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胡俊杰,男,1987年生,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得博士学位。现工作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方向的研究。E-mail: howimet@foxmail.com。
本次研究在柴达木盆地旺尕秀地区上侏罗统红水沟组上覆地层中,首次发现了风成沉积。地层主体为一套棕黄色细—中砂岩,由分选、磨圆好的石英砂组成;扫描电镜下可见风成砂特有的碟形撞击坑和新月形撞击坑等特征;层内普遍发育风成大型高角度板状交错层理,层系厚度巨大,风成沙丘前积层特征明显;发育液化作用产生的牵引褶曲、倒转褶曲等常见的风成沙丘同沉积变形构造。根据岩性和沉积构造特征共在地层中识别出 4种沉积亚相: 沙丘亚相、丘间亚相、旱谷亚相和沙漠湖亚相,其中沙丘亚相以风成大型交错层理为显著特征,丘间、旱谷和沙漠湖亚相则以水成沉积为主。风成砂沉积的存在丰富了柴达木盆地中生代的沉积类型,为区域地层对比及西北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材料。
About the first author Hu Jun-Jie,born in 1987,is a research associate of the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with a Ph.D. degree obtained from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at Beijing.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sdimentology and petroleum geology. E-mail: howimet@foxmail.com.
In this study,Upper Jurassic-Lower Cretaceous aeolian deposits have been discovered from the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overlying the Hongshuigou Formation in Wanggaxiu area,the Qaidam Basin. The typical lines of evidence for eolian deposits can be identified in both rock micro-structures and depositional features: The strata mainly consist of pure brown fine-medium grained sandstones dominated by well sorted and rounded quartz grains. Obvious eolian grain surface textures such as dish-shaped impact crater and crescent-shaped impact scars can be observed under SEM. Well-developed thick,large scale and high dip tabular cross-bedding is characteristic of eolian dune foresets. Synsedimentary deformation structures such as drag folds and overturned folds are common in the eolian strata. According to lithology and sedimentary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four subfacies are recognized in the Wanggaxiu eolian deposits. The dune subfacies is characterized by large-scale cross bedding. Waddy,inter dunes and desert lake are featured as aqueous deposits. The discovery of the Wanggaxiu eolian strata has enriched sedimentary types in the Mesozoic sediments in the Qaidam Basin and is of a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regional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and Late Mesozoic palaeoclimatic and palaeogeograph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west China.
风成沉积是风在干— 湿气候旋回控制下, 在相对持续沉降的古地理背景和古潜水面变化相互作用下的直接和(或)间接产物, 是干旱缺雨、植被稀少、风成作用持久强烈等特殊环境下的地质记录, 与干旱气候密切相关。纵观全球, 晚侏罗世干旱气候条件与风的共同作用导致全球多个大陆都普遍沉积有晚侏罗世风成砂与河流— 干旱湖泊的沉积物组合(许欢等, 2013; Rodrí guez-Ló pez et al., 2014)。
中国西北干旱沉积的时代可上溯到晚侏罗世初期(李孝泽和董光荣, 2006; 戴霜等, 2013)。伴随古气候升温趋干, 西北地区晚中生代逐渐形成了广泛的热带— 亚热带干旱气候, 多地出现荒漠化沉积(邓胜徽等, 2017)。近年来, 学者针对国内中生代风成砂进行了大量研究: 江新胜等(2003)报道的藏南上三叠统德日荣组的海岸风成沙丘沉积的形成时代最早, 而研究最为详尽的则属西部塔里木(梅冥相等, 2004; 江新胜等, 2009)、准噶尔(邓远等, 2015)、鄂尔多斯(李志德等, 2004; 庞军刚等, 2011)等中生代陆相盆地的白垩系风成砂。李孝泽等(1999)通过对鄂尔多斯白垩系志丹群沙丘岩的研究认为, 可能存在一个面积巨大的古鄂尔多斯沙海。董光荣等(1995)根据古风成砂和风成岩的时空分布, 论证了在晚白垩世中国大陆存在1条断续横贯西北— 东南的宽阔红色沙漠带。
柴达木盆地地处中国气候系统聚变交汇区, 盆地中生界沉积记录对于中国西北地区乃至全球中生代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反应灵敏(胡俊杰等, 2017)。文中报道的旺尕秀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风成砂, 是柴达木盆地中生界内首次发现的风成沉积组合, 它的发现对于区域地层对比以及西北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剖面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旺尕秀地区(图1)。剖面由下至上出露中侏罗统大煤沟组6-7段、采石岭组及上侏罗统红水沟组(图2; I段)。其中大煤沟组6-7段以发育黑灰色碳质泥岩夹棕黄色、灰白色砂岩和煤线为主; 采石岭组为一套棕黄色含砾粗砂岩和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组成的杂色层; 上侏罗统红水沟组以大套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夹灰绿色条带状、团块状细砂岩为主要特征。各组地层岩石特征均可与盆地侏罗系标准剖面(大煤沟剖面)进行良好对比。
本次发现的风成沉积位于红水沟组上部的上侏罗统— 下白垩统(图1, 图2; Ⅱ 、Ⅲ 段), 地层整体与下伏红水沟组产状一致, 与上覆第四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风成沉积组合底部为1套细砾、粗砂岩段, 砂砾岩互层内具有正粒序结构, 层间为冲刷面接触; 地层向上过渡为大套棕黄— 土黄色巨厚中— 粗砂岩层, 广泛发育大型、巨型交错层理。交错层理倾向稳定, 倾角极高, 向下变小并与下界面相切。单个交错层理厚度自下而上变小, 纹层呈舌状与下界面接触, 由均匀的细— 中粒砂组成, 具有典型的风成沙丘沉积基本特征; 地层顶部为1套杂色、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层。
在大煤沟侏罗系标准剖面中, 上侏罗统红水沟组以角度不整合与上覆路乐河组接触, 地层出露并不完整, 因此这套旺尕秀风成沉积的地层归属尚待厘定。在实际踏勘中, 笔者分别在旺尕秀地区Ⅱ 、Ⅲ 两处露头观察到风成砂沉积(图1)。其中, 露头Ⅱ 的风成沉积层系与红水沟组相连续, 露头Ⅲ 则与石炭系山体呈不整合接触。通过对比, 2处地层具有相同的岩石特征和风成沉积构造样式, 可以确定为同一套地层。然而在 1︰20 地质图中, 二者分别归属为上侏罗统红水沟组和白垩系犬牙沟群。目前由于该区域缺少详实的生物地层资料和地层年龄数据, 该地层时代仍然悬而未决, 文中暂将该套风成沉积组合定为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沉积。由于旺尕秀风成砂地层出露厚度较大, 通过踏勘粗略估计为1~2 km。本次研究选择在德令哈至都兰国道旺尕秀煤矿东南约10 km的山沟内(坐标:N36° 54'48.1″, E97° 41'50.9″), 河流水系冲刷切割较好的露头进行风成砂沉积地层实测研究(图1, Ⅲ 段), 实测段地层真厚度81.6 m(图3), 对风成砂沉积地层结构和构造特征开展了详细描述。
旺尕秀风成沉积为棕黄— 土黄色厚、巨厚细— 中砂岩夹粉砂、粗砂岩(图3), 仅含少量细砾, 基本全由层状砂岩组成, 具有较高的结构和成分成熟度。从采剖面样品中随机选择4件在中海油实验中心渤海实验中心(天津)进行了激光粒度实验, 并采用常用标准(成都地质学院陕北队, 1978)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粒度参数见表1。
结果表明, 样品粒度平均值(Mz)多数介于2~3 Φ (细砂)之间, 说明旺尕秀的风成沉积以细砂岩为主; 标准偏差(δ 1)介于1.481~1.772之间, 平均为1.615, 说明样品的分选性中等; 偏度(Sk1)可判别粒度分布特征的对称性, 并表明平均数与中值数的相对位置: 大于0.3指示极正偏, 0.1~0.3表示正偏, -0.1~+0.1显示近对称, -0.3~-0.1则说明负偏, -1~-0.3表现为极负偏。旺尕秀样品偏度(Sk1)介于0.192~0.516之间(平均0.403), 说明样品全部具有正偏特征; 峰态(KL)用于衡量分布曲线的峰凸程度, 峰态为正值时, 是窄峰态; 负值时, 为宽峰态。旺尕秀样品峰态(KL)介于1.065~1.626之间, 平均为1.353, 说明所有样品属窄峰态分布。
前人统计认为(成都地质学院陕北队, 1978), 风成环境沙丘的粒度参数具有分选好, 偏度大部分小于1, 缺粗尾, 中位数大部分在0.15~0.35 mm之间, 呈单众数的粒度分布, 垂直层序变化小等特征。更有学者对不同沉积环境细粒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差异进行了系统研究, 从而提出了风成、水成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判别依据(陈冬梅和穆桂金, 2004; 殷志强等, 2009)。表2中所列湖泊、河流与风成砂的数据均来源于现代干旱地区相应典型沉积环境的沉积物(陈冬梅和穆桂金, 2004)。通过对比可以看出, 本次研究的柴达木盆地旺尕秀地区砂岩的粒度分布特征不同于河流和湖泊沉积, 而与风成砂沉积基本一致。尤其表现在文中样品的粒度平均值更为集中, 粗粒牵引组分与粉沙级悬移组分含量较少。上述粒度参数与前人文献描述的多数风成砂判别标准相吻合, 因此可以说明研究样品应为风成沙丘沉积。
风成沉积中, 由于沉积介质的低缓冲作用、颗粒运动的高速度以及强烈频繁的温、湿度和pH值的变化, 形成了高机械能和高化学能环境, 所造成的颗粒表面特征具有典型环境意义(陈清华等, 2008)。风成砂的颗粒形态与圆度是多种多样的, 粒脊从次棱到圆。块状颗粒脊不平滑, 而圆形或椭圆形颗粒则呈平滑的粒脊。小的颗粒通常呈现为“ 水滴形” 或成为具有一长轴的流线型, 是长时期、长距离适应气流搬运的结果, 是风力搬运形成的颗粒形态特征。风成砂的特征标志是撞击痕, 当砂粒随气流搬运时, 颗粒互相撞击使得砂粒表面有很多圆麻点, 有的甚至成为圆形浅坑。圆滑的或者流线型的颗粒具有大量圆麻点是风成砂的最显著特征(王颖和B· 迪纳瑞尔, 1985)。本次研究对采自旺尕秀的样品(FCS-61, FCS-76; 采样位置见图2)进行了扫描电镜下观察, 可以发现石英砂颗粒多呈次圆— 圆状, 颗粒表面常见碟形、新月形、V形撞击坑和贝壳状断口等机械成因结构, 还可以见到溶蚀坑等化学成因结构(图4), 这些都是沙丘砂岩区别与其他环境成因砂岩的重要微观标志(任明达和缪昕, 1984), 因此从石英颗粒表面特征来看, 该套砂岩应为风成成因。
前人沉积构造研究(张川波和何元良, 1983; 程守田等, 2000; 陈清华等, 2008)揭示, 古沙漠体系域发育有风成体系、干旱湖泊体系和冲积体系等同期沉积体系: 风成沉积体系由沙丘和沙丘间等沉积组成。
沙丘相以巨型交错层理的风成砂岩为主要特征, 因沙丘移动, 其形态多样, 内部发育不同级别的风蚀界面。沙丘间地带风积与风蚀交替, 可出现风成砂席、水成泥岩及干裂或膏盐沉积。沙丘与沙丘间沉积反复交替构成风成体系垂向沉积层序。冲积体系发育于古沙漠边缘地带, 以季节性冲积扇及辫状河砾质沉积为主, 伴生有风蚀旱谷、砾漠出现。干旱湖泊体系是古沙漠体系域沉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育于低洼地区, 由杂色泥岩、粉砂岩、泥灰岩、灰岩及膏盐沉积组成, 湖泊体系边缘与风成沉积形成过渡。旺尕秀风成砂地层属于典型的风成— 水成沉积体系。根据沉积地形地貌、岩石特征及沉积构造等差异, 本次研究识别出风成体系、干旱湖泊体系和冲积体系内沙丘、丘间、旱谷及沙漠湖共4种亚相(图5)。
旱谷沉积系指沙漠中具有暴洪特征的短暂性/季节性河流沉积, 在层序和岩石学上兼具干旱和水成两方面特征(张川波和何元良, 1983)。在平面上从盆地边缘的冲积扇、旱谷扇向沙漠区演变为旱谷河道、水道, 到沙漠内部逐渐消失, 代之而发育沙丘。在垂向上可与冲积扇、沙丘、丘间沉积交互叠置(陈清华等, 2008)。旺尕秀风成沉积组合底部与上侏罗统红水沟组紫红色泥岩整合接触的砂砾岩段具有旱谷沉积的典型特征: 以粉红色— 肉红色砾岩与灰白色、棕黄色砂岩互层为主, 两者界限清晰且冲刷面发育(图5-A, 5-B)。砂岩具平行层理, 砂粒呈浑圆状和棱角状, 乃未经充分改造、成熟度欠佳的水成砂混有滚圆风成砂形成。砾石以次圆状和次棱角状为主, 分选不好, 排列具有微定向性, 具有砾石渐变为粗砂的递变层理(图6-A, 6-B)。
水成砾岩切割下伏风成砂岩, 而砂岩又覆于水成砾岩层之上, 指示搬运介质的更替以及介质能量的强弱变化。如此水、风营力不同成因序列的相互交替, 正是沙漠环境中旱谷沉积的特殊组合。
沙丘是沙漠沉积中最主要的1种亚相, 也是最具特色、最容易识别的1类亚相(陈清华等, 2008)。前述大型、巨型交错层理主要发育于本段。具有明显风成特征前积层和大型高角度交错层理是旺尕秀地区风成砂岩最为典型的沉积构造。剖面上大型高角度交错层理以板状交错层理为主, 可见少量楔状交错层理和少量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的单个层系厚度大, 一般为1.5~2.8 m, 个别可达10 m; 交错层理的倾向稳定, 层理面呈直线形或略显上凹; 前积纹层由分选极好的中、细砂组成, 倾向十分稳定, 倾角极高, 多数可达到35° 左右, 超过常规风成沙丘前积层临界角, 前积纹层厚度自上而下加大, 上端与上覆层底面高角度相交, 呈舌状与下界面相切(图6-C); 常见由2个或2个以上大型交错层重叠而成的大型交错层组, 其顶、底界面近水平、近平行地侧向延伸极远, 表现为微波状起伏的侵蚀面(图6-D)。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可能与纵向沙丘有关, 或与风向的变化作用形成的横向沙丘有关(图6-E)。楔状交错层理较少见, 除其顶底界面相交外, 其他特征与板状交错层理相同(图6-F)。
丘间是沙丘与沙丘之间局部地形平坦的低洼地带。丘间亚相主要由因暂时性水流汇聚而形成的以泥岩为主的水力沉积物组成, 常伴随沙丘环境而存在, 大多呈夹层或透镜状包裹于沙丘沉积中。丘间可分为湿丘间、干丘间及蒸发丘间3类(李志德等, 2004; 陈清华等, 2008)。其中, 湿丘间在本区较为发育, 主要表现为因季节性的洪泛沉积或间歇性降雨而暂时性积水形成的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和透镜状砂岩, 可见波状层理、细微水平层理等水成构造。泥岩内发育生物虫迹、虫孔和因强烈蒸发逐渐干涸而形成的泥片和泥裂缝, 后期被风力携带的风沙灌入填满而形成湿丘间特征性的砂柱和砂脉沉积构造(图6-G)。也可表现为由于潜水面抬升接近地表, 在毛细管作用下沙丘间底部覆水发生粘结作用, 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液化层理、牵引褶曲和倒转褶曲等特有的风成砂同沉积变形构造(图6-H)。
沙漠湖是沙漠盆地中因构造或风蚀作用形成的较大范围的洼地, 在降雨或潜水面上升时形成的水体较浅的湖泊, 也可是由分布范围较小的湿丘间演化而成规模变大的小型沙漠湖泊(陈清华等, 2008)。它在侧向和垂向上常与沙丘过渡演变, 因此以细碎屑岩为主的沙漠湖沉积中可夹存厚度不大的风成沙丘沉积。当沙漠边缘旱谷延伸至沙漠湖时, 水流可将各种粒度的碎屑带入湖内; 当气候持续干旱, 强烈的蒸发导致湖水干涸可演化成内陆盐碱滩, 常见砂、粉砂和黏土沉积以及石膏等盐类沉积。沙漠湖亚相主要发育于旺尕秀风成沉积体系的上部和下部, 以泥灰岩、灰岩薄层和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图5-C, 5-F)。
西北地区中生代陆相盆地的白垩系划分及J/K界线厘定是地层相关研究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天山— 祁连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广大地区, 沉积了厚度较大的红层, 岩性较单一, 缺乏标志层, 故划分较粗略(齐骅, 1984; 张守安等, 1992)。张守安等(1992)依据西北地区下白垩统孢粉Cicatricosisporites-Classopollis-Piceapollenites-Schizaeoisporites组合与上侏罗统Densoisporites-Classopollis组合及其他动物化石的明显区别, 开展地层对比, 认为柴达木盆地J/K界限在红水沟组与犬牙沟群之间。但由于西北地区上侏罗统顶部大多数地层未发现化石, 甚至缺失; 同时目前未见柴北缘地区白垩系的详细孢粉化石资料, 因此, 柴达木盆地白垩系划分及J/K界线等问题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根据青海省区域地质志(青海省地质矿产局, 1991), 柴达木地层分区只发育下白垩统犬牙沟群, 地层主要出露于盆地西北缘阿尔金山南麓的犬牙沟、小红山和东北缘的路乐河、大红沟、大煤沟、阿木尼克山南麓及德令哈凹陷。其标准剖面位于柴西茫崖镇犬牙沟构造南翼, 上部为棕灰色砾岩夹砂岩、灰白色含砾砂岩及浅棕红色砂岩; 下部为灰白色砾岩、棕红色砂岩或白色砾状砂岩、含砾砂岩互层。地层产少量介形类、双壳类、轮藻和叶肢介等化石, 其中介形类Rhinocypris sp., Timiriasevia sp., Lycopterocypris sp.等, 显示时代为白垩世。地球物理资料和地质资料显示盆地侏罗系内部的沉积过程是连续的, 上侏罗统红水沟组和下白垩统犬牙沟组之间也表现为整合和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指示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在柴达木盆地的北缘地区存在着原始的大范围的沉积过程, 早白垩世的盆地沉积过程应是晚侏罗世盆地的继续和发展(肖安成等, 2005)。
纵观盆地侏罗系露头, 上侏罗统红水沟组在柴西和柴北缘均表现为1套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夹灰绿色团块状砂岩的稳定滨湖相浅水沉积, 区域上可进行良好对比。而依据现有1︰20万地质图, 盆地主要白垩系露头之间则表现出较大的岩性和沉积特征差异。其中, 柴西地区建组剖面为1套巨厚砂砾岩地层; 德令哈红山煤矿白垩系砂砾岩韵律层理表现出扇三角洲沉积向冲积扇沉积过渡的特征; 而本次研究则在旺尕秀地区“ 白垩系” 地层中识别出1套巨厚风成沉积。这暗示着盆地不同地区的古地理格局在早白垩世显现出了差异变化, 增添了盆地白垩系对比划分的难度。同时, 考虑到大煤沟侏罗系标准剖面缺失红水沟组顶部沉积, 此次在旺尕秀地区红水沟组上部发现的风成沉积组合形成时代无法通过地层对比进行判定。
本次研究尝试在风成沉积组合内的多套泥岩夹层中采集样品进行孢粉和介形类化石的鉴定, 从而为风成砂沉积形成年代及相关地层对比工作提供证据。但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制备的2批共20块(袋)样品中均未能发现有效化石。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踏勘情况, 目前暂将旺尕秀风成砂沉积及相关地层归属为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相比中国西部白垩系普遍发育的风成砂, 旺尕秀风成砂可能是西北地区中生代陆相盆地中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风成沉积, 它的发现不仅丰富了盆地晚中生代沉积类型, 对区域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柴达木盆地白垩系的地层划分和对比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在柴达木盆地旺尕秀地区发现1套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风成砂沉积, 地层主体为1套棕黄色中砂岩, 由分选、磨圆好的石英砂组成。层内普遍具风成大型高角度板状交错层理, 风成沙丘前积层特征明显; 同时发育牵引褶曲、倒转褶曲等常见的风成沙丘同沉积变形构造。微观结构显示岩石具单众数粒度分布, 几乎不含牵引组分; 扫描电镜下可见风成砂特有的碟形撞击坑和新月形撞击坑, 具有典型风成沉积结构。根据岩性和沉积构造特征共在地层中识别出4种沉积亚相, 其中沙丘亚相以风成大型交错层理为显著特征, 丘间、旱谷和沙漠湖亚相则以水成沉积为主。该套风成砂沉积的存在丰富了柴达木盆地中生代的沉积类型, 为区域地层对比及西北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材料。
致谢 感谢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调查中心非常规油气地质实验室麻晓娟、李宇捷及中海油实验中心渤海实验中心(天津)葛东升在相关实验分析中给予的帮助和指导。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