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冯增昭,男,1926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E-mail: Jpalaeo1999@163.com。
“多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专题研讨会, 2016年 9月 24日在河南焦作河南理工大学承办的第 14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期间召开。国内多位专家出席这次研讨会,对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地震岩、震积岩等问题进行讨论和争鸣。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研讨会,其主要成果是: ( 1)“多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已为广大地质学家接受。( 2)赛拉赫( Seilacher, 1969)提出的“地震岩”( seismites)的定义,即“具断层—粒序的岩层可定为地震岩”,应该废弃;但现在为广大地质学家所接受的地震岩的定义,即“地震岩是真正由地震引起的具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则不应废弃,可以保留下来。( 3)“地震岩”这个术语应严格地限制在真正由地震引起的具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 4)“震积岩”是一个误译的术语,不宜继续使用。如果有的地质学家想继续使用这个术语,应对这个术语重新定义,并指明它不是“ seismites”(地震岩)的中文译名。( 5)碎屑注入体也是多成因的,它不一定是地震岩,更不一定是“原地地震”的标志。( 6)本次研讨会的最重要的成果是中国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研究中的“几乎是一个观点”的局面开始被扭转过来了,呈现出了“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
Abstract The symposium was successfully held in September 24,2016 at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Henan Province,China. Many geologists in China attended this symposium,and they enthusiatically discussed the problem of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SSDS),seismites etc. the products of this symposium are as follows: (1)The terms “SSDS”and “Multi-origin of SSDS”were accepted by numerous geologists. (2)The definition of seismites by
“ 多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 专题研讨会, 在2016年9月24日, 在第14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期间, 在河南焦作的河南理工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共收到中文全文文章7篇, 已有1篇在《古地理学报》中文版2016年第5期中刊出; 英文全文文章6篇, 已有4篇在《古地理学报》英文版2016年第4期刊出。本次研讨会共宣读文章10篇, 出席人数达200人以上。200个座位的会场座无虚席。
这是中国地质学界召开的第1次“ 多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 专题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将对中国的和国外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的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
为什么要召开这次“ 多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 专题研讨会?这是中国近30年来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研究的形势需要。
近30年(1987— 2016)来, 中国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地震岩” 、“ 震积岩” 、碎屑注入体等的研究, 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绩, 龚一鸣、宋天锐、乔秀夫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 关于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成因, 几乎是一个观点, 即具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几乎都被认为是“ 震积岩” 。
为了扭转这个“ 几乎是一个观点” 的局面, 在2016年年初, 冯增昭等写了一篇《中国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研究简评》, 寄发给国内外的多位专家, 抛砖引玉, 希他们为“ 多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 专题研讨会写文章、出席这次专题研讨会, 在会上宣读论文, 对“ 地震岩” 、“ 震积岩”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碎屑注入体等的特征及其成因, 展开学术讨论和争鸣。优秀的文章将在《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及英文版发表。
我们的倡议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积极响应, 许多文章陆续发来。
山穆玕(Shanmugam, 2016)的《地震岩问题》(The seismite problem)是我们收到的国外专家写的第1篇文章。
在此次研讨会开始时, 我把(1)《古地理学报》英文版2016年第4期100册, 其中有Feng等(2016)的《中国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研究简评》、山穆玕的《地震岩问题》(Shanmugam, 2016)、范龙等的《拉脱维亚晚冰期冰川均衡隆长引发的高频率高震级形成的地震岩》和《叠层石对地震震动的响应: 东印度古元古界Chaibasa组的Tomboliths》(Van Loon et al., 2016; Van Loon and Mazumder, 2016); (2)《古地理学报》中文版2016年第5期100册, 其中有张邦花等(2016)的《山东郯城麦坡中更新世地震事件记录》; (3)冯增昭等(2017)的《中国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研究简评》(中文)50册; (4)山穆玕(2017)的《地震岩问题》中译本50册; (5)冯增昭(2017)的《< 地震岩问题> 中译本序》50册; 奉赠给出席这次研讨会的专家们, 作为我的主题发言的参考文献。敬请批评和指教。
毛泽东(1937a)说: “ 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 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 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 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 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 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其错误。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理由就在这个地方” 。
邓小平(1982)更进一步说: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这次研讨会的任务就是用我们47年(在全世界)和30年(在中国)的地质实践, 对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地震岩” 、“ 震积岩” 、碎屑注入体等的定义、形成过程及成因理论, 进行检验, 验证其理论的真理性是否完全和正确。如果这些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或有错误, 我们应纠正之。
在这次研讨会后以后, 我们对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地震岩、“ 震积岩” 、碎屑注入体等的认识, 还要受地质实践的再检验。
这是一个“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毛泽东, 1937a)的过程。我相信, 通过这次研讨会的讨论和争鸣, 通过会后的地质实践的再检验,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地震岩” 、“ 震积岩” 、碎屑注入体等的定义、形成过程及成因理论的真理性, 会愈来愈明白的。
本次“ 多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 专题研讨会开得很成功, 确实是一次“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 的学术研讨会。广大的地质学家不仅在会上, 而且在会前和会后, 对我的主题发言以及《中国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研究简评》、山穆玕的《地震岩问题》(中译本)、《< 地震岩问题> 中译本序》等文章, 提出了许多评论、批评和建议, 有同意的和赞赏的, 也有不同意的和反对的。现把这些不同的认识作一个如下的总结, 敬请广大的中外地质学家继续批评、评论和指正。
当然, 本次研讨会的这些认识还要接受今后国内外的地质实践的再检验。
“ 多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 是对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成因问题的概括性的认识, 广大的地质学家都同意这一认识。因此这一个成因性的术语也可以继续使用下去。
这是本次研讨会的最重要的共识之一。
3.2.1 赛拉赫的地震岩的定义 赛拉赫(Seilacher, 1969)提出的地震岩的定义是“ 具断层— 粒序的岩层可定为地震岩” 。
这个定义确实是有问题的。这是因为:(1)赛拉赫(Seilacher, 1969)提出的“ 4个粒序岩层” (自上而下为:a— 粥状层, b— 破碎层, c— 破裂层, d— 未受干扰层), 并不是粒序岩层。他也没有提出这“ 4个粒序岩层” 是地震引起的任何证据。全世界的广大地质学家到现在为止均未接受这“ 4个断层— 粒序岩层” 。(2)在赛拉赫(Seilacher, 1969)研究的露头的附近地区, 后来的多位地质学家已发现了多个三明治式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但它们均与地震无关。
山穆玕(Shanmugam, 2016)的《地震岩问题》对赛拉赫(Seilacher, 1969)提出的“ 地震岩” 这一个术语, 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甚至否定。请参阅山穆玕(2017)的《地震岩问题》中译本中的“ 1.1地震岩问题” 和“ 2.3‘ 地震岩’ 这一术语的成因剖析” 。
我同意山穆玕(Shanmugam, 2016)的意见。
3.2.2 现在许多地质学家的地震岩的定义 现在, 在中国和国外, 还有一个许多地质学家都认可的地震岩的定义, 即“ 地震岩是真正由地震引起的具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 。
在这次研讨会中, 多数地质学家都同意这个地震岩的定义。我也同意这个定义。
但是, 这个地震岩的定义却与赛拉赫(Seilacher, 1969)的定义相差甚远。
山穆玕(Shanmugam, 2016)的《地震岩问题》认为, 赛拉赫(Seilacher, 1969)提出的“ 地震岩” 这一个术语应该废弃。
范龙等(Van Loon et al., 2016)更提出“ 地震岩这一个术语应该尽快废弃” 。
在《< 地震岩问题> 中译本序》(冯增昭, 2017)中, 我说: “ 地震岩这个术语在国内外已使用了47年, 它是否应该废弃, 应由国内外广大的地质学家讨论决定, 由地质实践决定” 。
在《中国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研究简评》中, 我说: “ 范龙等(Van Loon et al., 2016)的文章的题目的第一个单词就是‘ seismites’ (地震岩)。因此, ‘ 尽快废弃地震岩的这个术语’ 并不是能尽快做到的,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在这次“ 多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 专题研讨会中, 多数地质学家都不同意废弃“ 地震岩” 这个术语, 都主张应保留这个术语。
我的意见是: (1)赛拉赫(Seilacher, 1969)提出的“ 地震岩” 这个术语应该废弃, 因为它不符合地质实际情况。(2)但是, 现在许多地质学家都认可的另一个地震岩定义, 即“ 地震岩是真正由地震引起的具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 , 则不应废弃和可以继续使用。
如前所述,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多成因的。 因此:
具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 地震岩。
具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 地震岩。
应把地震岩仅限于真正由地震引起的具有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
这个认识应是本次研讨会的又一个重要的共识。
龚一鸣(1987, 1988)教授把英文术语“ seismites” 译为“ 震积岩” , 并与“ 海啸岩” (tsunamites)和风暴岩(tempestites)并列, 从而把国外的术语引进中国的地质文献中。功不可没。
但是, 从翻译的角度看, 这个英文术语“ seismites” 应译为“ 地震岩” , 不应译为“ 震积岩” 。
“ 地震岩” 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具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 它与英文术语“ seismites” 的含义完全一致, 它应是“ seismites” 的中文译名。
但是, “ 震积岩” 是由地震和沉积作用共同引起的具有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显然, 这个“ 震积岩” 的定义与“ 地震岩” 的定义是不相同的。
地震是沉积作用以后的事件, 它与形成软沉积物的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没有关系。
因此, “ 震积岩” 是个误译的术语, 不应继续使用下去。
假如有的地质学家愿意继续使用“ 震积岩” 这个术语, 他们应重新给“ 震积岩” 下定义, 并明确指出这个新定义的“ 震积岩” 不是“ seismites” (地震岩)的中文译名。
在《< 地震岩问题> 中译本序》中, 我曾指出: “ 砂墙、砂脉、砂管、砂喷、泥火山等碎屑注入体, 主要是在软沉积物已经固结成岩以后, 受液化作用而产生的向上逃泄的孔隙水形成的。碎屑注入体是多成因的, 地震仅仅是引起液化作用从而形成碎屑注入体的触动因素之一。因此, 碎屑注入体不一定是地震岩, 更不一定是‘ 原地地震’ (Einsele et al., 1996)的标志。如果把它们当作地震岩或原地地震的标志, 应有令人信服的证据” 。
大家对这个看法还没有什么异议。
有的地质学家说, 在《< 地震岩问题> 中译本序》中, 我对山穆玕的《地震岩问题》评价过高, 而对该文中的问题却指出的不够。
3.6.1 关于评价过高 关于“ 评价过高” , 主要指在《< 地震岩问题> 中译本序》中, 我说该文“ 最大的贡献是对赛拉赫(Seilacher, 1969)提出的‘ 地震岩’ 这个术语的挑战” , 而且“ 是一个有据、有识和有胆的挑战” 。
我认为我的这个评价是恰当的。
第一, 赛拉赫(Seilacher, 1969)提出的 “ 地震岩” 这个术语, 即“ 具断层— 粒序的岩层可定为地震岩” , 确实有问题, 因为它不符合地质实际。在1969年以后, 许多地质学家在赛拉赫(Seilacher, 1969)研究的露头的附近地区, 发现了多个三明治式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而这些构造均与地震无关。但赛拉赫(Seilacher, 1969)却没有发现这些三明治式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第二, 赛拉赫(Seilacher, 1969)提出的“ 4个粒序岩层” , 并不是粒序岩层, 他也没有提出这“ 4个粒序岩层” 与地震的任何关系的证据。
因此, 山穆玕的《地震岩问题》对赛拉赫(Seilacher, 1969)提出的“ 地震岩” 这一术语的挑战和否定, 是有根据的和有道理的。
自从赛拉赫(Seilacher, 1969)提出 “ 地震岩” 这个术语至今已47年。山穆玕(Shanmugam, 2016)是第一个地质学家, 从根源上对“ 地震岩” 这一术语, 进行全面地和系统地挑战和否定。
如前所述, 现在广大的地质学家关于“ 地震岩” 的定义, 即“ 地震岩是真正由地震引起的具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 , 与赛拉赫(Seilacher, 1969)的“ 地震岩” 的定义, 即“ 具断层— 粒序岩层可定为地震岩” , 大不相同。因此, 赛拉赫(Seilacher, 1969)的“ 地震岩” 的定义早就应该废弃了。但是, 在此47年中, 却没有人这么做。而山穆玕(Shanmugam, 2016)却这么做了。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因此, 我说: 山穆玕(Shanmugam, 2016)对赛拉赫(Seilacher, 1969)提出的“ 地震岩” 这个术语的挑战和否定, 是“ 有据、有识和有胆” 的。我认为我这个评价是恰当的。
在这里, 我还要说明一点, 即山穆玕仅仅是对赛拉赫(Seilacher, 1969)提出的“ 地震岩” 这个术语的挑战和否定, 他对赛拉赫在地质学、古生物学和遗迹化石学上的巨大贡献, 则是肯定的。
我们应当学习这种言之有据(对学术问题)和言之有礼(对作者)的挑战精神。
3.6.2 关于山穆玕的《地震岩问题》中的问题 在《< 地震岩问题> 中译本序》中, 我对山穆玕(Shanmugam, 2016)的《地震岩问题》中的问题, 确实指出的不够。
《地震岩问题》(Shanmugam, 2016)中的最大的问题就是“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不能揭示触动因素的任何东西” 。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哲学中的“ 不可知论” 。但是, 在《< 地震岩问题> 中译本序》中, 我没有写出这4个字。
在《< 地震岩问题> 中译本序》中, 我引用了毛泽东(1937b)的《矛盾论》中的话, 说明山穆玕的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 但我没有明确地指出他的这个观点是“ 不可知论” 。因为我是给山穆玕的文章的中译本写序, 应主要写该文的主要贡献, 而对其中的问题应含蓄地指出为宜。因此我说: “ 假如能用《矛盾论》的方法, 研究有多种矛盾存在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形成过程, 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 则沉积记录中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就能揭示触动因素的一些东西, 即能揭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成因的一些东西” 。
假如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成因是不可知的, 那我们这些从事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研究的地质学家, 就是无能的和白吃饭的。
其实, 山穆玕在他的文章的实例中, 例如在《< 地震岩问题> 中译本序》的4.5节中的例1和例2中, 已经把它们的成因说出来了, 只是没有指出这些实例中的主要矛盾即主要成因是什么。这说明山穆玕本人以及其他不少的地质学家还缺乏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 还缺乏《矛盾论》的思想方法, 尚不善于在多种矛盾存在的复杂过程中, 找出它的主要矛盾。
此外, 还有一些问题。
例如《地震岩问题》(Shanmugam, 2016)中的图2“ 岩心中的硬石膏岩层的微褶皱” 。硬石膏岩层是有可塑性的, 它的变形构造与页岩、砂岩等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大不相同。我曾建议山穆玕删去这幅图及其在正文中的文字说明。但是他难以割爱。这样也好, 我们因此而多了一个沉积岩的变形构造与软沉积物的变形构造的对比实例。
又如在山穆玕《地震岩问题》(Shanmugam, 2016)中, 没有把“ 触动因素” 和“ 触动机制” 区分开。他在这一篇文章中同时使用这两个同义的术语, 因而增加了读者的阅读该文的难度。我也曾建议他在该文中仅用“ 触动因素” 这一术语。但他认为问题不大, 未采纳我的建议。因此, 我只好在该文的中译本中, 在相关的地方加上“ 译者注” , 便于中国的读者阅读。
又如我认为碎屑注入体和双向叠层构造是沉积构造, 不一定是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学术性的问题, 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我不能勉强山穆玕同意我的观点。
总之, 尽管山穆玕的《地震岩问题》(Shanmugam, 2016)中有这些问题, 但这篇文章确实是一篇内容十分丰富的、有独到见地的、有棱角的文章, 是一篇有据、有识和有胆的挑战性的文章。它对中国从事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研究的地质学家很有用处。此文已经引起了此次“ 多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 专题研讨会的热烈讨论和争鸣, 已经为此次研讨会立了功。此文对扭转中国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研究中的“ 几乎是一个观点” 的局面, 立了功。
本次研讨会的一些主要认识如下:
1)“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是一个很好的描述性术语, 应继续使用下去。“ 多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是对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成因问题的概括性认识, 广大的地质学家都同意这一认识, 因此亦可以继续使用下去。
2)赛拉赫(Seilacher, 1969)提出的“ 地震岩” 的定义, 即“ 具断层— 粒序的岩层可定为地震岩” , 应当废弃。但是, 现在广大地质学家都认可的“ 地震岩” 的定义, 即“ 地震岩是真正由地震引起的具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 , 则不应废弃和可以继续使用。应把“ 地震岩” 严格地限制在真正由地震引起的具有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
3)“ 震积岩” 是一个误译的术语, 不宜继续使用。如果有的地质学家想继续使用这个术语, 他们必须对这个术语重新定义, 并指明这个重新定义的术语不是“ seismites” (地震岩)的中文译名。
4)碎屑注入体也是多成因的, 地震仅是其成因之一。碎屑注入体不一定的地震岩, 更不一定是“ 原地地震” 的标志。
5)本次研讨会的最重要的成果, 就是扭转了中国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地震岩研究中的“ 几乎是一个观点” 的局面, 即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多成因的, 它们不一定是地震岩。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次研讨会引起了中国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和地震岩研究中的“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 的学术气氛。
当然, 本次研讨会的一些认识, 还要受到会后的中外地质实践的再检验, 纠正这些认识的不完全性或错误。
祝贺本次研讨会的成功!感谢众多的中外地质学家对本次研讨会的大力支持!
致谢 感谢山穆玕(G. Shanmugam)教授、杜远生教授、龚一鸣教授和苏德辰教授对本文中文稿和英文稿的评审及提出的许多珍贵意见。感谢王媛同志和刘敏同志对本文中文稿和英文稿提出的许多修正意见。感谢吴晓鸣同志对本文中文稿和英文稿十多次打字工作的辛勤劳动。
本文的英文稿已在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2017, 6(1):1-6, 刊出。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