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水盆地东南部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聚煤环境
王保玉1, 胡斌2, 白建平1, 杨连超3
1 国家能源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重点实验室,山西晋城 048006
2 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焦作 454003
3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长治 046204

通讯作者简介 胡斌,男,1952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煤田地质、遗迹学与沉积学研究。E-mail: hub@hpu.edu.cn

第一作者简介 王保玉,男,1960年生,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煤与煤层气地质研究。E-mail: wbyjmjt@163.com

摘要

山西沁水盆地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含有重要的可采煤层和煤层气资源,并在该盆地东南部陵川县附城镇一带出露良好露头。基于对太原组露头剖面和部分钻孔资料的研究,综合分析了该组的岩性、沉积构造、实体化石、遗迹化石和沉积序列等沉积特征。(1)太原组灰岩形成于正常浅海(开阔台地)和局限海湾(局限台地)2种沉积环境,其中,L1灰岩顶部、L2灰岩中下部、L4灰岩上部、L5灰岩顶部、L7灰岩顶部和L8灰岩形成于局限海湾环境,其他灰岩层均形成于正常浅海环境;(2)根据太原组煤系岩性组合特征,划分出6个岩性段,各段中的碎屑岩及所含煤层形成于障壁岛(砂岛)、潟湖和潮坪环境中;(3)通过对沉积特征和沉积序列的分析,识别出11种沉积序列类型,提出了太原组煤系发育的岛湖潮坪、局限海湾(潟湖)潮坪和滨岸潮坪等3种聚煤环境模式。该成果可为沁水盆地东南部太原组煤及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提供沉积背景方面的重要信息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石炭系—二叠系; 太原组; 沉积环境; 聚煤环境
中图分类号:P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5)05-0677-12
Coal-accumulating environments of the Upper Carboniferous-Lower Permian Taiyuan Formation in southeastern Qinshui Basin, Shanxi Province
Wang Baoyu1, Hu Bin2, Bai Jianping1, Yang Lianchao3
1 National Energy Key Laboratory of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 Simultaneous Extraction,Jincheng 048006,Shanxi
2 Key Laboratory of Biogenic Traces and Sedimentary Minerals of Henan Province,Jiaozuo 454003,Henan
3 Shanxi Lu'an Environmental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Changzhi 046204,Shanxi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Hu Bin,born in 1952,is a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coal geology,ichnology and sedimentology. E-mail: hub@hpu.edu.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Wang Baoyu,born in 1960,doctor,is a senior engineer.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coal geology and coalbed methane geology. E-mail: wbyjmjt@163.com.

Abstract

The Upper Carboniferous-Lower Permian Taiyuan Formation in Qinshui Basin contains important mineable coal seams and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and is well exposed in Fucheng town of Lingchuan County in southeastern Qinshui Basin,Shanxi Province. Based on the outcrop section observation and a part of borehole data of the Taiyuan Formation,the paper synthetically analyzed the lithologic features,sedimentary structures,body fossils,trace fossils,sedimentary sequence and some other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1)Carbonate rocks of the Taiyuan Formation in this area were formed in two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i.e.,open shallow sea(open platform)and restricted bay(restricted platform),among which,the top of Limestone 1(L1) middle-lower part of L2,the upper part of L4,the top of L5,the top of L7 and the L8 were formed in a restricted bay environment,and other limestone beds were generated in an open shallow sea environment;(2)Based on the lithologic assoc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iyuan Formation coal measures in the study area,six lithologic members were classified,and clastic rocks and coal seams in each member mainly were formed i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including barrier island(sand island),lagoon and tidal flat;(3)After analyzing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ary sequence,11 types of sedimentary sequences were distinguished and 3 types of coal-accumulating environment modes were proposed in the Taiyuan Formation coal measures of this area,including coal-accumulating environment of tidal flat associated with barrier island and lagoon depositional system,the coal-accumulating environment of tidal flat alongside restricted bay(lagoon),and the coal-accumulating environment of coastal tidal flat. The results may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and theoretical supports of sedimentary background for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ing in the Taiyuan Formation of southeastern Qinshui Basin.

Key words: Qinshui Basin; Carboniferous-Permian; Taiyuan Formatio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oal-accumulating environment
1 概述

沁水盆地太原组因蕴含着丰富的煤及煤层气资源, 长期以来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重视, 前人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方面, 王志浩和文国忠(1987)与张志存(1990)对各层石灰岩中的牙形刺和 类动物化石开展了系统研究, 建立了Streptognathodus elongatus组合带和Pseudoschwagerina带, 时代上归属于Asselian-Artinskian期。陵川地区太原组下部第1层灰岩(K2)中发现有Pseudoschwagerina(芮琳和侯吉辉, 1987), 其时代应归属早二叠世。然而下部碎屑岩段的时代因缺乏标准化石证据, 尚难以界定, 因其下存在本溪组而归属上石炭统。

在沉积环境研究方面, 葛宝勋等(1985)认为阳泉矿区太原组由滨海平原和三角洲沉积组成。何锦文等(1987)认为陵川附城地区太原组主要由三角洲体系含煤碎屑岩夹海相碳酸盐岩组成。黄志明等(1989)认为寿阳矿区太原组为有障壁海岸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环境。贾炳文和王平泽(1989)认为平昔矿区太原组是发育在华北陆表海边缘的一套以潮坪、三角洲为主体的含煤沉积。康希栋(1994)认为阳城矿区町店勘探区太原组K2-K4灰岩段形成于半局限海的潮汐环境, 所夹碎屑岩属于潮间带沉积, 砂岩为潮渠沉积。邵龙义等(2006)提出, 在太原期, 沁水盆地北部发育下三角洲平原相, 中部和南部为潟湖相, 东南部主要为滨外碳酸盐岩陆棚相, 在晋城一带为障壁砂坝相分布区, 富煤地带多与砂岩富集带相吻合, 位于北部下三角洲平原和南部障壁砂坝地区。贾建称(2007)认为沁水盆地太原组为陆表海多堡岛与碳酸盐岩台地复合沉积体系。杨光(2011)认为高平首阳井田太原期早期为潟湖潮坪— 碳酸盐岩台地沉积, 中晚期为滨海三角洲与碳酸盐岩台地交互沉积。胡斌等(2013b)认为陵川附城太原组Ⅰ 煤段为潟湖、潮坪、溢流扇和障壁岛沉积, 太原组的碳酸盐岩主要形成于气候温暖、水体较浅且坡度极缓的陆表海沉积环境, 并可进一步划分出海湾— 潟湖相带、浅海上部相带、浅海中部相带和浅海下部相带(胡斌等, 2013a)。上述研究表明, 总体上, 沁水盆地东南部太原组形成于陆表海及障壁海岸沉积背景。但对本区太原组煤层形成的亚环境及其沉积序列特征讨论较少, 故作者选择了沁水盆地东南部陵川县附城镇一带良好的露头剖面并结合以往勘探资料, 较详细地研究了太原组的岩性、沉积构造、沉积序列以及实体和遗迹化石等沉积特征, 分析了该研究区太原组主要煤层及煤层气生成的亚环境及其沉积序列特征, 并提出了相应的成煤环境模式。这一成果可为今后该区煤与煤层气的成因分析提供新的、更精细的沉积背景信息和理论指导。

2 地质背景

沁水盆地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总体沿北北东向延伸(图1), 东西宽约120 km, 南北长约330 km, 总面积3万多平方千米。沁水盆地是在中生代燕山期剪压不断增强、隆升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形成的残余构造盆地。燕山期, 华北地区剪切挤压应力作用显著增强, 华北盆地逐渐向鄂尔多斯地区退缩, 至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的燕山运动中期, 山西地块已成为隆起区, 位于其上规模最大的复式向斜型沁水盆地最终定型(陈刚和刘林玉, 1998)。

图1 沁水盆地、研究剖面及钻孔位置Fig.1 Location of Qinshui Basin, study section and boreholes

沁水盆地的石炭系— 二叠系, 下与中奥陶统峰峰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上与下三叠统刘家沟组整合接触, 自下而上包括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狭义)。其中, 太原组是沁水盆地主要的含煤岩系之一, 本组下部的15#煤层分布范围广且厚度大, 是沁水盆地重要主采煤层和煤层气主力产气层。

沁水盆地在构造背景上属于华北地台中带, 在晚古生代主要呈现出海陆交互相的古地理背景。本溪期和太原期主要发育障壁— 潟湖及碳酸盐岩陆棚沉积体系, 山西期和下石盒子期主要为三角洲沉积体系, 上石盒子期主要为冲积平原沉积体系, 石千峰期变为河流与湖泊沉积体系。

3 太原组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

陵川县附城镇松窑沟太原组剖面, 底界为K1砂岩之底, 顶界为K7砂岩之底, 共发育8层灰岩, 由下向上将其依次编号为L1— L8。除L2外, 该剖面每一层灰岩下均含有煤层或煤线, 主要为潮坪沉积背景下发育的聚煤环境产物。对照侯吉辉等(1987)划分方案, 文中L1、L3、L5、L7和L8灰岩相当于该方案中的K2、K3、K4、K5和K6灰岩(图2)。为了便于论述和实用, 作者依据煤层发育特点和岩性组合特征, 并结合标志层将该剖面太原组煤系进一步细分为6个岩性层段, 分别命名为Ⅰ 煤段、Ⅱ 煤段、Ⅲ 煤段、Ⅳ 煤段、Ⅴ 煤段和Ⅵ 煤段, 各段沉积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述如下。

图2 山西沁水盆地东南部太原组Ⅰ — Ⅲ 煤段沉积相剖面图Fig.2 Sedimentary facies division of lithological members Ⅰ -Ⅲ of the Taiyuan Formation in southeastern Qinshui Basin, Shanxi Province

3.1 Ⅰ 煤段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Ⅰ 煤段系指K1砂岩底至K2灰岩(L1灰岩)底之间的岩性段(图2)。该段底部的K1砂岩为灰白色中厚层— 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 石英含量占90%以上, 细粒— 中粒结构, 分选较好, 次圆状, 发育平行层理、大型楔状交错层理, 显示其为高能环境下的产物, 应属于障壁岛砂体沉积。向上过渡为灰色(风化为灰白色)薄层状铝土质泥岩, 发育水平层理, 属于典型的潟湖沉积。再向上为浅灰色细粒砂岩、粉砂岩, 细粒砂岩分选中等, 次棱角状, 杂基含量明显增大, 含丰富的菱铁矿鲕粒, 且由下向上, 砂岩粒度变细, 鲕粒含量减小、直径变小, 应属于溢流扇远端沉积。在溢流扇砂体之上为灰色薄层状泥岩夹薄煤层(16#煤), 发育水平层理, 属于泥炭坪沉积。随后水体又变深, 又沉积了潟湖相的铝土质泥岩, 后期随着陆源物质注入, 潟湖被充填淤浅, 发育了大量的粉砂岩透镜体。随着水体持续变浅, 向上又沉积了粉砂岩与泥岩的薄互层, 发育脉状层理和透镜状层理, 产丰富的植物化石Annularia sp., Sphenophyllum sp., Calamites sp., Pecopteris sp.和Neuropteris sp., 属于混合坪沉积。向上又过渡为具水平层理的灰色薄层状泥岩, 产植物化石Neuropteris ovataAsterophyllites equisetiformis(候吉辉等, 1987), 属于泥坪沉积。此后, 随着植被的繁盛和泥沼(碳质泥岩)的发育, 从而形成了15#煤层, 属于泥炭坪沉积。随着水体加深, 在15#煤之上又沉积了硅质泥岩、铝土质泥岩, 发育水平层理, 属于潟湖相沉积。之后, 沉积了14#煤, 属于泥炭坪沉积。由此可见, Ⅰ 煤段是一套潟湖、潮坪和障壁岛的沉积, 自下向上依次为障壁岛— 潟湖— 溢流扇— 潮坪— 潟湖— 潮坪— 潟湖— 潮坪沉积。Ⅰ 煤段发育本区重要开采煤层(15#煤层), 并赋存有价值的煤层气资源, 其形成背景与障壁岛— 潟湖— 潮坪沉积体系有明显的关联。

3.2 Ⅱ 煤段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Ⅱ 煤段系指K2灰岩(L1灰岩)底至K3灰岩(L3灰岩)底之间的岩性段(图 2)。L1灰岩, 又称松窑沟灰岩, 为深灰色中厚层— 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 发育断续波状层理和不规则丘状交错层理, 含大量团块状或条带状燧石结核, 产纺锤虫类、珊瑚、介形类、腕足类、三叶虫、牙形刺等实体化石及ChondritesNereitesThalassinoidesZoophycos等遗迹化石。该灰岩总体为正常浅海(开阔台地)沉积, 其顶部泥质含量明显增大、生物含量显著减小, 过渡为局限海湾(局限台地)沉积。值得强调的是, L1灰岩自下而上可细分为7个分层, 其中, L1-5分层产黑色充填的Zoophycos遗迹化石, 之上的 L1-6分层产ChondritesNereites遗迹化石, 这表明在L1-5和L1-6两个分层沉积时, 水体相对较深, 沉积底层处于还原环境, 也说明本区在此时的海水较深, 海侵规模较大。在L1至L2灰岩之间的层段, 由灰黑色薄层状粉砂岩与砂质泥岩互层组成, 发育水平层理、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 属于中— 上潮坪(混合坪至泥坪)沉积。该潮坪沉积之上的L2灰岩主要为浅灰色(风化为土黄色)薄层状(单层厚度小于5 cm)的泥质灰岩或泥灰岩, 发育水平层理, 含大量菱铁矿结核, 生物化石稀少, 属于局限海湾(局限台地)沉积, 但顶部变为灰色厚层状灰岩, 并含有遗迹化石Helminthopsis(拟蠕形迹)和Palaeophycus(古藻迹), 系正常浅海(开阔台地)沉积。在L2至L3灰岩之间的层段, 主要为灰色薄层状砂质泥岩与粉砂岩互层, 发育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 属于混合坪沉积, 但在中上部夹有灰色薄层— 中厚层状中粒砂岩, 并发育楔状交错层理, 砂岩厚度从0.5~1.5 m不等, 可解释为局部潮渠沉积, 而顶部变为碳质泥岩和13#煤层(薄煤层), 发育水平层理, 含丰富的植物化石, 属于泥炭坪沉积。上述沉积特征和序列表明, K2段形成的沉积环境, 自下向上依次为开阔台地— 局限台地— 潮坪(混合坪至泥坪)— 局限台地— 开阔台地— 潮坪(混合坪至泥炭坪)。该层段沉积大部分形成于水体相对较深的环境, 泥炭沼泽沉积不太发育, 无可采煤层。

3.3 Ⅲ 煤段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Ⅲ 煤段系指K3灰岩(L3灰岩)底至K4灰岩(L5灰岩)底之间的岩性段(图 2)。L3灰岩, 又称老金沟灰岩, 为深灰色中厚层— 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和含生物碎屑灰岩, 局部夹有燧石结核或条带, 产纺锤虫类、珊瑚、介形类、牙形刺等实体化石及Helminthopsis, Ophiomorpha, Palaeophycus, TeichichnusZoophycos等遗迹化石, 属于正常浅海(开阔台地)沉积。在L3至L4灰岩之间的层段, 按岩性特点可分为上、中、下3部分, 下部为灰色薄层状泥岩与粉砂岩互层, 发育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 属于混合坪沉积; 中部为灰色薄层— 中厚层状中粒砂岩, 发育楔状交错层理, 横向上该砂岩呈透镜状产出, 厚度1 m左右, 可解释为潮渠沉积; 上部为灰黑色薄层状碳质泥岩和12#煤层, 发育水平层理, 含植物化石碎片, 属于泥炭坪沉积。L4灰岩, 又称K3灰岩或俗称崇福寺灰岩, 下部为深灰色含生物碎屑灰岩, 偶夹燧石团块, 产纺锤虫类、珊瑚等动物化石, 为正常浅海(开阔台地)沉积; 上部灰岩含铁质结核, 产ZoophycosThalassinoides遗迹化石, 为局限海湾(局限台地)沉积。在L4至L5灰岩之间的层段, 按岩性特点可分为上、下2部分, 下部为灰色薄层状粉砂岩与砂质泥岩互层, 发育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 属于混合坪沉积; 上部为灰色、深灰色薄层状泥岩, 灰黑色碳质泥岩和11#煤层, 发育水平层理, 属于泥坪— 泥炭坪沉积。此外, Ⅲ 煤段的粉砂岩和泥岩中产有Sphenophyllum cf. verticillatumPecopteris sp.等植物化石。该Ⅲ 煤段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序列显示, 自下向上经历了开阔台地— 潮坪(混合坪至泥炭坪)— 开阔台地— 局限台地— 潮坪(混合坪至泥炭坪)的沉积过程。该段潮坪环境中的泥炭坪沉积较薄, 11#煤层和12#煤层均不可采。

3.4 Ⅳ 煤段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Ⅳ 煤段系指K4灰岩(L5灰岩)底至K5灰岩(L7灰岩)底之间的岩性段(图 3)。L5灰岩, 又俗称红矾沟灰岩, 为深灰色中厚层— 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 顶部和底部夹有黑色燧石条带, 产纺锤虫类、珊瑚等实体化石, 属于正常浅海(开阔台地)沉积。顶部灰岩泥质含量显著增大, 含铁质结核, 层面所产Zoophycos丰度低、个体小(剖面直径一般小于2 mm), 为局限海湾(局限台地)沉积。在L5至L6灰岩之间的层段, 按岩性特点可分为上、中、下3部分, 下部为灰色薄层状泥岩、砂质泥岩与粉砂岩互层, 发育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 属于混合坪沉积; 中部为灰色中厚层— 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 发育大型楔状交错层理, 在横向上呈透镜状展布, 厚度超过2 m, 可解释为障壁岛沉积; 上部为粉砂岩与砂质泥岩薄互层, 发育透镜状层理, 属于混合坪沉积; 顶部为灰黑色薄层状碳质泥岩和9#煤层, 发育水平层理, 产有植物化石Sphenopteris sp., Pecopteris sp., Neuropteris ovata, Taeniopteris sp., Cordaites principalis等, 属于泥炭坪沉积。

图3 山西沁水盆地东南部太原组Ⅳ — Ⅵ 煤段沉积相剖面图Fig.3 Sedimentary facies division of lithological members Ⅳ -Ⅵ of the Taiyuan Formation in southeastern Qinshui Basin, Shanxi Province

L6灰岩, 又称K4灰岩或俗称滩山洼灰岩, 为深灰色薄层— 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 偶含燧石团块, 产纺锤虫类、珊瑚等实体化石及Zoophycos遗迹化石, 下部还发育多期风暴沉积, 该层灰岩属于正常浅海(开阔台地)沉积。在L6至L7灰岩之间的层段, 含多层煤层, 中、下部为细粒砂岩、粉砂岩与泥岩、碳质泥岩薄互层、含8-2#和8-1#煤层, 发育水平层理、脉状层理和透镜状层理, 属于混合坪和泥炭坪沉积; 上部为灰色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 发育大型楔状交错层理, 属于障壁岛沉积; 顶部为7#煤和碳质泥岩, 属于泥炭坪沉积。上述沉积特征和沉积序列表明, 自下而上, Ⅳ 煤段依次为开阔台地— 局限台地— 潮坪(混合坪)— 障壁岛— 潮坪(混合坪、泥炭坪)— 开阔台地— 潮坪(混合坪、泥炭坪)— 障壁岛— 潮坪(泥炭坪)沉积。进一步分析发现, 该Ⅳ 煤段发育多层煤层(9#、8-1#、8-2#和7#煤层), 其中9#煤层部分可采并含有可供抽采的煤层气资源, 这与局限台地— 障壁岛— 潮坪沉积体系有密切的关系。

3.5 Ⅴ 煤段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Ⅴ 煤段系指K5灰岩(L7灰岩)底至K6灰岩(L8灰岩)之下的厚层细粒石英砂岩顶面之间的岩性段(图 3)。L7灰岩, 又俗称附城灰岩, 为深灰色中厚层— 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 中上部夹3~4层燧石结核条带, 含纺锤虫类、珊瑚、介形类、腕足类、三叶虫、牙形刺等实体化石及Chondrites, Rhizocorallium, Zoophycos等遗迹化石, 总体上属于正常浅海(开阔台地)沉积, 但顶部泥质含量增大, 常风化为土黄色, 分析认为是过渡为局限海湾(或潟湖)沉积。值得强调的是, L7灰岩可进一步细分为6个分层(自下而上编号为L7-1至L7-6), 其中L7-3分层产有个体细小并具有黑色充填物的Zoophycos遗迹化石, 显示其形成时水体较深, 代表着本区又经历一次较大规模的海侵(胡斌等, 2013)。

在L7灰岩之上的含煤碎屑岩层段, 按岩性特点可分为上、中、下3部分, 下部为钙质泥岩、泥岩, 发育水平层理, 含大量腕足类化石, 如Derbyia sp., D. gruenewaldti, Juressania cf. juressanensis, Rugosochonetes sp., Marginifera sp.等, 属于潟湖沉积; 中部主要为灰色薄层— 中厚层状细粒砂岩, 发育中型— 小型波状交错层理, 其下为薄层状粉砂岩夹泥岩, 其上为薄层状粉砂岩夹泥岩、碳质泥岩和6#煤层, 发育水平层理和脉状层理, 属于障壁岛砂坪、混合坪、泥坪和泥炭坪沉积; 上部主要为中厚层— 厚层状细粒砂岩, 发育大型楔状交错层理, 属于障壁岛沉积。

上述特征表明, V煤段自下向上依次发育的沉积环境为开阔台地— 局限台地— 潟湖— 潮坪(混合坪、砂坪、混合坪、泥坪、泥炭坪、混合坪)— 障壁岛沉积(图3)。该段发育6#煤层, 该煤层局部可采并含有可供抽采的煤层气资源, 其沉积背景为局限海湾。

3.6 Ⅵ 煤段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Ⅵ 煤段系指K6灰岩(L8灰岩)之下的厚层细粒石英砂岩顶至K7砂岩底之间的岩性段(图 3)。L8灰岩, 又俗称山垢灰岩或小东沟灰岩, 为一层浅灰色泥质灰岩或泥灰岩, 在陵川县附城镇松窑沟太原组剖面露头上不甚发育, 厚度仅0.2 m, 含纺锤虫类Schwagerina sp., 瓣鳃类Astartella cf. orientalis, Streblochondria?sp.以及腹足类Bellerophon sp.和 Anomphalus sp.等生物化石, 为局限海湾(局限台地)沉积。L8灰岩之下为薄层状泥岩夹粉砂岩和5#煤层, 发育水平层理和透镜状层理, 属于混合坪和泥炭坪沉积; L8灰岩上为黑色泥岩, 含大量菱铁矿结核或透镜体, 属于潟湖沉积。因此, 该Ⅵ 煤段自下而上依次为潮坪(混合坪和泥炭坪)— 局限台地— 潟湖沉积。

4 聚煤环境模式

基于对沁水盆地东南部太原组露头剖面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的详细研究, 以及对部分钻孔资料的分析, 作者建立了3种聚煤环境模式, 即岛湖潮坪聚煤环境模式、局限海湾(潟湖)潮坪聚煤环境模式和滨岸潮坪聚煤环境模式。这3种聚煤环境模式的主要特征分述以下。

4.1 岛湖潮坪聚煤环境模式

这种聚煤环境形成的沉积背景与障壁岛— 潟湖— 潮坪沉积体系密切相关。太原组中出现的障壁岛, 也可以称之为障壁砂岛或砂坝, 是平行或近平行于海岸并高出海面的狭长形砂体, 因其对广海海水的隔挡作用而成为潟湖的屏障。潟湖水体由于处于局限流通状态, 水动力条件以潮汐为主, 波浪作用微弱, 所以水能量较小。在潟湖周围的宽缓地带, 往往形成潮坪沉积。在该沉积区, 由于地形平缓, 加之潮汐水位升降的幅度一般为2~3 m(最大可超过10 m), 所以在平面上往往形成广阔的潮间带。潮上坪位于潮坪的潮上部分, 其分布范围比潮间坪更为广泛, 在气候湿润和植被繁盛的条件下, 可发育泥炭沼泽, 从而形成良好的聚煤环境。

在这种聚煤环境下, 发育有5种沉积类型(图 4)。类型1由潟湖、混合坪和泥炭坪沉积构成(图 4-A), 见于陵川剖面L1之下的Ⅰ 煤段, 如图2中的5— 9层, 顶部泥炭坪沉积发育15#煤层; 类型2由潟湖和泥炭坪沉积组成(图 4-B), 下部的潟湖沉积为灰色、深灰色薄层状铝土质泥岩, 上部为煤层或碳质泥岩夹煤线, 如图2中的第9层, 顶部泥炭坪沉积发育14#煤层; 类型3由障壁岛、潟湖、溢流扇和泥炭坪沉积组成(图 4-C), 其中的溢流扇沉积为细粒砂岩和粉砂岩, 具正粒序层理, 之上为泥炭坪沉积, 往往形成薄煤层或碳质泥岩夹薄煤层或煤线, 如图2中的1— 4层(16#煤层); 类型4为障壁岛加泥炭坪沉积(图 4-D), 下部的障壁岛沉积为中厚层— 厚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 发育平行层理、大型楔状和板状交错层理, 上部的泥炭坪沉积常见薄煤层或碳质泥岩夹煤线(7#煤层), 如图3中的44— 45层; 类型5由障壁岛、混合坪和泥炭坪沉积组成(图 4-E), 此沉积类型与类型4总体特征几乎相同, 但上部的泥炭坪沉积之下发育砂泥薄互层为代表的混合坪沉积, 如图3中的29— 31层(9#煤层)及53— 54层(5#煤层)。

图4 岛湖潮坪聚煤环境模式及沉积序列类型(A— E)Fig.4 Coal-accumulating environment model and depositional sequence types(A-E) of tidal flat associated with barrier island and lagoon depositional system

上述沉积序列表明, 岛湖聚煤环境中的潮坪地带可形成2种类型的泥炭坪, 即:潟湖后泥炭坪和岛后泥炭坪。潟湖后泥炭坪, 位于潟湖靠陆地一侧, 分布面积广, 所形成的煤层厚度大、层位稳定, 大多数可采, 其沉积序列通常是, 底部以障壁岛砂体沉积开始, 向上依次过渡为潟湖— 潮坪沉积, 有时伴随着水深变化, 可再次发育潟湖— 潮坪沉积, 最后过渡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岛后泥炭坪, 位于障壁岛后靠潟湖一侧, 分布面积相对较小, 往往形成薄煤层, 局部形成较厚的可采煤层, 但容易因潮道的侧向迁移而发生破坏或被冲蚀, 其沉积序列显示下部为障壁岛砂体沉积, 上部为潮坪沉积, 最后过渡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根据沁水盆地东南部煤层气勘探开发钻孔分析, 属于岛湖聚煤环境形成的15#煤层最厚(一般5 m以上), 9#煤层部分可采, 并且都含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煤层气资源。由此可以推断, 高含量煤层气的生成环境与局限或封闭的滞留环境有关。

4.2 局限海湾(潟湖)潮坪聚煤环境模式

该模式是指沿海湾靠陆一侧发育的潮坪成煤环境, 与上一种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 一般不发育水面之上的障壁岛(或砂岛), 而是在水面之下或附近的碳酸盐岩浅滩或沿岸浅砂滩(砂岛)。这种浅滩是指能量高、水体相对较浅(位于正常浪基面之上)的沉积环境。沉积物有碳酸盐鲕粒、藻粒、内碎屑、生物碎屑和砂等多种类型。浅滩形态多样, 可以呈丘状、席状或堤状, 且规模变化较大。浅滩可露出水面, 也可处于水下, 并可随着海水进退而向陆地或海方向迁移。浅滩向陆一侧为局限海湾, 当海退水体变浅时会演变为潟湖, 这时会出现潟湖、潮坪沉积。向海一侧为开阔海。由于浅滩对广海海水的隔挡作用, 其内侧局限海湾(潟湖)的水动力条件较弱, 主要受潮汐作用影响, 所以在局限海湾(潟湖)周围便形成了潮坪沉积。在局限海湾(潟湖)靠陆一侧, 由于河流携带陆源碎屑物质的注入, 形成碎屑岩潮坪沉积, 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发育泥炭坪, 称之为局限海湾(潟湖)后泥炭坪(图 5)。局限海湾(潟湖)后泥炭坪沉积序列起始于局限台地沉积, 向上过渡为潟湖、潮坪沉积, 或直接过渡为潮坪沉积, 最后演化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

图5 局限海湾(潟湖)潮坪聚煤环境模式及沉积序列类型(A、B)Fig.5 Coal-accumulating environment model and depositional sequence types(A, B)of tidal flat alongside restricted bay(lagoon)

本区太原组的局限海湾(潟湖)后泥炭坪沉积出现2种沉积序列, 即图5中的类型A和类型B(图 5)。类型A(图 5-A)由局限台地、混合坪和泥炭坪沉积组成。此沉积类型下部为局限台地沉积, 岩性为(含)生物碎屑灰岩, 含广盐性动物化石; 中部为混合坪沉积, 岩性为灰色、深灰色薄层状粉砂岩与泥岩互层, 发育脉状层理、波状层理和透镜状层理等潮汐层理, 含动物、植物化石; 上部直接为煤层或泥岩夹煤层(线), 发育水平层理, 有时泥岩中可夹薄层砂质沉积, 具透镜状层理。此沉积类型比较常见, 如图2剖面中L1— L2之间含煤层段、L4— L5之间含煤层段(11#煤层)。类型B(图 5-B)自下而上为局限台地、潟湖、混合坪、砂坪、混合坪和泥炭坪沉积(6#煤层), 局限台地主要是灰泥岩或泥灰岩沉积, 潟湖沉积主要是灰色薄层状铝土质泥岩、钙质泥岩和泥岩, 混合坪沉积为灰色粉砂岩与泥岩薄互层, 发育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等典型的潮汐层理, 砂坪沉积一般为薄层— 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 发育波状交错层理。从该研究区太原组剖面各含煤层段的煤层发育特征来看, 局限海湾(潟湖)潮坪聚煤环境可出现可采煤层(6#煤层), 并含有可抽采的煤层气资源, 但也有无开采价值薄煤层(如11#煤层), 前者与局限环境有关, 后者可能与环境的开放程度有关。

4.3 滨岸潮坪聚煤环境模式

这种聚煤模式与前2种模式的显著不同在于未出现障壁岛或浅滩沉积, 潮坪直接发育于无障壁的滨岸地带。由于没有障壁岛或浅滩的障壁作用, 所以在沉积序列上无潟湖和障壁岛沉积。这种情况下的滨岸地带具有如下特征:海底坡度极为平缓, 波浪作用微弱, 潮汐作用较强, 主要为粉砂淤泥质沉积, 属于低能滨岸带的潮坪沉积。因为沉积基底极为平缓, 加之潮汐作用显著, 所以往往形成广阔的潮坪沉积。在适宜的条件下, 低能滨岸带也可形成泥炭坪, 称之为滨岸泥炭坪。

本区太原组的滨岸潮坪聚煤环境出现4种沉积序列, 即图6中的类型 A— D(图 6)。类型A(图 6-A)由开阔台地、混合坪和泥炭坪沉积组成。此沉积类型下部为开阔台地灰岩沉积, 含窄盐性动物化石; 向上变为砂泥薄互层的混合坪沉积, 发育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 顶部为薄煤层(8-2#煤层), 见于陵川剖面L6— L7之间含煤层段, 如图6中的32— 35层。类型B(图 6-B)由砂坪、混合坪和泥炭坪沉积组成, 见于陵川剖面L6— L7之间含煤层段(8-1#煤层), 如图6中的36— 42层。类型C(图 6-C)

图6 滨岸潮坪聚煤环境模式及沉积序列类型(A— D)Fig.6 Coal-accumulating environment model and depositional sequence types(A-D)of coastal tidal flat

自下而上为开阔台地、混合坪、潮渠和泥炭坪沉积, 其中, 潮渠沉积主要为薄层— 中厚层状中粒砂岩, 发育中型— 大型楔状交错层, 往往呈透镜状穿插于混合坪或泥坪之中, 在横向上延伸不远即尖灭, 该类型见于陵川剖面L3— L4之间含煤层段(12#煤层), 如图2中17— 20层。类型D(图 6-D)自下而上为开阔台地、混合坪、潮渠、混合坪和泥炭坪沉积, 此沉积类型与类型C的显著区别在于潮渠与泥炭坪之间出现混合坪沉积, 但潮渠沉积类似。此沉积类型也见于陵川剖面L2— L3之间含煤层段(13#煤层), 如图2中 12— 16层。该研究区太原组沉积期滨岸潮坪聚煤环境形成的煤几乎都不可采, 这可能与频繁的潮汐和海浪作用有关, 这种水流作用会对泥炭沼泽沉积产生破坏或影响。

5 结论

基于山西沁水盆地东南部陵川县附城镇一带上石炭统— 下二叠统太原组剖面和部分勘探钻孔资料的研究, 通过对其岩性、沉积构造、实体化石、遗迹化石和沉积序列等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 取得以下几点认识:

1)本区太原组灰岩形成于正常浅海(开阔台地)和局限海湾(局限台地)2种沉积环境。其中, L1灰岩顶部、L2灰岩中下部、L4灰岩上部、L5灰岩顶部、L7灰岩顶部和L8灰岩形成于局限海湾环境, 其他灰岩层均形成于正常浅海环境。

2)根据本区太原组煤系岩性组合特征, 可划分为6个岩性段, 自下而上命名为Ⅰ 煤段、Ⅱ 煤段、Ⅲ 煤段、Ⅳ 煤段、Ⅴ 煤段和Ⅵ 煤段, 每个煤段均发育泥炭沼泽沉积, 各段中的碎屑岩及所含煤层形成于障壁岛(或称砂岛)、潟湖和潮坪沉积背景。

3)通过对沉积特征和沉积序列的分析, 提出了本区太原组煤系发育的11种沉积序列类型和3种聚煤环境模式, 即:岛湖潮坪聚煤环境模式、局限海湾(潟湖)潮坪聚煤环境模式和滨岸潮坪聚煤环境模式。其中, 16#煤、15#煤、14#煤、9#煤、7#煤和5#煤形成于岛湖潮坪聚煤环境; 11#煤和6#煤形成于局限海湾(潟湖)潮坪聚煤环境; 13#煤、12#煤、8-2#煤和8-1#煤形成于滨岸潮坪聚煤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刚, 刘林玉. 1998. 沁水盆地古生界天然气圈闭条件分析[J]. 西北地质, 19(4): 34-38. [文内引用:1]
2 葛宝勋, 尹国勋, 李春生. 1985. 山西阳泉矿区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探讨[J]. 沉积学报, 3(3): 33-44. [文内引用:1]
3 何锦文, 臧庆兰, 杨天恩. 1987. 山西陵川附城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的岩石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见: 山西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14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晋东南地区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和古生物群[M]. 江苏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329-362. [文内引用:1]
4 侯吉辉, 徐国豪, 杨天恩, . 1987. 晋东南地区晚古生代含煤地层. 见: 山西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14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晋东南地区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和古生物群[M]. 江苏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60. [文内引用:1]
5 胡斌, 胡磊, 宋慧波, . 2013a. 晋东南上石炭—下二叠统太原组灰岩中遗迹组合及其沉积环境[J]. 古地理学报, 15(6): 809-818. [文内引用:2]
6 胡斌, 杨连超, 胡磊, . 2013b. 山西陵川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15#煤层成煤环境分析[J]. 中国煤炭地质, 25(2): 4-11. [文内引用:1]
7 黄志明, 张鸿升, 许建国, . 1989. 山西寿阳矿区含煤岩系环境及聚煤特征[J]. 沉积学报, 7(1): 91-99. [文内引用:1]
8 贾炳文, 王平泽. 1989. 山西省沁水煤田平昔矿区上石炭统太原组沉积环境探讨[J]. 沉积学报, 7(2): 71-77. [文内引用:1]
9 贾建称. 2007. 沁水盆地晚古生代含煤沉积体系及其控气作用[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9(4): 374-382. [文内引用:1]
10 康希栋. 1994. 沁水煤田町店勘探区太原组K2-K4灰岩段沉积环境[J].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9(3): 293-297. [文内引用:1]
11 芮琳, 侯吉辉. 1987. 晋东南地区晚石炭世类. 见: 山西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14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晋东南地区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和古生物群[M]. 江苏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39-280. [文内引用:1]
12 邵龙义, 肖正辉, 何志平, . 2006. 晋东南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古地理及聚煤作用研究[J]. 古地理学报, 8(1): 43-52. [文内引用:1]
13 王志浩, 文国忠. 1987. 晋东南地区晚石炭世牙形刺. 见: 山西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14队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晋东南地区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和古生物群[M]. 江苏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6-203. [文内引用:1]
14 杨光. 2011. 试论首阳井田太原组含煤地层沉积环境的演化[J]. 煤, 20(7): 48-50. [文内引用:1]
15 张志存. 1990. 太原西山晚石炭世类的再研究[J]. 微体古生物学报, 7(2): 95-122.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