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赵迪斐,男,1991年生,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沉积岩石学。通讯地址: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煤层气重点实验室328;邮政编码:221008。E-mail: diffidiffi@126.com。
通讯作者简介:郭英海,男,1963年生,教授,现在中国矿业大学从事沉积学及煤油气地质的方面研究。E-mail: guoyh@cumt.edu.cn。
以重庆綦江、南川和涪陵地区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页岩样品为例,通过 X射线衍射( XRD)、场发射扫描电镜、 TOC测试、R O测试、高压压汞和低温氮吸附等手段,对研究区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储集层的矿物成分、有机组分、孔隙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成岩作用类型主要包括机械压实作用、化学压实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破裂作用及矿物转化等,演化阶段介于晚成岩作用与极低级变质作用之间;成岩作用对页岩储集层的孔渗特征、孔隙成因类型、非均质性和形貌特征均有显著影响。对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进行了匹配,认为机械 /化学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及过程中的有机生烃、矿物转化对孔隙发育影响最为显著,并将储集层成岩作用划分为溶蚀作用等建设性成岩作用与压实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
About the first author:Zhao Difei,born in 1991,is a Ph.D. candidate i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Now his research direction is about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geology. E-mail: diffidiffi@126.com.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Guo Yinghai,born in 1963. Now he is a professor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and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coal,oil and gas geology. E-mail: guoyh@cumt.edu.cn.
Taking shale samples of the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from Qijiang,Nanchuan and Fuling Areas as an example,the mineral compositions,organic characteristics,pore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diagenesis were studied by XRD,mercury intrusion,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OC test, RO test and low temperature nitrogen adsorption, etc.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rvoir diagenesis of the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includes mechanical compaction,chemical compaction,dissolution,metasomatism,regmagenesis,mineral transformation, etc.; the diagenetic phase lies between late diagenesis and low-grade metamorphism; reservoir diagenesis show great impaction on porosity,permeability,formation mechanism,pore size distribution,heterogeneity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chanical/chemical compaction,dissolution,the ev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mineral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had great influence on pores’ development and the reservoir diagenesis wer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as constructive diagenesis(dissolution, etc.) and destructive diagenesis(compaction, etc.) by matching the process of reservoir diagenesi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res.
中国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 且普遍含气, 有巨大的开采潜力, 但页岩气地质理论的研究才起步不久(张金川等, 2003; 陈尚斌等, 2010; 刘德华等, 2011; 孟召平等, 2013)。四川盆地已经成为中国率先展开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区域, 显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 也积累了许多页岩气地质成果, 目前,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被认为是四川盆地最具页岩气开采潜力的层位。美国页岩气开发的经验显示, 一定埋深下由缺氧环境沉积的巨厚页岩可以为页岩气提供气源并作为页岩气的储集层, 与传统油气地质理论中的生油岩概念有显著不同(蒲泊伶, 2008; 聂海宽等, 2011), 龙马溪组页岩既是烃源岩, 又是储集层, 因此作为储集层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页岩储集层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物性和孔裂隙结构特征有重要的影响(Loucks et al., 2009; 刘树根等, 2011; 蒲泊伶等, 2014; 赵迪斐等, 2014)。储集层物性是决定油气储集性能及产能的主要因素, 孔隙性、渗透性及脆性是页岩储集层评价的核心内容, 这些性质都受到了储集层成岩作用的影响和改造。有利的成岩作用是页岩储集层形成机理之一(刘树根等, 2011), 龙马溪组页岩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 演化时间长, 强度大, 页岩孔隙受到了强烈改造。
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储集层成岩作用的相关成果仍相对较少, 但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均提及其对页岩储集层孔隙、矿物及脆性等的影响, 重要性得到了学者们的一致认同(Loucks et al., 2009, 2012; 刘树根等, 2011; 李庆辉等, 2012a; 龙鹏宇等, 2012; 于炳松, 2012; 魏祥峰等, 2013; 张寒等, 2013; 蒲泊伶等, 2014; 赵迪斐等, 2014)。页岩矿物粒度极细、孔隙度极小, 难以通过常规手段展开研究, 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压汞、扫描电镜、能谱、薄片观察与低温氮吸附等实验手段, 对页岩储集层样品进行系统观测研究, 探究龙马溪组页岩储集层成岩作用类型与阶段, 并讨论储集层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的影响。
渝东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 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板块东南部、黔中隆起以北(图 1)。四川盆地在构造上属于扬子板块, 发育多期幕式构造运动, 热成熟史复杂, 有利于盆地内页岩气的形成与发展, 是一个多层系的含油气盆地。五峰组— 龙马溪组暗色页岩发育在奥陶系顶部— 志留系底部, 盆地内上奥陶统五峰组—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黑色页岩分布较广, 局部地区龙马溪组中上部黑色页岩也较发育(张海全等, 2013)。
龙马溪组页岩在四川盆地内主体为局限的深水陆棚沉积, 沉积于中国南方挤压最强烈的时期, 其早期为泥质深水陆棚沉积环境, 晚期深水陆棚区减少, 形成泥质深水、浅水陆棚, 泥砂质、砂质、灰质浅水陆棚及台地边缘相共存的沉积格局(Guo and Li, 2004; 郭英海等, 2004; 张春明等, 2012)。龙马溪组页岩厚度大、分布广, 具有有机质丰度较高、热演化程度高、有机质类型好及压裂脆性优等特点, 尤其是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储集层, 成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有利层位。以綦江观音桥剖面为例(图 2), 下部发育灰黑色— 黑色碳质页岩, 富含笔石化石, 水平层理发育, 自下向上颜色变浅, 钙质增加, 储集层质量变差。作者实验所取样品来自綦江观音桥剖面、南川三泉剖面及涪陵焦A井龙马溪组页岩储集层, 取样计200余块, 主要来自下部、底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优质层段。
页岩矿物粒度细小, 孔隙发育在纳米尺度。为研究龙马溪组页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发育的影响, 文章综合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 成岩作用现象和孔隙发育特征的观测结合了常规扫描电镜和氩离子抛光— 场发射扫描电镜。
电镜观测使用仪器为Helios Nanolab 600i型聚焦离子电子双束显微镜和S-4700型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前对样品进行氩离子抛光处理, 获得平整的样品表面, 使观测尺度可以达到纳米级别。
XRD实验采用德国Bruker公司D8 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 测试参数为Cu靶, Kα 辐射, X射线管, 电压40 kV, 电流30, mA。利用粉末衍射联合会国际数据中心(JCPDS-ICDD)提供的物质标准粉末衍射资料, 并按照其标准分析方法和衍射判定标准(晶面间距吻合, 衍射强度基本吻合)进行对照分析。在取样处各取样品50~100, g, 粉碎缩分后取约5g样品, 放入研磨钵中研磨至粒径为48, μ m。
高压压汞实验采用AutoPore Ⅳ 9500 V1.09型压汞测试仪, 计算机程控点式测量, 测定孔隙孔径下限为6, nm。测试前对样品进行统一处理, 使颗粒大小符合测试要求, 并将样品于烘烤箱中烘干24, h。
低温氮吸附实验采用仪器为Autosorb-1型比表面积及孔径测定仪。实验在恒温下逐步升高、降低气体分压, 通过测定纯度大于99.999%的高纯氮气吸附质吸附量, 并利用BET方程等探究页岩储集层孔隙的孔径分布与特征。样品实验前需进行磨碎处理, 使粒度小于250, μ m, 并在实验前进行烘干处理。
龙马溪组页岩储集层由多种岩相组成, 黏土— 粉砂级细粒沉积是最主要的类型(刘树根等, 2011), 剖面和岩心样品观测显示, 龙马溪组页岩储集层主要由黑色、灰黑色及深灰色富笔石碳质页岩、钙质页岩、粉砂质页岩及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等组成, 上部还可见泥质灰岩透镜体等(表 1)。龙马溪组常见黄铁矿成层或呈结核状分布(图 3-a, 3-b), 纹层、层理构造发育(图 3-c), 储集层下部富含有机质而呈现黑色、深灰色, 底部页岩可污手, 富含笔石化石, 保存完好, 分异度极低(图 3-d), 沉积构造以水平层理为特征(图 3-e), 垂向显示沉积分异(图 3-f), 黄铁矿含量丰富, 属深水陆棚相沉积环境, 纵向向上岩性变为钙质页岩、粉砂质页岩夹粉砂岩, 页岩有机质含量降低, 颜色由黑色变为深灰色、灰色, 至顶部出现薄层状、透镜状泥质灰岩, 水平层理发育程度降低, 粉砂质含量增多, 并出现小型波痕等浅水沉积特征, 见底栖动物组合化石。
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显示, 页岩储集层矿物类型复杂, 主要包括黏土矿物和脆性矿物。以三泉剖面泉A井为例, 井段上下矿物种类几无变化, 含量有所变化, 其中黏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为主, 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4%和24%; 还含有少量伊蒙混层、蒙脱石和高岭石等, 平均含量分别为6.7%、3.4%和1.7%; 石英是脆性矿物的主要类型, 含量在20%~25%之间, 在脆性矿物中含量远高于方解石、白云石; 此外, 黄铁矿普遍存在, 含量较少, 平均为1.7%。观音桥剖面样品矿物种类与井样一致, 含量略有差异(图 4)。
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等手段, 结合氩离子抛光— 场发射扫描电镜实现纳米级显微特征的观测, 在微米— 纳米尺度上揭示页岩储集层成岩作用。观测显示, 机械/化学压实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破裂作用与矿物转化作用等是对储集层物性影响显著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3.1.1 机械压实作用 压实作用为泥质岩成岩作用的最主要类型, 伴随页岩沉积成岩作用的整个过程, 在埋深2000, m以下时对储集层孔隙度的改造非常显著, 对岩石的有机组分、无机组分及物性变化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扫描电镜下储集层显示出强烈压实的特征, 主要包括:①页岩极为致密, 在微米的尺度下, 储集层甚至难以观测到孔隙, 残余原生孔隙不发育(图 5-a); ②矿物组分的接触方式多为线接触、凹凸状接触(图 5-b); ③易变形矿物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如黏土矿物发生弯曲、黏土矿物片间孔隙闭合、有机质受到挤压而形变(图 5-b)。
3.1.2 化学压实作用 随着压力与温度的继续升高, 在埋藏初期的粒间孔隙压缩与颗粒变形阶段之后, 化学压实作用逐渐加强(Robert er al., 2012), 尤其在2000, m埋深以下, 化学压实作用对储集层物性起着重要的改造作用。温度、压力条件达到临界值后, 在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 化学压实作用开始发生, 在以碎屑石英为主的层理、纹层及夹层处, 压溶现象出现在碎屑颗粒的边缘(图 5-c), 其他学者也观测到龙马溪组页岩中石英颗粒边缘的不规则形貌(张正顺等, 2013)。
3.1.3 溶蚀作用 页岩储集层中的易溶蚀组分, 包括长石及方解石等, 常发育溶蚀现象。有的矿物部分溶蚀, 形成矿物溶蚀孔, 如方解石颗粒周缘的溶蚀孔隙(图 5-d)及黄铁矿溶蚀孔隙(图 5-e), 有的矿物被完全溶蚀形成铸模孔(图 5-f)。酸性流体对储集层骨架矿物的溶蚀可以形成铸模孔及粒内溶蚀孔, 是重要的储集层孔隙建设作用。
3.1.4 交代作用与后期化学充填作用 方解石、莓状黄铁矿的交代现象在储集层中普遍发育。方解石的颜色与环带结构特征表明, 石英或黏土矿物曾被碳酸盐交代(张正顺等, 2013); 储集层中大量发育莓状黄铁矿集合体, 集合体由数量不等的多个黄铁矿微晶组成, 形成于黄铁矿对细胞集合体或球状生物的交代作用, 微晶间或充填有机质或形成孔隙(图 5-g)。
化学充填作用对孔裂隙的连通性具有重要影响。页岩自生矿物主要包括自生石英、方解石、长石、黄铁矿及自生黏土矿物等, 其中, 黏土矿物可以观测到自生高岭石等(图 5-h), 自生矿物对大孔、微裂隙和裂隙具有封堵作用, 可以观测到裂缝中自生方解石与黄铁矿晶体生长(图 5-i), 页岩基质中也可见黄铁矿晶体发育(图 5-j)。
3.1.5 重结晶作用 黏土矿物的重结晶作用是页岩储集层形成的重要成岩过程之一, 对储集层物性具有一定影响。生物成因蛋白石重结晶而形成的硅质成分也被认为是页岩硅质的重要来源, 对形成优质储集层具贡献意义, 矿物晶粒的生长可能造成储集空间连通性的降低, 但脆性矿物的生长也同时可能有利于储集层脆性。伊利石因重结晶而显示定向消光是较为普遍的观察特征。
3.1.6 矿物转化 成岩作用过程伴随着复杂的矿物转化, 石英等自生脆性矿物的形成和黏土矿物的转化是对储集层影响最为显著的转化作用。龙马溪组页岩黏土矿物以伊利石及绿泥石组合为主要类型, 蒙脱石在碱性地层水条件下脱出层间水经伊蒙混层向伊利石(图 5-k)或经绿蒙混层向绿泥石的转化是重要的黏土矿物转化过程。
3.1.7 破裂作用 破裂作用发生于成岩后生阶段, 页岩在应力作用下形成裂隙和微裂隙。观测显示, 龙马溪组显微裂隙较为发育(图 5-l), 在矿物颗粒周缘与有机质周缘发育较好。页岩储集层渗透率极低, 若微裂隙不发育, 储集层内部则缺乏气体自孔隙释放至裂隙和井筒的渗流通道, 影响产气能力。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受到兴凯— 加里东、海西— 印支和燕山— 喜马拉雅3大构造运动及局部的多次次生构造运动改造, 形成了大量裂隙、微裂隙, 破裂作用较为发育。
3.2.1 页岩成岩作用划分依据 成岩阶段划分的依据主要包括:(1)岩石的结构、构造特点及孔隙类型; (2)有机质成熟度; (3)自生矿物形成和分布顺序; (4)伊蒙混层(Ⅰ /S)黏土矿物的转化及黏土矿物组合、伊利石结晶度; (5)古地温(自生矿物形成温度、伊蒙混层黏土矿物、包裹体温度)等。成岩阶段的划分需要结合沉积水介质条件, 龙马溪组古盐度的范围是 6‰ ~49‰ , 平均值为 22.5‰ , 具有上淡下咸的特点(李娟等, 2012), 依据威尼斯盐度分类, 龙马溪组应属于半咸水介质条件。据SY/T 5477-92标准和张长江等(2008)提出的泥岩成岩阶段划分标准进行成岩阶段分析, 展开成岩作用阶段划分的研究。
3.2.2 页岩成岩作用阶段证据
1)矿物组合。储集层含量最高的黏土矿物是伊利石, 平均达31.3%, 说明成岩作用已经历晚成岩作用阶段; 绿泥石含量仅次于伊利石, 占近23%; 高岭石、伊蒙混层及蒙脱石含量较少, 所占比例分别为3%, 6.3%, 1.8%。伊蒙混层、高岭石、伊利石和绿泥石组合也证明其经历过中成岩作用阶段; 在井段与剖面样中均可见伊蒙混层, 可见尚未达到极低级变质作用阶段。
2)有机地化特征。龙马溪组烃源岩原始有机质含量丰富, 原始母质为藻类、浮游动物和细菌等, 在滞留还原环境中高度降解形成以无定形类为主的有机显微组分, 有机质类型为Ⅰ 型腐泥型(张春明等, 2012)。龙马溪组页岩研究样品的热成熟度较高, RO 值为2.0%~5.0%(表 2), 海相地层缺乏标准镜质组, 利用钟宁宁和秦勇(1995)提出的海相碳酸盐岩中基质腐泥体反射率与等效海相镜质组反射率的换算模式:等效海相镜质组反射率为2.092基质腐泥体反射率为-1.079(基质腐泥体反射率介于1.60%~3%之间), 可知样品有机质演化均达到过成熟阶段。
3)黏土矿物特征。不同成岩作用阶段有不同的黏土矿物组合及演化特征, 在晚期成岩阶段, 地层埋深达到3500, m以上, 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和绿泥石, 混层矿物基本消失, 伊利石结晶度在0.25° ~0.42° 之间。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储集层的黏土矿物特征显示(表 3), 伊利石结晶度在0.22° ~0.35° 之间, 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与绿泥石占绝对多数比例, 伊蒙混层比在5%~10%之间, 最大古埋深在6000, m以上, 而混层矿物含量极少, 可见成岩作用已经达到晚期阶段。
4)古地温。杨飞和叶建中(2011)等对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烃源岩埋藏史的研究证实, 龙马溪组埋藏地温最高可达近250, ℃, 证明龙马溪组页岩储集层经历了晚期成岩作用。
5)岩石的结构、构造特点及孔隙类型。龙马溪组下部储集层孔隙度仅在1%~5%之间, 孔隙孔径中值小于100, nm, 以有机质孔隙最为发育(图 6-a), 黏土矿物片状孔、微裂隙(图 6-b)发育程度也较高, 黏土矿物片状孔闭合程度高、并显示一定定向性特征, 而残余原生孔隙几乎不发育。对储集层微观组构进行观察, 黏土矿物、有机质及相关孔隙发生了形貌变化(图 6-c, 6-d)。极低的孔隙度、以成岩孔隙为主的孔隙类型、压实改造显著的微观组构特征, 都是成岩作用强度极大的有力佐证。
3.2.3 页岩成岩阶段 页岩成岩作用及阶段的研究可以为优质页岩储集层形成机理的揭示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储集层基本特征与各类成岩作用现象的观测结果, 可以判断页岩储集层微观成分特征、结构特征与储集层发育特征间的相互关系, 揭示各类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的影响, 而成岩作用阶段的研究可以从侧面表征各类成岩作用影响的强弱程度。龙马溪组页岩储集层成岩作用类型复杂, 机械/化学压实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破裂作用及矿物转化作用等都对储集层物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说明在沉积物质成分的基础上, 复杂的成岩作用对储集层演化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是优质页岩储集层形成机理的核心控制因素之一; 而基于有机质成熟度、自生矿物特征、黏土矿物特征、岩石结构特点、孔隙类型与古地温等判定的晚期成岩作用阶段, 则说明页岩储集层经历了漫长的成岩演化, 有机质生烃较为充分, 矿物成分组合、类型与比例发生显著改变, 微观储集空间接受充分改造, 是成岩作用强烈改造储集层的有力佐证。
基于大量观察和测试结果综合研究, 认为储集层成岩作用对孔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类型、孔径分布、孔隙形貌与发育特征等几个方面(应凤祥等, 2004)。
压实作用是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降低及渗透率减弱的主要因素。研究区页岩孔隙度极低, 泉A井龙马溪组下部孔隙度平均值为1.29%; 观音桥剖面孔隙度在1.01%~3.97%之间, 平均值为1.41%; 三泉剖面孔隙度在0.69%~4.57%之间, 平均值为1.72%。压实作用是对孔隙度影响最大的成岩作用类型, 胶结作用、矿物转化也有一定影响。
在页岩储集层的研究中, 微裂隙的发育情况及储集层脆性特征被认为是提高储集层渗透能力的重要因素。发育的微裂隙可以形成微裂隙网络, 构成页岩气自孔隙渗流释放至天然/人工裂隙的通道, 而储集层的脆性特征决定了压裂造缝能力, 脆性越强, 越容易形成网络型的裂缝, 也就造成了更高的页岩气产能(李庆辉等, 2012a)。储集层脆性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矿物组分法与力学测试法, 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储集层的实测脆性优于矿物组分评价结果, 成岩作用是影响该差异的重要因素(李庆辉等, 2012b; 赵斌等, 2013), 有利的胶结作用可能增强储集层的脆性。
在页岩储集层孔隙中, 原生残余孔隙几乎不发育, 而发育的主要类型包括有机质纳米孔、莓状黄铁矿微晶间孔、黏土矿物片状孔、骨架矿物溶蚀孔、矿物组分边缘孔和微裂隙等, 这些孔隙或为成岩孔隙, 或受到成岩作用的控制影响, 使储集层以成岩孔隙为主。
高压压汞和低温氮吸附实验显示, 页岩储集层孔隙的孔径分布极不均匀, 大孔(> 1000, nm)、中孔(100~1000, nm)在孔隙系统中所占比例较小, 孔隙系统主要是由小于100, nm的微孔和小孔组成, 与Haynesville盆地页岩、Beaufort Mackenzie深层页岩及Mississippian盆地Barbett页岩(Loucks et al., 2009; Elgmati, 2011; Connell-Madore Katsube, 2012)相似。在场发射扫描电镜的观测中, 大量发育且与100, nm以下的主体孔径相对应的只有有机纳米孔, 强烈的成岩作用和晚期成岩作用阶段是有机质纳米孔形成的有利条件, 故成岩作用对孔径分布的非均质性也具有影响作用。
页岩储集层孔隙形貌特征差异巨大, 有机质孔隙以圆孔状为主, 黏土矿物孔隙以片层状为主, 骨架矿物孔隙差异较大。液氮吸附脱附曲线与Ⅱ 型吸附等温线最为接近, 同时兼具其他等温线特征, 反映孔隙形态类型多样, 无规则孔、板状孔、片状孔等同时存在, 黏土矿物孔隙和微裂隙可能是页岩孔隙整体呈裂缝状形貌(Ⅱ 型)的影响因素。与其他地区页岩相比, 强机械压实作用使龙马溪组页岩片状孔更为闭合。
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是页岩储集层孔隙发育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 沉积环境决定了储集层的物质成分, 控制原始有机质含量、矿物类型含量及横向、纵向分布特征等特征, 成岩作用则是在沉积环境基础上对储集层物质成分和储集空间进行改造。
孔隙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的特征及形成时期的时间匹配关系是页岩气研究亟待解决的科研难题之一(蒲泊伶等, 2014)。结合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烃源岩埋藏史及页岩储集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Robert er al, 2012), 将作用于孔隙改造的成岩作用及孔隙度变化趋势、地层埋深变化、主要孔隙演化阶段相结合, 得到龙马溪组页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的相互关系, 成岩变化过程包含了有机质生烃演化、机械压实作用、固结与胶结作用、化学压实作用、黏土矿物的转化与生长作用、溶蚀作用以及交代作用等(图 7)。
由图7可知, 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的减小有数个变化区间。Fairbridge等(1967)认为在成岩作用前期, 1000, m以下的埋藏阶段是孔隙度下降最为显著的阶段, 这一阶段孔隙度明显受到埋深(机械压实作用)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埋藏过程中有机质、矿物转化作用的影响, 但矿物转化作用对孔隙的影响还相对较弱。储集空间在这一阶段迅速减少, 地层水被排出, 矿物间的空间受到挤压, 黏土矿物定向性变好, 韧性矿物形态也发生显著变化, 并部分充填刚性构架空间, 使残余原生孔隙大部分消失。其后埋深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 化学压实作用及溶蚀作用等其他成岩作用的影响逐渐增强。2000, m深度以下, 是化学压实作用明显增强的阶段(Robert et al., 2012)。化学压实作用对页岩储集层孔隙的影响可能非常显著, 作用也非常复杂, 应当受到重视。化学性成岩作用在孔隙度较低的深埋藏阶段起着主要的改造作用, 并随着埋深的增加而逐渐成为孔隙发育的主导影响作用。
有机质纳米孔是页岩储集层最重要的储集孔隙类型, 形成于生烃作用, 在油气生成窗的阶段孔隙就开始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 龙马溪组高成熟度页岩还经历了二次生烃的过程, 有助于孔隙的大量形成。研究指出, 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随埋深的增大而增大, 与孔隙度随埋深减少的一般规律相反, 这与有机质孔隙对总孔隙度的影响强于压实作用有关(王亮等, 2014)。页岩有机质孔隙的发育程度受到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程度、复合黏土矿物及有机质空间位置等因素影响, 其中热演化程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Bernard et al., 2012; 胡海燕, 2013; 汤庆艳等, 2013; 郭旭升等, 2014; 黄家国等, 2014; 王亮等, 2014; 薛莲花等, 2015), 龙马溪组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 有利于孔隙的发育。需要注意的是, 成岩作用不仅仅影响有机孔隙发育数量, 其形貌特征、保存条件、连通性等也受到影响, 有机质孔隙内部的压力是保持其圆孔状形貌(图 6-a)的基本条件, 但在应力过强的微观区域, 有机质内部的孔隙可能受到影响而变为椭圆状(图 8-a)乃至弯月状(图 8-b)。页岩黄铁矿与孔隙度具有较好相关性, 其原因可能在于莓状黄铁矿集合体, 为微晶间有机质内孔隙的发育提供了刚性构架结构, 对压实应力具有抵抗作用, 使有机质孔隙得以完好保存。溶蚀作用也受到有机质生烃所排出有机酸的影响, 常观测到易溶蚀矿物被完全或部分溶蚀形成孔隙空间的现象。
自生石英的形成及蒙脱石向伊利石或绿泥石的转化作用是龙马溪组海相页岩中非常重要的矿物转化作用。自生石英的形成可以减小有效空间, 降低孔隙间连通程度, 但同时有利于储集层脆性的增加, 对压裂造缝有积极意义。黏土矿物的转化作用伴随着相关储集空间的变化, 转化过程中的脱水作用可以形成黏土矿物集合体内的大量片状孔与收缩缝。
受到成岩作用的影响, 主要的孔隙类型有各自不同的演化高峰(图 7), 其形成的孔隙特征也各不相同, 具有非均质性(郭英海和赵迪斐, 2015)。有机质纳米孔的演化高峰始于油气生成窗阶段(地温80~120, ℃时开始), 残余原生孔隙在埋藏初期迅速减少, 随后随着埋深的增加继续减少, 溶蚀孔隙演化的高峰与有机质的大量生烃排酸相对应, 黏土矿物孔隙的演化则在早成岩晚期之后持续进行。峨眉山地幔柱作为地区强度巨大的热演化事件(朱传庆等, 2010), 对成岩作用的演化过程可能有一定影响, 尤其是有机质的热演化。
总的来说, 依据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的影响, 可以将储集层成岩作用划分为建设型成岩作用与破坏型成岩作用; 黄铁矿的交代作用、黏土矿物脱水作用、蒙脱石向伊利石的转化作用、矿物颗粒的溶蚀作用以及有机质的生烃演化对储集层孔隙具有正贡献, 属于建设型成岩作用, 沉积固结、机械压实作用、化学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是储集层孔隙性、渗透性变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属于破坏型成岩作用。
对于不同的岩石类型, 成岩作用的影响强度、方式有所差异, 对孔隙的改造程度亦有差异。研究区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富有机质, 是组内优质储集层段, 在强压实作用造成储集层原生孔隙几乎未能保存的基础上, 有机质生烃演化成为对孔隙影响最为显著的成岩作用类型, 既形成了大量有机质孔隙, 同时也有助于溶蚀孔隙的形成, 是优质储集层形成的核心建设型成岩作用类型; 下部储集层内陆源碎屑石英、自生石英含量较高, 使页岩储集层脆性较好, 微裂隙发育程度更高, 故自生石英的形成是储集层脆性和微裂隙的重要影响因素。储集层上部有机质含量减少, 粉砂质、钙质等成分增多, 使有机质生烃演化对孔隙发育的影响相对减弱, 作为影响孔隙发育程度的主要建设型成岩作用, 其在上部的减弱使储集层孔隙发育变差, 储集能力下降, 上部的粉砂质和钙质层段, 孔隙所受成岩作用的影响可能与脆性矿物相关性更强, 造成渗流能力与孔隙度的变化。受有机质生烃演化和自生石英形成等成岩作用影响, 龙马溪组下部形成孔隙发育好、储集能力强、微裂隙发育、脆性较好的优质储集层, 是龙马溪组勘探开发的最佳目标层段。
1)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储集层的矿物组分主要包括脆性矿物与黏土矿物, 储集层成岩作用类型复杂, 强度较高, 类型主要包括机械压实作用、化学压实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破裂作用及矿物转化作用等, 其中, 机械/化学压实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及矿物转化作用等是对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储集层物性影响较显著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成岩作用演化阶段介于晚成岩作用与极低级变质作用之间。
2)储集层成岩作用对孔隙特征的主要影响作用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造成了极低的孔隙度和变化的渗透率、储集层孔隙以成岩孔隙为主、造成孔径分布的非均质性、对孔隙形貌改造强烈。
3)页岩储集层成岩作用过程与孔隙演化发育关系密切, 机械压实作用、化学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及成岩过程中的有机生烃、矿物转化对孔隙发育影响最显著; 将成岩作用划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与破坏性成岩作用, 前者包括黄铁矿的交代作用、黏土矿物脱水作用、蒙脱石向伊利石的转化作用、矿物颗粒的溶蚀作用以及有机质的生烃演化等, 后者包括沉积固结、机械压实作用、化学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等。
4)受有机质生烃演化等建设型成岩作用的强烈影响, 龙马溪组下部形成孔隙发育好、储集能力强、脆性较好的优质储集层, 是龙马溪组勘探开发的最佳目标层段。
(责任编辑 郑秀娟)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