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于景维,男,1985年生,讲师,从事沉积岩石学教学及科研工作。E-mail: yyjjww-1985@163.com。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东部斜坡区上侏罗统齐古组是重要勘探层系。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露头、钻井岩心、地震及测井资料对准东阜东斜坡区齐古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并进一步划分出 1个长期、 3个中期及 8个短期旋回层序。长期旋回层序则以向上“变深”复“变浅”为主。短期、中期旋回层序以向上“变深”型和向上“变深”复“变浅”型为主,向上“变浅”型不发育,并且中期旋回初期砂体有利储集体发育。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通过多种资料完成研究区沉积体系刻画,并分析沉积体系的演化,认为其主要受构造运动影响。在上述基础上,结合储集层有效厚度、物性参数以及地震分频反演技术对齐古组一段分布的储集层砂体进行有利区预测,划分出 3个有利目标区块。
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Sichua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Yu Jingwei,male,born in 1985,is the lecturer of Karamay Campu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Now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E-mail: yyjjww-1985@163.com.
The Upper Jurassic Qigu Formation is the main exploration layer in the Fudong slope area in Junggar Basin.Guided by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theory,one long-term base level cycle,three mid-term base level cycles and ten short-term base level cycles are divided from Qigu Formation of Fudong slope area in Jungar Basin through outcrops,drilling cores,seismic and logging data. The long-term base level cycles have dominant compositional types of upward-deeper-shallower; upward-deeper and upward-deeper-shallower are two compositional types mainly developed in short-term and mid-term base level cycles,while upward-shallower type is not developed. Sandbodies developed in initial stage of mid-term base level cycles are favorable for reservoirs formation. In the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sedimentary system is depicted through many data,and its evolution is mainly affected by tectonic movements. Based on works above,favorable reservoir sandbodies in the Member 1 of Qigu Formation are predicted by effective reservoir thickness,physical parameters and seismic technology of the frequency-divided inversion,and three targets are identified.
由Cross创立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陆相油气勘探与开发的优越性体现越来越突出, 国内众多学者以该理论为指导, 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郑荣才和彭军, 2002; 郑荣才等, 2003; 吴因业等, 2008; 杨帆等, 2010; 陈飞等, 2012), 并不断进行理论完善与延伸(郑荣才等, 2000, 2001, 2010)。之前勘探显示, 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地层层序划分方案不一, 尤其是上侏罗统齐古组等时对比性较差, 层序地层研究极少, 且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展布等基础地质问题, 严重制约了勘探计划实施。因此, 作者以高分辨层序地层理论为指导, 建立层序地层格架, 在层序格架内探讨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 明确砂体展布特征, 以期为后续勘探奠定基础。
准噶尔盆地为中国西部重要的陆相含油气盆地, 侏罗系是该盆地主力含油气层系之一, 年产量过千万吨。阜康凹陷属于该盆地东部次级凹陷构造单元, 研究区位于阜康凹陷东部(图 1), 区域分布宽度为20~40, km, 面积约600, km2, 全区已实现三维工区覆盖。齐古组(J3q)自下而上分别为齐一段、齐二段和齐三段, 由于侏罗纪晚期燕山Ⅰ 幕构造运动, 齐三段大部分被剥蚀, 齐二段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完整, 地层整体埋深为1800~3000, m。该地区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油气地质工作, 是准噶尔盆地内勘探程度较高的区域, 共有39口井钻遇齐古组, 目前在阜东022井以及阜东16井见有油气显示, 是阜东地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有利接替区。本次野外剖面位置定于乌鲁木齐西部郝家沟(图 1)。在古地理图上位于阜康断裂带西缘, 对这条剖面的详细研究, 有利于识别层序界面的同时还有助于恢复研究区沉积体系的演化。
阜东斜坡区地质条件复杂, 齐古组砂体具有多期次叠加和多物源供给的特点, 以野外露头、500, km2三维地震资料、所有钻井的测井资料和20口井长260, m的岩心描述资料为综合研究基础, 分析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按基准面旋回级次的划分原则(吴因业等, 2008), 可从齐古组中识别出3个级别的层序界面, 以此作为划分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层序的依据, 可将齐古组划分为1个长期、3个中期和8个短期旋回层序, 此3个级次的旋回层序分别相当于Vail的三级、四级和五级层序(郑荣才等, 2000, 2001)。
2.1.1 长期旋回界面和层序发育特征
1)旋回界面识别标志 野外露头和岩心识别标志:大型河道对下伏沉积进行冲刷形成的大型冲刷间断界面(图 2-A, 2-B)。地震识别标志:齐古组顶界面为白垩系与侏罗系之间界面, 由于燕山Ⅰ 幕构造运动使得原本发育在齐古组上部喀拉扎组被完全剥蚀, 因此在该界面之下可见明显削截现象, 之上可见上超反射; 齐古组底界面是齐古组与头屯河组之间界面, 在尖灭线附近界面之上可显示上超反射特征(图 2-A, 2-B)。测井识别标志:GR以及SP曲线发生较大程度突变。
2)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发育特征 按照基准面升、降过程中的沉积演化序列和地层旋回性, 可确定研究区内齐古组仅发育C1型长期旋回层序结构, 反映初期构造缓慢沉降、后期由于燕山Ⅰ 幕构造运动整体抬升剥蚀、物源供给充沛的缓慢湖进— 快速湖退的旋回过程(郑荣才等, 2010)。以发育上升半旋回沉积厚度较大、而下降半旋回很薄为特点。
2.1.2 中期旋回界面和层序发育特征
1)旋回界面识别标志 在岩心识别上, 作为长期旋回层序界面的大型河道相冲刷面, 相对于对下伏泥岩的冲刷作用, 比作为中期和短期旋回层序界面的河道冲刷面, 冲刷幅度依次要大的多; 在地震剖面上, 研究区内除齐古组顶底界面外, 中间2组界面地震反射特征并不明显, 在尖灭线附近可见界面之下存在削截现象; 在测井曲线上, GR以及SP曲线发生小型突变。
2)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发育特征 齐古组中期旋回层序总体为对称型旋回层序, 按照上升及下降旋回相域厚度差异, 又可细分为初期正常C2型、中期正常C1型和晚期变异C1型层序结构。在齐古组沉积初期, 构造活动较为稳定, 反映一次缓慢湖进— 缓慢湖退的旋回过程, 物源供给充分, 上升半旋回和下降半旋回都保存完整; 中期构造背景仍然稳定, 反映一次缓慢湖进— 加速湖退的旋回过程, 物源供给充分, 上升半旋回的沉积记录被完整保存下来, 下降时期湖退较快, 致使沉积被暴露剥蚀, 其厚度要明显小于上升半旋回厚度; 晚期在物源充沛、整体剧烈抬升背景下保留上升半旋回和有限下降半旋回沉积记录。这类向上“ 变深” 复“ 变浅” 型旋回于基准面上升期形成的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较厚, 含砂量较高, 主要为含砾中— 细粒砂岩, 连通性好, 利于形成优质储集层。
2.1.3 短期旋回界面和层序发育特征
1)旋回界面识别标志 在野外露头和岩心识别上, 具有较明显的冲刷面及粒度变化界面; 在测井曲线上, 除与长期和中期层序界面重合处GR以及SP曲线发生较大变化, 其余测井曲线变化较小或不明显。
2)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发育特征 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是本次研究最小成因地层单元, 其结构类型多样, 发育向上变“ 深” 非对称型和向上变“ 深” 复变浅的对称型, 前者根据岩性组合和保存情况进一步分为低可容纳空间向上变“ 深” 非对称型(A1)和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 深” 非对称型(A2), 后者根据旋回厚度差异进一步分为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C1)、上升与下降半旋回厚度近于相等的近完全对称型(C2)和下降半旋回厚度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C3)。
A1多发育于中期基准面上升旋回早期, 缓慢湖进加之物源供给充沛背景, 使得多条辫状河道砂体冲刷叠置, 整体厚度较大, 由底冲刷与连续叠置厚层块状水道化砂体组成; A2多发育于中期基准面上升旋回晚期, 由底冲刷面— 块状砂岩— 溢堤粉砂岩— 水道间泥岩组成; C1是研究区最发育的旋回结构类型, 在物源供给充分条件下自下而上由分流河道(水下)— 溢岸微相(天然堤、决口扇)— 河道间洼地(湾)— 溢岸微相(前缘砂坝)构成; C2多由上下2套砂体、中间夹河道间泥或前三角洲泥构成, 为连续沉积, 多发育于四级基准面旋回转换面附近; C3多发育于四级基准面旋回下降时期, 频繁湖进加之较慢湖退沉积背景形成多个薄层砂岩— 河道间洼地(湾)-河道冲刷组合构成。
以上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的分析成果为基础, 以中期和短期旋回为地层单元进行层序地层对比, 选取顺物源方向多口井建立研究区齐古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图 3)。可看出格架中的长期和中期旋回与地层单元中的组和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可看出在中期基准面附近, 尤其是上升半旋回的初期(SSC1和SSC4), 砂体一般厚度较大, 含砂量高, 物性好, 且横向连通性较好。
沉积体系是不同基准面变化的响应, 由于其在盆地不同部位的有机组合, 形成了不同级别的层序单元(Lin et al., 2001; 朱筱敏等, 2008)。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 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可识别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 其在地震上的反射特征较为相似, 一般为中— 强均方根的充填反射及斜交前积反射(图 4)。
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可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及分流间洼地沉积微相, 分流河道是研究区发育范围最广的沉积微相, 单砂体厚度为4~16, m, 岩性为紫红色、褐红色及褐灰色中— 极粗砂岩、砂砾岩及含砾砂岩, 砾石分选中等、磨圆较好, 砂岩以岩屑砂岩为主, 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 石英平均含量为23.5%, 岩屑平均含量为63%, 长石平均含量为13.5%。颗粒间以点— 线接触为主, 孔隙以原生孔隙为主, 储集性能很好。多发育平行层理及交错层理, 底部常出现冲刷面构造, 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箱型或钟型(图 5)。分流间洼地以紫红色、褐色、褐灰色泥岩为主;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河口坝沉积为特色, 水下分流河道多发育于齐古组一段, 岩性以含中— 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为主, 其结构成熟度及成分成熟度均高于分流河道砂岩, 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中高幅指状(图 5)。河口坝岩性主要以灰色及灰绿色细砂岩及粉砂岩为主, 主要发育斜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 分流间湾以灰色及灰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
阜东斜坡带在准噶尔盆地中为典型鼻状缓斜坡, 地势整体呈东高西低, 因此研究区内沉积体系由东向西为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前缘— 前三角洲(湖泊)沉积。齐古组沉积期燕山运动Ⅰ 幕构造运动直接控制了研究区沉积体系的类型、展布和演化, 以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单元, 研究区内沉积体系的展布和演化有如下特点。
3.2.1 MSC1层序— 沉积体系展布(图6-A)和演化
该时期研究区还未受到燕山运动影响, 湖平面缓慢上升, 加之地形较缓, 主要受东北部沙奇凸起及东部北三台凸起物源影响, 研究区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在南部受博格达山物源影响, 发育规模较小、彼此分割的小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于剥蚀线附近, 较大分流河道发育在阜东7、北82以及阜东162井附近, 河道砂体大多被分流间洼地分隔; 由于期间湖平面变化频繁, 三角洲前缘在河道砂体侧向迁移加剧, 易变道, 使得研究区砂体连通性及连续性变得很复杂, 非均质性较强(于景维等, 2014b)。但是经过湖浪不断冲刷及漂洗, 使得三角洲前缘砂体总体物性较好, 有利于储集油气, 同时多套分流间湾泥岩的存在有利于油气的保存。总体来看, 齐古组继承中统头屯河组受到湖平面变化以及相对物源供给的影响, 形成了“ 大前缘、小平原” 的三角洲沉积体系(于景维等, 2014a)。
3.2.2 MSC2层序— 沉积体系展布(图6-B)和演化
该时期研究区受到燕山运动Ⅰ 幕的初步影响, 整体抬升, 南部和东部抬升程度大于北部, 东部剥蚀范围有所增加, 湖盆大幅度缩小, 退至阜东13井附近呈半圆形。三角洲平原占据研究区大部分面积, 东部和南部物源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使得研究区中南部发育多个辫状河三角洲连片, 分流河道砂体分布面积较大, 连通性较好。北部及东北部物源虽然不如MSQ1期供给充分, 也在中部及北部
形成较大范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但砂体厚度以及连通性不如南部。总体来看, 受构造运动的影响, 湖平面的下降以及物源供给的变化使得研究区形成了“ 大平原、小前缘” 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3.2.3 MSC3层序— 沉积体系展布(图6-C)和演化
该时期研究区受到燕山运动Ⅰ 幕影响加强, 剥蚀区向西范围不断扩大, 湖盆已缩至研究区西部。整个研究区属于三角洲平原沉积, 此时东部北三台凸起成为研究区主要物源, 南部博格达山和北部奇台凸起成为次要物源, 由于中南部区域持续抬升, 南部博格达山逐渐向研究区西部凹陷提供物源, 供给研究区能力开始减弱, 因此南部三角洲朵状体发育规模要小于MSC2沉积期。中部三角洲沉积范围虽大, 局部砂体厚度较大, 但整体砂厚有所减小, 且砂体连续性较差, 后期遭受严重剥蚀, 不利于油气储集及保存。
以往勘探经验表明, 本区油藏类型主要为受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控制的地层— 岩性复合油藏(李维锋等, 2001; 王家豪等, 2004; 吴孔友等, 2004; 吴爱成等, 2008; 张建良等, 2009)。通过研究区的钻井试油资料分析, 认为较好的储集砂体多为分布于SSC1中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由于砂体厚度较大, 连续性较复杂, 不能以单因素判断, 应以沉积相为基础, 结合储集层有效厚度、物性参数以及地震分频反演技术对齐古组一段分布的储集层砂体进行有利区预测。
首先将研究区齐古组一段沉积相图中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定为优选储集相带区; 其次考虑油田开发需求, 筛选储集层砂体有效厚度大于10, m以及平均孔隙度大于10%、平均渗透率大于5× 10-3μ m2的重点井(例如阜东9井), 依靠测井和地震资料, 研究不同探测频率下的振幅响应进行分频反演(图 7), 识别纵向上连通性较好的砂岩段, 明确纵向有利砂层。再选取重点砂层段(SSC1上升旋回)进行属性提取, 可辨出有利砂体平面分布。
以上述方法对研究区齐古组一段有利区进行识别, 共划分出3个有利区(图 8), 分别是阜东9井区, 分流河道砂体厚度为14, m, 平均孔隙度为15.78%, 平均渗透率为6.17× 10-3μ m2; 阜东162井区, 分流河道砂体厚度30, m, 平均孔隙度19.17%, 平均渗透率为674× 10-3μ m2; 阜东10井区,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度10, m, 平均孔隙度16.76%, 平均渗透率为18.45× 10-3μ m2。
1)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 利用多种资料对阜东斜坡区齐古组地层进行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 共划分出1个长期、3个中期及8个短期旋回层序, 识别出5种基准面旋回结构类型, 分别是基准面向上“ 变深” 型(A1, A2)和基准面向上“ 变深” 复“ 变浅” 型(C1、C2和C3)。储集砂体分布受中期基准面控制, 有利储集砂体分布于中期基准面上升初期SSC1和SSC4中。
2)在研究区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进行沉积体系研究, 认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沉积体系的演化受到构造活动、物源、古地形、湖平面变化的影响, 主要受到燕山运动Ⅰ 幕的控制, 在MSC1沉积期发育“ 大前缘、小平原” 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在MSC2沉积期发育“ 大平原、小前缘” 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在MSC3沉积期, 普遍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 未见三角洲前缘沉积。
3)通过试油资料分析, 在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 以沉积相为指导, 结合储集层有效厚度、储集物性以及分频反演技术对齐古组一段分布的储集砂体进行有利区优选, 共划分出阜东9井、阜东162井以及阜东10井区3个有利区。
(责任编辑 郑秀娟)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