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陈蓉,女,1982年生,在成都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研究。E-mail:chenrong07@cdut.cn。
通讯作者简介 王峰,男,1977年生,副教授,2007年获得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层序地层学及岩相古地理学。E-mail:wangfeng07@cdut.cn。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缓坡带新近系是以陆相河流沉积为主的地层,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寻找该类沉积中特征的岩性—地层油气藏是当前关注的焦点。以黄骅坳陷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已有的岩心、钻井和地震资料,在层序界面识别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 1个超长期旋回层序、 7个长期旋回层序和若干中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馆陶组发育多断缓坡型层序地层模式,层序结构为仅保留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非对称型,沉积充填以切割叠置的辫状河砂体为主;明化镇组发育稳定缓坡型层序地层模式,层序结构为上升半旋回大于下降半旋回的不完全对称型,沉积充填为泥包砂的曲流河沉积。层序发育早期的多断坡折带内侧辫状河复合砂体是研究区新近系最有利的储集砂体。
About the first author Chen Rong,born in 1982,with a Ph.D. degree obtained from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She is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E-mail:chenrong07@cdut.cn.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Feng, born in 1977,associate professor,got his doctor's degre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2007. He is engaged i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E-mail:wangfeng07@cudt.cn.
The Neogene of gentle slope belt in Huanghua Depression of Bohai Bay Basin is mainly composed of continental fluvial sediments. To explore the lithologic-stratigraphic reservoirs by using the theories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is the current focus. The Minghuazhen Formation and Guantao Formation of Neogene in Huanghua Depression are the research objects. Based on the existing core, drilling and seismic data, together with the sequence interface recognition, the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in the study area was established, including one super long-term cycle sequence, seven long-term cycle sequence and a number of middle-term and short-term cycle sequence. Filled by superposed sand bodies of braided river,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 of multi-fault gentle slope with the structure of unsymmetric type, which only retained the rising stage of base level cycles, was developed in the Guantao Formation.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 of stable slope with the sequence structure of uncompletely symmetrical type, which was mainly composed of rising stage of base level cycles, was developed in the Minghuazhen Formation. The composite sand bodies of braided river on the inside of multi-fault slope break in the early stage of sequence development is the most favorable reservoir sand body in the study area.
层序界面识别、层序划分及层序内部沉积充填演化特征是层序地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此类研究多集中于海相盆地或大型湖泊相沉积环境中(Vail, 1987; Posamentier et al., 1988; Shanley and McCabe, 1993; Wright and Marriott, 1993; 顾家裕, 1995; 薛良清, 1995; 胡受权等, 2001; 朱筱敏等, 2003; 张晨晨等, 2014), 对于远离海洋或大型湖泊的河流相沉积环境, 前人虽然也对其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张周良, 1996; Cross, 2000; 刘招君等, 2002; 董春梅, 2006; Holbrook et al., 2006; 房煦, 2014; 陈留勤等, 2014), 但由于河流地层的受控因素复杂, 缺乏明显的划分和对比标志(如海平面、湖平面), 导致研究的难度较大, 河流相层序地层发育模式、体系域构成等都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黄骅坳陷新近系是一套以陆相河流沉积为主的地层, 其中馆陶组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 明化镇组发育曲流河沉积(陈蓉等, 2009), 由于其埋藏浅, 勘探效益好, 其油气勘探在国内早已广泛开展, 但因其沉积相带窄、相变迅速, 海(湖)平面升降对层序的发育影响小, 层序形成和发育的控制因素较多, 经典的层序分析难以适用。作者以黄骅坳陷缓坡带新近系为研究对象, 针对其测井、录井资料不全, 岩心资料严重缺乏且平面分布不均等特点, 采用地震相、测井相、沉积相3项联合分析技术,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研究区进行层序界面识别及层序划分, 以层序界面和洪泛面为分界线二分时间单元建立层序地层格架, 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分析研究区河流相层序发育模式, 并结合区域背景对其沉积演化规律进行总结, 从而为该地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骅坳陷属于新生代的断坳盆地, 为渤海湾盆地内的次级坳陷, 受渤海湾盆地大的构造演化背景控制, 黄骅坳陷在新生代的发育又可分为断陷期和坳陷期2个发展阶段, 在新近纪及第四纪坳陷阶段, 该区发生均一沉降, 断层和断块活动明显减弱或基本停止(漆家福, 2004)。黄骅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中西部, 北为燕山褶皱系, 西为沧县隆起, 东南为埕宁隆起, 东北伸向渤海海域, 其中黄骅坳陷缓坡带位于埕宁隆起向歧口凹陷过渡的区域(图 1), 其新近系沉积期物源来自埕宁隆起 (孙小霞等, 2006)。依据岩性特征结合孢粉资料(王德发和张服民, 1987), 将新近系从下到上划分为馆陶组和明化镇组, 馆陶组属坳陷早期的沉积物, 与下伏古近系角度不整合接触, 向埕宁隆起斜坡区层层上超, 可划分出馆Ⅲ 、馆Ⅱ 、馆Ⅰ 共3个油层组; 明化镇组为坳陷晚期的产物, 分布范围大, 可划分出明Ⅳ 、明Ⅲ 、明Ⅱ 、明Ⅰ 和明上5个油层组。
本次研究收集了36口钻井资料、40余条地震剖面, 建立了研究区新近系等时性地层格架, 并清晰刻画格架内沉积充填演化特征。
不整合面是识别河流相长期旋回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研究区新近系发育2个大型的不整合面。其中新近系底部以不整合面覆盖于古近系、中生界或古生界之上, 发育底砾岩, 一般以石英质、燧石质砾岩为特征, 相当于T2地震反射界面, 绝对年龄值为24.6, Ma(赵澄林和陈纯芳, 2003)。顶部第四系平原组以不整合面覆盖于新近系之上, 为2.588, Ma(中国地层表, 2012)①(①全国地层委员会《中国地层表》编委会.2012.中国地层表(试用稿).)。 因此, 研究区新近系是以顶底不整合面为界的二级层序或超长期旋回层序(层序地层学界定), 持续时间约为22, Ma。在地震剖面上, 不整合面的识别主要根据同相轴的反射终止方式来判别, 典型的河流相地震不整合反射有削蚀、上超及顶超等3种终止类型。
埕宁隆起西北侧的地震反射剖面(图 2)显示盆地的基底界面是一个向北西倾斜的表面, 其上存在4个新近系自北西向南东超覆基底界面的上超面, 分别为馆Ⅲ 与下覆古生界之间的上超面、馆Ⅱ 与下覆古生界之间的上超面、馆Ⅰ 与下覆古生界之间的上超面、明化镇组底部与下覆古生界之间的上超面、明Ⅱ 与下覆古生界之间的上超面。这些上超面的存在表明新近系持续的向埕宁隆起超覆, 揭示了有效可容空间的持续加大。上超面是解释A/S值增大或减少趋势的可靠方法(邓宏文等, 2002), 该区持续的上超面的发育, 表明在新近纪早期本区A/S值持续向上增大, 反映出新近纪早期主要发育基准面上升半旋回。
底冲刷面是基准面快速下降造成河道大范围下切或使地表长期暴露而形成的地层不连续面, 在该界面上常发育以河床砾岩、含砾砂岩为主的粗碎屑沉积物。复合砂体是河道反复侵蚀、沉积形成的叠置性产物, 是在基准面上升初期或下降末期且叠置有较短周期基准面升降变化中形成的。在研究区河流相地层中保留的大套复合砂体为基准面上升初期形成的, 其底界为层序界面。冲刷面及其以上的大型复合河道砂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多条密集、连续分布的同相轴。钻井统计表明, 研究区最厚的复合河道砂体是在馆陶组底部的复合砂体, 最大可达110, m, 其次是馆Ⅰ 底部的复合砂体, 大多数的厚度在30~60, m之间, 少数达到80, m, 其余的馆Ⅱ 、明Ⅰ 、明Ⅱ 、明Ⅳ 及明上段底部的复合砂体厚度平均在20, m左右。
大型洪泛面在地震、测井和钻井剖面上明显是最具有等时意义的地层界面, 一般显示为厚层的洪泛泥岩段, 在测井和录井资料上, 在该界面下为退积型准层序组, 在界面上为进积型准层序组, 在地震剖面上为可追索的强振幅、高连续、分布广泛的地震反射, 其下的地层呈上超, 其上往往存在上覆层的系列下超点。在岩性上通常有粉砂和泥的披复层或有机质碎屑披覆层, 钙质含量高, 其上常发育古土壤层, 洪泛面附近沉积物的固结程度迅速变化, 垂向粒序突然颠倒。在辫状河沉积体系中, 由于后期河道的强烈侵蚀或地层遭受暴露剥蚀, 洪泛面位于层序的上部接近顶界面的位置或与顶界面重合, 甚至缺失洪泛面。在曲流河沉积中, 洪泛面位于层序的中上部, 为基准面上升与下降的转换面。根据层序界面和洪泛面可将河流相地层划分为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和基准面下降半旋回(邓宏文等, 1997)。
依据不整合面、上超面、大型河道底部冲刷面、大型复合砂体等标志对河流相长期旋回层序界面进行识别, 同时还利用岩心和测井曲线特征对中、短期旋回层序界面进行识别。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一般先在岩心上识别出短期旋回层序界面:小型冲刷面、沉积物物粒度由细到粗转变为由粗到细的转变面, 并在相应测井曲线段上对应标定, 然后在指定井段的测井曲线上根据曲线形态和短期旋回叠加样式判断中期旋回层序界面。在研究区地层的测井曲线中主要包括2种短期旋回叠加方式:一种是由多个短期旋回组成的加积或退积型叠加方式的低幅曲线突变为反映退积的短期旋回叠合的高幅箱形或钟形曲线, 代表水体由相对较深突变浅的沉积模式; 另一种为代表基准面下降的进积型短期旋回叠加方式渐变为代表基准面上升的退积型短期旋回叠加方式。这2种转换面都可作为中期旋回层序界面。
依据上述各级层序界面和洪泛面的识别标志, 将研究区新近系划分为1个超长期旋回层序、7个长期旋回层序和若干中短期旋回层序(图 3)。
在层序划分的基础上, 选择以长期旋回层序的二分时间单元分界线(即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进行等时地层对比的优选位置, 以长期旋回层序为基本单元对本区新近系进行层序地层划分、等时对比, 建立层序地层格架。以南北向自新埕1井至张参1井联井剖面为基础, 根据对其层序划分与内部构成的分析, 结合地震剖面, 建立了黄骅坳陷缓坡带新近系河流相长期旋回层序地层格架(图 4)。
由盆地内部向隆起区, 层序缺失的程度加大, 底部3个层序在新埕1井完全缺失, 剖面沉积厚度递减。层序LS1、LS2、LS3发育辫状河相, 层序结构为只保留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非对称型。在LS4至LS7层序内, 剖面各井都发育曲流河相, 层序结构为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大于下降半旋回的不完全对称型。剖面上各井发育的旋回对称性顺物源方向呈逐渐变好的趋势。
在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 以最大洪泛面为标志将层序中的沉积间断面和不整合面拉平, 做出了黄骅坳陷缓坡带新近系等时年代地层格架(图 5), 展示了黄骅坳陷缓坡带的层序地层序列、沉积间断面及其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研究区发育1个区域性不整合面, 层序界面清楚, 下部地层上超现象明显; 馆陶组3个长期旋回层序缺失基准面下降半旋回沉积, 由北向南层序厚度减小, 层序缺失程度增强。
研究区具有典型的缓坡型河流相层序地层特征, 主要表现在:不整合面发育, 层序界面清楚, 并由北向南逐级上超于埕宁隆起之上; 馆陶组中的每个层序在垂向上发育不完整, 在空间上由北向南(从盆地中心向南至埕宁隆起)层序的数量减少, 厚度减小, 各层序的完整程度也降低, 层序结构具有不完整性。明化镇组中的每个层序在垂向上发育完整, 在空间上由北向南层序的数量和厚度均等, 各层序发育完整。
受坡折带和断裂活动性等多方面的影响, 黄骅坳陷缓坡带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构造样式, 在馆陶组沉积时期表现为多断缓坡, 在明化镇组沉积时期表现为稳定缓坡, 在不同的构造控制下形成了不同的沉积充填样式(图 6)。
1)馆陶组层序地层模式。古近系沉积后, 东营运动使盆地基底抬升, 造成区域地层基准面下降, 东营组不同程度地遭受剥蚀, 形成广泛分布的不整合, 底砾岩发育。之后, 盆地整体坳陷, 区域基准面上升, 堆积了新近系馆陶期以辫状河沉积为主的地层。
在馆陶组初期黄骅坳陷缓坡带断裂依然活动, 发育大型不整合面, 沉积厚度小, 沉积物分布范围小。受主控断层的影响形成了古地形坡折, 穿过坡折带, 地形坡度具有明显突变, 整体表现为坡度小、多级坡折的古地貌特征。在低角度多断缓坡控制下, 其层序地层模式表现为:在基准面上升初期, 基准面处于坡折带之下时, 物源供给多而可容空间小, A/S< 1, 河道频繁侵蚀、沉积, 叠置成大型复合砂体。当基准面上升至坡折带以上时, 辫状河沉积层逐渐向缓坡带上超。在基准面下降期, 由于构造抬升, 可容空间迅速减小, 缓坡带处于侵蚀冲刷状态, 下降半旋回缺失, 表现为冲刷间断面。故馆陶期的层序为仅保留上升半旋回的结构类型(图 6-a)。
2)明化镇组层序地层模式。在稳定缓坡的控制下, 地层分布范围广, 沉积厚度大, 明化镇组呈披盖状覆盖于凸起和凹陷中, 缓坡带内地形高差较小。在基准面上升期, 河流相沉积物迅速覆盖整个缓坡, 形成向缓坡逐渐上超的较细粒的曲流河沉积。在基准面下降期, 缓坡带沉积具有“ 平盆浅湖” 的特点, 在碎屑物质供给相对不充分的条件下形成以曲流河为主的沉积, 由于无明显坡折, 在缓坡带的暴露带多发生过路不沉积现象, 无明显的下切, 侵蚀作用较弱, 下降半旋回的沉积得以保存。故明化镇期的层序结构为上升半旋回大于下降半旋回的不完全对称型(图 6-b)。
黄骅坳陷缓坡带新近系沉积体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一定演化特征。经过了古近纪构造抬升, 盆地边缘隆起强烈, 发生强烈侵蚀作用, 埕宁隆起作为物源供给区, 缺少沉积。在新近纪盆地发生热沉降, 从而馆陶期在不整合面上形成了一套粒度粗、快速堆积的辫状河沉积体系(图 7)。LS1沉积期研究区东南部仍然发生侵蚀剥削作用, 无沉积, 其余大部分地区为粗粒辫状河沉积, 在研究区北部发育小型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随着超长期基准面继续抬升, 可容空间进一步增大, 物源区向盆地边界后退, 地形趋于平缓, LS2、LS3沉积期沉积范围不断扩张, 研究区已无剥蚀区, 除北部发育逐渐扩大的湖泊沉积外, 其他区域仍然以辫状河沉积为主。研究区馆陶组的河道砂体在横向和纵向上频繁切割、叠置, 厚度大, 平面上呈连片分布, 各层序地层平均砂岩百分含量大于50%, 单砂体平均厚度8.20, m, 叠置砂体平均厚度46.56, m, 平面上砂体复合带平均宽度达2987.07, m。
到明化镇组沉积时期, 盆地继续沉降, 充填更趋平缓, 地层呈披盖式分布于馆陶组辫状河沉积之上。LS4沉积期由于物源区整体后退, 河道宽度变细, 曲率增加, 主要为远源的曲流河沉积, 研究区内湖泊面积扩大到最大, 河流入湖处形成连片分布的浅水曲流河三角洲。LS5、LS6沉积期湖泊向北逐渐萎缩, 曲流河三角洲朵体规模逐渐缩小, 到LS7沉积期研究区内湖泊和三角洲完全消失, 仅发育多条曲流河自南向北贯穿全区, 河道以外是广泛发育的泛滥平原。研究区明化镇组中泥岩十分发育, 河道砂体多呈孤立状分布于泛滥平原泥岩中(图 7), 各层序地层平均砂岩百分含量小于30%, 单砂体平均厚度6.62, m, 叠置砂体平均厚度19.21, m, 平面上砂体复合带平均宽度为836.94, m。
1)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缓坡带新近系为典型的坳陷盆地缓坡带河流相沉积地层, 经过河流相层序界面的识别, 可将黄骅坳陷新近系划分为1个超长期旋回、7个长期旋回和若干中短期基准面旋回。
2)馆陶组发育多断缓坡型辫状河沉积充填样式, 多级次坡折带控制了层序的垂向结构, 发育复合砂体, 为研究区新近系最有利的储集砂体。该沉积充填样式内上升半旋回发育广泛, 下降半旋回表现为河道下切剥蚀。馆陶组砂体表现为垂向上相互切割、横向叠置、厚度大且连片分布。
3)明化镇组发育稳定缓坡型曲流河充填样式。层序发育完整, 为上升半旋回大于下降半旋回的不完全对称型, 沉积范围大, 地形平缓。河道砂岩多呈孤立状分布于泛滥平原泥岩中。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