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丁琳,女,1981生,工程师,从事层序地层及油气勘探研究工作。E-mail: dinglin@cnooc.com.cn。
通过分析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近系珠江组 NE— SW向平行于古岸线展布的 K22条带状砂体外部地震反射特征、内部反射结构及平面展布规律,并运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和理论,结合海平面变化特点,对 K22条带状砂脊沉积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K22条带状砂脊为发育在陆架区古构造高带、受控于强制性海退过程的再沉积产物,其物源来自于早期的三角洲,沉积水动力条件多样,主要为海退过程中的潮汐流和波浪作用;同时,沿岸流也对砂脊形态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些砂脊后期得益于快速的海侵而保留下来。留存下来的沙脊沉积被包裹在海相泥岩背景中,可形成良好的岩性圈闭。
About the first author:Ding Lin,born in 1981,is an engineer in Shenzhen Branch of CNOOC. She is engaged i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petroleum exploration. E-mail: dinglin@cnooc.com.cn.
Based on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the inner structure and the plain distribution of seismic reflection,as well as the eustatic sea level changes,the sedimentary genesis of NE-trending banded K22 shelf sand ridges of the Zhujiang Formation in Huizhou sag,Pearl River Mouth River Basin, was studied with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theory and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22 shelf sand ridges were considered to be redeposited products primarily formed during the forced regression. The K22 shelf sand ridges were preferentially present on high paleo-tectonic locations with the former delta as provenance. The diverse depositional hydro-dynamics mainly included tide currents and wave effects,besides,coastal currents also contribute to the shape of the K22 shelf sand ridges. The sand ridges were preserved benefiting from the subsequent fast transgression,which were then wrapped in the marine mud and would be available to form lithological traps.
广阔陆架上分布着离岸数十或数百千米、呈线状分布的陆架砂脊, 在平面上, 有些陆架砂脊沿垂直于岸线的方向呈辐射状向盆地散开, 有些陆架砂脊沿平行或近平行于岸线的方向展布。这些砂脊中有很多是被包裹在泥岩之中, 能形成很好的岩性圈闭。关于其成因, 有些学者在研究现代陆架砂脊后认为, 呈辐射状垂直于岸线分布的陆架砂脊主要受到了潮流和潮波系统的影响(陈报章, 1996; 刘振夏等, 1998; 杨文达, 2002; 赵娟等, 2004; 陈君等, 2006; 吴自银等, 2006; 温春等, 2011; 王嵘等, 2012; 王昆山等, 2013), 进而在研究古陆架时, 往往将潮流动力作为陆架砂脊的成因解释(李俊良等, 2010; 王永凤等, 2011a; 杨帅等, 2014)。这种认识可以很好地解释与岸线呈垂直或斜交方向辐射状散开的陆架砂脊的形成, 而与岸线平行的陆架砂脊的成因解释还存在争议; 另外一方面, 学者对于陆架砂脊在层序地层中的分布位置也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这些砂体形成于海侵体系域(Stride et al., 1982), 也有些学者分析潮控和浪控砂脊2种不同的沉积过程及水动力机制后, 把这些陆架砂脊归因为低位滨面沉积, 在海侵时期受到改造(Berné et al., 1998), 这些观点使得陆架砂脊成因难以明确定论,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砂脊形成的水动力条件; (2)砂脊的物质来源; (3)砂脊体系域的归属与演化规律。本文从岩心、测井以及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出发, 对惠州凹陷珠江组K22陆架砂脊进行了刻画, 从岩相、空间分布特征、物质来源、内部构成以及水动力条件等5个因素探讨其成因及演化, 以期对类似砂脊的特征分析提供依据。
珠江口盆地为新生代拉张型盆地, 具有“ 三隆两坳” 的构造格局(王永凤等, 2011a), 从北向南由北部隆起带、北部坳陷带、中央隆起带、南部坳陷带和南部隆起带组成, 其中本文研究区位于珠江口盆地中北部惠州凹陷, 其北靠北部隆起带, 南部与中央隆起带东段东沙隆起接壤, 东部靠惠陆低凸起与陆丰凹陷分隔, 西部与西江凹陷相临(图 1)。盆地经历了裂陷、拗陷以及块断升降等3个演化阶段, 裂陷阶段为始新世文昌组、始新世— 渐新世恩平组的陆相湖泊沉积; 裂陷到拗陷阶段的转换期为渐新世珠海组的海陆过渡相, 来自于盆地北部的大型古珠江三角洲开始发育; 拗陷阶段为中新世珠江组、韩江组的三角洲— 滨浅海相沉积; 块断升降阶段, 东沙运动使早期断裂活化, 海平面进一步上升, 中新世粤海组、上新世万山组及第四纪以滨浅海相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晚渐新世时期(23.8, Ma以前), 珠江口盆地陆架坡折位于白云凹陷南侧, 发生在渐新世与中新世界限处23.8, Ma左右的重大地质事件, 使陆架坡折带跳跃式地迁移到白云凹陷北侧, 其位置从距今21, Ma至今基本维持不变, 且21, Ma以来的陆架坡折线大致与白云凹陷北侧边界线平行(徐强等, 2010; 高鹏等, 2011; 柳保军等, 2011; 张忠涛等, 2011; 李云等, 2012; 张云帆等, 2014), 这就意味着中新世以来除了白云凹陷一带处于深水陆架边缘及陆坡沉积区, 珠江口盆地中央隆起带以北地区都处于宽广平缓的陆架沉积区。
目的层珠江组(23.8, Ma-16.5, Ma)以T50(18.5, Ma)为界分为上下2段。珠江期, 盆地处于拗陷阶段, 以区域沉降为主, 地层分布广泛。其物源主要来自于盆地西北部古珠江三角洲, 主体沉积在西江凹陷, 惠州凹陷处于三角洲侧缘。惠州凹陷南部的东沙隆起自西向东是逐渐抬高的, 在珠江组下段, 沉积早期还受到了东沙隆起物源的影响(余烨等, 2012; 李小平等, 2014), 晚期随着海平面上升, 东沙隆起西侧没入水下, 碳酸盐岩台地开始发育, 成为水下隆起; 珠江组上段, 随着海水的大规模推进, 碳酸盐岩台地发育的范围减小, 向东萎缩, 此时研究区处于广海陆棚沉积环境。
据传统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 珠江组分为5个三级层序(陈维涛等, 2012), 由下至上, 三级层序界面分别为H1-H6, K22砂体为分布在三级层序界面H3(18, Ma)之下呈叠瓦状排列的砂体, 其发育的位置与基底高点或碳酸盐岩局部高点相对应(图 2)。在地震上, 这些砂体表现为多个明显的相对强振幅, 具有不对称丘状外形, 相邻的强振幅之间由弱振幅分开(图 3)。
经过精细的井震标定, 这些强的振幅异常体通常对应为砂岩(图 4, 图5)。在过井的电测曲线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砂脊垂向上的岩相变化。同时, 在地震剖面上亦可以发现, 陆架砂脊之上有明显上超特征(图 4, 图5), 反映了这些砂体沉积之后迅速被海侵, 快速的海侵使得陆架砂脊能很好地保存下来。HZ21— HZ27井区和HZ26— HZ32井区的连井剖面都可表明, 砂脊短轴方向延伸距离短, 单个砂脊向短轴两端尖灭, 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逐渐向两侧减弱直至发生尖灭。两个井区的测井曲线上, 砂脊顶部均表现为突变接触关系, 底部为渐变关系, 整体为向上变粗的反旋回沉积特征。所不同的是, HZ26— HZ27井区砂脊间分隔性明显比HZ21— HZ27井区砂脊强, 呈独立条带砂分布, HZ26— HZ27井区砂脊整体粒度比北部砂脊粗, 岩心上南部多为中— 粗砂岩, 测井曲线表现为箱型或漏斗型(图 4), 而HZ21— HZ27井区岩心上岩性多为粉— 细砂岩, 测井曲线普遍表现为漏斗型或薄的箱型(图 5)。
同时期沉积的陆架砂脊其平面展布样式、岩性特征、测井曲线特征以及地震特征的不同, 推测跟物源以及水动力条件密切相关, 在下节进行重点讨论。
为了更好地在平面上表现K22陆架砂脊形态展布特征, 利用这些砂体对振幅属性反应敏感的特点, 本文采用了提取均方根振幅(RMS)的方法, 同时, 鉴于K22砂体在三级层序界面H3之下分布, 沿着层序界面H3向下开10, ms时窗提取均方根振幅属性。在反映K22砂体的属性平面图上(图 6), 可以明显看到, 平面东南侧是一组长轴呈NE向排列、短轴呈NW向展布的振幅异常条带, 这组振幅异常条带, HZ21— HZ27井区较多, HZ26— HZ32井区较少, 西块条带延伸距离较短, 东块条带延伸距离较长。这些振幅异常条带中(现有地震数据覆盖范围内), 最长的条带约24, km, 最短的条带约4, km, 宽度在0.5~2, km之间, 厚度最厚达60余米, 最薄10, m。其中, 在HZ21井区附近的振幅条带受到了气层影响(何敏和施和生, 2007), 相连为一体, 强振幅条带SR1、SR2之间存在一个与其展布方向相同的SW— NE向延伸的低振幅带, 此带边界明显, 推测为分隔强振幅异常体所对应的SR1和SR2砂脊之间的一个泥质冲沟, 冲沟中经过了与砂体展布方向相同的水动力的冲刷改造, 使得低振幅带两侧的振幅异常体SR1、SR2边界平直且突变。振幅属性图的西北侧, 出现了朵状或席状分布的振幅异常, 这是由于时窗带入了部分西北方向层序界面H3之下的砂体信息, 是与物源方向古珠江三角洲有关的另一套沉积体系。
条带砂北侧在HZ21B井上对K22陆架砂脊有完整取心, 在岩心上, 整体呈下细上粗的沉积旋回, 由上至下可分为A、B、C共3段, 沉积构造特征明显, 从A到C段, 泥质含量逐渐增多。A段发育多个冲刷面, 砂岩与泥岩之间多突变接触; A段下部砂岩岩性以极细— 细砂岩为主, 局部可见小规模的浪成交错层理, 另外亦发育双黏土层(图 7-a), 反映有潮汐改造痕迹, A段中下部砂岩未见明显层理, 呈块状; A段中部泥质条带增多, 以波状层理为主, 可见生物扰动, 以垂直虫孔居多; A段上部为块状纯净细砂岩, 中上部泥质条带突然增多, 与顶部砂岩之间具有明显的冲刷面(图 7-b)。B段相比于A段, 砂岩厚度变薄, 以砂泥互层为主, 且砂岩中层理明显增多, 出现粒序变化, 以平行层理为主, 往下泥质含量增加, 出现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 生物扰动以水平虫孔为主(图 7-c)。C段主要为泥质沉积, 可见鱼骨状交错层理、多向水流形成的波纹层理, 局部发育包卷层理及同生小断层构造(图 7-d, 7-e)。
条带砂南侧HZ26井上K22岩心上则表现为顶部为浅灰色— 浅褐色中粒砂岩, 可观察到频繁的生物扰动特征(图 8-a); 中部为灰褐色细粒砂岩, 具有平行层理和含微小虫孔的波状层理, 砂体段间夹砂泥岩的薄互层, 以波状层理和透镜状层理为主, 其顶部与砂岩段呈渐变接触关系, 其底部与砂岩段呈突变接触关系(图 8-b); 下部泥质成分增多, 含砂质较多的层段主要是含微小虫孔结构和脉状层理的块状结构, 局部被方解石胶结, 另外沉积构造还可见小型浪成交错层理(图 8-c)。
前面已经提到, K22陆架砂脊间存在1条与砂脊长轴延伸方向一致的“ 冲沟” 。冲沟西南侧较宽, 东北侧较窄, 最窄处约0.5, km, 最宽约2, km(图 6)。特别是在SR1和SR2之间, 冲沟特征特别明显(图 9), 在横切冲沟的地震剖面上(图 10), 可以看到SR1和SR2之间的冲沟存在明显下凹, 冲沟内在地震上表现为弱振幅, 与代表砂脊的强振幅之间为切割接触关系。高部位的冲沟窄而陡(图 10-①, 10-②), 低部位的冲沟宽而缓(图 10-③, 10-④)。冲沟总体呈NE向展布, 比较平直, 与砂脊展布方向一致, 平行于岸线。
研究表明, HZ21井区 K22气藏受岩性控制(何敏和施和生, 2007), 从K22层振幅属性与构造等值线叠合图上看(图 9), 异常振幅条带区域主体部位为完整的构造形态, 异常振幅东南部向南东方向抬高, 要形成有效的岩性圈闭, 其东南侧高部位必须受到有效泥岩的遮挡。目前HZ21井区的钻井表明, K22气底已远远超出了构造的最低圈闭线, 从侧面也证实了K22岩性圈闭的存在, 从而可推证, 冲沟内的泥岩对SR1砂脊形成了有效的侧向封堵; 另外, 冲沟内部的地震反射也没有砂质下超充填的特点, 因此认为冲沟内充填的物质主要为泥岩。
1)珠江口盆地海平面变化特征
运用岸线上超法、元素地球化学法以及古生态分析法等综合分析方法对珠江口盆地的海平面升降曲线进行了刻画(图 11), 可以获得以下认识:在总体海侵的大趋势下, 盆地经历了多次海平面升降旋回, 其中21~10.5, Ma期间海平面下降幅度均到达了白云凹陷的北部(秦国权, 2002; 庞雄等, 2005)。从图12可知, 18, Ma(对应于H3)对应于海平面相对下降时期, 由此可以判断在此界面处沉积的砂体K22为强制海退形成的沉积体, 18, Ma后开始快速海侵, 为K22砂体的保存提供了有利环境。
2)K22陆架砂脊体系域归属
关于强制海退形成的沉积体对应层序中体系域的问题, 谢利华等(2009)在研究珠江口盆地珠江组— 韩江组层序沉积体系时, 通过对比Exxon公司建立的经典层序地层模型, 提出将强制海退沉积体对应于早期低位体系域以及晚期高位体系域, 这种观点尽管与标准层序地层学理论(Massimo and Octavian, 2012)中所倡导的层序“ 四分” 法原理相似, 但仍然没有把强制海退沉积体划归于一个独立的体系域概念。本文通过对K22沉积体地震反射特征、岩心特点及测井曲线特征进行分析, 指出处于强制海退沉积的K22沉积体为下降体系域沉积。由于强制海退引起基准面下降, 岸线向海迁移形成具有退覆特征的前积体(图 12), 由于相对海平面的下降、波浪侵蚀作用的增强, 前积体无顶积层存在, 且与上覆地层具有明显的切割关系(图 2, 图3)。在测井曲线上为漏斗型特征, 形成向上变粗的反粒序沉积(图 5, 图6)。
在过条带状砂体的地震剖面AA’ 上, 在具有显著前积特点的高位体系域之上, 可以识别出3套具有退覆特点的地震反射组合(图 13-a), 这3套反射组合在平面上正好对应着条带状振幅异常, 其上分别有2口井钻遇:HZ26井钻遇了第1套退覆体的边部以及第2套退覆体的主体; H32B井钻遇第3套退覆体主体。在HZ26井K22钻井取心上可以识别多条冲刷面, 泥质条带呈现出棕色(图 13-c), 说明了这套沉积体受到暴露并遭受侵蚀冲刷作用。
同样地, 过条带状砂体的地震剖面BB’ 上, 在具有前积特征的高位体系域之上, 可以识别出4期退覆的地震反射组合(图 13-b), 在这套沉积体内部, HZ21井的钻井取心上亦分布有冲刷面, 泥质条带中发育有浅水环境下的垂直虫孔(图 13-d), 也说明了此处处于波浪冲刷、水体动荡的环境, 滨线的下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从钻遇异常振幅条带的钻井测井曲线上看(图 5, 图6), 井上钻遇的K22砂体底部岩性都与之下的沉积呈现渐变特点, 而K22砂体顶部岩性都与之上沉积呈现出突变特点。H32B井上K22砂体厚度明显增大, 可能说明此处是遭受侵蚀物质的一个主要卸载区。
3)K22陆架砂脊的演化
综合平面分布特征、地震反射特征、测井曲线特征以及岩心特点, 认为条带砂脊发育于下降体系域中。在相对海平面下降的过程中, 随着滨线向盆地方向的推进, 前期高位域三角洲砂体被波浪搬运至起伏不平的陆架上形成滩砂, 这些滩砂在水动力条件下发生再沉积作用, 古地形高处水动力明显要比地形低处强, 因此粗粒沉积物向地形高处堆积和迁移, 而细粒沉积物向地形低洼处搬运沉积, 使陆架砂脊沿短轴方向尖灭于泥质沉积物中, 并且在宽缓陆架, 各期陆架砂脊呈现出分离的线性排列的特点。受到沿岸流的作用, 这些条带砂沿与岸线平行的长轴方向延伸, 早期沉积的条带砂在强制海退晚期遭受波浪改造, 会改变原来的线性形态, 或与其他条带砂体合并连片; 在具有特殊地形的位置处, 砂体会遭受沿岸流的定向冲刷改造, 使得条带砂边界平直锋利, 界限非常明显突出(图 14), 其后的快速海侵使这些线状陆架砂脊得以保存。
从K22陆架砂脊所处的体系域来看, 其形成于强制性海退时期, 其物质来源主要为之前高位域推进的古珠江三角洲沉积, 被侵蚀搬运到陆架之上。随着砂脊向陆架方向推进, 其与前期高位时期的滨面三角洲沉积物逐渐分离, 最终会在陆架上形成远离滨面沉积的孤立条带状砂脊。平面上条带状砂脊展布范围较为局限, SR2砂脊之后往陆架方向, 基本看不到线状分布的砂脊(图 6), 说明此时期陆源物质供应有限或并没有提供物源, 使得砂脊无法持续向陆架方向推进而形成更大规模的条带状砂脊。随后的快速海侵, 使下降体系域的砂脊得以保存。
对本区K22砂脊南北两段不同特点的分析表明, 造成HZ21— HZ27井区与HZ26— HZ32井区陆架砂脊岩性、粒度和物性不一致的原因是强制海退期侵蚀改造的物源不同, 古珠江三角洲主体偏向西江凹陷及惠州凹陷的西南侧(杜家元等, 2014), 古珠江三角洲主河道更靠近HZ26— HZ32井区位置, 因而物质来源丰富, 沉积物粒度较粗, 而HZ21— HZ27井区远离古珠江三角洲主河道, 沉积物以细粒的远端沉积为主, 造成了陆架砂脊北部沉积物整体颗粒较细。
在水动力条件上, 一种看法是认为局限的沉积环境形成了往复潮流对砂体进行定向改造(王永凤等, 2011a), 另一种看法认为是三角洲前缘受到了波浪冲刷搬运(丁琳等, 2014)。惠州凹陷珠江组K22砂体具有明显呈线状排列的陆架砂脊特征, 远离岸线且平行于岸线; 另外, 在成组排列的砂脊群中, 两套相邻砂脊体边界异常平直、清晰, 表明砂脊形成不仅仅是由一种水动力条件所控制。
从K22岩心上看, 砂体受到了波浪和潮汐的共同影响。潮汐特征的层理一般出现在K22砂脊的中下部, 波浪特征的层理出现在K22砂脊的中上部, 表明强制海退早期, 潮汐作用大于波浪作用, 强制海退晚期, 水体变浅, 波浪作用增强, 形成一种高能水动力环境, 对冲刷下来的砂泥质沉积物进行了有效簸选, 使粗颗粒物质沉积保留下来。南中国海域自从早中新世就受到了季风的影响(Zhu, et al., 2010), 通过对比冬季、夏季两季季风的平均速度和持续时间, 认为南中国海北部主要受到了SW方向的季风影响(Hu et al., 2000; Chu and Wang, 2003; Caruso, et al., 2006; Liu, et al., 2010), 使沿岸流的方向受季风驱使也为SW方向, 也对中新世珠江组分布的K22砂脊的最终展布形态起到了控制作用。
在研究中发现, K22陆架砂脊普遍分布在下伏地层的基底高点或碳酸盐岩台地局部高点处, 且具有下细上粗的沉积特点。下部砂泥互层为主, 上部砂层增厚增多, 说明在早期, 水体较深水动力条件较弱, 砂泥簸选能力不强, 在起伏不平的地形上沉积了一层细粒的砂泥混合物, 晚期水体变浅, 水动力条件增强, 泥质颗粒遭到分离, 使粗颗粒的砂质沉积较为纯净并沉积在高地形处, 而泥质沉积在低洼部位。因而砂脊顶部砂岩经过了强水动力的改造和分选作用, 厚度及物性都较砂脊底部好, 最终会在外形上形成一种丘状特征被保留下来。
特别要指出的是, HZ27井区条带砂体的东南侧, 一直延续到东沙隆起上HZ32B井区附近, 条带砂体边界非常平直, 这与东沙隆起地形的上隆背景可能有很大关系。随着滨线的下降, 前期沉积物被波浪侵蚀改造, 不断向远离物源的方向推进, 由于东沙隆起地形的抬升背景, 使得沉积物主要卸载在隆起斜坡底部, 而海退顶面不断受到冲刷侵蚀, 形成下凹的冲沟, 导致沿岸流对分布在冲沟两侧的砂体形成定向改造, 从而使得靠近东沙隆起的条带砂体边界呈现异常突变现象。
1)在平面上, K22陆架砂脊呈NE— SW向平行于岸线展布, 呈不对称丘状特征, 向长轴方向延伸, 向短轴方向尖灭, 最长的条带约24, km, 最短的条带约4, km, 宽度在0.5~2, km之间, 最大厚度达60m, 最薄10, m。
2)K22陆架砂脊在地震上对应于中— 强振幅反射特征, 呈多套砂体叠置, 砂体中间由相对较弱振幅分隔开。井震标定表明, 砂脊总体呈向上变粗的岩性韵律, 具有顶部突变接触、底部渐变接触的特点, 中— 强振幅对应的砂岩主要分布在古地形高点, 而较弱振幅所对应的泥质细粒沉积位于地形低洼处, 在水动力条件的改造下, 形成“ 冲沟— 砂脊” 沉积系列, 在这套沉积系列上存在晚期沉积上超的地震反射特征, 说明了这套沉积体系在随后的快速海侵中得以保存。
3)根据珠江口盆地海平面变化曲线, 以及多套砂体在地震剖面上具有退覆沉积的特征, 认为珠江组K22陆架砂体形成于强制海退时期, 属于下降体系域沉积。其沉积物来源为早期高位体系域的三角洲沉积, 尽管条带砂脊南北两侧岩性总体都呈向上变粗的特征, 但粒度明显不同, 推测是由于物源供应量不同而导致靠近主物源通道的南部条带砂粒度较远离主物源通道的北部条带砂脊粗。
4)从陆架砂脊岩心上可观察到潮汐作用的层理和波浪作用的层理, 说明在砂脊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潮汐、波浪等多种水动力条件的作用。本区自早中新世就受到了SW向季风的影响, 形成了SW方向的沿岸流, 沿此方向的水动力作用, 不仅导致陆架砂脊长轴方向普遍沿NE-SW方向展布, 还对陆架条带砂脊之间低地形位置产生长期的冲刷作用, 也使得砂脊之间发育冲沟, 形成 “ 冲沟— 砂脊” 沉积体。
(责任编辑 庞凌云)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