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粒沉积及其储层表征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探讨*
于兴河1, 李顺利1, 谭程鹏2, 瞿建华3, 张驰1, 赵晨帆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
2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
3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 838400

第一作者简介 于兴河,男,1958年生,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沉积学和油气储层表征研究。E-mail: billyu@cugb.edu.cn

摘要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消费的不断增长,常规砂岩与碳酸盐岩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举步维艰,砂砾岩这种粗粒沉积的特殊油气藏再次走进勘探家的视野。近年来,中国砂砾岩储集层展现出巨大的油气潜力,尤其是新疆准噶尔盆地玛湖大型砾岩油藏的发现,亟待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作者梳理了全球粗粒沉积研究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 概念形成的萌芽( 1885 1947)、成因分析的快速发展( 1948 1987)以及理论形成的工业应用( 1988至今) 3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均表现为科学家对粗粒沉积的热点与瓶颈问题进行了聚焦分析与探讨,由实际现象或油气田的发现引发出问题,开展成因探讨,形成理论后再指导实践的科学发展过程。综合每个阶段的研究主题以及代表性文章和事件,并结合作者长期研究过程中的思考,提出了当前粗粒沉积所面临的关键性热点问题与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主要包括: 古地形特征与坡度、沉积成因机制、相带与微相划分、水槽模拟实验、砾岩成岩作用、测井解释瓶颈、地震处理与解释以及定量地质知识库建立的需求等。

关键词: 粗粒沉积; 发展历程; 砾岩油藏; 热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P58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8)05-0713-24
Coarse-grained deposits and their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s: A look back to see forward and hot issues
Yu Xing-He1, Li Shun-Li1, Tan Cheng-Peng2, Qu Jian-Hua3, Zhang Chi1, Zhao Chen-Fan1
1 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neces(Beijing),Beijing 100083
2 School of Geoscience and Technology,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610500,Sichuan
3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PetroChina Xinjiang Oil Field Company,Karamay 838400,Xinjiang;

About the first author Yu Xing-He,born in 1958,is a professor and Doctoral i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He is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s. E-mail: billyu@cugb.edu.cn.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 of the global energy consumption,exploration of medium- to large-sized oil and gas fields in conventional sandstone and carbonate rocks has encountered significant difficulties. The special coarse-grained reservoirs of conglomerates gradually entered the view of exploration geologists. Discovery of the large-scale,conglomeratic reservoirs in the Mahu area,Xinjiang, proved the enormous oil and gas potential,which indicates urgent,aimed research on it. Looking back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oarse-grained sedimentation,it has gone through three main stages: Initial stage of concept formation(1885-1947),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of genetic analysis(1948-1987),and application stage of theoretical perfection(1988-present). Each stage was characterized by scient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focused on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hot spots and bottlenecks in coarse-grained deposits,which experience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rocesses including genetic discussions on practical phenomenon or issues induced by discovery of oil and gas fields,theory formation,and practice guiding. These academic events and cognitions provided a good example and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researches.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ing of research topics,representative scientists,and events during each stage,as well as authors' thought from the long-term,comprehensive research,this paper proposed the key issues for coarse-grained sediment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including paleo-topography and slope gradients,sedimentary genetic mechanisms,facies and microfacies subdivision,flume experiments,conglomerate diagenesis,logging interpretation,seismic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and quantitative data base.

Key words: coarse-grained sediments; development history; conglomeratic reservoirs; hot issues
1 概述

粗粒沉积通常是指以粒径大于2 mm的砾石、角砾石为主所构成的碎屑沉积物, 前者多为磨圆状构成砾岩, 后者多为棱角状构成角砾岩, 广义上也包括基质支撑的混积(杂)岩。粗粒沉积从结构上讲通常具有双峰态或多峰态的特点, 表现出大小混杂、多级颗粒支撑的堆积特征。依据粗粒沉积的定义, 文中的核心是讨论砾岩或砂砾岩的沉积、成因及其储层表征所面临的热点问题。

粗粒沉积通常具有水动力条件复杂、组分多样、结构多样、粒度范围广、物性差异大、横向变化快、沉积描述难、测井响应差、地震识别技术欠缺以及平面预测难等特征, 这也导致人们对粗粒沉积砾岩的认知程度普遍滞后于中细粒常规砂岩。近10多年来, 由于美国页岩气的快速发展与高效开采, 改变了全球的油气资源供给结构, 致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在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 细粒沉积得到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双重持续关注, 众多学者正积极尝试建立细粒沉积学(邹才能, 2011; 邹才能等, 2014), 而对粗粒沉积的研究相对来说较为滞后甚至被忽略(顾家裕和张兴阳, 2005)。随着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玛湖大型砾岩油气藏的发现, 加之当前中国新发现的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领域与目标区块不明确, 以及目前细粒非常规油气(页岩油气、致密油气以及煤层气)尚未形成储量与产量战略接替的现状, 加强粗粒沉积成因、储层表征以及油气前景的研究已迫在眉睫。笔者着重从沉积学与油气储层表征2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文献调研, 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不难发现, 粗粒沉积的研究经历了概念形成的萌芽阶段、成因分析的快速发展和理论形成的工业应用3个发展阶段(图1)。尽管由于不同阶段研究手段、人们的认识程度及目的不同, 所研究的重点各异, 但始终是在围绕着其成因与表征手段上开展深入研究, 重点着眼于其对社会与工业界的作用。

图1 粗粒沉积重要学术观点与典型砂砾岩油田发现的历程Fig.1 Significant academic points of coarse-grained deposits and discovery history of the typical conglomeratic oil fields

2 概念形成的萌芽阶段(1885— 1947)
2.1 粗粒沉积研究的开端— 经典三角洲

早在1885— 1890年, Gilbert就对美国邦维尔湖(Lake Bonneville)更新世湖相三角洲沉积体进行了研究, 并首次识别出三角洲沉积体具有三褶结构(Three fold structure)。随后, Barrell(1912, 1914a, 1914b)根据Gilbert的描述, 研究了阿巴拉契亚盆地上泥盆统卡茨基尔三角洲(Catskill Delta)的沉积相特点, 并划分出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 分别描述了各层的岩性、层理与化石等特点, 由此掀起了关于古代三角洲沉积相研究的热潮。因当时并没有形成扇三角洲的概念, 直到Holmes(1965)提出“ 扇三角洲” 的概念之后, 人们才认识到Gilbert研究的邦维尔湖三角洲实际上属于扇三角洲沉积范畴, 从此粗粒沉积研究开始逐渐走进石油勘探家的视野, 揭开了粗粒沉积研究的序幕。

2.2 Φ 值的提出与粒级界限的划分

沉积物通常分为碎屑沉积、生物沉积与化学沉积。Walther(1894)以及Grabau(1913)在进行沉积岩分类时提出砂屑岩、砾屑岩等命名。随后由Wentworth(1922)出版的《碎屑岩的粒级范围和分类术语》一书明确提出以2的次幂, Φ 值(Φ =-log2D)作为划分碎屑沉积颗粒的粒级界限, 并以2 mm(Φ =-1)作为砂岩与砾石的划分界限, 而小于0.0625 mm(1/16 mm, 即Φ > 4)为粉砂, 从而明确了粗、中、细粒沉积物的界线, 使砂岩和砾岩的分类走向了科学的量化领域, 并按粒径将砾石划分为细砾(2~4 mm)、中砾(4~64 mm)、粗砾(64~256 mm)及巨砾(> 256 mm)四级。选定Φ 值作为粒径衡量指标的原因: 解决了粗粒沉积粒径范围跨度过大不易描述与作图的问题; 充分融合了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划分方案; 更具可操作性。

2.3 首个大型砂砾岩油气田的发现

早在20世纪30年代, 阿根廷的YPF石油公司在门多萨省进行石油勘探时, 于1934年发现了库约盆地(Cuyo Basin)首个砂砾岩油田(Tupungaton油田), 当年钻的T-3井、T-1井在钻遇三叠系Victor组时发现油层, 自喷油10 t/d; 该油田随后又钻了18口井, 至1937年获得年产油量1.36× 104t, 单井最高产油量可达250~410 t/d。1939年的最后一天又发现了Barrancas砾岩油田, 面积5 km2, 单井产量达43 t/d(表1)。在当时石油勘探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 连续5年陆续有发现, 说明这类油藏一旦发现, 其规模相对较为可观。

表1 国内外砾岩油气田(藏)地质与油藏特征对比一览表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ological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conglomeratic oil fields from domestic and oversea
3 成因分析的快速发展阶段(1948— 1987年)

自世界第1个砂砾岩油田在阿根廷发现后, 在随后的15~20年间, 粗粒沉积几乎无人问津。一方面是因当时人们对砂砾岩没有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认识, 同时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另一方面, 则是由于砂岩在碎屑沉积岩中占有绝对优势, 加上其对矿产资源的作用远大于粗粒与细粒沉积, 因此这个时期全球的沉积学家几乎将所有研究都放在了砂岩的结构、沉积成因及其沉积模式建立上。直到20世纪中叶美国(1948)、加拿大(1953)、中国(1955)、阿根廷(1965)等国家砂砾岩大型油气田的相继发现, 尤其是美国(1968)Prudhoe Bay特大型油田的发现后, 人们才开始逐渐关注各种粗粒沉积扇体与辫状河的成因及特征, 并开始对粗粒沉积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3.1 二战后砂砾岩油田的相继发现

3.1.1 国外典型砂砾岩油田的发现与特点

1948年, Gabbert 和 Lindas在美国堪萨斯州波尼县发现了加菲尔德(Garfield)砂砾岩油田(Rogers, 2007)。该油田位于堪萨斯州中央隆起西南边缘, 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形成于隐伏构造凹陷中的一种非成层性冲积扇沉积, 冲积扇平面展布面积达近百平方千米, 最初并未得到石油公司的重视, 直到1953— 1955年, 希尔顿(Hilton)钻井公司、科罗拉多(Colorado)石油天然气公司以及其他独立公司在该地区进行密集开发井部署后, 这一发现才得到了工业界的认可; 钻井350口, 孔隙度为8%~25%, 从上石炭统的底砾岩油藏和下石炭统以及奥陶系油藏中生产了138.88× 104t石油和约2× 108im3天然气, 其地质现象与开发特征为致密砂砾岩油气田的开发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依据。

1953年, 加拿大飞马石油公司在西部盆地发现了当时加拿大最大的帕宾那(Pembina)油田, 该油田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低渗透砂砾岩油田, 含油面积达1909.86 km2(表1), 为浅海三角洲沉积, 以砂砾岩为主, 粒径为0.5~1 cm, 粒(砾)间为砂泥充填, 孔隙度在8%~10%之间, 储集层渗透性差, 厚度变化大, 地质储量达11× 108 t。该油区的发现表明, 砂砾岩互层可形成粗粒沉积为储集层的大型油气田, 为后期具有该特点的砂砾岩油田发现提供了范例, 由此粗粒沉积的研究也逐渐得到沉积学家与石油勘探家的关注。

在1951— 1958年间, 阿根廷先后又在库约盆地侏罗系至白垩系中发现了多个砂砾岩油田, 如Barrancas油田, Punta De Las Bardas油田以及Vacas Muertas油田, 由于3个油田在平面上相互连片, 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大型工业油区, 即门多萨油区, 其含油面积达近百平方千米(表1), 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达6360× 104 t, 致使门多萨油区在阿根廷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沉积相为冲积扇与辫状河, 储集层以疏松的红色砂砾岩为主, 中砾岩与含砾砂岩交互, 孔隙度、渗透性较好, 预测储量近1.6× 108 t。截至1965年底, 门多萨油区各油田的总日产油量达到1.3× 104 t, 年产油量达到400× 104t以上, 形成了当时世界上的砂砾岩大油田区。截至1992年, 在该盆地总计陆续发现了8个具工业价值的砂砾岩油田。

1965年美国在阿拉斯加州库克湾盆地古近系发现了麦克阿瑟河(McArthur River)油田赫姆洛克(Hum Rock)砾岩油藏。其储集层是一套陆相粗碎屑、低弯度、高能量的辫状河流与曲流河沉积物, 由中— 小砾岩、含砾砂岩、中砂岩及少量粉砂岩和煤层组成, 具有下粗上细的正旋回沉积特征, 自上而下分为6个段, 各段之间均有不渗透的粉砂岩隔层, 其地质储量为2.07× 108 m3, 可采储量为0.85× 108 m3(表1)。随后于1968年, 美国地质调查局又在库克湾盆地的二叠系— 三叠系发现了20世纪美国石油工业史上最大的油田— — 普鲁德霍湾(Prudhoe Bay)油田, 其储集层由砾岩向上渐变为粗砂岩直至细砂岩的多个旋回组成。孔隙度为16%~25%, 渗透性较好。该油藏含油面积为566 km2, 石油探明地质储量约30× 108t, 可采储量达13.6× 108t; 天然气储量7300× 108 m3

上述美洲砂砾岩油气田的发现拓宽了粗粒沉积的研究范围, 使美国和加拿大2个发达国家加大了其勘探的投入与基础理论研究。由此可见, 尽管粗粒沉积储集层的非均质性严重, 然而一旦油田发现, 其储量与含油面积均十分巨大。然而人们一直在疑惑: 为何粗粒沉积这种具重力成因的碎屑流产物会延伸如此大的范围?这也就成了沉积学界一直关注至今的焦点。

3.1.2 国内典型砂砾岩油田的发现与特点

中国早在1955年就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发现了克拉玛依砾岩油田, 含油层位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 以砾岩、含砾粗砂岩为主, 孔喉半径从小于0.1 μ m到大于16 μ m, 孔喉比大于10, 是一套冲积扇相和冲积平原相沉积, 含油面积290 km2, 其中预测资源量达25.8× 108 t, 天然气2.1× 1012 m3, 可采石油地质储量达18.29× 108 t, 天然气766.6× 108 m3(表1)。该油田的发现让人们认识到砾岩在前陆盆地边缘广泛分布, 造山带的抬升和剥蚀使大量陆源粗碎屑物在山前凹陷大量沉积, 形成冲积扇和扇三角洲等近源沉积体系, 分布范围广, 油气潜力巨大, 并与边界断层或不整合一起构成构造— 地层圈闭, 具有特殊的勘探价值, 也扩大了粗粒沉积相关储集层的勘探领域, 为粗粒沉积油气藏的发现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随着当时中国油气勘探从西部向东部的转移, 1961年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四段发现了工业油流, 储集层岩性为砾岩、含砾砂岩, 储集性较差、渗透率低、非均质性严重。其沉积相为近岸水下扇沉积(当时并未有这种概念), 预测储量为2.59× 108 t, 可采储量为0.42× 104 t, 从而使老一辈勘探家认识到, 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的砂砾岩是有利的勘探区带。

1976年, 在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发现了双河砂砾岩油田, 含油层位于古近系核三段, 且厚度大, 近源粗粒沉积。该油田含油面积31.8 km2, 上报地质储量0.9009× 108 t, 孔隙度及渗透率较好。按其储量及储量丰度在中国东部陆相盆地中可称得上是“ 小而肥” 的中型油田, 从扇根砾岩到扇端粉砂岩均有油层分布, 非均质性十分严重, 由此中国的石油地质与沉积学界开始高度关注砂砾岩沉积的成因与特征描述。随后在二连盆地的蒙古林(1985)与哈南(1996)、吐哈盆地丘陵— 鄯善(1989)以及渤海湾盆地的盐家(1995)陆续发现多个中小型砂砾岩油气田(表1)。这些砂砾岩油田的发现, 说明粗粒在陆相断陷盆地可形成多个小而富的砂砾岩油藏。如何对其储集层分布与物性进行准确预测, 则是学术界所面临的难点与方向。

3.2 冲积扇相带划分及其模式建立

Denny(1965)在对加州和内华达州死亡谷地区的冲积扇进行研究时, 给出了明确的冲积扇定义: 冲积扇是携带碎屑物质的水流通过狭窄的河道在地势平坦且开阔的地方堆积而成的沉积体。Gole和Chitale(1966)在研究喜马拉雅南麓柯西河冲积扇时, 指出湿扇沉积具有水道发育、扇形与相带不清、以正砾岩为主的基本地质特点。Bluck(1967)在研究苏格兰红色砂砾岩冲积扇时, 提出了4种砾岩类型(碎屑流沉积的副砾岩、片汜沉积的砾岩、水道沉积的槽状交错层理砂砾岩以及水道沉积砾岩)。Bull(1972)Heward(1978)对不同盆地边缘冲积扇的剖面结构与几何形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Bull主要是讨论单一扇体在纵向剖面上的形态特征, 而Heward则是重点研究盆地边缘断裂性质对冲积扇的控制及其所形成的纵向形态, 并识别出盆地边缘3种不同的断裂结构(持续的盆缘断裂带、有限后退断裂、多次后退断裂), 它们控制着充填盆地的冲积扇体系的几何形态和范围。Spearing(1974)建立了理想的冲积扇沉积相模式及其相剖面, 并将其划分为3个亚相: 扇根、扇中和扇端, 由此明确了冲积扇的4种基本沉积物特征(碎屑流沉积、片汜沉积、河道沉积及筛积物)与相带划分。张纪易(1985)在研究现代洪(冲)积扇和准噶尔盆地古代洪(冲)积扇储集层沉积特征时, 注意到了一些以往未被重视和描述的沉积特征, 并根据扇体不同部位的沉积现象提出了洪(冲)积扇微相划分的意见, 最终得出可作为洪积扇相标志的4种重要沉积特征: 洪积层理、支撑砾石、漏斗状电性曲线及“ 粗、宽、低” 正态概率粒度曲线。

3.3 砂砾岩的结构分类与储集层特点

早在1953年, Folk在研究陆相沉积岩时发现由于砾岩组分与粒径的极端差异很难对其命名, 于是依据砾石或角砾含量多少, 即大于30%定义为砾岩或角砾岩(Folk, 1980)。Bluck(1965)在研究冲积扇的沉积特征时, 提出了基于基质含量大小的划分, 即以15%为界限将砾岩划分为正、副砾岩。Clarke(1979)就指出双峰态储集岩的初始孔隙度变化较大, 取决于岩石中砂与砾石的堆积状态和它们的相对比例2个要素, 这其实就是对砾岩支撑结构的粗略表述。Cant和Ethier(1984)在研究了阿尔伯塔省Elmworth气田下白垩统Spirit River组砂砾岩储集层的物性及其影响因素时, 又依据支撑结构将砂砾岩分为3种: 即单峰态颗粒结构砾岩(缺乏杂基)、双峰态颗粒支撑砾岩(杂基为中细砂岩)以及双峰态砂质支撑砾岩。余素玉(1984)以砾石和基质成分为依据, 提出了组分— 成因分类方案: 先按基质充填类型划分出孔隙型砾(角砾)岩、基质型砾岩以及含斑型砾(角砾)岩, 再进一步按基质充填成分和砾石成分进行细分, 如在孔隙型中又划分出无基、砂基、混基以及泥基等; 即以基质含量的多少与孔隙度的大小为第一要素, 随后再依据砾石颗粒的成分(单成分与多成分)进行划分, 纵向上基质成分和充填类型反映水体能量, 横向上按砾石成分和成熟度代表与母岩区关系以及搬运特点和距离。裘亦楠(1985)在研究碎屑岩沉积方式与储集层非均质性时将碎屑岩的沉积方式划分出8种, 首次提出了“ 筛状沉积作用” 的概念, 并指出筛状沉积的砾岩具有多峰态的粒径分布特征, 主要发育在冲积扇平原, 它所产生的特高渗夹层是造成冲积扇砂砾岩储集层层内非均质性复杂化的原因; 胡见义等(1986)在研究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形成与分布时, 论述了断陷盆地砂砾岩体等岩性— 地层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特征, 明确指出砂砾岩储集层的分布具有成群成带的特点, 在平面上构成了不同层系、不同类型的多种类型油气藏的含油气带。

3.4 流体成因讨论与多种沉积类型

Middleton和Hampton(1973)根据碎屑支撑机理, 即碎屑呈悬浮状态的机理, 将重力流分为碎屑流或泥石流、颗粒流、液化流及浊流4种类型, 其中碎屑流和浊流中粗粒沉积较为发育。随后Walker(1975)指出粗粒沉积具有碎屑流、洪流、浊流、颗粒流、牵引流以及混合流等多种成因, 但这些流体的成因动力与垂向序列特征以及判别标准至今存在争议。

Holmes(1965)在《普通地质学原理》一书中, 正式将扇三角洲沉积解释为陆地冲积扇直接入海或入湖形成的三角洲, 并将其划分为4个相带(三角洲平原内带、三角洲平原外带、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孙永传(1980)在研究中国东部新生代断陷盆地沉积类型时, 率先提出了一种新的砂砾岩扇体— — 近岸水下扇, 它是指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发育的一种特殊沉积体系, 即水下以重力流(或碎屑流)为主形成的扇体, 指出水下扇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Ethridge和Wescott(1984)认为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 常与同沉积大断裂伴生, 大陆碰撞海岸、岛弧碰撞海岸、拖拽边缘海岸等构造背景最有利于扇三角洲发育。

3.5 粗粒沉积垂向序列分析与模式

Miall(1977)在研究辫状河沉积特征时, 建立了辫状河的6种垂向序列模式(特罗海姆-Trollheim、斯科特-Scott、唐杰克-Donjek、南萨斯喀彻温-South Saskatchewan、普拉特-Platte及比约型-Bijou Creek), 其中前3种为砂砾岩, 并明确指出辫状河中的砾石沉积大多以垂向加积为主。由此沉积学界开始重视粗粒沉积的垂向沉积序列研究。1985年Miall又对河流进一步的分类, 依据岩相与垂向序列将其划分为12种类型, 率先提出了侧向加积作用可形成砾石质曲流河与顺流加积是形成纵向砾石坝的主要成因之观点。与之同时, Walker(1978)在研究现代与古代深海扇沉积的基础上, 将海底扇划分出补给水道、内扇、中扇、外扇4部分, 详细总结了各微相的垂向序列, 建立了海底扇沉积模式。该模式指导了全球近40年对深海沉积的认识, 直到近年来, Shanmugam(2006)总结了深水环境的多种作用机制和它们彼此间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以及相应的沉积模式, 人们才开始对其提出不同的看法, 主要是认为海底扇并非一种模式可以概括。由Koster和Steel(1984)主编的《砾石和砾岩沉积学》论文集中, 收录了当时涉及前陆盆地至大陆隆起环境中粗碎屑沉积作用相关的13个国家29篇学术论文, 内容包含利用露头剖面、井下资料、实验模拟以及流体动力原理等方面, 对之后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其中Nemec和Steel(1984)在文集中首次明确指出, 砂石的搬运与沉积在冲积扇和浅海2种环境均可发育, 环境变迁的反映表现在其沉积序列上, 并介绍了2种环境下各自的垂向序列以及沉积过程。同时还认为浅海背景下砾石(岩)可以发育在前滨(海滩或河口湾)、临滨、扇三角洲或三角洲河口坝以及吉尔伯特型三角洲等沉积环境之中, 其结构、沉积构造以及其他沉积特征主要受波浪改造和河流注入量等因素的影响。

4 理论形成的工业应用阶段(1988至今)
4.1 粗粒沉积概念与模式系统形成

Nemec和Steel(1988)主编了《扇三角洲》一书, 给出了扇三角洲更为准确的定义, 即冲积扇作为供源形成的粗粒三角洲, 发育在活动的扇体与稳定水体交界地带沉积的沿岸沉积体系, 可以部分或全部淹没于水下, 代表含有大量沉积荷载的冲积扇与海或湖相互作用的产物; 而辫状河三角洲则是由辫状河作为供源形成的, 以底负载为主的粗粒三角洲。书中将粗粒三角洲划分为12种类型, 并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紧随其后, Albina 与 Prior(1990)主编的《粗粒三角洲》论文集出版, 这标志着粗粒沉积的理论系统形成, 进一步丰富并刻画了粗粒三角洲的类型及其沉积特征, Nemec(1990)在此书中将粗粒三角洲明确划分为2类: 即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 可以说该文集是介绍粗粒沉积体系与其沉积动力学迄今为止最全面的1本书。同年Wescott与Ethridge(1990)根据扇三角洲前缘的地质地理背景特点总结出3种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即陆架型、陆坡型及吉尔伯特型, 并系统给出了这3类扇三角洲的垂向沉积序列与模式的特征和成因分析。赵澄林(1992)在研究东濮凹陷古近系碎屑岩沉积体系类型与分布时, 总结了陆相湖盆粗粒沉积具有冲积扇、湖成三角洲、湖底扇、扇三角洲、沟道浊积“ 四扇一沟” 的地质特征。Reading和Richards(1994)在研究扇体(海底)物源与沉积展布时, 根据物源情况和内部粒度结构将海底扇体划分为3大类, 即点物源海底扇、多物源水下斜坡扇和线物源水下扇裙, 又依据沉积物类型即富砂、富泥、砂泥以及砂泥混合型将3大类划分12种。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 依据物源特点与沉积展布对扇体分类最为系统而全面的方案。作者通过多年对内蒙古岱海湖盆现代沉积的考察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的精细研究, 建立了砾石质辫状河三角洲的微相、垂向序列及沉积模式; 随后将辫状河三角洲进一步分成辫状三角洲(即由辫状河道形成的三角洲)和辫状平原三角洲(即由辫状平原形成的三角洲)(于兴河等, 1995; 于兴河, 2008), 并指出陆相断陷湖盆粗粒三角洲的发育具有: 陡坡小而多, 粒度粗、厚度大、分流河道不发育的特点; 而缓坡则具有大而少、粒度中等偏粗、厚度小、分流河道发育的特征(于兴河等, 2013)。

4.2 中国砂砾岩油气田的再次发现

随着20世纪80— 90年代一些中小型砂砾岩油气田的发现, 粗粒沉积逐渐引起了中国学者的重视。21世纪以来, 粗粒沉积的概念以及特征已经被国外大多学者所认可, 并在实际油藏的发现与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球油气勘探方向从常规向非常规的转变, 加上粗粒沉积理论与技术的进步, 为砾岩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在对早期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沉积与储集层地质规律总结的基础上, 应用地球物理技术, 尤其是叠前深度偏移新技术(孔凡仙, 2000), 相继在济阳坳陷发现了91个不同类型的砂砾岩扇体油气藏, 其地质储量达2.35× 108 t, 已产油288× 104 t(潘元林等, 2003), 形成了一定的勘探开发规模(隋风贵, 2003; 闫长辉等, 2010)。此外, 准噶尔盆地腹部发现的白垩系石南31砂砾岩油田, 使隐蔽(岩性)油气藏成为当时新疆油田的一个勘探热点(方世虎等, 2006), 2010年9月在玛北油田北部的玛2井以北三叠系百口泉组三段断层— 岩性圈闭内部署开钻玛13井, 该井在三叠系克拉玛依组下亚段和百口泉组三段油气显示活跃, 试油获日产油2.34 t, 日产气0.521× 104 m3, 从而推动了玛北斜坡区的整体勘探进程。2012年3月, 采用二级加砂压裂新工艺, 在百口泉二段见到良好油气显示, 首获工业油流, 并稳产在8~11 m3/d。同年5月风险探井玛湖1井开钻, 2013年4月未经压裂日产油达48.33 m3(邵雨等, 2015)。这标志着玛湖凹陷斜坡区百口泉组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 拉开了玛湖凹陷斜坡区油气勘探的序幕。2014年9月, 玛湖地区多口水平井获得高产油流, 进一步证实了环玛湖凹陷斜坡区百口泉组大面积成藏的潜力, 退覆式扇三角洲沉积是其储集层形成的主体(匡立春等, 2014; 唐勇等, 2014; 支东明等, 2018)。初步展现多个亿吨级高效优质储量区块, 从玛北斜坡至玛南斜坡全长90余千米, 展现出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新的大油区。2017年11月30日,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对外发布消息称,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发现了数亿吨级的砾岩油田, 已发现三级石油地质储量超过12.4× 108t, 其中探明储量达5.2× 108t。这比美国赫麦克阿瑟河油田与巴西卡莫普利斯油田探明储量的总和还大(何云超和张崇瑞, 2017), 玛湖砾岩大油区的发现, 使粗粒沉积与储集层的研究再次成为石油勘探与沉积学焦点。

4.3 多种成因解释与物源特征分类

Nemec和Steel(1984)通过统计分析砾岩层中最大粒径(MPS)与单层厚度(BTh)的比值来定量识别陡坡扇三角洲沉积物重力流搬运机制(Koster 和 Steel, 1984), 并指出在陡坡扇三角洲之中, 顶积层即扇三角洲平原一般不发育, 前积层以加积作用为主, 沉积物厚度较吉尔伯特型扇三角洲薄并沿坡上超; 底积层进积作用为主, 在盆底呈高角度下超, 当坡度较陡时粗碎屑沿坡滑落无法在斜坡上保留, 因此大砾石在前缘地带也大面积分布(Nemec, 1990)。于兴河等(2014)Tan 等(2017)在研究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扇三角洲砾岩油藏时, 提出粗碎屑的阵发性洪水搬运机制, 并划分了碎屑流、洪流和牵引流3种成因的岩相序列。另外, 顾家裕和何斌(1994)对扇三角洲中水下分流河道底部最粗级— 砾岩和含砾不等粒砂岩厚度进行统计, 并计算砾岩和含砾不等粒砂岩占整个储集层厚度的百分比, 依此确定沉积物粒级变化趋势, 推断物源方向。戴启德和纪友亮(1996)根据砾岩的支撑形式与砾级的差别, 将其支撑形式划分为5种类型: 同级颗粒支撑、多级颗粒支撑、局部杂基支撑、杂基支撑以及混合颗粒支撑, 不同的支撑形式通常反映了其物源性质、搬运距离以及沉积方式; 顾家裕等(2005)指出中国陆内前陆盆地粗粒沉积发育, 特别是在前展型陆内前陆盆地中, 推覆体断块的位置不断前移, 推覆强度具有递增的趋势, 山前粗碎屑相带不断向盆地方向推进, 在冲断晚期, 各时期粗粒沉积物纵向叠加和横向连接并和相对细粒的湖相沉积相接可以形成巨厚、大面积优质粗粒沉积储集层。

纵观国内外研究成果可以发现, 进入21世纪后, 粗粒沉积的基本地质特征已得到普遍认同: (1)位于坡度相对较陡的地带; (2)常发育于靠近山麓的前缘物源区(于兴河, 2002); (3)多形成于层序界面的底部, 即不整合面之上(张年富等, 2002; 田景春等, 2003); (4)大多形成于盆地的初始裂陷期、深陷扩张期及断拗转换期; (5)陡坡型粗粒扇体油气藏具备良好的油气生储盖配置组合(匡立春等, 2005); (6)具重力流和牵引流2种以上的流体性质(于兴河, 2008)。但该理论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暴露出, 砂砾混杂扇体并非仅受1种或2种成因控制, 且不同扇体在不同构造性质的盆地以及相同性质盆地的不同部位, 其沉积类型、形态、展布规模和岩性等均有所不同。Einsele(2000)又对不同性质的粗粒水下扇扇体的展布形态和水道迁移速率进行的总结, 并提出了深水扇分类标准及特点。

4.4 粗粒沉积岩相划分与沉积作用

早在1985年Miall在研究辫状河时就提出了进行岩相划分的具体原则与方案, 即以反映水动力条件的粒度为基础(大写字母代表粒度), 以反映沉积作用或方式的沉积构造为重点(小写字母代表沉积构造与支撑形式), 以此将河流沉积的岩相划分为22种岩相类型, 随后又修改成17种(Miall, 1988)。于兴河等(1992)在研究华北地区二叠系岩相组合类型时共划分出13种岩相, 其中就包括2种砾岩相, 即碎屑流沉积砾岩相和纵向坝或滞留沉积砾岩相。然而, 因粗粒沉积成因繁多(重力流与牵引流)、粒径变化大、沉积构造特征不明显, 使得常规岩相划分方案无法准确地反映成因, 难以判别沉积环境, 为此一些学者开始探讨新的适用于砾岩的岩相划分方案, 于兴河等(2014)在研究玛湖百口泉砾岩时, 从其支撑方式出发, 首先依据砂质和泥质的相对含量划分为2类支撑, 再依据砾岩颗粒的粒度以及基质的性质细分为5种支撑方式, 结合其沉积构造划分出9种砾岩的基本岩相类型(图2)。2015年邵雨等出版了《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粗粒三角洲成因机制与展布规律》一书, 系统总结了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粗粒沉积的多种成因机制以及不同成因下粗粒三角洲的展布规律。

图2 9种典型砾岩岩相的划分方案(据于兴河等, 2014, 有修改)Fig.2 Subdivision for nine kinds of typical conglomeratic lithofacies(modified from Yu et al., 2014)

4.5 地震上砂砾岩体识别方法探讨

粗粒沉积的地震成像差、速度模型建立难, 甚至与火山岩相混, 这就制约了其有效储集层的识别与预测。林松辉等(2005)在预测东营凹陷陡坡带多成因砂砾岩体储集层时, 总结了陡坡带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近源浊积扇4种典型砂砾岩体地震相特征, 指出地震波在砂砾岩体传播速度为3000~4000 m/s, 比围岩高5%以上, 砂砾岩扇体的顶面振幅较强、扇根最弱、扇端最强, 据此预测结果建立了针对性的地震识别模式, 并在该地区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的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孙海宁等(2007)同样在研究东营凹陷砂砾岩储集层时, 为了克服储集层横向变化快、成层性不好的难点, 提出采用极值滤波处理的随机地震反演技术, 反演后的砂体与实际油层组吻合程度较好。梁星如等(2009)在探讨预测廊固凹陷兴9砂砾岩体方法时, 针对该砂砾岩体具有由多期水下扇叠合的成因特点, 提出了EPS基于模型的反演技术、基于小波边缘分析建模的AIW波阻抗反演、结合地质统计学的地震属性预测方法, 并综合各种方法优选出预测砂砾岩体的有效途径。王维红等(2015)在构造解释和认识的约束下, 基于Kirchhoff积分深度域偏移和网格层析的速度模型建立了合理的深度域速度模型, 实现逆时偏移高精度成像, 识别断陷控制下的砂砾岩目标。张生等(2018)研究车西洼陷西北陡坡带砂砾岩储集层时, 利用地震相与沉积相的映射关系, 综合地震资料及测井资料进行相转化, 建立具有宏观地质意义的相控模型, 有效地约束反演过程, 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分辨率。如今, 地震资料的处理与解释不再是单从地球物理的角度出发, 而是逐渐结合了地质背景, 针对地质特点而采取更有效的手段。

4.6 碎屑流物理水槽实验及其启示

现代沉积、野外露头及地下密井网研究均不能很好地揭示粗粒扇体的沉积过程, 其形成机制、尤其是碎屑流砾岩体广泛展布的成因机制, 是学术界关注的难点与焦点。因此, 利用水槽实验模拟不同粒度的扇体及其碎屑流的形成过程, 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其成因机制。

Major(1997)制作了一个长95 m、宽2 m、坡度31° 的水槽, 采用最大粒径为32 mm的砾石与砂、泥混合物进行了大规模水槽实验(表2), 形成了约15 m3的大规模碎屑流。通过对该实验沉积物的平面及剖面仔细分析表明, 分选差的块状碎屑流沉积物可构成进积式沉积(增长型进积), 而不是简单的块体堆积, 从而阐明了块体搬运和碎屑流置换的沉积过程。这给解释一些盆地砾岩大规模广泛分布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与成因机制。

表2 国内外主要粗粒沉积水槽物理模拟实验参数与结果 Table 2 Parameters and results of the major coarse-grained flume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from domestic and oversea

Clarke等(2010)进行了冲积扇的物理实验(表2), 设计了一个3 m× 3 m的能控制沉积物与水供给量的固定水槽, 用一种可变速的漏斗将沉积物以预定的速率供给到入口水道, 并在此处与水混合, 在到达入口之前, 通过一个调节的压力罐以设定排出压力。扇形区域两侧采用高0.7 m的有机玻璃墙壁封闭, 顶端开了一个口, 即入口水道的位置, 并将其限制在90° 。该实验详细记录了冲积扇不同阶段的平面发育特征, 并认为冲积扇早期以片流为主, 随后发育1~2个主水道, 水道在扇体表面不断迁移摆动并伴随决口和河道废弃、最后演化为单一水道。

印森林等(2017)利用水槽实验分期模拟冲积扇阵发性的形成机制和特点, 探索了不同水道演化过程及规律。实验研究发现, 对碎屑流与牵引流共同控制下冲积扇沉积过程具有如下特点: (1)辫状水道存在2种重要的迁移方式, 单一主水道迁移和分叉式次水道迁移, 单一主水道的迁移是导致扇体前积增大的主要原因, 而分叉式次水道迁移方式是扇体展宽的重要机制; (2)在构造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多期扇体具有明显向源退积的特征(表2)。

4.7 砂砾岩测井解释的难点与思路

在对砂砾岩体进行测井物性的解释建立模型时, 由于砂砾岩体具有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母岩类型变化较大的特点, 岩石骨架参数很难确定, 利用测井资料计算砾岩储集层参数往往精度不高(申本科等, 2012)。史彥尧(2010)在研究克拉玛依油田克下组砾岩油藏时, 先界定砾岩储集层的岩性或骨架矿物, 而后分别建立不同岩性储集层的测井孔隙度与渗透率解释模型, 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解释的相对误差, 但其精度首先取决于岩性骨架参数的准确识别。实际上储集层的测井响应并不单一对应于其岩性、物性或者含油性的差异, 而是各种性质的综合响应。对于母岩成分复杂特别是含有火山质成分的砂砾岩来说, 不同矿物的伽马数值变化较大, 灰色砂砾岩与泥岩的GR值与SP值几乎处在同样的范围内, 这就导致GR与SP曲线不再具有指示岩性的作用。所以, 应用单条曲线判别或2条曲线交会分析已难以满足砂砾岩储集层物性研究的需求。因而较为有效的做法是先用密度与电阻率将交会来确定砂砾岩岩性或岩相(付建伟等, 2014), 而后再对不同的岩相利用中子— 核磁有效孔隙度差值计算岩石分选系数, 进而预测砂砾岩储集层发育带和评价其性能的优劣(王贵文和郭荣坤, 2015), 这就较好地规避了砂砾岩测井解释模型建立难的瓶颈。罗兴平等(2017)在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复杂砂砾岩储集层的岩性识别中, 引入电成像测井, 建立了砂砾岩典型岩性特征参数样本库, 使岩性识别精度得到提升。

近年来, 核磁共振、成像测井、BP神经网络等新技术也逐渐应用到砂砾岩储集层的研究工作中, 在砾岩储集层评价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限于成本, 目前储集层参数解释仍是以常规测井资料为主。总体来说, 目前对于粒度、基质含量等砂砾岩组构特征的研究成果更多还是局限于岩心上, 在测井上还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储集层物性解释模型。

4.8 国际会议重点与学术研讨方向

关于粗粒沉积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并不多见, 最早应是1995年在美国死亡谷召开的首届《国际冲积扇会议》, 当时的目的主要是在粗粒沉积理论日益完善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冲积扇的沉积特点与成因控制因素。第二届会议于2003年6月由伦敦地质学会承办在西班牙索巴斯组织召开。该地区被选为这次会议地点的原因是索巴斯具有广泛的第四纪冲积扇沉积, 有利于学者对不同构造背景、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不同类型冲积扇进行对比研究。本次会议主要涉及3个主题: 冲积扇的形成过程研究; 第四纪冲积扇的沉积动力和地貌形态研究; 通过古代露头的观察对冲积扇沉积序列进行解释。此次会议为后期冲积扇研究指出了2个明确的方向: 不同控制因素的组合在冲积扇沉积特征中如何准确识别?如何将第四纪冲积扇沉积特征与盆地范围内的地貌与沉积序列特征结合起来研究。2005年伦敦地质协会出版了《冲积扇: 地貌学、沉积学和沉积动力学》会议论文集, 内容涉及野外考察、实验数据分析以及现代与古代冲积扇的地貌形态、沉积方式、控制因素及沉积动力学等, 它是自20世纪以来国际上对冲积扇相关粗粒沉积较为系统总结的专辑, 尤其是对现代冲积扇的沉积特征、展布样式、成因机制以及发育控制因素的研究, 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最近一次粗粒沉积的国际会议是2015年11月30日— 12月4日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的坎特伯雷大学召开的《第5届国际冲积扇会议》, 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研究热点为冲积扇的沉积机制与沉积过程、冲积扇的分类及其构型表征、构造对冲积扇内部构型的控制作用、水槽实验模拟冲积扇沉积过程、高泥质冲积扇内部构型、利用宇宙线源同位素测量冲积扇形成年代等。主要研究进展为: 冲积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其具有多种分类方案; 冲积扇表征技术主要通过野外露头、现代沉积、模拟实验及井网解剖等方法来表征; 同生逆断层上盘发育的正牵引构造通过差异隆起、沉积物可容空间等控制冲积扇储集层内部构型的差异分布; 富泥冲积扇所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构造活动的减弱与沉积物供给的逐渐减少, 其内部构型与粗碎屑砂砾岩冲积扇具有较大差异: 明显的级次性; 扇体形态模糊不清; 冲积扇储集层内部不同构型单元规模差异较大等。下一届国际冲积扇会议将于2020年5月在美国召开, 旨在进一步明晰当前冲积扇热点问题。

综上所述, 粗粒沉积的研究与成果斐然, 但当前存在的问题仍有许多, 相应的系统性文章与专著国内外都并不多见。

5 热点问题
5.1 古地形及其坡度

5.1.1 问题的提出

沉积体形成时的地形坡度是控制其成因机制、相带展布以及储集层构型与物性特征的核心要素, 是对古地形倾斜程度的定量化指标, 它对地表物质能量迁移转换、沉积物的沉积形式以及砂体的平面分布形态具有重要影响。因此, 地形特征及其坡降特征可以表征可容纳空间的变化, 影响沉积物的供给量(Harvey et al., 2005), 进而控制各类扇体表面的坡降与平面形态(于兴河等, 2013)。古地形坡度的准确计算对分析沉积体系的砂体展布, 内部构型以及滑塌浊积体(操应长和刘晖, 2007)的发育均具有指导意义。但由于现今技术的限制与学术界对古地形坡度概念的混淆, 使得古地形坡度的计算存在一定的偏差。

5.1.2 方法与成因探讨

1)由于粗粒沉积的扇体通常具有洪水事件性, 其沉积也表现出多期次的特征; 在地形坡度较大时, 单期次多为一个朵体或舌形体, 多期的粗粒沉积则表现出朵体或舌形体向两侧摆动与迁移, 构成了相互叠置的补偿性沉积特点。这种补偿性沉积通常表现出逢沟出扇、陡缓差异, 但当存在多个断阶时, 则出现阶地式进积充填的特征(图3), 由此说明不同部位的地形坡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何计算就成了沉积学中的一个难点。

图3 多阶地(断阶)控制下逢沟出扇、陡缓差异扇体发育模式的现代沉积Fig.3 Modern sediments of trough-fans controlled by multiple terraces and fan development models on steep and gentle slopes

2)对地下沉积体的地形特征与坡度恢复时, 由于沉积岩经过差异压实的过程, 多数情况下难以考虑, 目前主要采用回剥的方法来计算去压实厚度; 另外当上覆地层存在剥蚀时, 其剥蚀量更是难以甚至无法准确计算。因此, 当前在油气储集层研究中应用最多的古地貌与古坡形恢复, 则是采用现有沉积岩的厚度进行反算或拉平的方法, 但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当差异压实不大且上覆地层无侵蚀时, 总体的规律是可以反映其特征, 但对局部而言会造成沉积作用的误判。

3)任何沉积体的古地形均不是简单的平面, 而是高低起伏的曲面, 尤其粗粒沉积的古地形通常变化剧烈, 大大增加了古地形坡度分段计算的难度。

4)现代沉积更难以测量沉积体不同部位的沉积厚度, 因而也制约了古地形坡度计算的精度。

5)对现今地形坡度计算时, 有人测量扇根到扇端处的角度, 忽视了当今沉积表面不可代表沉积时古地形的问题, 使得古地形坡度的计算存在偏差。就沉积盆地边缘的各类扇体而言, 盆地坡度具有盆边坡角β 与盆内坡角λ 这2个角度, 二者影响扇体展布规模和垂向厚度; 而就扇体或三角洲本身来说, 前积截角α 与前积切角γ 二者共同决定了沉积物的搬运机制(图4), 比如扇根或平原较陡发育重力流(碎屑流)沉积, 扇中或前缘相对要缓, 重力流向牵引流转换, 但地形缓到一定程度或流速过低时则只发生牵引流, 但这一过程水道是其输砂的核心通道。盆边(扇体)坡角与扇缘切角差异明显, 即对古地形坡度概念的混淆将会导致严重的计算偏差, 使人们对其沉积的认识发生重大的变化, 甚至误导。

图4 盆地坡度计算示意图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slope gradient calculation for basins

5.1.3 未来方向与建议

1)在古地形坡度分析时, 应使用大量地震剖面或露头来计算, 建立分段地形坡度与搬运机制以及岩相或沉积序列(地震相与反射特征)类型之间的有机关系, 在此基础上, 结合大量的钻井数据进行古地貌特征的恢复;

2)在野外要充分利用下切沟谷来分析不同部位的垂向序列, 从岩相出发明确不同相带与坡度之间的关系; 若条件允许, 可在野外部署一系列定向井或探槽, 对沉积序列进行精细分析, 以明确其沉积作用, 进而结合相对的古地形恢复结果来分析其粗粒沉积的分布规律, 减少对储集层预测的误判;

3)地形坡度的计算, 应是古地形坡度, 而不是填满后的现今地形坡度, 即在恢复古地貌时, 盆边坡角准确计算才能明确初始坡度, 为早期进入汇水盆地沉积物的水动力背景及物性特征等提供地质依据; 而前积(扇缘)切角则反映的是沉积体前端的地形坡度, 它控制着沉积物由前积转换为加积(漫积)的速度, 切角越大流速与搬运越大, 反之亦然。

总之, 古地形坡度越大, 扇体的沉积厚度越大, 延伸范围则越小(即平面范围越小), 这就是于兴河等(2013)曾提出粗粒沉积在陆相断陷盆地具有陡坡小而多、厚度大, 缓坡大而少、厚度薄的由来。

5.2 成因机制的分析

5.2.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对粗粒沉积物搬运方式的鉴别方法很多, 但可靠而最能被人认可的方法仍是传统粒度概率累计曲线的形态特征, 粗粒沉积中的碎屑流为低斜率的单段式, 洪流为两段式, 牵引流为三段式; 频率曲线上碎屑流呈无峰式、多峰式, 洪流呈多峰式, 牵引流呈单峰式。作者团队于2014— 2017年在研究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砾岩时, 以基质含量判别其流态成因, 大于35%为碎屑流型, 15%~35%为洪流型, 小于15%为牵引流型, 不同流体的物性也表出明显的不同, 其中碎屑流砾岩主要发育于扇三角洲平原(扇端), 粒度累积概率曲线中悬浮总体占90%以上, 为低斜率单段式无明显截点; 洪流砾岩主要发育于扇三角洲前缘内带(扇中), 粒度曲线开始出现跳跃总体, 呈两段式截点明显; 牵引流砾岩主要发育于扇三角洲前缘外带(扇端), 粒度累积概率曲线中悬浮、跳跃、滚动总体均发育, 为三段式, 由此说明扇体沉积并非只有碎屑流与牵引流2种, 还存在着洪流与混合流的搬运机制(图5)。早期碎屑流沉积砾岩相、牵引流沉积砾岩相的划分方案显然太笼统简单, 即使当前结合基质含量、支撑结构以及沉积构造等沉积特征的划分方案, 在反映成因机制上仍难以表现不同流态间过渡时的特征。许多粗粒扇体中最大颗粒多分布在斜坡的下半部分和趾部, Nemec(1990)讨论了这种碎屑沿斜坡向下变粗的动力学机制, 认为滑落、碎屑流以及高密度浊流均可能是其成因。

图5 玛湖凹陷扇三角洲沉积成因、物性特征及粒度概率曲线
a— 沉积成因与典型岩相; b— 物性特征; c— 粒度概率曲线
Fig.5 Sedimentary genesis,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grain-size probability curves of fan deltas in the Mahu Sag

谭鹏程(2015)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以“ 洪流” 一词描述趾积层形成时的流态性质, 其建立的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扇三角洲沉积模式体表现了扇体大砾石的分布区域(图6)。从成因上看, 扇体大颗粒的分布是划分扇体沉积中碎屑流与牵引流界限的标志之一, 流态上的变化是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 坡度的差异是引起流态变化的基本条件。常规三角洲多发育在缓坡以牵引流搬运为主, 沉积物粒度自物源向盆地方向逐渐减小, 但扇三角洲具重力流成因, 沉积物在重力驱动下沿陡坡形成迅速的块体搬运, 具有蠕动、滑动、滑塌、碎屑流、浊流、碎屑滑落等多种成因机制, 不同成因的粒度分布与粒序变化存在明显差异, 就碎屑滑落而言, 当坡度较陡时, 最大颗粒往往并非存在扇根处, 而是沿坡滚落至底部坡度转折处并构成下细上粗反粒序, 在陡坡上沉积物反而较细(Nemec, 1990), 这便与传统的粗粒沉积扇根处粒度较粗的认识存在明显的不同。

图6 扇三角洲沉积模式及最大砾石分布(右上图据Nemec, 1990; 有修改; 据Tan et al., 2017, 有修改)Fig.6 Depositional model of fan delta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gravels with maximum grain size (map at top-right modified from Nemec, 1990; Tan et al., 2017)

5.2.2 未来方向与建议

基于基质含量、支撑形式、粒度分布以及沉积构造特征的岩相划分反映了粗粒沉积的成因机制(Miall, 1988; 于兴河等, 1992, 2014)。因此对粗粒沉积储集层, 尤其是对低渗或特低渗储集层而言, 探讨新的体现其成因机制与储集层储能及产能特点的岩相划分方案, 是当前油气勘探与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另一方面也是识别砂砾岩垂向序列、结构组分、沉积模式等沉积特征的关键要素, 通过对现代典型粗粒沉积的研究, 建立不同沉积体系下的定量地质库以及精细的粗粒沉积模型。

5.3 相带与微相划分

5.3.1 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 沉积相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因此, 相带的划分应重在其物质不同的表现上, 这就需要对反映其沉积物特点的物质指标(粒序特点、岩相、垂向沉积序列及其发育位置与展布)进行精确地描述与划分, 但粗粒沉积受组分多样、结构复杂、粒度范围广等因素的制约, 不同沉积环境下相带的划分标准存在一定的人为性与随意性, 这就导致同一地区出现不同的相带划分方案。尽管人们早就对于粗粒的沉积相与微相形成了一定的概念, 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粗粒沉积的类型繁多, 其核心识别标志不够明确, 这就容易造成在具体研究时出现2种或2种以上的观点, 如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三叠统百口泉组砾岩扇体, 既有学者认为是冲积扇沉积(刘太勋等, 2006; 宫清顺等, 2010, 2012), 更多的学者认为是扇三角洲沉积(蔚远江等, 2007; 张顺存等, 2011; 于兴河等, 2014); (2)同一沉积体系微相划分不统一, 例如有学者将冲积扇的微相划分为主槽、侧缘槽、槽滩、漫洪带、辫流带、辫流沙岛、漫流带、扇间凹地、山间滩地(张纪易, 1985), 这些划分在野外, 尤其是现代沉积中或许较好识别, 但如何在岩心与野外古代露头上进行识别, 其岩相及其组合特征仍需要继续研究, 对于众多不同类型的粗粒沉积扇体微相划分仍需一定的界线指标。

5.3.2 未来方向与建议

目前国际上的做法则与中国存在不同, 即不是微相的划分而是岩相与其沉积序列的研究。因此, 粗粒沉积相带与微相的划分可靠而关键性的标准应是其垂向的沉积序列或粒序变化的表现, 同时应注重从沉积作用角度来探讨砾岩形成与展布的控制因素, 重在刻画同一微相内不同部位的岩相与其组合(垂向序列)(图7)。另外, 油田开发时更应侧重的是岩相与其组合在空间上的分布, 而不只是微相的划分, 这是因为微相的划分对产能分析而言, 通常过粗, 不能满足生产之需求, 这或许也是国外学者与跨国石油公司多不划相带与微相, 而只划分沉积体系与岩相的核心所在。

图7 粗粒扇三角洲不同搬运机制与沉积模式Fig.7 Various transport mechanisms and depositional models of coarse-grained delta

当前有些砂砾岩储集层, 因渗透率极低(< 1× 10-3μ m2)而被国内工业界划归致密油气的范围。然而就致密油气而言, 更应研究的内容是: ①造成其致密的沉积与成岩成因; ②重点是在微相的基础上划分岩相及其组合序列, 由此来分析其微观孔喉特征与基质含量及类型的关系, 以便明确不同岩相及其组合的储能与产能特征, 而不是只划分微相了, 因微相只能分析其在相带中的展布规律与储集层的宏观特点, 对勘探开发的钻井优化与部署作用有限, 而岩相组合与沉积序列的作用会更大。

5.4 水槽模拟的实验

5.4.1 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国内外的实验室及沉积物理模拟实验成果的分析发现, 现在的模拟实验只是通过诸如活动底板的升降来模拟构造沉降、沉积物供应参数的变化来反映物源差异、水流量的大小来反映气候变化, 而且多为单因素作用下的沉积过程模拟。因此, 只能对简单的沉积过程进行重现。而自然界的沉积环境是多因素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 实验室难以精确模拟。其核心问题是: 床底的性质不能是硬性或刚性物质, 正如前面提到的不能用粗砂或细砾来代替巨大砾石沉积物进行模拟。

5.4.2 未来方向与建议

物理模拟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床底的性质不能是硬性或刚性物质, 也无法制造出不同高低起伏的地形; 另外, 从其目的上讲, 实验模拟的最终目的不只是形态与研究古代沉积的相似或一致性, 而应是不同相带或微相内垂向沉积序列的相似或一致性, 以及其动力学机制。由于粗粒沉积的粒度级粗, 需要很强的搬运能力, 且搬运距离近, 沉积速率快, 水槽实验难以模拟其沉积过程。国内外对富含砾石的冲积扇、重力流沉积等模拟实验多用粗砂或含砾粗砂来代替砾石, 降低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甚至会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因此亟待针对粗粒沉积的特点开拓新的沉积模拟实验方法, 旨在得出定量的粗粒沉积模型, 反映粗粒沉积成因机制和相对应的岩相组合特征, 由此来说明不同流体成因与流动机制下的沉积体特点, 即不同部位或相带的垂向沉积序列特征, 以便与古代或砾岩储集层进行对比, 为其储集层的成因分析与预测提供依据与模型。

5.5 砾岩的成岩作用

5.5.1 问题的提出

目前主要仍是沿用常规砂岩储集层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流程, 在油气藏的早期评价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罗平等, 1986; 万欢等, 2012)。然而, 砂岩和砾岩的沉积特征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 尽管成岩作用类型无甚差异, 但其表现方式却区别巨大, 并存在着独有的特点。砾岩结构中存在砾、砂、泥3种粒级颗粒, 各种成岩作用在3种粒级颗粒之间具有不同的表现; 在研究其压实作用时更应关注大颗砾石对压实过程的支撑作用, 这与常规砂岩的压实应有很大的不同。砾石本身通常并不存在明显的溶解与交代作用, 它们主要发生在颗粒之间的填隙物中, 很少发生于颗粒本身(张顺存等, 2010)。尽管碎屑岩的胶结物主要有4种(硅、铁、钙、泥), 但就砾岩而言大多以泥质为主, 其原因是碎屑颗粒与胶结物难以发生化学反应和交代作用(Griffith and Oliver, 1981; Cox et al., 2002)。在砂砾石沉积物固结成岩的过程中, 各种成岩作用究竟如何发挥作用以及砾岩致密的成因至今众说纷纭; 而且砾岩多形成于盆地的初始裂陷期或构造剧烈变动后的快速沉积期, 致密砾岩现今埋深通常较大, 其水— 岩作用应明显不同于砂岩, 但至今未见这方面的系统报导。以上是导致砾岩的成岩作用表现得更为复杂的主要原因, 这也就给人们一个启示: 砾岩储集层物性的研究与定量核心在于基质或填隙物的含量、成分与类型的差异。

5.5.2 未来方向与建议

砾岩成岩作用的研究应当以砂岩成岩作用体系为框架, 针对在不同结构或不同岩相结合的砾岩来开展研究, 从机理上把握砾岩形成的机制、结构特征对物性的响应, 进而发挥成岩作用在储层表征中的作用, 并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成岩作用对砾岩储集层物性产生的影响。

5.6 测井解释的瓶颈

5.6.1 问题的提出

由于砂砾岩的基本地质特点, 目前测井系列无良好的响应关系, 这就存在2个瓶颈: 岩性与岩相的解释及储集层孔、渗、饱的解释。先用测井资料来准确解释其岩性与岩相(密度与电阻率), 随后再评价其含油性并进行预测, 这方面前人已有较好的思路与方法(王贵文和郭荣坤, 2015)。然而, 科学而合理的岩相划分则是其基础与前提, 当前的问题核心是砾岩的组分过于繁杂, 寻找一个通用的物性解释模型并不现实, 也不应是今后的方向。尽管成岩作用等因素会影响砾岩的物性, 但是砾岩的结构特点是决定其孔渗性的核心因素。然而, 测井曲线只能反映出砾岩内部物质的含量比例关系, 不能反映颗粒大小的分布与结构特点, 砾岩的粗细与其物性关系, 并不像砂岩一样与物性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这是由于砾岩中砾石的粒径跨度很大, 结构复杂, 也就无法通过GR曲线判断粗碎屑颗粒的粒度。另外, 对于密度测井、声波测井以及中子测井等都是在岩石体积物理模型的建立下推导出的结果。因而, 对于砾岩的孔隙结构没有一定程度的把握, 是无法建立岩石体积物理模型, 也就难以准确计算其物性。

5.6.2 未来方向与建议

建议在油田开发阶段, 尤其是低渗粗粒沉积储集层的研究中借用余素玉(1984)的组分— 成因岩性分类与于兴河等(2014)提出的岩相划分来开展其特征的研究, 以便对其分布规律及产能做出合理的评价。因此, 应依据不同支撑结构来建立不同的孔渗模型, 在同一支撑结构下分析砾岩的孔、渗性, 就相当于在同一沉积动力下分析其物性, 这时基质含量(测井响应)与砾石粒径的相关性更好, 虽不能保证满足预测要求, 但却不失为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5.7 地震处理与解释

5.7.1 问题的提出

由于砂砾岩体的地质特点决定了其地震成像精度低、速度模型难以准确建立, 致使其存在内部地震响应混乱、横向变化大、分布不稳定、与围岩边界不清等问题; 且不同成因类型、不同相带的砂砾岩扇体具有不同的地震反射特征(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反射频率、振幅等)。因而在地震上的解释难度较大(赵立旻等, 2007; 张生等, 2018), 制约了其有效储集层的识别与预测。当前常用而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 但如何建立可靠而准确的速度模型则是其核心瓶颈。

5.7.2 未来方向与建议

建立可靠而准确的速度模型, 关键在于2个方面: 恰当的地震资料处理手段与合理的地震解释。前者是地球物理的应用, 后者是地质理论的实现。学术界很早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但是砂砾岩体的地震识别, 却是在近几年才收效显著。核心在于, 传统的地震处理与地震解释至今并未有实现有机的统一,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地震处理专家在开发新技术时开始结合了地质背景, 而使得地震处理与地震解释开始相互融合。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利用地震相与沉积相的映射关系, 建立了具有宏观地质意义的相控模型, 有效约束反演过程, 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分辨率。这是地球物理与地质学学科融合的宏观趋势。因此, 针对砂砾岩体的地震识别目前的共识是: 结合地质背景, 以具体沉积相约束反演; 精准建立速度模型; 采用目前比较有效的叠前深度偏移的准确成像。砂砾体预测虽然难度较大, 但深入地把握砂砾岩空间展布地质规律与岩相组合特征及地震资料处理新技术的研发, 同时组成2个学科联合攻关是提高砂砾岩体在地震上识别准确度以及学科发展的明确方向。

总之, 对砂砾岩储集层的识别与解释需要井震结合综合研究, 可发挥测井资料垂向分辨率高、地震资料横向范围大的优点, 充分利用二者数据中隐藏的地质信息, 能够提高砂砾岩储集层的预测精度, 有效地评价砂砾岩储集层类型。但在砂砾岩储集层物性的表征上, 需要将测井资料与岩心资料充分结合, 以组分— 结构分类的岩性或岩相为单元进行物性解释建模, 完善已有测井资料的处理手段并研发针对测井响应难以分开这一问题的处理手段, 例如砾岩母岩的伽马射线与泥质成分的伽马射线是否存在波长与频率上的差别。另外也应开发新的测井技术以使得储集层研究走向更精细的尺度。

5.8 定量地质知识库

5.8.1 问题的提出

油气藏进入开发阶段意味着需展开针对不同油藏精细储层表征, 来研究地下储集层展布规模、砂砾岩连通性、内部格架层分布、非均质性等。储集层精细表征过程中, 地下数据通常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1)地下数据采集成本过高, 数据量少, 尤其是受钻井数量的约束; (2)测井数据垂向分辨率高(通常可达到0.125 m), 但通常井距较大, 无法有效地控制井间单砂体对比; (3)地震数据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 但垂向上仅能分辨厚层砂砾岩体, 无法准确区分单砂体。尤其是粗粒沉积具有相带展布相对局限、垂向厚度大、非均质性严重等特征。然而, 储集层地质知识库通常涉及岩性与岩相库、环境微相库、砂体类型与规模尺度库3方面内容(贾爱林等, 2000), 为了开展精细储集层表征, 有必要利用现代沉积区、密井网区和露头区的精细资料, 建立大量的地质知识库, 以利用定量或半定量的经验数据, 约束地下不同砾岩储集层的展布、隔夹层或非均质性研究, 进而建立地质和地质统计学模型, 指导地下储集层精细对比(裘怿楠, 1991, 1997; 贾爱林等, 2003)。就粗粒沉积的砂砾岩而言, 因其沉积类型多, 甚至同一成因扇体因不同相带或沉积作用的不同, 沉积体与微相的变化也很大, 这就要求对不同相带来建议更多的定量知识库, 如道坝的长宽比、道宽与坝宽之间的对应关系等, 目前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报道极少。

5.8.2 未来方向与建议

露头与现代沉积是观察和测量并建立定量知识库的良好研究对象, 它们能够更直观地获取粗粒沉积体的规模、展布、叠置方式、连通形式以及岩相组合(垂向沉积序列)等基础地质数据, 通过其研究所得出的地质认识去指导井下地质的研究, 解决依据稀疏井网进行研究资料不足的问题, 这也是沉积分析的基本原则即“ 将今论古” 。目前主要进行现代沉积定量地质知识库的研究方法包括探地雷达(GPR)、地表测绘、地表地震、沉积物取样、探槽取样等。其中运用地表地震或探地雷达资料, 可以观察现代沉积内部的三维几何形态及地质界面的延伸情况, 为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提供更为精确的资料和证据(Browne and Slatt, 2002; Doherty et al., 2002)。露头区定量地质知识库的研究方法包括: (1)沉积特征精细描述、确定砂体的成因类型(包括粒度、沉积构造、垂向序列分析); (2)测量砂体的厚度、侧向延伸距离(针对不同的砂体类型, 选择不同的剖面方向); (3)取样, 取样密度取决于研究的精度要求。此外, 还可应用手持闪烁计数器来测量岩石伽马值(Browne and Slatt, 2002), 得到类似于井下地层GR测井曲线的露头剖面GR曲线, 便于与地下相应层段进行对比。

6 结论

1)粗粒沉积发展先后经历了3个重要的阶段。概念形成的萌芽阶段(1885— 1947), 关键是提出了碎屑沉积的分类方案, 明确了粗粒沉积的内涵, 并发现了世界首个大型砂砾岩油藏。成因分析的快速发展阶段(1948— 1987), 在该阶段随着国内外一系列砂砾岩大油气田的发现, 从冲积扇与扇三角洲入手对粗粒沉积的概念与模式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此阶段有2个特点: 全球范围内的砂砾岩油田的大量发现; 研究重点更多的是关注冲积扇的地形与地貌学、成因动力以及砾岩的结构分类与分布特点。理论形成的工业应用阶段(1988至今), 此阶段出版了一系列粗粒沉积的专著与论文集, 形成了系统的成因模式与成因机理, 其主要特点有: (1)全面而系统地对扇三角洲进行了研究, 形成了相关理论、成因机理以及模式体系; (2)国内外学者更关注粗粒沉积的成因(搬运)机制与物源的影响; (3)中国有许多中小型油气田发现, 大多数学者着重从物源、岩相划分以及重力流性方面来关注粗粒沉积; (4)进入本世纪后, 尤其是近10年来, 除新疆与鄂尔多斯以外, 国内外几乎没有砾岩油气田发现的报道, 逐渐有学者关注如何用地球物理方法对其储集层进行判识与表征。

2)纵观典型砾岩油气田(藏)的发现, 不难看出断陷盆地早期陡坡带为其主要的有利部位, 而且具有小而肥、多而厚、分散而多层的特点; 而前陆盆地的前渊带粗粒沉积广泛发育, 通常具有层系多、规模大、分布广且相对稳定的特点; 而坳陷型盆地则多发育在一个二级层序的开始, 同样具有大规律发育, 分布稳定与非均质性强的地质特点, 但从成因上而论, 大多为碎屑流向牵引流过渡的区带, 或重力流结束后的牵引流区更有利于优质储集层的形成; 此外, 从粗粒沉积的油气田发育层位来看, 主要以中生界为主, 上古生代与新生代次之。

3)粗粒沉积主要发育于多种成因扇体之中, 如重力流、洪流、牵引流等多种成因, 具粒度粗、杂基(填隙物)含量高、相带展布局限、储集层物性差、储集层展布预测难等特点, 目前已形成小波转换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测井、BP神经网络等针对砂砾岩储集层预测的新技术, 但受普适性和成本的制约, 目前仍以常规砂岩研究手段为主; 亟待形成针对砾岩特征的成因分析、成岩研究、以及储集层表征的岩、电、震技术。

4)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 并结合多年的研究对粗粒沉积面临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逐一讨论, 分析了问题的症结, 提出今后研究的具体建议: 厘清了古地形坡度的概念并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提出了不同的测量角度; 建立定量粗粒沉积模型, 提出岩相划分新方案以反映粗粒沉积多成因的特点, 旨在区分各种流态变化的沉积特征; 借助岩相的具体特征确定相应的储集层物性并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井震结合从而精细刻画和描述储集层特征; 针对粗粒沉积模拟实验, 应建立新的适用于砾岩的方法; 鉴于砂岩与砾岩在沉积特征方面的差异, 提出了以砂岩研究体系为框架建立适合于砾岩的研究方案与内容的观点; 利用露头与现代沉积为研究对象, 建立不同类型粗粒沉积的储集层定量地质知识库, 以避免了井下数据对建立知识库的局限性。

致谢 研究生唐倩宇、高明轩、张文淼、陈薇同、彭子霄、赵华、曾广明、孙宏伟等帮助查找核实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操应长, 刘晖. 2007. 湖盆三角洲沉积坡度带特征及其与滑塌浊积岩分布关系的初步探讨. 地质论评, 53(4): 454-459.
[Cao Y C, Liu H. 2007.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ribution of Fluxoturbidite and Depositional Slope of Delta in Lacustrine Basin. Geological Review, 53(4): 454-459] [文内引用:1]
2 戴启德, 纪友亮. 1996. 油气储集层地质学.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Dai Q D, Ji Y L. 1996. O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y.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文内引用:1]
3 方世虎, 宋岩, 贾承造, 徐怀民, 刘楼军, 张建. 2006. 准噶尔盆地白垩系底砾岩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天然气工业, 26(5): 13-16.
[Fang S H, Song Y, Jia C Z, Xu H M, Liu L J, Zhang J. 2006.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taceous basal conglomerate and Oil/Gas reservoiring in the Junggar Basin. Natural Gas Industry, 26(5): 13-16] [文内引用:1]
4 付建伟, 罗兴平, 王贵文, 潘拓, 赵显令, 李洪楠, 齐兴华. 2014. 砂砾岩岩相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7(2): 69-73.
[Fu J W, Luo X P, Wang G W, Pan T, Zhao X L, Li H N, Qi X H. 2014. Research of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glutenite lithofacies with well log. Journal of Petrochemical Universities, 27(2): 69-73] [文内引用:1]
5 宫清顺, 黄革萍, 倪国辉, 孟祥超, 丁梁波. 2010.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冲积扇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沉积学报, 28(6): 1135-1144.
[Gong Q S, Huang G P, Ni G H, Meng X C, Ding L B. 2010. Characteristics of alluvial fan in Baikouquan Formation of Wuerhe oil field in Junggar Basin and petroleum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8(6): 1135-1144] [文内引用:1]
6 宫清顺, 寿建峰, 黄革萍, 李森明, 王艳清. 2012.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路乐河组辫状三角洲沉积特征. 地质科学, 47(1): 116-128.
[Gong Q S, Shou J F, Huang G P, Li S M, Wang Y Q. 2012.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 of braided delta in Lulehe Formation of Kunbei oilfield in Qaidam Basin.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47(1): 116-128] [文内引用:1]
7 顾家裕, 郭彬程, 张兴阳. 2005. 中国陆相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及模式. 石油勘探与开发, 32(5): 11-15.
[Gu J Y, Guo B C, Zhang X Y. 2005.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model of the continental basins in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32(5): 11-15] [文内引用:1]
8 顾家裕, 何斌. 1994.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三叠系扇三角洲沉积与储集层研究. 沉积学报, 12(2): 54-62.
[Gu J Y, He B. 1994. Study on Triassic Fan Delta Sedimention and Reservoir in Lunnan Area, Tarim basin.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2(2): 54-62] [文内引用:1]
9 顾家裕, 张兴阳. 2005. 中国西部陆内前陆盆地沉积特征与层序格架. 沉积学报, 23(2): 187-193.
[Gu J Y, Zhang X Y. 2005.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Sequence Framework of Intracontinental Foreland Basin in the Western China.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3(2): 187-193] [文内引用:1]
10 何云超, 张崇瑞. 2017. 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世界储量最大的砾岩油田. 中国地质, 44(6): 1174-1174.
[He Y C, Zhang C R. 2017. The world's largest conglomerate oil field discovered in Junggar Basin, Xinjiang. Geology in China, 44(6): 1174-1174] [文内引用:1]
11 胡见义, 徐树宝, 童晓光. 1986. 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和分布. 石油勘探与开发, (1): 5-12.
[Hu J Y, Xu S B, Tong X G. 1986.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omplex petroleum accumulation zones in Bohaiwan Bas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1): 5-12] [文内引用:1]
12 贾爱林, 何东博, 何文祥, 张传祿, 郭建林. 2003. 应用露头知识库进行油田井间储集层预测. 石油学报, 24(6): 51-53, 58.
[Jia A L, He D B, He W X, Zhang C L, Guo J L. 2003. Application of outcrop geological knowledge database to prediction of inter-well reservoir in oilfield. Acta Petrolei Sinica, 24(6): 51-53, 58] [文内引用:1]
13 贾爱林, 穆龙新, 陈亮, 黄石岩. 2000. 扇三角洲储集层露头精细研究方法. 石油学报, 21(4): 105-108.
[Jia A L, Mu L X, Chen L, Huang S Y. 2000. Approach for detailed study of reservoir outcrop. Acta Petrolei Sinica, 21(4): 105-108] [文内引用:1]
14 孔凡仙. 2000. 东营凹陷北带砂砾岩扇体勘探技术与实践. 石油学报, 21(5): 27-31.
[Kong F X. 2000. Exploration technique and practice of sand y-conglomeratic fan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Dongying depression. Acta Petrolei Sinica, 21(5): 27-31] [文内引用:1]
15 匡立春, 吕焕通, 齐雪峰, 唐勇, 张鑫. 2005. 准噶尔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成果和方向. 石油勘探与开发, 32(6): 32-37.
[Kuang L C, Lü H T, Qi X F, Tang Y, Zhang X. 2005. Exploration and targets for lithologic reservoirs in Junggar Bas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32(6): 32-37] [文内引用:1]
16 匡立春, 唐勇, 雷德文, 吴涛, 瞿建华. 2014.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扇控大面积岩性油藏勘探实践. 中国石油勘探, 19(6): 14-23.
[Kuang L C, Tang Y, Lei D W, Wu T, Qu J H. 2014. Exploration of fan-controlled large-area lithologic oil reservoirs of Triassic Baikouquan Formation in slope zone of Mahu Depression in Junggar Basin.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19(6): 14-23] [文内引用:1]
17 梁星如, 罗永胜, 杜新江, 熊东方. 2009. 兴9砾岩体的分布预测及气藏评价研究. 岩性油气藏, 21(3): 82-85.
[Liang X R, Luo Y S, Du X J, Xiong D F. 2009. Distribution prediction and gas reservoir evaluation of Xing 9 conglomerate body. Lithologic Reservoirs, 21(3): 82-85] [文内引用:1]
18 林松辉, 王华, 王兴谋, 姜秀清, 张桂霞. 2005. 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地震反射特征: 以东营凹陷为例. 地质科技情报, 24(4): 55-59.
[Lin S H, Wang Hua, Wang X M, Jiang X Q, Zhang G X. 2005. Seismic reflection feature of glutenite fan in abrupt slope zone of Rift-subsidence lake Basin: A case in Dongying depression.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4(4): 55-59]. [文内引用:1]
19 刘太勋, 徐怀民, 尚建林, 王勇. 2006. 准噶尔盆地冲积扇储集层流动单元研究.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6): 24-27.
[Liu T X, Xu H M, Shang J L, Wang Y. 2006. Study on the flow units of alluvial fan reservoir in Zhungger Basin. 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1(6): 24-27] [文内引用:1]
20 罗平, 邓恂康, 罗蛰潭. 1986.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砾岩的成岩变化及对储集层的影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01): 42-50.
[Luo P, Deng X K, Luo Z T. 1986. Diagenesis of the lower Wuerhe conglomerate in Karamay oil field and its effect on reservoir properties. Oil & Gas Geology, (01): 42-50] [文内引用:1]
21 罗兴平, 苏东旭, 王振林, 王刚. 2017. 核磁共振测井在低阻油层评价中的应用: 以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头屯河组为例. 新疆石油地质, 38(4): 470-476.
[Luo X P, Su D X, Wang Z L, Wang G. 2017. Application of NMR Logging in Low-Resistivity Reservoir Evaluation: A Case Study of Toutunhe Formation on the Eastern Fukang Slope, Junggar Basin.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38(4): 470-476] [文内引用:1]
22 潘元林, 宗国洪, 郭玉新, 姜秀芳, 卓勤功. 2003. 济阳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及砂砾岩油气藏群. 石油学报, 24(3): 16-23.
[Pan Y L, Zong G H, Guo Y X, Jiang X F, Zhuo Q G. 2003. Terrestrial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lithological deposit group of sand stone in Jiyang faulted lacustrine basin. Acta Petrolei Sinica, 24(3): 16-23] [文内引用:1]
23 裘亦楠, 许仕策, 肖敬修. 1985. 沉积方式与碎屑岩储集层的层内非均质性. 石油学报, 6(1): 22-28.
[Qiu Y N, Xu S C, Xiao J X. 1985. Deposition pattern and in-layer heterogeneity of clastic reservoirs. Acta Petrolei Sinica, 6(1): 22-28] [文内引用:1]
24 裘怿楠. 1991. 储集层地质模型. 石油学报, 12(4): 55-62.
[Qiu Y N. 1991. Geological models of petroleum reservoir. Acta Petrolei Sinica, 12(4): 55-62] [文内引用:1]
25 裘怿楠. 1997. 裘怿楠石油开发地质文集.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Qiu Y N. 1997. A Collection of Petroleum Development Geology works of Qiu Yinan.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文内引用:1]
26 邵雨, 李学义, 于兴河, 瞿建华, 阿布力米提·依明, 鲍海娟, . 2015.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粗粒三角洲成因机制与展布规律. 北京: 科学出版社.
[Shao Y, Li X Y, Yu X H, Qu J H, Abulimit·lmin, Bao H J, et al. 2015. Sedimentary Genesi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Coarse-grained Delta of Baikouquan Formation, Mahu Depress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文内引用:1]
27 申本科, 赵红兵, 崔文富, 郭震海, 李军, 王雁刚. 2012. 砂砾岩储集层测井评价研究. 地球物理学进展, 27(3): 1051-1058.
[Shen B K, Zhao H B, Cui W F, Guo Z H, Li J, Wang Y G. 2012. Sand y coglomerate reservoir logging evaluation study.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7(3): 1051-1058] [文内引用:1]
28 隋风贵. 2003. 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成藏动力学特征: 以东营凹陷为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4): 335-340.
[Sui F G. 2003.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ing dynamic on the sand -coglomerate fanbodies in the steep-slope belt of continental fault basin: A case study on Dongying depression. Oil & Gas Geology, (4): 335-340] [文内引用:1]
29 孙海宁, 王洪宝, 欧浩文, 张世荣. 2007. 砂砾岩储集层地震预测技术. 天然气工业, 27(S1): 397-398.
[Sun H N, Wang H B, Ou H W, Zhang S R. Seismic prediction techniques of the sand -conglomerate reservoirs. Natural Gas Industry, 27(S1): 397-398] [文内引用:1]
30 孙永传. 1980. 水下冲积扇: 一个找油的新领域. 科学通报, 25(17): 799-801.
[Sun Y C. 1980. Subaqueous alluvial fan: A new field of oil explorati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5(17): 799-801] [文内引用:1]
31 唐勇, 徐洋, 瞿建华, 孟祥超, 邹志文. 2014.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扇三角洲群特征及分布. 新疆石油地质, 35(6): 628-635.
[Tang Y, Xu Y, Qu J H, Meng X C, Zou Z W. 2014. Fan-delta group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distribution of the Triassic Baikouquan Reservoirs in Mahu Sag of Junggar Basin.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35(6): 628-635] [文内引用:1]
32 田景春, 陈洪德, 覃建雄, 侯明才, 赵俊兴. 2003. 层序底界面的物质表现形式: 以中国南方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为例. 沉积学报, 21(4): 675-682.
[Tian J C, Chen H D, Qin J X, Hou M C, Zhao J X. 2003. The apparent types of sequence bottom boundary surface: Taking marine Sinian system to middle Triassic series in south China as an example.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1(4): 675-682] [文内引用:1]
33 万欢, 黄文辉, 王华军. 2012.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四段砂砾岩成岩作用. 特种油气藏, 19(3): 39-42.
[Wang H, Huang W H, Wang H J. 2012. Diagenesis of sand conglomerate in shahejie formation, steep slope belt, north dongying sag. Speci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 19(3): 39-42] [文内引用:1]
34 王贵文, 郭荣坤. 2015. 测井地质学. 石油工业出版社.
[Wang G W, Guo R K. 2015. Well Logging Geology.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文内引用:2]
35 王维红, 郭雪豹, 石颖, 刘诗竹. 2015. VSP逆时偏移及其存储策略研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50(1): 77-83.
[Wang W H, Guo X B, Shi Y, Liu S Z. 2015. Research on VSP reverse time migration and its storage strategy.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50(1): 77-83] [文内引用:1]
36 蔚远江, 李德生, 胡素云, 雷振宇, 何登发. 2007.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扇体形成演化与扇体油气藏勘探. 地球学报, 28(1): 62-71.
[Yu Y J, Li D S, Hu S Y, Lei Z Y, He D F. 2007. Fans sedimentation and exploration direction of fan hydrocarbon reservoirs in foreland thrust belt of the northwestern Junggar basin. 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28(1): 62-71] [文内引用:1]
37 闫长辉, 王安, 严曙梅, 刘惠明, 王永诗. 2010. 砂砾岩扇体成藏过程的定量化分析: 以东营凹陷胜坨油田为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17(1): 9-11.
[Yan C H, Wang A, Yan S M, Liu H M, Wang Y S. 2010.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rocess of the glutenite fan: A case study of Shengtuo Oilfield, Dongying Depression. 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17(1): 9-11] [文内引用:1]
38 印森林, 刘忠保, 陈燕辉, 吴小军. 2017. 冲积扇研究现状及沉积模拟实验: 以碎屑流和辫状河共同控制的冲积扇为例. 沉积学报, 35(1): 10-23.
[Yin S L, Liu Z B, Chen Y H, Wu X J. 2017. Research progress and sedimentation experiment simulation about alluvial fan: A case study on alluvial fan controlled by debris and braided river.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35(1): 10-23] [文内引用:1]
39 于兴河, 瞿建华, 谭程鹏, 张磊, 李晓璐, 高照普. 2014.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扇三角洲砾岩岩相及成因模式. 新疆石油地质, 35(6): 619-627.
[Yu X H, Qu J H, Tan C P. Zhang L, Li X L, Gao Z P. 2014. Conglomerate lithofacies and origin models of fan deltas of Baikouquan formation in Mahu sag, Junggar basin.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35(6): 619-627] [文内引用:4]
40 于兴河, 王德发, 郑浚茂. 1992. 华北地区二叠系岩相组合类型、剖面特点及沉积体系. 沉积学报, 10(1): 27-35.
[Yu X H, Wang D F, Zheng J M. 1992. Lithofacies association types or sequences and depositional system of Permian sand stones in north China.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0(1): 27-35] [文内引用:2]
41 于兴河, 李胜利, 李顺利. 2013. 三角洲沉积的结构: 成因分类与编图方法. 沉积学报, 31(5): 782-797.
[Yu X H, Li S L, Li S L. 2013. Texture-genetic classifications and mapping methods for deltaic deposits.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31(5): 782-797] [文内引用:3]
42 于兴河, 王德发, 孙志华. 1995. 湖泊辫状河三角洲岩相、层序特征及储集层地质模型: 内蒙古岱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考察. 沉积学报, 13(1): 48-58.
[Yu X H, Wang D F, Sun Z H. 1995. Lithofacies types、vertical profile features and reservoir geological models of braided deltaic sand bodies in faulted lake basin: The observation on deposition of modern deltas in Daihai Lake, Inner Mongolia.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3(1): 48-58] [文内引用:1]
43 于兴河. 2002. 碎屑岩系油气储集层沉积学.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Yu X H. 2002. Sedimentology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 in clastic rocks.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文内引用:1]
44 于兴河. 2008. 油气储集层表征与随机建模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地学前缘, 15(1): 1-15.
[Yu X H. 2008. A Review of development course and prospect of petroleum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nd stochastic modeling.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15(1): 1-15] [文内引用:2]
45 余素玉. 1984. 砾岩和角砾岩的组分—成因分类. 地质科技情报, (3): 41-44.
[Yu S Y. 1984. Conglomerate and breccia components-genetic classification.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3): 41-44] [文内引用:2]
46 张纪易. 1985. 粗碎屑洪积扇的某些沉积特征和微相划分. 沉积学报, 3(3): 74-85.
[Zhang J Y. 1985. Some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facies subdivision of coarse clastic alluvial fans.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3(3): 74-85] [文内引用:2]
47 张年富, 齐雪峰, 王英民, 刘豪. 2002.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Ⅲ层序底界上下砂体预测与有利区评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3(2): 145-149.
[Zhang N F, Qi X F, Wang Y M, Liu H. 2002. Prediction of upper and down sand bodies in the bottom boundary of Ⅲ sequence of Jurassic in Junggar basin and evaluation of favourable areas. Oil & Gas Geology, 23(2): 145-149] [文内引用:1]
48 张生, 黄捍东, 王星星, 张金伟, 李金奎. 2018. 车西洼陷西北陡坡沙三下亚段地震相控反演砂砾岩储集层预测. 地学前缘, (2): 210-220.
[Zhang S, Huang H D, Wang X X, Zhang J W, Li J K. 2018. Prediction of sand -conglomerate reservoirs via seismic facies controlled inversion in the Lower Es-3 of the northern steep slope of the Chexi Sag.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 210-220] [文内引用:2]
49 张顺存, 丁超, 何维国, 张大勇, 史基安, 张杰. 201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鼻隆中下三叠统沉积相特征.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31(2): 17-25.
[Zhang X C, Ding C, He W G, Zhang D Y, Shi J A, Zhang J. 2011. Middle and lower Triassic sedimentary facies within the Urho uplift o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31(2): 17-25] [文内引用:1]
50 张顺存, 刘振宇, 刘巍, 吴涛, 史基安, 贾凡建. 201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断裂下盘二叠系砂砾岩储集层成岩相研究. 岩性油气藏, 22(4): 43-51.
[Zhang S C, Liu Z Y, Liu W, Wu T Shi J A, Jia F J. 2010. Diagenesis facies of Permian sand y conglomerate reservoir in footwall of Kebai fault in northwest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Lithologic Reservoirs, 22(4): 43-51] [文内引用:1]
51 赵澄林. 1992.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沉积体系与成岩作用.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Zhao C L. 1992. Sedimentary system and diagenesis of the Lower Tertiary clastic rocks in the Dongpu Depression.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文内引用:1]
52 赵立旻, 陈振岩, 陈永成. 2007. 多参数岩性地震反演在大民屯凹陷三台子洼陷砂砾岩储集层预测中的运用. 中国石油勘探, 12(4): 53-55.
[Zhao L M, Chen Z Y, Chen Y C. 2007. Application of multi-parameter lithologic seismic inversion to predict glutenite reservoirs in Santaizi subsag of Damintun Sag.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12(4): 53-55]. [文内引用:1]
53 支东明, 唐勇, 郑孟林, 郭文建, 吴涛, 邹志文. 2018. 玛湖凹陷源上砾岩大油区形成分布与勘探实践. 新疆石油地质, 39(1): 1-8.
[Zhi D M, Tang Y, Zheng M L, Guo W J, Wu T, Zou Z W. 2018. Discovery, distribution and exploration practice of large oil provinces of above-source conglomerate in Mahu Sag.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39(1): 1-8] [文内引用:1]
54 邹才能. 2011. 非常规油气地质. 北京: 地质出版社.
[Zou C N. 2011.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geology. Beijing: Geological Press] [文内引用:1]
55 邹才能, 侯连华, 杨帆, 杨春, 陶士振, 袁选凯, 朱如凯. 2014. 碎屑岩风化壳结构及油气地质意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44(12): 2652-2664.
[Zou C N, Hou L H, Yang F, Yang C, Tao S Z, Yuan X K, Zhu R K. 2014. Structure of weathered clastic crust and its petroleum potential.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44(12): 2652-2664] [文内引用:1]
56 Albina C, Prior D. 1990. Coarse-grained deltas. New Jersey: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3-13. [文内引用:1]
57 Barrell J. 1912. Criteria for the recognition of ancient delta deposits. Plos One, 23(10): 377-446. [文内引用:1]
58 Barrell J. 1914 a. The Upper Devonian delta of the Applachian geosyncline. Journal of Geology, 24(1): 180-191. [文内引用:1]
59 Barrell J. 1914 b. The strengh of the earth's crust. Journal of Geology, 24(2): 145-165. [文内引用:1]
60 Bluck B J. 1965. The sedimentary history of some triassic conglomerates in the vale of glamorgan. South Wales. Sedimentology, 4(3): 225-245. [文内引用:1]
61 Bluck B J. 1967. Deposition of some upper Old Red Sand stone conglomerates in the Clyde area: A study in the significance of bedding. Scottish Journal of Geology, 3(2): 139-167. [文内引用:1]
62 Browne G H, Slatt R M. 2002. Outcrop and behind-outcrop characterization of a Late Miocene slope fan system, Mt. Messenger Formation, New Zealand . AAPG Bulletin, 86(5): 841-862. [文内引用:2]
63 Bull W B. 1972. Recognition of alluvial-fan deposits in the stratigraphic record. The Society of Economic Paleontologists and Mineralogists, Special Publication, 16: 63-83. [文内引用:1]
64 Cant D J, Ethier V G. 1984. Lithology-dependent diagenetic control of reservoir properties of conglomerates, Falher Member, Elmworth Field, Alberta. Am. Assoc. Pet. Geol. Bull. ;(United States), 68(8): 1044-1054. [文内引用:1]
65 Clarke L, Quine T A, Nicholas A. 2010.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utogenic behaviour during alluvial fan evolution. Geomorphology, 115(3-4): 278-285. [文内引用:1]
66 Clarke R H. 1979. Reservoir properties of conglomerates and conglomertic sanstones. AAPG Bulletin, 63(5): 799-803. [文内引用:1]
67 Cox R, Gutmann E D, Hines P G. 2002. Diagenetic origin for quartz-pebble conglomerates. Geology, 30(30): 323-326. [文内引用:1]
68 Denny C S. 1965. Alluvial fans in the Death Valley region, California and Nevada.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文内引用:1]
69 Doherty P D, Soreghan G S, Castagna J P. 2002. Outcrop-based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 composite phylloid-algal mound, Western Orogrand e Basin(New Mexico). AAPG Bulletin, 86(5): 779-795. [文内引用:1]
70 Einsele G. 2000. Sedimentary Basins: Evolution, Facies, and Sediment Budget.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文内引用:1]
71 Ethridge F. 1984. Tectonic setting, recognition and hydrocarbon reservoir potential of fan-delta deposits. Sedimentology of Gravels and Conglomerates. Canada Sociel Petroleum Gelogy Mem: 10. [文内引用:1]
72 Folk R L. 1980. Petrology of Sedimentary Rocks. Hemphill, 21(8): 714-727. [文内引用:1]
73 Gilbert G K. 1885. The topographic features of lake shores.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Us Geol Surv Ann Rept, 34(873): 269-270. [文内引用:1]
74 Gole C V, Chitale S V. 1966. Inland delta building(sic)activity of the Kosi River. Journal of the Hydraulics Division, 92(2): 111-126. [文内引用:1]
75 Grabau A W. 1913. Scientific Books: Principles of stratigraphy. Science, 40(1021): 135-139. [文内引用:1]
76 Griffith L A, Oliver T A. 1981.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nd conglomerate diagenesis of the Cardium formation, Ferrier Field, Alberta. Geology & Geophysics University of Calgary: 43-44. [文内引用:1]
77 Harvey A M, Mather A E, Stokes M R. 2005. Alluvial Fans: Geomorphology, Sedimentology, Dynamics.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251(1): 1-7. [文内引用:1]
78 Heward A P. 1978. Alluvial fan sequence and mega sequence models: With examples from Westphalian D-Stephanian B coalfields, Northern Spain. In: Miall (ed). Fluvial Sedimentology: 669-702. [文内引用:1]
79 Holmes A. 1965. Principles of Physical Geology. London: Thomas Nelson and Sons Ltd. [文内引用:2]
80 Koster E H, Steel R J. 1984. Sedimentology of Gravels and Conglomerates. Canadian Society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文内引用:2]
81 Major J J. 1997. Depositional Processes in Large-Scale Debris-Flow Experiments. Journal of Geology, 105(3): 345-366. [文内引用:1]
82 Miall A D. 1977. A review of the braided-river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Earth Science Reviews, 13(1): 1-62. [文内引用:1]
83 Miall A D. 1985. Architectural element analysis: A new method of facies analysis applied to fluvial deposits. Earth Science Reviews, 22(4): 261-308. [文内引用:1]
84 Miall A D. 1988. Facies architecture in clastic sedimentary basins. New perspectives in basin analysis. Springer New York. [文内引用:2]
85 Middleton G V. 1973. Sediment gravity flows: Mechanics of flow and deposition. Tarbidites and Deep-water sedimentation: 1-38. [文内引用:1]
86 Nemec W. 1990. Aspects of sediment movement on steep delta slopes. In: Albina Colella, Prior D(eds). Coarse-grained deltas. America: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29-73. [文内引用:4]
87 Nemec W, Steel R J. 1984. Alluvial and costal conglomerates: Their significant features and some comments on gravelly mass-flow deposits in sedimentology of gravels and conglomerates, Canadian: Society of Petroleum Geologist: 1-31. [文内引用:2]
88 Nemec W, Steel R J. 1988. Fan deltas: Sedimentology and Tectonic Settings. Blackie, Canadian: 5-27. [文内引用:1]
89 Reading H G, Richards M. 1994. Turbidite systems in deep-water basin margins classified by grain size and feeder system. AAPG Bulletin, 78(5): 792-822. [文内引用:1]
90 Rogers J P. 2007. New reservoir model from an old oil field: Garfield conglomerate pool, Pawnee County, Kansas. AAPG Bulletin, 91(10): 1349-1365. [文内引用:1]
91 Shanmugam G. 2006. Deep-Water Processes and Facies Models: Implications for Sand stone Petroleum Reservoirs: Implications for Sand stone Petroleum Reservoirs. Elsevier. [文内引用:1]
92 Spearing D R. 1974. Summary sheets of sedimentary deposits with bibliographies. Mc-8. Geo. Soc. Am, 7 sheets, Boulder. [文内引用:1]
93 Tan C P, Yu X H, Liu B B, Qu J H, Zhang L, Huang D J. 2017. Conglomerate categories in coarse-grained deltas and their controls on hydrocarbon reservoir distribu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Triassic Baikouquan Formation, Mahu Depression, NW China. Petroleum Geoscience, 5(9): 403-414. [文内引用:1]
94 Walker R G. 1975. Generalized facies models for resedimented conglomerates of turbidite association. Geol Soc Am Bull, 86(6): 737-748. [文内引用:1]
95 Walker R G. 1978. Deep-water sand stone facies and ancient submarine fans: Models for exploration for stratigraphic traps. AAPG Bulletin, 62(5): 239-263. [文内引用:1]
96 Walther J. 1894. Einleitung in die Geologie als historische Wissenschaft. The Journal of Geology, 2(8): 856-860. [文内引用:1]
97 Wentworth C K. 1922. A Scale of Grade and Class Terms for Clastic Sediments. Journal of Geology, 30(5): 377-392. [文内引用:1]
98 Wescott W A, Ethridge F G. 1990. Fan deltas-alluvial fans in coastal settings. In: Rachochi A H, Church M(eds). Alluvial Fans: A Field Approach. Chichester: Wiley, 195-221.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