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邵磊,男,1960年生,博士,同济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沉积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研究。E-mail: lshao@tongji.edu.cn。
欧亚大陆东南缘早新生代古地理演变包含了华南沿海中生代山脉的逐步消减与南海的逐步扩张形成等重大事件。南海北部始新统—下中新统“源-汇”路径研究发现,南海沉积物物源在该时期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始新世和早渐新世,源自南海西部古隆起的“昆—莺—琼”河流系统向南海东部地区输送了大量沉积物,包括珠二坳陷在内的南海北部南侧大部分地区受南海西部物源的控制,仅在珠一坳陷接受来自华南大陆珠江的沉积物;晚渐新世,南海西部物源逐步被北部珠江物源取代;到早中新世,珠江来源沉积物全面越过番禺低凸起进入珠二坳陷,大量来自华南内陆的沉积物被珠江运输至南海盆地,“昆—莺—琼”古河流进一步萎缩,仅在南海西部琼东南盆地分布,并且由西向东沉积物源区昆嵩地块逐渐被海南岛取代。南海西部自晚中新世以来发育的中央峡谷正是该古河流的残余。南海新生代早期“昆—莺—琼”河流系统的发现及珠江演变过程的构建,对于深刻认识该地区新生代早期古地理特征、整个欧亚大陆东南缘的古地貌重建以及盆地的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
About the first author Shao Lei,born in 1960, doctor of science, is a professor of Tongji University. Now he is mainly specializing in sedimentology and geochemistry. E-mail: lshao@tongji.edu.cn.
During the Early Cenozoic,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Eurasian Plate has experienced multiple episodes of large-scale palaeographical changes. Overall,with the rapid spreading of the South China Sea(SCS),the Mesozoic orogenic belts in southeast China Continental Block continuingly suffered from erosional processes. Drastic variations of provenance distribution patterns took place in the northern SCS in light of our Eocene-Lower Miocene “source-to-sink”analysis. During the Eocene-Early Oligocene,“Kontum-Ying-Qiong”River has delivered large abundance of materials from the western palaeo-uplifts into the eastern SCS basins. Briefly,most southern areas including Zhu-II Depression were dominated by this western sedimentary source,while Zhu-I Depression was mainly influenced from the palaeo-Pearl River to the north. During the Late Oligocene,Pearl River system turned to develop into a larger scale,which gradually exceeded the impact of the western provenance. The sedimentary distribution pattern was completely changed when it came to the Early Miocene. With much less hindrance from Panyu-Low-Uplift in the middle,the Pearl River was then transporting voluminous sediments from the South China hinterland into Zhu-II Depression. By contrast,“Kontum-Ying-Qiong”River simply cast fairly limited influences on Qiongdongnan Basin. From west to east,the provenance was gradully replaced from Kunsong Block to Hainan Island. Actually,the Central Canyon which was subsequently formed in the Late Miocene,which was considered as a residual structure of the palaeo “Kontum-Ying-Qiong”River. As a conclusion,the discovery of palaeo “Kontum-Ying-Qiong”River as well as the Pearl River evolution reconstruction proves to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on (1)both palaeogeography of the SCS and palaeogeomorphology of the southeastern Eurasian margin in the Early Cenozoic; (2)the petroleum industrial exploration on the SCS basins.
欧亚大陆东南缘自中生代以来一直处于板块拼合交汇地区, 构造演化十分复杂, 南海则处于该地区中心位置, 经历了从中生代主动大陆边缘转为新生代被动拉张边缘的演化过程(Li et al., 2012), 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热点。长期以来围绕南海发育演化过程始终存在不同看法, 争议很大。特别是伴随南海形成演变, 该地区沉积物源及古地理格局是如何改变的, 则是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更对深化该地区的地质认识以及油气资源的勘探至关重要。
一般认为, 古太平洋板块在侏罗纪及早白垩世的俯冲作用, 导致华南大陆东缘呈现挤压背景下的主动大陆边缘。到晚白垩世, 由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带后撤迁移, 华南沿海进入被动拉张环境(周蒂等, 2003; Li and Li, 2007)。同时认为, 南海从初次的拉张开始, 先后经历了断陷期、拗陷期等不同演化阶段, 是多期次拉张沉降的结果(何廉声, 1987; 吕文正等, 1987; 姚伯初, 1991; 龚再升和李思田, 1997; 陈长民等, 2003; 周蒂等, 2005; 张功成等, 2015; 朱伟林等, 2015)。2014年及2017年国际海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lan, IODP)南海3个航次揭示:虽然南海盆地经历了不同演化阶段, 但是其洋壳的出现发生在晚始新世— 早渐新世, 并在15.5 Ma停止扩张, 解决了长期争议的南海属一次打开还是多次扩张的问题(Larsen et al., 2018)。
2014年和2017年的IODP南海3个航次及1999年开展的大洋钻探计划(Ocean Drilling Program, ODP)184航次揭示了南海北部始新世38 Ma以来的沉积记录, 发现南海存在中生代基底, 并在南海北部洋壳之上直接覆盖始新世海相沉积, 到渐新世已经是次深海相(汪品先等, 2003; Zhao, 2005; Shao et al., 2017; Larsen et al., 2018)。同时化石群反映出水深而近岸的特点, 也说明扩张初期的南海, 还只是一个夹在两岸陡坡间的东西向狭长海湾(Zhao, 2005)。位于航次站位北侧相邻白云凹陷的 LW4-1井始新世沉积物则为中深湖相沉积, 反映了当时沉积环境自南向北由海变陆的空间格局(Shao et al., 2017; Larsen et al., 2018)。大洋钻探计划ODP1148站沉积记录研究显示, 在渐新世/中新世界线处沉积物源存在重大突变, 沉积物的钕同位素ε Nd(0)值由渐新世的-9转为中新世的-11左右(Clift et al., 2002; Li et al., 2003; 汪品先等, 2003; 邵磊等, 2005), 其他元素含量也存在明显变化(Li et al., 2003; 邵磊等, 2004)。这一构造事件不仅在 ODP1148站沉积物中被发现, 在珠江口盆地沉积物中同样存在(庞雄等, 2006)。
伴随沉积物源的突变, 珠江口盆地的盆地性质以及沉积充填类型发生明显改变(邵磊等, 2005, 2007; 庞雄等, 2006)。在南海早期形成过程中, 南海周边源区、搬运— 沉积体系和沉积环境以及古地形与古地貌等均发生重大改变。在不同的构造演化背景下, 沉积盆地接受的沉积充填特征明显不同, 发育的沉积体系存在差异, 沉积物源也会发生相应改变。通过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手段, 采用“ 源-汇” 对比的方法, 汇总近年来该地区研究成果, 对南海北部不同时期主要河流演变过程开展综合讨论, 为恢复各时期南海古地理特征提供沉积学证据(图 1)。
新生代以来, 全球最为壮观的地形改变是青藏高原的形成。在始新世南海扩张之前, 中国华南沿海为高耸的隆升山脉, 在东亚西部发育古特提斯洋, 中国总体地形呈现为东高西低, 江水西去。随着新生代印度板块向北漂移, 与欧亚板块碰撞, 造成特提斯洋的关闭及青藏高原的隆升, 使中国地形发生西高东低的反转, 形成如今大江东流的地貌格局。但是, 这一地貌格局是何时形成的, 一直没有定论。
大洋钻探计划ODP1148站的沉积记录显示:在深度458 m左右各种物理参数均出现明显的突变和间断, 岩心取心率也急剧下降(Wang et al., 2000), 其时间为23.03 Ma的渐新世/中新世界线处, 与南海扩张形成过程中扩张轴南跃、西南次海盆开始打开的时间完全一致(Li et al., 2015)。该界面上下沉积物成分发生明显突变, 反映出伴随南海扩张轴南跃, 其周边沉积物源区及古地理古地貌同样发生快速变化。
南海北部现代沉积物主要由珠江和红河2条大河以及海南岛和越中地区短小河流提供。图 2显示各不同源区沉积物在稀土元素配分上以及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 反映各源区之间在母岩组成上明显不同。三叠纪末由于中南半岛与华南板块碰撞, 导致中特提斯洋的关闭, 形成大量包括超基性— 基性岩在内的蛇绿岩套及包括古老地层在内的混杂堆积, 发育了各类片麻岩、片岩和以印支期为主的火山岩(Leloup et al., 1995; Anczkiewicz et al., 2007), 导致其提供的沉积物表现出明显的Eu元素正异常(图 2-B), 使包括越南北部及中部地区在内的南海西部物源明显有别于其他物源区, 成为南海北部进行源汇对比的特征标志之一。
珠江是南海北部地区的主要物源提供者, 是华南大陆在新生代演变过程的典型代表, 其发育形成历史直接影响到珠江口盆地的沉积充填过程。
向绪洪等(2011)指出, 珠江水系沉积物主要受3种不同类型的母岩组合类型控制(图 3)。第1种母岩的ATi指数[ATi指数=100磷灰石%/(磷灰石%+电气石%), 揭示沉积物中磷灰石的风化程度]数值趋近零, 而GZi指数[GZi=100× 石榴子石%/(石榴子石%+锆石%), 揭示含有石榴子石母岩(变质岩)的组成变化]数值介于10~80之间, 且变化较大, 这类组合分布于东江和北江流域, 其源区主要出露大面积的酸性岩浆岩、部分中低级接触变质岩和中生代碎屑岩。第2种母岩主要分布于西江上游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以及中游右江流域, 样品GZi指数趋近零, 而ATi指数数值介于20~100之间, 变化幅度较大。源岩母岩类型应包含大量低级接触变质岩和基性岩浆岩。第3种母岩的ATi指数和GZi指数数值均趋近零, 说明其源区变质岩、岩浆岩均比较少, 这类组合分布于西江中游左江、桂江、柳江流域, 该地区母岩类型主要为碎屑岩、碳酸盐岩。
从图 3中的ATi指数和GZi指数还可看出, 珠江三角洲地区沉积物作为西江和北江— 东江的混合产物, 处于三大区域的混合地带。具体样品因采样位置不同, 受到各河流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赵梦等(2015)对珠江现代河流砂样品碎屑锆石进行U-Pb定年分析, 发现珠江各支流及干流的现代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跨度从太古代到新生代均有分布, 珠江流域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呈多峰态(图 4), 主要可分为8组峰值: 2800~2300 Ma, 2000~1800 Ma, 1800~1300 Ma, 1200~700 Ma, 600~400 Ma, 380~240 Ma, 200~80 Ma, < 65 Ma, 分别对应基底、吕梁期、晋宁期、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及喜山期等构造活动。
珠江上游北盘江、南盘江、红水河、右江、左江及西江干流样品具有明显的380~240 Ma主峰, 碎屑锆石主要来自右江造山带。右江和左江具有独特的2000~1800 Ma峰值, 碎屑锆石可能来自更老的基底; 中游柳江样品具有1200~700 Ma峰值, 碎屑锆石来自扬子地块。桂江样品除1200~700 Ma峰值外, 还具有600~400 Ma和2800~2300 Ma峰值, 碎屑锆石经历早期沉积岩的再循环, 分别来自江南造山带和华夏地块; 下游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样品碎屑锆石主要来自东南沿海花岗岩带, 具有明显的200~90 Ma峰值; 西江干流样品以印支期380~240 Ma峰值为主, 也包含较多燕山期岩浆活动形成的锆石, 越靠近下游地区, 中生代锆石含量越多。
珠江口盆地珠江三角洲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始终以燕山期(200~80 Ma)峰值为主要峰值, 次要峰值为印支期(380~200 Ma)、加里东期(600~400 Ma)、晋宁期(1200~700 Ma)、吕梁期(2000~1800 Ma)和基底(2800~2300 Ma)。自渐新世至中中新世U-Pb年龄谱曲线形态整体变化明显, 晚古生代(Pz2)、元古代(Pt)及太古代(Ar)锆石含量随时间逐步增加, 特别是在中新统内增加明显, 反映出珠江向中上游地区的逐步拓展过程。早渐新世, 古珠江流域仅包括北江和东江等华南沿海地区, 沉积物含大量中生代(Mz)碎屑锆石; 晚渐新世, 珠江向西延伸到云贵高原前缘地带, 但分布在有限的狭窄范围内; 早中新世, 古珠江快速拓展至左江、右江、红水河和南盘江一带, 沉积物中晚古生代(Pz2)及元古代(Pt)锆石含量突然增加; 中中新世, 桂江、柳江和北盘江汇入古珠江, 沉积物中的元古代(Pt)锆石及太古代(Ar)锆石含量增加, 珠江水系现代格局初步形成(图 5)。
现代红河起源于云南中部, 沿哀牢山— 红河断裂带向东南方向流经越南境内, 最终注入莺歌海盆地。哀牢山— 红河断裂带自北向南在云南境内的雪龙山、点苍山、哀牢山以及越南境内的象背山(Day Hui Con Voi)发育长约900 km、宽10~20 km的狭长变质岩带(Leloup et al., 1995), 总体上没有太多基性— 超基性岩的供给, 沉积物稀土元素配分特征与上地壳平均值类似, 呈现明显的Eu元素负异常(图 2-B)。采自现代红河三角洲样品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分析表明(van Hoang et al., 2009), 现代红河沉积物碎屑锆石年龄除了出现燕山期240 Ma、加里东早期以及晋宁期720 Ma的峰值以外, 还有一个明显的新生代喜山期30 Ma的峰值, 明显有别于越南中部及海南岛等南海西部源区(图 2-A)。
那么, 在红河演化历史上是否出现红河袭夺造成的物源改变(吕明, 2002; Clift et al., 2004, 2006; van Hoang et al., 2009; 谢玉洪和范彩伟, 2010; 王英民等, 2011; Yan et al., 2011)?Zhao等(2015)对莺歌海盆地渐新世— 中新世沉积物研究发现, 该时期沉积物主体表现为Eu元素正异常。同时认为, 历史上出现红河河道被袭夺造成流域面积减少的可能性很低, 依据是河流流域面积越大, 沉积物混合的越充分, Eu元素含量越出现负异常, 与上地壳平均值越接近(Millerman and Farnsworth, 2013)。因此, Zheng 等(2013)认为长江历史上发生的袭夺现象更可能是在袭夺发生之前, 长江沉积物并未进入红河流域。
海南岛沉积物稀土元素分布一直保持稳定且呈现Eu元素的负异常, 与岛上大量分布的酸性花岗岩及沉积岩一致, 并表现出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以100 Ma和235 Ma的双峰为特征, 基本不含较老的锆石年龄峰值(Cao et al., 2015; Zhao et al., 2015; Cui et al., 2018; 图 2-A)。
研究发现,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与珠二坳陷始新统及下渐新统沉积物源存在明显差异, 主要表现在珠二坳陷沉积物大量样品的Eu元素含量呈现正异常, 在空间上样品分布出现东西向展布的特点, 由西向东, Eu元素正异常的样品逐步减少, 并且随时间由老变新(始新世到中新世), Eu元素正异常的样品也逐步减少(图 6)。该时期珠一坳陷沉积物, 除位于坳陷东北部的Z1-1、Z1-2及Z1-3这3个样品在始新世因接近玄武岩基底, 造成Eu元素含量正异常外, 其他样品均表现为Eu元素负异常, 与珠二坳陷样品存在明显差异(图 6)。
在南海西部的琼东南盆地, 大量沉积物样品的Eu元素含量呈现正异常, 在空间上样品分布同样出现东西向展布的特点, 并且随时间由老变新(始新世到上新世), Eu元素正异常的样品也逐步减少(Cui et al., 2018; Shao et al., 2018; 图 7)。
南海北部沉积物稀土元素配分图(图 6, 图 7)显示, Eu元素含量呈现正异常的样品在琼东南盆地到珠二坳陷一个东西向狭长范围内展布, 并且呈现从南海西部向东部、从晚始新世到上新世Eu元素含量正异常的样品逐步减少的特点, 表明南海西部是造成沉积物中稀土元素Eu含量呈现正异常的主要源区。
珠江口盆地13口探井3207个碎屑锆石年龄分析显示(图 8), 珠江口盆地从始新世到中新世, 沉积物碎屑锆石年龄组合发生明显改变(Shao et al., 2016, 2018)。始新世, 珠二坳陷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以100~120 Ma燕山期主峰为主, 少量230 Ma印支期峰值, 与珠一坳陷存在435~440 Ma加里东期和少量晋宁期峰值明显不同, 说明两者源区不同:珠二坳陷以周边中生代局部隆起为主要源区, 而珠一坳陷则以东南沿海中生代花岗岩及少量古生代地层为源区。早渐新世, 珠二坳陷样品除部分样品仍然反映局部物源外, 部分样品明显出现南海西部碎屑锆石组合特点, 出现含量很高的加里东期峰值, 珠一坳陷则仍然保持始新世碎屑锆石年龄组合特征, 没有明显变化。晚渐新世, 珠二坳陷大部分样品出现南海西部碎屑锆石组合特点, 出现含量很高的加里东期峰值及一定的古老锆石年龄, 部分样品则呈现出与珠一坳陷相近的碎屑锆石年龄组合特征, 与珠江来源沉积物特征一致, 显示珠二坳陷该时期接受来自南海西部物源和北部珠江物源的混合沉积。早中新世, 珠江口盆地珠一和珠二坳陷碎屑锆石年龄组合特征完全一致, 显示其均来自珠江源区(图 8)。
琼东南盆地大面积缺失始新统, 主体沉积从渐新世开始发育。早渐新世, 位于盆地南侧的Y19井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以230 Ma印支期主峰为主, 发育少量燕山期年龄, 代表盆地边缘局部隆升物源; 位于盆地东侧的WN井则呈现出南海西部源区的特征, 除了包含中生代燕山期及印支期的峰值外, 还包含古生代加里东期以及太古代等古老年龄峰值。晚渐新世, Y19井碎屑锆石年龄组合与早渐新世完全相同, 仍然是盆地南侧局部隆升区的物源特征, 在盆地东侧的QE井和WN井呈现南海西部源区的特征(图 9)。中新世及上新世,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沉积物代表南海西部源区的碎屑锆石年龄组合的样品依然大量存在(Cui et al., 2018)。
根据稀土元素及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南海西部物源是南海新生代早期沉积盆地充填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沉积物来源, 其物源特征表现在沉积物稀土元素呈现明显的Eu元素正异常, 碎屑锆石年龄谱系除了包含中生代燕山期和印支期年龄峰值以外, 还出现大量加里东期以及晋宁期等元古代和太古代年龄组合。众所周知, 在沉积物中稀土元素Eu出现正异常是相对小概率的现象, 上地壳中Eu元素普遍以负异常为特征。现有研究表明, 在三叠纪末中南半岛与华南半岛发生俯冲拼合碰撞, 导致特提斯洋关闭, 形成大量包括超基性— 基性岩在内的蛇绿岩套及混杂堆积, 发育了各类片麻岩、片岩以及不同时期火山岩(Leloup et al., 1995; Anczkiewicz et al., 2007), 形成了高耸的山脉, 为中南半岛周边盆地提供了大量沉积物。
南海北部沉积物具有Eu元素正异常的样品呈现由西向东长条带状分布的特点, 应是该时期源自该隆升山脉、由西向东古河流发育的一个重要证据, 该河流把南海西侧大量的基性、超基性物质向南海东侧输送, 造成沉积物中Eu元素含量呈现正异常。随着搬运距离增大, 盆地周边Eu元素负异常的局部源区物质加入增多, 造成从西向东沉积物Eu元素负异常的样品数量也逐步增多。这些样品的锆石年龄谱系也呈现出明显的南海西部物源的特点, 与盆地周边局部源区以中生代年龄峰值为主的特征明显不同。
作者将此东西向分布的古河流定义为昆莺琼古河(图 10)。在早中始新世, 该河流仅出现在琼东南盆地东侧, 把南海西部沉积物输送到南海东部的白云凹陷、甚至台西南盆地及礼乐— 巴拉望等地区; 到晚始新世— 早渐新世, 该河流发育达到了鼎盛阶段。到了晚渐新世, 由于南海扩张, 海侵范围逐步扩大, 该河流开始萎缩, 大部分淹没在南海中。与此同时, 珠江在晚渐新世发育壮大, 越过了番禺低突起, 开始向白云凹陷输送沉积物, 使白云凹陷该时期出现双物源的混合堆积。到中新世, 昆莺琼古河流进一步萎缩, 主要发育在琼东南盆地, 珠江则拓展到华南腹地及云贵高原地区, 为南海北部提供了大量沉积物。晚中新世以来琼东南盆地发育的中央峡谷则是昆莺琼古河流的残余, 其把来自越南中部的沉积物向东输送。但是, 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大, 在中央峡谷的东侧, 沉积物主要来自海南岛(Cui et al., 2018)。
昆莺琼古河流发育的背景是南海西部中南半岛与华南半岛的俯冲拼合碰撞造成巨型山脉的形成, 该隆升山脉的范围及规模远远大于现在其在越南中部的残余。昆莺琼古河流的发现对于欧亚大陆东南缘中生代末古地理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南海北部大部分地区均为出露剥蚀区。由于神狐— 番禺— 东沙隆起带的分割, 南海北部呈现东西向展布、隆— 坳相间的古地理特征。仅在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北部湾盆地接受河湖相沉积, 珠三坳陷及琼东南盆地少部分地区发育山间盆地粗粒碎屑岩沉积。珠二坳陷大部分地区为湖相沉积, 南侧荔湾凹陷为海陆过渡相沉积, 东部台西南盆地为浅海相沉积。礼乐— 巴拉望地区仍然与南海北部相连, 为浅海相及上陆坡半深海相沉积环境。沉积物源以坳陷周边的隆起区为主要源区(图 10-A)。
南海西侧昆莺琼古河流开始发育, 向琼东南盆地东侧及白云凹陷、礼乐盆地等输送了来自南海西部的沉积物。珠江分布范围有限, 流域面积仅限于华南沿海花岗岩区, 提供的沉积物仅分布在珠一坳陷(图 10-B)。神狐— 番禺— 东沙隆起带对珠江口盆地南北坳陷仍然起到明显的分割作用, 珠一坳陷为陆相沉积, 珠二坳陷大部分地区在早渐新世为海陆过渡相沉积, 南侧荔湾凹陷为浅海相沉积, 东部台西南盆地为浅海外陆棚相沉积, 礼乐— 巴拉望地区与南海北部开始分离, 在早渐新世开始出现浅海台地相及上陆坡半深海相沉积环境。
南海西侧昆莺琼古河流发育昌盛。尽管该时期由于海侵作用, 琼东南盆地以海陆过渡相— 浅海相为主, 昆莺琼古河流仍然携带南海西侧陆源物质向琼东南盆地东侧及白云凹陷等输送。珠江分布范围增大, 流域面积向华南内陆沉积岩区扩展, 提供的沉积物增多, 使珠江沉积物越过番禺低突起进入到珠二坳陷, 造成珠二坳陷同时接收源自南海西部昆莺琼古河流和源自南海北部珠江双物源的混和沉积(图 10-C)。神狐— 番禺— 东沙隆起带中部的番禺低突起基本被侵蚀殆尽, 珠一坳陷与珠二坳陷贯通并接受海陆过渡相沉积。珠二坳陷全部为滨浅海相沉积, 南侧荔湾凹陷为半深海陆坡相沉积, 东部台西南盆地为浅海— 半深海相沉积。礼乐— 巴拉望地区完全脱离南海北部, 发育浅海碳酸盐台地相及潟湖相沉积。
伴随南海的进一步扩展加深, 琼东南盆地发育浅海及半深海相沉积, 昆莺琼古河流完全淹没在南海中, 中沙— 西沙古隆起也沉没于海平面之下, 接受碳酸盐台地相沉积。珠江流域面积进一步扩大, 进入到云贵高原及扬子地块, 为南海北部提供大量古老沉积物。珠江沉积物完全控制珠江口盆地广大地区, 在南海北部东侧形成由陆架边缘三角洲— 陆坡水道— 深水扇构成的完整“ 源-汇” 沉积体系(图 10-D)。南海北部陆坡从白云凹陷南侧快速迁移至凹陷北侧, 珠二坳陷全部转为陆坡— 半深海相沉积环境。礼乐— 巴拉望地区漂移至南海南部, 发育浅海碳酸盐台地相及潟湖相沉积。
琼东南盆地自晚中新世以来发育的中央峡谷应是昆莺琼古河流的残余。研究显示, 中央峡谷尽管处于南海半深海环境, 仍然将大量南海西侧的陆源物质向盆地东侧输送, 显示了该河流顽强的生命力。
采用锆石U-Pb年代学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 对南海北部始新世— 早中新世地层的“ 源-汇” 路径进行研究, 发现南海沉积物物源在新生代早期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始新世和早渐新世, 源自南海西部古隆起的昆莺琼河流系统, 向南海东部地区输送了大量镁铁质— 超铁镁质源岩的沉积物, 仅在珠一坳陷接受来自华南大陆珠江来源的沉积物, 包括珠二坳陷在内的南海北部南侧大部分地区受南海西部物源的控制。晚渐新世以来, 南海西部物源逐步被南海北部珠江物源取代; 到早中新世, 珠江来源沉积物全面控制珠江口盆地, 大量来自华南内陆的沉积物被珠江运输至南海北部。在琼东南盆地, 昆莺琼古河流进一步萎缩, 由西向东沉积物源逐渐由昆嵩地块被海南岛物源取代。琼东南盆地晚中新世以来发育的中央峡谷正是该古河流的残余。
源自南海西部昆莺琼河流系统的发现, 对于深刻认识南海新生代早期古地理特征以及整个欧亚大陆东南缘的构造— 古地理重建, 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