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沉积相
施振生, 王志宏, 郝翠果, 郭长敏, 莫午零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 065007

第一作者简介 施振生,男,1976年生,现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石油地质。E-mail: Shizs69@petroChina.com.cn

摘要

上三叠统马鞍塘组是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勘探层系之一。通过 12条露头和 10口取心井的岩石学特征分析,结合 480口钻井测井相分析和 2500, km二维地震测线解释,系统探讨了其沉积相类型、分布、相模式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由南向北依次发育礁滩相、潟湖相、潮坪相和三角洲相。礁滩相主要沿着盆地西部龙门山造山带分布,潮坪相和潟湖相主要分布于盆地中部,而三角洲相主要分布于盆地西北部和中部。 3大因素控制着马鞍塘组沉积相的形成,即古地形平缓、碳酸盐生产率低和古基准面变化速率低。马鞍塘组发育鲕粒滩、生屑滩、生物礁和三角洲砂体 4类储集层和澙湖相烃源岩,储集层与烃源岩纵向上有效配套,构成有效生储盖组合。

关键词: 沉积相; 储集层; 上三叠统; 四川盆地
中图分类号:P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5)06-0771-16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Upper Triassic Ma'anta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Shi Zhensheng, Wang Zhihong, Hao Cuiguo, Guo Changmin, Mo Wul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Langfang,PetroChina,Langfang 065007,Hebei

About the first author Shi Zhensheng,born in 1976,is a senior engineer.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petroleum geology. E-mail: Shizs69@petroChina.com.cn.

Abstract

The Upper Triassic Ma'antang Form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igraphic unit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Sichuan Basin. Based on the lithofacies analysis of 12 outcrops and 10 coring wells, the log facies analysis of 480 well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2D seismic survey line with 2500 km,the concerning types,distribution,facies model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Ma'antang Formation wer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s a result,it is proposed that the Ma'antang Formation includes four types of sedimentary facies from south to north: reef flat,lagoon,tidal flat and delta. The reef flat facies is distributed along the Longmen Mountain orogenic belt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basin;the tidal flat facies and lagoon facies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asin;while the delta facies is distributed chiefly in the northwestern and middle of the basin. Three factors are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sedimentary facies,including the flat palaeotopography,the low productivity of carbonate and low velocity of palaeo-base level change.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reservoirs, namely oolitic bank, bioclastic bank, reef and deltaic sand body in the Ma'antang Formation, and source rocks of lagoon facies. The above reservoirs and source rocks are well matched to constitute an effictive assemblage of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Key words: sedimentary facies; reservoir; Upper Triassic; Sichuan Basin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由下至上分为马鞍塘组、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 下伏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近年来, 马鞍塘组天然气勘探获得重要进展, 川科1井测试日产气86.8× 104 m3, 灌口003-4井测试日产气7× 104 m3, 另有多口井油气显示良好。雷口坡组顶部发育一套优质风化壳储集层, 蕴藏着川西地区15%的天然气资源量, 马鞍塘组是其直接盖层和烃源岩。同时, 四川盆地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已获天然气探明储量约4000× 108 m3, 马鞍塘组也是其重要烃源岩。然而, 由于钻井资料收集难度大, 露头仅出露于龙门山一带, 故盆地级别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例如, 邓康龄等, 1982; 邓康龄, 1992; Li et al., 2003; 吴熙纯, 2009; 梅冥相, 2010; 李勇等, 2011)。

针对马鞍塘组, 前人研究主要集中于露头古生物特征(苟宗海, 1980, 1993; 王正瑛和孙玉娴, 1981; 段丽兰, 1983)、露头地层划分和对比(邓康龄等, 1982; 邓康龄, 1992)、生物礁滩特征和分布(吴熙纯和张亮鉴, 1982; 吴熙纯, 1984, 2009; Wendt et al., 1989; Li et al., 2003; 李勇等, 2011))、黑色页岩成因(时志强等, 2009)等方面。近年来, 关于其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模式的研究也开始引起重视(Wendt et al., 1989; 吴熙纯, 2009)。

对于马鞍塘组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模式, 由于受到资料条件的限制, 前人认识存在分歧: 王正瑛和孙玉娴(1981)在系统研究龙门山南缘野外露头后认为, 马鞍塘组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 由南西向北东发育海湾— 潟湖相、礁滩相和潮坪相。邓康龄等(1982)和邓康龄(1992)详细分析龙门山前缘露头中的古生物后认为, 其是陆棚浅海沉积, 河口湾地区局部发育滩坝砂体。另有许多学者(Li et al., 2003; 吴熙纯, 2009; 李勇等, 2011)在综合分析野外露头和川西地区少量钻井资料后认为, 马鞍塘组为碳酸盐岩缓坡沉积, 发育砂屑滩、鲕粒滩、生屑滩和生物礁。

针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 3个问题仍亟须解决:(1)马鞍塘组沉积时期, 四川盆地内部到底发育什么沉积相?其平面展布特征如何?(2)马鞍塘组形成于什么沉积背景下?其形成条件是什么?(3)马鞍塘组是否具备油气勘探价值?为了回答这3个问题, 文中通过详细的露头观察和岩心描述, 结合钻井资料分析, 识别了沉积相类型, 弄清了沉积相展布, 并初步探讨了各类沉积相形成的背景及其油气勘探价值。

1 地质背景

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部, 面积约180000km2(图1)。盆地四周皆为高山, 东北为大巴山, 东南为大娄山, 西南为大凉山, 西侧为邛崃山、龙门山, 北侧为米仓山。盆地内多低山丘陵, 海拔为300~600m。以龙泉山、华蓥山为界, 大体可以把四川盆地分为3部分:西部为成都平原, 中部多低山丘陵, 东部为平行岭谷。

图1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资料点分布Fig.1 Data used in this study of the Upper Triassic Ma' anta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四川盆地为发育于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之上的大型叠合盆地, 经历了从元古代到中生代早期漫长的海相克拉通盆地和中新生代前陆盆地演化过程(邓康龄, 1982)。其形成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 中— 晚元古代扬子地台基底形成阶段, 震旦纪— 中三叠世被动大陆边缘阶段, 晚三叠世前陆盆地形成阶段和侏罗纪— 第四纪前陆盆地阶段(Li et al., 2003)。

晚三叠世早期, 由于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由东向西的碰撞闭合形成南北向压性应力场, 故扬子陆块西缘边界断裂北段可能发生构造反转, 由早期的张性正断层变为以韧性左旋走滑为主; 同时, 由于扬子板块的顺时针旋转(Meng et al., 2005), 龙门山构造带发生构造反转, 扬子板块向西发生陆内俯冲, 龙门山北段开始形成。在此构造背景下, 晚三叠世早期, 四川盆地西部存在一个从早到晚、由北向南的陆源碎屑逐渐增多的过程, 物源来自北方古陆(刘树根等, 2009)。该时期盆地以西仍为深海沉积, 盆地内部发育滨浅海相。

四川盆地三叠系由下至上分为飞仙关组、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天井山组、马鞍塘组、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梅冥相, 2010)(图2)。马鞍塘组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四川省地质矿产局, 1997), 直接覆盖于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和天井山组之上, 上覆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该组在四川盆地南部地区叫做垮洪洞组, 在松潘— 甘孜地区进一步分为杂谷脑组、侏倭组和新都桥组(图2)。垮洪洞组由深灰色、灰黑色泥页岩、灰岩、泥灰岩和砂岩组成, 底部普遍发育砾岩。杂谷脑组、侏倭组和新都桥组以浊积沉积为主, 并含丰富的火山岩岩屑和深海— 半深海相掘食迹(张勤文, 1981)。马鞍塘组底界为区域性的不整合面(Li et al., 2003; 郑荣才等, 2008, 2012), 在绵竹汉旺、什邡金河等地均有出露, 界面上下岩性、岩相突变。马鞍塘组与上覆小塘子组为连续沉积。根据岩性特征, 可将马鞍塘组分为3段:下段以鲕粒灰岩和生屑灰岩为主; 中段以礁灰岩为主, 障积礁和粘结礁发育, 造礁生物主要为硅质海绵; 上段主要由黑色页岩和泥岩组成, 中间夹有薄层粉砂岩和泥灰岩。

图2 四川盆地和周边地区三叠系对比 (灰色部分对应于无沉积或剥蚀期; 据邓康龄, 1992; 梅冥相, 2010; 有改动)Fig.2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the Triassic in Sichuan Basin and surrounding areas (Gray intervals correspond to periods of non-deposition or erosion; Compiled from Deng, 1992; Mei, 2010)

前人利用古生物资料对马鞍塘组的地质时代进行了系统研究, 一致认为其属于晚三叠世卡尼期(卢孟凝和王若姗, 1980; 王运生, 1992), 持续时间为8.5 Myr(Haq et al., 1987)。

2 资料和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了川西地区12条露头剖面、10口取心井的岩心(累计长度98m)、480口钻井和2500km二维地震测线等资料(图1)。露头资料包括岩性、物性、铸体薄片、古生物和分析化验资料, 对这些资料前人都进行了系统可靠的研究。钻井资料包括组合测井、地质分层、岩屑录井和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和古生物资料。通过对露头、岩心、测井数据和地震解译资料的综合分析来确定沉积相及其平面展布。

沉积相分析的第一步是岩石学特征和测井相分析。首先, 根据露头和岩心的岩性、颜色、原生沉积构造、生物扰动、古生物等特征确定岩石类型。为了更清晰和详细地了解岩石学特征, 对典型岩性段取样55块, 并作扫描电镜和铸体薄片分析。然后, 通过典型井自然伽马曲线形态、平滑度、组合序列等特征的分析, 确定测井相(测井曲线纵向比例尺为1:200)。在此基础上, 利用岩心标定自然伽马曲线, 确定测井相。岩石类型和测井相确定之后, 根据岩石类型和测井相垂向组合关系划分沉积相、亚相和微相。

为了弄清各沉积相的空间分布, 本次研究进行了单因素编图。编制单因素图件之前, 首先进行露头和钻井沉积相分析及连井对比。单因素图件编制完成后, 通过多因素综合分析, 确定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在此基础上, 再通过地震属性提取和地震相精细分析, 确定各沉积亚相和微相边界。

另外, 为了弄清三角洲砂体和礁滩体的储集性能, 本次研究共开展了150块岩心样品和25块露头样品的物性分析。为了评价泥岩生烃潜力, 本次研究共测试了32块样品的TOC和RO值。

3 沉积相类型

在岩心和露头中共识别出31种岩石类型(表1), 其构成沉积相谱系分析的基础。这些岩石类型在纵向上构成4大类沉积相, 即礁滩相、潟湖相、潮坪相和三角洲相(表2)。

表1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主要岩石类型 Table1 Main rock types of the Upper Triassic Ma' anta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表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沉积相特征 Table2 Sedimentary faci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pper Triassic Ma' anta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3.1 礁滩相

礁滩相可细分为鲕粒滩、生屑滩和生物礁3个亚相(图3-A, 3-B)。

图3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单井或单剖面沉积相分析Fig.3 Analysis of sedimentary facies of single well and outcrop of the Upper Triassic Ma' anta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鲕粒滩厚度为29~75m, 分下部和上部2个微相, 间夹生屑层。鲕粒滩下部泥粒岩发育(表 2; 图4-A), 偶见藻鲕、放射鲕及微晶鲕, 环境水体能量相对较低。鲕粒滩上部颗粒岩发育(表 2; 图4-B, 4-C, 4-D, 4-F), 颗粒多为亮晶胶结, 反映环境水体能量相对较高。同心鲕及放射同心鲕中常见少量生屑和个别大的腕足类、双壳类化石碎片(图4-D), 反映沉积底质高度不稳定、流动性大并不断转移(Feldman et al., 1993)。局部发现的藻类(如管孔藻、葛万藻等)可能与其被波浪击碎后经搬运磨蚀、沉积、重结晶及微晶化有关。

图4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主要岩石类型照片(一)Fig.4 Photographs showing main rock types of the Upper Triassic Ma' anta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Ⅰ )

生屑滩亚相以生屑颗粒岩和泥粒岩为主(表2; 图3-B), 生物数量和种类繁多, 底栖类有孔虫和六射海绵化石丰富, 化石形态完整。局部同一薄片上同一个腕足类或双壳类的两瓣壳同时见到, 说明搬运距离不远, 堆积速率较大。从微观特征看, 以泥晶到亮晶胶结为主, 甚至为亮晶胶结, 表明该类颗粒岩形成时受到的波浪淘洗作用较强。

生物礁以灰泥基质支撑的生物礁类型(Riding, 2002)为主(表2; 图3-A; 图4-E), 主要为点礁, 反映了沉积水体相对较深。造礁生物以六射管状硅质海绵为主, 其次是海百合、苔藓虫和钙扇藻类。居礁生物有腕足类、双壳类和腹足类等。破坏生物有蠕虫类。单个礁体分礁底、礁核、礁翼和礁顶4个部分。Leinfelder(2001)认为中生代以前的硅质海绵主要生存于浅水环境, 礁顶带所处的水深至少为30m(Brunton and Dixono, 1994)。

3.2 潟湖相

潟湖相可进一步划分为上部和下部, 研究区中澙湖相下部发育(图3-A, 3-B)。潟湖沉积中含有薄层砂岩, 纵向上, 下部砂岩含量相对较低、粒度较粗, 向上砂岩含量增加、粒度变细, 地层呈退积式叠置。泥岩中富含菊石、有孔虫、牙形刺、瓣鳃类、棘皮类等海相生物化石。潟湖相泥岩与前三角洲泥相比, 陆源孢粉含量低, 海相底栖生物含量高。

3.3 潮坪相

潮坪相发育于礁滩相东侧, 研究区可见到潮间带亚相, 从下至上依次发育砂坪、砂泥坪和泥坪3个微相(表2; 图3-C)。该类沉积物中, 各门类生物化石都很繁盛, 含有丰富的适应范围较广的瓣鳃动物化石。砂坪常发育潮汐沟道, 岩心中常见扁平并呈定向排列的碎屑灰岩透镜体。砂泥坪和泥坪生物扰动构造发育(图5-C, 5-E, 5-G), 局部形成块状层理。

图5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主要岩石类型照片(二)Fig.5 Photographs showing main rock types of the Upper Triassic Ma' anta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Ⅱ )

3.4 三角洲相

三角洲相可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3个亚相, 研究区三角洲平原亚相不发育(表2)。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支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和支流间湾4个微相。水下分支河道整体呈正粒序, 自然伽马曲线为钟型, 由下至上发育冲刷— 充填构造、砂砾岩、中砂岩和细砂岩。河口砂坝整体呈反粒序, 自然伽马曲线为漏斗型, 粉砂岩层面发育浪成波痕(图5-A), 露头上常与水下分支河道交互出现(图5-B)。远端砂坝主要为砂泥薄互层沉积(图5-F), 自然伽马曲线为漏斗型。前三角洲泥以深灰色、灰黑色泥岩为主(图5-D)。单井上, 三角洲相由下至上依次发育前三角洲泥、远砂坝、水下分支河道、河口砂坝和前三角洲泥, 呈退积型堆积序列(图3-D)。

4 沉积相展布特征

本次研究以全盆地12条露头剖面、10口取心井的岩心(累计长度98m)、480口钻井和2500km的二维地震测线资料为基础, 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的研究方法, 确定了马鞍塘组灰岩和砂岩的展布。研究表明, 马鞍塘组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 厚度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薄, 沉积中心位于盆地西南部(图6, 图7)。平面上, 灰岩平行龙门山展布(图8-B), 以雾1井为中心, 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减薄, 碎屑岩含量逐渐增加(图6, 图7)。纵向上, 马鞍塘组下部和中部以灰岩沉积为主, 上部以碎屑岩沉积为主, 碳酸盐岩分布范围缩小、碎屑岩分布范围扩大。砂体主要分布于盆地西北部, 盆地中部仅有少量分布(图8-A)。盆地西北部砂体分布范围广, 砂体厚度为10~70m, 由北向南逐渐减薄, 表明物源来自北部。盆地中部砂体分布范围小, 厚度小于10m, 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薄, 表明物源来自东南部。

图6 四川盆地雾1井— 威东1井上三叠统马鞍塘组对比剖面(剖面位置见图1)Fig.6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profile of the Upper Triassic Ma' antang Formation of Wells Wu1-Weidong1 in Sichuan Basin(profile location in Fig.1)

图7 四川盆地周公1井— 龙岗63井上三叠统马鞍塘组对比剖面(剖面位置见图1)Fig.7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profile of the Upper Triassic Ma' antang Formation of Wells Zhougong1-Longgang63 in Sichuan Basin(profile section in Fig.1)

图8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砂岩(A)和灰岩(B)等厚图Fig.8 Isopach maps of sandstone (A) and limestone(B) of the Upper Triassic Ma' anta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马鞍塘组沉积时期, 四川盆地及其西缘整体发育礁滩— 潟湖— 潮坪— 三角洲沉积体系, 由西向东、由南向北依次发育礁滩相、潟湖相、潮坪相和三角洲相(图9)。四川盆地以西的甘孜— 阿坝地区可能发育斜坡及盆地相(张勤文, 1981; 郑荣才等, 2012), 主要为一套厚度巨大的复理石相砂岩和板岩, 并含少量瓣鳃类化石(邓康龄等, 1982)。礁滩相发育于雾1— 苏码1— 新深1— 汉旺剖面一线。潟湖相发育于高家1— 平落1井区, 以泥质沉积为主。潮坪相发育于盆地西部及中部。三角洲相发育于盆地西北部和盆地中部局部地区, 砂岩发育, 中间夹有薄层的泥岩和粉砂岩。三角洲砂体的发育与周边隆起不断向盆内提供物源有关。

图9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沉积相图Fig.9 Sedimentary facies map of the Upper Triassic Ma' anta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四川盆地马鞍塘组沉积时期, 地形非常平缓, 局部存在风暴作用的影响。风暴作用的影响有3个方面:(1)鲕粒滩含有丰富的混源鲕及其他混源组分, 呈现明显的双峰态。主要表现为大鲕与小鲕混杂, 无明显分选性, 且鲕粒与鲕间充填颗粒呈明显双峰态分布(图4-B, 4-C); (2)鲕粒滩中常含生物碎屑夹层, 生物碎屑的粒径大小混杂, 组分成熟度低, 呈现无序组构或极紊乱组构(Flü gel et al., 2004; 吴熙纯, 2009); (3)鲕粒灰岩中鲕粒粒径分布表现为双峰态, 且鲕间细砂屑和生屑等充填物丰富, 明显受到风暴影响。

四川盆地马鞍塘组灰岩与碎屑岩混积, 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Read, 1982, 1985; 马永生等, 1999)。碎屑岩的形成与该时期江南古陆和龙门山北段向盆内提供大量陆源碎屑有关(施振生等, 2010, 2011, 2012), 它可能是该时期巨型季风和古特提斯周缘的造山运动、火山活动及变质作用引起的地表风化和水循环加速的结果(时志强等, 2009)。持续性的碎屑物源供给, 不仅造成滨岸带三角洲砂体发育, 还抑制了碳酸盐的形成。距物源区较远地区碎屑供给少, 水体清澈, 礁滩体发育。该时期造礁生物以硅质海绵为主, 也与陆源碎屑大量供给、抑制了其他生物生存有关(吴熙纯和张亮鉴, 1982; 吴熙纯, 1984)。

5 沉积背景分析
5.1 古地形平缓

古地形平缓表现在3个方面:(1)马鞍塘组沉积时期, 整个四川盆地均处于潮下高能带至潮间带沉积环境, 相带跨度非常小。例如, 该时期川西雾1井区为潮下高能鲕粒滩沉积环境, 川中为潮间带上部的泥坪和沼泽沉积环境, 古地貌变化小, 反映地形坡降小; (2)四川盆地马鞍塘组造礁生物以六射硅质海绵为主(吴熙纯, 2009), 中生代至新近纪, 六射硅质海绵常在水深100~200m的富含有砂泥质沉积物的水体中生活, 镶边陆架环境和陡缓坡环境均不利于硅质海绵礁的生长(Leinfelder, 2001); (3)地震剖面上, 由东向西, 地形非常平缓, 不发育地形坡折(图10)。

图10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地震剖面特征(剖面位置见图1)Fig.10 Seismic profi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pper Triassic Ma' anta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profile location in Fig.1)

四川盆地马鞍塘组形成于平缓的古地形背景下, 这是盆山耦合的结果:(1)晚三叠世之前, 四川盆地一直处于扬子板块西缘的被动大陆边缘, 地形平缓(贾东等, 2003; Li et al., 2003; 刘树根等, 2009; 梅冥相, 2010; 李勇等, 2011)。(2)中三叠世拉丁期后, 由于印支早期构造运动的影响, 四川盆地全面抬升遭受剥蚀, 填平补齐(王正瑛等, 1981; 邓康龄等, 1982; 郑荣才等, 2012), 并形成西低东高的构造格局。纵向上, 马鞍塘组下部和中部以灰岩沉积为主, 而上部以碎屑岩沉积为主, 表明扬子地块与周缘板块的碰撞强度增大。另外, 江南古陆和龙门山北段物源持续供给, 形成了三角洲相和潮坪相, 同时抑制了浅水区碳酸盐沉积。

平缓的地形条件, 也造成盆地内地层厚度变化非常小。在雾1井— 威东1井连井剖面上(图6), 雾1井到威东1井的地形坡降为每1km仅下降1.5m, 且地层厚度是逐渐变化的, 不存在地形陡变带(假设该时期为均衡补偿沉积, 且不考虑地层压实影响)。在连井剖面周公1井— 龙岗63井上(图7), 周公1井到雾1井的地形坡降为每1, km仅下降2.87m, 雾1井到龙岗63井的地形坡降为每1km仅下降0.7m。因为泥岩和砂岩的压实率远大于灰岩, 若考虑地层压实的影响, 那么计算出来的地形坡降将会更小。

5.2 碳酸盐生产率低

显生宙以来, 碳酸盐岩台地平缓地形的发育与碳酸盐生产率相对较低有关。当靠近滨岸处碳酸盐生产率较低、远离滨岸处生产率相对较高时, 沉积物在整个剖面上平均分配, 从而有利于平缓地形的长期稳定发育(Burchette and Wright, 1992)。现代二维计算机模拟也证实, 当各地沉积物生产率一致时更易形成平缓地形, 而滨岸处沉积物生产率较高时更易形成较陡的台地地形(Wright and Burchette, 1998)。

马鞍塘组沉积时期, 四川盆地陆源碎屑供给较多, 碳酸盐生产率明显受到抑制。该时期, 四川盆地东南部发育江南古陆并持续提供物源, 北部由于扬子板块与昆仑— 秦岭地体碰撞造成龙门山北段抬升(Weislogel et al., 2006; 李三忠等, 2002; 郑荣才等, 2012), 并向盆地提供物源(施振生等, 2010, 2011, 2012), 从而抑制了碳酸盐的快速生长。雾1、川科1和高家1井马鞍塘组之下以白云岩和石膏沉积为主, 生物化石稀少, 陆源碎屑稀少; 而马鞍塘组以石灰岩为主, 陆源碎屑、生物碎屑和鲕粒丰富, 明显受到陆源碎屑的影响。陆源碎屑的注入亦抑制了硅质海绵礁的生长发育, 远离陆源碎屑区, 生物礁个体较多、规模较大(安县和绵竹剖面发现20多个礁体, 礁高最高70m, 一般为20~40m, 礁内部相带分布明显), 而靠近陆源碎屑注入区, 生物礁个体较少、规模较小(马鞍塘车站剖面海绵骨针偶尔见及, 江油佛爷洞出露3个小型硅质海绵礁丘, 礁高约2m, 礁内部相带分布不明显)。

在该时期, 周缘板块强烈构造运动和热带— 亚热带潮湿古气候相互作用, 是造成陆源碎屑增加的主要原因。由于周缘板块强烈碰撞, 火山活动强烈(庞春艳, 2006), 并向大气释放大量CO2; 同时, 古太平洋暖流向特提斯洋输入更多水汽, 气候由以干旱为主向以潮湿为主转变。如马鞍塘期植物群落以有节类和真蕨类为主, 双扇蕨科(Dictyophyllum, Clathropteris, Scoresbya)、马通蕨科(Phlebopteris)及苏铁类繁盛, 反映了气温较高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黄其胜, 1995)。鲕粒滩中常分布有红藻、珊瑚夹层, 也指示了热带— 亚热带气候。增加的大气CO2浓度与巨型季风中更多水气相互作用, 使得隆升的山脉与古高原等陆地风化作用增强。同时, 大量CO2含量较高的降雨使松散陆源黏土物质及硅质碎屑被洪水等水体带入海洋, 导致碳酸盐生产率受到抑制。

另外, 马鞍塘组沉积时期, 相对炎热的气候造成盆内水体快速蒸发, 水体盐度升高。古盐度分析表明, 该时期盆地水体达到超盐度和高盐度水平(施振生等, 2012)。由于盆地内水体相对封闭, 盐度较高, 故该时期碳酸盐的快速生长也受到抑制。

5.3 基准面变化速率低

与北美阿巴拉契亚前陆盆地、纳米比亚Nama前陆盆地和阿尔卑斯前陆盆地相似(Saylor et al., 1995; Allen et al., 2001; Castle, 2001), 晚三叠世早期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沉积的形成也与克拉通边缘因挠曲沉降被海水淹没有关, 其形成和演化是周缘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马鞍塘组沉积时期, 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 扬子板块西北部形成龙门山造山楔和小型水下隆起。造山楔的构造负载导致扬子板块西缘挠曲沉降, 驱动了相对海平面的持续上升(刘树根等, 2009)。

马鞍塘组沉积时期的基准面上升速率非常低。早期, 鲕粒滩和生物碎屑滩发育, 富含生物化石和钙藻类(以钙扇藻为代表)及钙菌类。鲕粒滩发育水体极浅, 最大水深不超过15m(Flü gel, 1982), 钙扇藻指示水深可能介于2~30m之间。因此, 推测该时期海水深度介于2~15m之间(李勇等, 2011)。早期持续时间约2.2 Myr(Haq et al., 1987), 推测其基准面上升速率仅为0.007mm/a。中期, 六射硅质海绵礁发育, 其与以藻团块为主的蓝藻细菌共同构成生物礁丘。中生代以前的硅质海绵以欧洲晚侏罗世硅质海绵— 钙菌礁为代表, 其生存于浅水环境(Leinfelder, 2001), 礁顶带所处的水深至少为30m(Brunton and Dixono, 1994)。Barnes和Hughes(1982)认为浅水型海绵骨架岩主要分布于水深20m以内的海域, 造礁海绵能够承受的最大深度为35m。研究区硅质海绵礁体与欧洲晚侏罗世硅质海绵— 钙菌礁丘具有相似性, 故硅质海绵— 钙菌礁丘的生活水深应在15~30m。此外, 川西局部地区还发育塔状硅质海绵礁, 李勇等(2011)推测其早期水深约30m, 在晚期到高礁长成以后水深已达150m以上。中期持续时间约3.1 Myr, 故该地区基准面上升速率约0.04mm/a, 基准面上升速率相对早期有所增大。晚期, 黑色页岩发育, 生物化石以游泳生物和浮游生物为主, 推测其海水深度超过300m(李勇等, 2011)。该时期持续时间约3.2 Myr, 推测基准面上升速率约0.05mm/a。整体上, 马鞍塘组沉积时期基准面上升速率非常低, 平均基准面上升速率仅为0.035mm/a。

马鞍塘组沉积时期, 基准面上升速率与硅质海绵礁生长速率不匹配, 导致浅水区硅质海绵礁的生长受到抑制。川西地区安县雎水剖面硅质海绵礁地表出露最高(残留高度为80m)(李勇等, 2011), 若成岩期碳酸盐岩机械压实作用而失去的厚度按40%算(Flü gel, 1982), 其原始高度应为112m。马鞍塘组中期持续时间约为3.1 Myr, 故硅质海绵礁的生长速率为0.04mm/a。早期基准面上升速率显然低于硅质海绵礁的生长速率, 不具备硅质海绵礁的生存条件。中期基准面上升速率与硅质海绵礁生长速率基本一致, 硅质海绵礁开始生长, 并形成高度达100m的点礁。晚期基准面上升速率大于硅质海绵礁的生长速率, 海水持续加深, 硅质海绵礁开始消亡。

6 石油地质特征

马鞍塘组发育4类储集层, 分别为鲕粒滩、生屑滩、生物礁和三角洲砂体。鲕粒滩、生屑滩和生物礁储集层以鲕粒灰岩、生屑灰岩和礁灰岩为主, 胶结致密, 残余原生粒间孔较小。鲕粒滩储集层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晶间溶孔、粒间溶孔、溶蚀孔洞为主, 铸体薄片下可见溶蚀缝。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1.25%, 分布区间为0.5%~1.5%, 平均渗透率为0.007× 10-3μ m2, 大部分小于0.01× 10-3μ m2。生屑滩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1.87%, 主要分布于0.21%~7.87%之间, 平均渗透率为0.0074× 10-3μ m2

生物礁以灰泥基质支撑为主, 物性较差。汉旺和安县雎水剖面5块岩样分析表明, 储集层平均孔隙度1.40%, 主要分布于0.62%~3.39%之间, 平均渗透率为0.018× 10-3μ m2, 大部分小于0.01× 10-3μ m2(吴熙纯等, 1985)。储集空间以海绵生长骨架孔、海绵中央腔、粘结藻内窗状孔、生物钻孔等为主, 类型多样。相对来说, 礁翼角砾间的孔、洞、缝及各类溶蚀孔洞物性相对较好, 礁核、礁底和礁顶相对较差。压汞分析表明, 礁翼部位的样品随着压力增大, 进汞量增加很快, 到50个大气压时, 进汞量即达60%, 表明孔隙度偏大, 连通性较好。

鲕粒滩、生屑滩和生物礁储集层局部地区由于溶蚀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强烈, 造成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发育。

三角洲相储集层以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砂岩的平均孔隙度为5.14%, 主要分布于1%~7.5%之间, 平均渗透率为2.38× 10-3μ m2, 主要分布于0.1× 10-3~10× 10-3μ m2之间。压实作用和石英次生加大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因素。三角洲相储集层局部地区岩屑溶蚀, 从而产生大量粒间和粒内溶孔。盆地西部由于后期构造活动十分强烈, 产生大量裂缝, 从而有利于储集层连通性的改善。整体上, 礁滩相储集层和三角洲相储集层均以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储集层为主, 局部地区发育裂缝型储集层。

马鞍塘组发育潟湖相烃源岩, 以黑色泥岩和页岩为主, 厚度为60~80m。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 25块样品分析表明, 有机碳含量分布在0.09%~6.16%之间, 平均值达到1.32%, 其中有机碳含量大于1%以上的占53.9%, 大于0.5%的占92.1%。干酪根以Ⅰ 型和Ⅱ 型为主, 局部地区发育Ⅲ 型, 显微组分含大量的类脂组(含量达50%~80%), RO值为1.06%~1.61%(叶军, 2003)。

马鞍塘组储集层与烃源岩纵向有效配置, 构成有效的生储盖组合。鲕粒滩、生屑滩和生物礁储集层主要发育于潟湖相烃源岩外部, 三角洲砂体储集层发育于潟湖相烃源岩内侧, 潟湖相烃源岩可对其侧向供烃。4类储集层均发育于相对海平面上升时期, 被潟湖相烃源岩有效封盖。同时, 鲕粒滩储集层、生屑滩储集层和生物礁储集层均发育于油气向上运移路径的中间位置, 有利于油气的优先充注。

7 结论

1)马鞍塘组发育礁滩— 潟湖— 潮坪— 三角洲相, 由西向东、由南向北依次发育礁滩相、潟湖相、潮坪相和三角洲相。

2)马鞍塘组沉积时期, 四川盆地内部古地形平缓, 由于陆源碎屑的输入, 造成碳酸盐生产率受到限制。且该时期基准面上升速率低, 与硅质海绵礁生长速率不匹配, 故浅水区硅质海绵礁的生长受到抑制。

3)马鞍塘组发育鲕粒滩、生屑滩、生物礁和三角洲砂体4类储集层和潟湖相烃源岩, 储集层与烃源岩纵向上有效配套, 构成有效生储盖组合。

致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顾家裕教授、成都理工大学郑荣才教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孙平高级工程师和郭泽清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李传新副教授阅读了本文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邓康龄. 1992. 四川盆地形成演化与油气勘探领域[J]. 天然气工业, 12(5): 7-12. [文内引用:2]
2 邓康龄, 何鲤, 秦大有, . 1982. 四川盆地西部晚三叠世早期地层及其沉积环境[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3(3): 204-210. [文内引用:5]
3 段丽兰. 1983. 川西北晚三叠世卡尼期的硬珊瑚[J].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2): 48-58. [文内引用:1]
4 苟宗海. 1980. 四川江油县马鞍塘地区晚三叠世早期瓣鳃化石新材料[J].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 105-107. [文内引用:1]
5 苟宗海. 1993. 四川江油马鞍塘地区晚三叠世双壳类动物群[J]. 古生物学报, 32(1): 13-32. [文内引用:1]
6 黄其胜. 1995. 川北晚三叠世须家河期古气候及成煤特征[J]. 地质论评, 41(1): 92-99. [文内引用:1]
7 贾东, 陈竹新, 贾承造. 2003.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构造解析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发育[J]. 高校地质学报, 9(3): 462-469. [文内引用:1]
8 李三忠, 张国伟, 李亚林, . 2002. 秦岭造山带勉略缝合带构造变形与造山过程[J]. 地质学报, 76(4): 469-483. [文内引用:1]
9 李勇, 苏德辰, 董顺利, . 2011. 龙门山前陆盆地底部不整合面: 被动大陆边缘到前陆盆地的转换[J]. 岩石学报, 27(8): 2413-2422. [文内引用:7]
10 刘树根, 杨荣军, 吴熙纯, . 2009. 四川盆地西部晚三叠世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的转换过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30(5): 556-565. [文内引用:3]
11 卢孟凝, 王若姗. 1980. 四川盆地西北部马鞍塘组微古植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J]. 植物学报, 22(4): 370-381. [文内引用:1]
12 马永生, 梅冥相, 陈小兵, . 1999. 碳酸盐岩储集层沉积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77-88. [文内引用:1]
13 梅冥相. 2010. 中上扬子印支运动的地层学效应及晚三叠世沉积盆地格局[J]. 地学前缘, 17(4): 99-111. [文内引用:3]
14 施振生, 杨威. 2011.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砂体大面积分布的成因[J]. 沉积学报, 29(6): 1058-1068. [文内引用:2]
15 施振生, 谢武仁, 马石玉, . 201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六段海侵沉积记录[J]. 古地理学报, 14(5): 583-595. [文内引用:1]
16 施振生, 杨威, 郭长敏, . 2007. 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滨浅湖沉积中的遗迹化石[J]. 古生物学报, 46(4): 453-463. [文内引用:1]
17 施振生, 杨威, 谢增业. 2010. 四川盆地晚三叠世碎屑组分对源区分析及印支运动的指示[J]. 地质学报, 84(3): 387-397. [文内引用:2]
18 施振生, 赵正望, 金惠. 201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小塘子组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J]. 古地理学报, 14(4): 477-486. [文内引用:1]
19 时志强, 欧莉华, 罗凤姿, . 2009. 晚三叠世卡尼期黑色页岩事件在龙门山地区的沉积学和古生物学响应[J]. 古地理学报, 11(4): 375-383. [文内引用:2]
20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 1997. 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 四川省岩石地层[M]. 湖北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235. [文内引用:2]
21 王运生. 1992. 龙门山晚三叠世早期菊石[J].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4): 28-35. [文内引用:2]
22 王正瑛, 孙玉娴. 1981. 川西北上三叠统下部碳酸盐台地沉积相及其与藻和其他生物群的关系[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 59-63. [文内引用:2]
23 吴熙纯. 1984. 川西北晚三叠世的海绵动物群[J]. 古生物学报, 29(3): 349-365. [文内引用:6]
24 吴熙纯. 2009. 川西北晚三叠世卡尼期硅质海绵礁—鲕滩组合的沉积相分析[J]. 古地理学报, 11(2): 125-142. [文内引用:2]
25 吴熙纯, 张亮鉴. 1982. 四川盆地西北部晚三叠世卡尼期的海绵斑块礁[J]. 地质科学, (4): 385-389. [文内引用:1]
26 吴熙纯, 贝丰, 张亮鉴. 1985. 川西北上三叠统海绵点礁群的含油性评价[J]. 石油实验地质, 7(2): 98-106. [文内引用:1]
27 叶军. 2003. 川西坳陷马鞍塘组—须二段天然气成矿系统烃源岩评价[J]. 天然气工业, 23(1): 21-25. [文内引用:2]
28 张勤文. 1981. 松潘—甘孜印支地槽西康群复理石建造沉积特征及其大地构造背景[J]. 地质论评, 27(5): 405-412. [文内引用:4]
29 郑荣才, 李国晖, 戴朝成, . 2012. 四川类前陆盆地盆—山耦合系统和沉积学响应[J]. 地质学报, 86(1): 170-180. [文内引用:1]
30 郑荣才, 朱如凯, 翟文亮, . 2008. 川西类前陆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期构造演化及层序充填样式[J]. 中国地质, 35(2): 246-253. [文内引用:1]
31 Allen P A, Burgess P M, Galewsky J, et al. 2001. Flexural-eustatic numerical mode for drowning of the Eocene perialpine ramp and implications for Alpine geodynamics[J].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13: 1032-1066. [文内引用:1]
32 Barnes R S K, Hughes R N. 1982. An Introduction to Marine Geology[M]. Oxford, London: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 1-78. [文内引用:1]
33 Brunton F R, Dixon O A. 1994. Siliceous sponge-microbe biotic associations and their recurrence through the phanerozoic as reef mound constructors[J]. Palaios, 9: 370-387. [文内引用:3]
34 Burchette T P, Wright V P. 1992. Carbonate ramp depositional systems[J]. Sedimentary Geology, 79: 3-57. [文内引用:1]
35 Castle J W. 2001. Foreland -basin sequence response to collisional tectonism[J].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13(7): 801-812. [文内引用:1]
36 Feldman H R, Brown M A, Archer A W. 1993. Benthic Assemblages as Indicators of Sediment Stability: Evidence from Grainstones of the Harrodsburg and Salem Limestones(Mississippian Indiana). In: Keith B D, Zuppann C W(eds). Mississippian Oolithes and Modern Analogs Studies in Geology, 35[J]. AAPG Bulletin, 115-128. [文内引用:2]
37 Flügel E. 1982. Microfacies Analysis of Limestone[M].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245. [文内引用:1]
38 Flügel E. 2004. Microfacies of Carbonate rocks,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M].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16. [文内引用:2]
39 Haq B, Hardenbol J, Vail P R. 1987. Chronology of fluctuating sea levels since the Triassic[J]. Science, 235: 1156-1167. [文内引用:2]
40 Leinfelder R R. 2001. Jurassic Reef Ecosystems [M]. In: Stanley G D. The History and Sedimentology of Ancient Reef Systems.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251-309. [文内引用:6]
41 Li Y, Allen P A, Densmore A L. 2003.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Longmen Shan foreland basin(western Sichuan, China)during the Late Triassic Indosinian Orogeny[J]. Basin Research, 15: 117-136. [文内引用:1]
42 Meng Q R, Wang E, Hu J M. 2005. Mesozoic 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northwest Sichuan basin: Implication for continued 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J]. GSA Bulletin, 117(3): 396-410. [文内引用:1]
43 Read J F. 1982. Carbonate platforms of passive(extensional)continental margins: Types,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J]. Tectonophysics, 81: 195-212. [文内引用:1]
44 Read J F. 1985. Carbonate platform facies models[J]. AAPG Bulletin, 69: 1-21. [文内引用:1]
45 Riding R. 2002.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organic reefs and carbonate mud mounds: Concepts and categories[J]. Earth-Science Reviews, 58: 163-231. [文内引用:1]
46 Saylor B Z, Grotzinger J P, Germs G J B. 1995.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ology of the Neoproterozoic Kuibis and Schwarzrand subgroups(Nama Group), southwestern Namibia[J]. Precambrian Research, 73: 153-171. [文内引用:2]
47 Wendt J, Wu X C, Reinhardt J W. 1989. Deep water hexactinellid sponge mounds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of northern Sichuan(China)[J].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76: 17-29. [文内引用:1]
48 Weislogel A L, Graham S A, Cheng E Z, et al. 2006. Detrital Zircon provenance of the Late Triassic Songpan-Ganzi complex: Sedimentary record of collision of the North and South China Blocks[J]. Geology, 34: 97-100. [文内引用:1]
49 Wright V P, Burchette T P. 1998. Carbonate Ramps: An Introduction[M]. In: Wright V P, Burchette T P(eds). Carbonate Ramps.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149: 1-5.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