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李元昊,男,1976年生,副教授,博士。2002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8年博士毕业于西北大学。现在西安石油大学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 liyuanh@xsyu.edu.cn。
三角洲砂体是含油气盆地勘探的最主要储集体类型之一,湖相三角洲类型基本均为河控型三角洲。明确河控三角洲砂体发育机制、迁移规律、分布特征、组合结构等规律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影响河控三角洲砂体的因素较多,宏观上构造活动控制了盆地的类型、形成、演化、沉积底型形态、坡度及物源等。在构造相对稳定时期,河控三角洲砂体主要受 3种因素控制: 物源供屑能力(简称物源),沉积底型坡度(简称坡度)和湖岸线位置(简称岸线)。物源供屑能力控制了砂体规模,体现在粒度、砂体厚度及范围;底型坡度控制了砂体宽厚比,表现在砂体前积层角度大小及三角洲形状;湖岸线河口处是沉积物主要卸载区,其位置及迁移幅度控制了砂体位置及连续性。 3种因素不同的变化组合形成了不同特征的三角洲砂体分布模式。
About the first author: Li Yuan-Hao,born in 1976,associate professor, graduated with a Msc. degree from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in 2002,graduated with a Dr. degree from Northwest University in 2008. Now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integrated researches of petroleum geology in Xi'an Shiyou University. E-mail: liyuanh@xsyu.edu.cn.
Delta sand body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ervoir type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and the lacustrine delta type was basically a river-dominated delta. To figure out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migration law,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sand body in river-dominated delta not only ha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but also has implication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river-dominated delta sand bodies. Tectonic activities control the type,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basin,as well as the form of the sedimentary bottom type,the slope and the sediment source in a macroscale. In the relatively tectonic stable period,the sand body of a river-dominated delta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ree factors: The supply rate of the source(the source),the sedimentary bottom slope(slope)and the position of the lakeshore line(shoreline). The scale of the sand body was controlled by the supply capacity of the source,which was reflected in grain size,sand body thickness and distribution range;the sedimentary bottom slope controls the ratio of width to length,and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angle of the front layer and the delta shape;The estuaries of the lakeshore were the main unloading areas of the sediments,and therefore,the position and the migration amplitude of the shoreline control the unloading position and continuity of the sand body.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hree factors lead to the different type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delta sand bodies.
河流入湖(海)因水动力减弱致沉积物卸载形成三角洲。根据不同地质因素, 三角洲可划分为多种类型, 学者普遍接受的是按水动力条件分为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的方案(Galloway, 1975)。三角洲砂体是含油气盆地勘探的最主要储集体类型之一, 在中国陆相湖盆中更为典型, 如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断陷湖盆, 松辽盆地白垩纪断拗湖盆,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拗陷湖盆等, 均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藏。由于湖盆波浪强度远小于海洋, 湖相三角洲类型绝大部分为河控型三角洲, 也有个别为浪控三角洲(何治亮, 1986)。
构造活动控制了盆地的类型、形成及演化等宏观特征, 且具有瞬时性、多期次、多阶段演化特征, 构造活动既可以导致盆地基底沉降而发育, 也可以使基底隆升而消亡, 本次重点分析构造活动相对稳定时期盆地河控三角洲沉积砂体控制因素。两次构造活动期间构造活动较弱或不发育, 盆地沉降后处于饥饿阶段, 河控三角洲沉积砂体最为发育时期, 盆地表现为长期稳定充填沉积状态。河控三角洲砂体形成后改造迁移较弱, 砂体沉积后位置基本不变, 对于分析原始沉积时期控制因素更为方便。明确河控型三角洲砂体成因机制、迁移规律、分布特征、组合结构等规律不仅具有科学意义, 而且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角洲砂体形成及分布控制因素较多, 前人根据不同的认识提出了断陷湖盆“ 多元控砂” (刘震等, 2007; 赵贤正等, 2007; 王权等, 2013)、基准面旋回控砂(张兴阳等, 2006)、湖岸线控砂(李元昊等, 2009)等多种观点, 这些研究积累了知识和实例, 为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基础。
在借鉴前人成果基础上, 结合现代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古代实例, 提出了盆地构造稳定时期河控三角洲三元控砂模式。
河控三角洲砂体形成之后, 后期改造较弱, 由于三角洲砂体物性好、近油源、规模大, 往往是国内外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区。因此, 三角洲砂体厚度、范围、分布位置等是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影响河控三角洲砂体的因素较多, 宏观上构造活动控制了盆地的类型、形成、演化、沉积底型形态、坡度及物源等。在构造相对稳定时期, 河控三角洲砂体主要受3种因素控制: 物源供屑及河流输砂能力(简称物源)、沉积底型坡度(简称坡度)和湖岸线位置(简称岸线)。
物源供屑及河流输砂能力控制了河控三角洲砂体规模, 体现在砂体粒度、厚度及范围; 沉积底型坡度控制了砂体宽厚比; 湖岸线河口处是沉积物主要卸载区, 其位置及迁移幅度控制了砂体位置及连续性(图 1), 是气候变化、湖水升降、基底沉降或隆升等作用的综合体现。3种因素的不同变化组合形成了不同特征的三角洲砂体分布模式。
物源供屑充足, 岸线相对稳定时, 分别对相对陡坡和缓坡2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关于坡度陡缓的定量值目前尚没有非常明确的定论, 在湖盆中, 一般把坡度大于5° 认为是坡度较陡, 小于3° 时认为坡度较缓(于兴河等, 2013), 坡度大于20° 主要是断层作用形成的(冯友良和李思田, 2001)。断陷盆地沉积时坡度较陡, 拗陷湖盆沉积时坡度较缓, 如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长6等主要油层组三角洲沉积时坡度小于1° (杨俊杰, 2002)。对地下沉积体的地形特征与坡度恢复时, 由于沉积岩经过差异压实的过程, 多数情况下难以考虑, 特别是当上覆地层存在剥蚀时, 坡度陡缓不易定量化。地形坡度的计算, 应是古地形坡度, 而不是填满后的现今地形坡度(于兴河等, 2018)。水槽模拟实验表明, 古地形坡度的准确计算对分析沉积体系的砂体展布、内部构型以及滑塌浊积体(操应长和刘晖, 2007)的发育均具有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 一般认为沉积时底型坡度大于5° 时发育的三角洲称为陡坡型三角洲(又称深水型三角洲, 多指常规三角洲), 断陷盆地中坡度较陡, 坡度一般十几度至几十度, 河口坝及滑塌沉积较发育。坡度小于3° 时发育的三角洲称为浅水三角洲, 大型拗陷湖盆中沉积坡度较小, 一般不到1° , 多发育浅水型三角洲。
1.2.1 坡度较陡情况下砂体分布特征
当物源供屑充足、岸线相对稳定、沉积底型坡度陡时, 三角洲沉积可容空间大, 侧向分枝少, 顺水流方向三角洲砂体三层结构(顶积层、前积层、底积层)明显, 砂体连续进积叠加(图 2-a中AB剖面), 典型的如吉尔伯特型三角洲等。垂向上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分布较连续, 单个砂体厚度大, 多个砂体复合连续叠加、砂体间多切割接触(图 2-a中顺水流方向CD横截剖面)。
随着三角洲的不断沉积, 三角洲朵体发生了迁移, 由于可容空间较大, 三角洲侧向摆动幅度较小, 分流河道朵体小幅度钟摆型迁移, 砂体在湖岸线附近及其前端厚层分布, 连续性好(图 2-b中CD剖面, ①②③代表不同期次三角洲朵体砂体)。如现代的贝加尔湖(Lake Baikal)为坡度较陡的现代断陷湖盆, 最深处达1637m, 平均水深730m(百度资料), 是世界第一深湖。湖泊东南最大的色楞格河三角洲是典型的陡坡型三角洲, 朵状, 可划分为5期三角洲, 各期三角洲侧向摆动迁移幅度小, 砂体范围局限, 连续性强, 厚度大。
湖水升降时, 岸线迁移幅度相对较小, 砂体垂向、侧向连续性强, 如图 2-c中早期(①)砂体与晚期砂体(②)平面上重叠部分较多, 剖面上连续性强(AB剖面)。
三角洲演化过程中砂体剖面上具有一定的变化, 以常见的湖退型三角洲为例, 随着三角洲向盆地中心方向推进, 砂体也逐渐向盆地方向延展, 粒度变细; 砂体具有两端薄中间厚特征, 即顶积层、底积层薄, 前积层厚度大, 三层结构明显; 单期砂体一般也具有这种特征(图 2-d)。
供屑能力弱时, 砂体规律基本相同, 但厚度及规模较小。
1.2.2 坡度较缓情况下砂体分布特征
当沉积底型坡度较缓、物源供屑充足、岸线相对稳定时, 则形成了岸线迁移幅度大频率高的缓坡(浅水)型三角洲, 三角洲分流河道发育, 三层结构不明显(图 3-a中AB剖面), 三角洲河道向沉积中心推进能力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三角洲多有此特点, 以长8最为典型(李士祥等, 2013; 李树同等, 2013)。
随着砂体的沉积, 可容空间快速减少, 导致河道侧向决口分枝频繁, 三角洲形态演变为钝角三角形(图 3-b), 形成了砂体沿湖岸线大面积分布特征, 这就解释了浅水三角洲砂体通常具有大面积分布的原因。
三角洲演化过程中砂体剖面上也具有一定的变化, 由于坡度缓, 砂体三层结构非常不明显, 总体表现为砂体延伸远、厚度稳定的特征, 仍具有两端薄中间厚规律, 但与陡坡差异明显(图 2-d); 单期砂体一般也具有该特征(图 3-c)。
湖水升降时, 湖岸线大幅度迁移时, 砂体顺物源方向条带状展布, 沿湖岸线坨状分布, 砂体间分布距离远、连续性较差(图 3-d), 即湖岸线控砂(李元昊等, 2009)。
非洲马里的代博湖三角洲中湖岸线控砂较为典型, 该湖目前处于萎缩消亡阶段。从卫星照片(图4)可以明显识别出3期三角洲, 表明湖岸线位置进行了3次大幅度迁移, 代表了3次大规模的湖退。
若湖盆地质演化阶段不明显, 稳定湖退或湖进, 则湖岸线摆动幅度小, 形成了多个三角洲朵体复合连片沉积格局。砂体平面连片性特征更显著, 常形成满盆含砂分布特征。
物源供屑能力弱时, 砂体规律基本相同, 但规模较小, 连续性、连片性差。由于供屑能力及河流水动力较弱, 早期砂体多被湖浪搬运形成较发育的滩坝等砂体。
随着沉积物的堆积, 底型坡度逐渐变缓, 坡度较陡的三角洲最终向缓坡浅水型三角洲演变。多幕次的构造活动形成了盆地多个不同规模、不同特征的沉积旋回, 垂向上形成了不同特征的三角洲砂体相互叠置组合。
在坡度不变与湖岸线位置相对稳定时, 物源供屑能力控制了河控三角洲砂体的形态和规模。三角洲沉积物量的多少主要受河流从母岩区携带的沉积物多少控制, 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母岩易风化, 如母岩区构造活跃, 母岩岩性较松散等; 二是河流流量大且稳定, 受气候影响明显。总之, 三角洲区卸载沉积量的多少是综合因素控制的, 但主要受蚀源区风化程度及河流搬运能力的制约。
当河流水动力强含沙量高时, 三角洲呈朵状及鸟足状, 砂体厚度大, 延伸远, 连续性好, 以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主。分流河道弯度小, 这种类型的三角洲是最为常见的三角洲类型(图 5-a), 如黄河三角洲(图6-a)、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等。
当河流水动力中等含沙量欠充足时, 三角洲多呈鸟足状, 朵体之间连续性相对较差, 砂体规模中等, 横向连续性较差(图 5-b), 以分流河道砂体为主, 少量河口坝砂体, 分流河道具有低弯度曲流特征, 如阿塞拜疆Mingacevir水库北部三角洲(图 6-b), 随着演化后期会有多个分支河道。
当河流水动力较弱含沙量较少时, 三角洲多呈鸟足状, 朵体之间连续性相对较差, 砂体厚度薄、宽度小, 横向连续性较差(图 5-c), 以分流河道砂为主, 分流河道具有高弯度曲流特征, 如刚果基萨莱湖东部三角洲(图 6-c)。
1)构造稳定时期河控三角洲三因素控砂是否具有普遍性规律?
该文的目的也是想试图总结出一些普遍性的地质规律, 这也是一次尝试和探索。根据较多的盆地资料及现代实例和笔者较长时间的思考, 笔者认为在构造相对稳定时期河控三角洲砂体分布还是有一定规律的。物源、坡度、湖(海)岸线位置3个条件能够把河控三角洲砂体的规模、形态、分布位置等表述清楚。某一因素变化时, 相应的砂体特征也发生了变化, 能够较合理地解释古代三角洲砂体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主控地质因素。
2)什么控制了沉积底型坡度?坡度是根本性控制因素还只是结果?
无论是断陷或拗陷湖盆甚至浅海环境, 构造活动都是形成沉积物初始底型坡度的最主要因素, 后期沉积压实等也是改变底型坡度的因素之一, 但程度相对较弱。一次构造活动后其形成的沉积底型坡度是相对稳定的, 但不同类型盆地或同一盆地不同位置形成的坡度应是不同的, 特别是不对称型盆地更为显著, 盆内发育的河控三角洲砂体分布和沉积特征也是不同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较陡和较缓的坡度区其沉积的三角洲砂体特征明显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说坡度是控制砂体特征的因素之一的主要依据。
3)坡度和湖岸线是不是控制因素?
对一个具体三角洲砂体而言确实是一些先前条件, 但对不同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类型砂体而言就是控制因素。如其他条件相同时, 显而易见, 陡坡砂体厚度大, 缓坡厚度较小, 坡度影响砂体宽厚比, 如断陷盆地的陡坡带与缓坡带三角洲砂体特征差异显著等就较为典型。在湖水升降时, 湖岸线位置是河流入湖后水动力快速降低处, 也是沉积砂体卸载量最多处, 湖岸线位置变化了, 沉积砂体的位置也随之迁移, 缓坡条件下更为显著。
需要说明的是, 为方便探讨, 在讨论某一种模式时其他条件假设是相对稳定不变的, 否则太复杂, 不便总结归纳。实际上, 在沉积过程中各种地质因素都不会一成不变, 常常是强弱相互转化相互影响, 但往往以某一两种地质因素变化起主导作用。
在构造稳定的背景下, 上述河控三角洲三元控砂模式在完整的演化过程中不是固定不变的, 只是理想模式, 实际中有较多过渡状态的砂体分布模式, 同时3个控制因素也是变化的、相互影响的。一是随着湖盆演化, 沉积底型坡度是变化的。一般来说, 在三角洲发育早期, 沉积底型坡度较陡, 湖水较深湖面较广, 沉积物供应尚不充分。随着沉积物充填, 湖盆范围缩小, 早期沉积物使底型坡度变缓, 三角洲进积加强, 砂体发育。晚期, 随着湖盆沉积充填, 湖盆变浅, 岸线向湖中心迁移, 底型进一步变缓, 三角洲逐渐演变为浅水型三角洲。二是受气候、湖水升降等因素控制湖岸线位置是变化的。如洪水期、枯水期导致湖平面升降, 季节性高频升降还是长时期低频升降对砂体的影响也有差异, 实际砂体分布更为复杂, 没有模式那么理想, 模式仅供参考。三是受母岩性质、气候、搬运动力等多种因素控制, 沉积物源也是变化的。物源的变化影响了沉积物规模、底型坡度变化及岸线迁移, 一般三角洲演化中期物源供应最多, 早晚期较少。表现为垂向上砂体通常最下部的早期砂体较薄、横向范围小; 中间砂体最为发育, 厚度大、范围广、横向连续性好; 上部砂体规模又进一步变小, 厚度薄、范围广、横向连续性差。
物源及坡度不仅控制了三角洲形态及砂体展布, 也控制了三角洲向沉积中心推进方式, 进而控制了砂体分布, 特别是砂体横向连续性。根据现代河控三角洲向沉积中心推进特征, 可以总结为4种三角洲发育推进模式:钟摆型, 整体推进型, 朵状摆动型, 枝状突进型。他们在物源供给程度、坡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2.3.1 钟摆型推进模式
该类型发育在坡度陡、近物源且供屑充足、水流动力强的环境中, 与扇三角洲形成条件相似。三角洲形成以后, 河流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在三角洲前段卸载。随着堆积的进行, 河道和河口处底型逐渐抬高变缓, 稳定性降低, 河道开始向两侧较低处改道, 新一期沉积开始, 周而复始, 形成了扇形河控三角洲(图 7-a)。此类型三角洲现今多发育在较干旱环境的高山湖盆三角洲环境中, 砂体厚度大、粒度粗、连片性好, 单砂体间侵蚀面发育。如蒙古国Uureg湖西的三角洲, 从卫星照片(图8)可以看出, 该三角洲发育有2个阶段, 存在2个明显的湖岸线, 每个阶段河流多次从分岔处似钟摆状沉积迁移。
2.3.2 整体推进型发育模式
该类型主要发育在坡度缓、物源供屑较充足、水流动力较强的环境中。三角洲入水以后, 向四周同时形成多个分流河道, 河道间水动力较弱处砂体沉积形成河口坝。随着堆积的进行, 底型逐渐抬高变缓, 河口坝出露并限制了河道, 三角洲前端持续向前整体推进, 三角洲规模逐渐变大, 形成了扇形河控三角洲, 扇型顶角一般为钝角(图 7-b)。随着进一步发展, 河道推进方向以前方为主、侧向为辅, 三角洲形状逐渐演化为棕榈叶形状。现代典型的例子如美国Wax和Archafalaya三角洲(图 9), 虽然其形成只有几十年, 明显具有整体推进发育特征。
2.3.3 朵状摆动型发育模式
该类型主要发育在坡度缓、物源供屑充足、水流动力强的环境中。三角洲入水以后, 由于沉积迅速, 河口坝分流河道砂体发育。随着水道堆积的进行, 底型逐渐抬高变缓, 虽然河道两侧堤岸发育并限制了河道, 但在洪水期较低处容易决口改道, 进而形成新的河道朵体, 如此反复形成了三角洲(图 7-c)。如黄河三角洲(图10), 最近几十年其演化具有此特征。1995年, 三角洲朵体河流入水方向为南东向; 1999年决口形成新的朵叶体, 入水口北东向; 到2004年该朵体入水口因新朵体的升高改为南东东向; 2009年该朵体废弃, 入水口方向又为北东向; 现今又向东流入海(图10)。
2.3.4 枝状突进型发育模式
该类型主要发育在坡度较缓、物源供屑欠充足、水流动力较弱的环境中。三角洲入水以后, 由于水动力较弱, 沉积堆积速度缓慢, 出露水面部分砂体植被发育, 河道稳定性进一步加强, 决口改道能力较弱, 往往只发育几条树枝状的较稳定的河道向湖心方向延伸(图 7-d)。该类型三角洲砂体不甚发育, 侧向连续性较差。现代沉积的河控三角洲中发育比例不高, 典型的如前文中阿塞拜疆Mingacevir水库北部的三角洲等(图 6-b)。
陆相湖盆是中国含油气盆地的主要类型之一, 主要有断陷和拗陷湖盆2种类型, 由于形成的地质背景差异导致了2种湖盆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差异显著, 陡坡带与缓坡带有别(表 1)。总体上拗陷湖盆具有盆地范围大、构造活动较弱、底型坡度小、源远流长、沉积物规模大、粒度细及分选好等特征。断陷湖盆具有盆地范围小、构造活动幕次多、次级凹陷多、底型坡度大、近源沉积、沉积物规模较大、粒度粗及分选较差等特征; 断陷湖盆演化后期, 构造活动弱, 通常具有小型拗陷湖盆沉积特征。
由于构造稳定期长, 三元控砂模式在拗陷湖盆河控三角洲沉积砂体中规律更为明显, 断陷湖盆由于构造活动幕次多, 砂体分布受构造活动影响更大, 因此在断陷湖盆构造稳定时期三元控砂模式是适用的, 特别是其拗陷演化阶段。
构造稳定时期河控三角洲砂体三元控砂模式的提出, 为河控三角洲类型的划分及砂体预测提供了指导。
1)构造稳定时期, 河控三角洲砂体主要受物源供屑能力(简称物源)、沉积底型坡度(简称坡度)和湖岸线位置(简称岸线)3种因素控制; 不同条件下三角洲及砂体特征不同。
2)三角洲演化过程中3种因素是变化的、相互作用的, 砂体规律分布与相应变化因素息息相关。
3)根据现代河控三角洲向沉积中心推进特征, 总结划分为钟摆型、整体推进型、朵状摆动型、枝状突进型4种三角洲发育推进模式。4种模式在物源供给程度、坡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导致了砂体平面上分布连续性及垂向上复合叠加的差异性。
4)河控三角洲沉积砂体三元控砂模式在构造活动较弱的克拉通、坳陷等盆地中应用效果较好; 构造相对较活跃的断陷等盆地中, 在其构造相对稳定时期三元控砂模式也是适用的。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