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相研究
李智超1, 李文厚1, 李永项1, 李玉宏2, 韩伟2, 闻金华1, 陈萌1, 秦智3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 710069
2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54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18

通讯作者简介 李文厚,男,1948年生,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沉积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E-mail: liwenhou@263.net

第一作者简介 李智超,男,1988年生,西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相与岩相古地理研究。E-mail: lzc_369@126.com。电话:15091150580。

摘要

渭河盆地位于鄂尔多斯地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的交接部位,为一新生代盆地,古近系和新近系沉积厚度几千米,沉积类型多样,通过钻井及大量野外剖面的详细观察及实测,开展了地层、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学的研究。对渭河盆地新生代地层单位进行了重新厘定,并根据沉积特征划分为冲积扇沉积、河流沉积、湖泊沉积、三角洲沉积及风成沉积5种沉积类型。研究认为:整个沉积过程,盆地边断、边陷、边充填,纵向上极不对称,沉积中心偏南,平面上西窄东宽,盆地边部以冲积扇沉积为主,向中心由三角洲沉积逐渐过渡为湖相沉积。盆地从始新世开始沉积,渐新世后期抬升并存在沉积间断,中新世冷水沟期接着开始沉积,水体逐渐扩大,寇家村期湖泊广泛发育,至灞河期沉积范围达到最大,上新世游河期盆地存在西安、固市两大沉积凹陷区,边部开始出现风成沉积,第四纪西部隆起,湖泊沉积范围开始缩小,中更新世至全新世,盆地内湖泊萎缩成区域上的小型洼地。

关键词: 新生代; 沉积相; 风成沉积; 西安; 渭河盆地
中图分类号:P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5)04-0529-12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Cenozoic in Weihe Basin
Li Zhichao1, Li Wenhou1, Li Yongxiang1, Li Yuhong2, Han Wei2, Wen Jinhua1, Chen Meng1, Qin Zhi3
1 Department of Geology,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069,Shaanxi
2 Xi'a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Xi'an 710054,Shaanxi
3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PetroChina, Xi'an 710018, Shaanxi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Wenhou,born in 1948,is a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Geology,Northwest University.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E-mail: liwenhou@263.net.

About the first author Li Zhichao,born in 1988,is a Ph.D. candidate.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of sedimentary facies and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E-mail: lzc_369@126.com.

Abstract

Weihe Basin is a Cenozoic basin,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al area of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lock and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The Paleogene-Neogene successions are of several kilometers in thickness,and of various sedimentary types. Based on drilling data and fieldwork ob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the stratigraphy,sedimentology and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of the Weihe Basin were studied. The stratigraphic units of the Cenozoic in Weihe Basin were re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five depositional types were distinguished in Weihe Basin, i.e.,alluvial fan,fluvial,lacustrine,deltaic and eolian deposit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Due to fault,subsidence and filling during the depositional process,the basin is extremely dissymmetric in profile and has the depocenter locating southerly. The basin is narrower in the west and wider in the east. Alluvial fan is predominant in the marginal area,which gradually transforms into the delta and then the lake towards the center. The Weihe Basin began to deposit since the Eocene. It was uplifted and had a hiatus during the Late Oligocene. During the Miocene,it restarted to deposit in the Lengshuigou Age;as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water body gradually expanded,it widely developed lakes in the Koujiacun Age,and reached the maximum sedimentation area up to the Bahe Age. During the Pliocene Youhe Age,it formed two major depositional depressions within the basin, i.e.,the Xi'an Depression and the Gushi Depression; meantime,the eolian deposits firstly appeared at the basin margin. During the Quaternary,the western region of the basin was uplifted,and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lakes gradually shrinked. From the Middle Pleistocene to the Holocene,the lakes shrinked into small sags locally.

Key words: Cenozoic; sedimentary facies; aeolian deposit; Xi'an; Weihe Basin
1 概况

渭河盆地位于鄂尔多斯地块南缘渭北隆起与秦岭造山带的交接部位, 总体呈东西走向, 西端与鄂尔多斯西南缘弧形构造带相接, 东达豫西三门峡一带, 由东向西成箕状开口, 东西长300 km, 西窄东宽, 面积3.5× 104 km2, 西高东低, 平均海拔在400 m左右(图 1)。盆地内新生代地层发育, 沉积厚度巨大, 古近系和新近系沉积厚度几千米, 最厚可达6000 m。早期石油普查期间, 进行过比较细致的石油地质调查, 但收效一般。随着近些年盆地内部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 伴随着氦气资源及天然气资源的发现, 显示出该区良好的勘探前景, 特别是固市凹陷, 富氦天然气井的不断开发, 引起了人们对渭河盆地新生界的关注(李玉宏等, 2011; 张福礼等, 2012)。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开展, 有关新生界的孢粉化石、地层、构造演化、地震、断裂及富氦天然气资源等方面已开展了广泛研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 1966; 第三普查勘探大队, 1977; 雷祥义等, 1990, 1992; 童国榜等, 2000; 韩恒悦等, 2001; 刘护军和薛祥煦, 2004; 刘护军等, 2006; 王建强, 2010; Liu et al., 2013), 但是对于盆地新生代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研究却笼统地以河湖相概括, 缺乏详细刻画, 更多的研究在于氦气成藏、盆地的地震及航磁等物探方面, 这些成果为盆地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实践表明, 沉积相研究是油气勘探开发最基础的工作, 对油气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朱筱敏, 2004), 因此有必要对渭河盆地新生界进行详细的沉积相研究。由于盆地内新生界厚度巨大, 钻穿至基底的井较少, 因此, 此次主要通过大量的野外剖面和重点井资料对盆地开展沉积学研究, 绘制了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的8张沉积相分布图。

图1 渭河盆地构造简图及钻井、露头分布位置Fig.1 Tectonic sketch of Weihe Basin and location of well and outcrops

2 地层特征

渭河地区晚白垩世至古新世, 剥蚀夷平后, 始新世构造格局发生变化并开始接受沉积, 原东西向挤压大断裂反向张性正断层活动, 并开始断陷形成盆地雏形, 沉积了相对稳定、可对比的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陆源碎屑岩。根据沉积物组成、沉积构造、沉积环境、古生物组成、古地磁及构造背景等, 将渭河地区与北部鄂尔多斯地区、西部宁夏地区、东部汾河地区及早期地质部第三普查勘探大队划分方案进行对比, 将20世纪90年代先后命名的地层单位进行了重新厘定(张玉萍和黄万波, 1978; 刘东生等, 1978; 李传夔等, 1984; 陈冠芳, 1990; 胡巍等, 1993; 张云翔和薛祥煦, 1996; 刘护军和薛祥煦, 2004)。综合前人研究成果, 结合近些年的研究成果, 将渭河地区新生代地层及邻区进行划分(表 1)。

表1 渭河盆地及邻区新生界划分对比 Table1 Divisions and correlation of the Cenozoic in Weihe Basin and adjacent areas

渭河盆地新生界发育古近系、新近系及第四系。古近系缺失古新统, 古新统在秦岭洛南盆地内见及, 为一套棕红色砂质泥岩、泥岩下部夹绿色砂质泥岩, 为湖相沉积; 始新统红河组底部稍有缺失, 分布于盆地中部, 西部和东部缺失此套地层; 底部基底岩性复杂, 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北部以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为基底, 南部以太古界、元古界变质岩和中生代花岗岩为基底, 局部有三叠系及白垩系基底。渐新统白鹿塬组顶部整体有一沉积间断, 新近系沉积齐全, 自上新统上段西部地区隆起至第四系下更新统沉积中心向东偏移, 西部地区局部缺失上新统与下更新统过渡地层, 此后盆地整体西高东低, 受风成沉积、河流沉积和冲积扇沉积作用影响, 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

3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根据渭河盆地新生界野外露头及钻井的岩石学、古生物组合、沉积构造、地层层序等特征, 结合测井、地震及区域构造背景特征, 将渭河盆地新生界划分为冲积扇沉积、三角洲沉积、河流沉积、湖泊沉积及风成沉积5种沉积相类型。

3.1 冲积扇沉积

冲积扇沉积主要发育在盆地边部, 以盆地北坡和秦岭南麓为主, 西部及东部也有发育, 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缘沉积。

扇根位于冲积扇根部, 河道数量少, 宽度小, 坡降比较大, 以泥石流沉积和河道充填沉积为主, 岩石成分复杂, 分选差、无磨圆、混杂堆积, 具叠瓦状构造砾岩、砂砾岩, 底部具明显冲刷面, 砾石中间充填黏土及砂泥杂基, 盆地边部特别发育; 扇中位于扇根之前, 为冲积扇的主要格架, 沉积物成分复杂、分选差, 以砂岩、砂砾岩、砾岩为主, 具叠瓦状构造及不明显的平行层理、交错层理, 扇中的主要河道之间发育漫流沉积, 主要由砂岩、泥岩构成, 砂岩具有交错层理, 由于坡度大、沉积物补给丰富、水流量大, 局部沉积物直接入湖; 扇缘位于冲积扇的最前端, 坡度变缓, 沉积范围较扇中扩大, 沉积物变细, 主要以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为主, 分选稍好, 砂岩具平行层理、交错层理, 泥岩具块状构造(图 2-A)。

图2 渭河盆地新生界沉积构造及古生物化石照片Fig.2 Photographs of sedimentary structures and fossils of the Neozoic in Weihe Basin

3.2 河流沉积

河流沉积广泛分布于盆地腹地及盆地周边, 新生代各个时期均发育, 是渭河盆地主要的沉积类型之一。按河道沉积类型, 本区主要为曲流河沉积, 河道砂坝及河漫滩沉积发育。

曲流河河道一般呈明显弯曲状,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形成曲流砂坝, 沉积物往往是河道砂质沉积与河漫滩细粒沉积, 砂泥比在40%~50%之间, 正旋回明显, 河道砂坝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为主, 成分成熟度中等, 结构成熟度好, 见大量植物碎片及炭屑(朱筱敏, 2009), 剖面中发现啮齿类; 河道砂坝底部见明显的冲刷面及大量泥砾沉积, 发育槽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 河漫滩沉积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 夹薄层细砂岩, 见虫孔化石及干裂现象(图 2-B, 2-C)。

3.3 三角洲沉积

三角洲沉积在渭河盆地新生界广泛发育。渭河盆地北部地形较南部平缓, 三角洲沉积范围较广, 东西段也有少量发育, 按沉积特征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3个亚相, 盆地内以三角洲前缘沉积最为发育。

三角洲前缘亚相在本区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及分流间湾沉积2个微相。水下分流河道是三角洲平原河道沉积的水下延伸部分, 岩性组成上以含砾中砂岩和细砂岩为主, 岩屑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次之, 底部发育有冲刷面、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等, 垂向上为上平下凸的透镜体; 分流间湾即为水下分流河道与湖水相通的低洼区, 岩性较细, 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 见水平层理、波状层理, 以厚层泥岩与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互层为特征, 整体反映水体随物源供给逐渐变浅、水动力条件减弱的特点。本区三角洲沉积多见介形类、螺类、鱼骨碎片、哺乳类骨骼碎片等化石(图 2-D, 2-E)。

3.4 湖泊沉积

渭河盆地新生代湖泊沉积集中分布于盆地腹地, 后期随着盆地不断的断陷、分异, 湖泊围绕分布于西安凹陷与固市凹陷2大沉积区, 本区湖泊沉积主要为浅湖沉积和滨湖沉积, 半深湖— 深湖沉积不发育。

滨湖沉积物以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细砂岩互层为主, 常见虫孔和较多的植物叶片化石, 盆地内见有大量鱼骨碎片、腹足类碎片、介形类、轮藻等化石; 细砂岩见沙纹层理, 受湖浪及水流影响层面见波痕, 由于湖泊缺乏潮汐作用, 波浪作用微弱, 湖泊所处滨岸带为低能环境, 物源供给量大, 多发育较粗的滨湖砂砾滩沉积。浅湖主要为灰黑色、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灰岩局部夹薄层粉— 细砂岩, 动物化石丰富, 如介形类、鱼类、螺类等, 局部见完整鱼化石, 粉细砂岩见沙纹层理, 泥岩见水平层理, 物源供给充分的区域, 发育砂质浅滩沉积(图 2-F, 2-G)。

3.5 风成沉积

风成沉积从新近系上新统游河组开始出现, 至第四系最为发育, 是第四系的主要沉积类型之一, 广泛分布于盆地各处, 按照岩性特征分为红黏土和黄土。

风成沉积是风力作用下的砂、粉砂和黏土等物质的堆积物, 渭河盆地从游河组开始至半坡组均为风成沉积, 主要形成黄土和红土层。游河组棕红色黏土中发现大量三趾马化石, 称“ 三趾马红土” ; 风成沉积中见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岩石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 分选好, 粒度细, 以含大量钙质结核为特征(图 2-H, 2-I)。

4 沉积相及其演化特征
4.1 古近纪各期沉积相

渭河盆地从晚始新世红河期开始接受沉积, 沉积范围北界以礼泉— 蒲城断裂为界, 南部以余下— 铁炉子断裂和华山山前断裂为界, 向西以哑柏断裂为界, 东部以鲁桥断裂为界, 岩性以棕红色角砾岩、砾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夹灰白色细砂岩为主, 自下而上构成粗— 细— 粗的沉积旋回, 不整合覆盖在基底地层之上, 南北两侧以冲积扇为主, 向盆地中心水体快速变深, 过渡为湖相沉积, 而河流及三角洲相相对沉积范围窄(图 3), 以支家沟剖面和营背后剖面为典型, 湖相地层以棕红色泥岩为主, 见虫孔。

图3 渭河盆地始新世红河期沉积相Fig.3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Eocene Honghe Age in Weihe Basin

白鹿塬期地层连续沉积在红河组之上, 此时构造相对稳定, 沉积边界并未发生变化, 南北两侧仍以冲积扇相为主, 河流相、三角洲相沉积范围变宽(图 4), 渭南一带受喜山运动影响, 局部出现白鹿塬组与红河组不整合接触关系(国家地震局, 1988), 随着可容空间不断减小, 湖泊沉积区相对缩小, 分为东西2个浅湖区, 该期西南部也开始提供物源。受南北断裂控制, 沉积地层南厚北薄, 沉积中心偏南。岩屑成分显示: 南部以变质岩、花岗岩为主, 北部以灰岩、砂岩及泥岩为主, 南北物源成分差异明显。地表露头以支家沟、冷水沟出露齐全, 垂向上底部以河流相为主, 向上为三角洲沉积, 中部出现灰绿色、棕红色泥岩为主的湖相沉积, 上段又过渡为三角洲沉积, 整体为先粗再细最后再变粗的沉积旋回。受构造运动影响, 水体时扩时缩, 横向相变和垂向相变频繁, 后期受构造运动影响, 渭河地区整体抬升, 出现沉积间断。

图4 渭河盆地渐新世白鹿塬期沉积相Fig.4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Oligocene Bailuyuan Age in Weihe Basin

4.2 新近纪各期沉积相

中上渐新统及早中新统盆地沉积间断, 直至中新世冷水沟期才开始再次接受沉积, 此时沉积边界向北向南同时扩展, 北部抵达乾县— 合阳断裂、双桥— 临猗断裂, 而并未越过鲁桥断裂, 富平地区没有冷水沟组沉积, 南部为秦岭北缘断裂所隔。该期盆地南部大范围出现冲积扇沉积, 北部乾县地区仍为冲积扇而东部蒲城以南出现小范围物源。该组不整合覆于白鹿塬组之上, 下部以灰白色砾岩、砂砾岩为主, 上部为棕黄色、棕红色砂质泥岩、泥岩互层, 说明了水体快速变深过程, 由冲积扇、河流相快速过渡为湖相(图 5)。孢粉资料显示该期开始气候温暖湿润, 湖泊沉积开始广泛发育, 沋河剖面见大量介形类、轮藻类化石。

图5 渭河盆地中新世冷水沟期沉积相Fig.5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Miocene Lengshuigou Age in Weihe Basin

寇家村组连续沉积在冷水沟组之上, 底部以砾岩、砂砾岩为主, 上部以粉砂岩、细砂岩、砂质泥岩、泥岩为主, 见大量介形虫、轮藻和植物等化石。该期盆地沉积范围与冷水沟期相同, 湖泊面积达到最大, 由于不断断陷沉降, 同时气候湿润, 水体扩张, 由盆地边部冲积扇发育并快速入湖, 盆地整体冲积扇、河流及三角洲沉积范围缩小(图 6)。而此时盆地西部也开始提供物源, 北部的鲁桥断裂地区物源影响也开始显现, 盆地向东开始扩张。

图6 渭河盆地中新世寇家村期沉积相Fig.6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Miocene Koujiacun Age in Weihe Basin

灞河期, 随着盆地断陷加剧, 水体的快速扩张, 湖盆向外扩展, 向北超过乾县— 富平一线, 以礼泉— 蒲城断裂为界, 向西越过哑柏断裂到达宝鸡、眉县地区, 南部厚度大, 向北减薄, 此时渭河盆地沉积范围达到最大, 西部隆起区也开始断陷接受沉积, 灞河组连续沉积在冷水沟组之上, 西部以河流相与三角洲相为主(图 7), 东部越过黄河, 山西芮城西侯渡地区也沉积该套地层, 受咸渭隆起、骊山隆起影响, 沿泾阳— 临潼断裂一线的地层厚度并不大, 为水下高地, 东西2个凹陷区开始分异, 骊山地区未接受沉积, 秦岭和渭北隆起依旧为盆地主要物源, 沉积中心偏南, 东西2大浅湖区开始出现雏形。

图7 渭河盆地中新世灞河期沉积相Fig.7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Miocene Bahe Age in Weihe Basin

游河期沉积范围并未缩小, 区域上游河组不整合于灞河组之上, 随着西部隆起区和骊山凸起的影响, 西安凹陷、固市凹陷开始分异加剧, 形成2大湖相沉积区。西部以渭深10井为中心, 厚度超过1300 m, 呈楕圆型, 向两侧变薄, 厚度在靠近秦岭一侧达到最大, 受秦岭山前断裂影响巨大; 东部以固市地区为沉积中心, 厚度达1100 m, 湖相沉积范围明显大于西安凹陷的湖相沉积区, 并向东扩展, 西部以河流相为主, 中东部地区为湖相, 南北两侧以冲积扇、河流、三角洲相为沉积主(图 8)。盆地边部开始出现风成黏土沉积, 红黏土中见大量三趾马化石, 在宝鸡、合阳及蓝田等野外剖面中均可见到。后期随着断层发育和构造影响, 西部隆起区出现剥蚀区, 出现沉积间断。

图8 渭河盆地上新世游河期沉积相Fig.8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Pliocene Youhe Age in Weihe Basin

4.3 第四纪各期沉积相

三门期盆地沉积范围向东扩展, 达运城、灵宝及三门峡地区, 渭河地区三门组地层发育广泛, 区域上连续沉积在游河组之上, 随着西部隆起区逐渐抬升, 千阳凸起出现沉积间断, 西部主要以冲积扇、河流及风成沉积为主, 盆地东深西浅, 沉积中心东移, 南北两侧河流相沉积范围扩大, 白水、澄城、合阳以南地区冲积扇、河流沉积范围继续向南扩展, 骊山地区也提供相应物源, 湖相沉积范围急剧萎缩, 西安凹陷浅湖区缩小, 沉积厚度减小, 渭深10井厚度仅300余米, 固市凹陷也相应变浅厚度500余米, 其岩性下粗上细, 为灰白色含砾粗砂岩、灰白色长石中砂岩、棕黄色泥岩为主, 凹陷部位为灰白色、棕黄色砂岩与浅灰绿色粉砂层、砂质黏土互层, 盆地东部河流相发育。三门湖沉积中心位于山西、河南境内, 进入末期盆地相对稳定, 由盆地边部至中心整体开始沉积黄土(图 9)。

图9 渭河盆地早更新世三门期沉积相Fig.9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Early Eocene Sanmen Age in Weihe Basin

秦川群, 包含泄湖组、乾县组及半坡组, 由于各地沉积厚度差异大, 出露不完整, 空间分布局限, 因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简单沉积相划分, 该期盆地以冲积扇、河流相和风成黄土沉积为主, 湖泊已严重萎缩成小型洼地, 最终为黄土覆盖, 以三门湖孑遗湖泊之一的卤阳湖区为典型代表(阎永定, 1988)。秦川群岩性主要为棕黄色、黄色砂砾岩、砾岩、黄土, 棕红色黏土和古土壤等, 水洼地区出现灰绿色、棕黄色粉砂岩、砂质黏土层, 沉积范围遍布整个渭河盆地, 河流相和冲积扇相的展布与现今黄河各支流、干流的河流走向、流域展布已几近相同(图 10)。

图10 渭河盆地中更新世— 全新世秦川期沉积相Fig.10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Middle Pleistocene-Holocene Qinchuan Age in Weihe Basin

5 结论

1)根据沉积特征将渭河盆地新生界划分为冲积扇沉积、河流沉积、三角洲沉积、湖泊沉积和风成沉积5种沉积相类型及数个亚相和微相, 并对各沉积相带的特征及时空展布进行了分析。

2)渭河盆地从始新世开始沉积, 渐新世后期抬升存在沉积间断, 中新世开始, 沉积水体逐渐扩大, 湖泊广泛发育, 至灞河期沉积范围达到最大, 上新世游河期盆地形成以西安地区和固市地区为中心的2大沉积凹陷区, 边部开始出现风成沉积, 第四纪早更新世沉积中心向东偏移, 西部隆起, 湖泊沉积范围开始缩小, 中更新世至全新世, 盆地内湖泊萎缩成区域上的小型洼地, 沉积类型以风成沉积、河流沉积和冲积扇沉积为主。

参考文献
1 陈冠芳. 1990. 记陕西蓝田寇家村组库班羊Kubanotragus一新种[J]. 古脊椎动物学报, 28(1): 1-8. [文内引用:1]
2 第三普查勘探大队. 1977. 汾渭盆地石油普查阶段地质成果报告[R]. 内部报告. [文内引用:1]
3 国家地震局. 1988. 《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课题组. 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1-16. [文内引用:2]
4 韩恒悦, 米丰收, 刘海云. 2001. 渭河盆地带地貌结构与新构造运动[J]. 地震研究, 24(3): 251-257. [文内引用:1]
5 胡巍, 岳乐平, 田新红. 1993. 渭南沋河宋家北沟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J]. 陕西地质, 11(2): 26-32. [文内引用:1]
6 雷祥义, 屈红军, 岳乐平. 1992. 灞河阶地黄土—古土壤系列及其年代意义[J]. 西北大学学报, 22(2): 119-226. [文内引用:1]
7 雷祥义, 岳乐平, 屈红军. 1990. 秦岭北麓黄土沉积环境[J]. 西北大学学报, 20(3): 79-88. [文内引用:1]
8 李传夔, 吴文裕, 邱铸鼎. 1984. 中国陆相新第三系的初步划分与对比[J]. 古脊椎动物学报, 22(3): 163-178. [文内引用:1]
9 李玉宏, 卢进才, 李金超. 2011. 渭河盆地富氦天然气井分布特征与氦气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41(增刊Ⅰ): 47-53. [文内引用:1]
10 刘东生, 李传夔, 翟人杰. 1978. 陕西蓝田上新世脊椎动物化石. 见: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编委会·地层古生物论文集[C].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49-211. [文内引用:2]
11 刘护军, 薛祥煦. 2004. 对渭河盆地新生界及其年代的讨论[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6(4): 1-5. [文内引用:1]
12 刘护军, 薛祥煦, 李永项. 2006. 渭河盆地渭南段古三门湖的盐度估算[J]. 西北大学学报, 36(1): 112-114. [文内引用:1]
13 童国榜, 吴锡浩, 陈云, . 2000. 渭河谷地晚新生代地表环境巨变的孢粉记录[J]. 地质力学学报, 6(4): 11-18. [文内引用:1]
14 王建强. 2010.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及盆山耦合关系[D]. 陕西西安: 西北大学. [文内引用:1]
15 阎永定. 1988. 卤阳湖区的环境变迁及其开发利用[J]. 陕西地质, 6(1): 65-75. [文内引用:1]
16 岳乐平. 1996. 黄土高原黄土、红色黏土与古湖盆沉积物关系[J]. 沉积学报, 14(4): 148-153. [文内引用:1]
17 张福礼, 孙启邦, 王行运. 2012. 渭河盆地水溶氦气资源评价[J]. 地质力学学报, 18(2): 195-202. [文内引用:1]
18 张玉萍, 黄万波. 1978. 陕西蓝田地区新生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文内引用:1]
19 张云翔, 薛祥煦. 1996. 陕西蓝田地区新第三纪地层划分的几点讨论[J]. 西北地质科学, 17(1): 59-62. [文内引用:1]
20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 1966. 陕西蓝田新生界现场会议论文集[C].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311. [文内引用:2]
21 朱筱敏. 2009. 沉积岩石学[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文内引用:1]
22 朱筱敏, 杨俊生, 张喜林. 2004. 岩相古地理研究与油气勘探[J]. 古地理学报, 6(1): 101-109. [文内引用:1]
23 Liu Jianhui, Zhang Peizhen, Richard O Lease, et al. 2013. Eocene onset and late Miocene acceleration of Cenozoic intracontinental extension in the North Qinling range-Weihe graben: In sights from apatite fission track thermochronology[J]. Tectonophysics: 281-296.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