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王帅,男,1989年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煤田地质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E-mail: 1015351960@qq.com。
通讯作者简介 邵龙义,男,1964年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含煤、含油盆地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E-mail: ShaoL@cumtb.edu.cn。
二连盆地巴彦宝力格煤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利用钻孔和测井资料对赛汉塔拉组层序格架下的古地理演化特征和聚煤作用进行研究,识别出 3种层序界面类型: 区域不整合面、河道下切谷冲刷面和对应整合面,将赛汉塔拉组划分为 2个三级层序,厚煤层主要发育于层序 Ⅰ湖侵体系域早期和晚期。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恢复了层序格架下的古地理格局,古地理单元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和滨浅湖。有利聚煤环境为扇三角洲平原与滨浅湖过渡带、滨浅湖,具有合适的基底沉降速率并且受到较小的陆源碎屑影响。从层序 Ⅰ到层序 Ⅱ,煤层厚度减小,聚煤作用减弱;多层厚煤层的形成受基底沉降震荡性、周期性的影响,受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比值不断变化的控制。层序 Ⅰ发育时期,研究区中部为下一步煤炭资源和煤层气勘探的有利区。
About the first author Wang Shuai,born in 1989,is a Ph.D. candid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Beijing),and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ar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E-mail: 1015351960@qq.com.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Shao Long-Yi,born in 1964,is a professor of School of Geoscience and Surveying Engineering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Beijing). He is currently engaged in sedimentar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coal and oil basins in China. E-mail: ShaoL@cumtb.edu.cn.
The Bayanbaolige Coalfield of Erlian Basin is rich in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the palaeogeographic evolution and coal accumulation i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Saihantala Formation based on data of boreholes and logging curves. Three types of sequence boundary, including regional unconformities, basal erosional surfaces of the incised valley fills and correlative conformities, were recognized. Accordingly, the Saihantala Formation was divided into two third-order sequences, and thick coal seams were developed in the early and late transgressive system tract of Sequence Ⅰ. The palaeogeographic pattern were re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mapping method, and the palaeogeographic units include alluvial fan, fan delta plain and shoreline-shallow lake. The favorable coal-forming sites were in the lakeshore-shallow lake, the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fan delta plain and lakeshore-shallow lake where moderate subsidence was maintained and there was little input of coarse-grained sediments. Seam thickness and coal accumulation decreased from Sequence Ⅰ to Sequence Ⅱ.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ck coal seams of multilayers, which were affected by intermittence and periodicity of subsidence, were controlled by 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ratio between the accommodation increase rate and the peat accumulation rate. For the Sequence Ⅰ,the central study area is the favorable area for the exploration of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 in the future.
巴彦宝力格煤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孙斌等, 2008), 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整个二连盆地或单个凹陷的构造演化、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李思田, 1988; 祝玉衡等, 2000; Lin et al., 2001; 梁宏斌等, 2010; 王东东等, 2013; Bonnetti et al., 2014; 王帅等, 2015), 认为二连盆地早白垩世经过了多个阶段的演化, 每个演化阶段具有特定的沉积相组合关系并与油、煤的赋存有着紧密关系, 断陷盆地同沉积断层和基底沉降差异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沉积环境以冲积扇、辫状河、扇(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为主, 将下白垩统划分分为3个三级层序。但对巴彦宝力格煤田赛汉塔拉组含煤岩系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问题研究比较少, 尤其是对断陷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古地理、可容空间、构造演化阶段与聚煤作用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通过对巴彦宝力格煤田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钻孔和测井资料综合研究, 识别关键层序界面, 建立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格架, 对层序格架下的古地理特征和可容空间控制下的聚煤作用进行分析。
二连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是在内蒙古— 大兴安岭海西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断陷沉积盆地, 处于中朝板块(华北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缝合线上(祝玉衡等, 2000), 盆地内划分为“ 五坳一隆” 六大构造单元, 川井坳陷、乌兰察布坳陷和马尼特坳陷组成北部坳陷带, 腾格尔坳陷和乌尼特坳陷组成南部坳陷带, 中部为苏尼特隆起(图 1), 形成了南北坳隆分带的构造格局, 盆内凹凸相间共有约53个凹陷(王东东等, 2013; 漆家福等, 2015)。早白垩世, 二连盆地整体处于燕山中期构造运动后的伸展、拉张阶段, 发育一系列形态各异的小型断陷盆地, 先后形成了以湖相泥岩为主的沉积和含煤粗碎屑岩沉积(祝玉衡等, 2000)。
巴彦宝力格煤田位于苏尼特隆起东北部(图 1)朝克乌拉凹陷内, 下白垩统为自下而上可分为阿尔善组、腾格尔组和赛汉塔拉组, 分别对应于断陷的初始拉张阶段、稳定沉降阶段、萎缩阶段, 其中赛汉塔拉组为主要含煤地层。赛汉塔拉组下部以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为主, 含煤性较好, 是主要的含煤段; 上部以砾岩、砂岩为主, 含煤性较差。自下而上碎屑岩逐渐变粗, 并经历了湖泊— 扇三角洲— 冲积扇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
作者以33口煤田钻孔和测井资料为基础, 运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等理论, 从典型钻孔剖面研究入手, 通过层序格架下沉积环境对比分析, 建立等时地层层序格架, 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冯增昭, 2004), 恢复三级层序格架下的古地理格局, 分析研究区聚煤特征。在本次层序地层学研究中, 层序的定义及体系域的划分采用Exxon公司“ Vail” 学派的观点, 即层序是一套相对整合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单元, 以不整合面及横向上可与之对比的整合面为界(van Wagoner et al., 1990)。
结合野外剖面观察和钻孔、测井资料分析, 在研究区赛汉塔拉组识别出3种相, 分别为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
冲积扇是在洪水季节、山洪暴发时, 大量粗碎屑物质在出山口堆积而成的扇形体。主要分布于断陷湖盆的陡坡两侧和凹陷长轴方向的断鼻构造上, 受区域拉张断陷构造活动和边界断裂走向的控制。可进一步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缘, 在本区以扇根沉积为主。扇根以发育块状混杂砾岩、叠瓦状砾岩为主, 底部发育凹凸不平的冲刷充填构造, 砾石直径最大可达6, cm, 颗粒支撑, 分选差, 磨圆中等至较好(图 2-a, 图 3)。
扇三角洲是冲积扇进入稳定的水体形成的, 一般发育在断陷盆地的陡坡, 具有近物源、粗碎屑、面积小、厚度大和窄相带的特征, 进一步可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在本区扇三角洲相沉积以扇三角洲平原为主。扇三角洲平原主要由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决口扇等沉积组成, 分流河道岩性以砂砾岩、粗砂岩为主, 泥质含量高, 分选性差, 杂基支撑, 发育板状交错层理(图 2-b)和凹凸不平的冲刷充填构造(图 4)。分流间湾以粉砂岩、泥岩以及碳质泥岩和煤层为主, 发育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和块状层理, 发育植物化石。决口扇以中、细砂岩为主, 发育平行层理。
研究区湖泊相以滨浅湖为主, 滨浅湖主要由滨湖和浅湖组成, 滨湖沉积以低角度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沙纹层理的细砂岩为主, 分选性和磨圆度好、成熟度高, 可见植物茎化石和炭屑。浅湖沉积多为波状层理和水平层理粉砂岩和暗色泥岩(图 5), 层面上可见波痕、干裂等暴露标志, 亦可见生物扰动构造粉砂岩, 部分泥岩中可见生物潜穴和炭化的植物叶片化石。
3.1.1 层序界面 依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和研究区露头剖面、钻孔和测井资料, 研究区识别的层序界面主要有3种:
1)区域不整合面。研究区赛汉塔拉组与上覆新生界为一区域不整合面, 与下伏腾格尔组之间为角度不整合, 代表沉积间断或遭受剥蚀。
2)河道下切谷冲刷面。伴随着基准面下降, 由河流回春作用形成。下切谷充填沉积以叠置的厚层砂砾岩或砂岩为特征(图 2-a), 测井曲线形态上表现为箱型, 图 6和图7中层序Ⅰ 和层序Ⅱ 之间的河道下切谷冲刷面为典型的层序界面。
3)对应整合面。主要出现在凹陷中部滨浅湖环境中, 与凹陷边缘河道下切谷冲刷面相对应, 如图 8中19-4孔和9-2孔中层序Ⅰ 和层序Ⅱ 的分界面。
3.1.2 初始湖泛面 指低位正常湖退与湖侵的分界面, 标志着地层叠置方式由进积向退积转变(Catuneanu et al., 2009)。初始湖泛面理论上为湖水漫过低位下切谷所形成的湖泛面。通常将河道下切谷砂砾岩或砂岩之上覆盖的泥岩、粉砂岩等细粒岩石的底面作为初始湖泛面, 测井曲线上的特征表现为自然伽马值快速增大、视电阻率值快速减小(图 7, 图 8)。
3.1.3 最大湖泛面 该界面为一个基准面旋回内基准面上升速率增加最快时形成的沉积面, 为湖侵与高位正常湖退的分界面(Catuneanu et al., 2009)。 研究区内一般将厚层泥岩或粉砂岩的底板或全区发育煤层的顶板作为最大湖泛面, 测井曲线特征上表现为高自然伽马值、低视电阻率值(图 7, 图 8)。
根据以上层序界面识别原则, 结合前人研究分析二连盆地赛汉塔拉组时间跨度约为7.5, Ma(113— 105.5, Ma)(孙革和郑少林, 2000; 全国地层委员会, 2014; ICS, 2016), 将赛汉塔拉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 每个三级层序平均时间跨度为3.75, Ma, 结合初始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将每个三级层序划分为相应的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图 6, 图 7, 图 8)。
层序Ⅰ 对于赛汉塔拉组下段, 初始湖泛面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岩或滨湖砂岩之上, 最大湖泛面位于全区较发育的厚煤层顶板之上, 发育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岩性以砾岩、粗砂岩和细砂岩为主, 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和滨浅湖沉积; 湖侵体系域岩性以泥岩和煤为主, 主要形成于滨浅湖; 高位体系域岩性以粗砂岩、细砂岩和泥岩为主, 主要为滨浅湖和扇三角洲平原沉积。在研究区北部西北— 东南方向(图 7), 沉积环境表现为冲积扇— 扇三角洲— 滨浅湖的变化, 其沉积中心位于5-2孔附近, 煤层主要形成于滨浅湖, 位于湖侵体系域晚期, 厚煤层主要分布在5-2孔和5-4孔附近。在研究区西南— 东北方向(图 8), 研究区大部分沉积环境以滨浅湖为主, 其沉积中心位于9-2孔附近, 煤层主要形成于滨浅湖, 位于湖侵体系域早期和晚期, 厚煤层主要分布在8-6孔、Y15孔和19-4孔一带, 聚煤作用较强。
层序Ⅱ 对应赛汉塔拉组上段, 初始湖泛面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岩之上, 最大湖泛面位于厚层泥岩顶板之上, 发育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岩性以砾岩和细砂岩为主, 主要为冲积扇和扇三角洲平原; 湖侵体系域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 主要形成于扇三角洲平原和滨浅湖; 高位体系域岩性以粗砂岩、细砂岩和泥岩为主, 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和滨浅湖。在研究区北部西北— 东南方向(图 7), 沉积环境表现为扇三角洲平原— 滨浅湖的变化, 其沉积中心位于5-2孔附近。在研究区西南— 东北方向(图 8), 沉积环境表现为扇三角洲平原— 滨浅湖的变化, 其沉积中心位于9-2孔附近, 煤层主要形成于滨浅湖沉积环境, 位于高位体系域。聚煤作用较差, 仅在部分地区发育煤层。
以33口煤田钻孔资料为基础, 分别绘制各三级层序的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图 9, 图 10)、砂泥比等值线图(图 11, 图 12)和煤层厚度等值线图(图 13, 图 14), 古地理图的绘制主要依据砂泥比等值线图, 并结合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对比图(图 7, 图 8)进行修改。根据砂泥比值划分古地理单元, 砂泥比值0~0.5确定为滨浅湖, 0.5~1.5确定为扇三角洲平原, 大于1.5确定为冲积扇。
层序Ⅰ 时期, 沉积物岩性以细碎屑岩为主, 垂向上沉积序列主要由厚层泥岩夹细砂岩、粉砂岩和褐煤组成, 这反映了层序Ⅰ 时期沉积环境以滨浅湖为主, 对应于凹陷萎缩早期阶段, 总体上表现为湖泊面积较大、沉积物缓慢进积的充填过程。地层厚度介于44~221, m之间, 平均值为133, m, 厚度较大值主要分布在凹陷的中部和东北, 向西北和东南方向变薄, 说明凹陷的沉降中心位于研究区中部和东北部(图 9), 大体沿凹陷东南部断层展布。煤层总厚度介于0~55, m之间, 平均值为14, m左右, 最大值分布在凹陷中部(图 13)。古地理单元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和滨浅湖, 当时主要物源来自凹陷东南方向, 次要物源来自凹陷西北方向。扇三角洲平原和滨浅湖是该期主要的古地理单元。
层序Ⅱ 时期, 与层序Ⅰ 时期相比, 沉积物粒度变化较大, 岩性以粗碎屑岩为主, 垂向上沉积序列主要由厚层砾岩、粗砂岩与泥岩互层组成, 具有向上变细的典型特征, 这反映了层序Ⅱ 时期沉积环境以冲积扇为主, 对应于凹陷萎缩晚期阶段, 总体上表现为湖泊面积变小、沉积物快速进积的充填过程。地层厚度介于87~291, m之间, 平均值为165, m, 厚度较大值分布在凹陷的中部和东北, 向西北和东南方向变薄, 说明凹陷有2个明显的沉降中心, 位于研究区中部和东北部(图10), 大体沿凹陷西北和东南部断层展布。煤层总厚度介于0~22, m之间, 平均值为2, m左右, 最大值分布在凹陷西北部(图 14)。古地理单元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和滨浅湖, 当时主要物源来自凹陷东南方向, 次要物源来自凹陷西北和东北方向。冲积扇是该期主要的古地理单元。
聚煤作用主要受到古气候、古地理、古植物和基底沉降的综合影响(邵龙义等, 2011; Li et al., 2014)。研究区在赛汉塔拉组沉积时期处于温暖潮湿的古气候环境, 基底沉降主要受控于燕山运动中期构造运动影响下的西北— 东南方向构造挤压作用, 故研究区不同地区的聚煤差异性主要受到古地理和基底沉降的影响。其中基底沉降变化通常用地层厚度来表示, 古地理通过砂泥比值大小来反映。
从层序格架下古地理演化过程中各三级层序煤层厚度等值线图(图 13, 图 14)看, 在凹陷萎缩早期(层序Ⅰ ), 聚煤中心主要位于凹陷中部滨浅湖, 地层厚度介于70~180, m之间, 煤层总厚度表现为由聚煤中心向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方向减小; 在凹陷萎缩晚期(层序Ⅱ ), 聚煤中心主要位于凹陷扇三角洲平原与滨浅湖过渡带、地层厚度介于90~290, m之间, 煤层总厚度表现为由聚煤中心向冲积扇方向减小。故研究区内有利聚煤环境为扇三角洲平原与滨浅湖过渡带以及滨浅湖, 二者具有合适的基底沉降速率并且受到较小的陆源碎屑影响。
研究区构造对聚煤作用影响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一是凹陷边缘同沉积断层控制了沉积相的空间配置关系, 冲积扇和扇三角洲等粗碎屑主要分布在凹陷陡坡边缘, 而滨浅湖等细碎屑主要分布在凹陷中部, 由于从凹陷中心向凹陷边缘基底沉降速度的不同, 导致煤层发生强烈分叉变薄、尖灭; 二是凹陷内基底沉降差异性和沉积环境分布共同控制了凹陷内煤层厚度和层数。在凹陷中部和东北部基底沉降较大的地区, 沉积环境以滨浅湖和扇三角洲平原为主, 泥炭沼泽化期间覆水相对较深, 泥炭堆积时间较长, 受泥炭沼泽发育和潜水面周期变化的影响, 煤层总厚度相对较大, 并且与厚层泥岩互层(图 8)。由凹陷中部向西北和东南方向, 基底沉降速率较小, 沉积环境以冲积扇为主, 泥炭沼泽化期间覆水相对较浅, 煤层总厚度变小, 聚煤作用变弱。
可容空间是基准面变化速率和沉积物供给速率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前人研究表明, 控制聚煤作用的根本因素是泥炭的堆积和保存需要足够高的水位以覆盖正在腐烂的植物并同时要足够低的水位以确保活着的植物不被淹死, 这说明成煤植物生长、泥炭沼泽的形成需要在一定范围内的可容空间内进行(Stach et al., 1982)。同时厚煤层的形成需要持续的泥炭堆积和保存, 即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比值在1~1.18之间(Bohacs and Suter, 1997)。在内陆断陷盆地, 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基准面上升速率)主要受控于凹陷基底沉降速率。
层序Ⅰ 时期, 湖侵体系域以多层厚煤层与厚层细碎屑岩叠加为特征, 在凹陷中部总煤层厚度最大(图 15), 并向凹陷边缘和沉积中心分叉变薄, 甚至尖灭, 这反映了基底沉降震荡性、周期性。在凹陷中部, 当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长时间保持平衡时, 形成厚煤层; 当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大于泥炭堆积速率时, 泥炭堆积作用停止, 形成厚层泥岩; 在凹陷边缘, 当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小于泥炭堆积速率时, 泥炭暴露被氧化, 受陆源碎屑影响并在沉积物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形成粗碎屑岩。正是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比值不断变化, 导致了泥炭沼泽发育与消失的周期性变化, 沉积了厚煤层与泥岩、砂岩垂向叠加的序列。
层序Ⅱ 时期, 厚煤层仅在凹陷内局部地区出现, 沉积物以粗碎屑岩和细碎屑岩相互叠加为主(图 15), 说明此时期沉积物供给速率远大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 导致了粗碎屑岩以进积的方式由凹陷边缘向中部推进, 不适合大规模聚煤作用的发生。
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区层序格架下的古地理、基底沉降和可容空间变化与聚煤作用, 可以看出, 层序Ⅰ 时期研究区中部煤层厚度较大, 为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 且顶板岩性以滨浅湖环境下形成的厚层泥岩和粉砂岩为主, 这为煤层气的保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因此, 层序Ⅰ 时期研究区中部为下一步煤炭资源和煤层气的有利勘探区。
1)二连盆地巴彦宝力格煤田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发育3种层序界面类型: 区域不整合面、河道下切谷冲刷面和对应整合面, 分为2个三级层序, 每个三级层序划分为相应的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厚煤层主要位于层序Ⅰ 湖侵体系域早期和晚期。
2)恢复了赛汉塔拉组层序格架下的古地理格局, 古地理单元主要有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和滨浅湖。从层序Ⅰ 到层序Ⅱ , 垂向上总体呈从滨浅湖到冲积扇的演化过程。
3)有利聚煤环境为扇三角洲平原与滨浅湖过渡带和滨浅湖, 二者具有合适的基底沉降速率并且受到较小的陆源碎屑影响。
4)研究区内层序Ⅰ 到层序Ⅱ , 煤层厚度减小, 聚煤作用减弱。多层厚煤层的形成受基底沉降震荡性、周期性的影响, 受控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比值不断变化的控制。层序Ⅰ 时期研究区中部为下一步煤炭资源和煤层气勘探的有利区。
(责任编辑 李新坡; 英文审校 白国平)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