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简介 张永生,男,1963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盐湖学和沉积学研究。E-mail: zys_601@126.com。
第一作者简介 翟大兴,男,1983年生,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E-mail: weinyuan@163.com。
内蒙古东部林西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沉积环境存在争议。鉴于此,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详实的野外观测与室内鉴定,依据古生物、沉积构造与岩相、地球化学等资料,对林西组沉积环境进行研究;从钙藻、苔藓虫、海绵等海相生物化石、B/Ga值、碳氧同位素和沉积结构构造等方面,认为林西组主体为海相,存在海陆过渡相。林西组沉积环境可划分为三角洲前缘、滨海、浅海和半深海。生物礁主要为蓝绿藻粘结礁和藻粘结骨架礁,指示滨海—浅海环境。林西组沉积环境主要经历了滨海、半深海、三角洲前缘、浅海和滨海的演变,沉积盆地演化分为抬升—断陷—快速充填—稳定沉陷—稳定充填5个阶段。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Yongsheng,born in 1963,is a professor of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Now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aline lake science and sedimentology. E-mail: zys_601@126.com.
About the first author Zhai Daxing,born in 1983,is a Ph.D. candidate in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Now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mineral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E-mail: weinyuan@163.com.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Upper Permian Linxi Formation 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 has been in dispute for a long time. Herein,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data, the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fter detailed field and indoor study on palaeontology,sedimentary structure,lithofacies,geochemistry etc. Evidences from marine fossils(calcareous algae,bryozoans,and sponges),B/Ga value,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sedimentary structure,and other aspects show that the Linxi Formation is mainly of marine facies along with partial transitional facies. It is principally divided into delta front,littoral,shallow sea and semi-deep sea. Reefs mainly include blue green algae bonding reefs and algal bonding framework reefs,suggesting a littoral and shallow sea environment.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f Linxi Formation developed from littoral,semi-deep sea,delta front,shallow sea to littoral,while the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basin was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including uplift,rift,rapid,filling, steady subsidence and stable filling stages.
近年来在松辽外围油气调查项目执行过程中, 于内蒙古东部上二叠统林西组中发现巨厚的暗色泥页岩层, 具有良好的成烃潜力(余和中等, 2003; 张永生等, 2011; 陈树旺等, 2013), 泥页岩的形成环境引人关注。同时, 在对晚二叠世不同构造单元地层剖面实测及化石采集过程中, 在林西地区官地— 翟家沟剖面上部发现苔藓虫和海绵骨针化石, 在阿鲁科尔沁旗陶海营子剖面和吉林九台杨家沟组相当层位中发现苔藓虫或小型连体海百合茎等化石(田树刚等, 2012; 张永生等, 2013; Zhang et al., 2014), 据此, 提出晚二叠世晚期本区属海相或以海相环境为主的新认识。前人多认为本区晚二叠世为陆相湖盆(黄本宏, 1982, 1993; 内蒙区域地质志, 1991; 刘永高等, 1999; 李福来等, 2009), 早期具有咸水特征(黄本宏, 1982, 1993); 少数认为晚二叠世早— 中期封闭内海盆地, 晚期转化为陆相环境(和政军等, 1997)。迄今, 对林西组沉积环境的认识分歧依旧较大, 焦点在于海陆相之争。鉴于此, 笔者在对林西地区官地等剖面详细观测的基础上, 系统地从生物、沉积和地球化学等多方面研究, 建立了上二叠统林西组的一套以海相为主的沉积序列组合。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拉木沦河断裂以北, 属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结合部位。林西组是本区上二叠统重要岩石地层单位, 主要分布于克什克腾旗和林西县, 沉积厚度可达3000~5000 m, 官地剖面为建组剖面(顾国寅和胡泽瑾, 1982; 图1), 地层出露也最齐全。下伏中二叠统吴家屯组(或哲斯组)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 火山岩— 碎屑岩沉积, 上覆下三叠统幸福之路组为小型山间盆地陆相碎屑沉积。林西组岩相组合记录了中朝与西伯利亚2个板块间兴蒙海盆充填消亡的全部过程, 对其存在时限能够提供可靠约束, 且厘清其沉积环境及其演变对本区上古生界生烃层位勘查和油气地质调查也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在对林西地区详细踏勘的基础上, 确定出林西组底界, 将原林西组暗色泥页岩层(a段)之下, 吴家屯组之上的一套含Palaeomutella-Palaeonodonta双壳类化石的滨浅海碎屑岩组合作为林西组一段, 结合其上前人划分的4个岩性段(a、b、c、d; 顾国寅和胡泽瑾, 1982; 和政军等, 1997), 共分为5段(张永生等, 2013; 图2), 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林一段(4-28层), 灰色、灰绿色中— 厚层中— 细粒砂岩与薄层泥质粉砂岩及粉砂泥岩互层, 局部夹薄中层灰岩或灰岩透镜体。含双壳类Palaeomutella soronensis, Palaeonodonta sp., P. cf. semilunulata, P. hahaiensis等和植物化石碎片, 厚1232.81 m。
林二段(29-47层, 相当于前人a段), 深灰色、灰黑色泥页岩、粉砂质泥岩和粉砂质板岩为主, 与灰绿色中厚层细粒砂岩互层, 局部夹滑塌角砾岩。发育滑塌构造与浊流沉积, 厚1080.52 m。
林三段(48-70层, 相当于前人b段), 深灰色、灰色、灰褐色薄层板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灰黄色、灰褐色中— 厚层中— 粗粒砂岩互层, 局部夹中— 厚层含砾粗砂岩、薄中层灰岩和灰岩透镜体。含双壳类Palaeomutella soronensis, Palaeonodonta sp., P. cf. trigonalis, P. cf. semilunulata, P. hahaiensis等和植物、头足类化石碎片等。厚1791.72 m。
林四段(71-73层, 相当于前人c段), 深灰色、灰黑色泥页岩、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 夹灰绿色、灰色薄中层、中厚层细粒砂岩, 中、上部发育薄— 中层灰岩及灰岩透镜体。泥页岩、粉砂质泥岩中含叶肢介化石Huanghestheria sp., Palaeolimnadia sp., Pemphicyclus cf.trochoides等, 双壳类Palaeonodonta sp., P.cf.trigonalis, Palaeomutella soronensis等, 植物和腕足类化石碎片等。薄层灰岩中含苔藓虫、海绵以及直管藻Monostysisyrinx gen., 古石孔藻Archaeolithoporella gen.等钙藻化石。厚501.07 m。
林五段(74-76层, 相当于前人d段), 灰色、灰褐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 浅灰色、灰色薄— 中— 厚层中细粒硬砂岩、凝灰质砂岩和灰褐色厚层块状砂屑灰岩和角砾屑灰岩。粉砂质泥岩含大量生物钻孔, 厚层灰岩中含苔藓虫、海绵骨针等化石。厚327.52 m。林五段上部与燕山期花岗岩体接触, 未见顶。
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构造活动强烈, 林西组形成了一套以碎屑为主的巨厚沉积物。根据剖面沉积特征, 识别出5种主要岩相, 15种岩石类型, 分述如下:
含4个岩石类型, 分布于林西组各段。
红色粉砂质泥岩:粉红— 紫红色, 泥质含量60%左右; 发育水平层理、交错层理, 层面局部发育泥裂与波痕构造; 虫孔少见。代表潮上或潮间带上部环境。
褐色含虫孔、含粉砂泥岩:红褐— 褐色, 泥质含量85%以上; 粉砂占10%~15%, 主要为石英、长石, 呈微细条带状。局部发育微型水平层理、交错层理, 环境微动荡。虫孔十分发育。为氧化还原界面之上的潮下带或浅海环境。
深灰— 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泥质含量75%以上; 粉砂多呈条带状、波状分布, 发育丘状交错层理; 含少量碳质。局部含黄铁矿颗粒, 代表氧化还原界面附近环境。多形成于坝前浅海环境。
黑灰— 灰色页岩、泥页岩:页理发育, 指示沉积速率较低的低能环境。部分层位夹粉砂质泥岩条带, 层面局部发育移行迹和觅食迹, 属浊积岩远端沉积序列。
含3个岩石类型, 见于林西组各段。
细、中、粗粒杂砂岩:石英约50%, 岩屑约20%, 长石约15%, 局部含泥砾。颗粒之间充填泥质。为快速堆积水流淘洗不足的产物, 多发育于三角洲前缘和下临滨等环境。
细、中、粗粒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泥质含量一般不足5%; 颗粒中岩屑、长石和石英含量不一。为水动力条件强、汰洗作用较强, 多发育于临滨、前滨及分流河道等环境中。
泥质粉砂岩:泥质含量20%~30%; 粉砂70%左右, 成分主要为石英和长石。多呈薄— 中层状分布于下临滨、坝前浅海及斜坡浊积岩等环境。
含2个岩石类型, 见于林二段、林三段、林五段。
滑塌角砾岩:砾石成分为粉、细砂岩及灰岩, 分选性、磨圆度差, 透镜状产出, 层厚数米至20 m。为同沉积砾岩, 滑塌或垮塌成因, 分布于斜坡、三角洲前缘前积层等环境。
河床底砾岩:杂基— 颗粒支撑, 砾石含量40%左右, 大小5 mm左右较多, 部分1~3 cm, 磨圆度中等, 具弱定向排列; 成分多为泥砾、泥岩、钙质泥岩、粉砂岩; 杂基成分为杂砂岩。该砾岩分布局限、透镜状产出, 厚数厘米至数十厘米; 分布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
含4个岩石类型, 其中颗粒灰岩主要分布于前滨、临滨等环境; 灰泥灰岩主要分布于陆棚环境或礁前带。分布于林西组各段。
球粒— 鲕粒灰岩(图 3-c):颗粒含量65%以上, 主要为鲕粒、球粒。鲕粒大小0.5~1.5 mm, 多为薄皮同心鲕; 鲕核由泥晶灰岩、岩屑和石英颗粒组成, 多方解石化。球粒大小为0.2 mm左右, 分布于鲕粒下部, 少量充填于鲕粒间。亮晶基质。球粒— 鲕粒灰岩呈透镜状产于波状、丘状交错层理发育的泥质粉砂岩中, 为近滨— 临滨环境。
内碎屑颗粒灰岩(图 3-a):颗粒含量约70%, 主要为灰岩碎屑、鲕粒、藻粒; 颗粒多为砂级— 砾级; 内碎屑呈卵圆状或细长不规则状, 无棱角, 部分呈倒小字型排列; 鲕粒大小0.5 mm左右, 多为放射鲕。亮晶基质。该类灰岩透镜层多产于泥质粉砂岩, 为前滨或临滨环境。
粉晶灰泥灰岩:以灰泥为主; 颗粒含量小于5%, 为砂屑、生物碎屑; 粉晶含量约40%, 多为重结晶晶粒; 呈透镜状产出于泥岩、粉砂质泥岩中, 属浅海环境。
角砾灰泥灰岩:颗粒含量25%左右, 无分选和磨圆, 成分为泥晶灰岩、藻粒灰岩; 颗粒间由灰泥充填, 局部后期硅质交代。产出于三角洲前缘滑塌透镜层。
依据基质支撑或生物骨架支撑, 将生物格架灰岩划分为藻粘结格架灰岩和藻粘结骨架灰岩2个岩石类型, 分布于水体较浅的潮间带或潮下带上部。主要分布于林四段和林五段。
藻粘结格架灰岩(图 3-b):依据藻纹层结构和构造特征, 可划分为柱状、水平或丘状和疙瘩状藻粘结灰岩。纹层由毫米级、亚毫米级暗色“ 富藻层” 和浅色“ 富屑层” 互层而成, 前两者纹层较规则而后者不规则。纹层排列差异可能由水动力条件引起, 疙瘩状藻粘结灰岩水动力条件较强, 纹层形成后被打碎或者改造, 因而不规则; 水平或丘状水动力次之, 柱状水动力较弱。
藻粘结骨架灰岩(图 3-d):依据骨架结构, 可分为藻粘结枝状骨架和藻粘结柱状骨架。前者可由钙藻或钙藻与苔藓虫联合造架。钙藻主要为直管藻(Monostysisyrinx gen.)、表附古石孔藻(Archaeolithoporella gen.)、蓝绿藻等, 可形成直立状藻丛障积灰泥; 也可倒伏, 由蓝绿藻粘结, 形成障积丘。钙藻与苔藓虫联合造架与此相似。后者由海绵造架, 海绵骨架之间充填藻团块或由藻丝粘结, 形成礁体。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如碳、氧同位素等的变化可很好地反应沉积环境。本区灰岩中δ 13C值为-4.2‰ ~+2.4‰ , δ 18O值为-7.9‰ ~-31.3‰ 。Keith和Weber(1964)利用碳、氧同位素区分白垩纪以后海相灰岩和淡水灰岩:Z=2.048× (δ 13C+50)+0.498× (δ 18O+50), Z值大于120时为海相灰岩, 小于120为淡水灰岩; δ 13C、δ 18O均采用PDB标准。但应用在中生代之前的地层需考虑成岩后作用的影响。本剖面林西组灰岩Z值介于110.3~122.9之间, 其中2个值大于120, 平均值为115.1, 较接近海相经验值120。和政军等(1997)对本区下三叠统幸福之路组典型淡水灰岩进行了测试, 其Z值介于92.0~108.6之间, 平均值102.1; 李玉成(1998)测得了浙江长兴煤山剖面长兴阶典型海相灰岩碳、氧同位素值, Z值介于120.4~132.4之间, 均值为127.6。林西组灰岩Z值介于二者之间且与二者区别明显, 可能形成于受到淡水影响的滨海环境。在剖面上部和中下部, 碳、氧同位素组成并无差别, 表明上二叠统林西组沉积环境并无重大变化。
海相泥页岩中B相对富集, 而陆相泥页岩中Ga相对富集, 因而B/Ga值可以反映海陆相。林西组泥岩中B、Ga含量及其比值见表2, B/Ga值介于2.36~4.79之间。严钦尚等(1979)认为, 海相沉积物中B/Ga值一般大于4.2, 而陆相沉积物B/Ga值则一般小于3.3。从表2中可以看出, 林西组底部和林一段4层中部的B/Ga值大于4.5, 而林二段中下部的B/Ga值小于3.3。从B/Ga值上来判断, 林一段具有明显海相特征, 林二段泥岩为浊流沉积, B/Ga值较小可能受到陆源物质影响。
依据沉积结构与构造特征, 可分为临滨、前滨等, 发育于除林二段外的其他各段。沉积物来源丰富时, 近岸地区可形成砂坝。沉积条件变动时, 砂坝或临滨砂岩可覆盖于浅海粉砂质泥岩之上。成岩初期, 泥岩中富含水分, 易液化流动刺穿上覆砂岩, 砂岩形成向形弯曲的球枕状构造(直径可达0.6~1 m), 底辟的粉砂质泥岩形成舌状、火焰状泄水脉构造(图 4-1b)。
沉积物主体为粉细砂、泥质粉砂岩, 内部发育水平层理(图 4-1b)、波状层理, 水动力条件弱— 中等; 局部发育震荡波痕, 生物扰动丰富, 发育动物潜穴及觅食迹(4-1c); 为下临滨。沉积物多为中、细粒砂岩, 内部发育板状交错层理、楔形交错层理(图 4-1e), 水动力条件强; 部分部位形成爬升交错层理(图 4-1d)和双黏土层等, 沉积物来源丰富, 为上临滨。沉积物多为中细粒砂岩, 发育楔形交错层理(图 4-1e)、冲洗交错层理, 水动力条件强, 为前滨。
依据剖面观测, 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湾、前缘斜坡等微环境(图 4-2a), 见于林三段及林四段下部。
水下分流河道底部发育冲刷面, 充填含砾砂岩, 砾石弱定向排列(图 4-2d); 中部为中细粒砂岩, 砂岩内部发育板状交错层理(图 4-2b); 上部为细砂岩、粉细砂岩, 内部发育波状层理、水平层理, 常与前缘斜坡砂体组成指状砂体。顶部过渡为河道间湾沉积。
水下分流河道间湾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 发育水平层理、微波状层理、生物扰动丰富; 局部水体较浅发育泥裂构造, 夹红褐色、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层。
前缘斜坡位于三角洲前缘前部, 代表快速充填前端, 可分为缓斜坡及陡斜坡。缓斜坡上发育透镜状层理(图 4-2c), 陡斜坡上发育滑塌砾岩层或透镜体。
发育于除林三段外其他各段, 可分为近滨浅海和滨外浅海。
近滨浅海位于正常浪基面以下风暴浪基面之上。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 夹薄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灰岩透镜体。发育丘状交错层理(图 4-3b)、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和小型斜层理。
滨外浅海位于风暴浪基面之下, 偶尔发育风暴回流作用引起的浊流沉积(图 4-3c), 粒度较细, 发育泥页岩相。林四段下部, 与三角洲前缘砂质泥岩层及前三角洲泥岩、粉砂质泥岩交互。
剖面上形成浊流沉积(图 4-4a, 4-4b)和滑塌沉积(图 4-4c, 4-4d), 位于陆棚边缘坡折带以下、坡度较大的区域。发育于林二段。
浊流沉积(图 4-4a)主要发育于二段中、上部, 形成鲍马序列, 其组合一般相当于鲍马序列的a、b、d、e段, c、d、e段, b、d、e段及c、e段, 底部发育冲刷面及印模构造, c、d段发育包卷层理或同沉积褶曲, e段层面上具有大量移行迹和觅食迹等化石, 每单元厚度15~30 cm及6~12 cm常见。
林二段下部发育一种较特殊的构造, 球状堆积体, 赋存于泥页岩中, 该类构造尚未见报道。堆积体直径小者十余厘米, 大者可达数米(图 5); 一般有数个或十余个泥岩、粉砂质泥岩同心层套合而成, 单层厚度2~10 cm, 部分内部发育与同心层平行的粉砂质条带。根据露头观察, 认为它由滑卷层理发展而来, 指示斜坡环境。其形成过程如图5-b至图5-e所示, 软沉积物在重力或扰动下滑卷变形; 随着变形程度加大, 形成椭球状构造; 在重力等作用下, 椭球体滑动或滚动离开原地, 在合适地方堆积而成球状堆积体。
林四段、林五段发育碎屑滩和生物礁。部分生物礁个体小, 直径多数有25~35 cm, 厚度为10~15 cm, 寓于薄— 中层粉细砂岩与薄板状粉砂岩、粉砂泥岩的交互地层中, 或发育于柱状叠层石之上; 部分则规模宏大, 厚度可达10余米。根据造礁生物及礁体结构(Riding, 2002; 田树刚等, 2011; Tian et al., 2011), 可将林四段、林五段生物礁分为以下2种类型。
蓝绿藻粘结礁:蓝绿藻粘结灰泥, 形成藻叠层、藻席和藻丘等。藻叠层呈柱状, 藻丘呈孤状或连续状, 高数厘米至数十厘米, 多呈透镜状产出。形成于潮下、潮间环境。
藻粘结骨架礁:生物骨架主要为直管藻、苔藓虫和海绵, 可见原地生长及倒伏2种状态; 骨架表面及之间由古石孔藻、蓝绿藻粘结, 障积灰泥。多形成于潮间环境。林四段礁体较小, 林五段礁体厚度可达10余米。
林四段、林五段生物礁具原地性, 其礁体内生物指示了海相环境。林西段礁体多未成规模即被上覆泥砂岩层掩盖, 反映水体浑浊、物源较为丰富的近岸环境; 林五段礁体规模大, 说明其距物源较远, 海水较通畅, 利于成礁。
林四段、林五段发育灰岩透镜体(层), 灰岩中发现大量直管藻Monostysisyrinx gen.、古石孔藻Archaeolithoporella gen.(图 3-d)、钙质苔藓虫和海绵等化石。其中直管藻、古石孔藻等钙藻为海相生物, 在中国西南二叠纪地层见有报道(吴亚生, 1991)。钙质的苔藓虫(杨敬之和钱文龙, 1987)和海绵(张维, 1991)也产生于海相环境, 个别苔藓虫陆相属种壳体不坚固, 难以形成化石。在林三段和林四段下部, 分别发现了头足类(另文叙述)和腕足动物化石碎片, 它们均产出于海相环境。林西组所含淡水和咸水混生双壳类, 这种混相生物在现代河口地区十分发育, 并不能代表陆相环境, 同时也表明本区存在过渡相环境。
林二段中上部发育浊流沉积, 层面上具有大量移行迹和觅食迹等, 为典型深水浊流沉积特征。林四段、林五段发育生物礁, 造礁生物为海相属种; 林五段礁体规模宏大, 表明该时期具有较通畅的海水条件。从区域上来看, 在克什克腾旗上二叠统刘家营子(图 6-a)和北大山林西组剖面上的灰岩透镜体中均含苔藓虫化石, 同样为海相环境。区域上靠近华北板块边缘的刘家营子(图 6-b)和幸福之路西山(图 6-c)剖面林西组中识别出大量双向交错层理和羽状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 为潮汐作用影响的直接证据, 可以作为典型海相沉积的标识; 远离华北板块边缘的北大山剖面发育大量滑塌角砾岩和深水泥页岩, 指示斜坡和深水环境。
结合区域资料, 生物地理区系演化方面, 本区安加拉植物群与华夏植物群混生发生在中二叠世之后, 然而, 即使晚二叠世, 新疆及吉林等地2大植物群混生明显(邓胜徽等, 2009; Deng et al., 2009), 在内蒙中东部, 仅有限种属发生混生(黄本宏, 1993; 邓胜徽等, 2009; Deng et al., 2009)。对放射虫硅质岩的研究表明(王玉净和樊志勇, 1997; 尚庆华, 2004; Shang, 2004; 王慧等, 2005), 至少在中二叠世晚期, 内蒙中东部地区依然存在深海相沉积; 若晚二叠世全区隆升为陆相湖盆, 必伴随有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及冲积砾岩沉积, 然而区域上并未发现这些证据。岩石地球化学工作也显示本区至早三叠依然存在岛弧性质的花岗岩(王荃等, 1991; Qin et al., 2001), 板块碰撞可能发生在230~310 Ma(Chen et al., 2000; 石玉若等, 2004; 李锦轶等, 2007)。以上证据表明内蒙中东部晚二叠世应存在较宽阔的海盆。
林西组沉积环境以海相为主, 存在三角洲前缘等过渡相环境。其环境经历了滨海— 半深海— 三角洲前缘— 浅海— 滨海的演变, 沉积盆地演化可划分为抬升— 断陷— 快速充填— 稳定沉陷— 稳定充填5个阶段, 分述如下:
抬升:林西组下伏吴家屯组沉积晚期发育滨外浅海相泥页岩, 砂泥岩中含波痕及泥裂构造, 指示间歇性暴露环境; 林一段水体较浅, 为近滨浅海— 滨海环境, 所夹灰岩透镜体主要为鲕粒灰岩、藻纹层灰岩, 上部含部分三角洲前缘环境。林一段所含双壳类化石以淡水为主或淡咸水混生的生物群落特征。自下而上, 水体变浅, 砂体进积, 为碎屑充填的抬升过程。
断陷:林二段中下部发育滑塌、滚动球状堆积、滑卷层理等斜坡相构造, 同时发育浊流沉积; 指示水体迅速变深, 盆地以断陷为特征。林二段中上部发育浊流远端沉积序列和暗色泥页岩, 层面上发育移行迹和觅食迹, 指示深水环境。
快速充填:林二段上部砂岩增多, 逐步由浊流沉积转变为砂泥岩互层状的类复理石沉积, 顶部见三角洲前缘相大型指状砂岩透镜体与浅海相粉砂质泥岩互层, 局部夹叠层石灰岩、泥晶灰岩透镜体等。林三段为三角洲前缘环境, 前积体与顶积层发育; 中上部局部含红层及泥裂构造, 为间歇性暴露环境。反映水体变浅的快速充填特征。双壳类具有淡咸水混生特征, 局部含头足类化石碎片。
稳定沉陷:林三段顶部过渡为三角洲前缘相砂泥岩与浅海相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林四段底部发育三角洲前缘前积滑塌层; 下部则发育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指状砂坝与深陆棚浅海相泥页岩互层; 之上则为一套泥页岩层。水体逐步变深, 为稳定沉陷。林四段中部含腕足类化石碎片, 指示海相环境。
稳定充填:林四段上部由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与滨外浅海相泥页岩互层, 逐步演变为局部含砂岩透镜体的浅海相粉砂质泥岩, 滨海— 浅海相砂泥岩互层, 水体逐步变浅, 发育大量灰岩透镜体。灰岩主要为藻粘结丘, 钙藻— 苔藓虫— 海绵骨架— 粘结丘以及滩相灰岩, 均反映滨— 浅海环境。灰岩中含钙藻、苔藓虫、海绵等海相生物; 双壳类具有淡咸水混生特征。
林五段下部为滨— 浅海相碎屑岩, 局部含红褐色富含虫孔粉砂质泥岩层; 上部滨— 浅海相碎屑岩中含钙藻— 苔藓虫骨架— 粘结生物礁灰岩。砂岩中含凝灰质, 反映林西后期火山活动加剧。自林四段上部至林五段, 水体变浅, 灰岩透镜层发育, 反映相对稳定的充填环境。
兴蒙地区林西期沉积环境是在继承吴家屯期海相沉积的背景上发展起来, 从吴家屯期到林西期, 其沉积环境并未发生从海相到陆相的转变。从沉积特征来看, 林一段、林四段和林五段均发育滨— 浅海碎屑岩, 林二段则发育浊流沉积, 具有海相特征。林三段发育海陆过渡相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各段均含灰岩透镜体和透镜层, 特别是林四段和林五段发育生物礁, 具有重要海相指示意义。
从古生物来看, 本区上二叠统剖面均发现钙藻、钙质苔藓虫和海绵等海相化石; 部分层位含头足类、腕足类海相化石碎片; 同时含有淡咸水混生的双壳类; 生物组合特征表明本区为海相, 部分时段受淡水影响。从地球化学特征来看, 灰岩中碳、氧同位素Z值介于110.3~122.9之间, 自下而上并无明显变化趋势; B/Ga值介于2.36~4.79之间; 指示受淡水或陆源物质影响的海相环境。
综上, 认为林西组以海相为主, 存在过渡相环境。林西组沉积环境主要经历了由滨海— 半深海— 三角洲前缘— 浅海— 滨海的演变, 沉积盆地演化分为抬升— 断陷— 快速充填— 稳定沉陷— 稳定充填5个阶段。
致谢 冯增昭教授和周洪瑞教授给论文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指导, 朱常伟、蒋苏扬、汲超飞和沈梦羽参加了部分野外工作, 在此表示感谢。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