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史超群,女,1986年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师,主要从事沉积学与储集层地质学研究。E-mail: shichaoq@126.com。
通讯作者简介 王云龙,男,1969年生,现为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总工程师,主要从事油田勘探与开发的科研及管理工作。鲍志东,男,1964年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获得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沉积地质学、岩相古地理、储集层地质学与油藏描述等研究。E-mail: baozhd@cup.edu.cn。
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测井解释和粒度分析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大安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特低渗—超低渗储集层成岩作用类型、成岩作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压实作用是导致大安油田泉四段特低渗—超低渗储集层物性变差最主要的成岩作用。研究区储集层压实程度为中等,压实破坏程度与储集层复合砂体厚度、分选系数、泥质含量等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2)胶结作用是研究区储集层物性变差的又一重要因素。区内胶结作用强度较弱,胶结作用减孔率与相对构型界面的位置、石英绝对含量、碎屑组分含量和杂基含量等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3)溶蚀作用对区内储集层物性的改善程度相对较小。溶蚀作用增孔率与复合砂体厚度、杂基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压实、胶结、溶蚀作用对储集层物性改造程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反映砂体的垂向叠置关系、河道厚度规模、水动力强度等沉积特征对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强度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About the first author Shi Chaoqun,born in 1986,is an engineer of Institute of Tarim Oilfield Company,with a Ph.D. degree obtained from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S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reservoir geology. E-mail: shichaoq@126.com.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s Wang Yunlong,born in 1969,is a chief engineer in Fuyu Oil Production Plant,Jilin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 Bao Zhidong,born in 1964,is a professor doctoral supervisor of College of Geoscience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with a Ph.D. degree obtained from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ary geology,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reservoir geology and reservoir description. E-mail: baozhd@cup.edu.cn.
The diagenetic types,intensity,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xtra-low to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of the Member 4 of Cretaceous Quantou Formation in Da'an Oilfield are analyzed by using data of thin section,casting thin section,SEM,physical properties,logging explanation and particle siz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1)Compaction is the dominant diagenesis which leads to the loss of the pore. The compaction degree is medium,which has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compound sand thickness,sorting coefficient,mud content etc.(2)The carbonate cementation is the second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poore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eservoirs. The cementation degree is quite weak,and the decrease of the porosity caused by cementation is related to the distance from the reservoir to the configuration surface,quartz content,clastic component content and matrix content.(3)The dissolution degree is relatively weak,which can improve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servoirs. The increased porosity ratio by dissolution has a certain correlation with compound sand thickness and matrix content. The influfence degree of compaction,cementation and dissolution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eservoirs can reflect that the vertical superimposition relationship of sand bodies,thickness of channels,and hydrodynamic intensity can affect the types and intensity of diagenesis.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逐步深入, 低渗透油气资源逐步成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的主战场(黄薇等, 2013)。特低渗— 超低渗储集层(SY/T 6285-2011; 石油地质勘探专标, 2011)的控制因素非常复杂:沉积作用既控制着初始孔隙度的分布, 又影响着后期成岩作用的类型及强度(杨晓萍等, 2007; 吴小斌等, 2011); 成岩作用早期的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则决定性地促成了低渗透储集层的形成(杨华等, 2012; 楚美娟等, 2013); 此外, 储集层的孔隙度变化还受到构造压实、裂缝等因素的影响(王瑞飞和孙卫, 2009; 张荣虎等, 2011)。成岩作用的定量化以及成岩作用的影响因素一直是沉积学者研究的目标(罗明高, 1998; 程启贵等, 2010)。成岩作用定量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孔隙度定量演化模式的建立(潘高峰等, 2011; 操应长等, 2013b; 张创等, 2014)、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孔隙演化的定量控制(刘伟等, 2002; 孙思敏, 2007)和成岩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金振奎和刘春慧, 2008)等方面。而将后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的比较少。
作者以松辽盆地大安油田为例, 从储集层的微观特征入手, 依据多项分析测试资料(铸体薄片、普通薄片、粒度分析等)和测井解释资料, 对储集层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等进行了定量表征, 并分析了其控制因素, 以期为低渗透储集层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依据。
大安油田地理位置上处于吉林省大安市境内, 区域构造位置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大安— 红岗阶地二级构造带中, 处于中央坳陷区和西部斜坡区 2个相对升降运动的一级构造单元的过渡带(图 1), 属于阶地挤压构造油气聚集带(王云龙, 2009; 田腾飞等, 2010)。
大安油田地区自下而上钻遇的地层主要有下白垩统泉头组(Klq), 上白垩统的青山口组(K2qn)、姚家组(K2y)、嫩江组(K2n)、四方台组(K2s)、明水组(K2m), 新近系的大安组(Nd)、泰康组(Nt)以及第四系(Q)(赵志魁等, 2009)。其中, 泉头组四段(以下简称“ 泉四段” , 即扶余油层)和姚家组一段(葡萄花油层)是研究区的主要储集层。为这2套储集层提供有机质的是其中间的青山口组烃源岩, 为一套深湖— 半深湖、湖湾相暗色泥岩, 厚度较大, 分布较稳定, 有机质类型较好, 成熟度较高, 是研究区2套储集层的主力供烃层段(李椿和于生云, 2004; 雷裕红等, 2010)。泉头组自下而上分为4段。顶部的泉四段(K1q4)厚度达120, m左右, 岩性组合为粉细砂岩与泥岩组成的不等厚互层, 中下部以紫红色泥岩和灰白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 上部主要由暗色泥岩和棕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组成(史超群等, 2014)(图 2)。
泉头组沉积中晚期至嫩江组沉积末期, 松辽盆地进入大型坳陷沉积阶段, 经历了2次大的湖水扩张— 兴盛— 衰退演变史, 在剖面上形成了2个完整的二级复合沉积旋回(赵志魁等, 2009)。受西部白城水系控制, 大安地区沉积了一套以湖泊浅水三角洲为主的沉积体, 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和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图 3)。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和浅水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抗压性相对较强、碎屑颗粒分选性较好、原生孔隙保存较好、延伸较远, 且靠近青山口组源岩, 具备形成有利储集层的物质基础, 为研究区的主要有利相带(史超群等, 2014)。泉四段储集层主要表现为特低孔、超低渗的特征(SY/T 6285-2011; 石油地质勘探专标, 2011)。
本次研究共收集整理了大安油田泉四段435口井测井解释数据、12口井387块样品的粒度分析资料以及20口井1800多块样品的物性分析资料, 观察并整理了21口井324块普通薄片, 11口井39块铸体薄片和12口井33块扫描电镜, 并最终选取上述各项资料都具备的6口井28块样品, 进行了研究区储集层成岩作用定量研究。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成岩作用不同演化阶段对研究区低孔低渗储集层孔隙度的改造程度, 并阐述其影响因素, 以期为低孔低渗储集层的成岩作用定量研究抛砖引玉。
大安油田泉四段岩石类型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细砂岩。粒度较细, 粒径分布区间主要集中在0.03~0.25, mm, 按照粒级划分, 主要包括中粉砂、粗粉砂、极细砂和细砂(赵澄林和朱筱敏, 2001)。碎屑颗粒含量为70%~98%,
平均为89.99%。其中, 石英含量平均为27%; 长石含量平均为32%; 岩屑含量平均为40%(史超群等, 2014)。杂基含量一般小于20%, 局部杂基含量可高达40%。胶结物含量大多小于15%, 局部胶结物含量可达40%以上。胶结物成分以钙质为主、硅质次之, 还发育多种黏土矿物胶结物。岩屑则主要为火山岩岩屑, 变质岩岩屑次之, 还有少量的沉积岩岩屑及云母(史超群等, 2014)。储集层砂岩特征为:风化程度中等, 部分风化程度较浅, 个别风化程度中— 深; 分选程度主要集中在中— 好、好或中等; 磨圆程度主要为棱角— 次棱角, 以次棱角为主; 接触类型为点— 线接触; 胶结类型主要以孔隙— 接触式胶结为主(史超群等, 2014; 史超群, 2015)。
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数据显示:大安油田泉四段储集层孔隙度主要集中分布在5%~15%之间(图 4-A), 为特低孔— 低孔储集层。在分析样品中, 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1~1)× 10-3 μ m2(图 4-B), 主要为超低渗储集层; 渗透率大于1× 10-3 μ m2的样品数量所占比例小于10%(图 4-B), 特低渗储集层分布较少。其中, 研究区西北部地区由于靠近物源, 储集层物性略好。薄片分析面孔率分布在2%~10%之间, 以原生粒间孔为主, 其次为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喉道类型主要为收缩喉道, 微喉道和片状、弯片状喉道。压汞曲线类型主要为偏粗态、偏细态和细态3种(史超群, 2015)。储集层孔隙结构较差, 平均孔喉半径分布在0.012~1.345, μ m之间, 为微细喉— 细喉, 平均孔喉半径主要集中分布在0.2~0.6, μ m, 即微细喉。
大安油田泉四段储集层埋藏深度主要集中在2000~2400, m。压实作用在研究区内对粉砂岩和细砂岩储集层物性的破坏作用较强, 主要发生在早期成岩作用阶段(史超群等, 2014)。压实作用在镜下主要表现为:(1)发生弯曲变形的云母碎片(图 5-A); (2)泥岩岩屑由于塑性较强, 受到挤压变形形成假杂基; (3)刚性颗粒(长石和石英等)受到挤压作用影响, 沿其晶体薄弱面发生破裂的现象(图 5-B);
(4)随着压实作用强度的不断增大, 碎屑颗粒之间接触越来越紧密, 由点接触逐渐发展为线接触, 甚至发展为凹凸、缝合线接触(图 5-C); (5)在上覆压力的作用下, 长条状碎屑颗粒发生转动, 产生压实定向(图 5-D), 颗粒长轴趋于平行, 且垂直于主应力方向等。随着成岩作用的进一步进行, 成岩作用达到中成岩期, 在颗粒之间点— 线式接触或线接触的部位发生压溶作用(图 5-C)。
压实作用减孔率, 用于表征压实作用对储集层初始孔隙度的破坏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Beard and Weyl, 1973; Scherer, 1987):
a=(φ 0-φ 1)/φ 0× 100
φ 0=20.91+22.9/S
φ 1=物性分析孔隙度× (粒间孔面孔率+胶结物溶孔面孔率)/总面孔率+胶结物含量
S=(D25/D75)1/2
式中, a为压实作用减孔率, 单位%; φ 0为初始孔隙度, 单位为%; φ 1为压实作用后剩余粒间孔隙度, 单位为%; S为Trask分选系数; D25为概率累积曲线上, 25%对应的粒径值, 单位为mm; D75为概率累积曲线上, 75%对应的粒径值, 单位为mm。
大安油田泉四段储集层压实作用减孔率分布在20%~73%之间, 平均50%, 主要集中在30%~70%之间, 以中等程度的压实作用为主(楚美娟等, 2013)。其中, 特低渗储集层压实作用减孔率分布在30%~50%之间, 平均38%; 超低渗储集层压实作用减孔率分布在35%~70%之间, 平均52%(图6)。超低渗储集层压实作用减孔率明显高于特低渗储集层。
在大的深度尺度上, 压实作用破坏能力受埋深控制, 一般埋藏深度越大, 压实作用破坏能力越强。而在近似的埋深范围内, 压实作用减孔率与复合砂体的厚度相关。统计资料显示, 砂体越厚, 压实作用减孔率越小(图 7-A), 也就是说复合砂体厚度越大, 储集层抗压实性越强。复合砂体厚度在2~6, m时, 曲线的斜率较大; 而复合砂体厚度大于6, m时, 随着砂体厚度的增加, 压实作用减孔率降低的幅度相对较小(图 7-A)。压实作用减孔率还与碎屑颗粒分选性有关系, 总体表现为:碎屑颗粒分选程度越好, 分选系数越小, 储集层的压实作用减孔率越小; 反之, 碎屑颗粒分选程度越差, 分选系数越大, 储集层的压实作用减孔率越大(图 7-B)。这是由于在分选较好、颗粒大小相对均一的条件下, 颗粒之间的排列方式相对比较单一, 就算受到压实作用的影响, 颗粒之间的孔隙大小变化范围相对较小。而在分选较差的情况下, 颗粒大小相差比较大, 颗粒之间的排列方式非常复杂, 这样在压实作用的影响下, 颗粒排列方式的变化, 则会引起较大的孔隙变化, 而且分选越差的砂岩, 其塑性颗粒的含量越高, 因此其可压缩性越强。且与区内超低渗储集层相比, 特低渗储集层明显具有相对更好的分选程度, 分选系数集中分布在2左右(图 7-B)。此外, 压实作用的破坏强度还受地层流体压力、刚性颗粒含量、泥质含量等因素影响。
胶结作用的实质是各类成岩矿物的形成和沉淀(赵志魁等, 2009)。大安油田泉四段储集层胶结物主要包括各种黏土矿物(平均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高岭石、蒙皂石、绿泥石、伊利石、伊蒙混层), 碳酸盐胶结物, 硅质胶结物, 长石胶结物和黄铁矿胶结物等(史超群等, 2014)。其中, 碳酸盐胶结物(图 5-E)
和伊利石胶结物(图 5-F)比较发育。碳酸盐胶结物以孔隙式为主(图 5-E), 基底式碳酸盐胶结物次之, 还有少量的碳酸盐自形晶粒。而伊利石多以发丝状、片状、搭桥状等充填在孔隙中(图 5-F)。统计资料显示, 研究区内泉四段的储集层物性与碳酸盐胶结物的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碳酸盐胶结物含量越大, 储集层的物性越差; 反之, 碳酸盐胶结物含量越小, 储集层物性越好(图 8)。因此, 胶结作用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胶结作用减孔率是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相对于初始孔隙度的比例, 用于描述胶结作用对初始孔隙度的破坏程度, 即胶结作用的强度。其计算公式如下(Beard and Weyl, 1973; Scherer, 1987):
b=(φ 1-φ 2)/φ 0× 100
φ 2=物性分析孔隙度× 粒间孔面孔率/总面孔率
式中, b为胶结作用减孔率, 单位为%; φ 1为压实作用后剩余粒间孔隙度, 单位为%; φ 2为压实、胶结后剩余粒间孔隙度, 单位为%。由胶结作用减去的孔隙, 最终被胶结物溶孔和胶结物占据。
研究区粒间胶结物溶孔面孔率及其相对含量较小, 一般小于1%; 而胶结物的相对含量一般在3%~15%之间(图8-A)。因此, 胶结作用减孔率主要跟胶结物的含量有关。而研究区碳酸盐胶结作用较为发育, 这样就有了上述储集层物性与碳酸盐矿物含量的负相关关系(图 8-B)。
大安油田泉四段储集层胶结作用减孔率分布在8%~40%之间, 平均为21%(图9), 胶结程度以弱胶结为主。其中, 特低渗储集层胶结作用减孔率主要分布在15%~30%之间, 平均为23%; 超低渗储集层胶结作用减孔率主要分布在8%~40%之间, 平均为20%(图9)。特低渗储集层和超低渗储集层胶结作用的破坏程度比较近似。因此, 可见胶结作用并不是储集层物性变差最主要的原因, 压实作用才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根本原因。
研究区胶结作用减孔率与储集层相对构型界面(分支河道、水下分支河道界面或其内部泥质夹层界面等)的距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单期河道砂体构型单元内部(距构型界面大于0.5, m), 储集层胶结作用减孔率变化区间较小, 胶结作用减孔率比较稳定; 构型界面附近(距构型界面小于0.5, m), 越靠近构型界面, 储集层胶结作用减孔率越大, 且胶结作用减孔率增大的幅度也逐渐增大(图 10)。且相对于分支河道、水下分支河道的界面而言, 靠近河道内部夹层的储集层胶结作用减孔率要小。不同级别的构型界面附近均分布颗粒相对细的沉积, 储集层构型界面多对应砂岩— 泥岩岩性变化的界面或钙质夹层等(李云海等, 2007; 封从军等, 2012)。操应长等在研究渤南洼陷北带沙四上亚段近岸水下扇辫状水道的储集层时发现, 扇中部位辫状水道砂砾岩胶结物含量与其距砂泥接触面距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1)距砂泥接触面距离在2, m以内, 随着距砂泥接触面距离的增大, 胶结物含量呈指数递减, 胶结物含量由较高的30%, 降到5%以下, 甚至局部可接近0, 相关系数较大, R2=0.7422; (2)距砂泥接触面大于2, m, 胶结物含量相对比较稳定, 一般小于5%。可见, 在多种沉积环境中, 储集层胶结作用强度均受储集层构型界面位置的影响。
胶结作用减孔率影响参数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从沉积作用角度分析, 每个构型单元到其上部构型界面的沉积, 为小规模的水动力条件由强到弱的变化过程。在该过程中, 早期形成相对粗粒度的沉积物, 末期则泥质含量逐渐增加, 形成泥质等夹层。而单期河道的沉积过程, 则为更大一级规模的水动力条件的由强到弱的变化。(2)在成岩作用过程中, 从泥岩中排出的流体在进入砂体后, 首先会在砂泥岩界面沉淀并发生胶结作用, 大量胶结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流体进入砂体内部及砂体内部的胶结作用(钟大康等, 2004; 操应长等, 2013a)。
此外, 胶结作用减孔率还随着石英绝对含量(图 11-A)和碎屑组分含量(图 11-B)的增加而减小, 随着杂基含量(图 11-C)、泥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石英绝对含量处于20%~24%之间, 随着石英含量的逐渐增大, 胶结作用减孔率显著下降, 而且相关性较高; 石英绝对含量在24%~30%之间, 随着石英含量的逐渐增大, 胶结作用减孔率也有下降趋势, 但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前者, 而且相关性与前者相比也略小(图 11-A)。杂基含量在4%~15%之间, 随着杂基含量的增加, 胶结作用减孔率也显著增加; 杂基含量大于15%时, 胶结作用减孔率虽然也随着杂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其斜率小于前者(图 11-C)。
溶蚀现象在大安油田泉四段储集层中较普遍。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观察结果显示, 主要的溶蚀现象包括长石颗粒、火山岩碎屑和泥岩碎屑等不稳定岩石碎屑颗粒的溶蚀(图 5-G)以及黏土基质、碳酸盐胶结物(图 5-H)和交代物等填隙物的溶蚀。其中, 长石颗粒的溶蚀最为常见。由于一些薄弱的层面, 如解理缝和双晶面等, 容易因机械破裂形成微裂缝, 从而使粒间溶液沿着微裂缝渗透, 长石的溶解往往从其内部的这些薄弱层面开始。研究区内被溶蚀的长石多具有港湾状或锯齿状边缘, 强烈溶解的斜长石可呈残骸状, 形成粒内溶孔, 甚至铸模孔。在电镜下常见长石溶蚀成蜂窝状、窗格状和残骸状等(图 5-I)。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是改善储集层物性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溶蚀增孔率用于表征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度相对于初始孔隙度的比例, 其计算公式可表达为(Beard and Weyl, 1973; Scherer, 1987):
c=φ 3/φ 0× 100
φ 3=物性分析孔隙度× 溶蚀孔面孔率/总面孔率
式中, c为溶蚀增孔率, 单位为%; φ 3为溶蚀次生孔隙度, 单位为%。
研究区泉四段储集层溶蚀增孔率分布在0~19%之间, 平均1.9%, 主要分布在0~4%之间, 溶蚀程度较低(图 12)。其中, 特低渗储集层溶蚀增孔率平均为2.2%; 超低渗储集层溶蚀增孔率平均为1.1%。也就是说, 较高的溶蚀作用强度, 具有较大的溶蚀增孔率, 更易于特低渗储集层的形成。可见, 与超低渗储集层相比, 特低渗储集层中溶蚀作用对储集物性的改善作用相对更大。
研究区泉四段储集层溶蚀作用增孔率总体随着复合砂体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图13-A)。这是因为一般厚度较小的复合砂体压实作用较为强烈, 胶结作用也较强, 溶蚀作用则相对较弱。复合砂体厚度在5~10, m时, 随着砂体厚度的增加, 溶蚀作用强度增加的幅度较大; 而复合砂体厚度在1~5, m时, 随着砂体厚度的增加, 溶蚀作用强度也有增加的趋势, 但是增加的幅度明显小得多(图 13-A)。这是由于厚度越大的砂体, 脆性越强, 更容易产生裂缝, 为流体的溶蚀作用提供通道。溶蚀作用增孔率还随着泥质含量和杂基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图 13-B)。这是由于泥质含量和杂基含量较大的储集层, 胶结作用比较强烈, 压实作用次之, 溶蚀作用强度相对较小。此外, 溶蚀增孔率还随着碎屑组分含量和长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成岩综合系数用于表征各种成岩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对初始孔隙度的综合影响, 前人用公式将其表达为(程会明等, 2002; 程启贵等, 2010):
Cd=面孔率/(压实作用减孔率+胶结作用减孔率+微孔率)× 100%
微孔率=(物性分析孔隙度-面孔率)/物性分析孔隙度× 100%
其中, Cd为成岩综合系数, 单位为%。一般地, 成岩综合系数越大, 改善储集层物性的成岩作用越强, 破坏储集层物性的成岩作用越弱; 反之, 成岩综合系数越小, 改善储集层物性的成岩作用越弱, 破坏储集层物性的成岩作用越强。
研究区泉四段储集层成岩综合系数分布在0.8%~11.8%之间, 平均为4.8%。其中, 特低渗储集层成岩综合系数分布在5.3%~11.8%之间, 平均为8.9%; 而超低渗储集层成岩综合系数分布在0.8%~9.6%之间, 平均为4.1%。特低渗储集层成岩综合系数明显高于超低渗储集层。
成岩综合系数可以反映储集层的储集性能, 与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越大, 储集层的成岩综合系数越大(图 14-A, 14-B)。大安油田泉四段储集层成岩综合系数还与复合砂体的厚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复合砂体厚度越大, 成岩综合系数越大(图 14-C)。这是由于复合砂体厚度越大, 压实作用强度越小。由于靠近河道边界比靠近河道内部夹层胶结作用更发育, 所以复合河道砂体, 尤其是多次冲刷侵蚀的河道砂体中胶结作用强度总体也小于薄层河道砂体。而且, 复合砂体主要形成于水动力较强的分支河道或水下分支河道中, 杂基含量、泥质含量相对较小, 碎屑颗粒含量较大, 溶蚀作用相对较强。
成岩改造系数用于表征各种成岩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对初始孔隙度的改造程度。
Ca=(压实作用减孔量+胶结作用减孔量+溶蚀作用增孔量)/初始孔隙度× 100%
研究区泉四段储集层, 成岩改造系数分布区间为61.8%~85.5%之间, 平均值为71.7%。成岩改造系数反映3种主要的成岩作用— — 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 对初始孔隙度的改造程度。成岩改造系数越大, 成岩作用对初始孔隙度的影响程度越大。
与成岩综合系数相似, 成岩改造系数的影响参数分析(图 15)反映: (1)原始孔隙度或初始孔隙度越大, 成岩作用对其影响的程度越小, 成岩改造系数与其相关性相对较低。特低渗储集层成岩改造系数明显小于超低渗储集层(图 15-A)。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原始孔隙度的基数相对较大。(2)成岩作用改造系数越大, 分析孔隙度越小, 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的改造程度主要表现为破坏程度, 所以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的改造程度越大, 剩余的有效孔隙度反而越小(图 15-B)。(3)与成岩综合系数类似, 成岩改造系数也与复合砂体的厚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相关性略好), 不过随着复合砂体厚度的增加, 成岩改造系数减小(图 15-C)。
1)压实作用是导致大安油田泉四段特低渗— 超低渗储集层物性变差最主要的成岩作用。研究区储集层压实程度为中等, 压实破坏程度除了受埋藏深度影响外, 还与储集层复合砂体厚度、分选系数、泥质含量等沉积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由于砂岩和泥岩的抗压实性有所不同, 对一套砂泥间互的地层而言, 强水动力条件下沉积的砂岩厚度相对越大, 砂体叠置越频繁, 其抗压实性相对越强, 压实作用强度相对越小; 而在垂向上孤立的沉积砂体, 则厚度越小, 对应的压实作用破坏程度越大。而在砂岩内部, 塑性颗粒含量(泥质含量)、分选特征等参数还影响着储集空间的可压缩性。这从侧面上反映了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砂体和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砂体的垂向叠置关系、河道厚度规模、水动力强度等对压实作用强度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2)胶结作用是研究区储集层物性变差的又一重要因素。大安油田泉四段特低渗— 超低渗储集层胶结作用普遍较弱。胶结作用强度与储集层相对构型界面的位置、石英绝对含量、碎屑组分含量和杂基含量等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储集层界面附近的砂体, 由于先发生胶结作用,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流体进入储集砂岩内部及其内部胶结作用的进行。而砂岩中的杂基可以在流体侵入时, 先溶蚀后沉淀形成胶结物。这样的杂基为胶结物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其含量越大, 胶结作用强度越强。从侧面上反映了分支河道或水下分支河道的沉积水动力强度及其变化规律等对胶结作用强度具有根本性的控制作用。
3)溶蚀作用是研究区储集层物性改善的重要成岩作用。大安油田泉四段储集层溶蚀作用普遍较弱。溶蚀作用的强度大小与复合砂体厚度、杂基含量、长石含量等参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溶蚀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改造程度也不仅受流体特征的影响, 也受沉积作用提供的特定的沉积产物的控制。
可见, 沉积作用不仅控制着原始孔隙度的大小和分布特征, 而且通过为后期的成岩作用提供特定的物质基础, 从而影响着后期压实、胶结和溶蚀等成岩作用的相对强度。
1)大安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特低渗— 超低渗储集层压实作用强度中等, 胶结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破坏较弱, 溶蚀作用对储集层孔隙度的改善程度非常小。虽然3种主要的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程度差别较大, 但是都表现出强度受沉积水动力条件、砂体叠置、砂体厚度规模等特征控制的特点。
2)成岩综合系数与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可以较好地反映储集层的储集性能。研究区储集层成岩综合系数随着储集层复合砂体的厚度的增大而增加。从侧面上反映了沉积作用、沉积特征对研究区储集层的各种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3)提出了成岩改造系数的概念, 与成岩综合系数相比, 该系数与分析孔隙度和复合砂体厚度的相关性更好。成岩改造程度随着原始孔隙度的增大(分选程度变好)、分析孔隙度的增大和复合砂体厚度的增大而减小, 同样受沉积作用的控制。
致谢:文中部分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责任编辑 李新坡)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