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简介 邵龙义,男,1964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煤田地质学和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研究。E-mail: ShaoL@cumtb.edu.cn。
第一作者简介 王帅,男,1989年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煤田地质学和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研究。E-mail: 1015351960@qq.com。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是一个陆相断陷聚煤盆地,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是其主要含煤地层,作者利用岩心、钻孔资料对其岩相类型、沉积相、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特征进行研究。(1)赛汉塔拉组主要由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碳质泥岩及厚层褐煤组成,发育扇三角洲平原相、扇三角洲前缘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滨浅湖相,分别属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2)识别出2种层序界面:不整合面和下切谷冲刷面,将赛汉塔拉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从层序Ⅰ到层序Ⅱ,煤层厚度逐渐增大,聚煤作用逐渐增强。(3)在滨浅湖环境下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湖侵体系域早期,在扇/辫状河三角洲环境下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湖侵体系域晚期,煤层厚度在凹陷中部最大,向西北和东南方向均变小。聚煤作用明显受基底沉降作用影响,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从而形成了区内巨厚煤层。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Shao Longyi,born in 1964,is a professor of School of Geoscience and Surveying Engineering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E-mail: ShaoL@cumtb.edu.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Wang Shuai,born in 1989,is a gradu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ar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E-mail: 1015351960@qq.com.
The Jiergalangtu Sag of Erlian Basin is a continental faulting coal basin and the Early Cretaceous Saihantala Formation is its main coal-bearing strata. In this paper,we studied lithofacies types,sedimentary facies,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coal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core and drilling data. (1) The Saihantala Forma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sandy conglomerate,sandstone,siltstone,mudstone,carbonaceous mudstone and thick-bedded lignite. Three depositional systems were classified,including fan delta,braided fluvial delta and lake. The fan delta system consists of fan deltaic plain and fan deltaic front facies;the braided fluvial delta system is composed of braided fluvial deltaic plain and braided fluvial deltaic front facies;and the lacustrine system includes littoral lake and shallow lake. (2) Key stratigraphic surfaces, i.e., the unconformity and the erosional base of incised valley filling sandstones,are recognized,and the target coal measures are subdivided into two third-order sequences. Seam thickness and coal accumulation increase from sequence Ⅰ to sequence Ⅱ. (3) The thick coal seams,which were developed from the coastal and shallow lacustrine environments,were mainly formed in the early transgressive systems tract,and the thick coal seams,which were developed from the fan delta or the braided delta environments,were mainly formed at the end of the transgressive systems tract. The thickest coal bed was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zone of the sag,which thins out towards northwest and southeast of the basin. Coal accumu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controlled by basin subsidence,and the increasing rate of accommodation space was well balanced with the rate of peat accumulation,thus forming a regionally very thick coal seam.
吉尔嘎郎图凹陷煤炭探明储量达224× 108 t, 分布广泛, 并且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孙斌等, 2008; 朱杰等, 2008)。前人对二连盆地的研究(祝玉衡和张文朝, 1999; 祝玉衡等, 2000; 李建伏等, 2002; 张琳琳等, 2007; 黄澎涛等, 2009; 尹志军等, 2009; 梁宏斌等, 2010; 王东东等, 2013; 王崇敬, 2014)认为, 含煤岩系沉积环境主要为冲积扇、河流、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 将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巴彦花群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 分别对应于阿尔善组+腾格尔组一段、腾格尔组二段和赛汉塔拉组, 但对吉尔嘎朗图凹陷层序地层格架下聚煤规律的研究还比较少(樊太亮和朱玲, 1998; 刘昌毅, 2002; 易定红等, 2006), 对陆相盆地层序格架下的厚煤层分布规律、聚煤作用主控因素等问题还不清楚。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对吉尔嘎郎图凹陷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岩心、钻孔资料综合研究, 进行沉积相和聚煤特征分析, 提出含煤地层层序地层格架, 对聚煤规律进行分析, 以期对本区煤田和煤层气勘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连盆地是在内蒙古— 大兴安岭褶皱带基底上和燕山期拉张翘断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 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亚洲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缝合线上。乌尼特坳陷所在区域构造位置为二连盆地东南部, 东南缘紧邻大兴安岭隆起, 北缘紧邻苏尼特隆起, 西缘以腾格尔坳陷为界。吉尔嘎朗图凹陷位于锡林浩特市近郊, 为一北东走向、西北断东南超型箕状凹陷, 长约67 km, 宽为7~20 km, 面积约1100 km2, 构造上位于二连盆地乌尼特坳陷西南端, 北东、南西分别与包尔果吉、布朗沙尔凹陷相连, 西北与苏尼特隆起相接, 东南与大兴安岭隆起相邻。下白垩统最大沉积厚度约3500 m, 下白垩统自下而上可分为阿尔善组、腾格尔组和赛汉塔拉组(图 1), 分别对应于断陷的初始拉张阶段、稳定沉降阶段、萎缩阶段, 其中赛汉塔拉组是主要含煤地层。
作者以岩心和油田、煤田钻孔资料为基础, 采用了野外地质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运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等理论, 从典型钻孔剖面研究入手, 通过层序格架下沉积环境的对比分析, 分析研究区层序地层特征和聚煤特征。在本次层序地层学研究中, 层序的定义及体系域的划分采用Exxon公司“ Vail” 学派的观点, 即层序是一套相对整合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单元, 以不整合面及横向上可与之对比的整合面为界(Van Wagoner et al., 1990)。层序底界面与初始湖泛面之间的地层单元为低位体系域, 初始湖泛面与最大湖泛面之间为湖侵体系域, 最大湖泛面与层序顶界面之间为高位体系域。
作者对吉尔嘎郎图凹陷的钻孔岩心和室内砂岩薄片进行分析, 综合岩石结构特征和沉积构造特征, 在凹陷赛汉塔拉组中识别出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和可燃有机岩共5种岩石类型, 划分出9种岩相类型, 分别为杂基支撑砂砾岩、颗粒支撑砂砾岩、交错层理粗砂岩、逆粒序层理中砂岩、平行层理细砂岩、水平层理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碳质泥岩、煤层(表 1, 图2)。
根据上述岩性岩相分析, 可在本区识别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相, 分别属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
1)扇三角洲平原相。一般发育在断陷盆地的陡坡, 主要由辫状分流河道和泛滥平原等沉积组成, 辫状分流河道岩性以砂砾岩、含砾砂岩、薄层粉砂岩和泥岩为主, 砂砾互层, 泥质含量高, 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差, 矿物成分成熟度较低, 砾岩为杂基支撑, 属重力流沉积, 发育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 以及凹凸不平的冲刷充填构造。泛滥平原岩性以粉砂岩、泥岩以及碳质泥岩和煤层为主, 发育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和块状层理, 发育植物化石(图 3)。
2)扇三角洲前缘相。主要由砂砾岩、粗砂岩夹粉砂岩和泥岩组成的反旋回, 其中以河口坝沉积为主, 发育小型交错层理、水平层理等。
3)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一般发育在断陷盆地的缓坡, 主要由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组成, 分流河道岩性以砂砾岩、含砾中粗砂岩为主, 分选性差— 中等, 磨圆度中等, 矿物成熟度中等, 砾岩为颗粒支撑, 属牵引流沉积。发育板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 具有向上变细的正粒序。底部具有冲刷面, 偶见植物碎屑化石; 分流间湾岩性以薄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为主, 常见水平层理和小型波状层理, 含炭屑(图 4)。
4)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岩性以中— 粗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为主, 其中以河口坝沉积为主, 垂向上一般呈下细上粗的反韵律, 砂体中可见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图4)。
5)滨浅湖相。岩性以灰黑色泥岩、灰色粉砂岩和灰色细砂岩为主, 泥岩中常含有炭屑, 常见缓波状层理, 偶尔会有水平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和压扁层理出现, 区域内变形层理较为常见(图 5)。
3.3.1 层序界面识别
层序界面在湖盆边缘通常变现为区域不整合面或者下切谷冲刷面, 而在湖盆内部常为连续沉积的整合面。研究区识别的层序界面主要有2种:
1)区域不整合面。研究区赛汉塔拉组与上覆新生界、与下伏腾格尔组之间均为区域不整合面, 代表沉积间断或遭受剥蚀。
2)下切谷冲刷面。伴随着湖平面相对下降, 由河流回春作用形成的下切谷是层序界面的典型标志。下切谷充填沉积一般以叠置的厚层及透镜状砂砾岩体为特征。
根据以上层序界面识别原则, 将赛汉塔拉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表 2, 图6)。作者通过2条不同方向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对比图来研究层序格架特征(图 7, 图8)。
3.3.2 层序Ⅰ 特征
层序Ⅰ 发育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初始湖泛面位于厚层砂砾岩之上的泥岩、粉砂岩的底部。低位体系域岩性以砂砾岩、粉砂岩和泥岩为主, 主要为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低位体系域地层厚度从西北向东南减薄, 沉积环境由凹陷西北部的扇三角洲向东南演化为辫状河三角洲; 北东— 西南向地层厚度表现为凹陷中部比两端略厚, 沉积环境以辫状河三角洲为主。由于低位体系域陆源碎屑供给充足, 可容空间低, 聚煤作用差, 仅在局部地区煤层发育。
层序Ⅰ 湖侵体系域岩性以砂砾岩、粗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为主, 主要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湖侵体系域地层厚度从西北向东南减薄, 沉积环境由凹陷西北部的扇三角洲向东南演化为滨浅湖; 凹陷北东— 西南向地层厚度变化不大, 中部沉积环境以滨浅湖为主, 两端为辫状河三角洲。湖侵体系域发育多层煤层, 聚煤作用较好。
层序Ⅰ 最大湖泛面位于为厚煤层或者泥岩的顶部, 为湖侵向正常湖退的转折点。高位体系域岩性以粗砂岩、砂砾岩夹泥岩为主, 主要为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高位体系域地层厚度从西北向东南减薄, 沉积环境由凹陷西北部的扇三角洲向东南演化为辫状河三角洲; 凹陷北东— 西南向地层厚度变化不大, 沉积环境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高位体系域聚煤作用较差, 仅在局部地区煤层发育。
3.3.3 层序Ⅱ 特征
层序Ⅱ 发育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岩性以砾岩、砂砾岩和泥岩为主, 主要为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低位体系域地层厚度从西北向东南减薄, 沉积环境由凹陷西北部的扇三角洲向南演化为辫状河三角洲; 北东— 西南向地层厚度变化不大, 沉积环境主要是以辫状河三角洲为主。低位体系域聚煤作用差, 煤层基本上不发育。
层序Ⅱ 湖侵体系域岩性以砂砾岩、含砾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为主, 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湖侵体系域地层厚度从西北向东南增大, 沉积环境由凹陷西北部的扇三角洲向东南演化为辫状河三角洲; 凹陷北东— 西南向地层厚度变化不大, 沉积环境以辫状河三角洲为主。湖侵体系域聚煤作用较好, 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最大湖泛面附近。
层序Ⅱ 高位体系域岩性以砾岩、砂砾岩、泥岩为主, 主要为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高位体系域地层厚度从西北向东南减薄, 沉积环境由凹陷西北部的扇三角洲和凹陷东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向中部演化为滨浅湖; 凹陷北东— 西南向地层厚度总体上由北东向西南方向减小, 优势沉积相表现出西南辫状河三角洲向北东滨浅湖演化的趋势。高位体系域聚煤作用次于海侵体系域, 好于低位体系域, 仅在湖盆边缘煤层较发育。
在层序格架中, 通过对层序Ⅰ 和层序Ⅱ 的分析, 吉尔嘎郎图凹陷赛汉塔拉组在西北— 东南向上, 地层发育表现为西北部厚、向东南部减薄的特征, 东南部地层薄的主要原因是构造沉降较弱和沉积早期地势较高。由于层序Ⅰ 比层序Ⅱ 构造沉降速率大, 导致层序Ⅰ 比层序Ⅱ 沉积地层厚度大。煤层主要发育在凹陷的中部和东南部, 西北部地区煤层发育较差。凹陷西北部地势较陡, 仅在层序Ⅱ 时期湖侵体系域发育厚度中等的煤层; 凹陷东南部和中部地势平缓, 在湖侵体系域发育了厚度较大、分布稳定的数层煤层, 在高位体系域局部发育厚度中等的煤层。
吉尔嘎郎图凹陷赛汉塔拉组在西南— 东北向上的层序特征、地层发育整体表现为凹陷中部厚、东北和东南部薄。煤层主要发育在凹陷中部和东北部、层序的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凹陷中部沉降速率较大, 地层沉积厚度较大, 发育的煤层煤层较多、累计较厚较大。
以西北部F1、东南部F2、东北部F22正断层和西南部的正断层作为作图边界, 其中西北部F1正断层属于凹陷同生断层, 控制整个凹陷的形成、发育和沉积。通过研究凹陷内众多典型钻孔和钻孔剖面, 从图9可以看出, 赛汉塔拉组层序Ⅰ 煤层厚度在10~100 m, 平均厚度27.5 m, 聚煤中心主要位于凹陷的中部林6孔— 林5孔一带, 138孔— 199孔一带和9-14孔— 17-14孔一带(按30 m的等值线有3个聚煤中心); 从图10可以看出, 层序Ⅱ 煤层厚度在8~176 m, 平均厚度94 m, 聚煤中心主要位于凹陷的中部林6孔— 138孔一带和9-14孔— 17-14孔一带(按105 m的等值线有2个聚煤中心)。
前人研究表明, 在滨岸、河流— 三角洲、冲积扇、辫状河、湖泊等沉积环境中都出现了具有经济价值的厚煤层, 反映了“ 泥炭的堆积和保存需要足够高的水位以覆盖正在腐烂的植物并阻止其被氧化, 同时水位又要足够低以确保活着的植物不被淹死” (李思田, 1988; 邵龙义等, 2008; 鲁静等, 2012)。这说明成煤植物的生长、泥炭的保存需要有体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可容空间。厚煤层的形成要求新增可容空间的产生速率(基准面上升速率)长时间等于或略大于泥炭堆积速率, 以使成煤沼泽可容空间大小维持在“ 既能防止泥炭被氧化掉, 又不使成煤植物死亡” 的范围内。所以聚煤作用的发生是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基准面上升速率)和泥炭堆积速率双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鲁静等, 2009)。从层序Ⅰ 到层序Ⅱ , 煤层厚度逐渐增大, 聚煤作用逐渐增强。从同一层序不同体系域煤层分布看, 煤层主要发育于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在低位体系域发育较差。
对于层序Ⅰ 中的滨浅湖环境, 凹陷沉降速率较大, 可容空间增加较快, 湖侵体系域的早期、中期可容空间的增加速率可能与泥炭堆积速率平衡, 从而形成厚度较大的煤层, 该地区煤层主要形成于湖侵体系域的初始湖泛面附近。对于层序Ⅰ 和层序Ⅱ 的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环境, 丰富的陆源碎屑经常使沉积处于补偿或过补偿的状态, 只有当凹陷沉降速率较大时, 可容空间的增加速率才可能与泥炭堆积速率保持平衡, 此时, 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最大湖泛面附近。
从区域层序地层格架上来看, 本区的煤层厚度明显受到基底沉降速率的影响:在西北部陡坡带, 盆地沉降速率大、盆地地势低, 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粗碎屑沉积。而在东南部缓坡带, 盆地沉降速率小、古地势相对偏高, 可容空间产生较低, 不利于泥炭沼泽的发育和煤层的保存; 而在中部地带, 盆地沉降速率适中, 基准面抬升导致的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平衡, 成煤沼泽长时间稳定发育, 区内厚煤层即在这个时段形成。
1)吉尔嘎郎图凹陷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相、扇三角洲前缘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滨浅湖相, 煤层主要是滨浅湖和三角洲平原淤浅沼泽化而形成。
2)识别出2种层序界面:不整合面和下切谷冲刷面, 将赛汉塔拉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从层序Ⅰ 到层序Ⅱ , 煤层厚度逐渐增大, 聚煤作用逐渐增强。
3)研究区滨浅湖环境下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湖侵体系域早期, 扇/辫状河三角洲环境下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湖侵体系域晚期, 聚煤作用受到凹陷内差异性沉降的影响, 煤厚在凹陷中部最大, 向西北和东南方向均变小。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