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简介 张小莉,女,1968年生,教授,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与测井技术研究。E-mail: xiaoli_nwu@163.com。
第一作者简介 杜江民,男,1984年生,讲师,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研究。E-mail: jiangmindu@163.com。
应用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川中龙岗地区下侏罗统大安寨段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将大安寨段的湖泊相沉积划分为4个亚相及若干微相。大安寨段沉积时期的沉积展布及演化主要受湖平面升降控制,经历过一次较大规模的水进水退旋回:大三沉积时期发生水进,主体为浅湖—半深湖沉积;大一三沉积时期水体最深,主体为半深湖沉积;大一三沉积晚期发生水退,到大一沉积晚期湖平面已降至较低水平,主体为滨浅湖沉积,介壳灰岩发育。沉积相带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环带状展布特征,据此建立了大安寨段沉积模式。大一段主要发育5个介壳滩,是最有利于储集层发育的沉积相带。储集岩类型主要为介壳灰岩和泥质介壳灰岩,结合裂缝发育分析,预测了3个有利储集层区带。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Xiaoli,born in 1968,is a professor and doctoral tutor in Northwest University. Now she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 of petroleum geology and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E-mail: xiaoli_nwu@163.com.
About the first author Du Jiangmin,born in 1984,is a candidate for doctor's degree in Northwest University. Now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 of petroleum geology. E-mail: jiangmindu@163.com.
Based on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drilling,logging and seismic data,the types of sedimentary faci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n Da'anzhai Member in Longgang area were studied. The lacustrine sediments of Da'anzhai Member were divided into 4 subfacies and several microfacies. Sedimentary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in the study area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lake-level fluctuation during the Da'anzhai period,experiencing a large-scale water transgression and regress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third submember of Da'anzhai,water transgression occurred,the deposits were mainly shallow and semi-deep lacustrin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first-third submember of Da'anzhai,the water was the deepest,the deposits were mainly of semi-deep lacustrine. Then,water regression occurred,lake-level dropped to a very low stand,the deposits were mainly shore-shallow lacustrine. Sedimentary facies distributed obviously in a ring shape on the plane,whereby the sedimentary facies model of Da'anzhai Member were established. There were mainly five shelly shoals in the first submember of Da'anzhai,which were the most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reservoirs. The main types of reservoir rocks were shelly limestone and argillaceous shelly limestone. Combined with fracture analysis,three favorable reservoir zones were predicted.
近些年来, 湖相碳酸盐岩储集层在致密油勘探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分布预测困难和成藏条件复杂等问题一直是学者们探讨的热点(Schmoker, 2002; 张宝民等, 2002; Pollastro, 2007; 李军等, 2010; 梁狄刚等, 2011; 张福宏等, 2013; 李燕等, 2014; 闫伟鹏等, 2014)。湖相碳酸盐岩通常具有单层薄、岩石类型和成分多变、物源混杂且多以盆内和近源沉积物为主等特点, 其分布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变化, 而沉积相则进一步影响着有利储集层的发育。川中地区侏罗系自流井组湖相碳酸盐岩勘探始于1956年, 发现了大安寨段介壳灰岩油藏。此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勘探, 大安寨油藏在川中西部、南部地区勘探程度已经较高, 而在北部龙岗地区勘探程度则相对较低, 油气显示比较广泛却很难获得高效产能。因此, 开展精细的沉积相和有利储集层分布规律研究, 对该地区的油气富集区带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川中龙岗地区位于四川省营山— 仪陇— 平昌境内, 地表地貌为低山丘陵, 主要出露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暗紫红色粉砂岩。该区属于川北古中坳陷仪陇— 平昌平缓构造带(图 1), 其构造演化主要受秦岭和四川盆地刚性基底共同控制, 发育有营山、仪陇和龙岗等多个次级构造, 形态多以平缓的低丘状背斜为主, 总体表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川中北部古气候变化频繁, 晚三叠世早期为滨海半干旱半潮湿气候, 早侏罗世早期为半潮湿温凉型气候, 早侏罗世中晚期为热带— 亚热带温暖潮湿型气候, 中侏罗世开始逐渐变为炎热干旱环境(王永标和徐海军, 2001; 张葳等, 2013)。
研究区沉积演化主要经历了震旦纪— 中三叠世的海相碳酸盐岩台地阶段和晚三叠世以后的陆相碎屑岩湖盆阶段(汪泽成等, 2004; 谯玲, 2013; 孙玮等, 2014)。侏罗系继承了上三叠统湖盆基础, 发育一套河流— 淡水湖泊相的砂泥岩沉积组合, 总残余厚度2~4 km; 其中, 下侏罗统自流井组总体为一套广泛稳定分布的暗色中— 厚层状泥岩、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生物介壳灰岩的湖相沉积, 表明早侏罗世的构造活动相对稳定。自流井组自下而上可分为珍珠冲段、东岳庙段、马鞍山段和大安寨段(郑荣才, 1998), 其中大安寨段为早侏罗世中后期的一个完整水进水退沉积组合, 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或黑色泥页岩夹薄层介壳灰岩以及泥质介壳灰岩, 偶见泥质粉砂岩。大安寨段自下而上又可细分为大三段、大一三段(相当于大二段)、大一段和过渡层, 其中大一亚段的介壳灰岩作为本区主力含油层之一, 同时也是区域稳定分布的标志层; 大一三段至大三段多为厚层块状泥页岩, 处于湖盆沉积中心, 最大单层厚度可达50 m以上, 局部累厚可达60~80 m, 是侏罗系良好的烃源岩。
首先根据沉积岩石学特征、古生物特征和测井相特征等, 建立不同沉积相的测井相模式, 从而能够较准确地确定纵向上完整的相序, 进行单井沉积相划分并确定沉积微相(图 2; 图3-a, 3-b, 3-c, 3-d)。然后在测井曲线约束下进行地震资料处理, 再根据层序地层格架、地震相分析、速度反演剖面和地层层速度变化分析等进行沉积相的横向识别与追踪(图 3-e)。
目前, 国内外建立湖相碳酸盐沉积相模式并没有统一标准, 有些依据湖盆的发育阶段划分(管守锐等, 1985), 有些依据构造背景和在湖盆中的地理位置划分(赵澄林, 2007), 有些依据湖盆的水文状况和水动力条件划分(周自立和杜韫华, 1986), 还有一些依据古生物和相带特征划分(孟祥化和葛铭, 1993), 这些模式都有不同的适用性。作者根据研究区湖泊发育特征, 主要参考杜韫华(1990)的综合模式, 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和具体沉积相标志, 将研究区湖泊相沉积划分为4个亚相及若干微相(表 1)。
2.2.1 滨湖亚相
位于湖盆边缘近岸地带, 包括泥坪、砂泥坪等微相。滨湖区水动力较强, 湖浪搬运作用下容易形成砂质滩坝, 岩石类型主要为泥岩、含粉砂泥岩、细砂岩、灰岩、介屑薄层或泥灰岩(图 2-c)。岩石颜色以杂色、灰绿色、绿灰色、暗紫红色为主, 显示弱氧化、弱还原特征。常见双壳类生物介壳, 体大壳厚, 保存完好。发育块状层理、交错层理, 常见团块、泥裂、雨痕。垂向上一般表现为一个进积和一个退积组合。
滨湖区储集体主要是在湖浪作用下经过短距离搬运再沉积的砂质滩坝, 砂体单层厚度薄, 分布面积小。滨湖亚相包括泥坪、砂泥坪等微相。
2.2.2 浅湖亚相
位于最低湖平面和正常浪基面之间, 包括介壳滩、滩间洼地和浅湖泥等微相。浅湖区水动力较强, 湖流及波浪作用明显, 岩石类型主要为介壳灰岩、泥质介壳灰岩或灰质泥岩。介壳灰岩质纯, 亮晶胶结, 多为厚层块状或夹薄层泥岩。泥岩颜色主要为深灰色和灰绿色(图 2-e), 指示弱还原环境。沉积构造较多, 常见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 少数低角度斜层理、中— 小型交错层理以及滑脱构造, 可见波痕、虫孔、泥裂等(图 2-a至2-d, 2-f至2-h)。垂向上表现为叠覆沉积或进积作用。
介壳滩微相:多形成于远离碎屑岩物源供给的浅湖区, 生物介壳和泥质在波浪的反复冲刷下, 细粒泥质被不断带向浅湖下部水体较深处, 而生物介壳留在浅湖区形成介壳灰岩(图 2-a至2-d)。常见块状层理和斜层理, 岩性主要为褐灰色、浅灰色亮晶介壳灰岩、亮— 泥晶介壳灰岩(图 2-i至2-m), 质纯, 生物含量高、介壳破碎严重, 分选好。灰岩发育层段在地震属性剖面上表现为高密度、高层速度和高波阻抗等典型特征(张福宏等, 2013)(图 3-e)。
滩间洼地微相:位于介壳滩之间地势低洼处, 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 常见水平层理, 岩性主要为灰黑色泥页岩夹薄层的介壳灰岩, 含介形虫、瓣鳃类生物化石, 体小壳薄。
浅湖泥微相:主要为厚层灰色泥岩、灰色钙质砂岩或粉砂岩与泥岩互层。地震属性表现为中低频和低波阻抗。
2.2.3 浅湖— 半深湖亚相
位于正常浪基面和风暴浪基面之间, 包括滩前湖坡、浅湖— 半深湖泥等微相。岩石类型主要为泥页岩夹薄层含泥质粉晶介壳灰岩及介壳条带。灰岩岩性不纯, 微晶胶结(图 2-i)。泥页岩颜色多为深灰、灰黑色, 显示为还原环境。沉积构造以水平层理为主, 可见微波状、透镜状层理, 介壳灰岩顶底常见叠锥状构造。地震属性表现为中低频、较强振幅和较低波阻抗。
滩前湖坡微相:位于浅湖与半深湖之间的过渡带, 水动力条件较介壳滩微相弱, 常发育水平层理、透镜状层理。岩性主要为泥页岩夹泥质粉晶介壳灰岩及介壳条带。
浅湖— 半深湖中发育的泥岩和灰岩可作为较好的生油层, 泥质介壳灰岩可作为储集岩。
2.2.4 半深湖亚相
位于风暴浪基面之下, 主要为半深湖泥。岩石类型主要为灰黑色或黑灰色页岩, 偶夹少量介壳条带, 显示为强还原环境(图 2-e)。生物含量少, 主要为介形虫和瓣鳃类, 保存完好, 介壳凹面向上; 常见自生黄铁矿。沉积构造主要为水平层理, 见季节纹理、块状层理。地震属性表现为较强— 强振幅、较低密度、低频和低波阻抗。
半深湖相泥页岩生油条件好, 主要分布在大一三段, 是研究区大安寨段主要的烃源岩。半深湖微相主要为半深湖泥。
通过研究区内多口井的单井沉积相精细分析, 结合近南北向剖面(图 4-a)和近东西向剖面(图 4-b)的横向对比, 认为龙岗地区大安寨段整体上明显经历了浅湖-半深湖— 半深湖— 浅湖-半深湖— 浅湖的沉积过程, 对应于一次完整的水进水退旋回。
大三段主体为浅湖— 半深湖相泥页岩沉积, 地层分布广泛而稳定, 可对比性良好, 仅在LG36井发育浅湖— 半深湖沉积, 反映区域水体有逐渐加深的趋势。
大一三段主体为巨厚半深湖相沉积, 半深湖泥微相分布广泛, 反应大一三时期水进持续时间较长并达到最大程度; 沉积物主要为厚层黑色泥页岩, 局部夹薄层泥质介壳灰岩或条带状泥质灰岩, 厚度为30~60 m。在LG8井、LG39井、LG7井、LG9井和LG172井可识别出厚度不大的浅湖— 半深湖相滩前湖坡沉积, 说明大一三中期湖平面有过短暂小幅度下降, 但不影响该时期半深湖相沉积的总体格局。在LG167井处可识别出厚层的滩前湖坡沉积, 说明该部位为浅湖— 半深湖沉积。
大一段主体为浅湖沉积, 说明大一三晚期发生了水退。在不同井区多口井中可识别出层数不同且厚度不等的介壳灰岩沉积, 其中大一顶部普遍发育一套厚度相对稳定的介壳滩沉积, 形成区域上可良好横向追踪对比的标志层, 反应大一晚期水体已经降至较低水平。在LG36井、LG39井、LG7井、LQ101X井发育2~3层较厚的介壳滩沉积, 尤其在TC2井处单层厚度可达10 m, 总体为滨浅湖高能沉积环境。在LG9井过渡为浅湖— 半深湖滩前湖坡沉积; 在LG173井、LG172井、LG167井地势相对低洼处发育滩间洼地沉积; 在LG8井、LG161井、LG177井处水体仍较深, 表现为半深湖沉积。
结合地质要素统计(表 1)和区域沉积背景分析, 采用优势相原则综合确定出大三段至大一段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图 5)。很明显, 川中龙岗地区大安寨时期湖盆的发展经历了大三水进期、大一三最大水进期和大一水退期3个阶段, 沉积相带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环带状展布特征。
大安寨沉积开始时期川中北部整个区域已全为湖泊覆盖, 沉积中心位于仪陇、营山一带, 为半深湖亚相环境, 不见湖盆边界。由于当时研究区北高南低的古地貌格局, 在南部水体较深处为半深湖相黑色泥页岩沉积。大三段沉积时期(图 5-c), 湖侵范围迅速扩大, 研究区内主要为半深湖沉积环境, 介壳滩发育范围非常局限; 沉积中心基本不变, 不见湖盆边界。
大一三段沉积时期(图 5-b), 湖水继续加深至湖侵达到最大, 整个研究区基本上都为半深湖沉积环境; 沉积中心向西推进到研究区之外, 尚见不到湖泊边界。受湖盆北陡的制约, 北侧沉积相带变化不大。另外, 在YI3井— CT70井— LG8井— PC1井— CF69井等井区, 大一三段中上部页岩常夹介壳条带, 为浅湖— 半深湖相滩前湖坡沉积, 说明大一三中后期有较明显的水退事件发生。
大一段沉积时期(图 5-a), 湖盆西部和南部的抬升使得湖水率先从研究区北部退去然后向南发生水退, 湖盆逐渐萎缩, 总体上处于滨浅湖沉积环境; 沉积中心又转移至营山一带。水体最先退出的部位介壳灰岩沉积也较厚, 顶部可夹有粉— 细砂岩, 如YI3和YI4井。基于地震剖面上介壳灰岩的高速特征(图 3-e), 识别出龙岗三维区内主要存在3个介壳滩沉积区:CH52井— LG162井— PC1井— CF56井区及以北区域、TC2井区和LG13井区。
研究区影响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的控制因素很多, 主要包括相对湖平面变化、古气候变化、构造背景、陆源碎屑、古地形和生物作用等(张葳等, 2013; 闫伟鹏等, 2014)。龙岗地区在侏罗纪有气候逐渐变干旱的趋势(张葳, 2013), 而大安寨时期构造又较为平稳, 没有强烈的地壳升降活动, 地形较平坦, 湖盆坡度小, 粗碎屑物输入贫乏, 小规模的水进水退就可能引起相对湖平面发生明显变化, 造成平面沉积相带发生较大变动。大三段和大一段沉积时期, 相对湖平面均处于相对较低位置, 沿湖岸浅水区和深水区古地貌高地部位, 水动力条件较强, 水生植物和淡水双壳类底栖生物大量繁殖, 有利于发育高能条件下的介壳滩微相沉积; 而在大一三段沉积时期, 相对湖平面升高, 水动力条件弱, 半深湖环境鲜有碳酸盐岩沉积。
综合前述研究内容, 归纳总结出龙岗地区大安寨期立体沉积模式(图 6), 由湖盆中心向湖岸方向依次出现以下相带:(1)半深湖相区, 位于风暴浪基面以下的低能深水区, 水动力条件极弱, 沉积物主要为黑色、灰黑色泥页岩, 水平层理发育, 生物化石主要为少量的瓣鳃类和腹足类; (2)浅湖— 半深湖相区, 位于正常浪基面和风暴浪基面之间, 沉积物主要为暗色泥页岩夹薄层含泥质粉晶介壳灰岩及介壳条带, 水平层理和透镜状层理发育; 在水下隆起部位可形成点状低能介壳滩, 受风暴影响较强区域可形成混合沉积; (3)浅湖相区, 位于正常浪基面和最低湖水面之间, 水动力条件强, 沉积物主要为介壳灰岩、泥质介壳灰岩、灰质泥岩、粉砂岩, 水平和波状层理常见; 风暴影响频繁区域可形成混积岩, 沿岸线可形成高能介壳滩; (4)滨湖相区, 位于最低湖水面之上, 沉积物主要为砂泥岩组合(过渡层)。
前人研究表明大安寨段属于典型的自生自储型油藏(汪泽成等, 2004; 孙玮等, 2014), 大一三段的半深湖相泥页岩是研究区主要烃源岩, 浅湖— 半深湖中发育的泥岩、灰岩也可作为较好的生油层, 大一段介壳灰岩或泥质介壳灰岩为最有利储集岩。勘探实践也证实, 油气主要产自大一段顶部介壳滩相的纯灰岩, 此外临近烃源的点状介壳滩和滩缘混合沉积的粉砂— 泥质介壳灰岩和含介壳泥页岩也是潜在的储集体。油气产出主要依靠发育的微裂缝以及与裂缝相关的次生溶蚀孔、洞、缝的有利成岩相带(王世谦等, 2012; 丁一等, 2013; 赵军寿, 2013; 孙玮等, 2014), 这些储集体都属于超低孔低渗的致密层(表 2), 孔隙度大多为1%~6%, 渗透率大多为(0.001~0.005)× 10-3μ m2。
大安寨段储集层的油气富集主要受沉积相分布、储集层厚度、成岩作用、裂缝发育和构造位置等多因素控制(李军等, 2010; 张闻林等, 2012; 陈薇等, 2013; 陈世加等, 2015), 其中沉积相是基础。由于灰岩非均质性很强, 局部泥质介壳灰岩的物性甚至好于纯的介壳灰岩:一方面, 泥质收缩缝的大量发育改善了泥质介壳灰岩的储集性能(图 2-l); 另一方面, 纯的介壳灰岩可能因为后期重结晶作用的改造而降低储集性能。因此, 无论是纯的介壳灰岩还是泥质介壳灰岩储集层, 都应在保证各种裂缝或微裂缝大量存在的前提下, 寻找临近烃源的孔隙发育较好的“ 甜点” 地带。
研究区大安寨段生物灰岩储集层中, 主要发育沿东南向西北方向展布的水平缝, 在三维区主要分布在仪陇构造带和CH52— 税家槽构造带(图 2-j, 2-k, 2-m)。结合沉积相分析结果、储集层发育规律、地震预测成果和目前油气显示情况, 认为至少存在3个有利区:LQ103井— LG9井— LG172井区、税家槽SS1井— SHU1井区、仪陇地区LG8井— LG37井区。
1)龙岗地区大安寨期为湖泊相沉积环境, 可划分为滨湖、浅湖、浅湖— 半深湖、半深湖4个亚相和若干微相。
2)龙岗地区大安寨段沉积展布及演化主要受湖平面升降控制, 总体经历了一次较大规模水进水退旋回:大三沉积时期发生水进, 主体为浅湖— 半深湖沉积; 大一三沉积时期水体最深, 主体为半深湖泥页岩沉积; 晚期发生水退, 出现浅湖— 半深湖沉积; 整个大一时期处于水退期, 至晚期湖平面已降至较低水平, 发育早期的浅湖— 半深湖沉积及占主体的浅湖沉积; 过渡层为滨湖沉积。
3)龙岗地区大安寨段沉积相带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环带状展布特征; 大一段主要发育5个介壳滩, 是最有利于储集层形成与演化的沉积相带。
4)龙岗地区大安寨段储集岩主要为裂缝发育区带内的介壳灰岩和泥质介壳灰岩, 反映在沉积相图上则主要有3个有利区带。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