 2012), 若对其认识不清, 就会限制对颗粒滩相碳酸盐岩油气藏进行的进一步优质高效开发。鉴于此, 文中以四川盆地磨溪— 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颗粒滩相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 结合测录井、岩心及相关分析化验资料, 较为全面地揭示了龙王庙组颗粒滩的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 希望为四川盆地龙王庙组的进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更加充实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本次工作所研究的磨溪— 高石梯地区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资阳市安岳县、重庆市潼南县境内, 区域构造位置隶属于川中古隆中斜平缓带中西部的乐山— 龙女寺古隆起区(图 1), 总面积约2330 km2。研究区内针对龙王庙组的钻井分布相对集中, 取心资料丰富, 其中取心井共计15口, 岩心总长为814.3 m, 这为颗粒滩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
四川盆地龙王庙组位于下寒武统顶部, 与下伏陆棚碎屑沉积的沧浪铺组和上覆混积潮坪沉积的高台组均为整合接触(张满郎等, 2010)。龙王庙组总体经历了2次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 每一旋回的下部主要发育相对低能的泥(粉)晶云岩, 而中上部则主要为砂屑云岩和鲕粒云岩等相对高能碳酸盐岩, 据此, 可将其划分为龙一段和龙二段(金民东等, 2014)(图 1)。钻探表明, 储集层主要发育于龙一段上部和龙二段中上部的颗粒云岩中。
沉积相研究表明, 川中地区龙王庙组属于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 整体水体较浅, 能量较强, 故以颗粒浅滩的大面积发育为特征(李凌等, 2008; 姚根顺等, 2013)。根据对沉积背景和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 可以将磨溪— 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颗粒滩解释为台内滩亚相。在平面上, 按颗地比值(颗粒滩厚度与地层总厚度之比)和相对发育关系, 可识别出4种沉积微相:滩核微相、滩缘微相、滩间海微相和云质潟湖微相(图 2)。滩核微相集中分布于高石 6井— 高石10井— 磨溪 8井— 磨溪 205井一带, 其颗地比大于0.7, 在垂向上主要由厚度较大的颗粒云岩组成(图 3-a), 局部夹有薄层滩间海细粒沉积物(图 3-b); 滩缘微相围绕滩核微相发育, 颗地比为0.55~0.7, 在垂向上体现为颗粒云岩段与滩间海沉积物呈指状交替特征(图 3-c); 滩间海微相分布范围较小, 主要分布于磨溪203井区, 其颗地比小于0.55, 垂向上表现为大套泥晶云岩等细粒沉积物夹薄层颗粒云岩段(图 3-d); 云质潟湖微相颗地比也小于0.55, 与滩间海微相不同之处在于其分布范围较大、分布面积较广, 集中发育于研究区西北部靠近高台组剥蚀线区域。
岩心精细描述和镜下薄片鉴定表明, 磨溪— 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主要发育2类颗粒碳酸盐岩:一类是具有明显颗粒结构、边界清晰的颗粒云岩, 这类云岩颗粒含量较多(80%~95%), 种类多样, 包括砂屑(图 4-a)、鲕粒(图 4-b)、砂砾屑、砾屑、核形石(图 4-c)、豆粒(图 4-d)和生屑, 但以砂屑和鲕粒占绝对优势, 颗粒整体磨圆较好, 分选中等, 颗粒间见粒状亮晶白云石2~3期胶结, 可见沥青充填和残余孔隙(图 4-b), 或为泥粉晶白云石全充填, 致密无孔; 另一类为具有残余颗粒结构的晶粒云岩(图 4-e), 晶粒主要为粉细晶级别, 当晶体为他形镶嵌接触时致密无孔, 而当晶体主要为自形— 半自形时则可见晶间孔和晶间溶孔。这类云岩由于白云石化和后期重结晶作用强烈, 肉眼下颗粒结构难以识别, 而在阴极发光或荧光下则可见明显的颗粒幻影(图 4-f)。
对应于海平面升降变化, 磨溪— 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颗粒云岩具有明显的下细上粗的逆粒序和向上变浅的沉积特征(图 3), 表现出典型的陆表海台地沉积特点(Hofmann et al., 2004)。通常下部为粉— 细砂屑云岩, 向上过渡为中— 粗砂屑云岩和鲕粒云岩, 反映研究区沉积水体能量逐渐增强的特点。宏观岩心观察发现, 研究区龙王庙组台内滩单滩体规模不大, 多小于2 m, 垂向上表现为多个单滩体的频繁叠置, 形成累计厚度较大的颗粒云岩段(图 3-a)。
根据岩心精细描述, 在研究区龙王庙组识别出2种与颗粒滩有关的、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滩间海— 颗粒滩(图 3-b, 3-c, 3-d)和局限潟湖— 颗粒滩(图 3-e)。单个沉积相序下部多为颜色较深的泥晶云岩、泥粉晶云岩等相对低能的滩间海或局限潟湖沉积物, 而上部则为浅灰色台内滩沉积物。台内滩与下部沉积物之间可呈冲刷突变接触(图 3-e), 或无明显冲刷特征而呈渐变接触。单旋回颗粒滩向上生长过程中随着沉积水体变浅、能量增强而粒度逐渐变粗, 顶部不发育滩顶暴露引起的颗粒选择性溶蚀, 说明研究区龙王庙组颗粒滩为非暴露型“ 较深水” 浅滩, 这与四川盆地洗象池群相似(李凌等, 2013)。这样的浅滩类型也预示着其储集空间类型与保存的残余粒间孔及后期叠加溶蚀改造孔洞有关。
磨溪— 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虽然取心资料丰富, 但分布不均匀, 特别是对于高石梯地区, 取心相对较少, 为了准确刻画龙王庙组的颗粒滩分布特征, 需要结合岩心资料对未取心井段进行测井相标定解释。由于自然伽马曲线最能反映沉积环境(黄隆基, 1985), 且不同岩石类型在自然伽马曲线上的显示特征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因而可以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建立研究区颗粒滩测井响应模板(刘宏等, 2007; 谭秀成等, 2014)。通过对15口井取心段岩性和自然伽马曲线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颗粒云岩段的自然伽马值相对最低, 一般小于20 API, 曲线形态较为平直, 偶成微齿状(图 5)。因此, 自然伽马值是否小于20 API可以作为该区龙王庙组颗粒云岩与非颗粒云岩的最主要的区分标准。
运用上述测井模板, 对全区30余口井颗粒云岩段进行测井识别和解释。统计资料发现, 磨溪— 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沉积时期颗粒滩极其发育, 其单井颗粒云岩发育厚度比例多大于50%。受控于2次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 在龙一段上部和龙二段中上部各发育1套稳定分布的颗粒滩, 且颗粒滩发育程度和发育规模均高于其下部的局限潟湖沉积物; 同时, 受海平面变化速率的影响, 龙二段的颗粒云岩厚度多大于龙一段(图 5)。横向上, 研究区内龙王庙组颗粒滩连续性较好, 基本上均可追踪对比, 具有连片成滩的特征。
而从各层段龙王庙组的发育特征来看, 龙一段沉积期, 各井位下部的局限潟湖沉积物分布较为稳定, 颗粒滩的发育起始时期大致相当、规模相似, 而颗粒滩内部的滩间海沉积物发育程度却具有一定差别, 在中部磨溪13井— 磨溪21井区, 滩间海细粒沉积物累计厚度相对最大, 而向两侧逐渐减少, 到最南部的高石10井区, 几乎未见滩间海沉积物。而在龙二段沉积时期, 颗粒滩率先在磨溪10井区开始发育, 其后逐渐向南部(磨溪13井— 高石10井)迁移。同时, 与龙一段相似, 颗粒滩内部的滩间海沉积物也集中发育在磨溪13井— 磨溪21井区, 而在高石梯井区基本不发育。
碳酸盐岩台内滩体发育要求具有较高能量的沉积环境, 而沉积界面是否位于浪基面附近的高能界面则取决于海平面升降变化引起的海水深度、动荡程度和水动力条件的变化, 它们综合控制着台内滩体发育特征(丁熊等, 2012)。前人的研究表明: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海平面升降变化一般表现出快速海侵到持续缓慢海退, 并具有多旋回高频震荡的特点(谭秀成等, 2014), 而海侵— 海退的频繁转换则被认为对浅滩化地层加厚具有影响(Ruf and Aigner, 2004; Palermo et al., 2010)。在一次海平面快速震荡的过程中, 快速海侵可以让沉积能量相对变低, 因而下部往往沉积细粒沉积物, 而缓慢海退则可让沉积界面处能量相对升高, 颗粒滩开始发育并向上生长, 最终形成一个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加之由于海平面的高频震荡多次重复发生, 在垂向上, 颗粒滩沉积可以多旋回连续叠加, 从而形成累计厚度较大的颗粒云岩段。
而从大尺度来看, 四川盆地寒武纪经历了3次二级海平面升降变化, 分别是筇竹寺期— 沧浪铺期、龙王庙期— 高台期和洗象池群沉积时期①, 龙王庙组正是受到寒武纪第2个二级海平面升降的控制。因而, 研究区处于二级海平面缓慢海退中晚期的龙二段颗粒滩发育程度高于处于缓慢海退早期的龙一段颗粒滩。同样, 受控于龙王庙组一段和二段2次三级海平面的快速海侵和缓慢海退, 龙一段和龙二段颗粒滩发育于中上部海退期, 且厚度较大, 而下部的快速海侵期则形成厚度相对较薄的局限潟湖低能沉积物(图 7)。
无需置疑, 沉积期古地貌控制了沉积相的发育(赵俊兴等, 2001; 汪晶等, 2011), 对于发育于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的颗粒滩, 微地貌起伏对滩体发育与分布的控制更为显著(谭秀成等, 2009)。文中应用印模法恢复了研究区龙王庙组沉积时期古地貌(图 8), 该古地貌整体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具有多个沟谷系统(安平1井东西向、磨溪203井南北、磨溪204井南北向等)和孤立地貌高地(高石3井区、磨溪17井— 磨溪19井区和磨溪202井— 磨溪16井区等)。
综合分析图6和图8可知:磨溪— 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颗粒滩展布规律与古地貌关系密切, 颗粒滩最发育区位于古地貌南部环绕地貌高地(图 8中绿色区域)的相对低地(图 8中蓝色区域), 而在孤立地貌高地和古地貌斜坡带(图 8中黄色区域)颗粒滩发育程度相对减弱。在古地貌内部的沉积期深水洼地, 如磨溪203井区, 颗粒滩发育程度相对最低(颗地比小于0.5), 以局限潟湖泥粉晶云岩沉积为主。
前已述及, 磨溪— 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颗粒滩为非暴露型浅滩, 具有大面积连片分布的特征。这一时期, 研究区总体处于浪基面之上, 沉积能量较强。受古地貌起伏的控制, 处于波浪扰动带的相对地貌低地具有更大的可容空间, 是颗粒云岩的优势发育区。
龙一段沉积时期, 颗粒滩在波浪能搅动到的浅水背景下地貌较低处(高石10井区)开始发育并快速堆积, 并对内侧区域形成一定程度的遮挡和封隔限制作用, 因而内侧区域的滩间海沉积物较发育, 而处于古地貌内部洼地的磨溪13井— 磨溪203井区由于水体相对较深, 频繁处于浪基面之下, 其颗粒滩的发育程度相对较差。龙二段沉积时期, 三级海平面快速海侵让研究区多处于浪基面之下, 龙二段在海侵期以沉积细粒碳酸盐岩为主。而在缓慢海退期, 由于古地貌斜坡带的位置相对最高(如磨溪10井区), 其率先变浅到浪基面之上水动力较强的高能环境, 因而优先发育颗粒滩。随着持续缓慢海退和沉积物的不断堆积, 古地貌斜坡带周围的相对低地也出露到浪基面之上而开始发育颗粒滩。当斜坡带颗粒滩持续垂向加积到海平面附近时, 受可容纳空间限制而停止生长, 而斜坡带周缘相对低地的颗粒滩却拥有足够的可容空间而继续生长, 这就造成了颗粒滩体向相对低地侧向迁移, 从而也使得颗粒滩横向连片分布(图 9)。龙王庙组颗粒滩体正是在古地貌和可容纳空间的共同控制下不断地垂向加积、侧向迁移, 最终导致在地貌较低处(高石10井区)颗粒滩沉积厚度最大, 而在内侧区域发育相对较差。同时由于颗粒滩体的不断生长, 滩体后部沉积环境再次受到遮挡, 形成滩后沉积, 如磨溪22井龙二段。
1)四川盆地磨溪— 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以颗粒滩的大面积发育为特征, 主要有2类颗粒碳酸盐岩:一类为具有明显颗粒结构的颗粒云岩, 另一类为具有残余颗粒结构的晶粒云岩。龙王庙组颗粒滩单滩体规模不大, 垂向上表现为多个单滩体的频繁叠置, 形成累计厚度较大的颗粒云岩段。
2)磨溪— 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颗粒云岩段多具有向上变浅、粒度变粗垂向序列, 其与下部细粒沉积物可构成滩间海— 台内滩、局限潟湖— 台内滩等相序组合。
3)磨溪— 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单井颗粒云岩厚度多大于50%, 横向连续性较好, 具有连片分布的特征。在平面上, 颗粒滩发育程度具有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的趋势, 在高石6井— 高石10井— 磨溪8井— 磨溪205井区最为发育。
4)海平面的相对变化和沉积能量高低决定了龙王庙组颗粒滩发育特征和叠置样式, 而不同级次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则让颗粒滩的发育层位和发育程度最终定型。受控于三级海平面的快速海侵和缓慢海退, 龙一段和龙二段下部主要沉积细粒沉积物, 中上部主要发育颗粒滩。而受控于二级海平面缓慢海退的影响, 处于缓慢海退中晚期的龙二段颗粒云岩厚度要大于缓慢海退早期的龙一段颗粒云岩厚度。
5)龙王庙组沉积时期古地貌控制了颗粒滩体的平面分布差异性, 不同区域可容纳空间和沉积能量的不同, 使颗粒滩体不断垂向加积和侧向迁移, 最终导致颗粒滩在地貌相对低处较为发育。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