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安徽省蝗灾时空演化、社会影响与响应*
刘倩1,2, 李钢1,2, 汪宇欣1,2, 李文龙1,2,3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
2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127
3 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通讯作者简介: 李钢,男,1979年生,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蝗灾与环境变迁研究。 E-mail: lig@nwu.edu.cn

第一作者简介: 刘倩,女,1989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历史灾害研究。E-mail: liuqianvivi@163.com

摘要

自古以来,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中国农业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基于史料文献收集了明清时期安徽历史蝗灾记录,通过构建 10 a尺度上的蝗灾频次序列和 1 a尺度上的蝗灾县次序列,在县域尺度上绘制了蝗灾指数分布图,探讨了蝗灾演化时空动态过程。通过引入饥荒、米价以及疫灾序列分析了蝗灾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古代社会对蝗灾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 明清时期安徽境内共发生 181次蝗灾,每 3.2 /10 a,累计 653个受灾县次,平均 3.6 /a;安徽地区发生了 5次大蝗灾事件,这与同时期的干旱密切相关;安徽长江以北地区的蝗灾指数高于南部山区,地形、水旱灾害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是影响蝗灾指数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蝗灾对社会产生了复杂深远的影响,是引发饥荒的重要因素,并间接导致瘟疫现象。蝗灾大范围出现后导致短期内米价暴涨,增加社会不稳定性。政府的捕蝗救灾的方式与能力直接影响群众的生存状况,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综合看来,蝗灾会对农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技术子系统产生多重影响。

关键词: 蝗灾; 社会响应; 安徽省; 明清
中图分类号:K90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8)04-0680-11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social influence and response of locust plague in Anhui Province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iu Qian1,2, Li Gang1,2, Wang Yu-Xin1,2, Li Wen-Long1,2,3
1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27,Shaanxi;
2 Shaanxi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System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27,Shaanxi
3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conomy,Inner Mongolia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Hohhot 010070,Inner Mongolia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Gang,born in 1979,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es on historical locusts an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E-mail: lig@nwu.edu.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Liu Qian,born in 1989,is a Ph.D. candidate. She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 on historical disasters. E-mail: liuqianvivi@163.com.

Abstract

Locust plague,flood and drought were the three biggest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ese history and they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agri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Locust plague in Anhui Province,this study reconstructed the Locust plague frequency sequence on 10a scale and counties sequence on 1a scale. Locust index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ocust outbreak was drawn in Anhui to explore the dynamic changes in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 Human social influences and responses affected by the locust plague were explored,involving famine,epidemic disaster and rice price data in Anhui. The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181 locust years occurred in Anhui during this period with an average of 3.2 locust years every 10a,and 653 counties suffered locust plagues during the period with an average of 3.6 counties every 1a. Counties sequence revealed five profound locust outbreak periods related to serious drought events. The locust index north of the Yangtze River was higher than the one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which had spatial differences resulting from terrain,flood/drought and human activities. Locusts would have complicated effects on society. For example,as the primary reason causing famine,the locust plague led to epidemic disaster indirectly,and large-scale locust plague resulted in rice price rising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even social instability. The way and ability that governments handled with the locust plague would affect the survival of people directly,and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Based on comprehensive views,the locust plague had multiple impacts on ancient societies involving agricultural,economic,human and technological subsystems.

Key words: locust plague; social influence; Anhui Prov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1 概述

自古以来, 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农业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 历代蝗灾与治蝗问题一直是古今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 历史蝗灾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蝗灾动态演变(李钢等, 2010, 2015)、蝗灾与历史气候变化(Stige et al., 2007; Yu et al., 2009; Tian et al., 2011; Fei and Zhou, 2016; 孔冬艳等, 2017)、蝗灾与社会危机(农民起义、朝代更替等)(施和金, 2002; 阎守诚, 2003; Zhang et al., 2010)等问题备受关注, 已有成果既有从跨度千年上引入气候序列与蝗灾演变的定量考察, 也涵盖蝗灾断代研究, 又有从空间尺度, 探究蝗灾个案的迁飞扩散模式, 其研究深度及数理方法的应用均有较大提升(满志敏, 1988; Stige et al., 2007; Yu et al., 2009; Zhang et al., 2010; Tian et al., 2011)。目前, 对于历史蝗灾研究已经由传统的史料收集整理、单一时空尺度分析转到多时空尺度、综合气候— 社会多要素以及吸收近现代蝗虫生物学研究成果的阶段。然而, 相对于历史水、旱灾害研究, 无论研究对象的细化程度, 还是研究成果的数量, 历史蝗灾的研究凸显不足, 相关研究亟待推进。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 既是古代重要的粮食出产地之一, 也是东亚飞蝗重要的迁飞扩散基地之一(图 1)(施和金, 2002)。安徽受季风气候影响, 降水变率大, 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发(汪志国, 2009)。近年来, 涉及安徽地区的蝗灾研究已有较多成果问世。在蝗灾断代研究方面, 张文华(2008)整理了汉唐时期淮河流域的蝗灾史料, 并分析了蝗灾与水旱灾害的关系。张崇旺(2007)指出江淮地区蝗灾具有夏秋季型、旱极而蝗、群发和间隔暴发的特点; 空间分布具有集中性。从蝗灾的时空演变特征上看, 陈业新(2005)认为淮河中游皖北地区的蝗灾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不均衡特征。在探讨蝗灾暴发机制方面, 楼亦槐(1959)参考沿淮各蝗区的历史情况, 发现水涝是引发沿淮地区蝗灾发生的动力。陈业新(2005)则强调明清时期皖北蝗灾发生与水文变迁、水旱灾害和土地利用等负向变化有密切联系。李钢等(2017)指出飞蝗具有“ 亲水性” 和蝗区“ 水缘性” 特征。在蝗灾与社会文化研究方面, 陈正祥(1983)刘宇和郑民德(2014)等考察了苏皖地区的蝗神庙的文化地理意义, 鉴于蝗神庙通常修建在中国古代蝗灾频繁发生的地区, 蝗神庙可用来指示历史蝗灾的空间分布。

图 1 安徽省自然地理概况Fig.1 Physical geography of Anhui Province

14世纪至19世纪的明清时期, 既是“ 方志时期” , 也是小冰期, 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增加(葛全胜等, 2008)。灾害与环境、社会发展之间存在复杂多样的关联, 深入探索灾害— 环境— 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有利于正确认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 更能提高人类社会对环境适应能力, 达到减轻灾害影响的目的。然而, 就已有安徽地区历史蝗灾研究成果上看, 蝗灾演化与环境变化关系未明确, 仍需整合已有史料以进一步分析蝗灾演化过程与机理。此外, 考察历史蝗灾对社会各系统的综合影响研究尚有不足, 亟需借鉴其他学者的相关成果, 整合性探讨蝗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鉴于此, 作者拟以明清时期安徽蝗灾为例, 基于历史蝗灾数据库, 构建蝗灾序列, 分析蝗灾的时空特征与演化机理; 将蝗灾与社会响应因子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揭示蝗灾的社会影响, 以期为中国历史蝗灾整合研究提供参考。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蝗灾数据

研究数据源于安徽全省可考文献, 力图全面详细地掌握蝗灾记录, 数据涉及明史、清史稿、明清实录和各方志资料以及整编资料《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陈高傭, 1939)、《中国蝗灾史》(章义和, 2008)和《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张德二, 2013)。首先从各种文献中提取蝗灾记录, 并进行整理、校勘和剔除重复记录, 进而建立安徽历史蝗灾数据库。该数据库涉及蝗灾发生时间(包括年份、季节和日期)、县域、灾情、其他灾害和出处等项目, 记录以时间“ 年” 为序进行排列, 经处理后获得672条蝗灾记录。就资料来源而言, 有98%(共658条)数据源于各县(州)志资料, 2%(共14条)的记录源于明史、清史稿和实录等史籍。因此, 研究区内绝大部分记录可判断其县(州)级单位。鉴于古代政区沿革中, 高层政区变动幅度较大, 统县政区次之, 而县一级政区较稳定, 文中以“ 县” 作为基本的空间单位, 统一参考《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张德二, 2013)中使用的今地名代指其古代的治所和大致范围。最后, 确立以“ 年” 和“ 县” 为时空单位建立历史蝗灾数据库。

2.1.2 饥荒数据

饥荒一般是指由于农作物歉收或者绝收, 致使百姓因粮食短缺而挨饿的现象。史料中常用“ 人饥” 、“ 大饥” 、“ 饿殍载道” 、“ 饿死无算” 、“ 人相食” 和“ 父子相食” 等描述饥荒现象。明清时期安徽境内的饥荒数据源于整编资料《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陈高傭, 1939)、《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编纂组, 1988)和《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张德二, 2013), 3类资料相互补充; 统计史料中饥荒的年份、县域信息情况, 并对数据进行校勘和整理。其中史料记录中出现古地名时, 参考《明代政区沿革综表》和《清代政区沿革综表》(牛平汉, 1990, 1997)将其古地名对应于当代安徽地图上。经统计安徽出现饥荒的年份有280ia, 获得896条饥荒记录。

2.1.3 疫灾数据

疫灾是指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所致的灾害。历史时期中国是一个多疫灾的国家, 疫灾种类繁多, 如疟疾、麻疹、鼠疫、霍乱和天花等, 由于其极强的传染性、流行性, 导致人口大量死亡。文献常有“ 疫” 、“ 疾疫大作” 、“ 蝗生, 大饥, 继以疫, 民死甚众” 等疫灾记载。

疫灾数据源于整编资料《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陈高傭, 1939)和《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张德二, 2013), 据此统计文献中疫灾出现的年份、县域信息情况。根据整理安徽出现疫灾的年份有104ia, 总计324条疫灾记录。

2.1.4 米价数据

明清时期, 安徽地区是重要农业区、全国粮食供应基地之一, 农贸产品交易发达, 其经济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明清时期, 安徽地区一直是重要的农耕区, 稻、麦、高粱、粟秫等农作物广泛种植, 在淮河、长江支流及沿岸地区水稻普遍种植(王社教, 1999)。明清时期, 稻米在全国的流通商品总值中约占40%的比重, 其价格的波动反映了市场供需信息(吴承明, 2001)。鉴于稻米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 古人十分注重粮食价格的调查, 尤其清时期十分注重收集米价信息。作者选取米价数据与蝗灾序列进行对比, 其中米价数据源于彭信威(2007)整理的明清时期全国范围的米价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序列构建

在社会危机或历史灾害研究中, 通过构建序列以考察其动态演变特征的方法应用广泛, 如“ 疫灾” 序列(龚胜生, 2003), 历史财政等级序列(Wei et al., 2015)以及历史农业丰歉序列(Yin et al., 2015)等。

1)蝗灾序列。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 作者首先统计每10ia内蝗灾出现的次数, 称作“ 蝗灾频次” ; 每1ia内受灾的县域数, 称为“ 蝗灾县次” 。然后分别构建10ia尺度上的蝗灾频次序列与1ia尺度上的蝗灾县次序列。其中, 频次序列的波动变化反映了蝗灾的频发程度, 县次序列则反映历年蝗灾规模和影响范围的差异。

2)饥荒序列。饥荒序列的建立参考已有研究成果(滕静超等, 2014), 用“ 年饥荒县数” 即一定范围内当年发生饥荒的县域数量以构建1 a尺度上的饥荒县次序列, 反映明清时期安徽饥荒的波动状况。例如, 1659年安徽境内4县域记载饥荒的发生, 则1659年的饥荒县数记为4。

3)疫灾序列。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龚胜生, 2003; 程杨等, 2009), 统计历年饥荒县域的数量, 构建1ia尺度上的饥荒县次序列, 反映明清时期安徽疫灾的流行情况, 某年份内疫灾序列数值越多, 说明疫病受灾规模越大。

2.2.2 用蝗灾指数反映蝗灾空间分布

以往研究中, 蝗灾的空间分布常用各县域的“ 累计频次” 来表达(李钢等, 2015), 由于蝗灾“ 累计频次” 仅仅能反映蝗灾发生的频繁程度, 缺少蝗灾强烈程度的信息。因此文中构建各县域的“ 蝗灾等级× 频次” 的综合指标(式1), 即县域的蝗灾指数(Locust Index, 简称L值), L值既包含蝗灾高— 低频数的区域分异, 同时又含有蝗灾危害等级的属性。其中, 对于蝗灾等级的划分综合了蝗灾持续时间、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以及对人类的影响(饥荒程度、政府及民间应对措施), 把蝗灾危害程度分为4个等级, 对蝗灾等级的定义见表 1

表 1 历史蝗灾等级综合划分标准 Table 1 Division standard of historical locust plague grade

对于特殊情况的处理, 当同一县域有多个记录的情况下, 高分辨率的记录优先于的分辨率的记录; 若出现的多条记录灾情描述不同时, 以多数的史料描述为主。为避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通常都由文字功底扎实和史料经验丰富的研究者, 根据统一标准对简短的历史记录文字判读得到。蝗灾指数的公式:

L=i=14DiFi(1)

(1)式中 L为蝗灾指数; Di为蝗灾等级(i=1, 24); F(FR)为某一县域发生的不同等级的蝗灾频次。最后运用ArcGIS10.0软件实现安徽各县域L值的绘制。

3 蝗灾的时空特征
3.1 蝗灾的时间分布特征

统计1368— 1911年安徽蝗灾频次和县次, 构建的10 a蝗灾频次序列和1 a蝗灾县次序列(图 2-A, 2-B)。研究期内, 蝗灾频次序列中共有181个蝗灾年, 平均每10ia有3.2个蝗灾年, 频次最高的为9个蝗灾年, 出现在1610年代。蝗灾县次序列显示, 县次最高的为22个县, 出现在1641年, 县次累计共653个, 平均每年约3.6个县发生蝗灾。11点滑动平均曲线(图2-B)显示, 1528— 1532年、1616— 1618年、1638— 1642年、1671— 1672年和1856— 1859年蝗灾县次出现5次峰值, 说明5个时段内受灾区波及范围较广, 即蝗灾大规模暴发的时期, 特别是1640— 1641年、1667年、1671— 1672年和1856年蝗灾县数最多, 均在15个县次以上。

图 2 明清时期(1368— 1911年)安徽省10 a蝗灾频次序列(A)、1 a蝗灾县次序列(B)、饥荒序列(C)、疫灾序列(D)和米价指数(E)Fig.2 10 a locust plague frequency(A), 1 a frequency of the counties suffered locust plague(B), famine(C), epidemic disaster(D), and rice prices index (E) in Anhui Province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1368-1911 AD)

蝗灾大范围暴发与气候背景存在密切联系, 其中1528— 1532年和1638— 1642年的蝗灾暴发, 同一时期东部地区发生重大干旱事件(1527— 1529年和1634— 1641年)(张德二, 2004); 1671— 1672年和1856— 1859年蝗灾发生时安徽淮河流域出现连续的旱灾(满志敏, 1997)。在自然环境方面, 安徽境内河流、湖泊等水系众多, 由于长期的干旱导致安徽及周边地区大量的河、湖和积水洼地干涸, 形成大片的荒滩, 为蝗虫产卵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就蝗虫本身习性而言, 飞虫是一种无真正滞育性的昆虫, 即无法通过延迟发育以适应外在环境的负向影响, 干旱则往往迫使蝗虫由源地向外迁移和扩散以维持种群繁衍, 其后果是蝗灾区域随蝗虫迁飞而扩大, 出现蝗灾范围大小的年际波动(满志敏, 1997)。蝗灾暴发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 也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有关联, 1615— 1617年、1635— 1641年、1671— 1672年和1856年间分别处于明末清初和清朝后期, 战乱频发, 社会不稳定导致政府救灾和应对灾荒能力十分有限, 难以高效的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灭蝗和救灾。1700— 1780年间, 尽管个别年份出现县次小高峰, 但蝗灾尚未形成连续大规模暴发的情况, 可能原因在于该时段处于清代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时期, 政府及民间组织可以集中物力人力积极进行灭蝗, 飞蝗未形成大范围的危害。

有研究指出1528— 1529年、1615— 1617年和1635— 1641年黄淮海平原地区出现蝗灾大暴发事件(满志敏, 1997), 闵宗殿(2004)对清代苏皖浙地区蝗灾的研究强调1671— 1672年和1856年的蝗灾是苏皖浙三省最为严重的2次蝗灾事件, 因此安徽境内蝗灾大规模暴发时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跨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明清两代对比显示, 明代有76个蝗灾年, 平均3.6 a一遇, 累计309个受灾县次; 清代105个蝗灾年, 平均2.5 a一遇, 累计344个受灾县次, 清代蝗灾发生频率明显高于明代。

3.2 蝗灾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明清时期安徽蝗灾指数(L值)空间分布(图 3)可以看出, L值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分异特征。长江以北的江淮和淮北地区L值较高, 如宿县、六安县、萧县、泗县、五河县、合肥和来安县等L值高达47以上, 说明该区域蝗灾发生频次较多且危害较深; 而长江以南的江南地区L值整体较低, 大部分L值在0— 10之间, 即蝗灾频次低且危害较小。

图 3 明清时期(1368— 1911年)安徽蝗灾L值空间分布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 value of locust plague in Anhui Province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1368— 1911 AD)

L值的空间差异取决于蝗灾频次及强烈程度, 从自然环境和区域开发历程上看, 淮河、长江河流横贯安徽境内, 自南宋以来, 黄河长期夺淮入黄, 对淮河及支流水系造成干扰, 水系变得错综复杂, 加之安徽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降水季节变率大, 水旱灾害频发, 由于飞蝗具有“ 亲水性” 和蝗区“ 水缘性” 特征(李钢等, 2017), 在沿河、洼地、滨湖和滞水地区往往成为蝗虫繁殖的栖息地, 尤其蝗虫大发时由此向外围地区迁移扩散成为虫源区(闵宗殿, 2004)。而随着唐宋以来长江下游地区城镇和人口增加, 农业发展, 特别是清代中叶以后, 人地矛盾突出, 土地过度开垦, 导致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流失严重(巴兆祥, 1999), 流域内森林的减少和小气候的变化使飞蝗有适宜的栖息活动场所与繁殖隙地, 同时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也减少了蝗虫天敌滋生的场所, 导致蝗害加剧。而长江以南地区为山区, 土地难以开发利用, 耕地面积少, 人口稀疏。同时, 山区受夏季风影响多地形雨, 降水量比同纬度平原地区多, 不利于蝗虫发育和产卵。由于蝗虫适宜生活在200m以下平原地区的低洼地带, 个别散居型飞蝗也会迁飞到100m左右的山区(陈永林, 2007), 地形因子也限制了蝗虫过多繁殖。因此, 安徽境内长江以北地区州县蝗灾频发, 危害更为严重, 而南部地区蝗害并不突出。

4 蝗灾的社会影响
4.1 蝗灾与饥荒

安徽蝗灾县次序列(图 2-B)与饥荒序列(图 2-C)对比结果显示, 饥荒与蝗灾同时出现的年份有110ia, 占饥荒年总数的39.28%, 占蝗灾年总数的60.43%, 说明在蝗灾发生年中有超过半数的年份会出现粮食短缺、百姓饥馑的现象。从饥荒县次数量的波动变化情况(图 2-C)上看, 1460— 1470年、1505— 1510年、1635— 1644年、1670— 1680年、1705— 1715年和1855— 1865年蝗灾与饥荒县次高低变化具有同期性, 说明蝗灾与饥荒县次之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 即某些蝗灾大范围发生时, 同期也出现大范围饥荒现象。

根据文中对蝗灾发生季节和月份的记录统计显示, 92%的蝗灾出现在三至九月份, 这既是粮食作物的生长、成熟和收获的时段, 也是蝗虫的生长周期。由于飞蝗具有繁殖速度快, 生殖后代多、食性广、适量大和扩散迁飞能力强等生理学特性, 蝗虫极易由虫源地向外迁飞和扩散, 导致受灾范围扩大。在史料文献中常用“ 食苗尽” 、“ 田无遗穗” 、“ 飞蝗食稻过半” 和“ 禾麦尽空” 等词汇记录蝗灾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因此, 在安徽境内出现的5次大规模蝗灾时段(1528— 1532年、1616— 1618年、1638— 1642年、1667— 1672年和1856— 1857年), 蝗灾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威胁到粮食的产量、生产的稳定性, 导致粮食供给短缺, 发生饥荒现象, 在粮食的消费层次上出现不安全状况。

需要指出的是, 两者之间的波动变化也存在部分差异, 可能的原因在于某些蝗灾发生年, 政府或民间团体及时进行赈灾、施粥等一系列救助活动, 导致饥荒范围和程度降低。

4.2 蝗灾与疫灾

首先, 将安徽蝗灾县次序列(图 2-B)与疫灾序列(图 2-D)对比, 结果显示蝗灾与疫灾同时出现的年份有41 a, 占疫灾发生年份的39.42%; 1640— 1642年、1706— 1711年和1860— 1862年间疫灾与蝗灾县次呈现良好的对应关系。其次, 考察疫灾与饥荒之间的关系, 作者将饥荒与疫灾县次记录进行对比, 如图 2-C、2-D所示。根据统计, 疫灾与饥荒同时发生的有80ia, 占疫灾年的76.92%, 即在饥荒出现的年份中, 有超过7成的年份出现了瘟疫暴发的现象, 饥荒对疫灾影响更为直接。从两者县次数量的波动变化上看, 1523— 1524年、1640— 1642年、1707— 1709年、1756年、1786年、1833年和1862年间饥荒、疫灾均大范围暴发, 两者之间呈现良好对应关系, 即饥荒与疫灾序列之间有着较高的同期性特征。

相比之下, 蝗灾与疫灾序列时间尺度上的对应关系不明显。可能的解释是蝗灾的规模大小影响着疫灾的发生。从图 2-B至2-D之间的对比以及数据统计显示, 蝗灾、饥荒与疫灾同年份的有33ia, 其中有23ia(占蝗灾、饥荒和疫灾同时出现年份的70.00%)集中出现在蝗灾高峰期或次高峰期的1528— 1530年、1637— 1643年、1680— 1686年和1856— 1864年间。当蝗灾大范围发生时, 引发严重饥荒现象, 同时可能引发疫灾。其原因在于, 古代中国粮食供给与安全对公众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长期缺少食物、营养不良和身体免疫力下降, 使得人类更容易受疾病的侵害。此外, 饥荒引发人口大量死亡, 如果尸体未能及时处理, 污染水源、食物等, 导致流行病传播的可能性增大; 同时, 饥荒也促进了区域间人口流动, 随着灾区百姓向外求食, 疫区范围则可能会扩大。因此, 蝗灾无法对疫灾暴发产生直接影响, 而是通过饥荒这个关键环节进行传递, 间接促成疫灾的形成, 形成“ 蝗灾— 饥荒— 瘟疫” 灾害链。而蝗灾发生规模较小时, 饥荒程度较低, 加之政府和社会团体的救助, 瘟疫流行物理条件随之弱化, 疫灾出现的可能性降低。

4.3 蝗灾与米价波动

蝗灾县次序列(图 2-B)与米价指数(图 2-E)对比显示, 其中1635— 1650年、1670— 1680年和1855— 1865年范围内, 蝗灾县次序列与米价指数的存在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显示(满志敏, 1997; 闵宗殿, 2004), 以上3个时段对应着全国性或跨区域性的蝗灾事件, 大范围且持续多年的蝗灾暴发引发农作物歉收、农业生产缩减, 进而导致人均粮食供给的减少, 直接引发粮食价格上涨, 甚至出现饥荒。古代社会, 粮价上涨往往会对社会经济稳定性产生威胁。此外, 在方志资料中有诸多蝗灾发生后米价暴涨的记载, 如“ 八月飞蝗蔽天, 民大饥疫, 斗米千钱, 死者日以数百计, 人相残食” , “ 秋旱蝗, 米价腾贵, 饥疾, 殍道者无算” 和“ 旱蝗, 大饥, 斗米千钱, 人至相食” 等。因此, 极端的蝗灾事件对米价上涨的作用较为明显, 是引发粮价短时间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极端蝗灾通过限制了人力、物质资本的积累和经济增长, 多方面强化了蝗灾的消极影响。此外, 农业结构的变化、人口波动、耕地增减、战争、政府政策商贸水平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均有可能引发稻米价格的波动。

5 蝗灾的社会响应
5.1 救助行动

不同的社会阶层对蝗灾的响应方式有所差异, 其中社会阶层主要涉及中央层面、地方政府和基层群众。救助行动主要从中央和地方政府发起实施。中央层面往往会通过行政性手段进行救灾, 如停征、蠲免和赈济进行救灾, 即通过免除百姓一定的钱粮赋税、徭役或发放粮食, 减轻百姓负担, 以达到“ 活民” 的目的。其中, 政府通过粮食的赈济行为主要发生在1671— 1672年和1856— 1859年2次蝗灾事件期间。例如1671年, 《泗州志》(清乾隆五十三年)记载“ 夏大旱, 秋蝗, 民食树皮, 停征本年丁粮之半, 发江南正赋银六千四百五十四两, 赈泗、盱” , 政府通过对灾区发放救济粮以缓解地区饥荒的状态。

地方政府对救灾和灭蝗活动也起到关键的作用, 地方官员的态度和措施会影响到救灾的效果。明清时期地方官员常组织官民协捕或用粮食激励百姓捕蝗等措施, 以保证农作物的收成; 如1672年《宿州志》(清光绪五十年)记载“ ……秋蝗踵至, 扑地弥天, 焚捕之, 民获有秋” ; 或主动向中央请求赈灾和救济, 以安抚百姓。例如: 1679年《泗州志》(清乾隆五十三年)记载“ 泗大旱, 蝗食禾尽……请赈” , 使泗县地区的饥荒状况得到缓解。1875年《重修安徽通志》记载“ ……皖南各属秋禾被旱、被蝗、被扰勘不成灾, 请分别缓征钱粮一揩” 。清政府通过皖南各地区减缓征粮缓解了当年因旱蝗灾害导致的灾情。

5.2 基层民众的响应

基层群众是蝗灾的直接受害者, 其应对方式可分为3类: 等待救济、逃亡和社会暴乱。自然灾害往往会威胁个体粮食供给与消费状况, 当地方救灾未满足灾民需求时, 饥民往往向外扩乞食, 甚至转变为流民(阎守诚, 2003)。方志资料中有大量关于“ 民多逃亡” 和“ 民居逃散几尽” 记载, 例如1616年《天长县志》记载“ 自四月至八月不雨, 禾菽枯死, 蝗生, 民多逃亡” 。饥民迁移的记载主要出现在1528— 1533年、1639— 1642年、1671— 1672年、1822年和1857年, 这一时期对应大范围的蝗灾(图 2-B), 其结果是极端蝗灾直接引发了严重的饥荒, 并间接造成人口迁出的现象, 即出现大量流民群体。而流民增多极易发生抢米、分粮事件, 对社会治安和治理形成威胁, 甚至导致社会不稳定状态。

根据《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下册)(《中国军事史》编写组, 1986)的统计, 17世纪中期和19世纪中期, 安徽地区出现多次农民起义事件, 除了这一时期的特殊社会背景外(明末农民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 这2个时段也对应了安徽地区发生的大蝗灾事件(图 2-B)。葛全胜(2011)指出, 这2次全国性的农民起义与常年发生的旱蝗灾害、贫困和饥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2次农民起义处于明代末年和清代中后期, 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国家对基层社会控制力逐渐降低, 灾害发生时各种赈灾救助措施无法进行, 流民激增导致社会动乱的频率增加。

5.3 蝗灾的社会影响与响应机理

历史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一直是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方修琦等, 2004; Zhang et al., 2011; Hsiang and Burke, 2013)。自然灾害尤其是严重的干旱和蝗灾暴发作为一种媒介, 将气候变化的负向影响传递到人类社会, 以加大原有的社会风险和矛盾。蝗灾首先是通过粮食丰歉影响农业子系统的, 并进一步传递给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 同时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图 4)。

图 4 中国历史上蝗灾对农业社会影响框架Fig.4 Framework showing effect of locust plague on agricultural society in history of China

由于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 粮食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蝗灾通过粮食减产造成饥荒、米价上涨, 而饥荒的出现标志着粮食消费层次上出现不安全状况, 并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机制, 如果饥民问题未能得到控制, 将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历史上大多数的农民起义可归因于迫于生计压力的难民暴力行为(方修琦等, 2015)。政府及官员的应对措施则起到抑制或加速蝗灾对社会负向影响的传递。与此同时, 人与蝗灾斗争的过程也伴随着古人由初期的对蝗虫敬畏、迷信到科学治理蝗虫孳生地、治蝗灭蝗的技术的提高以及对待蝗虫思想上的进步。

6 结论与讨论

基于史料记录, 作者建立了明清时期安徽蝗灾数据库, 构建了不同时间尺度的蝗灾序列, 并分析了蝗灾空间差异特征, 最后聚焦灾后饥荒、瘟疫、米价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响应, 探讨了蝗灾产生的社会影响。结果表明:

1)明清时期, 安徽地区涉及181个蝗灾年, 平均每10 a有3.2个蝗灾年, 频次最高的为9个蝗灾年, 出现在1610年代; 蝗灾县次累计653个, 平均3.6县/a。1528— 1532年、1616— 1618年、1638— 1642年、1667— 1672年和1856— 1859年是安徽蝗灾大规模暴发期, 蝗灾大范围出现与旱灾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同期性, 同时也受社会稳定性、政府救灾的影响。

2)空间分布上, 明清时期蝗灾指数在长江以北的江淮和淮北地区较高, 而在长江以南的江南地区整体较低。蝗灾指数的分布受地形因子、水旱灾害以及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3)蝗灾暴发往往会形成社会系统诸多变化, 大范围的蝗灾直接造成大范围饥荒现象, 引发米价迅速上涨, 并间接引发瘟疫蔓延, 形成“ 蝗灾— 饥荒— 瘟疫” 灾害链; 政府应对蝗灾的能力和方式直接影响基层群众的生存, 也是稳定社会的重要机制。整体来看, 历史蝗灾对社会的影响和冲击涉及农业、经济、社会和技术子系统4个维度。

东部季风区的历史蝗灾演变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借助安徽省蝗灾的演化, 对蝗灾演化与自然环境要素、社会冲突进行了初步探讨, 为洞察气候变化、灾害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然而, 限于数据可获性, 蝗灾与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完善。在微观尺度上, 应加强蝗灾数据的收集, 对蝗灾代次做精细划分, 针对蝗灾暴发主要区域展开深入研究及论证。宏观尺度上, 突出蝗灾与社会人口波动、种植结构、土地利用方式演变等关联, 以明确蝗灾动态变化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幅度与频度, 从而发掘蝗灾影响的特点和趋势。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巴兆祥. 1999.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经济开发的初步考察. 安徽史学, 20(2): 2-25.
[Ba Z X. 1999. Primary researching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ianghuai area. Historiography Anhui, 20(2): 2-25] [文内引用:1]
[2] 陈高傭. 1939. 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 上海: 上海书店, 1217-1690.
[Chen G Y. 1939.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 during Different Dynasty in Ancient China. Shanghai: Shanghai Bookstore, 1217-1690] [文内引用:3]
[3] 陈业新. 2005. 近五百年来淮河中游地区蝗灾初探.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2): 22-32.
[Chen Y X. 2005. A primary study on locust disaster of Huaihe valley over the past five hundred years.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20(2): 22-32] [文内引用:2]
[4] 陈永林. 2007. 中国主要蝗虫及蝗灾的生态学治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68-82.
[Chen Y L. 2007. Ecological Management Main Grasshopper and Locust Plague i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68-82]
[文内引用:1]
[5] 陈正祥. 1983. 中国文化地理. 北京: 三联书店, 33.
[Chen Z X. 1983. Chinese Cultural Geography. Beijing: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33] [文内引用:1]
[6] 程杨, 李海蓉, 杨林生. 2009. 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 地理研究, 28(4): 1059-1068.
[Cheng Y, Li H R, Yang L S. 2009.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pidemic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1368-1911 A. D. )in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8(4): 1059-1068] [文内引用:1]
[7] 方修琦, 葛全胜, 郑景云. 2004. 环境演变对中华文明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古地理学报, 6(1): 85-94.
[Fang X Q, Ge Q S, Zheng J Y. 2004.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es on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Chinese civilizatio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6(1): 85-94] [文内引用:1]
[8] 方修琦, 苏筠, 尹君, 滕静超. 2015. 冷暖—丰歉—饥荒—农民起义: 基于粮食安全的历史气候变化影响在中国社会系统中的传递.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5)6: 831-842.
[Fang X Q, Su Y, Yin J, Teng J C. 2015. Transmission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from temperature change to grain harvests, famines and peasant uprisings in the historical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45)6: 831-842] [文内引用:1]
[9] 葛全胜. 2011. 中国历朝气候变化. 北京: 科学出版社, 568.
[Ge Q S. 2011. The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Dynasties. Beijing: Science Press, 568] [文内引用:1]
[10] 葛全胜, 邹铭, 郑景云. 2008. 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2.
[Ge Q S, Zou M, Zheng J Y. 2008.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Natural Disaster Risks i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2] [文内引用:1]
[11] 龚胜生. 2003. 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 地理学报, 58(6): 870-878.
[Gong S S. 2003. Changes of 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pidemic disasters in 770 BC-AD 1911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8(6): 870-878] [文内引用:2]
[12] 孔冬艳, 李钢, 陈海. 2017. 明清时期京津冀地区蝗灾的时空特征及环境背景. 古地理学报, 19(2): 383-392.
[Kong D Y, Li G, Chen H. 2017.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of locust plague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9(2): 383-392] [文内引用:1]
[13] 李钢, 王乃昂, 李卓仑. 2010. 中国历史蝗灾动态的社会影响及生态环境意义. 地理科学进展, 29(11): 1375-1384.
[Li G, Wang N A, Li Z L. 2010. Study on social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and ecological explanation of the dynamics of locust plagues in China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 Progress in Geography, 29(11): 1375-1384] [文内引用:1]
[14] 李钢, 刘倩, 王会娟, 孔冬艳, 杨新军. 2015. 江苏千年蝗灾的时空特征与环境响应. 自然灾害学报, 24(5): 184-198.
[Li G, Liu Q, Wang H J, Kong D Y, Yang X J. 2015.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e of locust outbreaks in Jiangsu Province during the past 1000 years.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24(5): 184-198] [文内引用:2]
[15] 李钢, 孔冬艳, 李丰庆, 刘倩, 王会娟. 2017. 中国历史蝗区演化与水系变迁研究回顾与展望. 热带地理, 37(2): 226-237.
[Li G, Kong D Y, Li F Q, Liu Q, Wang H J. 2017. Reviews and prospects on studies of locust breeding area evolution and drainage network change in China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 Tropical Geography, 37(2): 226-237] [文内引用:2]
[16] 刘宇, 郑民德. 2014. 农神崇拜与社会信仰: 以明清时期的把蜡庙为对象的历史考察. 农业考古, (1): 315-319.
[Liu Y, Zheng M D. 2014. Worship of god of agriculture and its social belief: Historical exploration in wax templ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griculture Archaeology, 1: 315-319] [文内引用:1]
[17] 楼亦槐. 1959. 沿淮蝗区水涝与飞蝗发生关系的初步调查及其在防治措施上的探讨. 昆虫学报, 9(2): 101-115.
[Lou Y H. 1959. Preliminary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flooding and locust outbreaks in the Hwai valley and their bearing on control. Acta Entomologica Sinica, 9(2): 101-115] [文内引用:1]
[18] 满志敏. 1988. 明崇祯后期大蝗灾分布的时空特征探讨. 见: 历史地理(第六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32-244.
[Man Z M. 1988. Study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ig Locust during the Late Chongzhen era of Ming Dynasty. Historical Geography(6),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32-244] [文内引用:1]
[19] 满志敏. 1997. 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70-86.
[Man Z M. 1997. History Geography of Huang-huai-hai Plain. Hefei: Anhui Education Press, 70-86] [文内引用:4]
[20] 闵宗殿. 2004. 清代苏浙皖蝗灾研究. 中国农史, 2: 56-62.
[Min Z D. 2004. Research on the locust calamity in Jiangsu, Zhejiang and Anhui Provinces during Qing Dynasty.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2: 56-62] [文内引用:2]
[21] 牛平汉. 1990. 清代政区沿革综表.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150-163.
[Niu P H. 1990. The Table of Administrative Region Evolution during Qing Dynasty. Beijing: Sino-Maps Press, 150-163] [文内引用:1]
[22] 牛平汉. 1997. 明代政区沿革综表.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27.
[Niu P H. 1997. The Table of Administrative Region Evolution during Ming Dynasty. Beijing: Sino-Maps Press, 20-27] [文内引用:1]
[23] 彭信威. 2007. 中国货币史.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518-609.
[Peng X W. 2007. History of Chinese Currency.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518-609] [文内引用:1]
[24] 施和金. 2002. 论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及其社会影响. 南京师大学报, 2(2): 148-154.
[Shi H J. 2002. On plagues of locusts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and their social influence.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2): 148-154] [文内引用:2]
[25] 滕静超, 苏筠, 方修琦. 2014. 中国西汉—清代饥荒序列的重建及特征分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9(4): 26-32.
[Teng J C, Su Y, Fang X Q. 2014. The 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famine sequence form the Western Han to the Qing Dynasty.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29(4): 26-32] [文内引用:1]
[26] 王社教. 1999. 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 陕西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0-120.
[Wang S J. 1999. Agricultural Geography Research in Su-Wan-Zhe-Gan Area during Ming Dynasty. Xi’an, Shaanxi Provinc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100-120] [文内引用:1]
[27] 汪志国. 2009. 民国时期安徽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及灾害救助. 灾害学, 24(3): 109-115.
[Wang Z G. 2009. Natural disasters and disaster relief in Huaihe River Basin in Anhui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isasters, 24(3): 109-115] [文内引用:1]
[28] 吴承明. 2001. 中国的现代化: 市场与社会. 北京: 三联书店, 304.
[Wu C M. 2001. Modernization in China: Market and Social. Beijing: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304] [文内引用:1]
[29] 阎守诚. 2003. 唐代的蝗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12-18.
[Yan S C. 2003. Plague of locusts in the Tang Dynasty.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 12-18] [文内引用:2]
[30] 张崇旺. 2007.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蝗灾探析. 古今农业, (1): 63-72.
[Zhang C W. 2007. A study of the plague of locusts in Jianghuai of Chin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Journal of Ancient and Modern Agriculture, (1): 63-72] [文内引用:1]
[31] 张德二. 2004. 中国历史气候记录揭示的千年干湿变化和重大干旱事件. 科技导报, 22(8): 47-49.
[Zhang D E. 2004. Variation of dry-wet climate and severe drought events as revealed in the climate records of China over the past 1000 year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2(8): 47-49] [文内引用:1]
[32] 张德二. 2013. 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 江苏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553-3750.
[Zhang D E. 2013. A Compendium of Chinese Meteorological Records of the Last 3000 years.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553-3750] [文内引用:4]
[33] 张文华. 2008. 淮河流域汉唐时期蝗灾的时空分布特征—淮河流域历史农业灾害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36(10): 4327-4328, 4355.
[Zhang W H. 2008. Study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cust disaster in Huaihe River Basin during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e Science, 36(10): 4327-4328, 4355] [文内引用:1]
[34] 章义和. 2008. 中国蝗灾史. 安徽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302-400.
[Zhang Y H. 2008. History of Locust Outbreaks in China. Hefei, Anhui Province: Anhu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302-400] [文内引用:1]
[35] 《中国军事史》编写组. 1986. 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下册). 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213-613.
[The Writing Group of “Chinese Military History”. 1986. Chronology of Chinese Wars(Volume 2 of 2). Beijing: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ress, 213-613] [文内引用:1]
[36]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编纂组. 1988. 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 北京: 农业出版社, 424-446.
[Editorial Committee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Institute of History. 1998. Information on Natural Disasters and Agricultural Policies in the Prosperity of the Chinese History. Beijing: Agriculture Press, 424-446] [文内引用:1]
[37] Fei J, Zhou J. 2016. The drought and locust plague of 942-944AD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394: 115-122. [文内引用:1]
[38] Hsiang S M, Burke M. 2013. Climate, conflict, and social stability: What does the evidence say?Climatic Change, 123(1): 39-55. [文内引用:1]
[39] Stige L C, Chan K S, Zhang Z, Frank D, Stenseth NC. 2007. Thousand -year-long Chinese time series reveals climatic forcing of decadal locust dynamic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4(41): 16188-16193. [文内引用:2]
[40] Tian H D, Stige L C, Cazelles B, Kausrud KL, Svarverud R. Stenseth N C, Zhang Z. 2011. Reconstruction of a 1, 910-y-long locust series reveals consistent associations with climate fluctuations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8(35): 14521-14526. [文内引用:2]
[41] Wei Z, Rosen A M, Fang X, Su Y, Zhang X Z. 2015. Macro-Economic Cycles Related to Climate change in Dynastic China. Quaternary Research, 83(1): 13-23. [文内引用:1]
[42] Yin J, Su Y, Fang X. 2015.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mperature change and grain harvest fluctuations in China from 210BC to 1910AD.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355: 153-163. [文内引用:1]
[43] Yu G, Shen H D, Liu J. 2009.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historical locust outbreaks in Chin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4(18), D18104. [文内引用:2]
[44] Zhang D D, Lee H F, Wang C, Li B, Pei Q, Zhang J, An Y. 2011. The causality analysis of climate change and large-scale human crisi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8(42): 17296-17301. [文内引用:1]
[45] Zhang Z B, Tian H D, Cazelles B, Kausrud K L, Brauning A, Guo F, Stenseth N C. 2010. Periodic climate cooling enhanced natural disasters and wars in China during AD10-1900.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 277: 3745-3753. [文内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