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沉积演化与有利砂体展布
高崇龙1,2, 纪友亮1,2, 任影1,2, 向宝力3, 王剑3, 李东旭1,2, 刘大卫1,2, 王天云1,2, 段小兵1,2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2249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3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 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纪友亮,男,1962年生,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从事石油地质学、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E-mail: jiyouliang@cup.edu.cn

第一作者简介 高崇龙,男,1988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研究。E-mail: gaoyidaitianjiao1@163.com

摘要

以三维地震、钻测井、岩心、测试化验等资料为基础,对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特别是“底砂岩段”重点油气储集层进行层序地层划分、沉积特征和砂体展布研究。认为:(1)清水河组发育高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低位体系域;其中,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相,湖侵体系域发育滨浅湖—半深湖相,而高位体系域则发育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相。(2)“底砂岩段”中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分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类型;“底砂岩段”位于受北部物源控制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可分为内前缘和外前缘;(3)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建立了清水河组浅水三角洲沉积微相模式,整体上,清水河组沉积演化过程为一套完整的湖平面升降演化沉积旋回。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莫索湾地区; 白垩系; 清水河组; 沉积相; 沉积特征; 砂体展布
中图分类号:TE1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5)06-0813-16
Sedimentary evolution and favorable sandbody distribution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in Mosuowan area, Junggar Basin
Gao Chonglong1,2, Ji Youliang1,2, Ren Ying1,2, Xiang Baoli3, Wang Jian3, Li Dongxu1,2, Liu Dawei1,2, Wang Tianyun1,2, Duan Xiaobing1,2
1 College of Geo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Beijing 102249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Beijing 102249
3 PetroChina Xinjiang Oilfield Company,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eriment and Detection, Karamay 834000,Xinjiang;
Ji Youliang,born in 1962,is a professor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 and teaching of petroleum geology,sedimentolog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E-mail: jiyouliang@cup.edu.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Gao Chonglong,born in 1988,is a doctoral candid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Now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ology. E-mail: gaoyidaitianjiao1@163.com.

Abstract

Based on 3D seismic data,well data,core observation and laboratory data,the study of sequence stratigraphic division,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sandbody distribution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in Mosuowan area of Junggar Basin especially the bottom sandstone member which is the main hydrocarbon reservoir are carried out. It is concluded that: (1)The Qingshuihe Formation was divided into the highstand system tract,the transgressive system tract and the lowstand system tract. Shallow water braided river delta facies was developed in the lowstand system tract,shallow to semi deep lake facies was developed in the transgressive system tract,and shallow water meandering river delta facies was developed in the highstand system tract. (2)The “bottom sandbody member”consists of 4,microfacies types,namely,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mouth bar,sheet sand and interdistributary bay,and is located in the shallow water braided river delta front that can be divided into inner part and outer part controlled by the north provenance. (3)The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model of shallow water braided river delta in the Qingshuihe Formation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regional sedimentary background,and we concluded that the sedimentary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Qingshuihe Formation is a complete sedimentary cycle of lake-level fluctuation.

Key words: Junggar Basin; Mosuowan area;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sedimentary facies;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sandbody distribution

准噶尔盆地自2000年在陆梁隆起发现亿吨级白垩系油田以来, 白垩系展现了广阔的勘探前景(张义杰和柳广弟, 2002), 并逐渐成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热点层位。准噶尔盆地腹地作为勘探白垩系油气藏的重要区域, 相继发现了石西、石南、彩南、莫北、陆梁等一批高效油气藏(匡立春等, 2005; 唐勇等, 2009), 其中以白垩系清水河组底部砂岩、砂砾岩油藏产能最优。而莫索湾凸起作为盆地腹地一大型正向构造单元, 目前有关其白垩系清水河组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但莫索湾地区多口井在清水河组底部砂岩已获得良好油气显示, 取心可见富含油— 饱含油级岩心, 其中盆参2井清水河组试油显示日产油5.97t, 新钻莫24井含油性评价显示属油水同层, 而位于莫索湾凸起以南的董1、董3及永6井均钻遇清水河组油层。同时清水河组储集层成岩作用总体较弱, 储集层物性较为优越(唐勇等, 2003), 可见莫索湾地区清水河组具有发现高效油气藏的潜力。但就目前研究现状来看, 尚未有莫索湾地区清水河组沉积相及其沉积特征的针对性研究, 相较于盆地其他地区清水河组研究成果(饶政等, 2008; 杨勇等, 2011; 白晓佳等, 2012; 董艳蕾等, 2015)而言相对薄弱, 油气储集层成因类型、展布特征尚不清楚。前期研究虽有涉及但主要以盆地或整个腹地为对象进行阐述, 研究尺度较大, 如谷云飞等(2003)对准噶尔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进行分析, 认为清水河组以三角洲、滨浅湖— 半深湖相沉积为主; 斯春松等(2005)对盆地腹地清水河组一段层序地层特征及岩性油气藏发育规律进行研究, 认为北西向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影响范围自陆西地区直至莫索湾地区, 而上述研究对清水河组沉积相类型仍以概述性描述为主, 精度较低, 难以满足勘探需要。同时对清水河组沉积相类型也存在一定争议, 周路等(2013)对莫东地区清水河组的叠瓦状前积地震反射特征进行识别和探讨, 认为其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叠置型砂体的地震响应; 而陈林等(2014)对莫索湾凸起东南部的阜康凹陷中部4区块清水河组沉积特征进行分析, 认为清一段主要为辫状河沉积。

笔者在前人所取得的相关成果基础上, 以岩心资料、测录井资料、测试化验资料及三维地震资料为依托, 分析莫索湾地区清水河组特别是“ 底部砂岩段” 重点油气储集层沉积微相类型、特征及其沉积微相模式、演化过程。通过本次研究为莫索湾地区清水河组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地质理论依据, 同时对准噶尔盆地腹地油气后备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区域地质背景

莫索湾凸起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 是在石炭纪结晶基底背景上, 经二叠纪构造运动而发育起来的大型隆起构造(何登发等, 2005a), 其南邻准噶尔盆地最大的生烃凹陷即昌吉凹陷(包括沙湾凹陷和阜康凹陷), 北接盆1井西凹陷及东道海子凹陷(图 1-a, 1-b), 四面邻凹, 区域构造位置上属典型的“ 凹中凸” , 油气运聚条件十分有利。自中侏罗世起, 受当时发育的横贯准噶尔盆地腹地NE-SW向大型古隆起即车— 莫古隆起演化的影响, 中上侏罗统在莫索湾地区未沉积或遭受强烈剥蚀(纪友亮等, 2010)。至白垩纪到古近纪, 受控于燕山Ⅲ 幕构造运动, 莫索湾凸起再次进入稳定埋藏阶段, 而新近纪— 第四纪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得北天山急剧隆升, 伴随着昌吉凹陷急剧挠曲下陷, 整个盆地腹地逐渐向南掀斜, 莫索湾地区最终过渡为现今南倾的单斜构造形态(周路等, 2005; 何登发等, 2008)(图 1-c)。

图1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地理位置、构造位置(a, b)及现今构造发育特征(c)Fig.1 Geographic and tectonic location (a, b) and present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c) of Mosuowan area, Junggar Basin

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在车— 莫古隆起逐渐埋藏消亡、盆地由压扭型向坳陷型转换的地质背景下(何登发等, 2005b)发育的一套沉积层系。清水河组自下而上可分为清一、清二2个岩性段(图 2), 其中清一段底部以灰绿色巨厚— 厚层中、细粒“ 底砂岩段” 为典型特征, 厚度在20~90m之间, 内部夹有薄层— 中层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及灰色— 灰绿色粉砂岩, 砂体区域连通性及对比性强, 是整个清水河组最重要的含油储集段。“ 底砂岩段” 之上发育覆盖全区的灰色— 灰黑色、高GR值泥岩, 该泥岩段在全区分布稳定、范围广, 厚度在50~110m之间, 是全区明显的对比标志层, 同时也是区域油气有效盖层发育段。清二段以高GR泥岩段之上不等厚灰色— 灰绿色粉砂岩、细砂岩及泥岩频繁互层特征为标志, 砂体单层厚度在2~10m之间, 横向变化大, 对比关系较为复杂。

图2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莫4井白垩系清水河组层序地层划分Fig.2 Sequence stratigraphic division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of Well Mo4 in Mosuowan area, Junggar Basin

2 清水河组层序地层划分

侏罗纪末到白垩纪初是准噶尔盆地古构造背景及古气候环境转变的重要时期, 古气候由半干旱— 干旱转变为湿润, 并且伴随着车— 莫古隆起埋藏消亡, 湖面扩大, 盆地沉积沉降中心逐渐向莫索湾方向迁移(陈中红等, 2002; 方世虎等, 2004a), 因此清水河组为在盆地整体湖侵背景下发育的一套完整三级层序(图 2), 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低位、湖侵及高位体系域, 分别对应“ 底砂岩段” 、高GR泥岩段及清二段, 层序及内部体系域界面特征如下:

1)清水河组顶、底层序界面特征。燕山运动Ⅱ 幕车— 莫古隆起的强烈隆升及持续性剥蚀, 使得莫索湾地区及整个盆地腹部形成清水河组与下伏侏罗系间的区域性不整合面。岩性上, 侏罗系顶部由于长时间风化淋滤而形成一套区域分布的黄绿色— 杂色风化壳泥岩(吴孔友等, 2003; 谢寅符等, 2006), 其上部岩性突变为清水河组灰色— 灰绿色中、细砂岩, 测井曲线呈突变接触, 并且相较于风化壳泥岩, 由于成因及成分不同, 清水河组泥岩的GR基线出现明显右偏(图 2)。地震剖面上, 清水河组底界与侏罗系间可见明显的削截关系(图 3), 侏罗系西山窑组煤系地层强振幅、连续、平行反射同相轴呈低角度交于清水河组底部, 而在古隆起主体部位, 持续的剥蚀夷平作用造成清水河组与侏罗系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 地形趋于准平原化状态。而清水河组顶界与上覆呼图壁河组在研究区表现为整合接触, 但在盆地边缘呼图壁河组逐渐超覆于清水河组之上(赵东娜等, 2013), 因此从区域来看清水河组顶界仍为一个三级层序界面。

图3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层序单元划分及其界面地震响应特征Fig.3 Sequence units division and seismic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boundaries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in Mosuowan area, Junggar Basin

2)清水河组初始湖泛面(FFS)特征。清水河组初始湖泛面对应“ 底砂岩段” 与其上部高GR泥岩之间的岩性转换面, 二者呈突变接触, 测井曲线变化迅速(图 2)。而地震剖面上底砂岩表现为一低频中强振幅连续地震反射同相轴, 其顶部初始湖泛面(FFS)上部地震反射转变为相对高频中强振幅波谷地震反射同相轴(图 3, 图4-b), 地震反射呈平行连续状。上述地层响应特征说明“ 底砂岩段” 沉积后期地形平缓, 伴随着快速湖侵, 湖岸线大规模后移, 使得湖侵泥岩直接覆盖于“ 底砂岩” 之上, 而二者间无过渡岩性出现。

图4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沉积前古地貌形态平面(a)及剖面(b, c)特征Fig.4 Plane(a)and profile(b, c)palaeogeomorphic form before deposition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in Mosuowan area, Junggar Basin

3)清水河组最大湖泛面(MFS)特征。清水河组最大湖泛面对应于清一、清二段分界, 即高GR泥岩顶部, 垂向上表现为地层退积到进积的转换点, 向上湖侵泥岩转变为薄层— 中层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的频繁互层, 且砂体含量逐渐增大(图 2), 同时地震剖面上可见界面上部高位进积砂体的前积反射特征(图 3)。该最大湖泛面及湖泛高GR泥岩段全区分布稳定, 可进行区域追踪对比, 而由于湖泛高GR泥岩内部存在小型浊积砂体或滩坝砂体使得其地震反射内部呈高频中强振幅— 弱振幅、断续波谷与波峰地震反射轴交错的响应特征(图 3)。

3 清水河组沉积相特征

根据清水河组岩石类型、沉积结构— 构造、泥岩颜色、砂体厚度、沉积旋回、粒度特征及岩电组合等多种手段, 结合区域沉积-构造背景、物源条件, 研究认为清水河组主要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及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相。

3.1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相

3.1.1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浅水三角洲的形成除受盆地沉降速率和沉积速率的均衡制约外, 还受古构造背景、古地形地貌、古气候、古物源及沉积物供给量、古水深及古湖平面变化等因素的共同控制(楼章华等, 1999; 朱筱敏等, 2012, 2013b), 但其中主控因素为古地形地貌、古气候及古物源供给(王立武, 2012)。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相主要发育于清水河组低位体系域。从清水河组低位域发育期的地质背景来看, 具备十分有利于浅水三角洲形成的条件。

1)平静的构造活动及准平原化的古地形地貌。中侏罗世燕山运动Ⅰ 幕及晚侏罗世燕山运动Ⅱ 幕准噶尔盆地构造活动较为强烈, 使得车— 莫古隆起继承性演化发育并抬升出水面, 随后伴随着盆地整体拗陷接受沉降, 早白垩世全区进入稳定埋藏阶段, 构造活动基本停止。而莫索湾地区自中侏罗世开始抬升遭受风化剥蚀, 其遭受剥蚀夷平作用持续时间久, 使得清水河组沉积期古地形地貌整体呈现准平原化的状态, 仅局部由于差异性风化剥蚀作用的存在而残存小型侏罗系残丘(图 4-a), 残丘规模不大, 平面面积在1~15km2之间, 高度平均在38~52m之间。清水河组低位域与侏罗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或呈披覆状态覆盖沉积于侏罗系局部残丘之上(图 3, 图4-b), 地层产状平缓, 地形坡度小于1° 。而受控于准平原化的地形地貌, 地震剖面上以最大湖泛面拉平处理可见地层厚度变化差异性不大, 仅在局部残丘部位有所减薄(图 4-c)。因此, 平静的构造活动及准平原化的古地貌形态为清水河组低位浅水三角洲发育提供了稳定的盆地构造基础。

2)统一的物源体系及充足的沉积物供给量。低位域沉积时期, 伴随着盆地由压扭型向挤压坳陷型转变, 准噶尔盆地整个构造形态开始发生向南掀斜, 盆地恢复统一的沉积沉降中心, 位于昌吉凹陷(谷云飞等, 2003; 方世虎等, 2004a), 发育滨浅湖— 半深湖亚相。盆地边缘发育厚层冲积扇— 扇三角洲相底砾岩, 而北部哈特阿拉特山及克拉美丽山两支物源体系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相, 并向腹部延伸很远(谷云飞等, 2003; 斯春松等, 2005), 在昌吉凹陷北部有汇聚的趋势。从清水河组低位域地层倾角测井资料、重矿物稳定系数等值线及重矿物组合特征(图 5)来看, 倾角测井古流向显示物源呈NE-SW及NW-SE方向, 稳定系数平面上向南逐渐增大, 而重矿物组合及各成分含量在各井分布差异不大, 均以钛铁矿及石榴石所占比重最大, 二者含量之和平均在50%以上, 整体上看莫索湾地区低位域受控于统一的北部物源。因此在区域相序演化、距源区远近及沉积物供给量上, 莫索湾地区低位域具备发育浅水三角洲的物质条件。

图5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低位体系域综合物源分析Fig.5 Comprehensive provenance analysis of lowstand system tract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in Mosuowan area, Junggar Basin

3)干旱— 半干旱到湿润古气候的转变及古水体深度较小。侏罗纪末期准噶尔盆地南缘发育山前红色冲积体系沉积(方世虎等, 2004b), 而在准噶尔盆地腹地K/J系间不整合界面以下, 侏罗系顶部广泛发育一套氧化成因的红层(焦养泉等, 2008), 显示古气候为半干旱— 干旱条件, 至白垩纪, 随着湖水面积扩大, 气候逐渐转变为湿润。而处于这种干旱到湿润的古气候转变时期, 水体范围仍相对较为有限, 并且水体深度不会太大, 因此为浅水三角洲的形成演化提供了有利的水体条件。

3.1.2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亚相、微相类型及特征

莫索湾地区底砂岩砂体粒度以中细砂、粉细砂及粉砂岩为主, 分选、磨圆较好, 缺少陆相辫状河相底部粗粒滞留砂砾岩, 砂体间发育薄层灰黑色泥岩, 并且砂体内部见黑色泥砾, 反映沉积区整体处于水下或濒临浅湖区, 缺少陆相河流及三角洲平原暴露环境下的氧化色泥岩及植物碎屑, 并可见特征的反映浅水环境的虫孔及生物扰动构造。而整个清水河组低位域中中— 细砂岩单层砂体厚度大, 垂向泥岩夹层薄, 整体表现为“ 砂包泥” , 平面连井间泥质细粒沉积物较缺乏, 砂体连续性、可对比性较好。区域位置上距昌吉凹陷湖盆中心较近, 结合北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及物源方向, 判断莫索湾地区低位域主要为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并可进一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分流间湾4种微相类型。

1)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最为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 岩性以灰绿色— 灰白色中、细砂岩为主, 沉积水动力强, 层理类型以平行层理、交错层理、块状层理、韵律层理(图 6-a至6-d)为主, 分选较好。砂体底部可见灰黑色— 灰绿色泥岩撕裂屑及泥砾, 发育冲刷面(图 6-e, 6-f), 砂体内部含有侏罗系煤系地层遭冲刷侵蚀而剥落的煤屑颗粒(图 6-g)。由于水动力强, 水下分流河道频繁迁移, 岩心垂向上可见多个正旋回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叠置, 相互冲刷侵蚀, 形成厚度较大的复合砂体(图 7, 莫9井)。粒度概率曲线呈明显的两段式, 跳跃和悬浮总体交截点粒度Ф 值在2~4之间, 悬浮总体含量为10%~15%(图 7-a)。单井上, GR测井曲线呈典型箱型、钟型或因湖浪改造而具一定程度的齿化。

图6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低位体系域砂岩沉积构造Fig.6 Sedimentary structures of lowstand system tract sandstone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in Mosuowan area of Junggar Basin

图7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砂体垂向叠置关系与粒度概率曲线特征Fig.7 Vertical superimposition relationship and grain size probability curves of sandbodies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in Mosuowan area, Junggar Basin

2)河口坝微相。河口坝微相砂体较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粒度细, 以灰绿色细砂、粉细砂岩为主, 内部发育小型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特征的河口坝逐渐前积生长的小型前积纹层(图 6-h), 可见少量灰黑色泥砾。岩心垂向上表现为向上粒度变粗的反旋回, 河口坝顶部常可见水下分流河道对其冲刷破坏现象(图 7, 莫6井)。并且由于受河流携带及湖浪冲刷的双重影响或水下分流河道对其的多期改造, 使得河口坝砂体粒度概率曲线呈多段式(图 7-b), 包括2个跳跃次总体和2个悬浮次总体, 悬浮总体含量较水下分流河道增加, 在15%~25%之间。单井上, 河口坝GR测井曲线呈典型的漏斗型, 砂体厚度不大, 多在2~4m之间, 垂向上由于水下分流河道的频繁迁移, 常常被改造而难以识别。

3)席状砂微相。席状砂微相岩性粒度细, 以灰绿色— 灰色粉细砂岩、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为主, 分布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端, 发育小型砂纹层理及波状层理(图 6-i, 6-j), 内部夹有灰黑色泥岩条带或与灰黑色泥岩呈互层状态产出。单井上, GR测井曲线呈指状, 整体厚度不大, 但局部厚度可有所增加。

4)分流间湾微相。分流间湾微相为前缘内部发育的薄层灰黑色— 灰绿色泥岩沉积, 厚度较小, 泥岩内部见垂直生物钻孔, 并发育生物扰动构造(图 6-k, 6-l)。垂向上发育于分流河道间或与席状砂、河口坝相伴生(图 7, 莫6井), 而从生物扰动强度及垂直的钻孔产状上看, 应属水动力较强的沉积环境。

3.2 湖泊相

湖泊相沉积主要发育于清水河组湖侵体系域。沉积类型及沉积特征较为简单, 主要为滨浅湖— 半深湖细粒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沉积, 岩性较纯, 仅局部夹有薄层被湖相泥岩包围的浊积砂体或滩坝砂体, 但砂体粒度、厚度及规模均较小。该套湖相细粒沉积在莫索湾地区北部甚至整个盆地腹地均可进行区域追踪对比, 垂向上直接覆盖沉积于低位域砂体之上, 而这一相序叠置关系再次证明早期低位域砂体应位于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部位, 否则将违反沉积学中的相序递变法则。

3.3 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相

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相主要发育于清水河组高位体系域, 即清二段。整个清二段目前尚无取心资料, 同时暂时也并非油气有效储集层, 而其顶界划分尚存在一定争议, 因此不做探讨。湖侵体系域沉积后, 莫索湾地区全区覆盖厚层湖相泥岩, 地形平坦, 且无构造活动, 而从其整体沉积特征上看, 发育岩性主要表现为薄层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的频繁互层。同时泥岩主要呈还原色与氧化色间互出现为特征。砂体厚度、泥质含量较低位域沉积期明显变小, 并可见低角度叠瓦状前积反射特征(图 3), 综合上述沉积特征, 对比典型浅水三角洲过渡色泥岩、砂泥岩频繁互层、砂体单层厚度薄的特点(朱伟林等, 2008; 纪友亮等, 2013; 朱筱敏等, 2013a), 推断其应属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相。

4 清水河组沉积演化

从整个层序地层结构、沉积发育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来看, 清水河组沉积经历早期低水位、湖侵期湖平面快速升高、晚期湖平面稳定并逐渐下降的完整湖平面升降沉积演化旋回。

低位体系域形成于层序发育早期, 底界与层序边界一致, 顶界为初始湖泛面。低位域沉积期, 莫索湾地区开始从剥蚀夷平状态进入逐渐埋藏阶段, 地形主体呈现准平原化状态, 仅局部存在小型残丘, 因早期湖平面较低、湖水范围仍相对较小, 而北部物源供给量大, 使得研究区清水河组低位域沉积一套层序内部厚度大、粒度粗、分布范围广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

湖侵体系域底界为初始湖泛面, 顶界为最大湖泛面, 莫索湾地区湖侵体系域为一套岩性较纯的巨厚层滨浅湖— 半深湖泥岩沉积。古地貌自低位域沉积期已呈现准平原化状态, 加之“ 底砂岩段” 沉积对局部残丘地貌的填平补齐, 使得低位域沉积后地形地势平缓。湖侵期自昌吉凹陷向北发生快速湖侵作用, 较小的湖平面升高, 将导致平面上大规模的湖水后退, 湖侵泥岩直接覆盖于低位域“ 底砂岩段” 之上, 沉积相也由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转变为滨浅湖沉积, 而在湖侵体系域泥岩内部夹有薄层、孤立的滩坝及浊积砂体。

高位体系域位于清水河组层序最上部, 底界面为最大湖泛面, 顶界面为层序边界。清水河组高位体系域主要为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 粒度较细, 薄层砂岩— 粉砂岩— 泥岩频繁互层。地震剖面上可见高位三角洲前积反射特征, 地层表现为叠加型进积式准层序组, 反映湖平面上升至最高后的稳定并逐渐下降的沉积状态。

5 “ 底砂岩段” 有利砂体展布及油气意义
5.1 “ 底砂岩段” 沉积微相平面发育特征

在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单井沉积微相识别及井震标定的基础上,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地层切片及层间各类属性提取, 并结合钻井资料对底砂岩沉积微相展布特征进行识别和分析。根据地震属性与单井沉积微相分析结果的标定, 认为研究区平均振幅属性与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的中— 细砂岩砂体厚度实际钻探结果线性相关性最好(图 8), 地震资料主频在35~40 Hz之间, 分辨率较高, 对砂体平面分布及形态特征可具备良好的属性响应。因此反复对比验证及综合分析底砂岩段地层切片平均振幅属性(图 9-a)与区域砂地比、砂厚、物源方向及多井点单井沉积微相的匹配关系, 最终还原底砂岩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 9-b)。

图8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地震平均振幅属性与中— 细砂岩厚度关系Fig.8 Relationship between seismic mean amplitude attribute and medium-fine sandstone thickness in Mosuowan area, Junggar Basin

图9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低位体系域“ 底砂岩段” 地震平均振幅属性(a)与沉积微相平面分布(b)Fig.9 Seismic mean amplitude attribute(a)and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b) of lowstand system tract “ bottom sandbody member”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in Mosuowan area, Junggar Basin

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以平均低水位线和平均高水位线为界可划分为内前缘与外前缘2部分(楼章华等, 1998; 李元昊等, 2009), 而辫状河三角洲的砂体分布、规模、形态与水动力条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韩晓东等, 2000; 陈彬滔等, 2012; 阮壮等, 2013)。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内、外前缘由于具有不同的水动力条件, 使得其砂体沉积特征具有相应的差异性。依据砂体地震属性响应、砂体对比关系、砂体厚度及距源区远近, 认为研究区北部主要处于三角洲内前缘, 南部则位于外前缘。综合研究区沉积特点, 对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内、外前缘沉积特征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各沉积特征差异见表1, 而由于内前缘部位砂体以分流河道为主, 完整河口坝少见, 因此图9-b内河口坝暂为示意性。

表1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与外前缘沉积特征对比 Table1 Comparison of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inner part and outer part of shallow water braided river delta front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in Mosuowan area, Junggar Basin

5.1.1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

研究区北部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位于平均低水位线与平均高水位线之间。地震属性响应呈大范围连片平均振幅负值异常区(图 9-a), 砂体厚度及中— 细砂岩厚度占地层比重大, 细粒泥质及粉砂质沉积物基本不发育。通过过研究区内前缘连井微相对比剖面(图 10, AA'剖面)可见, 各井单砂体厚度大, 测井曲线呈巨厚箱型, 同时齿化程度较弱。各井间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区域连片、相互切割的沉积状态, 河口坝砂体少见, 大部分属残余型河口坝, 局部可识别出“ 坝上河” , 即早期河口坝砂体被后期分流河道切蚀破坏的现象。上述沉积特征表明,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水动力条件主要受控于河流作用, 水动力强, 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为主。并且由于辫状分流河道的频繁迁移, 细粒沉积物往往难以保存, 造成砂体连片分布, 河口坝也常常被河道改造, 分流间湾较不发育, 且强烈的河道冲刷侵蚀可将下伏侏罗系煤层破坏、打碎, 使得砂体内部出现棱角状煤屑颗粒。

图10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过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AA')与外前缘(BB')层序格架及沉积微相剖面Fig.10 Profiles of sequence framework and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across the inner part(AA') and outer part (BB') of braided river delta front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in Mosuowan area, Junggar Basin

5.1.2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外前缘

研究区南部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外前缘位于平均低水位线之下浪基面之上。砂体地震平均振幅属性响应与内前缘部分相比, 主要呈条带状的河道形态异常振幅响应特征(图 9-a)。砂体厚度及中— 细砂岩占地层比重减小, 细粒沉积物含量增加。通过过研究区外前缘连井微相对比剖面(图 10, BB'剖面)可见, 各单井河道型砂体厚度减小, 主要呈孤立状态分布, 并且由于垂向细粒泥质、粉砂质含量增加及砂体内部粒度变细, 使得河道箱型测井曲线齿化程度明显增强, 而席状砂型指状及河口坝型漏斗状测井曲线特征增多。结合地震平面属性响应可见外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主要呈条带状单支或多支汇聚发育, 分流河道宽度及规模较内前缘明显减小。但河口坝砂体垂向上可完整保存, 仅局部被分流河道侵蚀切割。上述沉积特征表明, 外前缘水动力条件较内前缘减弱, 主要受控于河流及湖浪的双重作用, 分流河道已不发生横向频繁迁移, 仅局部水动力较强的单支分流河道可从内前缘延伸至外前缘, 并可多条相互汇聚、交织。

5.1.3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外前缘与现代沉积对比

上述莫索湾地区低位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内、外前缘沉积特征及其差异性与现代沉积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如美国阿拉斯加Kachemak湾现代辫状河三角洲(图 11), 地形平缓, 物源供给量大, 水体深度也较浅, 为典型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图11 美国阿拉斯加Kachemak湾现代辫状河三角洲低水位期沉积特征Fig.11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shallow water braided river delta in lowstand period of Alaska Kachemak bay in USA

从其低水位期平面沉积特征上看(图 11), 可明显区分出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内前缘及外前缘3个部分。三角洲平原位于平均高水位线之上, 长期出露水面, 相较于内前缘, 平原河道宽度大, 呈一条主河道形式供给沉积物, 整体上分流河道并未呈发散状。同时由于三角洲平原洪泛细粒泥质沉积物发育, 使得植被生长茂密, 特征明显, 并以此可显著区分出三角洲平原与前缘的分界。向湖方向进入三角洲内前缘, 即时而出露水面时而处于水下的部分, 可见整个三角洲沉积体呈朵叶状, 分流河道开始发散, 并可区分出河口坝与分流间湾。但明显可识别出分流河道横向频繁迁移的痕迹, 同时可见分流河道切割河口坝的现象。整体上内前缘沉积物以砂质为主, 砂体呈连片发育, 泥质沉积物匮乏, 植被不发育。再向湖盆方向进入三角洲外前缘, 即一直位于水下的部位, 可见内前缘的分流河道在向外前缘延伸的过程中多条分支已逐渐消失或河道枯竭, 仅局部水动力较强的分流河道或多条分流河道汇聚后的主河道可向前继续延伸进入外前缘。而进入水体后, 在水体内部仍可见水道化的沉积特征, 表明局部分流河道在水体内部仍可延伸发育, 但单支水道位置较为固定, 规模明显减小, 不再分叉, 呈条带状, 多支不同方向进入水体的分流河道仍可汇聚、交织。而在局部湖水动力较强的环境下, 可见砂质沉积物一入水体即呈片状散开或外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被湖浪或湖流改造使得沉积物重新分散而形成呈平铺状展布的外前缘席状砂。这一现代沉积现象和研究区低位砂体展布特征对比, 可见二者各沉积相带平面分布具有相当的吻合性。

5.2 莫索湾低位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模式

莫索湾清水河组低位域沉积期受控于北部物源, 向南逐渐进入湖盆中心, “ 底砂岩段” 全区发育, 但相较于北部石南、石西、陆梁、白家海地区清水河组底砾岩段(赵霞等, 2007; 岳云雷等, 2007; 罗曦等, 2008)粒度细, 自北部物源供给区到南部汇水区, 沉积特征具有良好的继承性, 因此从区域沉积体系演化角度及内、外前缘沉积特征差异性分析出发, 总结出莫索湾地区清水河组低位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模式(图 12)。

图12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低位体系域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微相模式Fig.12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model of shallow water braided river delta of lowstand system tract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in Mosuowan area, Junggar Basin

整体上, “ 底砂岩段” 沉积期盆地北部边缘发育冲积扇— 扇三角洲相沉积, 而向南到准噶尔盆地腹地以北地区逐渐过渡为辫状河沉积(高雷等, 2004), 粒度粗, 表现为北部地区的白垩系底部杂色砂砾岩段沉积, 临近莫索湾地区由于沉积期地形平缓、水体深度不大, 物源供给充足, 沉积相开始转变为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相, 而莫索湾地区正处于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部位。相对于三角洲平原来说, 前缘河道进入水体后由于水动力条件的改变及其所携带的沉积物发生卸载, 河道下切能力减弱, 但位于内前缘部位水体浅, 河流水动力仍强于湖浪作用, 因此分流河道开始发散, 并调整为横向的频繁迁移。加之内前缘部位时而出露水面的沉积环境, 使得分流河道砂体受湖泊水体改造减弱, 特别是低水位期分流河道迁移更为强烈。但内前缘单期河道规模较平原分流河道小, 而由于分流河道的频繁迁移使得砂体呈连片展布, 分流间湾分布较局限, 河口坝也较难完整保存。继续向湖中心方向进入外前缘, 河道水动力已大幅度减弱, 沉积环境长期处于水下, 水体深度增加, 以湖浪、湖流作用为主, 沉积物散开或被改造而形成连片的席状砂, 仅局部水动力较强的单支河道还可从内前缘继续延伸至外前缘, 但河道不再迁移, 呈孤立单支条带状或多支呈枝状汇聚, 并逐渐消失, 同时小型河口坝砂体受改造破坏程度低, 可完整保存。再向南至昌吉凹陷则进入滨浅湖— 半深湖相沉积区。

5.3 油气地质意义

从莫索湾地区区域层序地层格架发育特征看(图 10), 清水河组低位储集砂体较为发育, 其上又直接覆盖湖侵期大套泥岩盖层, 储盖空间配置十分有利。其中低位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部分由于砂体呈连片展布, 因此如果油气进入, 将以内前缘中规模较大、物性较好的分流河道进行优先充注或运移, 而如果横向各河道规模或物性相差不大, 那么油气可能呈连片面状分布或在现今砂体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而外前缘部分由于物性较好的分流河道或河口坝砂体呈条带状及孤立状分布且规模较小, 那么油气富集规律平面上可能以条带状或交织状分布为特点, 而剖面上可能以孤立状的河道型及河口坝型砂体油藏发育为特点。

6 结论

1)莫索湾地区清水河组为一套完整的三级层序, 其中清一段可划分为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 而清二段则属高位体系域沉积。

2)清水河组低位域为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湖侵体系域主要为滨浅湖— 半深湖相, 而高位体系域为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相, 垂向相序表现为一完整的湖平面升降旋回。

3)低位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可区分出内前缘和外前缘, 其中内前缘砂体连片展布, 外前缘砂体呈条带状及枝状展布。

4)受控于内外前缘砂体展布差异性, 内前缘油气可呈面状分布或在构造高部位汇聚, 而外前缘油气则可呈条带状、交织状或孤立状分布。

参考文献
1 白晓佳, 康永尚, 李培俊, . 2012. 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凸起西斜坡白垩系高频层序地层与油气成藏模式[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34(2): 41-46. [文内引用:1]
2 陈彬滔, 杨丽莎, 于兴河, . 2012. 准噶尔盆地南缘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辫状河三角洲水动力条件与砂体分布规模定量分析[J]. 中国地质, 39(5): 1290-1296. [文内引用:1]
3 陈林, 孙怡, 许涛, . 2014. 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白垩系清水河组沉积特征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36(2): 50-55. [文内引用:1]
4 陈中红, 查明, 吴孔友, . 2002. 陆梁隆起白垩系底部不整合面特征与油气运聚[J]. 新疆石油地质, 23(4): 283-285. [文内引用:1]
5 董艳蕾, 朱筱敏, 赵东娜. 2015.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沉积体系分布及油气成藏模式[J]. 现代地质, 29(1): 71-79. [文内引用:1]
6 方世虎, 郭召杰, 张志诚, . 2004 a. 中新生代天山及其两侧盆地性质与演化[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0(6): 886-893. [文内引用:2]
7 方世虎, 郭召杰, 张志诚, . 2004 b. 准噶尔盆地中生代演化的地层学和沉积学证据[J]. 高校地质学报, 40(4): 554-559. [文内引用:1]
8 高雷, 朱筱敏, 吕雪雁. 2004. 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地区下白垩统沉积相特征[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1): 5-9. [文内引用:1]
9 谷云飞, 马明福, 苏世龙, . 2003. 准噶尔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J]. 石油实验地质, 25(4): 337-342. [文内引用:2]
10 韩晓东, 楼章华, 姚炎明, . 2000. 松辽盆地湖泊浅水三角洲沉积水动力学研究[J]. 矿物学报, 20(3): 305-312. [文内引用:1]
11 何登发, 陈新发, 况军, . 2008.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莫索湾古隆起的形成演化与成因机制[J]. 地学前缘, 15(4): 42-53. [文内引用:1]
12 何登发, 况军, 吴晓智, . 2005 a.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构造演化动力学[J]. 中国石油勘探, 10(1): 22-33. [文内引用:1]
13 何登发, 翟光明, 况军, . 2005 b. 准噶尔盆地古隆起的分布与基本特征[J]. 地质科学, 40(2): 248-261. [文内引用:1]
14 纪友亮, 卢欢, 刘玉瑞. 2013.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一段浅水三角洲和滩坝沉积模式[J]. 古地理学报, 15(5): 729-739. [文内引用:1]
15 纪友亮, 周勇, 况军, . 2010.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形成演化及对沉积相的控制作用[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2(10): 1342-1355. [文内引用:1]
16 焦养泉, 吴立群, 陆永潮, . 2008.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顶部红层成岩作用过程中蕴藏的车莫古隆起演化信息[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33(2): 219-225. [文内引用:1]
17 匡立春, 吕焕通, 齐雪峰, . 2005. 准噶尔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成果和方向[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2(6): 32-37. [文内引用:1]
18 李元昊, 刘池洋, 独育国, . 2009.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湖岸线控砂[J]. 古地理学报, 11(3): 265-274. [文内引用:1]
19 楼章华, 兰翔, 卢庆梅, . 1999. 地形、气候与湖面波动对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 以松辽盆地北部东区葡萄花油层为例[J]. 地质学报, 73(1): 83-91. [文内引用:1]
20 楼章华, 卢庆梅, 蔡希源, . 1998. 湖平面升降对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形态的影响[J]. 沉积学报, 16(4): 27-31. [文内引用:1]
21 罗曦, 徐山, 伍菁华, . 2008. 准东白家海凸起及其周边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扇三角洲沉积与含油气性[J]. 新疆石油天然气, 4(3): 9-12. [文内引用:1]
22 饶政, 姚鹏翔, 张春光, . 2008. 准噶尔盆地石南31井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一段辫状河三角洲相及沉积演化[J]. 古地理学报, 10(1): 43-51. [文内引用:1]
23 阮壮, 谭广辉, 于炳松, . 2013. 浅水湖盆内砂体类型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以松辽盆地喇萨杏地区PI油层为例[J]. 地层学杂志, 37(3): 321-329. [文内引用:1]
24 斯春松, 王海东, 唐勇, . 2005. 准噶尔盆地腹部白垩系清水河组清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及岩性油气藏分布[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8(4): 329-333. [文内引用:1]
25 唐勇, 黄文华, 郭晓燕, . 2003. 准噶尔盆地白垩系储集层特征[J]. 新疆石油地质, 24(5): 403-406. [文内引用:1]
26 唐勇, 孔玉华, 盛建红, . 2009. 准噶尔盆地腹部缓坡型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分析[J]. 沉积学报, 27(3): 567-571. [文内引用:1]
27 王立武. 2012. 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以松辽盆地南部姚一段为例[J]. 沉积学报, 30(6): 1053-1059. [文内引用:1]
28 吴孔友, 查明, 洪梅. 2003. 准噶尔盆地不整合结构模式及半风化岩石的再成岩作用[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7(3): 270-276. [文内引用:1]
29 谢寅符, 李洪奇, 孙中春. 2006. 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侏罗系—白垩系间风化壳的发现及其地层学意义[J]. 地质论评, 52(1): 137-143. [文内引用:1]
30 杨勇, 陈世悦, 向奎, . 201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5): 20-25. [文内引用:1]
31 岳云雷, 于兴河, 李胜利, . 2007. 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清一段非构造油气藏勘探[J]. 新疆石油地质, 28(5): 566-568. [文内引用:1]
32 张义杰, 柳广弟. 2002. 准噶尔盆地复合油气系统特征、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9(1): 36-38. [文内引用:1]
33 赵东娜, 朱筱敏, 董艳蕾, . 2013.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及主控因素分析[J]. 沉积学报, 31(6): 1070-1078. [文内引用:1]
34 赵霞, 于兴河, 黄兴文, . 2007. 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清水河组一段层序地层特征[J]. 沉积学报, 25(5): 716-720. [文内引用:1]
35 周路, 关旭, 雷德文, . 2013. 莫东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叠瓦状前积地震反射特征的地质意义[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48(4): 625-633. [文内引用:1]
36 周路, 张义杰, 雷德文, . 2005.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构造特征[J]. 中国石油勘探, 10(1): 15-21. [文内引用:1]
37 朱伟林, 李建平, 周心怀, . 2008. 渤海新近系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与大型油气田勘探[J]. 沉积学报, 26(4): 575-581. [文内引用:1]
38 朱筱敏, 邓秀芹, 刘自亮, . 2013 a. 大型坳陷湖盆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为例[J]. 地学前缘, 20(2): 19-28. [文内引用:1]
39 朱筱敏, 刘媛, 方庆, . 2012. 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条件和沉积模式: 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为例[J]. 地学前缘, 19(1): 89-98. [文内引用:1]
40 朱筱敏, 潘荣, 赵东娜, . 2013 b. 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发育与实例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7(5): 7-12.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