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现代潮滩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在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
赵亚楠1, 王张华1, 吴绪旭2, 李琳2, 战庆3, 陈艇1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
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3 上海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 200072

通讯作者简介 王张华,教授,主要从事河口三角洲环境演变研究。E-mail: zhwang@geo.ecnu.edu.cn

第一作者简介 赵亚楠,女,1990年生,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海洋地质专业。E-mail: yingnan7_7@126.com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长江口现代潮滩6个柱状样沉积物的粒度精细分析,试图提取研究区潮滩沉积相识别的粒度敏感指标,并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一个全新世钻孔(SL67孔)潮滩沉积物的粒度研究,检验现代沉积粒度敏感指标在全新世钻孔潮滩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研究显示,长江口现代高潮滩和中潮滩的黏性颗粒(<8 μm)和粗粉砂(32~63 μm)含量差异显著,可以成为区分高潮滩和中潮滩的敏感组分;在开敞型的中、低潮滩之间,砂(>63 μm)和细粉砂含量(8~32 μm)也差异明显。长江口现代潮滩沉积物的粒度频率曲线及众数值也可以有效协助区分高潮滩、中潮滩和低潮滩沉积物。利用上述粒度敏感组分和众数指标检验SL67孔全新世早中期在海平面波动控制下的潮滩演替过程,并揭示了7.5 cal ka BP前后的一次海平面加速上升事件。

关键词: 粒度敏感组分; 众数; 潮滩沉积微相; 海平面; 长江口
中图分类号:P58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5)03-0405-12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of modern tidal flat sediments at the Yangtze River mouth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dentifica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Zhao Ya'nan1, Wang Zhanghua1, Wu Xuxu2, Li Lin2, Zhan Qing3, Chen Ti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searc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2 School of Geographic Science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3 Shangha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Shanghai 200072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Zhanghua,is a professor and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of estuary and delta. E-mail: zhwang@geo.ecnu.edu.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Zhao Ya'nan,born in 1990,is a master candidate in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searc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e majors in marine geology. E-mail: yingnan7_7@126.com.

Abstract

This study takes detailed analyses on the sediment grain size for six cores from the modern tidal flats of Yangtze River mouth,to draw the diagnostic indexes for recognization of tidal flat facies in the study area. We also examined the grain size of a Holocene Borehole SL67 from the southern Yangtze delta plain so that to apply the sensitive indexes derived from modern sediments.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hesive sediment(<8 μm)and coarse silt(32~63 μm)could be the sensitive indexes for distinguishing upper and middle tidal flats. Sand(>63 μm) and fine silt(8~32 μm)components differ obviously for the middle and lower tidal flats of open coast.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parameter mode derived from grain size frequency curves is an effective index to help identify the upper,middle and lower tidal flat sediments. Above sensitive sediment components and mode were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successions of tidal flat in Holocene Borehole SL67,which revealed the mechanism of sea level change and an acceleration of sea level rise around 7.5 cal ka BP.

Key words: sensitive sediment component; mode; tidal flat facies; sea level; Yangtze River mouth
1 概述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新世海平面定量重建中, 需要识别全新世基底地层的盐沼和潮滩沉积微相, 才能较高精度地恢复古海面(Wang et al., 2013)。在晚第四纪沉积环境变化研究中, 如果能够进行沉积微相的识别, 也将大大提高研究的精度和深度。尽管前人已经在现代长江口和邻近海岸带潮滩沉积物和沉积构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提出潮滩沉积微相的层理变化规律(范代读和李从先, 2000; Li et al., 2000), 但是在全新世钻孔研究中, 仍然常常遇到微相识别的困难。比如, 难以根据沉积构造有效区分潮间带和潮下带, 难以将潮间带作进一步细分(Hori et al., 2001; Wang et al., 2010); 又比如, 有孔虫等微体化石保存率低、异地分子多、指示范围广等(汪品先等, 1988)。因此, 近期已尝试将环境磁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手段用于潮滩沉积微相的区分(高晓琴, 2013; 李琳, 2013)。由于潮滩各地貌单元植被和水动力分带明显, 各微相间岩性和沉积构造差异显著(范代读和李从先, 2000), 因此, 作者设想利用对现代潮滩沉积物粒度的精细研究, 提取沉积微相的敏感指标, 检查将粒度敏感指标用于长江口钻孔潮滩沉积微相识别的可行性。

前人已经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潮滩沉积物粒度进行不少研究, 揭示了沉积构造和粒度在潮滩的分带性。比如, 徐志明(1985)研究显示, 在滩面宽、坡度小、持续淤涨的崇明东滩, 高潮滩以粗粉砂与泥质粉砂厚层互层为主, 中潮滩以细砂质粉砂为主, 低潮滩以细砂与细砂质粉砂厚层互层为主; 自潮上带到潮下带, 粒度增大, 分选变好。范代读等(2005)研究杭州湾庵东浅滩潮坪层序平均粒径、各粒级体积分数和分选系数等显示, 层序剖面由下往上沉积物粒度变细, 黏土含量增大, 砂含量减小, 这些特征与此地表层沉积物由低潮线向高潮线的变化规律一致, 是水动力由海向岸逐渐衰减的反映。上述前人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粒度指标协助沉积构造进行潮滩沉积微相识别是有可能实现的。

因此, 本研究将通过对长江口不同类型的现代潮滩进行沉积物粒度分布的精细研究, 包括特征粒级相对含量、粒径参数和粒度频率曲线特征峰, 总结其在潮滩沉积微相之间的差异, 并用一个全新世钻孔的潮滩沉积物进行检验, 从而为今后粒度指标在钻孔潮滩沉积相鉴定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考虑到长江口淤泥质海岸的全新世地层下部为潮流作用主导的海侵层序, 上部为径流作用显著加强的海退层序(李从先, 1996), 因此选取杭州湾北岸奉贤(FX)和崇明岛北支北七滧(BQY)和北堡港(BBG)这些以潮流作用为主的潮滩, 和南支口门附近径流和波浪作用明显的团结沙(TJS)潮滩作为研究对象(图 1), 以与全新世地层进行类比。

图1 全新世SL67孔和FX, BBG, BQY, TJS潮滩柱状样位置Fig.1 Locations of the Holocene Borehole SL67 and cores from FX, BBG, BQY, and TJS tidal flats

FX潮滩位于杭州湾北岸微向北凹的弧形海岸, 为开敞型潮滩, 中潮滩侵蚀严重, 因此建有坝田, 坝田内由陆向海依次为芦苇和米草, 坝田外是光滩。TJS潮滩位于崇明岛东滩潮沟— 白港以南, 也为开敞型潮滩, 中潮滩发生侵蚀, 高潮滩被坝田保护。坝田内植被为芦苇, 坝田外仅有少量斑块状藨草, 以光滩为主。BQY和BBG潮滩位于崇明岛北支中东段, 以涨潮流作用为主, 滩涂广阔, 滩面平缓, 植被茂盛, 自陆向海依次为芦苇、米草、斑状米草和藨草, 高、中、低潮滩均在淤涨(沈焕庭和潘定安, 1979; 许世远等, 1981, 1984)。

在上述各地的高潮滩和中潮滩使用荷兰Waterland公司生产的半圆凿钻手工钻取长度不超过5 m的柱状样, 共计6个(表 1)。

表1 长江口现代潮滩柱状样及全新世SL67孔信息 Table1 Information of short cores from modern tidal flats at the Yangtze River mouth and Holocene Borehole SL67

对所有柱状样以5 cm为单位不间断取样, 共获得样品244个进行粒度分析。再选取已经完成全孔沉积相分析的SL67孔进行粒度分析(图 1; 孔口黄海高程1.727 m)(Wang et al., 2013), 其中, 孔深0~13.4 m、14.4~15 m取样间隔为20 cm, 13.4~14.4 m取样间隔为5 cm, 共采集粒度样品84个。

使用美国Coulter公司生产的LS13320型激光粒度仪, 对所有样品进行粒度分析, 该仪器测试范围0.04~2000 μ m, 研究区所有样品粒级均在仪器测试范围之内。粒度分析样品预处理和数据处理按照以下步骤:

1)将低于40 ℃烘干的样品取1~2 g放于50 mL烧杯, 分别依次加入10 mL浓度10%的H2O2和10 mL浓度10%的HCl, 以去除样品中的有机质和钙质结核、贝壳碎屑等;

2)待试剂与样品充分反应1 h后将烧杯注满超纯水, 静置12 h后, 除去上覆清液, 加入10 mL浓度为5%的六偏磷酸钠, 置于超声波震荡仪震荡15 min, 使颗粒充分分散, 然后上机测试;

3)将测试结果经粒度仪自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得到所有样品的粒度频率曲线, 并计算出平均粒径、中值粒径、众数等各种粒度参数, 以及黏土(< 4 μ m)、黏性粉砂(cohesive silt; 4~8 μ m; Bartholody, 1985)、细粉砂(8~32 μ m)、粗粉砂(32~63 μ m)、砂(> 63 μ m)等粒级的体积百分比。

3 研究结果
3.1 潮滩柱状样岩性变化与微相划分

FX-1和FX-2分别取自米草带和芦苇带, 2个柱样相距约50 m。2个柱状样岩性分布基本一致, 都可分为上下2层:前者105 cm以上为灰黄色黏土质粉砂, 富含植物根茎且出现有机质斑点; 105 cm以下变为黄灰色粉砂, 局部出现有机质条带(图 2)。后者110 cm以上为黄灰色黏土质粉砂, 局部有植物根茎和完整螺壳; 110 cm以下变为黄灰色粉砂, 见植物根茎和虫孔(图 2)。根据柱状样所在地貌部位及岩性变化, 可以判断上层为高潮滩沉积, 下部为中潮滩沉积。

图2 6个柱状样岩性剖面及沉积相划分Fig.2 Lithology and sedimentary facies of six cores

位于崇明岛东南部团结沙的TJS-1和TJS-2等2个柱状样, 其长度分别为0.9 m和2 m。TJS-1位于坝田外的光滩, 35 cm以上为黄棕色粉砂, 含大量植物根茎和锈斑, 为已被侵蚀的藨草的残留根系, 属中潮滩沉积; 35 cm以下变为棕灰色砂质粉砂, 为低潮滩沉积(图 2)。TJS-2位于茂密的芦苇带, 该孔上部55 cm为黄棕色黏土质粉砂夹粉砂纹层, 为高潮滩沉积; 55 cm以下变为棕灰色粉砂, 为中潮滩沉积。

BQY-1位于高潮滩芦苇带, 顶部30 cm为人工填土, 故舍去。30~140 cm, 黄灰色黏土质粉砂夹粉砂纹层, 含有机质条带和植物根系, 为高潮滩沉积; 140 cm以下变为黄灰色黏土质粉砂夹粉砂薄层, 见大量植物根茎, 为中潮滩沉积(图 2)。

BBG-1取自高潮滩米草带, 柱状样从孔口到80 cm为黄棕色黏土质粉砂, 并出现植物根茎, 为高潮滩沉积; 80~120 cm突变为黄灰色粗砂, 因为柱样离坝很近, 推测为筑坝时的人工填土, 故舍弃。120~360 cm变为黏土质粉砂夹粉砂纹层, 纹层厚度从1 mm到3 mm不等, 还出现少量黄棕色的砂质粉砂和粉砂薄层, 为中潮滩沉积; 360 cm以下, 变为棕黄色黏土质粉砂夹粉砂薄层, 为低潮滩沉积。

3.2 潮滩柱状样粒度分布特征

在各粒级组成的百分含量上, 无论开敞型和非开敞型潮滩, 高潮滩与中潮滩之间, 均以黏性颗粒(黏土及黏性粉砂, < 8 μ m)与粗粉砂含量变化最为明显(表 2, 图3), 其次是砂的含量也呈现较明显变化, 即从高潮滩到中潮滩, 黏性颗粒含量明显下降, 而粗粉砂粒级以上组分含量明显增加。2个微相的细粉砂含量变化微小且无规律。在开敞型潮滩, 低潮滩较中潮滩砂的含量明显增高, 细粉砂明显减少, 粗粉砂含量略有上升, 黏性颗粒略有减少。但是在非开敞型潮滩, 各粒级组分中、低潮滩变化并不显著, 只有细粉砂表现为减少, 砂表现为增多, 但两者变化幅度均较小(表 2), 其余组分难以区分, 如BBG-1的低潮滩黏土、黏性粉砂、粗粉砂含量均和BQY-1的中潮滩相近。

表2 FX、TJS、BQY和BBG各潮滩柱状样粒度特征统计 Table2 Statistics of grain size features of cores from FX, TJS, BQY and BBG tidal flats

图3 6个柱状样粒度组成和参数(平均粒径, 中值粒径, 众数)的垂向分布Fig.3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components and grain size parameters(mean, median and mode)of six cores

在开敞型潮滩, 各微相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都呈明显变化, 即从高潮滩向中、低潮滩增大(表 2, 图3); 在非开敞型潮滩, 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从高潮滩到中潮滩也明显增大, 但从中潮滩到低潮滩变化幅度减小, 尤其中值粒径变化不显著。

沉积物的粒度频率曲线显示, 无论开敞型和非开敞型潮滩, 其高潮滩都存在2种类型曲线(图 4-a至4-e), 且多数样品为第1种:宽缓型, 包含2个较为明显的峰值, 一个出现在黏性粉砂粒级6~8 μ m, 另一个出现在19.8~24 μ m; 少数样品为第2种:单峰型, 峰型陡峭, 峰值一般出现在19~26 μ m(图 4)。

图4 长江口现代潮滩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Fig.4 Grain size frequency curves of modern tidal flat sediments at Yangtze River mouth

开敞型中潮滩的粒度频率曲线以陡峭单峰型为主, 峰值右偏, 一般出现在31.5~35 μ m附近(图 4-f至4-i)。FX的中潮滩个别样品在黏性粉砂出现次峰(图 4-f, 4-g)。非开敞型中潮滩沉积物粒度曲线也呈现一个显著主峰, 主峰的范围较大, 位于22~35 μ m左右, 但是大部分样品在6 μ m左右还存在一个次峰(图 4-j至4-l)。另外BBG-1还有少量样品为宽缓型且主峰出现在黏性粉砂粒级(图 4-k, 4-l)。

TJS-1和BBG-1低潮滩沉积物的粒度频率曲线呈现明显差异。在TJS-1, 一种是陡峭的单峰形状, 峰值出现在40~45 μ m; 另一种为双峰型, 主峰在34.58 μ m, 次峰在203.5 μ m(图 4-m)。在BBG-1, 低潮滩沉积物的粒度曲线形态与中潮滩相似, 区别在于峰值有所右偏且主峰增强(图 4-n)。

众数是粒度频率曲线中最高峰的峰值所对应的粒径。所有高、中、低潮滩的众数分布(图 5, 图6)结果显示, 众数发生频率存在有规律的变化:即高潮滩的众数最多见的是20~24 μ m, 其次是黏性粉砂区6~7 μ m, 最大值止于28.70 μ m; 中潮滩最常见的众数则右移到了22~32 μ m, 黏性粉砂区域仅个别出现, 最大值右移到41.68 μ m; 低潮滩, 众数值进一步右移, 最常见的出现在29~35 μ m, 黏性粉砂区域也只是个别出现, 最大值达到了45.75 μ m。另外, 黏土含量和众数的散点图还显示, 开敞型的高潮滩黏土含量虽然较低, 但众数值仍然较小, 非开敞型潮滩则表现出众数值随黏土含量减小而增大的特征。

图5 现代潮滩柱状样(左)和全新世SL67孔(右)潮滩沉积物的众数发生频率Fig.5 Frequency of mode for sediments from six cores of modern tidal flat(left) and the Holocene Borehole SL67(right)

图6 长江口现代潮滩柱状样和全新世SL67孔潮滩沉积物的众数与黏土含量散点图Fig.6 Scatter diagram show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 and clay content for sediments from six cores of modern tidal flat at Yangtze River mouth and the Holocene Borehole SL67

3.3 全新世SL67孔潮滩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前期研究显示, SL67孔自下向上可以分为12层, 各层岩性、粒度、TOC含量以及有孔虫化石变化明显(图 7)。在沉积相上, 已经根据各指标进行了判断, 不过尚有很多不确定性:比如孔深13.75~2.0 m属于潮间带沉积, 但难以比较可靠地进一步细分。尤其是孔深13.75~6.65 m, 虽然岩性上的变化显示退积、加积并再次退积的层序(Wang et al., 2013), 但难以判断是否属于高中潮滩微相变化。因此作者试图通过粒度的精细分析以及与现代潮滩沉积的对比, 协助孔深13.75~2.0 m的潮滩沉积相判断。

图7 SL67孔AMS14C测年、岩性剖面、沉积物粒度、TOC、有孔虫分布及沉积环境解释Fig.7 Comprehensive profile of Borehole SL67 including calibrated AMS14C age, lithology, grain size, TOC, abundance of foraminifera and interpretations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层Ⅰ — 层Ⅶ 潮间带沉积中, 层Ⅰ 的黏土含量最高, 达到35.9%, 层Ⅳ 也类似(表 3), 这样的黏土含量与BBG-1的高潮滩含量相似(表 2)。层Ⅱ , Ⅳ 与Ⅶ 的黏土含量也超过30%, 与BQY-1高潮滩相当。黏性粉砂的含量变化与黏土一致。细粉砂除层V外, 其余各层变化不大。粗粉砂和砂均在层V达到最大值, 分别为22.7%和8.5%, 其水平分别与非开敞型的BBG-1低潮滩和开敞型的中潮滩较为接近。粗粉砂和砂含量次高的为层Ⅵ , 其余各层粗粉砂和砂的含量均很低。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在层V达到最高值, 分别为26.3 μ m和19.1 μ m, 层Ⅵ 次之, 其余各层较为接近。

表3 SL67孔潮间带分层粒度特征 Table3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of intertidal flat sediments from Borehole SL67

各层的粒度频率曲线, 层Ⅰ — Ⅳ 以及层Ⅶ 各样品均显示为宽缓的峰态, 一个主峰在8~10 μ m, 另一个主峰在18~20 μ m。其中, 层Ⅱ , Ⅳ 和Ⅶ 多数样品20 μ m附近的峰高大于8~10 μ m峰高(图 8)。层Ⅰ 和Ⅲ 则2个峰高相似。层V, 粒度频率曲线呈现为右偏单峰, 峰态窄而陡, 峰值主要位于40 μ m附近, 个别出现在25 μ m附近。层Ⅵ , 粒度频率曲线仍为右偏型, 峰态仍然较窄而陡, 但峰高较层V明显减小, 且峰值左移至20~25 μ m附近, 只有个别仍在40 μ m附近。

图8 SL67孔潮滩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Fig.8 Grain size frequency curves of tidal flat sediments from Borehole SL67

另外, 对SL67孔各层样品众数的统计发现, 层Ⅰ — Ⅳ 和层Ⅶ 的众数值均小于22 μ m(图 5); 层Ⅵ 的众数均在19.76~41.68 μ m区域, 以23.81 μ m出现频率最高; 层V的众数均在23.81~45.75 μ m, 以37.97 μ m出现频率最高。黏土含量和众数的关系呈现与非开敞型潮滩一致的特征, 即随黏土含量的减小, 众数值明显增大(图 6)。

4 讨论

现代潮滩的研究结果显示, 开敞型和非开敞型潮滩沉积物粒度分布既有共同点, 也有差异性。总体来说, 两者高潮滩较为相似, 而中低潮滩表现出区别, 即开敞型中低潮滩分选作用强, 黏性颗粒少, 非开敞型的中低潮滩仍有较多黏性颗粒(表 2; 图3, 图4)。而高、中、低潮滩之间, 除了黏性颗粒、粗粉砂等敏感组分变化明显, 众数也是一个有用的指标(图 5, 图6)。

由于现代潮滩中, 只有高潮滩能达到黏土含量均值超过30%的水平(表 2), 因此可以判定SL67孔层Ⅰ — 层Ⅳ 以及层Ⅶ 属于高潮滩沉积。上述层位的黏性粉砂和粗粉砂的含量也与现代高潮滩相当, 而与现代中潮滩有较大差异(表 2, 表3)。层Ⅰ 和层Ⅲ 比层Ⅱ 和层Ⅳ 颗粒更细, 推测是受当时海平面波动控制导致的高潮滩演变有关。现代潮滩的结果显示, 位于高潮滩上部芦苇带的FX-2孔其高潮滩黏土含量平均值为34.4%, 而位于高潮滩下部米草带的FX-1孔其高潮滩黏土含量平均值仅28.9%(表 2)。由此可以推测全新世早期, 由于海平面快速上升, SL67孔所在地从高潮滩上部演变为高潮滩下部, 上覆植被退化, 沉积物变粗(层Ⅱ )。但随着8.2 cal ka BP海平面上升速率的减小(Wang et al., 2013), 潮滩加积, 重又演替为高潮滩上部, 上覆植被恢复, 沉积物变细(层Ⅲ )。到~8.0 cal ka BP, 长江三角洲开始在仪征一带发育(Song et al., 2013), 导致供应给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的泥沙减少, 可以解释该孔的高潮滩再次发生退积事件(层Ⅳ )。上述高潮滩演替过程也可以从该孔TOC的含量变化得到证实, 即层Ⅱ 和Ⅳ 的TOC较小(图 7)。另外, 全新世基底古地形显示SL67孔位于一条东西向小型沟谷的上游(Wang et al., 2013), 因此在全新世早期海侵时受古地形屏障作用, 以涨潮流淤积为主, 这可能解释了该孔全新世早期的厚层高潮滩堆积。

层V的粒度组成既与现代开敞型中潮滩相似, 又与现代非开敞型低潮滩沉积相似(表 2, 表3)。但是该层的粒度频率曲线众数均不小于23.81 μ m, 而且最大值达到45.75 μ m, 更符合现代低潮滩沉积物特征(图 5)。层Ⅵ (孔深2.8~5.5 m)的粒度组成既与现代开敞型高潮滩(TJS-2)沉积接近, 也与现代非开敞型中潮滩相似(表 2, 表3), 但是其粒度频率曲线的峰态比较尖锐(图 8), 而且众数全部不小于19.76 μ m, 甚至有个别达到了41.68 μ m, 这样的特征与现代中潮滩相符、而与现代高潮滩不同(图 5), 因此可以判定SL67孔的层Ⅵ 属于中潮滩沉积。上述判断也与前期通过沉积构造、微体古生物化石等指标进行的判断相符(Wang et al., 2013)。

层V的AMS14C测年结果为7095~7370 cal a BP(图 7), 此时, 距SL67孔东约30 km处, 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的第1列贝壳沙堤开始发育(Wang et al., 2012)。因此我们推测, 在古地形和贝壳沙堤的共同作用下, SL67孔在全新世中期发育非开敞型的海退潮滩层序。层Ⅳ 到层V的沉积相突变(即从高潮滩下部突变为低潮滩), 根据上下地层的测年结果, 可能反映大约7.5 cal ka BP前后的海平面再次加速上升事件(Bird et al., 2010; Wang et al., 2012)。

5 结论

本研究显示, 潮滩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粒度频率曲线以及众数可以作为潮滩沉积相判断的有效手段。具体表现在:

1)黏性颗粒和粗粉砂的含量可以作为长江口高潮滩和中潮滩判别的敏感指标, 砂和细粉砂的含量则可以作为长江口开敞型中潮滩和低潮滩判别的敏感指标;

2)长江口现代高潮滩、中潮滩和低潮滩沉积物的粒度频率曲线众数值呈现有规律的分布, 根据其出现区间可以协助识别潮滩沉积相;

3)通过粒度敏感组分和众数值, 修正了SL67孔全新世早中期潮滩沉积相演替过程, 并揭示了7.5 cal ka BP前后的一次海平面加速上升事件。

参考文献
1 范代读, 李从先. 2000. 长江三角洲泥质潮坪沉积的韵律性及保存率[J]. 海洋通报, 19(6): 34-41. [文内引用:2]
2 范代读, 郭艳霞, 李从先, . 2005. 杭州湾庵东浅滩潮坪层序粒度特征及应用[J]. 同济大学学报, 33(5): 687-691. [文内引用:1]
3 高晓琴. 2013. 自生铁硫化物在长江口现代潮滩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D]. 华东师范大学. [文内引用:1]
4 李从先. 1996. 晚第四纪长江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初步研究[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6(3): 13-22. [文内引用:1]
5 李琳. 2013. 太湖平原全新世沉积物TS/TOC和铁硫化物的分布及其沉积环境指示意义[D]. 华东师范大学. [文内引用:1]
6 沈焕庭, 潘定安. 1979. 长江河口潮流特性及其对河槽演变的影响[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131-144. [文内引用:1]
7 汪品先, 章纪军, 赵泉鸿, . 1988. 东海底质中的有孔虫和介形虫[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438. [文内引用:1]
8 许世远, 王靖泰, 李萍. 1981. 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和砂体特征[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文内引用:1]
9 许世远, 邵虚生, 洪雪晴, . 1984. 杭州湾北部滨岸的风暴沉积[M]. 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 [文内引用:1]
10 徐志明. 1985. 崇明岛东部潮滩沉积[J]. 海洋与湖沼, 16(3): 231-242. [文内引用:1]
11 Bird M , Fifield L K, Teh T S. 2007. An inflection in the rate of early mid-Holocene eustatic sea-level rise: A new sea-level curve from Singapore[J].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71: 523-536. [文内引用:1]
12 Hori K, Saito Y, Zhao Q, et al. 2001. Sedimentary facies and Holocene progradation rates of the Changjiang(Yangtze)delta, China[J]. Geomorphology, 41: 233-248. [文内引用:1]
13 Li C, Chen Q, Zhang J, et al. 2000. Stratigraphy and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Yangtze Delta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J].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8: 453-469. [文内引用:1]
14 Song B, Li Z, Saito Y, et al. 2013. Initiation of the Changjiang(Yangtze)delta and its response to the mid-Holocene sea level change[J].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388: 81-97. [文内引用:1]
15 Wang Z, Xu H, Zhan Q, et al. 2010. Lithological and palynological evidence of late Quaternary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in the subaqueous Yangtze delta, China[J]. Quaternary Research, 73: 550-562. [文内引用:1]
16 Wang Z, Zhan Q, Long H, et al. 2013. Early to mid-Holocene rapid sea-level rise and coastal response on the southern Yangtze delta plain, China[J].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 28(7): 659-672. [文内引用:6]
17 Wang Z, Zhuang C, Saito Y, et al. 2012. Early mid-Holocene sea-level change and coastal environmental response on the southern Yangtze delta plai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rise of Neolithic culture[J].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35: 51-62. [文内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