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刘招君,男,1951年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油页岩成矿理论与资源评价。E-mail: liuzj@jlu.edu.cn。
通讯作者简介 孙平昌,男,1985年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油页岩成矿理论。E-mail: sunpingchang711@126.com。
针对油页岩成因类型,国内外学者做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但尚不存在统一的分类方案。鉴于中国油页岩以陆相成因为主,作者从油页岩的沉积环境出发,总结出从深湖 -半深湖到湖沼环境,油页岩中湖泊生物来源的有机质所占比例逐渐减少,陆源有机质影响变大,并以此把中国陆相盆地油页岩分为深湖腐泥型油页岩、半深湖腐殖腐泥型油页岩和湖沼腐泥腐殖型油页岩 3种成因类型。通过系统梳理中国 29个陆相含油页岩盆地矿床特征,发现深湖腐泥型油页岩主要赋存于大中型坳陷盆地,往往具有分布范围广、空间展布稳定、品质和厚度中等的特点;发育在小型断陷盆地中的深湖腐泥型油页岩矿床具有分布范围小、横向差异大、品质良好和厚度巨大的特点。半深湖腐殖腐泥型油页岩在断陷盆地和坳陷盆地都有分布,具有分布范围小、空间上品质和厚度差异明显。湖沼腐泥腐殖型油页岩主要沉积于断陷盆地中,具有分布局限、品质好、厚度薄的特点。
About the first author Liu Zhaojun,born in 1951,is a professor in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Jilin University. Now he is engaged in metallogenetic theory of oil shale and resource evaluation. E-mail: liuzj@jlu.edu.cnM.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Sun Pingchang,born in 1985,is an instructor in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Jilin University. Now he is engaged in metallogenetic theory of oil shale. E-mail: sunpingchang711@126.com.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done some effective discussion on the 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oil shale,however,there is no uniform classification. Considering that most oil shale in China are continental deposits, starting with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oil shale,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ontent of aquatic organism was decreased in the oil shale while the value of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was increased from aphytal to semi ̄deep lake to limnetic environments was drawn. 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continental oil shale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genetic types,namely aphytal sapropelic oil shale,semi-deep lake humic-sapropelic oil shale and limnetic sapropelic-humic oil shal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shale in 29 continental basins show that the ore of aphytal sapropelic oil shale is always distributed widely in the large to mid ̄sized depression basins and characterized by wide stable lateral distribution and medium oil shale grade and thickness. In addition,aphytal sapropelic oil shale ore in small rift basins is characterized by huge thickness,good quality and small distribution scale and great differences in lateral thickness. Semi-deep lake humic-sapropelic oil shale is distributed in both depression and rift basins,with small distribution scale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ateral and vertical quality and thickness. Limnetic sapropelic-humic oil shale are mainly deposited in rift basins characterized by limited distribution,small thickness and high quality.
随着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依赖程度的逐渐增加, 全球对低碳行动的积极响应, 促使传统油气走向新能源的重大变革成为必然趋势(邹才能等, 2013)。在新的能源格局中, 非常规油气资源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加。中国油页岩资源量巨大, 加大其开发力度将对扭转中国能源对外高度依赖提供希望(刘招君等, 2009a, 2013)。尤其是中国众诚集团和吉林大学分别开展原位开采技术的实验, 将有效地促进深层系、中等品质油页岩环境友好型规模开发。整体来说, 虽然中国油页岩资源巨大, 但在含油页岩盆地类型、油页岩形成条件、矿床规模及品质、有机质来源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 然而现今中国陆相油页岩矿床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案, 导致众多的油页岩矿床无法在统一的格架下进行评价、成矿理论研究及资源预测。本文在2003— 2006年“ 全国油页岩资源评价” 工作的基础上, 结合近几年的油页岩勘探成果, 从油页岩形成条件出发, 探讨了中国陆相盆地油页岩成因类型。
“ 油页岩” (Oil Shale)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19世纪中叶, 它的起源与当时苏格兰加工制造的照明油脂有关(З е л е н и н and О з е р о в , 1983)。发展至今, 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被广泛接受的概念。
早在1924年, Gavin(1924)认为油页岩为灰分在33%以上、加热时有油页岩油产出的致密的沉积岩; 其后, К у з н е ц о в (1975)认为油页岩属于可作为燃料的富有机质腐泥岩; Tissot 和Welte(1984)指出任何热解生油量达到一定商业标准的浅层岩石, 均可看作是油页岩; 联合国1980年召开油页岩小组会议给予油页岩定义:油页岩是一种沉积岩, 含固体有机物质于其矿物质的骨架内, 其有机物质主要为油母质, 不溶于石油溶剂, 油页岩加热至500, ℃左右(低温干馏), 油母质热解生成页岩油, 页岩油与石油相似, 但不相同(Smith, 1980); Π о г р е б н о в 等在1983年界定油页岩为富含腐泥、腐殖— 腐泥或腐泥— 腐殖质, 且有机质含量在10%~60%的固体可燃沉积岩(赵隆业等, 1990); Dyni(2003)将油页岩定义为一种细粒沉积岩, 其中包含大量有机物, 通过粉碎、蒸馏工艺可以提炼出大量的石油和可燃气。
在中国, 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 是可燃性矿产之一, 油页岩由矿物质和有机质组成, 有机质中氢含量较高, 低温干馏可得碳氢比类似天然石油的页岩油(钱家麟等, 2006), 其属于一种高灰分(40%~80%)的可燃有机岩石(或称腐泥煤), 含油率为3.5%~15%(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 1987); 赵隆业等(1991a)提出符合工业品质的油页岩概念, 要求含油率大于5%, 发热量超过7.5 MJ/kg, 它可以是腐泥、腐殖或混合成因的, 其与煤的主要区别是灰分超过40%, 与碳质页岩的主要区别为含油率大于5%。
笔者将油页岩定义为一种高灰分的固体可燃有机沉积岩, 低温干馏可获得油页岩油, 含油率大于3.5%, 有机质含量较高, 主要为腐泥型和混合型(腐殖— 腐泥型和腐泥— 腐殖型), 其发热量一般大于4.18 MJ/kg, 其工业指标随着当时经济与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刘招君等, 2009a, 2013)。
国内外研究表明, 现今油页岩矿床分类整体分为2种:工业分类和成因分类。
油页岩工业分类早期单纯的注重其有机质的化学性质划分级别, 根据碳元素含量(Cdaf%)、氢元素含量(Hdaf%)及含油率、发热量等参数, 把油页岩分为5个等级(Д о б р я н с к и й , 1947)( 表 1), 但这种分类取值较高, 二级至五级油页岩实为煤。前苏联Ч е р е м о в с к и й (1988)对油页岩进行了系统的工业分类, 主要依据含油率、有机质含量、灰分及对应的发热量等参数, 同时认为不同工业类型油页岩对应的有机质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别( 表 2)。由于作者主要针对前苏联油页岩矿床进行工业分类, 所选取的含油率界限偏高。赵隆业等(1991a, 1991b)根据含油率对中国油页岩进行了3个级别的分类, 同时依据灰分的相对含量将油页岩划分为低灰分(含量小于65wt.%)和高灰分(含量66 wt.%~83 wt.%)油页岩( 表 2)。作者在中国油页岩资源评价的基础上, 根据含油率将油页岩分为3个品级:低品质油页岩(含油率:3.5 wt.%~5 wt.%)、中等品质油页岩(含油率:5 wt.%~10 wt.%)、优质油页岩(含油率大于10wt.%)(
国内外学者对油页岩成因分类主要依据油页岩中有机质显微组分、油页岩聚集环境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进行。
依据显微组分进行油页岩成因分类较为普遍。Г и н э б у р г (1986)( 表 3)和З е л е н и н 和О з е р о в (1983)( 表 4)通过对前苏联众多油页岩矿床的岩石成分进行观察, 按照干酪根的组分将油页岩分为腐泥型、腐殖— 腐泥型和腐泥— 腐殖型3类, 并给出不同类型油页岩中有机质氢元素相对含量、含油率、总硫含量及相应的工业利用方向, 此种为较为综合的成因— 工业分类方案; 赵隆业等(1990)在以上3种油页岩分类的基础上, 结合具体显微组分(主要为:结构藻、层状藻、树皮体、孢子体、胶质体、树脂体等)所占的比例, 进一步将油页岩分为8类( 表 5)。作者认为此分类方案中的腐殖残值型油页岩实为含油煤, 因其产油率较高, 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是含油煤有机质丰度极高, 灰分小于40%, 应属于煤类, 而非油页岩; Cook和Sherwood(1991)以沥青质体、层状藻和结构藻为三端元, 根据其相对含量将油页岩划分为层状、结构和比托3种油页岩岩石类型, 并在海相环境中, 依据以上3种显微组分的相对含量, 将海相油页岩划分为马洛斯、比托和塔斯曼/库克油页岩, 在非海相的环境中, 根据藻类(层状藻或结构藻)、高等植物稳定组分、镜质体与惰质体的相对含量, 将油页岩分为烛煤、托班(结构藻为主)、莱克(层状藻为主)和煤质页岩, 此种分类和澳大利亚学者 Hutton(1985, 1987)的油页岩分类方案类似( 表 6)。
从以上国内外油页岩成因分类来看, 油页岩的有机质来源(有机显微组分)是进行油页岩分类的关键参数, 其沉积环境直接影响油页岩中的有机质来源, 也是油页岩分类的重要依据。
油页岩工业分类已有具体的界限和较为成熟的分类体系, 文中不再赘述。国外学者虽然针对非海相油页岩进行了成因分类, 并未详细研究陆相湖盆不同沉积环境中油页岩的成因类型。鉴于中国油页岩以陆相盆地沉积为主, 陆相含油页岩盆地的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等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成矿共性, 因此, 作者依据前人对油页岩按有机质类型分类达成的共识, 结合不同沉积环境对油页岩有机质类型和来源的影响的分析, 提出中国陆相盆地油页岩成因分类。
通过对中国29个陆相盆地油页岩赋存层位和沉积特征分析, 发现陆相湖盆的深湖、半深湖和湖沼多为贫氧— 缺氧的还原环境, 在高湖泊生产力背景下, 具备形成油页岩的条件, 为中国油页岩主要的沉积场所。
深湖位于湖盆中风暴浪基面之下、水体最深部位, 岩石类型以质纯泥岩为主, 发育水平层理和细水平纹层(姜在兴, 2009)。由于深湖环境水深较大, 水体相对稳定且易于分层, 水底长期处于缺氧或贫氧状态, 且离岸远, 陆源碎屑注入少, 可以有效地阻止有机质被稀释破坏, 是有机质聚集和保存的良好场所。同时, 远离河口或湖沼区域, 陆源高等植物的输入量少, 水底基本沉积层状藻、结构藻等湖泊生物和黏土( 表 7; 图1-a, 1-b)。因此, 在深湖环境中沉积的油页岩基本以湖泊生物来源为主, 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 型, 在生物标志化合物中代表藻类等湖泊生物来源的短链正构烷烃(nC13-20)相对含量较高, 规则甾烷C27/C29及甾类/藿类比值较高; 在水体相对较浅的区带由于镜质体等陆源高等植物组分的输入, 沉积少量含Ⅱ 1型有机质的油页岩, 中链正构烷烃(nC21-25)和长链正构烷烃(nC27-35)的相对含量有所增加, 规则甾烷C27/C29和甾类/藿类比值减少。一般此种类型的油页岩以东北地区的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和嫩江组油页岩、抚顺计军屯组富矿油页岩、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页岩、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油页岩最为典型( 表 7, 图2-a)。
半深湖环境位于正常浪基面以下、风暴浪基面以上的范围, 岩石类型多为暗色泥岩、粉砂质泥岩, 常具有砂质条带或透镜体, 主要发育水平层理, 可见波状层理(姜在兴, 2009)。半深湖静水环境中, 水底往往处于贫氧的状态, 同时在高湖泊生物生产力的背景下, 形成大量的有机质来源。相对于深湖环境, 半深湖水体较浅、沉积速率较大, 有机质得以快速沉降、埋藏和保存, 也具备油页岩形成的条件。与深湖区域相比, 半深湖离岸较近, 水底不仅聚集了大量的藻类体等湖泊生物, 同时还有大量的孢子体、角质体、镜质体、树脂体等浅水水生植物和陆源高等植物组分的供给( 图 1-c, 1-d; 表7), 形成的油页岩具有湖泊生物和陆源有机质双向来源, 导致半深湖沉积的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 型, 其中以Ⅱ 1型为主( 图 2-b), 生物标志化合物显示正构烷烃nC13-20/nC27-35小于深湖油页岩, 规则甾烷C27/C29和甾类/藿类比值也比深湖油页岩低。桦甸、梅河、罗子沟等盆地古近系发育此类油页岩。在半深湖环境中, 也会存在少量浅水浮游植物、孢子体等易于生烃的有机质富集, 形成Ⅰ 型有机质的油页岩, 如桦甸盆地第4层(最高含油率可达25%)油页岩( 图 2-b)。同时也会存在一些油页岩含大量的镜质体等陆源有机质输入, 导致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Ⅱ 2型, 如依兰盆地达连河组页岩段的油页岩( 图 2-b)。
作者所指的湖沼环境为沼泽到与其有成因联系的浅湖环境。一般在沼泽环境演化初期, 水流带来大量矿物质, 水体营养十分丰富, 高等植物和浅水生物极为繁盛, 沉积物中含大量的腐殖体, 形成泥炭, 后期变为煤层。当水体深度增大, 泥炭沼泽逐渐下沉, 并演化为浅湖环境, 高等植物因水深增大无法生存, 聚煤环境逐渐消失, 而浅水生物较为繁盛, 同时大量的陆源有机质注入促使腐殖质体和腐泥质体富集。由于大量的有机质存在, 造成水底为还原环境, 有利于形成腐泥腐殖型油页岩。当上述2种沉积环境交替出现时, 形成煤与油页岩互层沉积。因此, 湖沼环境沉积的油页岩有机质主要以镜质体、树脂体、角质体、木栓体和孢子体等为主( 图 1-e, 1-f; 表7), 还存在少量的藻类体, 形成的油页岩有机质类型偏向Ⅱ 2型。此类型油页岩长链正构烷烃nC27-23、规则甾烷C29和藿烷具有明显高的相对含量。如老黑山穆棱组、柴达木石门沟组下含煤段、茂名古近系含煤层系等均发育此种类型的油页岩。在湖沼环境中若角质体、树脂体和孢子体所占比例较大, 则油页岩有机质类型偏向Ⅱ 1型, 如依兰盆地达连河组下含煤段油页岩( 图 2-c)。
通常情况下, 不同的沉积环境造成了有机质来源、保存条件和有机质埋藏的差异, 由此导致了不同类型油页岩的沉积。所以说沉积环境和有机质来源应该是影响油页岩类型的直接因素, 鉴于此可将中国陆相湖盆油页岩划分为3类:深湖腐泥型油页岩、半深湖腐殖腐泥型油页岩和湖沼腐泥腐殖型油页岩。根据中国29个陆相湖盆油页岩形成的时代、盆地规模、沉积环境和有机质类型, 对不同成因类型的油页岩矿床特征进行分析( 表 8)。
在大中型盆地的拗陷沉积阶段往往具有深湖环境, 易于沉积大规模的富有机质暗色泥岩和腐泥型油页岩, 如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和嫩江组、准噶尔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柴达木盆地中侏罗统石门沟组页岩段等。此种类型的盆地由于规模巨大、水体稳定, 沉积的油页岩矿床范围广、横向展布稳定, 在高的古湖泊生产力和良好保存条件下可形成优质油页岩, 最高含油率大于10%( 表 8)。同时良好的保存条件、高湖泊生产力和适当沉积速率的持续时间决定油页岩矿床的厚度和品质, 如准噶尔盆地芦草沟沉积时期, 湖盆长期处于前渊深凹陷阶段, 盆地充填为欠补偿— 补偿状态, 因此沉积了巨厚的(累计最大厚度可达160, m)、分布稳定的油页岩, 同时伴随着高的古湖泊生产力, 促进了优质油页岩的沉积(最高含油率为16.5%); 而松辽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古湖泊条件变化较准噶尔盆地相对频繁, 因此沉积了厚度和品质中等的油页岩。
在小型断陷盆地中也存在稳定的深湖环境, 此种沉积环境也具备形成腐泥型油页岩的条件, 极深的水体有效地减少了陆源碎屑和高等植物的输入, 水底长期处于缺氧或贫氧状态, 高湖泊生产力、欠补偿状态和持续稳定的深水环境促进了厚度巨大、品质良好的油页岩生成。但由于受盆地规模、主控断层和构造差异沉降的影响, 横向上油页岩厚度差异较大, 分布范围较小。以中国的抚顺盆地富矿油页岩段最为典型( 表 8), 其油页岩矿床分布范围仅为35, km2, 沉降中心富矿油页岩最厚可达195.5, m, 而盆地边缘快速减为60.0, m, 相差巨大。
在大中型坳陷盆地边缘和小型断陷盆地均可发育半深湖油页岩, 大中型盆地半深湖环境沉积的腐殖腐泥型油页岩相比深湖区沉积的腐泥型油页岩, 其单层厚度和累计厚度小, 油页岩品质较差, 分布较局限; 其主要原因为保存条件较差。如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边缘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沉积的半深湖油页岩, 累计厚度仅为4, m, 含油率最高为4.9%。
在小型断陷盆地, 半深湖腐殖腐泥型油页岩往往形成于盆地演化的鼎盛阶段。由于盆地规模较小, 古气候、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的演化容易造成整个湖盆变为深水或满盆砂的现象。沉积环境的高频更替, 导致半深湖环境持续时间较短, 沉积油页岩厚度较薄, 单层厚度介于0.7~3, m之间, 累计厚度几米到几十米( 表 8)。由于沉积环境的多变性, 半深湖环境的有机质保存条件和古湖泊生产力也存在明显的不同, 导致油页岩在垂向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如桦甸盆地第4层油页岩最高含油率可达25%, 而第7层和第8层的油页岩平均含油率不到6%。深水环境的范围和构造沉降控制油页岩的展布, 如桦甸盆地桦甸组油页岩在水进体系域, 随着可容纳空间的增大, 油页岩层展布面积逐渐增大, 并在高水位体系域达到最大(Sun等, 2013b), 油页岩厚度最大的区域位于控盆断裂一侧, 随着离控盆断裂的距离增大, 油页岩的单层和累计厚度也逐渐变小(孙平昌等, 2011)。此种类型的油页岩在梅河、罗子沟、民和等盆地也十分典型。
湖沼腐泥腐殖型油页岩多沉积于小型断陷盆地演化的初期或末期阶段, 油页岩往往为煤层的顶底板, 其单层厚度薄(基本小于1, m), 累计厚度均不超过10, m, 为可容纳空间频繁变化的产物。当可容纳空间较小时为沼泽煤层沉积, 可容纳空间增大, 沼泽覆水演变为油页岩沉积环境, 浅水和离岸近的环境易于有机质的快速埋藏和保存, 使得此环境中的油页岩有机质丰度极高, 品质良好。但由于构造活动、物源与水源供给变化、沉积环境的快速更替等多因素影响, 湖沼沉积油页岩分布范围十分小, 横向连续性差。如老黑山油页岩中有机质丰度最大可达42.1%, 含油率为19.8%, 平均含油率为7.0%左右, 横向相隔几千米钻井中的油页岩层数和厚度明显不同。此种类型的油页岩在茂名盆地油柑窝组、依兰盆地达连河组含煤段、老黑山盆地穆棱组和柴达木盆地小煤沟组十分常见( 表 8)。
此外, 在大中型盆地中, 沉降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具有水体深度差异明显的特征, 存在着由岸边湖沼向湖盆中心深湖区域的沉积相带变化。在湖泊生产力、浅水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大繁盛的背景下, 3种类型的油页岩均可形成。在岸边沼泽区域, 沉积腐泥腐殖型油页岩, 油页岩与煤层高频互层沉积, 具有单层厚度和累计厚度小、含油率高的特点。由岸边沼泽进入浅湖区域后, 由于水体含氧程度增加、水能量加强, 不具备油页岩沉积的条件; 随着离岸距离和水体深度进一步增大, 水底变为贫氧环境, 形成品质较差、厚度较薄的半深湖腐殖腐泥型油页岩; 进而到达水深最大区域, 水底为缺氧环境, 陆源有机质影响达到最小, 有机质主要为湖泊生物来源, 可沉积厚度和品质中等的深湖腐泥型油页岩。此种类型的油页岩则以渤海湾盆地和北部湾盆地最为典型, 以北部湾为例, 在北部湾盆地南部边缘儋州含矿区长坡组发育湖沼相高品质薄层腐泥腐殖型油页岩, 西北部乌石凹陷流沙巷组半深湖— 深湖环境沉积厚层暗色泥岩与腐殖腐泥型— 腐泥型油页岩, 但是儋州含油页岩系与乌石凹陷含油页岩层系是否形成于同一时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认识到影响油页岩矿床品质和展布的主要因素包括古气候、古构造、沉积环境和有机质来源, 其中沉积环境和有机质来源是影响油页岩成因类型的直接因素, 因此文中选择这两个参数进行油页岩成因分类。文中资料主要基于2003— 2006年全国油页岩资源评价和近几年团队研究成果, 但是中国众多含油页岩盆地勘探程度、资料翔实程度、数据的系统性等存在明显的差异, 因此文中提出的油页岩成因分类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细节, 也不能囊括所有的实例, 为初步分类方案, 旨在抓住主体特征, 搭建整体格架, 其中的细节和更多具体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随着中国油页岩勘探程度的提高和研究程度的深入, 诸如盆地类型、有机相等概念的应用将对油页岩成因分类的进一步划分(如亚类等)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者水平所限, 因此难免存在一些不足, 诚请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批评斧正。
1)根据油页岩沉积环境和有机质类型, 将中国陆相湖盆油页岩划分为3种成因类型:以藻类体为主的深湖腐泥型油页岩, 富含孢子体、角质体和藻类体等组分的半深湖腐殖腐泥型油页岩, 以镜质体、树皮体等为主的湖沼腐泥腐殖型油页岩。
2)深湖腐泥型油页岩主要赋存于大中型坳陷盆地中, 往往具有分布范围广、空间展布稳定、品质和厚度中等的特点。在一些小型断陷盆地中也存在此种类型的矿床, 具有分布范围小、横向差异大、品质良好、厚度巨大的特点。
3)半深湖腐殖腐泥型油页岩在断陷与坳陷盆地中均有发育, 其特点是分布范围小、空间上品质和厚度差异明显。
4)湖沼腐泥腐殖型油页岩主要沉积于断陷盆地中, 具有分布局限、品质好、厚度薄的特点。
(责任编辑 庞凌云)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