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凌超豪,男,1989年7月生,湖南娄底人,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和第四纪环境研究。E-mail: 304702807@qq.com。
赣北鄱阳湖地区土塘剖面发育第四纪红土,自下而上可分为强网纹红土层、弱网纹红土层、微网纹红土层、均质红土层和下蜀黄土层。基于常量元素、粒度分析数据以及前人年代框架,初探土塘剖面化学风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1)土塘剖面粒度组分均一,常量元素含量相近,风化淋溶强烈。(2)土塘剖面各地层间化学风化强度存在差异:下蜀黄土层为初期的去Na、Ca阶段;均质红土层为中期的去K阶段;微网纹红土层由去K阶段向去Si阶段过渡;网纹红土层已完全进入晚期去Si阶段。剖面常量元素的相对迁移能力为:Na2O>MnO2>CaO>P2O5>MgO>K2O>SiO2>Al2O3>TiO2>Fe2O3。(3)中更新世以来赣北鄱阳湖地区气候总体上由暖湿趋于干冷,期间伴随多个明显的干湿旋回佐证强烈的淋溶与干湿交替作用是网纹红土发育的重要驱动因子。
About the first author Ling Chaohao,born in 1989,is a master candidate in the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physical geography and Quaternary science. E-mail: 304702807@qq.com.
The Quaternary laterite was developed in the Tutang section in Poyang Lake region,northern Jiangxi Province,and it was divided into four layers from bottom to top, including the highly developed vermicular laterite layer, the weakly developed vermicular laterite layer, the very weakly developed vermicular laterite layer, the homogenous laterite layer and the Xiashu loess layer.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laeoclimate of Tutang section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major element,grain size and chronological data from former researchers,and the conclusions were drawn as follows: (1)All layers of Tutang section are quite coincident in particle size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y all experienced an intense chemical weathering process. (2)As for the degree of weathering,the Xiashu loess is in the primary stage by leaching Ca and Na;the homogenous laterite almost reaches the secondary stage by leaching K; the very weakly developed vermicular laterite almost finishes the secondary stage by leaching K,and begins to leach Si; the vermicular laterite has been in the late stage by leaching Si. In terms of migration ability,the major elements are ranked as follows: Na2O>MnO2>CaO>P2O5>MgO>K2O>SiO2>Al2O3>TiO2>Fe2O3. (3)The climate of the Poyang Lake region in northern Jiangxi Province since the Middle Pleistocene changed from warm-wet to cool-dry generally,and the alternate dry and wet fluctuations were oprious,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strong eluviation and alternate dry and wet fluctuations are the important driving factors to form the vermicular laterite.
网纹红土是中国南方红土的典型代表, 记录着其形成过程中环境变迁的信息, 对于重建中国南方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有重要意义(席承藩, 1991; 朱显谟, 1993; 赵其国和杨浩, 1995)。在赣北鄱阳湖地区, 红黏土或网纹红土层之上常覆盖着一层黄土堆积。有学者将顶部的黄土堆积称为下蜀黄土, 认为它与宁镇地区的黄土堆积具有同时或同源性, 且与晚第四纪黄土南侵有关(杨达源, 1991; 李吉均等, 1983; 胡雪峰和龚子同, 2001)。胡雪峰和龚子同(2001)的研究表明九江地区的红土和黄土均为风成堆积。这与早期研究结果(蒋复初等, 1997; 熊尚发等, 1998)一致。蒋复初等(1997)和李长安(1997)对九江长虹大道剖面的研究认为, 典型网纹红土的底界年代为869 ka BP, 是中更新世早期以来的产物。红黏土是中更新世晚期的产物(赵其国和杨浩, 1995; 夏应菲和杨浩, 1997; 乔彦松等, 2003)。杨达源(1991)将长江中游地区的第四纪风成堆积分为下蜀黄土、下蜀红土、发育灰白网纹的下蜀土3个层组, 并指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 但下蜀黄土、红黏土、网纹红土之间具体存在怎样的关联性?与古气候演变的有何关联?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野外调查发现在赣北鄱阳湖地区九江土塘剖面, 均质红土层之下, 微网纹红土层直接覆盖在网纹红土之上; 在红土层中, 粗大且密集的网纹与稀疏且细小的网纹交替发育; 在微网纹红土层中, 网纹虽不典型, 但是网纹化现象从上到下普遍存在, 只是程度有所差异, 对应蒋复初等(1997)和张明强等(2010)在九江长虹剖面发现的偶含灰白网纹的褐黄色泥质粉砂黄土。微网纹红土层可能是网纹层向均质红土层的过渡层, 记录着古气候演变信息, 但以往少有将其作为重要地层单元加以研究。九江土塘剖面自下而上强网纹红土— 弱网纹红土— 微网纹红土— 均质红土— 下蜀黄土多元结构, 层次鲜明, 连续过渡, 无沉积间断, 记录了长江中游赣北鄱阳湖地区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的演变过程, 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作者结合已知年代框架, 主要基于常量元素、粒度研究, 比较和分析土塘剖面各单元层之间的理化性质特征, 探讨多元地层间物质组成特征的关联性及其古气候演变意义。
九江土塘剖面位于赣北鄱阳湖地区, 地理坐标为29° 29'7″N, 116° 23'33″E, 地处东南季风区中亚热带北部(图 1), 年均气温16~17 ℃, 年降水量1300~1600 mm(朱丽东等, 2007)。受狭管效应影响, 冬季风强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李徐生等, 2006; 庄检平等, 2007)。植被为原生的马尾松和茅草, 剖面地层从上往下依次为现代土壤层— 下蜀黄土层— 均质红土层— 微网纹红土层— 弱网纹红土层— 强网纹红土层。地层连续过渡, 无沉积间断。剖面均质、无层理、多孔隙, 质地为粉砂或含黏土粉砂, 各地层描述和年代详见图2。全剖面以3 cm等间距采样242个, 并系统选取样品进行粒度和元素测试, 初步探索赣北鄱阳湖地区九江土塘剖面各地层单元间关联性及其蕴含的古气候信息。
以10 cm等间距在土塘剖面选取72个样品, 同时也选取长江河漫滩现代沉积样10个, 南京燕子矶下蜀土样15个, 进行元素实验对比研究。常量元素测试在江西师范大学理化测试中心完成, 仪器为德国产S4PIONEER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前将烘干样品在研钵中充分研磨分散并过200目筛保证去除团粒, 研磨后的样品取约10 g在压片机上压制成直径约为4 cm、厚约5 mm的圆片, 上机测试。
以30 cm等间距选取28个样品进行粒度测试, 所有样品粒度测试均在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测试仪器为英国MALVERN仪器公司生产的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仪, 测量范围0.02~2000, μ m。取0.2 g风干样品放入烧杯, 加入10~15 mL 10%的H2O2煮沸以去除样品中的有机质。再在10 mL 10%的 HCl中继续煮沸以去除无机碳酸盐, 待冷却后加满去离子水静置24 h, 并抽去烧杯上部清液, 以0.5 mol/L的(NaPO3)6溶液10 mL作分散剂, 并用超声波清洗器振5min, 使样品有效分散, 随即上机测试。
赣北鄱阳湖地区网纹红土年代的研究, 前人已经做了大量工作, 基本确立了该区域的年代框架。如蒋复初等(1997)根据Cande 和 Kent的古地磁极性年代表的模式年龄, 大致计算出九江长虹大道剖面的沉积速率, 发现各段地层的沉积速率大致接近, 并认为九江长虹大道剖面网纹红土堆积中底部的水平状铁质网纹红土发育最早, 沉积年代为1232~869 ka BP, 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 垂向网纹层红土大致的沉积年代为869~392 ka BP, 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中期; 红色黏土即均质红土层沉积于392~01 ka BP, 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晚期; 上层的下蜀黄土层则为晚更新世风成黄土— 古土壤序列; 李吉均等(1983)对九江星子叶家垄剖面的研究表明, 顶部的风成下蜀土堆积与第四纪“ 黄土南侵” 有关, 年代大约在末次冰期。综合前人对赣北鄱阳湖地区网纹红土地层年代的研究和土塘剖面的地层学特征, 认为该区域强网纹红土层形成于中更新世早中期, 弱网纹红土形成于中更新世中晚期, 均质红土形成于晚更新世早中期, 顶部下蜀黄土是末次冰期以来的产物。这一年代框架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李吉均等, 1983, 吴锡浩等, 1995; 顾延生等, 1997; 蒋复初等, 1997; 李长安, 1997; 夏应菲和杨浩, 1997)。土塘剖面与邻近的九江长虹大道剖面属同一地层, 沉积特征以及网纹发育程度相似, 剖面各地层描述和年代区间详见图1和图2。
粒度结果显示土塘剖面由上而下平均粒径Mz(φ )变化范围在6.49~7.13之间, 粒度组分比较均一, 不同地层单元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 粒度参数变化幅度小, 指示出单一的搬运营力(图 2)。常量元素质量百分比含量表明:土塘剖面主要的化学成分如SiO2、Al2O3、Fe2O3含量总和都稳定在80%~90%之间, 与北方的洛川黄土(85.41%)、长江下游燕子矶下蜀黄土(81.21%)较为相近, 而与长江河漫滩沉积物(75.83%)相差较大; 与上陆壳相比, 除SiO2、Al2O3 、MnO含量相近外, 有富TiO2、Fe2O3(全铁), 贫Na2O、MgO、CaO、K2O的特征(表 1)。
土塘剖面各地层常量元素含量大致相近, 但仍存一定差异(图 3, 表1)。SiO2含量在下蜀黄土层(65.33%)、均质红土层(63.91%)和微网纹红土(64.80%)中相近, 网纹层上部弱网纹红土(68.02%)和底部强网纹红土(68.35%)含量接近。总体上SiO2随着深度的增加有震荡递增趋势。同样, TiO2随深度的加深呈震荡递增趋势。Al2O3在现在土壤层中含量(10.86%)明显偏低, 在下蜀黄土层(15.59%)以及均质红土层(16.61%)和微网纹红土(16.48%)中相近, 但高于弱网纹红土层(14.87%)和强网纹红土层(14.48%)。Fe2O3含量在现代土壤层(3.45%)中明显偏低, 在下蜀黄土层(5.27%)以及均质红土层(5.70%)和微网纹红土(5.95%)中相近, 微网纹红土向网纹红土层上部(5.21%)过渡时, Fe2O3含量呈递减趋势, 但网纹红土层上部(5.21%)弱网纹层向底部(5.76%)强网纹层过渡Fe2O3含量递增。总体上Al2O3、Fe2O3含量先趋于稳定, 在网纹红土层先减小后递增。网纹红土中K2O、Na2O、CaO和MgO等易淋溶组分含量很低, 除K2O含量略高于1%外, 其余组分均不足1%。K2O、 Na2O、MgO 等易淋溶的元素, 随着深度的变化, 质量百分比明显递减。
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区沉积的地球化学元素组成特征, 作者将土塘剖面各地层单元、长江河漫滩、南京燕子矶下蜀黄土、北方洛川黄土与上部陆壳元素组成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图4)。
由图4可见, 不同区域剖面中常量元素大致呈直线靠近上部陆壳平均线, 指示了其物质来源的广泛性以及高度的混合性。同时易淋溶元素以及稳定元素在不同地区沉积物亏损富集程度略有差异, 相对于上陆壳、北方黄土、南京下蜀黄土、长江河漫滩, 土塘剖面易淋溶元素P2O5、Na2O、CaO、MgO显著偏离上陆壳分布曲线, 表现出明显的亏损, 而 TiO2、Fe2O3相对富集。P2O5、Na2O、CaO相比其他元素而言, 更易风化迁移(陈骏等, 1997; 刁桂仪与文启忠, 1999)。表明土塘剖面经历了相对其他地区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 从各地风成沉积标准化曲线易迁移元素(如P2O5、Na2O、CaO、MgO)的亏损程度和难迁移元素(如TiO2、Fe2O3等)富集程度来看, 风化程度由强到弱大致顺序如下:九江土塘剖面> 南京燕子矶下蜀土> 长江河漫滩沉积物> 洛川黄土。
化学蚀变指数CIA主要反映的是硅酸盐矿物(主要是长石矿物)的风化, 不存在元素迁移后再淀积的情况, 因此, 很好地反映了沉积物形成时的化学风化情况而不是后期环境变化, 在化学风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其中CIA表示为:
CIA=[Al2O3/(Al2O3+CaO+K2O+Na2O)]× 100
式中均为氧化物分子摩尔数, CaO为沉积物中的硅酸盐矿物中的Ca含量, 而不包括碳酸盐和磷酸盐中的CaO含量(杨守业等, 2001; Nesbitt, 1982)。风化的长石CIA值为50, 伊利石和蒙脱石为75~85, 高岭石和绿泥石则接近100。由表生环境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可知, 化学风化越强, 这些参数值越高(李徐生等, 2007)。一般地, ClA值介于50~65之间, 反映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初等的化学风化程度; CIA值介于65~85之间, 反映温暖、湿润条件下中等的化学风化程度; CIA值介于85~100之间, 反映炎热、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条件下的强烈的化学风化程度(冯连君等, 2003)。
将土塘剖面CIA值以及Na2O/K2O值投点到坐标系中, 得到CIA与Na2O/K2O关系散点图(图 5), 土塘剖面72个样品的CIA值在85~91之间, 平均值为88.69, 远高于上陆壳的平均值47.92(李徐生等, 2007), 显著高于北方洛川黄土的72.14, 高于长江河漫滩的65.51, 也高于南京燕子矶下蜀黄土的77.04。据CIA值的大小, 大致可以判断各区域剖面化学风化强度序列为:九江土塘剖面> 南京燕子矶下蜀黄土> 长江河漫滩沉积物> 北方黄土, 表明九江土塘经历了亚热带条件下强烈的化学风化。同时土塘剖面各单元层之间CIA值也存在一定差异, 化学风化强度序列为下蜀黄土层(86.43)< 均质红土层(87.94)< 微网纹红土层(88.35)< 弱网纹红土层(89.14)< 强网纹红土层(89.96)。
Na2O/K2O值(分子摩尔比)是衡量样品中斜长石风化程度的指标, 同样可以用于表征堆积物的化学风化程度。长石特别是斜长石富含Na, 而钾长石、伊利石和云母富含K; 由于斜长石的风化速率远大于钾长石, 因此, 风化剖面中的Na2O/K2O值与其风化程度呈反比(Nesbitt et al., 1980)。将CIA值以及Na2O/K2O值投点到坐标系中(图 5), 土塘剖面上各单元层样品的Na2O/K2O值与CIA指数的变化特征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剖面从上而下Na2O/K2O值递减、CIA值递增(图 5)指示的化学风化强度依次增强, 这与前文揭示的情况吻合。
为进一步分析土塘断面与北方黄土、南京燕子矶下蜀土、长江河漫滩沉积物风化程度的差异, 预测剖面未来的化学趋势和推演解释古风化剖面的风化趋势, 作者将其数据投点在Nesbitt等提出的有关大陆风化的A-CN-K三端元图(图 6; 张西营等, 2004; 张立娟等, 2011)中。北方黄土、长江河漫滩沉积物、南京燕子矶下蜀土数据点以平行于A-CN边的趋势向A-K边靠近, 远离斜长石— 钾长石基线。沿着趋势线1的方向, 北方洛川黄土— 长江河漫滩沉积— 南京下蜀土— 九江土塘剖面脱Ca, Na的速率逐渐增大, 风化强度依次增强(图 6)。
其中土塘剖面最为远离斜长石一钾长石基线, 已靠到A-K连线, 表明土塘剖面整体处于大陆风化的中期阶段, 其剖面中斜长石几乎风化殆尽, 风化趋势线平行于A-K连线且向A点趋近, 呈现了明显的脱K特征和较强的富A1化趋势, 表明进一步的风化作用已导致其含K矿物(黑云母、伊利石和钾长石)的分解, 次生黏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反映土塘剖面经历了更强的化学风化。土塘剖面内部各地层单元紧靠A-K边, 沿着趋势线2方向, 下蜀黄土层— 均质红土— 微网纹红土— 弱网纹红土— 强网纹红土Al渐增, K逐减。趋势线2表明九江土塘剖面从上往下硅酸盐矿物经历了更强烈的化学风化。化学风化程度依次是:下蜀黄土层< 均质红土< 微网纹红土< 弱网纹红土< 强网纹红土。与前文结论一致。
化学风化系数硅铝率(SiO2/Al2O3)、铝铁率(Al2O3/Fe2O3)、硅铝铁率(SiO2/(Al2O3+Fe2O3)反映Si的淋失和Fe、Al的富集, 常用来表示风化作用的强度, 其值越小, 风化强度越大; 风化淋溶系数(BA)作为常用的风化指标, 主要反映盐基的淋溶状况, 可以很好地定量表示硅酸盐岩的化学风化强。BA值越小, 风化淋溶越强(靳建辉等, 2010; 李建武等, 2010; 李志文等, 2010; 应立朝等, 2013)。从图7中可知:土塘剖面从下而上, BA值呈递增趋势, CIA值呈递减趋势; 硅铝率值、铝铁率值、硅铝铁率值在网纹红土层以上近乎直线, 只存在非常微弱的波动, 但在网纹红土层中波动加大, 并呈现强网纹向弱网纹递增趋势。所有的化学指标证据显示:剖面从下而上各单元地层化学风化强度减弱, 化学风化强度存在波动旋回。与前文相符。
在化学风化过程中, 活泼性元素易淋溶迁移出去, 造成稳定性元素相对残留富集。故元素绝对含量的变化不能有效真实地反映风化成壤过程中相关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掩盖了元素迁移或富集的真实情况。元素的变化率可以用来获知元素的迁移或富集程度(陈骏等, 1997; 李徐生等, 2007), 计算公式为:
式中: XS、IS分别为样品中元素X和参比元素I的含量; XP、IP分别为上述元素在原始母质中的含量。如果δ < 0, 则元素X相对参比元素迁出; 反之, 则元素相对富集(陈骏等, 1997)。在土塘剖面原始母质未明情况下, 可用剖面中化学风化最弱的地层近似代表母质(李徐生等, 2007)。实验数据显示下蜀黄土层顶部TTb-007样品 CIA值最小(85.97), BA值最大(0.16), 即风化程度最弱, 可近似代表原始母质。作者选取Al作为参比元素, 计算各单元土壤层元素的迁移或富集程度。
计算结果表明, 土塘剖面绝大部分常量元素相对于Al元素在化学风化过程中发生了迁移淋失, 其中 Na2O、MnO2、CaO、P2O5、MgO、K2O迁移率δ < 0, 且|δ |> 10%, δ (Na)最大, 达到50.69, δ (K2O)也有17.11%, 表现为明显剧烈的迁移淋失; δ (SiO2)为2.91%(图8), 表明Si相对于Al元素也发生了一定的迁移, 但差异不明显。这也从一定程度说明土塘剖面化学风化已完成中期的去K阶段, 进入晚期去Si(Nesbitt and Young, 1984)。常量元素中δ (TiO2)、δ (Fe2O3)分别为0.91%, 8.45%(图8), 表明Fe2O3、TiO2相对于Al元素有轻微富集的特征, 相对稳定, 以残留富集为主。Fe2O3常残留富集在铁质胶膜中, 土塘剖面常见富含铁质胶膜的地层。根据δ (%)值的大小顺序可以大致确定九江土塘剖面常量元素迁移能力如下:Na2O> MnO2> CaO> P2O5> MgO> > K2O> SiO2> Al2O3> TiO2> Fe2O3。
不同的气候条件造就与之相适应的沉积物, 沉积物中的化学元素在表生环境下的地球化学行为特征, 可作为古气候、古环境的替代性指标(张虎才等, 1997; 李徐生等, 2007; 赵倩等, 2012)。土塘剖面网纹红土— 微网纹红土— 均质红土— 下蜀黄土连续无间断, 完整记录着该区域气候变化的信息。每一次土壤单元层的转型, 都伴随着粒径的突变, 同时CIA、BA、硅铝铁率、硅铝率、铝铁率等地球化学指标的变化也反应着古气候的变迁。
网纹红土常作为中更新世堆积(蒋复初等, 1997), 在土塘剖面底部的强网纹红土层先是CIA增大, BA值减小。即化学风化强度先增强, 并达到最大值, 可能佐证中更新世中期, 气候由干冷逐渐趋向暖湿。它指示九江地区在中更新世有段时期全年降雨丰沛, 夏季风强盛, 强网纹红土发育。这与尹秋珍和郭正堂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尹秋珍等, 2006)。随后又出现CIA值减小, BA值增大, 小于2, μ m颗粒组分增多, 2~63, μ m颗粒组分突减, 考虑到土塘剖面为风尘堆积(蒋复初等, 1997; 熊尚发等, 1998; 胡雪峰和龚子同, 2001), 并且搬运营力单一。可能的解释是冬季风增强, 气候由暖湿转向干冷, 造成化学风化程度减弱, 在土塘剖面堆积的组分颗粒较细。这可能间接佐证土塘剖面物源较为稳定, 搬运营力风向较为固定单一, 即可能的物源是裸露的古长江河漫滩。
到了弱网纹红土层, 尽管BA值仍递增、CIA值仍递减、波动幅度减小, 但波动次数明显增多, 表明气候仍由暖湿向干冷转变, 干湿变化程度减弱, 但干湿旋回次数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中更新世晚期气候仍由暖湿向干冷转变, 转变次数增多但转变幅度较减小。
图7分析表明微网纹红土层、均质红土层、下蜀黄土层整体上气候还是由暖湿向干冷转变, 但在微网纹红土层出现1次大于63, μ m粗颗粒明显突增, 敏感颗粒组分2~63, μ m明显突减, 与之对应的CIA值突减、BA值、硅铝铁率值突增现象。这可能指示冬季风达到最大, 干冷气候最为强盛。均质红土对应末次间冰期暖湿气候, 在均质红土向下蜀黄土过渡区间出现1次敏感颗粒组分2~63, μ m明显突增, 小于2, μ m颗粒组分突增, 与之对应的CIA值突增、BA值、硅铝铁率值突减现象。这可能表明晚更新世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转变的过程中出现过气候暖湿程度最盛时期, 化学风化程度高。随后进入末次冰期, 气候变为干冷, 均质红土停止发育, 下蜀黄土开始发育。
为探索土塘剖面各个地层单元间元素迁移的情况, 选取Fe2O3、SiO2、Na2O、MgO、K2O这5种代表性氧化物(李徐生等, 2007)进行分析讨论。其相对于Al元素的迁移率如图9所示。其中Fe2O3在下蜀黄土层和均质红土层迁移率变化微弱, 基本维持在0%附近, 在微网纹红土层δ (Fe2O3)维持在4%~12%之间, 迁移率变化幅度略有增加, 在网纹红土层δ (Fe2O3)出现大幅度波动, 并在整体上表现出富集特征。δ (Fe2O3)在弱网纹层(4.4~6 m)维持在-6%~10%之间波动, 而在强网纹层(6~8 m)一直向底部呈递增趋势。总体上δ (Fe2O3)随着深度的增加, 先是趋于稳定, 后震荡式微弱递增, 最后大幅波动增加。这种变化现象一方面说明土塘剖面下部地层单元化学风化要强于上部; 化学风化强度由小到大为下蜀黄土层— 均质红土— 微网纹红土— 弱网纹红土— 强网纹红土。佐证了强烈的淋溶作用, 是蠕虫状网纹红土形成的主要原因(尹秋珍和郭正堂, 2006)。另一方面, 从 δ (Fe2O3)波动幅度微弱— 大幅— 剧烈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 中更新世以来九江地区在整体暖湿的背景下, 伴随明显的干湿变化特征, 并且这种干湿变化差异在缩减, 即强网纹红土— 弱网纹红土— 微网纹红土— 均质红土— 下蜀黄土层成壤时期的干湿变化程度在递减。这变化规律佐证了强烈的淋溶与土壤的干湿交替作用是网纹发育的重要动力(Sombroek, 2000; Yaro et al., 2006; 尹秋珍等, 2006)。随着干湿变化程度减弱, 网纹从强网纹红土转为弱网纹红土, 再转为微网纹红土, 当干湿变化程度减弱到一定范围后, 网纹不再发育。
δ (SiO2)在网纹层以上表现出淋溶迁移的特征, 在网纹层表现为残留富集。在微网纹红土层既有淋失也有富集, 可能为网纹向均质红土转变的过渡层。蒋复初等(1997)测试这一地层年代为90~112, ka。对应深海氧同位素曲线5期。活动性依次增强的K、Mg和Na元素在整个剖面中基本上均表现为淋溶迁移的特征(图 9), 且剖面下段的迁移程度较剖面上段更强, 波动的幅度也更大, 这与Fe元素揭示的情况以及剖面地层的岩性变化也是相一致的。同时, 从Si、Mg和Na的迁移程度来看, 剖面下段自下而上活动性元素的迁移程度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揭示气候的湿热程度也逐渐减弱。
δ (Na2O)在下蜀黄土层、均质红土层淋溶迁移, |δ (Na2O)|都在17%以上, 波动幅度很大, 在到达微网纹红土层后基本维持在-50%~-63%之间, 震荡幅度变小。δ (MgO)在下蜀黄土层基本维持在0%附近, 在均质红土层|δ |值才大幅波动着递增, 在微网纹红土层以及网纹层就基本维持于-17%~29%之间, 且波动幅度较小。|δ (K2O)|在下蜀黄土层也维持在0%附近, 迁移淋溶少, 到达均质红土层大幅波动递增。Na主要赋存于斜长石、云母等易风化的矿物中, K主要赋存在钾长石中, Mg主要存在原生碳酸盐矿物、云母、长石以及黏土矿物中(翟秋敏和郭志永, 2002)。据表生环境中矿物的风化由易到难顺序:基性斜长石— 辉石— 角闪石— 酸性斜长石— 钾长石— 白云母— 石英。下蜀黄土层Na迁移率|δ |> 10%, 而Mg、K迁移率维持在0%附近, 表明下蜀黄土层化学风化程度只是进入了初期的去Na、Ca阶段; 均质红土层Na元素迁移率|δ |> 10%, |δ (K2O)|在1.6%~15%之间波动, 表明均质红土层化学风化程度已经开始进入中期去K阶段; 微网纹红土层|δ (K2O)|平均值为10.9%, 化学风化程度完全进入去K阶段并向去Si阶段过渡; 弱网纹层|δ (K2O)|平均值为20.06%, 强网纹红土层|δ (K2O)|、 |δ (SiO2)|平均值为32.11%、10.03%, 表明网纹红土层完全进入化学风化晚期去Si阶段。
1)土塘剖面从上而下发育下蜀黄土层— 均质红土层— 微网纹红土层— 弱网纹红土层— 强网纹红土层, 其中微网纹红土层是网纹层向均质红土层转变的过渡层。各地层单元粒度组分比较均一, 不同地层单元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 粒度参数变化幅度小, 指示出单一的搬运营力。各地层常量元素虽存在一定差异, 但总体含量大致相近。理化性质指示剖面的风成属性, 且物源相对稳定。
2)上陆壳标准化曲线、CIA 、A-CN-K图解、BA值、硅铝铁率、硅铝率、铝铁率等地球元素化学特征揭示土塘剖面经历了强烈的风化淋溶, 与其他典型剖面相比, 风化程度由强到弱大致顺序如下:九江土塘剖面> 南京燕子矶下蜀土> 长江河漫滩沉积物> 洛川黄土。并且九江土塘剖面各地层间的化学风化强度依次是下蜀黄土层< 均质红土层< 微网纹红土层< 弱网纹红土层< 强网纹红土层, 其中下蜀黄土层化学风化程度只是进入了初期的去Na、Ca阶段; 均质红土层化学风化程度已经开始进入中期的去K阶段; 微网纹红土层化学风化程度由去K阶段向去Si阶段过渡; 网纹红土层就完全进入去晚期Si阶段。
3)土塘剖面风化过程中, 绝大部分常量元素如Na2O、MnO2、CaO、P2O5、MgO、K2O、SiO2等的地球化学行为相对于Al2O3均表现为迁移淋失, Fe和Ti 则呈轻微富集特征, 确定九江土塘剖面常量元素迁移能力如下:Na2O> MnO2> CaO> P2O5> MgO> K2O> SiO2> Al2O3> TiO2> Fe2O3。
4)土塘剖面各项理化指标系统性的变化表明中更新世以来赣北鄱阳湖地区区域气候整体相对于北方地区暖湿, 气候由暖湿趋于干冷。同时伴随明显的多个干湿旋回, 并且这种干湿变化差异在缩减, 即强网纹红土— 弱网纹红土— 微网纹红土— 均质红土— 下蜀黄土层成壤时期的干湿变化程度在相对递减。这变化规律证明了强烈的淋溶与土壤的干湿交替作用是网纹发育的重要动力。随着干湿变化程度减弱, 网纹从强网纹红土转为弱网纹红土, 再转为微网纹红土, 当干湿变化程度减弱到一定范围后, 网纹不再发育。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