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陈耀飞,男, 1989年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层古生物。 E-mail:2918194103@qq.com。
通讯作者简介:高金汉,男, 1962年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地层古生物。 E-mail:gaojh@cugb.edu.cn。
西藏荣玛地区尼俄玛山下二叠统曲地组发育一套重力流沉积组合,根据其岩性、沉积构造和含化石特征等,在该套沉积体系识别出了 9种岩石类型、 5种岩石组合类型,并分别将其划归内扇主水道—水道间、中扇分支水道—天然堤—水道间、外扇朵叶体—末端水道及深水玄武岩和泥岩 4种微相组合类型,以及海底扇和深海盆地 2种沉积相类型,证明研究区曲地组属于半深海—深海沉积环境。这一结论与前人认为曲地组属于滨浅海相的认识完全不同,说明南羌塘盆地下二叠统曲地组在区域上存在明显的相变,即西部日土一带的滨浅海沉积向东到改则—尼玛一带逐渐变为半深海—深海沉积;证明南羌塘盆地早二叠世古特提斯洋进入演化成熟期,但羌塘地块从冈瓦纳北缘的裂解、脱离时间在东西向并不一致,东部早于西部;曲地组大套深水黑色泥页岩及砂岩为代表的重力流沉积的广泛发育,说明其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
A set of gravity flow sediments is found in the Lower Permian Qudi Formation in Ni’ema Mountain of Rongma area,Tibet. According to the lithology,sedimentary structures and fossil records,9 rock types and 5 rock associations can well be identified. These rock types belong to the inner fan,the middle fan, and the outer fan respectively of submarine fan and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e main channel and inter-channel microfacies of inner fan,the branch channel,natural levee and inter-channel microfacies of middle fan,the leafy sand body and ending channel microfacies of outer fan,as well as the deep-sea basalt and mudstone. Therefore,it is fairly concluded that the Qudi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is an abyssal fan formed in a bathyal to abysmal settings. Obviously,this conclus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so called shallow marine Qudi Formation,and it can be illustrated that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Qudi Formation in the Southern Qiangtang Basin is obviously different regionally in the west from in the east direction,which w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shallow marine in Ritu in the west to the abysmal-bathyal in Gaize and Nima in the east. It also shows that the Palaeotethys in the study area was at the mature evolutionary stage in the Early Permian,and the time when Qiangtang block rifted and drifted from the northern margin of Gondwana is earlier in the east than in the west. The discovery of the large set of deep water black gravity flow sediments of the Qudi Formation shows that it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of petroleum geology.
海底扇具有巨大的油气前景, 自2000年以来已成为研究的热点(Stow and Mayall, 2000; Stow and Johansson, 2000; 高振中和何幼斌, 2002; Wynn and Stow, 2002; 彭大钧等, 2004; 庞雄等, 2006; Shanmugam, 2006)。青藏高原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 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 其研究程度普遍较低。前人在羌塘盆地下二叠统曲地组识别出一套重力流沉积, 但对其沉积环境的认识存在明显争议, 早期一般多认为是一套滨浅海相沉积(梁定益等, 1983; 胡昌铭, 1984), 近年来也有人提到其中存在深水沉积(Zhang et al., 2009, 2012, 2013), 但对其沉积组合及沉积特征未做详细研究。
作者通过对西藏尼玛县荣玛地区曲地组野外细致观察和剖面测制, 结合室内岩石薄片显微特征分析, 详细研究了该套地层的岩相特征和岩相组合类型, 划分与分析了其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证明研究区曲地组为一套深水重力流沉积。这一成果不但有助于了解曲地组发育的区域地质背景, 且对古特提斯洋开始闭合的时间演变规律及曲地组的油气地质意义提供了新的启发。
研究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 行政区划隶属那曲地区尼玛县荣玛乡, 属青藏高原腹地羌塘盆地中部高寒荒漠区。在区域构造上该区位于龙木错— 双湖缝合带以南南羌塘盆地中心的羌南— 宝山板块(图 1)。羌南地区的上石炭统— 下二叠统以碎屑岩夹基性火山岩为特点, 属裂谷型沉积, 其中基性火山岩夹层数量和厚度, 由北向南呈现由多变少的趋势(李才等, 1995a; 王权等, 2006)。该区的中— 下二叠统以发育枕状玄武岩、复理石建造为特征(李才等, 1995a, 2005a), 早二叠世之前可能存在洋岛型玄武岩, 即存在一定规模的洋盆(李才等, 2008)。
曲地组剖面位于西藏尼玛县荣玛乡北东约10, km的尼俄玛山东坡, 剖面起始坐标为X:492968, Y:365092, H:4861, m, 终点坐标为X:494842, Y:3650970, H:4885, m。曲地组厚约1234.4, m, 出露良好, 地层序列较完整, 顶部与上覆龙格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底部被第四系覆盖。
西藏尼玛县荣玛地区下二叠统曲地组岩性为砂砾岩、砂岩、砂泥互层、块状灰岩以及灰泥流(图 2)。砾岩的砾石成分较复杂, 磨圆差— 中等, 分选差, 砂岩以岩屑砂岩等为主。灰岩主要为生物碎屑灰岩, 含有类、海百合茎类、腕足类、海绵类、苔藓虫类等生物化石。各岩石类型的详细描述以及成因如下:
块状混杂砾岩发育于剖面第5层。为青绿色、黄绿色中— 粗砾岩。主要特征为:总厚度为68.51, m, 单层厚度大于1, m, 具块状构造; 砾石含量35%~40%, 成分复杂, 主要为硅质岩、玄武岩、石英砂岩和钙质粉砂岩与硅质岩互层团块等; 粒径一般为3~10, cm, 最大为35, cm, 长形砾石具一定的定向性(图 3-A, 3-B); 砾石分选差, 磨圆差— 中等, 多为棱角— 次棱角状, 杂基支撑, 基质主要为砂和泥。
这套砾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 是一套快速堆积的产物, 反应沉积时坡度较大, 物源丰富, 搬运距离短, 为近源混杂堆积(Lowe, 1979, 1982)。其中部分长形砾石的顺层定向, 可能是在流体内顺层运移时, 流体内部剪切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旋转作用最终造成了平行排列(Middleton and Hampton, 1976)。本层砾岩具有典型的杂基支撑, 砾石成分复杂, 说明为碎屑流成因。
中— 厚层状逆粒序砂岩主要分布于剖面第4层和26层。岩性主要为青绿色、灰绿色中厚层状细— 中砂岩、粗砂岩— 含砾粗砂岩。单一岩层往往发育下细上粗的逆粒序结构, 如第4层含砾粗砂岩, 单层厚度为35~80, cm, 总厚度分别为61.97, m。单层砂体由下向上砾石含量逐渐增多、粒径也略有变粗(图 4-A), 表现为明显的逆粒序结构。该层整体就是若干个具逆粒序结构的砂层的叠加。砂体底部未见明显的冲刷构造, 横向上往往具有顶平底凸、向两侧变薄尖灭的透镜体形态(图4-B)。砂体内部岩层间在岩性上表现为突变关系, 上覆岩层底部有时含有少量泥砾。砂体的结构成熟度与成分成熟度普遍较低, 且具有杂基支撑的结构特点, 局部可见碟状泄水构造, 指示了快速堆积的碎屑流特点(李云等, 2011)。
砂质碎屑流这个概念由Hampton(1975)首次引入, 并由Shanmugam等美国学者逐步完善, 它代表在黏性与非黏性碎屑流之间的连续作用过程, 从流变学的特征看属于宾汉塑性流体(Dott, 1963; Middleton and Hampton, 1976; Nemec, 1991; Shanmugam, 1996, 2000, 2001, 2002; Stow and Johansson, 2000)。砂质碎屑流具有分散压力、基质强度和浮力等多种支撑机制, 且浓度较高, 泥质含量低到中等, 颗粒沉积时表现为整体固结(邹才能等, 2009), 即Shanmugam(2000)提出的砂质碎屑流整体冻结的结果, 其沉积环境可能位于坡度较陡的主水道或靠近主水道, 具有较丰富的物源供给。将该剖面发育逆粒序结构的中— 厚层砂体与典型的砂质碎屑流的沉积特征(Shanmugam and Moiola, 1995; Coussot, 1996; Shanmugam, 1996, 1997, 2000; 李祥辉, 2000; 李相博等, 2011, 2013; 郑荣才等, 2012)进行对比, 二者具有高度相似性, 故认为该砂岩相为砂质碎屑流沉积。
中厚层状正粒序砂岩见于剖面第21层和25层, 是剖面中较常见的岩石类型。岩性主要为中厚层状— 中薄层状砾岩、含砾岩屑粗砂岩及韵律性互层状的中砂岩与细砂岩(图 5)。单个砂岩体往往由底部的滞留砾岩向上渐变为含砾粗砂岩、粗砂岩、中砂岩乃至细砂岩, 显示出明显的向上变细的正粒序结构(图5-A)。该正粒序砂体主体具有颗粒支撑结构, 常发育平行层理(图5-B), 说明随着碎屑物质的向下运移, 重力流逐渐被稀释变为牵引流, 从局部见到的长形砾石的定向排列也说明了这一特点。砂体中含有海百合类、苔藓虫、腕足类等化石碎片, 显示陆源碎屑颗粒主要来自斜坡上部或陆架。值得指出的是, 该岩石类型中砾岩及含砾粗砂岩局部可见杂基支撑结构, 并发育递变层理, 说明仍不时受到重力流的影响。该岩石类型砂体规模中等, 多向两侧变薄尖灭, 呈顶平底凸的透镜体状产出, 说明主要为水道沉积砂体。
正粒序概念由Kuenenph和Migliorini于1950年引入, 指由一次短期的逐渐减弱的浊流沉积形成的浊积岩内一种特征的正向粒序构造(李云等, 2011)。正粒序指示了沉积流体的牛顿流变性质和紊乱流动状态(Kuenenph and Migliorni, 1950), 随着浊流密度的减小及被海水明显稀释, 粗细不一的物质按照由粗到细依次沉积, 从而形成了正粒序构造, 是解释浊流沉积最可靠的标志(Lowe, 1982; 晋慧娟和李育慈, 1996; 秦建华, 1999; Shanmugam, 2000, 2002; 高红灿等, 2012)。综上特征, 说明该中厚层砂岩相主体为稀释后的牵引流沉积, 但有时会受到高密度流的干扰。
中厚层状砂岩发育于剖面第7层和第12层。岩性主要为含砾粗砂岩与中砂岩的不等厚韵律性互层, 偶夹细砂岩(图 6-A, 6-B)。岩石由砾石、碎屑、基质和钙质胶结物组成, 砾石为玄武岩、硅质岩、砂岩等, 含量5%~10%。碎屑主要为岩屑、长石、生屑, 长石为斜长石, 含量1%~5%; 岩屑为玄武岩、硅质岩、蚀变流纹岩等(图6-C), 含量50%~55%, 分选差, 粒径0.1~1, mm不等, 磨圆差, 呈次棱角状— 次圆状, 长条状砾石具有轻微定向; 生屑破碎严重, 含量5%~10%(图6-D)。杂基支撑, 基质为砂岩或方解石, 10%~15%。钙质胶结, 含量25%~30%。
该岩石类型含砾粗砂岩发育不甚明显的递变层理和平行层理, 相当于浊流沉积的Ta+b段, 中砂岩发育平行层理, 相当于浊流沉积的Tb段(Bouma, 1962), 说明该岩相鲍马序列特征已初步显现。
薄互层状粉砂岩与细砂岩见于剖面第9、 11、 13、 24层。主要为中薄层状— 薄层状粉砂岩与细砂岩的不等厚韵律性互层, 有些层位见生屑灰岩、生屑砂岩团块及中细砂岩透镜体(图 7-A)。其中细砂质粉砂岩主要由砂级碎屑、黏土质和钙质胶结物组成(图7-B)。碎屑为长石、 石英和岩屑, 含量70%~80%, 粒径0.01~0.25, mm不等。长石为斜长石, 岩屑为硅质岩、 安山岩等。黏土质10%~15%, 钙质1%~5%。发育不明显的小型交错层理, 相当于鲍马序列的Tc段, 解释为低流态沉积(陈建强等, 2004)。
薄互层状钙质粉砂岩与泥岩见于剖面第31、28、27、23、22层。主要岩性为灰色、深灰色薄层状— 极薄层状粉砂岩与泥岩的不等厚韵律互层(图 8), 局部见有小型粉细砂岩透镜体。粉砂岩和泥岩发育水平层理, 相当于鲍马序列的Td段, 其中的粉细砂岩透镜体为末端水道砂体, 总体解释为低密度浊流沉积(Lowe, 1982)。
互层状含碳质硅质粉砂岩与泥岩仅见于剖面第1层。岩性为深灰色薄层状、极薄层状硅质粉砂岩或含碳质硅质粉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图 9-A, 9-B)。粉砂级碎屑以石英为主要、长石少量, 含量70%~75%; 黏土质隐晶状, 填隙状分布, 含量5%~10%; 碳质呈黑色尘点状、细分散状分布, 含量1%~5%。胶结物为硅质, 含量20%~25%。未见生物化石或者生物遗迹。代表深水宁静期沉积, 相当于鲍马序列的Td-e段, 主要发育在深海盆地。
灰岩见于剖面第8、10、14、18和19层。灰岩有3种产出类型:第1类为成层较稳定的中— 薄层泥质泥晶灰岩或泥灰岩; 第2类为透镜体状生屑泥质泥晶灰岩或灰泥质砂砾岩体内的灰岩砾石; 第3类为大小不一的孤立灰岩块体(图 10)。第1类灰泥灰岩成层性良好, 厚度稳定, 横向延伸较远, 岩石含泥质较高, 以含生屑泥质泥晶灰岩及泥灰岩为主; 剖面上往往呈薄夹层状或互层状与灰色、灰褐色中— 薄层状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一起产出, 为顺坡发育的灰泥流产物(图10-A)。第2类透镜体状生屑泥质泥晶灰岩或灰泥质含灰岩砾石的砂砾岩体, 剖面上与中层状— 中薄层状岩屑砂岩或生屑砂岩互层状产出。生屑灰岩多为透镜体状, 顶底接触面较为平坦, 横向延伸不稳定, 向两端逐渐变薄尖灭。灰岩中含有珊瑚类、腕足类、菊石类等化石碎片, 是灰泥流水道的产物(图10-B)。透镜状灰泥质砂砾岩体中的砾石以灰岩为主, 并见有少量玄武岩、生屑砂岩和硅质岩等, 砾石具较好的磨圆度, 呈次圆状— 圆状, 显示被搬运及再改造的特征, 说明是内扇或者中扇水道中的灰泥碎屑流沉积。第3类无根孤立灰岩块体的岩性主要为灰色生屑灰岩、泥晶灰岩、内碎屑灰岩及珊瑚礁灰岩, 露头上杂乱分布, 大小不一, 大致沿东西向散布在细砂岩中。灰岩块体长轴方向长3~5, m, 短轴方向长1.5~2, m, 有的为块状不显层理, 有的层理明显呈中层状。具层理的块体除少数外, 层理方向多数与周围的砂岩层理不一致, 且岩性上为突变接触, 说明块状灰岩为从斜坡上部垮塌滚落下来的垮塌堆积体(图10-C)。有些块体富含生物化石, 主要包括珊瑚、腕足类、层孔虫、类及苔藓虫等, 化石保存较完好。其中, 类化石以Pseudofusulina和Chalaroschwagerina等为代表(图10-D), 时代为早二叠世Artinskian期(聂泽同和宋志敏, 1983, 1990)。类的发育被认为与浊积岩沉积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Zhang et al., 2012, 2013)。
枕状气孔杏仁状玄武岩见于剖面第2层。岩性为灰绿色枕状玄武岩, 斑状结构, 基质为隐晶质, 表面气孔发育, 某些被方解石等充填, 形成杏仁构造, 未见明显的变质变形现象(图 11-A, 11-B)。本段玄武岩的上部为深灰褐色中厚层状玄武质火山角砾岩, 角砾的成分主要为玄武质, 磨圆差, 呈棱角状— 次棱角状, 粒径2~10, cm, 未见碎屑岩成分, 说明该玄武岩可能为深水环境成因。
研究区玄武岩广泛发育, 前人对其有过专门研究, 认为下二叠统的玄武岩具典型枕状构造, 保存完好, 基本未变质(李才, 1987)。区域上在荣玛北黑石山和角木日等地的枕状玄武岩岩石新鲜, 没有变质和变形, 镜下观察也没有明显的变质现象, 与其一起产出的复理石碎屑岩和硅质岩也没有发生变质, 变形玄武岩的灰岩夹层中产早中二叠世珊瑚和科化石(李才等, 2005b)。翟庆国等(2006)认为角木日等地的二叠纪玄武岩具有洋岛和大洋中脊共有的特征, 可能形成于大洋中脊且距离洋岛不远的区域, 与三江地区准洋脊型玄武岩类似, 说明羌塘地区早二叠世之前就可能存在洋岛型玄武岩, 即存在一定规模的洋盆(李才, 2008)。综上可知, 该段玄武岩产出于深水环境, 时代上与复理石相沉积相当。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 根据各岩石类型在剖面上的自然组合特点, 可进一步归纳出砾岩组合、中粗砂岩组合、粉细砂岩组合、砂泥互层组合和枕状玄武岩夹泥岩组合5种岩石组合类型。其中砾岩组合主要见于内扇斜坡根部微相, 中粗砂岩组合常发育于内扇主水道和中扇的分支水道微相, 粉细砂岩组合主要分布在中扇分支水道或天然堤— 溢岸微相, 砂泥互层组合可见于中扇水道间微相及外扇或海盆亚相, 枕状玄武岩夹泥岩组合多发育于深海盆地。
砾岩组合主要以发育块状混杂砾岩为特点, 沉积厚度大, 层理不显, 多成块状。砾石特征为大小混杂, 粒度悬殊, 分选极差, 是一种高黏度流体条件下的快速沉积物, 主要发育在有深切峡谷的末端, 即内扇斜坡根部微相。
中粗砂岩组合包括中厚层状逆粒序砂岩、中厚层状正粒序砂岩、中薄— 中厚层状砂岩和灰岩, 该组合主要为砂质碎屑流和浊流成因, 主要发育在内扇的主水道微相和中扇的分支水道微相。
粉细砂岩组合主要为中薄层— 薄层状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 相当于鲍马序列的Tb和Tc段, 在海底扇一般发育于中扇天然堤— 溢岸天然堤微相或朵叶体微相。
砂泥互层组合包括薄层— 极薄层状粉砂岩与泥岩互层和硅质粉砂岩与泥岩互层, 相当于鲍马序列的Td和Te段, 在海底扇主要发育于水道间微相及外扇或深海盆地。
枕状玄武岩夹泥岩组合主要为枕状玄武岩夹泥岩。枕状玄武岩无疑为水下火山喷发的产物, 但不能因此确定水的深浅程度。对于本段玄武岩研究较为成熟, 认为该套玄武岩属近洋中脊拉班玄武岩(罗建宁等, 2002), 具有洋岛和大洋中脊共有的特征, 与三江地区准洋脊型玄武岩类似, 具有洋岛型— 准洋脊型地球化学特点(翟庆国等, 2004, 2006), 可能形成于远离大陆的洋岛环境(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 2005), 也说明本区玄武岩形成于深海(或半深海)环境(李曰俊, 1994; 邓万明等, 1996; 尹集祥, 1997; 李曰俊等, 1997), 所以该岩石类型组合在这里代表深海盆地沉积环境。
海底扇是重力流沿着穿过陆棚和斜坡的海底峡谷, 自上而下流入斜坡脚至深海盆地过渡带时快速卸载形成的扇状沉积体, 一般分布在斜坡脚的峡谷口处, 前缘常与陆隆连接, 有时也可长距离地延伸到深海平原上(郑荣才等, 2006, 2013)。在前述9个岩石类型和5个岩石类型组合划分的基础上, 根据其在剖面中的产出位置及组合特点, 可进一步将其分别划归海底扇的不同亚相和微相(图 2)。
4.1.1 内扇亚相
内扇亚相由多个微相组成, 包括斜坡根部微相、主水道微相和水道间微相。斜坡根部微相发育在海底扇内扇的最根部, 上接深切谷, 下引内扇主水道, 坡度陡, 碎屑物源充足, 是海底扇物源的主要通道。这里的斜坡根部微相主要出现一套砾岩组合, 以混杂堆积, 低成熟度为特征, 为粗粒碎屑流沉积。内扇主水道微相发育在斜坡根部微相的下部, 主要为粗粒沉积, 为中— 细砾岩、粗砂岩、中砂岩等, 沉积类型较为丰富, 包括滑塌堆积、砂质碎屑流和浊流等重力流沉积。这里的内扇主水道微相主要出现中粗砂岩组合, 包括砂质碎屑流成因的中厚层状逆粒序砂岩, 高密度浊流成因的中厚层状正粒序砂岩, 低密度浊流成因的中薄— 中厚层状砂岩以及灰岩。本段内扇水道都不是单一水道, 而是多期水道的叠加, 且多为横向叠加。水道间微相主要出现在2个主水道之间, 以细粒悬浮沉积为主要特征。本段水道间微相主要出现砂泥互层组合, 主要为薄层状钙质泥岩与钙质粉砂岩韵律互层。于该段海底扇的内扇亚相, 还识别出了一套废弃水道微相沉积, 岩石为灰绿色、灰色中薄层状粉砂岩与细砂岩韵律互层, 间夹深灰色硅质泥岩透镜体。整体在宏观柱状图上呈粗细差别较大的岩石互层。
4.1.2 中扇亚相
随着斜坡坡度的变缓, 在内扇的外缘逐渐出现中扇亚相沉积, 主要发育分支水道微相、天然堤— 溢岸微相和朵体微相。分支水道微相由内扇主水道分叉及水的分流形成, 主要以砂质碎屑流及浊流成因的沉积为主。本段分支水道微相主要发育中粗砂岩组合, 以浊流成因的中厚层状正粒序砂岩、中薄— 中厚层状砂岩、灰泥流成因的似层状灰岩及坍塌成因的块状灰岩为主, 局部可见砂质碎屑流成因的中厚层状逆粒序砂岩。相对于主水道微相砂体, 其单体规模小, 厚度小, 沉积物粒度细, 但横向的砂体数量多, 产状延伸较为稳定。天然堤— 溢岸形成于河道重力流越岸或溢流。当高速度重力流冲垮河道堤岸时, 由于粗质碎屑不能越过天然堤, 其仍然在河道中被搬运到远端, 而细粒沉积物则越过河岸, 沉积到天然堤环境(蒋恕等, 2008)。本段天然堤— 溢岸微相主要发育粉细砂岩组合, 以低流态成因的中薄层— 薄层状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为主, 岩层中可见钙质细砂岩团块、硅质岩团块以及砂屑生屑灰岩团块, 偶见细砂岩透镜体。朵体微相也可称之为无水道前缘席状砂, 一般发育在中扇的前缘, 也发育粉细砂岩相组合。其与天然堤— 溢岸微相的差别主要在于沉积环境较为稳定单一, 基本未见或少见团块, 粒度也相对较粗。
4.1.3 外扇亚相
外扇区地形平缓, 基本无水下水道发育, 为扇体向深海盆地的过渡区, 以发育一套远源低密度浊流成因的粉砂岩与远洋悬浮成因的泥岩互层为主。本段外扇亚相主要为砂泥互层相组合, 以薄层— 极薄层状粉砂岩与泥岩互层为主, 基本未见生物遗迹化石或生物化石。
4.1.4 深海盆地相
主要为低能稳定环境, 远洋悬浮沉积。本段深海盆地相主要发育枕状玄武岩组合以及砂泥互层组合, 以气孔杏仁状、枕状玄武岩和硅质粉砂岩与泥岩互层为主。
由于深水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可见性及当下技术的局限性, 目前还没有一个单一相模式能够解释复杂深水环境下的所有变化, 正如Shanmugam(2000)所言:我们对于深水环境下沉积作用和砂体分布的理解仍很肤浅。文中采用Richards和Bowman(1998)按照深水扇的物源类型, 分为点物源、线物源和多物源型, 按照沉积物颗粒特征, 又把每种物源类型的深水扇分为富砾型、富砂型、泥砂混合型和富泥型。研究区曲地组内扇主要由多期单个深度大、粗粒沉积的水下水道以及泥质水道间组成, 发育少量的块状砂岩, 多为碎屑流和浊流成因沉积; 中扇主要由水下分支水道、天然堤— 溢岸及朵体组成, 以浊流成因的砂岩沉积为主, 发育少量的废弃水道沉积, 可见很多规模较小的砂岩透镜体, 且粒度较周围粗, 说明水道分叉频繁。外扇和深海盆地地势平坦, 偶见小型水道沉积, 主要以低密度浊流成因的粉砂岩与远洋悬浮成因的泥岩互层为主, 也见枕状玄武岩。由此可见, 研究区曲地组海底扇与点物源泥砂混合型深水扇极为相似。
综合以上沉积特征建立了曲地组沉积环境模式(图 12)。
1)曲地组自创建于西藏日土(梁定益等, 1983;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1993)以来, 一直被认为是一套滨浅海相碎屑岩为主的沉积(梁定益等, 1983; 胡昌铭, 198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曲地组存在深水沉积, 如Zhang等(2009, 2012, 2013)在研究西藏阿里及尼玛县角木日等地的曲地组类有孔虫动物群时, 虽未详细研究曲地组沉积特征, 但明确指出曲地组是一套巨厚的浊积岩, 并认为其中含类化石的灰岩块体属于垮塌堆积的外来块体。通过剖面实测, 对西藏尼玛县荣玛乡依布查卡湖以东地区广泛分布的曲地组进行了详细研究, 其岩石学和沉积特征证明曲地组发育于半深海— 深海环境, 是一套典型的含垮塌堆积在内、并以碎屑流和浊流为代表的重力流沉积。可见, 目前广泛使用的曲地组在羌塘盆地内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相变, 在西部日土一带为滨浅海相沉积, 向东到改则— 尼玛— 阿里一带逐渐变为半深海— 深海沉积。
2)曲地组存在深水沉积的认识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即这套深水海底扇相沉积是否还能叫做曲地组?按照岩石地层“ 组” 的定义, 要求同组地层具有岩性、岩石类型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可见从岩石类型角度看, 研究区这套以重力流为特征的深水海底扇沉积似乎不能再称为曲地组, 而应另建新组。问题是, 区域上相变是普遍存在的, 同组地层岩相“ 一致” 说的是完全一致还是在一定变化范围内的一致?这个变化范围有多大?如滨浅海相在实质上既包含了滨海相、也包含了浅海相, 可以是以滨海相为主夹浅海相, 也可以是浅海相为主夹滨海相等。如果把相的概念再放大, 那么目前认识的曲地组是否可以定义为海相碎屑岩沉积?基于此, 考虑到目前对曲地组沉积特征和沉积相的详细研究并不多, 对“ 浅水” 和“ 深水” 曲地组的区域分布规律及分布范围尚不十分明了, 故本文暂仍沿用曲地组一名。
3)前人对古特提斯洋的演化研究很多, 但认识分歧也很大, 即便基于同一地质现象, 也存在不同的解读。如根据沉积充填序列恢复的水深变化, 其可能的原因就有沉积速率变化、气候导致的海平面变化及基底构造升降等。强调任何单一因素或片面根据局部现象都难以得到正确的认识。就目前认识而言, 一般认为曲地组之下的擦蒙组和展金组中发育了大量的基性岩墙群, 显示初始板内裂谷的环境; Artinskian期曲地组以浊积岩为代表的重力流沉积被认为是其进一步裂解、漂移并脱离冈瓦纳北缘的直接证据; 而曲地组之上的吞伦共巴组混积陆棚沉积和龙格组的台地相碳酸盐沉积代表了闭合期的沉积; 龙格组顶部不整合面的存在代表最终褶皱造山的结果。因此, 曲地组在区域上的这种明显相变, 似乎反映了羌塘盆地范围内古特提斯洋裂解在东西向上时间的不一致。
4)就油气地质意义而言, 羌塘盆地下— 中侏罗统色哇组因遍布全区的浊积岩相砂泥岩而得到高度重视, 上石炭统擦蒙组和展金组也发育有类似的沉积, 但由于分布范围局限, 且普遍具有一定程度的变质和变形, 其意义大打折扣。曲地组以浊积岩为代表的重力流沉积的逐渐被认识, 说明在南羌塘盆地的改则— 尼玛— 阿里一带具有广泛的分布, 曲地组当为仅次于色哇组的重要地层, 今后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1)通过剖面实测, 发现西藏荣玛乡依布查卡湖以东的下二叠统曲地组为一套含垮塌堆积在内的碎屑流、浊流为代表的重力流沉积, 根据剖面岩性、沉积构造和含化石特征等, 将其划分为9种岩石类型和5种岩石类型组合, 并分别将其划归海底扇相和深海盆地相的各亚相和微相。这一结论与前人认为曲地组属于滨浅海相的认识完全不同, 说明南羌塘盆地下二叠统曲地组在区域上存在明显的相变, 即西部日土一带的滨浅海沉积向东到改则— 尼玛— 阿里一带逐渐变为半深海— 深海沉积。
2)曲地组浊积岩为代表的重力流沉积的发育, 说明南羌塘盆地此时进一步裂解、漂移并脱离冈瓦纳北缘, 古特提斯洋进入演化的成熟期。而曲地组在东西向上明显的相变, 证明早二叠世南羌塘盆地古特提斯洋的裂解时间在东西向并不一致, 东部早于西部。
3)南羌塘盆地曲地组大套深水黑色泥页岩及砂岩为代表的重力流沉积的大范围发育, 说明其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
致谢 感谢荣玛乡项目组各位老师及师兄弟们在野外考察过程中的无私帮助, 感谢审稿老师的帮助, 感谢王振涛博士后、郑艺龙博士等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宝贵意见。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
[56] |
|
[57] |
|
[58] |
|
[59] |
|
[60] |
|
[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