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贾进华,男,1965年生,博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研究。E-mail: jjh@petrochina.com.cn。
根据野外露头剖面,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西部的石炭系—二叠系沉积演化进行了分析。乌什凹陷西部在石炭纪夹于南天山残留海盆地和柯坪—温宿隆起之间,其地层和沉积与塔里木盆地内部有较大差异。早石炭世早期,本区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积的浅海陆棚环境,以索格当他乌断裂为界,早期的柯坪—温宿隆起控制了该时期的沉积作用。早石炭世晚期,本区首次海侵,早期的柯坪—温宿隆起部分被淹没,并伴随着强烈的构造沉降,形成半深水斜坡环境,沉积了一套以库鲁组和索格当他乌组为代表的近端—远端浊积扇的复理石沉积,并一直持续到晚石炭世早期。晚石炭世晚期,本区又一次规模较大的海侵,柯坪—温宿隆起大部分被淹没,原隆起区为开阔海台地环境,北部和西部边缘发育典型的台地边缘相生物礁,向北延伸可达乌什北的克孜布拉克地区,再向北为礁前斜坡和浅海陆棚环境,并持续到中二叠世早期。中二叠世以后,伴随周缘地区大规模的陆内火山喷发,该区发生大规模海退。晚二叠世末,随着塔里木板块与中天山地块的拼合以及海西期天山造山带的形成,南天山洋消失,结束了海相沉积,进入了陆相沉积阶段。
About the first author:Jia Jin-Hua,born in 1965,is a senior engineer of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PetroChina.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reservoir geology and petroleum geology. E-mail: jjh@petrochina.com.cn.
Based on the outcrop profile and regional geological data,the 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Carboniferous-Permian in western Wushi sag was investigated. The Carboniferous western Wushi sag is located between the southern Tianshan residual sea basin and Keping-Wensu uplift,and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inner Tarim Basin.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Early Carboniferous,as the boundary of Suogedangtawu Fault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Keping-Wensu uplift controlling the sedimentation,there were shallow shelf environment that was dominated by shore littoral and diamictic carbonate. During the late stage of Early Carboniferous,the first marine-flooding made Keping-Wensu uplift partially submerged,which was accompanied by a strong subsidence,forming bathyal slope environment. The flysch deposition of the proximal-distal turbidite fan typified by Kulu Formation and Suogedangtawu Formation are seen to occur within such bathyal slope environment,and continued until the early stage of Late Carboniferous. During the late stage of Late Carboniferous,another large-scale transgression occurred in this area,which,in turn,made Keping-Wensu uplift mostly submerged. The original uplift,then shifted to the open platform environments. Typical platform margin reef we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north and west edge of the study area,and northward extended to Kezibulake area,outward to the reef front slope and shallow shelf environment,which was continued until the early stage of Middle Permian. After the Middle Permian,due to the large-scale intracontinental volcano activity,large-scale regression developed in this area. At the end of the Late Permian,accompani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arim Plate and Middle Tianshan Massif,the South Tianshan Ocean disappeared and formed the ancient Tianshan orogenic belt of the Hercynian period. This completely ended the marine sediments and entered the stage of continental depositio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niferous shoreline facies sandstones,the reef limestone reservoirs of the Early-Middle Permian were widely distributed,the buried depth of the reservoirs is relatively shallow an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relatively good,giving rise to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乌什凹陷是塔里木盆地的二级构造单元, 位于西南天山造山带的南缘, 南为温宿凸起, 东为拜城凹陷, 是库车坳陷向西延伸部分, 西起阿合奇、柯坪隆起, 东接吐孜阿瓦特构造带— 秋里塔格构造带(王招明等, 2002; 贾进华等, 2004)。乌什凹陷是一个近北东向展布、发育于古生界基底之上的长条状中— 新生代沉积凹陷, 面积约3400ikm2, 其中, 新生代沉积厚度较大, 达3000~4000im。1986年塔里木综合研究联队曾将其划归柯坪断隆构造单元, 认为乌什凹陷是一个新近系的山间凹陷。在1998年ESSO公司的前期研究中将乌什凹陷称为乌什次盆(Wushi Sub-basin)。乌什凹陷相对于温宿凸起而言, 以前寒武系基底埋藏较深、中生界比较发育、新生界厚度较大为特征。在空间上, 盆地西部和东部由于边界构造变形和沉积地层分布的不同, 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在时间上, 中生代以来具有多期次的构造变形特点。
自从乌参1井和神木1井白垩系获得油气重大突破以来, 对乌什凹陷的中生界开展了多轮的地层、构造、沉积等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 但由于该区中生界构造— 岩性油气藏的复杂性, 以及对乌什凹陷的前中生界基底认识的不足, 导致该区的勘探处于瓶颈期。石炭系— 二叠系作为乌什凹陷基底地层, 对其地层和沉积演化的研究, 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乌什凹陷的形成和演化的历史, 并在该地区寻找新的勘探目的层。
伴随着中元古代全球Rodinia超大陆的解体, 南天山呈拉张裂陷, 由裂陷盆地发展成为南天山洋, 早古生代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和结构复杂的多岛洋(刘本培等, 1996; 王宗秀等, 2017), 其形成机制可能与奥陶纪中天山北侧洋壳向南俯冲而引起的弧后扩张有关(李继亮, 1989), 志留纪— 泥盆纪, 南天山洋是塔里木北缘浅海陆架裂解产生的小洋盆(吴浩若和李忠, 2013)。而乌什地区处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王招明等, 2002), 南部沉积了一套滨岸相碎屑沉积体系。
晚古生代, 是柯坪隆起— 乌什残留海盆地演化阶段(王招明等, 2002)。泥盆纪— 早石炭世, 乌什地区延续了早期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特征(李忠等, 2015), 至少石炭纪南天山洋已经逐渐萎缩成为一个残留海盆地(刘本培等, 1996)。石炭纪— 早二叠世, 南天山洋西部仍存在残余海盆, 中二叠世, 残余海盆消失(高小芬等, 2014)。当时的南天山洋在石炭纪属于古特提斯洋的分支(吴浩若和李忠, 2013)。乌什凹陷正是在这样一个构造背景下发育起来的。同时, 南部的柯坪隆起也受边界逆冲断裂控制, 与阿克苏古陆核连为一体, 成为一个古陆剥蚀区, 该古隆起有可能与塔北隆起能连接。石炭纪— 二叠纪的海相沉积遍及整个柯坪隆起, 并有地层向南逐渐减薄的趋势(吴根耀等, 2013)。此时, 隆起范围萎缩到温宿凸起, 并向东有可能与塔北隆起连为一体。
晚古生代末— 中生代初, 是温宿凸起— 乌什前陆凹陷演化阶段(王招明等, 2002)。随着晚古生代末南天山碰撞造山作用(李曰俊等, 2009), 受天山造山带强烈的逆冲推覆作用, 在天山南麓形成库车前陆盆地, 乌什凹陷则为库车前陆盆地的最西端。此时, 西部柯坪隆起和温宿凸起连为一体, 为统一的古陆剥蚀区, 向东它们可能与塔北隆起相连, 成为库车前陆盆地的前缘隆起区。
根据现今地质填图, 乌什凹陷地层分布在西部和东部有较大差异, 大致以阿克苏河为界, 西部地区以古生界和新生界为主, 缺失中生界, 新生界直接覆盖在上古生界之上。东部地区以中生界和新生界为主, 属于库车地层分区(图 1)。
文中研究区是指乌什凹陷西部的乌什地区, 涉及周边乌什县城南的库鲁和北缘的克孜布拉克及其以西地区(图 1)。石炭系划分为下统和上统, 二叠系分为下、中统(表 1)。其中下石炭统— 上石炭统下部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前和中部的阿合奇— 乌什一带, 上石炭统— 中下二叠统分布范围较广。中二叠统以上地层普遍缺失。
乌什凹陷西部石炭系— 二叠系自下而上为蒙达勒克组(C1m)、乌什组(C1w)、库鲁组(C1k)和索格当他乌组(C2s)、康克林组(C2-P1k)。北部克孜布拉克地区主要为康克林组(C2-P1k)和昆克拉契组(P2kl)。西部阿合奇以西地区主要为巴什索贡组(C1b)、别根他乌组(C2b)、扎尔加克组(C2-P1z)、卡克组(P1k)、昆克拉契组(P2kl)和萨热哲依组(P2s)。
石炭纪, 该区夹于南天山残留海盆地和柯坪隆起— 温宿凸起之间, 以前称为“ 木兹杜克台缘斜坡” 或“ 木兹杜克过渡带” (翟晓先等, 1991)。该套地层与塔里木盆地内部石炭系分属不同的地层系统, 并与塔里木盆地内部有较大差异, 其分布受控于南部的索格当他乌断裂(即乌什凹陷的南界)。晚石炭世— 早中二叠世, 南北地层统一, 形成范围更广的地层分布区, 它们与前石炭系的沉积基底和前寒武系的变质基底共同构成现今乌什凹陷基底。
蒙达勒克组是张师本和顾威国在1992年所建的组名(张师本等, 2003; 贾承造等, 2004), 典型剖面位于乌什县城南的库鲁剖面, 岩性为灰色块状砾岩与紫红色、浅绿灰色中层— 厚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瘤状泥晶灰岩互层, 厚172im。与下伏下志留统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与上覆乌什组为整合接触(图 2)。
乌什组是张师本和顾威国在1992年所建的组名(张师本等, 2003; 贾承造等, 2004), 典型剖面位于乌什县城南的库鲁剖面。岩性为深灰色、灰黑色中层泥晶灰岩、泥灰岩与浅灰色、黄灰色薄层— 中层细砂岩、石英砂岩和少量灰绿色页岩互层, 含丰富的有孔虫、
库鲁组由张师本和顾威国在1992年命名(张师本等, 2003; 贾承造等, 2004), 岩性主要为浅灰色、棕灰色中层砂岩, 底部为砾岩, 上部夹深灰色灰岩、砾岩及灰绿色页岩。灰岩中含丰富的
索格当他乌组由地质部13大队在1957年命名的索格当他乌岩系演变而来, 新疆地质局区测队在1967年正式建组(张师本等, 2003; 贾承造等, 2004)。岩性为深灰色页岩、粉砂质页岩夹浅棕色薄层钙质粉砂岩、石英细砂岩和杂砂岩, 常见生物遗迹化石, 出露厚度900im。
该组广泛分布于南部柯坪塔格山、印干山和北部克孜布拉克地区, 其中南部和北部在岩性组合、地层厚度上有明显不同。南部主要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交互沉积, 其中下部为灰白色石英砂岩; 中部为细— 粉砂岩与深灰色灰岩互层; 上部为浅灰色块状灰岩, 产丰富的
研究区石炭系— 二叠系主要是一套海相沉积(王招明等, 2002), 沉积类型多样, 有扇三角洲相、无障壁碎屑滨岸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水斜坡— 盆地相和碳酸盐岩台地相等。
该相主要发育于蒙达勒克组, 它们沿古陆边缘分布。蒙达勒克组总体为灰色块状中砾岩, 紫红、棕红色中厚层细— 粉砂岩, 与灰绿色、绿灰色、紫红色瘤状灰岩或粉砂质泥岩呈韵律互层。杂色砾岩的砾石有的大小混杂, 有的可见叠瓦排列(图 3-A), 底部见冲刷构造和粗粒的滞留沉积, 反映了扇三角洲前缘的辫状河道沉积特征。灰岩中见到干裂纹(图 3-B)和垂直层面的生物潜穴, 反映水体较浅, 处于陆上暴露环境。
该相主要发育于蒙达勒克组、乌什组和康克林组。岩性为浅灰、黄灰色中— 厚层中细粒砂岩、粉砂岩, 以成分成熟度较高的石英砂岩为主(图 3-C), 局部可见石英砾石, 发育板状交错层理(图 3-C, 3-D), 为前滨— 临滨亚相。蒙达勒克组砂岩与扇三角洲相的砾岩呈互层。乌什组和康克林组砂岩常与薄层灰岩互层(图 3-D)。
该相发育层位主要是乌什组和康克林组。岩性以深灰色— 灰黑色中薄层生物泥晶灰岩(图 3-E)、含生屑泥灰岩、瘤状灰岩为主, 其中多夹有灰黑色薄层钙质泥岩。沉积物颜色以深灰色为主, 富含有机质, 其中的生物化石丰富, 有海百合茎、腕足类、
该相主要分布于乌什县城南库鲁剖面的库鲁组和索格当他乌组(图 2), 岩性主要是巨厚的中薄层砂泥岩互层, 其中的砂岩为深水浊积岩沉积和具有碳酸盐岩块体滑塌形成的滑塌重力流沉积。对该套深水沉积, 前人也已有所报道(翟晓先等, 1991), 并讨论了该套沉积的构造意义(张敬艺等, 2007; 郭春涛等, 2015)。在与其相当层位的西南天山的野云沟组也见到深水滑塌重力流和浊流沉积的深水海底扇(王家生等, 1999; 王松等, 2011), 并认为物源来自南部的塔里木陆块, 古坡向北倾(王家生等, 1999)。说明该套深水沉积的分布较广, 可从乌什地区向北延伸到天山地区。
库鲁组总体粒度偏粗, 其底部和下部以近端浊积扇和块体滑塌重力流沉积(图 3-F)为主。由杂乱堆积的灰岩角砾组成, 砾石来源于浅水碳酸盐岩台地区, 由斜坡滑塌搬运形成, 与其共生的是深水盆地相泥岩沉积, 泥岩见到大量平行层面的遗迹化石(图 3-G), 反映了深水环境。
索格当他乌组岩性以大套巨厚灰绿色泥页岩夹绿灰色砂岩和砂砾岩为主。砂岩中发育典型鲍马序列, 鲍马序列的DE组合十分发育(图 3-H)。砂砾岩中可见到层间滑动、粒序递变、沟模、槽模等重力流沉积构造, 砂体厚度侧向变化, 显示深水浊积水道沉积(图 3-I)。从下往上, 砂岩减少, 泥页岩增多。泥页岩中见水平层理、波痕(图 3-J)、水平虫孔(图 3-K)等。该组泥岩微量元素也反映了相对缺氧的弱还原环境(童雪飞等, 2016), 总体反映了半深水斜坡— 盆地相远端浊积扇复理石沉积。
该相在研究区分布十分广泛, 发育层位主要是康克林组、昆克拉契组, 以开阔台地亚相和台地边缘亚相为主。
开阔台地亚相位于平均低潮面和浪基面之间, 水体循环好, 盐度正常, 各种底栖生物繁盛。岩性为灰色、浅灰色厚层砂屑灰岩、生屑灰岩、砾屑灰岩、鲕粒灰岩等, 有的灰岩中的生屑含量较高, 可达70%以上(图 3-L), 主要分布于克孜布拉克剖面、昆克拉契剖面和柯坪印干村剖面、苏巴什剖面的康克林组。
台地边缘亚相发育有台缘生物礁和礁前斜坡微相(何镜宇和孟祥化, 1987)。台缘生物礁主要分布于阿合奇— 克孜布拉克一带的中二叠统昆克拉契组。在研究区以西的阿图什奥依布拉克、科克布克三山、皮羌山剖面和阿合奇的昆克拉契剖面(王招明等, 2002)见到发育很好的生物礁灰岩, 岩性为灰色、红色的藻礁和海绵礁灰岩, 以亮晶藻粘结灰岩为主。阿图什的奥依布拉克剖面昆克拉契组礁灰岩厚达450im, 在温宿县北部山前的克孜布拉克剖面厚度250im(罗金海等, 2007)。该礁相带大致沿北东向分布, 向西可与奥依布拉克生物礁相连。礁体呈巨厚块状( 图 3-M), 厚度较大, 无层理。岩石类型主要为藻粘结灰岩, 造礁生物为藻类、苔藓虫、珊瑚等(图 3-N)。台缘礁前斜坡位于礁前一侧, 常有礁前崩塌形成的角砾灰岩(图 3-O), 角砾间的基质也为灰质, 并含丰富的造礁生物。
早石炭世, 由加里东运动形成的柯坪— 温宿隆起表现强烈。该隆起北缘以索格当他乌断裂为界, 控制了早石炭世的沉积。在隆起边缘发育粗粒砾岩沉积和滨岸沉积环境(图 4)。蒙达勒克组底部有多套灰色、杂色块状砾岩, 它们与紫红色、灰绿色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互层。砾岩中的砾石呈叠瓦排列, 反映了扇三角洲前缘的辫状河道沉积特征; 与之互层的粉砂岩则为三角洲间的滨岸相沉积。从区域上看, 该套砾岩主要分布在乌什城南的库鲁剖面和阿合奇的托什罕大桥剖面, 大致沿索格当他乌断裂呈近东西向分布。
在蒙达勒克组沉积之后, 是乌什组、库鲁组与南天山的干草湖组、野云沟组, 阿合奇的巴什索贡组相当。乌什组主要为灰色中厚层石英砂岩与大套深灰色、灰黑色泥晶灰岩、生屑灰岩、泥灰岩、钙质泥岩互层。其中, 砂岩为滨岸砂坝沉积, 灰岩为较深的浅海外陆棚环境沉积, 总体为混积浅海陆棚沉积(图 4)。
在南天山的干草湖组为钙质中— 粗砾岩、钙质中砂岩夹粉砂岩及红色薄层泥晶灰岩(杨克明等, 1992; 贾承造等, 2004), 其中的砾岩以灰岩砾石为主, 夹有紫红色泥岩。泥岩中局部含钙质结核, 砾岩中含砂质斑块(翟晓先等, 1991)。野云沟组分上段和下段, 其中下段与乌什组相当, 为泥晶灰岩与细砂岩互层夹黑色泥岩(杨克明等, 1992), 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的混积陆棚相沉积。在西部阿合奇小区, 与其相当的巴什索贡组发育深灰色泥晶生屑灰岩、泥晶灰岩、钙质泥岩等。海相生物丰富且保存完好, 可见珊瑚、腕足类及海百合茎等化石(张新勇等, 2017)。
这一时期沉积包括乌什的库鲁组、索格当他乌组、阿合奇的别根他乌组和南天山的阿衣里河组。
早石炭世晚期沉积以库鲁组为代表, 岩性为灰色中薄层砂岩与灰绿色粉砂质泥页岩互层, 砂岩发育浪成波痕, 层面见到大量平行层面的示爬行迹的遗迹化石(图 3-G), 底部和下部发育深水浊积岩成因的灰岩角砾, 总体为半深水斜坡环境, 与野云沟组上段相当。野云沟组上段为黑色泥岩夹细砂岩及角砾灰岩, 漂砾透镜体, 具粒序层理, 为半深水— 深水的中扇— 远扇浊流沉积(杨克明等, 1992)。
晚石炭世早期, 随着海侵范围扩大, 柯坪地区南部至巴楚地区继早石炭世缺失后再次接受沉积为局限台地相, 但在乌什以南地区仍为隆起区(图 5)。在阿合奇地区可见到一套开阔台地相粒屑滩沉积, 以亮晶粒屑灰岩、生屑灰岩为主夹泥晶灰岩, 生物种类繁多, 大多呈碎屑状, 反映受波浪和海流影响较强。在托什罕大桥剖面为滨岸— 浅海陆棚相沉积。在库鲁剖面索格当他乌组发育有典型半深水斜坡— 盆地环境远端浊积扇复理石沉积, 为大套巨厚灰绿色泥页岩夹绿灰色砂岩和砂砾岩为主。从下往上, 砂岩减少, 泥页岩增多。泥页岩中见水平层理和水平虫孔等, 砂岩中发育典型鲍马序列, 鲍马序列的DE段十分发育, 砂砾岩中可见到层间滑动、粒序递变、沟模、槽模等重力流沉积构造。该套沉积向东可延伸到拜城一带(见图2位置图), 相变为以角砾状灰岩为主夹生屑灰岩及薄层泥晶灰岩, 为半深水斜坡环境的重力流滑塌沉积。向西至托什罕大桥剖面以西为混积浅海陆棚沉积(图 5)。在与索格当他乌组同期沉积的别根他乌组, 其岩性主要为灰色石英砂岩和砾岩夹泥质灰岩及薄层灰岩(王庆同等, 2017), 尚无深水相岩石类型报道。由此推测, 向北至南天山可能具有半深水斜坡环境, 但该深水沉积与前石炭纪的南天山洋不同, 说明至少在石炭纪, 该区发生了裂解拉张活动, 使得此时的南天山洋仍具有一定的规模。
晚石炭世晚期— 早二叠世沉积主要是乌什— 柯坪的康克林组, 中二叠世为昆克拉契组和萨热哲依组以及库普库兹组和开派兹雷组。
晚石炭世晚期是塔里木盆地继晚奥陶世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海侵, 海水自西向东侵入, 早期形成的柯坪— 温宿隆起几乎全部被海水淹没。受海侵影响, 柯坪地区已全部淹没在水下接受沉积。在柯坪的印干村一带, 沿柯坪早期古隆起边缘发育滨岸滩坝相中细砂岩与台地相生屑灰岩和泥晶灰岩的互层, 原隆起区大部被海水淹没成开阔海台地。
康克林组在不同地区岩性组合和岩相变化差别较大(黄兴等, 2014)。在南部的柯坪地区, 康克林组以灰岩为主; 到印干村一带, 该组下部的石英砂岩厚度较多, 上部灰岩中的粉砂质泥岩夹层增多。在西部阿合奇北部地区, 与康克林组同时异相的沉积为哈拉奇组(张新勇等, 2014), 主要为一套深水碳酸盐沉积, 发育有重力流成因的生物屑、砾屑灰岩, 反映了该地区在晚石炭世— 早二叠世可能存在着台缘斜坡背景。
从早二叠世晚期开始, 随着塔里木盆地陆内玄武岩喷发, 形成塔里木大火山岩省(杨树峰等, 2014), 在研究区形成大量的玄武岩或火山凝灰岩与海相碳酸盐岩或砂泥岩的互层; 中二叠世, 玄武岩喷发的影响程度最大, 在西部的柯坪地区形成厚度较大的玄武岩, 以早期的库普库兹组和晚期的开派兹雷组为代表。
中二叠世, 在西部阿合奇一带发育典型台地边缘相沉积(图 6), 发育有礁滩, 该套沉积向北延伸可达克孜布拉克地区(罗金海等, 2007), 并可见礁前斜坡相崩塌角砾灰岩沉积, 而在乌什及其以东地区则为开阔台地相沉积。昆克拉契组礁灰岩主要呈灰色和红色, 造礁生物以蓝绿藻为主, 附礁生物有
中二叠世晚期, 该地区发生自东向西的大规模海退, 柯坪— 温宿地区广泛发育陆相河流沉积及陆相火山喷发岩。阿合奇— 乌什以西至以北地区为浅海陆棚相沉积, 岩性为灰色、灰黑色泥页岩夹钙质砾岩、砂岩与薄层灰岩。晚二叠世末, 沉积了1套以比尤勒包古孜群为代表的粗碎屑磨拉石沉积。伴随着塔里木板块与中天山地块的拼合, 南天山洋消失, 形成海西期古天山造山带, 本区已全部成为陆相沉积。
1)早石炭世早期,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西部为碎屑滨岸和碳酸盐岩台地混积的浅水环境, 早期的柯坪— 温宿隆起控制了该时期的沉积作用。
2)早石炭世晚期, 本区首次海侵, 早期的柯坪— 温宿隆起部分被淹没, 并伴随着强烈的构造沉降, 形成半深水斜坡环境, 沉积了一套近端— 远端浊积扇的复理石沉积, 并一直持续到晚石炭世早期。
3)晚石炭世晚期, 为本区又一次规模较大的海侵, 柯坪— 温宿隆起大部分被淹没, 原隆起区为开阔台地环境, 北部和西部的边缘出现高能相带的台缘礁滩沉积, 再向外为礁前斜坡和浅海陆棚环境, 并一直持续到中二叠世早期。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