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孙永超,男,1985年生,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现主要从事沉积学研究。E-mail: sunyongchao610@163.com。
通讯作者简介:刘建波,男,1966年生,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古生物学、沉积学和地球生物学研究。E-mail: jbliu@pku.edu.cn。
纹层是组成层理的基本单位,既可以是低能深水沉积环境的产物,也可能形成于高能环境中。在受风暴影响的区域,微小的泥质颗粒能够在流动过程中发生絮凝形成絮粒并沉积下来形成纹层。贵州习水吼滩剖面下奥陶统桐梓组碳酸盐岩纹层发育,纹层中风暴沉积构造丰富,包括风暴侵蚀面和渠模等。基于细致的野外观察和室内沉积学研究,将在风暴作用影响下形成的纹层划分为 5个类型:平行厚纹层、单向交错薄纹层、平行薄纹层、波状厚纹层和水平厚纹层。采用 EDS元素面扫描方法,发现亮、暗纹层中都含有铝、硅和镁元素且分布都比较均匀,而暗纹层所含黏土矿物稍多,所以暗纹层中 3种元素的含量比亮纹层的稍高。利用开尔文—赫姆霍兹不稳定性解释了亮、暗纹层的形成机制,即絮粒与未发生絮凝的微小颗粒在开尔文—赫姆霍兹不稳定性作用下交替沉积,其中以絮粒为主的纹层更容易发生重结晶形成亮纹层。根据各纹层不同的垂向结合序列划分出 3种风暴序列,且从 Ⅰ型到 Ⅲ型风暴作用逐渐减弱。
About the first author Sun Yongchao,born in 1985,is a Ph.D. candidate of Peking Univesity. He is engaged in paleo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E-mail: sunyongchao610@163.com.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Jianbo,born in 1966,professor, is engaged in paleontology,sedimentology and geobiology. E-mail: jbliu@pku.edu.cn
Lamination has been viewed as indicative of a low-energy environment,and commonly,relatively deep water.This viewpoint has undergone radical change after recent studies showed that lamination can also be deposited in a high-energy environment. On storm-influenced areas,mud can be transported in bedload as floc aggregate grains,deposition from these turbulent flows produces laminated mud current ripples. Abundant and diverse storm sedimentary structures were found in laminations at Houtan section in Xishui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included storm-erosional structures and gutter casts.Based on the fine sedimentary research both in field and in laboratory,5 laminated types were identified:Thick parallel lamination, unidirectional cross-lamination, thin parallel lamination, thick wavy lamination and thick horizontal lamination. By EDS mapping,three elements of Al, Si and Mg were analyzed in light and dark lamination. These elements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light and dark lamination, with a bit more content in dark lamination due to the more clay minerals in it. Kelvin-Helmholtz shear instabilities have been invoked to explain the alternating light-dark lamination.Three types of storm deposit have been recognized. From type Ⅰ to type Ⅲ,storm influence decreased gradually.
粒径小于62.5, μ m的泥岩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一类沉积岩, 约占沉积岩总体积的60%。泥晶碳酸盐岩在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中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Flü gel, 2004)。这些细粒沉积物通常被认为沉积于相对比较安静、低能的环境中(Boggs, 2005)。然而, 对现代细粒沉积物的观察研究发现, 泥岩和泥晶碳酸盐岩同样可以沉积在比较动荡的高能环境中(Nittrouer and Sternberg, 1981; Rine and Ginsburg, 1985), 但这种观点长期以来并未得到重视, 不过近年来其却得到一系列室内水槽实验的验证(Schieber et al., 2007; Scheber and Southard, 2009; Schieber and Yawar, 2009; Schieber et al., 2013), 并在古代沉积物中发现了相应的证据(Macquaker et al., 2010; Mackay and Darlymple 2011)。
在野外观察中, 呈纹层状是泥质碳酸盐岩明显的特征。关于纹层的成因, 前人通常解释为:(1)静水沉积过程中, 由于季节、气候等的改变, 相继沉积下来的物质形成纹层(Campbell, 1967; Macquaker and Taylor, 1996); (2)浊流或等深流等形成的沉积与静水沉积交替形成纹层(Macquaker and Bohacs, 2007; Macquaker et al., 2010); (3)生物活动(例如扰动)破坏了原岩的沉积结构, 使比较均一的原岩呈现纹层状(Macquaker and Taylor, 1996)。近年来发现, 当水体的流动速度与悬浮细粒浓度发生变化时, 泥粒和粉砂颗粒能交替沉积下来形成泥岩纹层; 同样, 方解石(或白云石)和灰泥颗粒也能交替沉积下来形成泥质碳酸盐岩纹层。通过对现代和古代泥质碳酸盐岩发育环境的观察及对泥质碳酸盐岩的研究, 已确信地质历史中广泛存在由此类流动水体形成的泥质碳酸盐岩纹层(Schieber et al., 2013)。
对于分布于大陆架和斜坡上的纹层而言, 其常受到悬浮沉降、浊流和风暴等影响。当斜坡坡度较缓时, 浊流很难被触发形成, 但风暴高峰期风暴浪引起的涡流能够搅动起水下100, m处的沉积物, 使较细的物质被颠选并悬浮起来(Plint et al., 2012)。其中弱固结的细粒碳酸盐沉积物(约含85%的水)易被侵蚀打碎形成内碎屑细粒(Schieber et al., 2013), 且风暴浪的能量能够使这些细粒保持悬浮状态沿着海底流动(Wright and Friedrichs, 2006)。在流动过程中, 灰泥颗粒的絮凝作用能使许多微小的灰泥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絮粒:一方面是由于灰泥颗粒的粒径非常微小, 一般只有十几微米, 并且灰泥颗粒之间的距离很小, 因此其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能够发生絮凝(Schieber et al., 2013); 另一方面, 灰泥颗粒的外表面一般都被有机质层(例如多糖)覆盖, 这些有机质层也有助于灰泥颗粒发生絮凝(Kranck and Milligan, 1980)。另外, 在浮泥层流动过程中, 其底部强烈的剪切作用会产生动荡, 动荡强度从底部到顶部逐渐减小。但当流动速率较小或是悬浮灰泥浓度较大时, 灰泥颗粒的絮凝能有效抑制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荡; 当流动速率较大或悬浮灰泥浓度较小时, 絮凝作用就会被剪切作用产生的动荡破坏, 不能形成絮粒(Wright and Friedrichs, 2006; Grabowski et al., 2011)。
目前, 对纹层状细粒碳酸盐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孔隙特征和所含有机碳方面, 而对其形成机制关注较少。本研究选取华南上扬子区遵义习水吼滩剖面下奥陶统桐梓组作为研究对象, 着重描述碳酸盐岩中的纹层类型并讨论其成因。
华南板块在早奥陶世位于冈瓦纳大陆西缘, 地处中低纬度带(冯增昭等, 2001)。整个华南板块由浅海扬子台地、陆缘半深海的珠海盆地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斜坡带组成, 相应的地层可分为3个大区:扬子区、华南区和江南区, 其古地理单元对应的称为扬子台地、华南盆地和江南过渡带(冯增昭等, 2001; 马永生等, 2009)。扬子台地在早奥陶世主要发育稳定浅海台地沉积, 岩性以灰岩和白云岩为主, 夹泥(页)岩和粉砂岩, 厚度较小, 一般小于600, m, 生物相以介壳化石与笔石的混生和交替产出为特征(汪啸风等, 1996; 张元动等, 2010)。
扬子台地大致以九江— 宿松沿线西侧为界, 分为西部的上扬子区和东部的下扬子区(图 1)。受到早奥陶世特马豆克期早期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上扬子区西部康滇古陆和川西南一带古陆面积缩小, 滨海、浅海陆源碎屑沉积发育(汤池组和红石崖组下部)。陆源碎屑沉积自西向东渐少, 碳酸盐沉积渐增。以秀山— 沿河— 忠县— 万县一线为界, 特马豆克期上扬子区沉积地层可分为2个地层小区:西部以中厚层泥质白云岩为特征(桐梓组), 东部以亮晶生屑/砂屑灰岩为特征(南津关组)。
研究剖面为遵义习水吼滩剖面(图 2), 其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良村镇南4.5, km处(GPS:28° 21.560'N, 106° 24.348'E), 沿乡村公路出露完整(图 3-1)。该剖面下奥陶统特马豆克阶包括娄山关群顶部、桐梓组和红花园组大部(图 2)。娄山关群以泥晶白云岩为主(梅冥相, 2007)。桐梓组以中层白云质灰岩的出现为标志, 厚90.15, m, 与下伏娄山关群呈整合接触。红花园组以亮晶生屑/砂屑灰岩、含生屑泥晶灰岩为主, 与下部桐梓组呈整合接触。桐梓组中纹层沉积发育(图 2; 图3-2, 3-3, 3-4), 自下而上分为3段:下段厚21.44, m, 下部主要为深灰色生屑泥晶灰岩、少量扁平砾屑灰岩(图 3-5), 可见冲刷面等构造(图 3-2, 3-6), 上部主要为页岩; 中段(厚57.32, m)主要由灰色泥晶白云岩组成, 夹少量页岩和泥岩, 火焰构造发育(图 3-7); 上段厚11.29, m, 主要由下部的亮晶鲕粒灰岩和泥亮晶生屑灰岩与上部的灰绿色页岩组成。该剖面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Fan et al., 2011; 廖翰卿等, 2012)、层序地层学及碳氧同位素特征(刘治成等, 2012)已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根据厚度, 层可进一步细分为:(1)薄纹层, < 2, mm; (2)厚纹层, 2~10, mm; (3)细层, 10~20, mm; (4)厚层, > 20, mm(Mackay and Dalrymple, 2011)。厚度小于10, mm的层被统称为纹层(Campbell, 1967)。纹层的类型还可以根据成分或物质来源进行划分, 如生物纹层、化学纹层和物理纹层等(Kemp, 1996)。
根据纹层的形状、厚度以及纹层的成分、所含颗粒的种类等, 在桐梓组中可识别出5种碳酸盐岩纹层:(1)平行厚纹层, (2)单向交错薄纹层, (3)平行薄纹层, (4)波状厚纹层, (5)水平厚纹层。
1)平行厚纹层。单纹层厚2~6, mm, 整个纹层组厚10~50, mm(图 4-1, 4-2)。纹层自底部到顶部具微弱的递变现象。石英含量为3%~7%, 粒径为0.05~0.08, mm。絮粒含量为35%, 粒径为0.06~0.1, mm, 可见细小生屑(图 4-5)。部分单纹层白云岩化作用明显(图 4-3, 4-4), 白云石粒径为0.08~0.12, mm, 主要呈自形和半自形。整个纹层与下伏层呈突变接触。上覆层为单向交错薄纹层或亮暗交替的平行薄纹层。
与单向交错薄纹层和亮暗交替的平行薄纹层相比, 单纹层数量明显减少, 但单纹层厚度显著增加。
2)单向交错薄纹层。单纹层厚0.05~0.25, mm, 整个纹层组厚15~35, mm(图 5-1, 5-2), 由亮暗相间、低角度倾斜的纹层组成, 自底部往上递变不明显。亮纹层主要为重结晶的絮粒, 粒径为0.03~0.05, mm, 从残余结构来看, 絮粒的组成主要为灰泥及小部分微小生屑碎片(图 5-3, 5-4); 石英含量约为5%, 粒径为0.03~0.06, mm, 呈无规则分布。暗纹层主要为灰泥以及细小的生屑, 少量重结晶絮粒散布在其中, 粒径为0.02~0.04, mm, 其中少部分灰泥出现较低程度的重结晶。整个交错纹层组中未发现生物扰动。
3)平行薄纹层。单纹层厚度为0.01~0.4, mm, 整个纹层组厚度为10~25, mm, 由近似互相平行、横向延伸较好的亮暗相间纹层组成, 整个纹层组内未见明显的透镜体或交错纹层(图 6-1, 6-2)。亮纹层以重结晶的絮粒为主(图 6-3), 粒径为0.04~0.07, mm, 散布少量石英。暗纹层主要为灰泥及小部分生屑, 不含重结晶的絮粒。各单纹层内存在微弱的递变现象, 未发现生物扰动现象。部分纹层底部存在冲刷构造, 可见渠模(图 6-4, 6-5)。平行纹层与下伏泥质层呈突变接触(图 6-6), 交错纹层或波状纹层覆于其上。
4)波状厚纹层。单纹层厚度为0.03~0.8, mm, 整个纹层组厚度为15~30, mm(图 7-1, 7-2), 可分为波状连续和不连续2个亚类。波状连续纹层波长较长, 振幅较大, 纹层波状明显, 呈对称状, 在波峰处厚度变大、波谷处较薄, 与下伏层系可呈连续过渡; 波状不连续纹层一般波长较短, 振幅较小, 纹层起伏小。波状厚纹层的成分主要为灰泥及微小的生屑(图 7-4), 重结晶的絮粒无规则地散布其中。
5)水平厚纹层。与平行厚纹层相似, 单纹层厚度与其他类型纹层相比明显增加, 横向延伸好(图 7-3)。纹层的成分主要为灰泥及少量的微小生物碎片和石英(图 7-5)。从纹层底部到顶部递变现象较明显。整个纹层与下伏纹层呈突变接触, 在纹层顶部可见到火焰构造等软变形现象。
灰泥的浓度和水流速度对纹层的形成影响很大。随着悬浮灰泥浓度的增加或浮泥层流动速率的减小, 浮泥层由完全动荡的状态转变为过渡状态, 最后发展为层流, 处在过渡状态的浮泥层兼具湍流和层流的特征(Baas and Best, 2002; Baas et al., 2009)。笔者把这个过程分为4个阶段, 分别为:湍流阶段、过渡湍流阶段、过渡层流阶段和层流阶段(图 8)。
如果保持浮泥层流动速率不变, 随着灰泥浓度的增加会发生以下现象:湍流阶段, 湍流的流动速率从顶部到底部呈现减弱的趋势。湍流强度从顶部到底部逐渐加强, 在沉积物界面附近达到最强, 此处流体最为动荡, 对底部沉积物的侵蚀能力最强。底部剪切作用产生的动荡在整个浮泥层中占主导, 悬浮的灰泥不能发生絮凝, 已经絮凝的灰泥也会在强烈的动荡环境下发生分解, 灰泥颗粒的速率随时间作无规则变化, 从顶部到底部无规则程度逐渐减弱(图 8-1)。过渡湍流阶段, 顶部的动荡受到抑制, 灰泥颗粒开始絮凝, 顶部往下仍以动荡为主, 未发生絮凝作用, 顶部灰泥颗粒的速率保持不变, 往下无规则程度逐渐增强(图 8-2)。过渡层流阶段, 顶部和中部絮凝作用占主导, 动荡受到明显的抑制; 底部以动荡为主, 灰泥颗粒未发生絮凝, 顶部和中部灰泥颗粒的速率保持不变, 底部随时间作无规则变化(图 8-3)。层流阶段, 絮凝作用占主导地位, 动荡受到明显的抑制, 湍流强度急剧减弱直至消失, 从顶部到底部, 灰泥都已发生絮凝, 灰泥颗粒的速率保持不变, 絮凝的颗粒之间的作用力能够阻止因动荡发生的分解(图 8-4)。由于平流层与底部的湍流层在速率和灰泥浓度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所以在平流层底部与湍流层交界面附近出现一剪切层。随着灰泥浓度继续增加, 平流层不断往下扩展至沉积物界面附近, 这时湍流基本上被完全抑制住, 对底部的沉积物基本上没有侵蚀作用。由于所处位置不同, 不同流域的水体在水深、水温、盐度、颗粒絮凝能力和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各阶段流体相互过渡的界限会有所不同, 但大体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
后期成岩过程中, 絮粒更容易发生重结晶, 这是因为絮粒一般都含有微小的生屑碎片, 其容易充当晶核, 使晶体优先成长, 并且抑制周围晶体的成长。另外, 各个小晶体重新组合形成大晶体的过程中, 各小晶体之间首先进行表面膜的溶解以进一步形成大晶体。此过程中生物质的膜更容易溶解。因此, 以絮粒为主的纹层更容易发生重结晶, 形成亮纹层。
1)平行厚纹层。主要是在紊流阶段形成, 是在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 高流态中由平坦的床面上连续滚动迁移的颗粒产生粗细分离而显示出的平行细层。
2)单向交错纹层。主要是在湍流和过渡湍流阶段形成。底部未固结的灰泥首先顺流移动聚集成波形, 下部絮粒沿向流面移动到波峰, 随着絮粒的不断增多, 聚集在波峰位置的絮粒会发生崩塌, 滑落到背流面。在此过程中, 灰泥一直沿着向流坡移动, 在背流坡沉积下来。重复此过程, 粒度大小交替的交错纹层就会形成。
3)平行薄纹层。主要是在过渡紊流阶段和过渡层流阶段形成(Lowe, 1988; Lowe and Guy, 2000; Baas and Best, 2008)。在底部剪切作用下, 絮粒和灰泥颗粒交替沉降下来, 形成亮暗交替的薄纹层(Baas and Best, 2002)。可用3种物理机制来解释这种交替沉积的现象:(1)层流下部存在几毫米厚的边界层, 层流和湍流交替进行, 剪切作用对絮粒和灰泥颗粒进行分选, 湍流时絮粒沉降下来, 灰泥颗粒由于剪切力作用未沉降下来, 而层流时絮粒和灰泥颗粒都会沉降下来, 但絮粒比灰泥颗粒先沉降下来, 这样就会形成亮暗交替的波纹层(Stow and Bowen, 1978, 1980)。(2)层流与沉积物之间的湍流存在着短周期的波动, 当湍流强度较大时只有絮粒能沉降下来, 当湍流强度较小时, 絮粒和灰泥颗粒陆续沉降下来形成交替纹层(Bridge, 1978; Hesse and Chough, 1980)。(3)层流与之下的湍流具有不同的密度和不同的流动速率, 因此在两者的界面上会出现开尔文— 赫姆霍兹不稳定性, 部分分界向上移动, 部分分界向下移动, 在界面上形成波浪状, 称为内波浪(图 9-1), 造成层流层和湍流层短时间内(亚秒或数秒)的速度波动(Baas and Best, 2002; Baas et al., 2009)。当上部的层流层流动速率超过湍流层一定程度时, 内波浪就会发生断裂(图 9-2), 向下移动到湍流层里的内波浪含有上部层流层的絮粒和灰泥颗粒, 在湍流层的分选作用下, 絮粒首先沉降下来(图 9-3)。絮粒和灰泥颗粒的沉降会造成湍流层能量的减弱(Lamb and Parsons, 2005), 当减弱到不能支撑灰泥颗粒时, 灰泥颗粒会沉降下来, 最终形成亮暗交替的薄纹层。与前2种物理解释机制相比较, 运用开尔文— 赫姆霍兹不稳定性可更为科学系统地解释该种亮暗纹层交替出现的原因。
4)波状厚纹层。主要在过渡层流阶段形成, 是由波浪摆动引起的纹层界面呈现不规则的微波状起伏。
5)水平厚纹层。内部未出现细纹层, 微弱递变, 顶部有重荷模形成, 这些都表明水平厚纹层是在层流阶段沉积形成的。层流阶段底部剪切作用形成的动荡比较弱, 不能对沉积过程中的颗粒进行分选, 所以没有出现细纹层和递变现象。动荡比较弱是由于高浓度的灰泥颗粒抑制了由底部剪切作用形成的强烈动荡。当层流能量衰弱、不能支撑灰泥颗粒时, 大量灰泥颗粒会在短时间内快速沉积下来。在沉积物处在塑性状态尚未固结成岩时, 如果有沉积物覆于其上, 由于不均匀的负荷作用, 在上覆层底面会产生突起的重荷模。
铝和硅的含量一般与陆源物质有关, 陆源物质越丰富, 铝、硅和镁的含量越高(Emelyanov, 1977); 铁和锰的含量较高一般被认为是深海沉积物的特征(Machhour et al., 1994), 所以深海浊流或底流形成的亮暗相间的纹层中, 暗纹层中铝、硅和镁元素含量高, 而亮纹层中的铁、锰等元素丰富。这种不同元素与不同来源的沉积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为判断纹层的沉积环境提供了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
对平行纹层的亮、暗纹层采用 X 射线能谱仪(EDS)作元素面扫描, 能谱仪采用INCA EDS 2.1进行, 电压为 20 kV, 束流为 1× 109~5× 109A, 计数量达到 25000 cts(counts, 计数)以上。发现所扫描区域不含铁、锰元素或者含量极少, 未形成mapping伪彩图, 而亮、暗纹层中都含有铝、硅和镁元素(图 10; 图11)。铝、硅和镁在亮、暗纹层中的分布都比较均匀, 且暗纹层中3种元素的含量分别比亮纹层中的含量稍高。
底部具冲刷面和侵蚀构造, 往上为内部递变不明显的平行纹层、交错纹层等, 顶部为正递变明显而纹层状不明显的水平厚纹层组合, 这是典型的衰弱期的风暴流经未固结的泥质岩形成的远端风暴沉积(Dumas et al., 2005)。
一个完整的风暴沉积序列一般包括 5个部分。A段:粒序层段或滞留沉积段, 具有突变底界和冲刷充填构造; B段:平行层理段; C段:丘状或洼状交错层理段; D段:波状层理段; E段:水平层理段。上述5段可构成似鲍马序列。本研究中未发现A段(粒序层段或滞留沉积段), 可能是由于泥质碳酸盐岩中颗粒只有几十微米, 不容易形成粒序层段或滞留沉积段, 且即便形成也难以观察到。根据各纹层的发育情况, 结合垂向序列组合及其形成水动力机制, 将其划分出3种风暴序列(图 12)。
Ⅰ 型冲刷面构造发育, 渠模呈扁平状, 往上依次沉积亮暗相间的薄纹层和平行厚纹层, 反映风暴作用强, 风暴浪的能量能够将弱固结的沉积物侵蚀打碎并搅动起来(图 12-1, 12-2)。
Ⅱ 型以发育单向交错纹层为特征, 从下往上依次为亮暗相间的薄纹层、平行厚纹层和单向交错纹层(图 12-3, 12-4)。与Ⅰ 型的不同之处在于风暴作用虽然强烈但是对地层的侵蚀能力减弱, 底层侵蚀冲刷构造不明显。
Ⅲ 型从下往上依次为平行厚纹层、波状纹层和水平厚纹层。说明风暴作用减弱, 使得风暴沉积顶部的水平厚纹层得以保存(图 12-5, 12-6)。
以上3类风暴作用形成的纹层, 从Ⅰ 型到Ⅲ 型, 风暴作用逐渐减弱, 风暴侵蚀构造逐渐减少, 属于风暴沉积序列中的D段和E段。
通过野外和薄片观察发现, 一个完整的纹层组一般包括递变明显的底部冲刷面及侵蚀构造, 往上为发育良好的纹层, 包括平行纹层、交错纹层或波状纹层, 以及纹层状不明显的顶部。平行纹层、交错纹层或波状纹层内部微弱递变, 而顶部递变现象较明显。这种纹层组不是静水环境的沉积, 静水环境沉积的纹层内部基本无递变现象且不会出现侵蚀构造。亮暗交替的平行薄纹层内部递变不明显, 是因为粒度只有几十微米的颗粒在流动过程中, 由于开尔文— 赫姆霍兹不稳定性使絮粒和灰泥交替沉积下来, 形成不同粒度交替的纹层, 随着流动速率的减小, 开尔文— 赫姆霍兹不稳定性逐渐消失, 但此时浮泥层底部剪切作用形成的动荡也比较弱, 不能对沉积过程中的颗粒进行分选。风暴经过弱固结的泥岩时, 风暴浪的能量能够将其侵蚀打碎并搅动起来, 细粒在风暴浪的能量下能够保持悬浮状态沿海底流动。在流动过程中, 这些细粒能够部分沉积下来形成内部递变不明显的平行纹层或交错纹层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 风暴的能量逐渐减弱, 当风暴流的能量不足以支撑细粒继续流动时, 这些细粒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依次快速沉积下来, 形成正递变明显而纹层状不明显的较厚顶层。同时在底部的侵蚀构造中, 扁长状的侵蚀充填构造— — 渠模的出现也被认为是风暴沉积的典型特征(Macquaker and Taylor, 1996)。
EDS面扫结果显示, 平行纹层的亮、暗层均不含铁、锰元素或者含量极少, 但均含有铝、硅和镁元素, 排除了深海浊流或底流周期性打断正常半深海沉积形成的可能。暗纹层的灰泥中含有较多的黏土矿物成分, 所以暗纹层中铝、硅和镁3种元素的含量比亮纹层的稍高。
尽管深海中的浊流也能形成类似亮暗相间的平行纹层, 但此类平行纹层中的暗纹层为原地半深海沉积, 主要为黏土矿物, 含少量微小的生屑碎片, 偶有黄铁矿; 亮纹层为深海浊流或底流周期性打断正常半深海沉积形成的, 主要为生屑碎片。
通过对贵州习水下奥陶统沉积纹层的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1)依据纹层的形状、厚度以及纹层的成分等, 识别出5种不同的纹层类型。底部冲刷面、侵蚀构造(渠模)及纹层内部递变现象微弱等表明研究区纹层是在风暴作用影响下形成, 而不是在静水中沉积形成。根据各纹层的发育情况及不同的垂向结合序列共划分出3种风暴序列。
2)悬浮状态的微小灰泥颗粒能够发生絮凝, 形成絮粒。在流动过程中, 絮粒与未发生絮凝的微小颗粒在开尔文— 赫姆霍兹不稳定性作用下, 交替沉积下来, 以絮粒为主的纹层更容易发生重结晶形成亮纹层, 而以未发生絮凝微小灰泥颗粒为主的层形成暗纹层。
3)暗纹层所含黏土矿物较亮纹层稍多, 所以EDS面扫描结果显示暗纹层中铝、硅和镁3种元素的含量比亮纹层稍高。
(责任编辑 张西娟)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