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及其周缘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集层特征与控制因素
任影1,2, 钟大康1,2, 高崇龙1,2, 孙海涛1,2, 孟昊1,2, 胡小林3, 姜振昌1,2, 王爱1,2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3 贵州天然气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81
钟大康,男,1961年生,博士,教授,现主要从事沉积学与储集层地质学研究。联系电话:010-89733322;E-mail: Zhongdakang@263.net

第一作者简介 任影,女,1989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学与储集层地质学研究。E-mail: renying19890701@126.com

摘要

根据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岩石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以及测井资料,对川东及其周缘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集层特征与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龙王庙组储集层岩性主要为颗粒碳酸盐岩,其次是粉—细晶白云岩。(2)龙王庙组储集层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晶间(溶)孔、粒内溶孔,构造缝和溶蚀缝发育;储集层基质孔隙度值和渗透率值低,平均值分别为4.25%和6.25×10-3μm2,储集层类型包括孔隙型和裂缝—溶孔型2种。(3)龙王庙组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可能受到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埋藏过程等3种控制因素的共同影响:沉积作用提供了储集层发育的地质基础;成岩作用是影响储集层发育的关键因素;埋藏方式影响储集层的最终形成,是川东地区龙王庙组储集层质量差于川中及川东南地区的原因之一。(4)综合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厚度及分布范围,认为川东及其周缘地区龙王庙组储集层以局限台地内滩体最为有利,局限潮坪次之。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下寒武统; 龙王庙组; 储集层特征; 控制因素
中图分类号:TE1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5)06-0829-12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reservoirs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Ren Ying1,2, Zhong Dakang1,2, Gao Chonglong1,2, Sun Haitao1,2, Meng Hao1,2, Hu Xiaolin3, Jiang Zhenchang1,2, Wang Ai1,2
1 College of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
3 Guizhou Natural Gas Energy Investment Co., Ltd., Guiyang 550081, Guizhou
Zhong Dakang,born in 1961,is a professor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reservoir geology. E-mail: Zhongda-kang@263.net.

About the first author Ren Ying,born in 1989,is a doctoral candid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Now s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reservoir geology. E-mail:renying19890701@126.com.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reservoirs in the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we analyzed the laboratory data of thin sections,cathode luminescence,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log data. The result shows that: (1)The main types of reservoir rocks of the Longwangmiao Formation are grain carbonate rocks,and silty-fine crystalline dolostones following. (2)The main types of reservoir space of the Longwangmiao Formation are intergranular(dissolved)pores,intercrystalline(dissolved)pores,intragranular dissolved pores,followed by structural fractures,dissolution fracture. The reservoirs have low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with average matrix porosity of 4.25% and permeability of 6.25×10-3μm2; The reservoir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he porous type and the fractured-dissolution-porous type. (3)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reservoirs in the Longwangmiao Formation may be influenced by three controlling factors including sedimentation,diagenesis and burial process. Sedimentation provided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for the reservoir development;diagenesis was the key factor influencing the reservoir development;and the burying process,which is one of the reasons why the reservoirs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have poor quality comparing with those in central and southeastern Sichuan Basin,affec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reservoirs eventually. (4)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favorable reservoirs were developed mainly in the banks,and secondly in the tidal flats of the restricted platform, overall, considering the lithology, physical property, thickness and distribution range synthetically.

Key words: Sichuan Basin;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controlling factors

寒武系龙王庙组是目前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前人对四川盆地龙王庙组的研究涉及地层和沉积的较多(李天生, 1992; 马永生等, 2009; 杨威等, 2012; 姚根顺等, 2013), 对储集层的认识多集中在川中(杜金虎等, 2014; 李亚林等, 2014; 田艳红等, 2014; 杨雪飞等, 2015)、川东南地区(冉隆辉等, 2008; 刘满仓等, 2008), 而对川东地区龙王庙组储集层的研究多是在以四川盆地为研究对象时有所涉及(黄文明等, 2009; 洪海涛等, 2012; 刘树根等, 2014)。前人研究认为川东地区龙王庙组储集层属于低孔、低渗型, 储集层发育受到沉积相带展布、多期岩溶、白云岩化等共同影响; 但尚未对龙王庙组储集层的发育位置、分布范围、物性特征等进行精细刻画, 储集层成岩作用期次、序列的研究尚不详实。此外, 相对于川中、川东南地区,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龙王庙组储集层物性更差的原因, 构造背景、埋藏过程等对储集层物性是否有影响, 前人的研究几乎都没有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普通及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岩石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和测井资料等, 重点应用研究区新钻探井太和1井和广探2井的相关资料, 从岩石学特征出发, 研究储集层的成分、结构特点, 不同成岩作用的成岩环境、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最终结合研究区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埋藏过程等系统地分析储集层演化的控制因素。

1 区域地质概况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构造上主要包括四川盆地川东高陡构造带(图1), 面积约为26000km2。研究区龙王庙组属于早寒武世晚期地层, 岩性主要为颗粒白云岩、粉— 细晶白云岩、泥晶灰岩、颗粒灰岩、泥质灰岩等(图 2), 局部发育大套膏岩、白云质膏岩及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的混合沉积, 厚度多在120~200m, 总体上具有东厚西薄的特点, 与上覆高台组和下伏沧浪铺组均呈整合接触。龙王庙组发育一套海退背景下、呈北东— 南西向展布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 以局限台地为主要相类型(图1), 开阔台地仅分布在研究区东边界到广海的部分地区, 蒸发台地集中发育在研究区西部华蓥山断裂东侧地势高部位。研究区内, 局限潮坪亚相的发育程度最高, 岩性主要为泥晶白云岩、粉晶白云岩和膏质白云岩; 局限潟湖发育在林1井和安平1井周缘, 岩性主要为泥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等; 蒸发潮坪亚相分布在五科1井、座3井— 临7井一带, 发育有大套膏岩; 滩间海亚相位于七跃山断裂以东地区, 岩性主要为泥晶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等; 滩体主要发育在断裂带周缘和台地内地势较高处, 分布范围及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 岩性也由颗粒白云岩逐渐转化为颗粒灰岩。

图1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地理位置及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沉积相(据任影等, 2015; 修改)Fig.1 Geographic location of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and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modified from Ren et al., 2015)

图2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综合柱状图Fig.2 Comprehensive column map of the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2 岩石学特征

以太和1井、利1井、广探2井等20口井及彭水太原、巫溪康家坪、秀山溶溪、石柱万宝等9个野外露头为研究对象, 共采集139块样品(37块野外露头样品, 102块岩心样品), 根据铸体薄片(139件)、阴极发光(30件)、扫描电镜(47件)等的分析, 发现川东及周缘地区龙王庙组储集层主要岩石类型为白云岩、灰岩及两者的过渡岩类(图 3), 具体表现为粉— 细晶砂屑白云岩、粉— 细晶鲕粒白云岩、粉— 细晶白云岩及亮晶砂屑灰岩、亮晶鲕粒灰岩等。

图3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集层各类储集岩厚度比例Fig.3 Thickness percentage of different reservoir rocks to total reservoirs of the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2.1 亮晶砂屑碳酸盐岩

砂屑是研究区龙王庙组颗粒碳酸盐岩中最常见的结构组分, 其主要成分为藻屑, 颜色较暗, 有机质含量较高(图 4-a)。砂屑的粒径一般在0.2~0.8mm, 多发育泥晶套(图 5-a), 分选中等, 磨圆度较好, 次棱角状— 次圆状, 内部结构较为均一。部分砂屑灰岩在后期成岩作用过程中, 砂屑颗粒、胶结物或两者均发生白云岩化作用, 形成砂屑白云岩, 且重结晶作用较强, 多为由粉— 细晶白云石组成的残余砂屑结构(图 4-b), 粒间多发育亮晶胶结物。砂屑碳酸盐岩中粒间溶孔、粒内溶孔等发育。

图4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优质储集层主要储集岩及储集空间类型Fig.4 Main types of reservoir rocks and reservoir space of high-quality reservoirs of the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图5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集层胶结、溶蚀、白云岩化、重结晶和压实作用Fig.5 Cementation, dissolution, dolomitization, recrystallization and compaction of the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reservoirs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2.2 亮晶鲕粒碳酸盐岩

鲕粒是研究区龙王庙组颗粒碳酸盐岩中较常见的结构组分, 并以薄皮鲕最为发育(图 5-b), 其次为放射鲕(图 5-c), 两种鲕粒的同心层均较少(多为1~2层), 且单层厚度大。鲕粒的粒径一般在0.3~0.6mm, 核心多为砂屑、生物碎屑及少量石英等, 鲕粒间多为亮晶胶结(图 4-c), 可见栉壳状的白云石胶结物。部分鲕粒在成岩过程中发生压实、选择性溶蚀、白云岩化等成岩作用, 当白云岩化作用进行的较为完全时, 形成鲕粒白云岩, 鲕粒多由较脏的细— 粉晶白云石组成(图 4-d), 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等发育。

2.3 晶粒白云岩

具体表现为广泛发育的粉— 细晶白云岩及少量中晶白云岩。单个白云石晶体一般小于0.25mm, 晶型较为完整(图 4-e), 部分白云石中可见残留的颗粒轮廓幻影, 原岩应为颗粒碳酸盐岩, 晶间孔和晶间溶孔发育, 局部发育溶洞(图 4-f)。粉— 细晶白云石经后期重结晶作用形成晶型更为粗大的晶粒白云石(图5-e)。

3 储集层特征
3.1 储集空间类型

通过铸体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分析, 认为研究区龙王庙组储集层的储集空间按其成因类型可划分为原生和次生2种, 原生孔隙类型单一, 多为原生粒间孔, 次生孔隙包括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晶间孔、晶间溶孔、溶蚀缝和构造缝等。其中最有效的储集空间为粒间溶孔、粒间孔, 其次为晶间孔、晶间溶孔等。

1)粒间孔。主要是颗粒碳酸盐岩中由颗粒相互支撑形成的粒间孔和后期被胶结物胶结形成的残余粒间孔(图 4-d), 多形成于颗粒滩沉积期, 孔隙较小且不规则, 分布较为局限, 可作为孔隙流体的渗流通道, 为溶蚀作用、白云岩化作用等后期成岩改造奠定基础。

2)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颗粒碳酸盐岩的粒内溶孔发育与否与其组构具明显相关性, 颗粒的选择性溶蚀作用是形成粒内溶孔的最主要原因; 粒内溶孔孔径一般较小(图 4-c), 形态多不规则, 若颗粒被全部溶蚀则形成铸模孔(图 4-b)。粒间溶孔可为选择性溶蚀作用的产物, 也可为后期非选择性溶蚀作用沿先存粒内溶孔、构造缝等进行扩大溶蚀的产物(图 4-a), 在先存粒内溶孔基础上继续溶蚀形成的粒间溶孔, 孔隙直径相对较大, 可超过颗粒本身, 达到大孔级别。

3)晶间孔和晶间溶孔。晶粒白云岩中, 晶间孔发育, 且一般形态规则, 边缘平直, 连通性差(图 5-d), 孔隙大小受控于晶体的大小。晶间孔继续溶蚀、扩大, 形成晶间溶孔, 晶间溶孔的形态不规则, 多呈港湾状, 孔隙连通性好(图 4-e)。

4)构造缝和溶蚀缝。龙王庙组储集层中可见多期构造缝相互切割, 整体上裂缝较平直, 多被后期次生矿物充填。当溶蚀作用沿未完全充填的构造缝进行时, 形成弯曲不规则的溶蚀孔缝, 并起到改善储集层储集性能的作用。储集层中较为常见的溶蚀成因缝为压溶缝, 多表现为缝合线(图 5-f)或粒缘缝, 部分溶缝被沥青、次生矿物等充填。

除上述储集空间外, 在研究区溶溪、太原等剖面, 龙王庙组发育有顺层展布的、直径大于1m的大型溶洞(图 4-f)。由于溶溪、太原剖面龙王庙组现已出露地表, 在地层抬升至地表的过程中, 大气淡水可以通过剥蚀窗或活跃的断层进入地层, 龙王庙组受到来自侧向或沿断层流动的大气淡水的溶蚀, 形成上述大型溶洞。

3.2 物性特征

根据岩心和野外露头样品物性分析, 发现龙王庙组储集层基质孔隙度分布范围为0.3%~16.9%, 平均值为4.25%, 主峰位于2%~8%之间, 约占样品总数的81.6%(图 6)。基质渗透率分布范围为< 0.01× 10-3~86× 10-3 μ m2, 平均值为6.25× 10-3 μ m2, 主峰位于0.01× 10-3~10× 10-3 μ m2, 约占样品总数的73.2%。整体上龙王庙组储集层呈现低孔、低渗特征。

图6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集层物性分布Fig.6 Physical properties distribution of the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reservoirs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在孔渗相关图(图7)中, 研究区龙王庙组渗透率具有随孔隙度增大而增大的趋势; 同时存在部分样品的孔隙度分布在同一范围内, 但渗透率在2~4个数量级间变化, 说明裂缝对改善储集层渗流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与储集层中构造缝和溶蚀缝较为发育的特征相印证。总体上, 研究区龙王庙组储集层可分为孔隙型储集层和裂缝— 溶孔型储集层2类, 其中孔隙型储集层主要发育在颗粒碳酸盐岩及少数粉— 细晶白云岩中, 以粒间(溶)孔和晶间(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 孔渗关系良好; 裂缝— 溶孔型储集层主要发育在基质孔隙度较低的粉晶白云岩中, 受裂缝及沿裂缝分布的溶蚀孔洞影响, 孔隙度较低但渗透率较高。

图7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集层孔渗相关图Fig.7 Correlation diagram of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reservoirs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4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研究区龙王庙组储集层主要经历了近地表同生成岩、中浅埋藏早成岩和深埋藏晚成岩3个阶段, 其中近地表同生成岩阶段持续时间短, 但成岩作用活跃, 主要包括胶结、溶蚀和海水渗透白云岩化作用, 有利于孔隙的形成和保存; 中浅埋藏早成岩阶段持续时间长, 主要包括受大气淡水影响的白云岩化作用及压实、胶结、重结晶等成岩作用, 对孔隙的改造作用较为复杂; 深埋藏晚成岩作用阶段主要包括埋藏白云岩化、压溶、重结晶、有机质成熟产生酸类等外源流体对岩石的溶蚀作用。其中胶结、溶蚀和白云岩化作用最为常见, 其次为重结晶、压实和压溶。

4.1 胶结作用

研究区龙王庙组储集层中, 可识别出泥晶化作用和海底胶结作用:泥晶化作用发生在沉积物与海水的接触面, 是最早的成岩作用之一, 由藻类、菌类在颗粒表面频繁钻孔而后被泥晶文石和高镁方解石充填形成(图 5-a); 海底胶结作用多发育在海水水体能量较强的滩相颗粒间隙, 常形成由纤维状、叶片状的文石和高镁方解石组成的等厚环边(图 5-c)。这2类早期胶结作用有利于原始孔隙的保存。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大, 早期的纤维状、叶片状文石和高镁方解石胶结物逐渐转化为方解石, 形成的残余原生粒间孔隙被粒状方解石充填, 与纤维状方解石形成世代胶结(图 5-a), 部分方解石胶结物后期可被白云石交代。龙王庙组储集层胶结物以亮晶方解石为主, 其次为亮晶白云石、泥晶方解石, 且胶结物常由多个世代组成。

4.2 溶蚀作用

溶蚀作用在研究区龙王庙组储集层的鲕粒白云岩、鲕粒灰岩和晶粒白云岩中最为常见, 形成大量的次生溶孔, 如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晶间溶孔等。根据溶蚀作用发生时间的相对早晚和被溶蚀物质成分的差异, 可分为早期选择性溶蚀和晚期非选择性溶蚀。

1)早期选择性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同生期和早成岩期, 研究区龙王庙组沉积期水体整体较浅, 海平面波动频繁, 沉积物间歇性暴露, 在大气淡水淋滤作用下, 发生颗粒内部选择性溶蚀、而粒间胶结物不溶的现象。溶蚀对象为颗粒碳酸盐岩内部的文石质和高镁方解石质的鲕粒、生屑等(图 4-c), 形成大量粒内溶孔和铸模孔。若白云岩中发育有膏质结核, 在选择性溶蚀作用下, 可形成膏模孔。

2)晚期非选择性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晚成岩期, 是流体沿裂缝、先存孔隙流动并将其扩大的一种溶蚀作用, 以粒间、晶间的胶结物为溶蚀对象, 常形成粒间溶孔、晶间溶孔、溶蚀缝等。非选择性溶蚀作用形成的晶间溶孔, 其直径常大于白云石晶体的直径, 溶孔的边缘多不规则, 具有溶蚀扩大的特征(图 4-e), 部分溶孔内被沥青充填, 说明溶蚀作用在烃类充注之前发生。前人研究认为龙王庙组形成溶蚀作用的部分外源流体及充填溶蚀孔隙的沥青均为下伏筇竹寺组烃源岩成熟的产物(孙伟等, 2010)。

4.3 白云岩化作用

在研究区龙王庙组储集层中, 白云岩化作用广泛发育, 对孔隙的形成和保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研究区龙王庙组发育的白云石微观特征, 可初步识别出准同生期海水渗透白云岩化作用、早成岩阶段大气淡水白云岩化作用和埋藏白云岩化作用。

1)海水渗透回流白云岩化作用。发生在准同生阶段, 主要形成泥— 粉晶白云石, 后期发生重结晶, 可形成粉— 细晶白云石。现今颗粒白云岩以粉晶为主, 粒间胶结物多为粉— 细晶白云石。形成的白云石晶面较为平直, 半自形到他形, 当颗粒原始结构保存较为完好时, 白云石以晶面平直的半自形为主(图 8-a)。阴极发光下, 颗粒与胶结物白云石均发较弱的暗红色光。部分粗粒白云石发光程度强于基质白云石, 推测其可能受到后期淡水作用的影响(图 8-b)。

图8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集层白云岩化作用Fig.8 Dolomitization of the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reservoirs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2)大气淡水白云岩化作用。发生在早成岩环境, 主要表现为溶孔、溶洞中的白云石胶结物, 并以粉— 细晶白云石为主, 自形程度较好, 多为自形到半自形晶, 且晶面平直, 晶间微孔发育(图 8-c)。阴极发光下, 白云石胶结物发明亮的橘红色光, 具有环带结构(图 8-d)。

3)埋藏白云岩化作用。发生在成岩作用的中— 晚期, 形成的白云石以细晶为主, 局部发育有中晶、粗晶白云石, 多为溶蚀孔洞中的充填物, 且充填程度高(图8-e)。阴极发光下, 埋藏白云岩化形成的白云石晶体发光较为昏暗(图8-f)。

研究区龙王庙组沉积期气候较为干旱、炎热, 蒸发作用强烈(左景勋等, 2008; 李伟等, 2012; 徐美娥等, 2013; 李皎和何登发, 2014), 膏盐岩沉积发育(图 1), 沉积环境有利于准同生期海水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的发生。通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铸体薄片观察, 发现海水渗透白云岩化作用是研究区龙王庙组最主要的白云岩化作用类型。

4.4 重结晶作用

重结晶作用在研究区龙王庙组储集层中较为常见。以白云岩储集层为例, 重结晶作用过程中白云石晶体变粗, 晶间原来细小、未连通的微小孔隙调整为较粗大的晶间孔(图5-d), 且喉道变得更加平直, 从而改变了原岩的基本结构, 提高了岩石的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具颗粒幻影结构的粉— 细晶白云岩多由重结晶作用形成(图 4-d)。

4.5 压实、压溶作用

早期发育的胶结作用或白云岩化作用极大的妨碍了压实作用的进行, 但在浅埋藏期, 压实作用表现明显。在颗粒碳酸盐岩中, 部分颗粒出现定向和变形, 甚至被压平、压碎(图5-c)。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大, 压实作用逐渐增强, 以致局部发生了压溶作用, 可见切割泥— 粉晶白云石晶体的缝合线构造(图 5-f)。

5 储集层控制因素

研究区龙王庙组储集层的储集性能受到构造运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埋藏过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沉积作用是影响储集层储集性能的地质基础, 不同沉积相的储集性能差异明显; 成岩作用对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改造起显著作用, 是储集层发育的关键因素; 埋藏过程影响储集层的最终形成, 是川东及周缘地区龙王庙组储集层质量差于川中、川东南地区的原因之一。

5.1 有利的沉积相是龙王庙组储集层发育的地质基础

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沉积期, 早加里东运动逐渐增强, 川东及周缘地区发生小幅度的区域差异性升降运动, 总体上西北部以小幅度隆升为主, 东南部以小幅度下降为主(胡光灿和谢姚祥, 1997; 郑和荣和胡宗全, 2010; 黄福喜等, 2011), 加之海平面下降、古陆夷平、物源供给减少(梅冥相等, 2006; 刘树根等, 2008), 研究区东南缘水体深度较大发育开阔台地相, 研究区主体水体相对较浅且循环受限、发育局限台地相, 蒸发台地相集中发育于华蓥山断裂东侧, 华蓥山、七跃山断裂带周缘的地貌高地和台地内地势较高处, 水体较浅、能量强, 滩体发育。

研究区龙王庙组局限台地储集层的物性整体上好于开阔台地, 但台地内不同亚相的储集层物性有所差异(表 1)。局限台地内的滩体在沉积期所处的地势相对较高, 波浪的淘洗作用充分, 沉积物以粗粒结构为主, 原生孔隙发育, 可作为孔隙流体的渗流通道, 有利于溶蚀、白云岩化等成岩作用的发生; 在成岩作用的强烈改造下, 构成局限台地内滩体的各类颗粒碳酸盐岩, 最终形成亮晶(残余)砂屑白云岩、亮晶(残余)鲕粒白云岩等, 且物性好, 发育程度高(图 3), 是川东及周缘地区龙王庙组最为有利的储集层。局限潮坪在沉积期水体较浅, 水位变化频繁, 常出露海面, 蒸发作用强, 盐度较高, 以发育泥— 粉晶白云岩为特征; 局限潮坪内的泥— 粉晶白云岩晶间孔发育, 物性较好, 分布范围广(图 1), 是川东及周缘地区龙王庙组较为有利的储集层。

表1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不同沉积亚相的储集层物性特征 Table1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subfacies in the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of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5.2 成岩作用是龙王庙组储集层发育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储集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的分析, 认为溶蚀作用、白云岩化作用和重结晶作用是研究区龙王庙组储集层形成的关键因素。

作为储集层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研究区龙王庙组发生的白云岩化作用主要包括海水渗透白云岩化、大气淡水白云岩化和埋藏白云岩化, 并以海水渗透白云岩化作用为主。前人多关注于白云岩化作用增孔或减孔效应的研究(Weyl, 1960; Sandberg, 1983; James, 1983; 肖林萍和黄思静, 2003; 高林, 2008; 赫兰云等, 2010), 但对于厚度大、分布范围广且保留原岩组构的白云石, 尚未存在足够证据证明白云岩化具有明显的增孔或减孔效应, 但白云石对孔隙的保存具有重要作用。方解石被白云石交代后, 岩石的抗压强度增强, 压溶作用减弱, 后期胶结作用得到有效抑制, 有利于孔隙的保存(Allan and Wiggins, 1993; 黄思静, 2010; Robert et al., 2011; 周进高等, 2015)。

重结晶作用是研究区龙王庙组储集层形成的又一关键因素。随着储集层埋藏深度的增加, 在温度、压力及构造应力作用下, 岩石发生重结晶作用。重结晶作用虽未直接提高岩石的孔隙度, 但通过改变岩石的孔隙结构, 使喉道变得更为规则, 增强了孔隙间的连通性, 进而达到增大岩石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目的。

溶蚀作用是储集层最终形成的关键原因。研究区龙王庙组储集层溶蚀作用包括早期选择性溶蚀和晚期非选择性溶蚀2种, 部分早期溶蚀作用形成的孔隙在后期成岩过程中被充填改造, 对储集层的储集性能贡献较小, 但其残余的部分孔隙可作为溶蚀通道, 为后期溶蚀作用奠定基础; 晚期非选择性溶蚀多在封闭、半封闭系统中进行, 在产生新的储集空间的同时, 溶蚀产物会在其他位置进行沉淀、充填, 使储集层的储集空间发生调整, 此时形成的储渗空间是油气运移和储集的最终有效空间。

5.3 埋藏过程影响龙王庙组储集层的最终形成

埋藏过程的差异, 是研究区龙王庙组储集层物性差于川中、川东南地区的原因之一。在埋藏过程中(图 9), 筇竹寺组烃源岩成熟产生的酸性流体对龙王庙组地层起到一定的溶蚀、改造作用(寒武纪至奥陶纪末), 石油裂解产生的超压抑制了矿物在溶蚀孔洞中的沉淀(志留纪至石炭纪末期), 虽然裂解过程中形成的沥青会堵塞先存的储集空间, 但总体上埋藏过程中烃源岩成熟形成的产物对储集层物性起到建设性改善作用(黄尚瑜和宋焕荣, 1997)。相较于川中(徐国盛等, 2007)、川东南(饶松等, 2013)地区, 研究区龙王庙组在埋藏早期快速埋藏至较大埋深, 油气充注的时间早(图 9), 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的改造时间相对较短; 加之研究区龙王庙组在埋藏晚期远离古隆起, 地层剥蚀、岩溶改造作用弱(李晓清等, 2001), 使得研究区龙王庙组储集层物性差于川中、川东南地区。

图9 川东太和1井埋藏史曲线图Fig.9 Burial history curves of Well Taihe1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热硫酸盐还原反应对四川盆地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集层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普光气田、威远— 资阳气田的形成被归结为该反应的结果(朱光有等, 2006)。研究区龙王庙组发育膏岩层, 在白垩纪龙王庙组的埋深超过7500m, 前人在龙王庙组孔洞晚期充填物中发现富含液态甲烷的包裹体, 说明在深埋藏期龙王庙组储集层具备发生TSR反应的条件, 可形成优质的碳酸盐岩储集层, 但本次研究尚未发现TSR反应的直接证据。

6 结论

1)川东及其周缘地区龙王庙组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颗粒碳酸盐岩(砂屑白云岩、砂屑灰岩、鲕粒白云岩等), 其次为晶粒白云岩; 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晶间(溶)孔, 构造缝、溶蚀缝发育; 储集层类型包括孔隙型和裂缝— 溶孔型2种。

2)川东及其周缘地区龙王庙组储集层经历了近地表同生成岩阶段、中浅埋藏早成岩阶段和深埋藏晚成岩阶段, 主要的成岩作用有泥晶化作用、海底胶结、选择性溶蚀、非选择性溶蚀、海水渗透白云岩化、大气淡水白云岩化、埋藏白云岩化、重结晶等。

3)川东及其周缘地区龙王庙组储集层的形成及分布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埋藏过程共同控制。滩体、局限潮坪是储集层发育的地质基础, 溶蚀、白云岩化、重结晶等成岩作用是储集层发育的关键因素, 早期快速埋藏至较大埋深是储集层物性差于川中、川东南地区的原因之一。成岩改造作用强烈的局限台地内滩体是川东及周缘地区龙王庙组最有利的储集层。

参考文献
1 杜金虎, 邹才能, 徐春春, . 2014. 川中古隆起龙王庙组特大型气田战略发展与理论技术创新[J]. 石油勘探与开发, 41(3): 268-277. [文内引用:1]
2 高林. 2008. 碳酸盐岩成岩史及其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 以普光气田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9(6): 733-740. [文内引用:1]
3 赫云兰, 刘波, 秦善. 2010. 白云石化机理与白云岩成因问题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46(6): 1010-1020. [文内引用:1]
4 洪海涛, 杨雨, 刘鑫, . 2012.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石油学报, 33(2): 64-73. [文内引用:1]
5 胡光灿, 谢姚祥, 主编. 1997. 中国四川东部高陡构造石炭系气田[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8-46. [文内引用:1]
6 黄尚瑜, 宋焕荣. 1997. 油气储集层的深岩溶作用[J]. 中国岩溶, 16(3): 189-198. [文内引用:1]
7 黄福喜, 陈洪德, 侯明才, . 2011. 中上扬子克拉通加里东期(寒武—志留纪)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J]. 岩石学报, 27(8): 2299-2317. [文内引用:1]
8 黄思静. 2010. 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31-252. [文内引用:1]
9 黄文明, 刘树根, 张长俊, . 2009. 四川盆地寒武系储集层特征及优质储集层形成机理[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30(5): 566-575. [文内引用:1]
10 李皎, 何登发. 2014. 四川盆地及邻区寒武纪古地理与构造—沉积环境演化[J]. 古地理学报, 16(4): 441-460. [文内引用:1]
11 李天生. 1992. 四川盆地寒武系沉积成岩特征与油气储集性[J]. 矿物岩石, 12(3): 66-73. [文内引用:1]
12 李伟, 余华琪, 邓鸿斌. 2012. 四川盆地中南部寒武系地层划分对比与沉积演化特征[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9(6): 681-691. [文内引用:1]
13 李亚林, 巫芙蓉, 刘定锦, . 2014.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龙王庙组储集层分布规律及勘探前景[J]. 天然气工业, 34(3): 61-66. [文内引用:1]
14 李晓清, 汪泽成, 张兴为, . 2001. 四川盆地古隆起特征及对天然气的控制作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2(4): 347-351. [文内引用:1]
15 刘满仓, 杨威, 李其荣, . 2008.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寒武系地层划分及对比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1): 100-106. [文内引用:1]
16 刘树根, 宋金民, 赵异华, . 2014. 四川盆地龙王庙组优质储集层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6): 657-671. [文内引用:1]
17 刘树根, 汪华, 孙玮, . 2008. 四川盆地海相领域油气地质条件专属性问题分析[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329(6): 721-732. [文内引用:1]
18 马永生, 陈洪德, 王国力, . 2009. 中国南方层序地层与古地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24-266. [文内引用:1]
19 梅冥相, 张丛, 张海, . 2006. 上扬子区下寒武统的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形成的古地理背景[J]. 现代地质, 20(2): 195-208. [文内引用:1]
20 冉隆辉, 谢姚祥, 戴弹申. 2008. 四川盆地东南部寒武系含油气前景新认识[J]. 天然气工业, 28(5): 5-9. [文内引用:1]
21 饶松, 朱传庆, 王强, . 2013.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模式及主控因素[J]. 地球物理学报, 56(5): 1549-1559. [文内引用:1]
22 任影, 钟大康, 高崇龙, . 2015.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沉积相[J]. 古地理学报, 17(3): 335-346. [文内引用:1]
23 孙伟, 刘树根, 王国芝, . 2010. 川东南丁山构造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过程[J]. 地质科技情报, 29(1): 49-56. [文内引用:1]
24 田艳红, 刘树根, 赵异华, . 2014. 四川盆地中部龙王庙组储集层成岩作用[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6): 671-683. [文内引用:1]
25 肖林萍, 黄思静. 2003. 方解石和白云石溶蚀实验热力学模型及地质意义[J]. 矿物岩石, 23(1): 113-116. [文内引用:1]
26 徐国盛, 袁海峰, 马永生, . 2007. 川中—川东南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沥青来源及成烃演化[J]. 地质学报, 81(8): 1143-1143. [文内引用:1]
27 徐美娥, 张荣强, 彭勇民, . 2013. 四川盆地东南部中、下寒武统膏岩盖层分布特征及封盖有效性[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34(3): 301-306. [文内引用:1]
28 杨威, 谢仁武, 魏国齐, . 2012. 四川盆地寒武纪—奥陶纪层序岩相古地理、有利储集层展布与勘探区带[J]. 石油学报, 33(2): 21-34. [文内引用:1]
29 杨雪飞, 王兴志, 杨跃明, . 2015. 川中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白云岩储集层成岩作用[J]. 地质科技情报, 34(1): 35-41. [文内引用:1]
30 姚根顺, 周进高, 邹伟宏, . 2013.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特征及分布规律[J]. 海相油气地质, 18(4): 1-8. [文内引用:1]
31 郑和荣, 胡宗全, 主编. 2010. 中国前中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图集[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45-152. [文内引用:1]
32 周进高, 除春春, 姚根顺, . 2015.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集层形成与演化[J]. 石油勘探与开发, 42(2): 1-9. [文内引用:1]
33 朱光有, 张永昌, 梁英波. 2006. 四川盆地深部海相优质储集层的形成机理及其分布预测[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3(2): 161-165. [文内引用:1]
34 左景勋, 彭善池, 朱学剑. 2008. 扬子地台寒武系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J]. 地球化学, 37(2): 118-128. [文内引用:1]
35 Allan J R, Wiggins W D. 1993. Dolomite Reservoir: Geochemical Techniques for Evaluating Origin and Distribution[M]. Tuls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36-129. [文内引用:1]
36 James N P. 1983. Diagenesis 6: Limestones: The sea floor diagenetic environment[J]. Geoscience Canada, 10(4): 162-179. [文内引用:1]
37 Robert G M, David A, Edward A, et al. 2011. Insights into the dolomitization process and porosity modification in sucrosic dolostones, Avon park Formation(Middle Eocene), east-central Florida, U. S. A. [J]. 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 81: 218-232. [文内引用:1]
38 Sand berg P A. 1983. An oscillating trend on Phanerozoic non-skeletal carbonate mineralogy[J]. Nature, 305(5929): 19-22. [文内引用:1]
39 Weyl P K. 1960. Porosity through dolomitization: Conservation-of-mass requirement[J]. 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 30(1): 85-90.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