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记载的1757—1774年天山北麓东部地区温度升高
李屹凯, 张莉, 安玲, 杨越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62

通讯作者简介 张莉,女,1976年生,陕西师范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历史环境变迁。E-mail: zhangli20130000@163.com

第一作者简介 李屹凯,男,1991年生,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历史地理专业。E-mail: ek20140106@163.com

摘要

通过整理历史文献中有关天山北麓东部地区18世纪中后期的相关记载,发现1757—1774年的历史文献记载了巴里坤作物物候和霜雪事件,根据物候学原理,确认1757—1774年巴里坤存在有温度升高的现象。并根据同时期历史文献中乌鲁木齐的冷暖感应记载,认为1757—1774年的温度升高发生在整个天山北麓地区。结合已有的树木年轮研究成果,并根据当时的人文社会背景进行分析,进而从更宏大的时空尺度上认识此次温度升高在历史文献记载中的具体内涵,认为历史文献记载的1757—1774年温度升高是相对于18世纪10—20年代,而非30—50年代。根据历史文献重建温度变化,必须结合文献形成的历史背景,因为同时期的人文社会背景,会影响到历史文献记载的可靠性。

关键词: 温度变化; 历史文献; 树木年轮; 天山北麓; 18世纪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5)05-0709-09
Temperature rise in eastern area of northern foot of Tianshan Mountains in AD 1757-1774 recorded by historical documents
Li Yikai, Zhang Li, An Ling, Yang Yue
Northwest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 Shaanxi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Li, born in 1976,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She specializes in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history. E-mail: zhangli20130000@163.com.

About the first author Li Yikai, born in 1991, is a candidate for master degree in Northwest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He majors in historical geography. E-mail: ek20140106@163.com.

Abstract

In this paper,a lot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were collected to restruct temperature change in the eastern area of northern foot of Tianshan Mountains during the mid-late 18th century. There were abnormal frost dates and snow falls in Barkol,and the documents showed temperature rise in AD 1757-1774. Furthermore,some perception records on warm explained the same rise in the Urumchi. Therefore,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recorded a warm period in the northern foot of Tianshan Mountains in AD 1757-1774. Combining with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by tree-ring and the social background, temperature rise recorded by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was analyzed and understood essentially. As a matter of fact,the rise was relative to the 10-20s of the 18th century,not to the 30-50s. Since the social background would influence the reliability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is is essential to focus on it to restruct the temperature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Key words: temperature change; historical documents; tree-ring; northern foot of Tianshan Mountains; 18th century

在过去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 历史文献记载作为代用资料之一备受学者的关注。其上记载气候信息的时间、地点明确, 反映的气候信息意义准确, 同时又能够传达出其他多方面的信息, 如农业生产等(葛全胜等, 2014; 郑景云等, 2014)。在历史悠久的中国, 历史文献储藏量之丰富是其他国家所难比拟的。因此, 从20世纪20年代起, 国内研究者就开始利用文献重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杨煜达等, 2009), 竺可桢(1973)所写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堪称典范之作, 为该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后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

利用历史文献重建过去温度变化是研究者努力的方向之一, 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张德二(1980)以10年为单位, 统计单位面积内冬季的冷暖记载, 用冬温指数法重建了中国南部近500年来的冬温序列。王绍武(1990)则将其发展为寒冷指数法, 重建了华北1380年来的冬温序列。还有类似的研究, 根据内容将文献划分等级, 重建冬半年的温度变化(魏军等, 2013)。此外, 满志敏等(1993)、张德二(1993)则是较早利用物候学方法研究中国东部中世纪暖期, 完善了竺可桢关于中世纪温度变化的结论。同时, 在温度重建研究中, 研究者也同样关注极端冷暖事件, 如1328— 1330年江西的寒冷事件(王培华等, 2004)和768— 769年荆湘的极端寒冬(马亚玲等, 2015)等。

从研究成果和综述来看, 已有的工作主要是基于中国东部来开展的, 相对而言, 关于西部的研究较少, 其中涉及到西北地区的研究, 还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东部的关中平原等地(郑景云等, 2003), 而对西北地区西部则关注较少。同时, 在过去气候变化领域, 研究者关于温度变化之外的其他研究, 也较少涉及到西北地区西部, 如过去千年的湿度变化(葛全胜, 2010)和极端干旱事件(杨煜达和韩健夫, 2015)均未关注新疆地区。目前, 利用历史文献重建新疆地区过去温度变化的研究少之又少。已有研究如竺可桢(1973)利用丘处机天山积雪记载判断13世纪的温度, 以及李江风(1986)利用唐诗研究唐代乌鲁木齐附近的温度变化。研究成果较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有关新疆气候的历史文献记载非常少。

文献中关于新疆地区气候的记载, 近300年来才相对丰富起来, 主要集中于18世纪中后期。此时, 恰逢乾隆帝底定新疆前后。为了确保边疆的安定, 清政府决定在水土条件较好的地区屯田(王希隆, 1990)。官员在具体执行屯田的时候, 发现温度条件在农业开发中有着重要作用, 故而历史文献中才保存有温度变化的内容。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和整理, 发现有关气候变化的历史文献分布的时间和空间并不均衡。目前, 就搜集到的历史文献而言, 记载时间集中于1757— 1774年, 空间集中于天山北麓东部地区。因而作者将以1757— 1774的天山北麓东部地区为例, 尝试利用历史文献进行温度变化的重建与讨论, 以期增添西部地区利用历史文献重建过去气候变化的研究案例。

1 概况

天山北麓东部地区(图 1)处于欧亚大陆腹地, 东起巴里坤, 北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地势南高北低。历史上, 天山北麓曾长期为游牧政权所统治, 在17世纪前期被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占领。其后, 随着清准战争的进程, 清政府在1716年控制了巴里坤。此后, 巴里坤屯田成为清政府平定西北的重要战略布局。巴里坤屯田经历了多次的中断和重启。1757年, 随着清政府控制天山北麓, 进而于1759年将新疆纳入清朝版图之后, 天山北麓的屯田规模逐渐扩大。屯田主要分为巴里坤和乌鲁木齐2个大区进行管理(王希隆, 1990)。

图1 天山北麓东部地区位置(据谭其骧, 1987)Fig.1 Location of eastern area of northern foot of Tianshan Mountains (modified from Tan, 1987)

屯田的成功与了解和利用农业气候条件息息相关。表1给出的是现代气象观测下本区各地主要的农业气候要素。通过表1可知, 天山北麓东部各地的年降水量并无太大差别。但是巴里坤海拔较高, 相对于本区其他地区, 作物生长季内的大于10 ℃积温和7月份平均温度较低, 无霜期较短。以上温度条件制约了巴里坤的农业发展, 使得巴里坤能够敏感地反映温度的变化。

表1 天山北麓东部各地气候要素(据徐德源, 1989) Table1 Climate factors in eastern area of northern foot of Tianshan Mountains (after Xu, 1989)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作者选取目前已经刊布有关18世纪中后期天山北麓地区的历史文献记载, 即《清实录》(中华书局, 1985)、《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傅恒等, 1990)、《乌鲁木齐政略》(索诺木策凌, 1995)、《乌鲁木齐事宜》(永保, 1995)、《新疆舆图风土考》(七十一, 1968)、《三州辑略》(何瑛, 1968)、《乌鲁木齐杂诗》(纪昀, 1985)、《清代奏折汇编:农业· 环境》(葛全胜等, 2005)、《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谢小华, 2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历史文献》(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科研所. 198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历史文献[M]. 内部资料.)。通过搜集和整理以上文献中有关温度变化的记载, 并将这部分记载汇集成表2

表2 历史文献中关于天山北麓东部地区18世纪中后期温度变化的记载 Table2 Historical documents records for temperature change in eastern area of northern foot of Tianshan Mountains during the mid-late 18th century
2.2 研究思路

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 根据表2的内容进行讨论。其中的自然物候, 将以物候学的原理进行讨论; 而冷暖感应, 由于其不确定性, 故而仅作为旁证进行分析。通过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物候现象, 诸如开花、落叶、初雪等, 将其出现或变化的日期作为指标, 重建同时期的温度, 是物候学原理研究的思路(郑景云等, 2014)。

3 结果分析

表2历史文献总计23条, 其中来自档案或官书的有20条, 来自私人著述的有3条。根据内容, 能够反映自然物候的有21条, 反映感应证据的有17条。表2显示历史文献记载的时间为1757— 1777年, 鉴于1777年仅有1条(W23), 且其具体的年代信息模糊。从实践的连续性上出发, 作者重点考虑1757— 1774年历史文献记载的温度变化。其中, 1761年的历史文献最多, 有6条; 而暂时缺少历史文献的年份是1758年、1759年、1763年、1772年和1773年。此外, 历史文献记载的地区几乎都是巴里坤, 仅有少量关于乌鲁木齐的记载。以下按照表2的内容, 分为作物物候变化、霜雪事件和冷暖感应来讨论温度变化。

3.1 巴里坤作物物候反映的温度变化

表2的23条文献中, 反映作物物候变化的有21条。根据表2的W1-W3可知, 在1760年之前, 巴里坤只能种植青稞。在1761年之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种, 巴里坤还可以种植豌豆、大麦、春小麦和胡麻等作物。其试种的过程如下:1756年, 清政府随着平准战争的进程, 曾组织考察过巴里坤的农业条件, 认为“ 该地颇宜青稞” (中华书局, 1985), 计划于1756年开始屯田。后屯田官员因为平定叛乱, 耽误了时节, 巴里坤屯田真正的开始时间是1757年。同年, 为了增加农业收成, 清政府要求除种植青稞外, 试种其他作物(中华书局, 1985)。1758年, 在哈密试种豌豆的成功, 更刺激了屯田官员在天山北麓试种的需求(中华书局, 1985)。由此可见, 1757年之后, 试种应该是巴里坤屯田的一项措施。由于坚持试种, 终于在1761年试种豌豆成功, 在1762年试种小麦和胡麻成功。根据表2显示的试种过程, 大部分历史文献都记载了与试种同时的温度升高。可见, 历史文献记载试种的成功, 得益于屯田措施和温度升高的共同作用。

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积温是衡量标准。青稞是最耐寒的作物之一, 青藏高原上种植的青稞(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1984)需要大于0 ℃积温为1200 ℃; 豌豆(高运青等, 2007)所需有效积温(≥ 5 ℃)为1000~1200 ℃; 此外, 其他作物(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等, 1963)所需大于10 ℃积温分别是:春小麦1500 ℃, 油菜1700~2400 ℃, 胡麻1600~1800 ℃。由此可知, 虽然量度不一, 但就所需积温而言, 青稞、豌豆较低; 而春小麦、胡麻、油菜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青稞。

1760年之前, 巴里坤仅能种植青稞, 说明当时的温度满足不了春小麦等作物生长的条件。而经过不断试种, 1761年之后多种作物逐步能够顺利生长并收获, 正是对温度升高的反映, 具体时间为1761— 1774年。另一方面, 1762年试种小麦成功后, 地方官员开始试种胡麻和油菜, 最终的结果却不一样, 即胡麻试种成功, 但油菜试种失败。胡麻的成功正是因为其所需积温基本和春小麦相当, 能够种植春小麦的地区都能够种植胡麻; 而油菜所需积温稍高于春小麦、胡麻, 且油菜耐寒的能力不如春小麦(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等, 1963)。似乎可以说明温度虽然升高, 但不能满足油菜生长所需的温度条件。由于缺乏有效的收获时间等有关记载, 很难重建出具体的温度变化。只能根据春小麦和油菜所能耐受的最低温度(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等, 1963), 推算巴里坤18世纪60年代的4月温度在-3~-5 ℃之间。

3.2 巴里坤异常霜雪事件反映的温度变化

表2中有4条与霜雪等天气事件有关, 即W14、W17、W20、W23, 时间为1764— 1774年。根据表2可知, 1764年之前的若干年, 巴里坤在6— 9(农历五至八)月间会降霜或降雪的; 但自1764年之后, 巴里坤的无霜期延长, 初霜日和初雪日推迟。历史文献里将这些变化视为温度升高的一种表现。而以往研究中, 将提前降临的霜、雪视为寒冷气候的反映; 反之, 初霜、初雪日的推迟, 则是温暖气候的反映(杨煜达, 2006; 闫军辉等, 2012)。现代新疆初霜日的推迟和无霜期的延长, 也是与温度的升高有关(潘淑坤等, 2013)。同时, 根据PDSI曲线(li et al., 2006)显示当时湿度较高, 可以排除湿度对霜雪事件的影响。故而认为1764— 1774年巴里坤初霜、初雪日的推迟和无霜期的延长, 都应当是温度升高的反映。但是因为历史文献中缺乏关于初霜、雪日或积雪时间的具体记载, 所以目前暂时不能重建连续的冬半年温度变化。

3.3 天山北麓冷暖感应反映的温度变化

表2有17条关于冷暖感应文献, 时间为1761— 1774年。其中历史文献记载中往往将温度升高与乾隆帝的文治武功紧密联系, 如“ 今自我皇上肇造新疆两万余里……气候亦渐转移(W3)” ; “ 巴里坤因蒙圣德涵濡, 地气日渐和燠(W15)” ; “ 自归王化以来, 二十余年, 气候渐暖(W22)” 。同时, 认为巴里坤“ 夏日炎热之状渐与腹地相似(W17)” 。但是表1所示, 巴里坤现代7月份的平均温度仅为16.9 ℃, 可见历史文献明显夸大了温度升高的结果。因为这些夸张的词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故而不可能利用感应来确定冷暖级别。但冷暖感应的记载却涉及到巴里坤和乌鲁木齐, 而乌鲁木齐等地和巴里坤属于同一气候区划, 有着共同的气候背景(李成等, 2013)。因此, 说明温度升高同时发生在乌鲁木齐和巴里坤。

3.4 历史文献记载反映的温度升高

上文所讨论的, 植物和霜雪等物候现象所反映的温度升高, 以巴里坤最为明显。这与表1所显示的巴里坤特殊气候条件有关, 即较低的温度条件, 能够有效地反映温度变化。而其他重要地区, 如乌鲁木齐被认为“ 属和暖之处” (葛全胜等, 2005), 其对温度变化的反映效果不如巴里坤明显, 记载较少, 仅有W21和W23共2条。符合历史文献对敏感区域记载较多的一般惯例(杨煜达, 2006)。通过对历史文献中的自然物候和冷暖感应记载的分析可知, 历史文献记载中的温度升高普遍发生在整个天山北麓地区。

另一方面, 表2中普遍将温度变化的时间, 确定为“ 王化以来” 。因此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可以确认出18世纪60— 70年代温度的升高。同时, 已有利用历史文献所做气候重建研究显示, 如陕西中南部(郑景云等, 2003)、昆明(杨煜达, 2006)、华北(闫军辉等, 2012)和江苏(魏军等, 2013)等地, 18世纪60— 70年代的温度也相对较高。

4 18世纪60— 70年代温度升高的参照

树木年轮是本区分辨率较高的自然证据, 选取已有的树木年轮研究, 集成为树轮序列, 可以对比同期历史文献与树轮的异同。

4.1 树木年轮反映的温度变化

整理目前所发表的研究成果, 选取其中的5条树轮曲线, 5条曲线的简介见表3

表3 天山北麓东部树轮曲线简介 Table3 Brief of a series of tree-ring in northern foot area of Tianshan Mountains

首先将5条树轮曲线在整个时段标准化, 标准化的公式(Tan et al., 2009)为:y=(x-μ )。其中, y为标准化的新数据, x为原数据, μ 为原数据样本的平均值, σ 为原数据样本的标准差, 经过处理的曲线符合标准正态分布, 即均值为0, 标准差为1。新的曲线并不代表温度实际的变化, 而只是反映温度变化幅度的相对大小。最终集成为1700— 2000年天山北麓温度变化序列(图 2)。

图2 1700— 2000年天山北麓地区温度变化序列Fig.2 Series of temperature changes in northern foot area of Tianshan Mountains during AD 1700-2000

通过图2的曲线可以看出, 仅就18世纪而言, T1、T2、T4和T5反映10年代普遍存在较冷的时期; 而30— 50年代有1个明显的暖期; 60— 70年代则温度相对降低, 但较10年代稍高; 其后的80— 90年代温度升高, 但仍较30— 50年代稍低。其中1757— 1774年, 仅T3反映温度升高, 其余曲线虽然波动, 但是总体上反映温度是降低的。由此可知, 树轮总体反映1757— 1774年温度降低。树轮与历史文献的结果存在差异, 特别是在18世纪60— 70年代。

4.2 历史文献与树木年轮反映的温度变化对比

从全球(PAGES 2k Consortium, 2013)和中国(Ge et al., 2013)的尺度来看, 在小冰期里, 18世纪相对于17世纪和19世纪温暖。根据Ge等(2013)集成多种代用资料重建的中国温度变化距平曲线(图 3), 在1600— 1900年的300年间, 中国的温度经历多次的升高与降低。整个变化的暖锋在18世纪30— 40年代, 天山北麓的树轮对此有所显示; 稍后的50年代前后是持续变冷的趋势; 而在60— 70年代之间略微回暖, 此时恰好是历史文献对天山北麓东部地区温度升高记载最多的时期。由此可知, 天山北麓有关树轮和历史文献都反映了真实的温度变化。因此, 18世纪60— 70年代树轮和历史文献存在差异的原因, 需要根据历史文献形成的社会背景来解释。

图3 中国1600— 1900年温度变化距平曲线(据Ge et al., 2013)Fig.3 Series of temperature anomaly in China during AD 1600-1900(after Ge et al., 2013)

根据18世纪的历史背景, 可知清政府在1757年之前并未有效控制天山北麓, 对整个天山北麓的了解可能十分有限。这期间, 清政府能时断时续地控制天山北麓东部的巴里坤, 时间为1716— 1726年和1729— 1734年(王希隆, 1990)。此时, 根据图1所示, 是一个温度较低的时期。而在1735— 1756年间清政府并没有实际控制巴里坤, 但根据图2, 此时温度较高。然而, 当清政府于1757年再次控制巴里坤以及整个天山北麓的时候, 仅仅根据屯田状况, 对比的可能是18世纪60— 70年代和10— 20年代的温度条件。

由于清政府对18世纪30— 50年代的天山北麓了解有限, 故而历史文献中对此间的气候暖期缺乏记载。同时, 随着乾隆帝在1757年控制天山北麓和1759年控制新疆, 完成了康熙帝和雍正帝的未竟事业, 其骄傲的心情, 可想而知。此外, 鉴于乾隆帝的好大喜功, 官员为了利益诉求, 进而在奏报天山北麓的农业情况时, 将温度升高与乾隆帝的统治联系起来, 取悦乾隆帝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 在官员奏报时, 认定天山北麓的温度升高发生在“ 王化以来” , 将之归功于乾隆帝的德化, 并且刻意夸张了温度升高的程度。由此可知, 历史文献所记载1757— 1774年的温度升高是相对于18世纪10— 20年代而言, 且60— 70年代实际的温度数值可能低于30— 50年代。此外, 由于1757年之前和1774年之后的历史文献缺乏足够有效的记载, 因此暂时无法利用历史文献来说明温度变化。

5 结论

通过整理关于天山北麓东部地区18世纪中后期的历史文献记载, 搜集其中有关温度变化的内容, 经过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历史文献中有关天山北麓东部地区温度变化的内容, 时间上集中于1757— 1774年, 其所记载的区域以巴里坤相对丰富。而巴里坤文献相对较多, 则是由于其特殊的地形, 因而反映的温度变化较为敏感。

2)历史文献内容大致可分为自然物候和感应证据2类, 而细分则为3类, 分别是巴里坤试种豌豆、小麦、胡麻的成功和初霜、雪日的推迟, 以及巴里坤、乌鲁木齐的冷暖感应记载。3类记载均反映了温度的升高。巴里坤在1757— 1760年仅能种植青稞, 而1761年之后试种多种作物相继成功。由于作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 由此说明在1757— 1774年巴里坤温度升高。霜、雪事件与温度和湿度相关, 而1757— 1774年间湿度相对丰富, 因此1764— 1774年的霜雪事件推迟说明温度升高。冷暖感应记载相对主观, 但其却说明温度升高在乌鲁木齐也是存在的。通过分析以上3类历史文献记载, 可知1757— 1774年天山北麓东部地区存在温度升高。

3)通过对比分析同时期的树轮已有研究结果, 发现树轮反映天山北麓在18世纪30— 50年代属于暖期, 而10— 20年代和60— 70年代温度相对较低。根据历史文献形成的背景, 结合同时期的人文社会状况, 认为历史文献记载的1757— 1774年的温度升高是相对于18世纪10— 20年代而言, 而非相对于30— 50年代。

4)历史文献对1757— 1774年的温度升高记载较多, 而缺乏18世纪30— 50年代明显暖期的记载。同时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 文献中将温度升高的原因归功于乾隆帝的统治, 且夸大了温度升高的结果, 这受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 并不能过于归罪古人。但是, 今天在利用文献进行过去气候变化的研究中, 对于文献中的记载必须结合历史背景来分析, 正确认识历史文献记载所反映的温度变化程度, 因为历史文献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其仅能反映有限的温度变化。

致 谢 感谢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感谢在本文完成过程中, 给予帮助的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崔建新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1 (清)傅恒, 褚廷璋, 英廉, 等. 1990.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O]. 甘肃兰州: 兰州古籍出版社. [文内引用:1]
2 (清)何瑛. 1968. 三州辑略[O]. 台北: 成文出版社. [文内引用:1]
3 (清)纪昀. 1985. 乌鲁木齐杂诗[M]. 北京: 中华书局. [文内引用:1]
4 (清)七十一. 1968. 新疆舆图风土考[O]. 台北: 成文出版社. [文内引用:2]
5 (清)索诺木策凌. 1995. 乌鲁木齐政略. 见: 王希隆编. 新疆文献4种辑注考述[M]. 甘肃兰州: 甘肃文化出版社. [文内引用:2]
6 (清)永保. 1995. 乌鲁木齐事宜. 见: 王希隆编. 新疆文献4种辑注考述[M]. 甘肃兰州: 甘肃文化出版社. [文内引用:2]
7 陈峰, 袁玉江, 魏文寿, . 2009. 呼图壁河流域过去313a春季平均最高气温序列及其特征分析[J]. 中国沙漠, 29(1): 162-167. [文内引用:1]
8 高运青, 徐东旭, 尚启兵, . 2007. 豌豆核心资源的气候生态反应[J]. 作物杂志, (3): 56-58. [文内引用:1]
9 葛全胜. 2010. 历史文献记录的中国西部过去千年气候变迁. 见: 丁仲礼编. 中国西部环境演化集成研究[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70-284. [文内引用:1]
10 葛全胜, 郑景云, 郝志新, . 2014. 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 地理学报, 69(9): 1248-1258. [文内引用:1]
11 葛全胜, 郑景云, 邹爱莲, . 2005. 清代奏折汇编: 农业·环境[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文内引用:1]
12 李成, 王让会, 黄进. 2013. 天山北麓近50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 20(6): 117-124. [文内引用:1]
13 李江风. 1986. 唐代轮台气候[J]. 干旱区地理, 9(2): 43-49. [文内引用:1]
14 马亚玲, 崔玉娟, 方修琦, . 2015. 杜诗记载的唐代荆湘地区寒冬及其古气候意义[J]. 古地理学报, 17(1): 137-142. [文内引用:1]
15 满志敏, 张修桂, 张兰生. 1993. 中国东部中世纪温暖期的历史证据和基本特征的初步研究. 见: 张兰生. 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一)[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95-103. [文内引用:3]
16 潘淑坤, 张明军, 汪宝龙, . 2013. 1960—2011年新疆初终霜日及无霜期的变化特征[J]. 干旱区研究, 30(4): 735-742. [文内引用:2]
17 谭其骧. 1987. 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时期)[M].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文内引用:1]
18 王培华, 方修琦, 何立新. 2004. 公元1328—1330年寒冷事件的历史记录及其意义[J]. 古地理学报, 6(4): 480-484. [文内引用:1]
19 王绍武. 1990. 公元1380年以来我国华北气温序列的重建[J]. 中国科学(B辑), 20(5): 553-560. [文内引用:2]
20 王希隆. 1990. 清代西北屯田研究[M]. 甘肃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文内引用:3]
21 魏军, 毕硕本, 钱育君, . 2013. 清代江苏省冬季冷暖等级序列的重建及特征分析[J]. 古地理学报, 15(6): 875-882. [文内引用:1]
22 谢小华. 2002. 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J]. 历史档案, (3): 9-31. [文内引用:1]
23 徐德源. 1989. 新疆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文内引用:1]
24 闫军辉, 葛全胜, 郑景云. 2012. 清代华北地区冬半年温度变化重建与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31(11): 1426-1432. [文内引用:1]
25 杨煜达. 2006. 清代云南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研究[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文内引用:1]
26 杨煜达, 韩健夫. 2015. 历史时期极端气候事件的甄别方法研究: 以西北千年旱灾序列为例[J]. 历史地理, 30: 10-29. [文内引用:1]
27 杨煜达, 王美苏, 满志敏. 2009. 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 以文献资料为中心[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4(2): 5-13. [文内引用:1]
28 喻树龙, 袁玉江, 何清, . 2007. 1468—2001年新疆精河5—8月平均气温的重建[J]. 冰川冻土, 29(3): 374-379. [文内引用:1]
29 喻树龙, 袁玉江, 秦莉, . 2012. 新疆沙湾夏季最低气温的重建和分析[J]. 地球环境学报, 3(3): 868-873. [文内引用:2]
30 袁晴雪, 叶芝祥, 王丽丽, . 2010. 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树轮宽度年表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J]. 干旱区地理, 33(3): 394-403. [文内引用:2]
31 袁玉江, 李江风. 1999.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450a冬季温度序列的重建与分析[J]. 冰川冻土, 21(1): 64-70. [文内引用:4]
32 张德二. 1980. 中国南部近500年冬季温度变化的若干特征[J]. 科学通报, 25(6): 270-272. [文内引用:1]
33 张德二. 1993. 我国“中世纪温暖期”气候的初步推断[J]. 第四纪研究, 13(1): 7-15. [文内引用:1]
34 郑景云, 葛全胜, 郝志新, . 2003. 1736—1999年西安与汉中地区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重建[J]. 地理研究, 22(3): 343-348. [文内引用:1]
35 郑景云, 葛全胜, 郝志新, . 2014. 历史文献中的气象记录与气候变化定量重建方法[J]. 第四纪研究, 34(6): 1186-1196. [文内引用:1]
36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1984. 西藏气候[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文内引用:2]
37 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 等. 1963. 新疆气候及其和农业的关系[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文内引用:3]
38 中华书局. 1985. 清实录[O]. 北京: 中华书局. [文内引用:1]
39 竺可桢. 1973.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中国科学, (2): 168-189. [文内引用:1]
40 Ge Quansheng, Hao Zhixin, Zheng Jingyun, et al. 2013. Temperature changes over the past 2000 yr in China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Northern Hemisphere[J]. Climate of the Past, 9(3): 1153-1160. [文内引用:1]
41 Li Jinbao, Gou Xiaohua, Cook Edward R, et al. 2006. Tree-ring based drought reconstruction for the central Tien Shan area in northwest China[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3(7): L07715. [文内引用:1]
42 PAGES 2k Consortium. 2013. Continental-scale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during the past two millennia: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J]. Nature Geoscience, 6(5): 339-346. [文内引用:1]
43 Tan Ming, Shao Xuemei, Liu Jian, et al. 2009.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a proxy based climate reconstruction and GCM-based simulation of temperature over the last millennium in China[J].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 24(5): 547-551.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