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张昊,男,1993年生,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沉积学。E-mail: 286966373@qq.com。
通过对四川盆地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剖面实测,建立了石沟里剖面泥盆系养马坝组风暴沉积的识别标志,进而对其风暴岩进行了系统研究。石沟里养马坝组风暴沉积的重要标志包括冲刷面、渠模等风暴侵蚀构造和粒序层理、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等风暴浪构造。该区养马坝组发育了 6种类型的风暴沉积单元组成序列,据此建立了完整的风暴序列模式,由粒序层理段( Sa)、平行层理段( Sb)、丘状交错层理段( Sc)、波状层理段( Sd)和泥岩段( Se)组成,底部常发育冲刷面和渠模构造。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风暴沉积可分为近源风暴和远源风暴 2种类型,依据风暴沉积的剖面结构类型和沉积构造特点,建立了该区风暴沉积序列的分布模式。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发育的风暴沉积是该区混合沉积发育、抑制生物礁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对于该区古地理重建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About the first author: Zhang Hao,born in 1993,is a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at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 majors in sedimentology. E-mail: 286966373@qq.com.
A 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 on Shigouli outcrop section of Devonian Yangmaba Formation in the Longmenshan area of Sichuan Basin,was carried to identify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storm deposition and detail study the tempestite depositional system. The major features of storm deposits in the Yangmaba Formation include storm scouring surface,gutter cast structure,graded bedding,parallel bedding,and hummocky cross-stratification. The Yangmaba Formation developed six different composites of storm sedimentary units. A complete storm sequence pattern in the area is established,including the graded bedding section(Sa),the parallel bedding section(Sb),the hummocky cross-stratification section(Sc),the wave bedding section(Sd)and the mudstone section(Se). The bottom often developed the scour surface and gutter cast structure. Generally,there are two types of tempestites developed in the study area,the near-source storm deposits and far-source storm deposits. According to the profile structure type and sedimentary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storm deposits,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torm sedimentary sequence in this area is established. The storm deposits developed in the study area have great implication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palaeogeography,because it indicates that the storm deposits is an important control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xed deposits and the inhib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efs in this area.
风暴是热带、亚热带海洋的一种热带气旋, 多形成于赤道附近5° ~20° 区域的洋面上(Kelling and Mullin, 1975; Aigner, 1979; Johnson, 1989; Sé guret et al., 2001), 影响范围多在纬度 5° ~30° 之间。风暴岩是风暴震荡波对原有沉积层改造而成的特殊沉积岩(Aigner, 1985)。风暴对沉积物的改造影响范围很大, 从滨岸带到陆棚区的沉积物均会发生, 但是真正能够保存下来的风暴沉积记录, 却主要分布在浪基面以下到风暴浪基面之间的浅海陆棚区。因此, 从风暴形成的条件和影响范围入手, 可以恢复风暴沉积时的古地理位置和沉积环境(杜远生和韩欣, 2000; 杜远生等, 2001; 魏钦廉等, 2011; 李磊等, 2013; Li et al., 2014; 白万备等, 2018)。
泥盆纪是地质历史时期重要的温室时期, 早泥盆世CO2浓度高达2000mg/L, 中泥盆世虽然有所下降, 但是仍可达900mg/L(Simon et al., 2007)。温室时期高CO2浓度是引起风暴频发的主要原因, 泥盆系风暴沉积被广泛记录在四川盆地龙门山区, 如平驿铺组(王洪峰和陈源仁, 1996)、甘溪组(陈源仁, 1996; Li et al., 2016; 许安涛等, 2018)、谢家湾组(陈源仁, 1996; 郑荣才, 2010; 魏钦廉等, 2011; 许安涛等, 2018)和金宝石组(成晓雨等, 2018)。但是, 从研究层位来看, 这些研究均分布于下泥盆统, 中泥盆统的风暴沉积研究则较少。中泥盆统养马坝组也广泛发育风暴沉积, 虽然该地层也开展沉积学的相关研究, 但对该地层沉积环境的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差异。前人对其沉积环境的认识, 可概括为砂质生屑滩风暴滩夹砂质风暴流沉积(郑荣才等, 2016)和受潮汐影响的滨岸沉积(侯鸿飞等, 1988; 鲜思远等, 1995)2种类型。因此, 有必要对该地层开展详细的野外剖面分析, 为其沉积环境的研究提供重要资料支持。位于龙门山地区的石里沟剖面, 该套地层出露完整连续, 交通便利, 而且沉积构造发育、类型多样, 是开展养马坝组沉积相研究的最佳剖面之一(侯鸿飞等, 1988; 鲜思远等, 1995)。作者以野外剖面的详细观察和测量为基础, 通过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分析, 对该地层的风暴沉积特征进行研究, 为古地理重建和沉积环境分析提供支持。
龙门山区中泥盆统养马坝组剖面是四川龙门山桂溪— 沙窝子泥盆系国际标准剖面(俗称甘溪剖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侯鸿飞等, 1988; 鲜思远等, 1995), 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桂溪乡甘溪村东南3.5km、猿王洞景区西北500m处的石沟里村(图 1), 地层沿公路分布, 出露良好。按龙门山区泥盆系的分层标准, 中泥盆统保存完整, 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养马坝组、金宝石组和观雾山组。目的层养马坝组与下伏地层下泥盆统二台子组不整合接触。养马坝组相当于侯鸿飞等(1988)实测北川县桂溪— 沙窝子泥盆系剖面 B84-B94层, 沉积于Emsian阶晚期至Eifelian阶早期(侯鸿飞等, 1988; 鲜思远等, 1995), 主要由碳酸盐岩、砂质碳酸盐岩、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等组成, 下部以生物碎屑灰岩夹粉砂质泥岩为主, 向上碳酸盐岩发育, 并出现生物礁及礁间角砾岩; 上部碎屑成分增多, 形成以砂质碳酸盐岩为主的受频繁风暴影响的混积陆棚沉积(图 2)。
由于风暴的巨大威力, 受其改造的沉积物中发育一系列独特的沉积构造, 如风暴侵蚀构造、风暴浪构造、风暴涡流构造、风暴浊流构造及风暴期后快速沉积构造等(Aigner, 1985; 李永军等, 2009)。四川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泥盆系养马坝组中发育的风暴沉积构造类型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2.1.1 风暴侵蚀构造
风暴侵蚀构造是由风暴形成的涡流及其所派生出的潮流、回流、风暴重力流对海底沉积物进行冲刷、侵蚀、掏蚀而留下的各种侵蚀充填构造。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中的风暴侵蚀构造包括冲刷面和渠模构造。渠模构造主要发育于风暴沉积序列的底部, 规模相对较小, 宽5~10cm、深 4~6cm, 俗称为口袋构造, 口袋壁直立或陡倾(70° ~80° )(图 3-a), 为风暴回流侵蚀所形成。冲刷面构造也见于风暴沉积底部, 冲刷面波状起伏并截切下伏岩层(图 3-b), 其规模大小不一, 但是相对渠模要大的多。在养马坝组风暴侵蚀构造中, 冲刷面构造较渠模构造更为常见。
2.1.2 风暴浪构造
在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中, 常见的风暴浪形成的构造类型包括粒序层理、丘状交错层理、洼状交错层理以及平行层理等。(1)粒序层理, 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生物碎屑的正粒序变化, 粒序层理中生物碎屑自下而上含量逐渐减少、粒度逐渐减小。组成正粒序的生物类型可以是单一生物类型如腕足类化石, 大部分保存完整(图 3-c); 也可是多种生物类型如海百合茎和腕足类的混合, 生物化石多为碎片, 部分腕足类化石较完整。(2)平行层理, 在洼状和丘状交错层理之下, 常见平行层理发育(图 3-b), 由生物碎屑灰岩、砂质生物屑微晶组成, 在顶部可见波纹。(3)丘状交错层理与洼状交错层理, 风暴浪波的作用可以在海底沉积物中形成纹层平缓、丘状起伏或洼状下凹的交错层理, 这2种交错层理常常成对出现(图 3-d至3-f)。丘状交错层理按照波长和波高的大小, 可以将其规模大小分为3类型: ①米级丘状交错层理, 其波长100~200cm、波高30~60cm, 其规模最大(图 3-d), 主要分布于养马坝组上部的第9、10和12层; ②分米级丘状交错层理, 其波长30~80cm、波高10~30cm, 其规模相对较小(图 3-e), 主要分布于养马坝组的中上部的第7层和第11层中; ③厘米级丘状交错层理, 其波长10~30cm、波高5~150cm, 其规模较小(图 3-f), 主要分布于养马坝组中部的第7层中。3种类型的丘状交错层理的规模自养马坝组中部向上部呈现逐渐增大的规律性变化趋势。(4)波状层理, 在洼状和丘状交错层理之上, 常见波状层理发育(图 3-b), 是风暴波浪逐渐趋于平静期时形成的层理类型。
2.2.1 典型风暴序列
通过对上述龙门山区石沟里养马坝组中风暴沉积序列类型分析, 结合前人对风暴序列的研究(Aigner, 1982; Kreise and Banbach, 1982; 刘宝珺等, 1986; Sé guret et al., 2001; Li et al., 2014), 归纳总结龙门山区石沟里养马坝组完整的风暴序列包括5个组成部分, 分别定名为Sa— Se(图 4-a), 各组成部分特征如下:
Sa: 粒序层理段, 由粒序状或厚层生物碎屑灰岩组成, 底部发育不规则冲刷面和渠模构造, 与下部地层呈突变接触关系, 生物碎屑可以是单一类型的, 如腕足类化石, 也可以是多种类型的, 如腕足类、海百合茎和双壳类等的碎片组成。
Sb: 平行层理段, 由生物碎屑灰岩、砂质生物屑微晶组成, 在顶部可见波纹层理。
Sc: 丘状交错层理段, 在风暴浪振荡作用为主导的复合流和纯振荡水流的环境里形成。包含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的丘状和洼状地层。
Sd: 波状层理段, 含生物屑微晶灰岩和含砂质生物屑微晶灰岩为主, 间歇出现薄层、透镜体以及水平层理。
Se: 泥岩段, 由深灰色泥灰岩或具水平层理的泥岩组成, 形成于风暴结束之后。
2.2.2 风暴序列的形成
针对完整的风暴序列形成过程, Duke等(1991)详细描述了风暴作用随时间变化而形成完整的风暴序列的关系(图 4-b)。(1)最初, 强烈风暴形成的风暴流不但侵蚀下伏的泥岩, 形成冲刷面和渠模构造等, 同时, 风暴流所携带的贝壳等对泥岩进行切割; (2)在风暴流减弱时, 风暴密度流因重力分异作用快速堆积形成粒序层理; (3)随着风暴流的减弱, 水流向动荡控制的联合水流转换, 沉积形成扁平纹层, 构成平行层理; (4)在动荡为主的联合水流下, 丘型米级的沙纹层开始形成, 开始时缓慢增长和迁移, 可能形成非对称丘状交错层理; (5)当底流减弱时, 更多的沉积物被风暴和汹涌的波浪叠置和重构, 在强联合水流和动荡流的联合控制作用下, 形成了对称丘状交错层理; (6)当风暴相关的波浪运动减弱迅速, 上覆浪成波状纹层; (7)风暴过后, 海水风平浪静, 被搅起的泥质沉积物逐渐沉淀, 形成泥岩覆盖。
但是,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很难见到保存完好的风暴沉积序列。事实上, 这些风暴沉积物可以被后来的风暴事件、后沉积和成岩阶段改造。
风暴沉积事件的演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 风暴前期、风暴加强期、风暴高峰期、风暴衰退期和风暴后期(Allen, 1982; 刘宝珺等, 1986), 由此可形成对应的风暴沉积序列: 侵蚀接触底界面、粒序层理段、块状层理段、丘状交错层理段、平行层理段、弱沙纹交错层理段和泥岩段。根据详细的野外剖面实测, 可将龙门山区石沟里养马坝组中风暴沉积单元组成序列划分为6种类型(图 5)。
1)序列类型Ⅰ : 最底部具侵蚀冲刷面和渠模, 向上依次发育由生物介壳组成的粒序层理段(Sa)、平行层理段(Sb)、丘状交错层理段(Sc), 上覆后一期风暴侵蚀形成的冲刷面和粒序层理段(图 5-a), 其剖面见图 3-a中的C序列段, 主要发育于养马坝组上部, 风暴侵蚀构造如冲刷面和渠模构造常见。多期风暴沉积序列叠加, 反映风暴频发; 缺少上部序列(波状层理段和泥岩段), 反映风暴强度大, 后一期风暴对前一期风暴沉积造成较强的侵蚀冲刷, 其形成于浪基面附近的浅水内陆棚环境。
2)序列类型Ⅱ : 最底部也具有冲刷面, 下部是由腕足类化石碎片组成的粒序层理段(Sa), 向上依次发育丘状交错层理段(Sc)、波状层理段(Sd)和泥灰岩段(Se)(图 5-b), 其剖面见图 3-c中的A序列段和图 3-d中的A序列段, 主要发育于养马坝组上部, 风暴侵蚀构造发育, 而平行层理段不发育, 序列规模较大, 属米级的规模, 而且沉积物中生物碎屑的粒度较粗, 这些特征均表明其形成于风暴较强的浅水陆棚环境中。
3)序列类型Ⅲ : 最底部同样也具有冲刷面, 向上依次发育平行层理段(Sb)、丘状交错层理段(Sc)、波状层理段(Sd)和泥灰岩段(Se), 该序列类型主要发育于养马坝组上部, 序列规模较大, 属于米级别的, 形成于风暴较强的浅水陆棚环境中。根据岩性的差异, 该序列类型可以分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2种: 碳酸盐岩序列剖面如图 3-b中的A序列段, 由生物碎屑灰岩和微晶灰岩和泥灰岩组成(Ⅲ a型)(图 5-c); 碎屑岩序列剖面如图 3-e中的A序列段, 由中粒石英砂岩、细粒石英砂岩和泥岩组成(Ⅲ b型)(图 5-d), 剖面上部的波状层理段和泥岩段生物扰动构造发育(图 3-f)。
4)序列类型Ⅳ : 最底部具有冲刷面和渠模构造, 由平行层理段(Sb)、丘状交错层理段(Sc)和泥灰岩段(Se)组成(图 5-e)。常见于养马坝组中部和上部, 属于分米级中等规模, 形成于风暴中等的内陆棚环境如图 3-a中的B序列段、水体较深的中陆棚如图 3-f中的A序列段。
5)序列类型Ⅴ : 底部冲刷面不明显, 由丘状交错层理段(Sc)和泥灰岩段(Se)组成(图 5-f)。剖面序列如图 3-e中的A序列段, 风暴沉积单元组成序列规模中等, 也属于分米级别的, 形成于水体较深的中陆棚, 常见于养马坝组中部。
6)序列类型Ⅵ : 风暴侵蚀构造可发育、也可较弱, 由平行层理段(Sb)、丘状交错层理段(Sc)和泥灰岩段(Se)组成(图 5-g)。该类型风暴沉积单元组成序列规模较小, 属于厘米级别的, 形成于水体较深的中陆棚如图 3-f中的A序列段中, 常见于养马坝组中部。
关于风暴岩的分类, 前人研究成果较多, 总结起来, 可将风暴岩分为3种类型: 原地风暴岩相、异地风暴岩相和风暴浊流相(孟祥化等, 1986), 基于物源距离的远近, 异地风暴岩相可以进一步分为2种亚类: 近(源)风暴岩和远(源)风暴岩(余素玉, 1985; 刘宝珺等, 1986; 孟祥化等, 1986)。龙门山区石沟里养马坝组的风暴沉积主要为异地风暴岩, 可进一步识别出近源风暴沉积和远源风暴沉积2种类型, 各自发育不同的风暴沉积序列类型(图 6)。
近源风暴沉积位于正常浪基面和风暴浪基面之间浅水陆棚区域(余素玉, 1985; 刘宝珺等, 1986; 孟祥化等, 1986), 以较大规模的沉积构造、较厚的沉积序列以及较粗的沉积物粒度为特征。该区水体较浅, 风暴浪和风暴流作用强度较大, 受风暴作用的影响, 风暴序列通常保存不完整, 但是风暴侵蚀构造、粒序层理、丘状交错层理发育, 风暴序列为米级规模, 岩性为生物介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 也可为中砂岩和细砂岩为主的碎屑岩, 主要分布于养马坝组的上部。近源风暴沉积序列类型包括类型Ⅰ 、Ⅱ 、Ⅲ 和Ⅳ 。
远源风暴沉积形成于风暴浪基面与最大风暴浪基面之间的陆棚区(余素玉, 1985; 刘宝珺等, 1986; 孟祥化等, 1986), 但更接近于风暴浪基面的较深的水体中。该区水体较深, 风暴浪和风暴流作用强度较弱, 通常由水平层理段、丘状交错层理和水平泥岩段组成, 但是相对远源风暴沉积粒度变细、风暴序列规模变小, 常为厘米级规模。底界可具冲刷面, 但通常不明显, 反映风暴流较弱、活动时间短和低能的性质, 主要分布于养马坝组的中部。远源风暴沉积的风暴序列包括类型Ⅴ 和Ⅵ , 发育规模较小的冲刷面或渠模构造、厘米级的丘状交错层理, 顶部泥岩段发育, 岩性较细, 这些特征均反映了其沉积于距岸较远、风暴强度较弱的风暴浪基面附近的中陆棚的沉积环境。
风暴岩的频繁出现往往是低纬度热带气候条件的标志(杜远生等, 2001; 魏钦廉等, 2011)。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中风暴沉积发育频繁, 反映研究区泥盆系养马坝组沉积于热带、亚热带风暴作用强烈的低纬度地区, 发育于下泥盆统谢家湾组的风暴沉积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特征(魏钦廉等, 2011)。另外, 珊瑚礁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标志之一, 石沟里剖面中第4层的珊瑚礁发育(图 2), 同样指示该区泥盆系养马坝组沉积于热带亚热带低纬度地区, 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印证。现今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 表明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发生了古纬度上的变化。由此可见, 该区风暴沉积的发现为泥盆纪上扬子地区古地理的重建和盆地的演化提供重要的信息。
风暴沉积是在水动力非常强的环境下形成的(Aigner, 1985)。水动力强的风暴浪对古生态的影响表现在2个方面: (1)风暴浪不仅将先期沉积的生物礁破坏、打碎并形成角砾, 如图 2中的第4层生物礁和第5层的生物礁角砾, 第5层是由深灰、黑色钙质页岩背景下混有碳酸盐建隆上的灰岩砾块(侯鸿飞等, 1988; 李祥辉等, 1997)组成, 包括微晶灰岩、粒泥灰岩、层孔虫和珊瑚砾块, 灰岩往往有较高的圆度, 含量60%, 以“ 枕状” 悬浮于页岩之中, 为礁前塌积角砾沉积, 相应的生物礁的厚度在2~3m之间, 厚度相对均匀。风暴对生物礁不但有强烈的摧毁作用, 而且抑制了生物礁的向上生长, 不利于该区生物建隆的发育。现代海洋中, 最典型的风暴对生物礁破坏实例, 是1988年9月Gilbert飓风对墨西哥Cozumel 岛陆架生物礁的破坏。风暴过后, 几乎所有的生物礁建造生物被破坏(Nummedal, 1991)。(2)风暴浪及其回流可以将原有沉积搅起、带来大量砂、泥, 使海水变得浑浊, 抑制了生物群落的生长。从石沟里养马坝组剖面来看, 生物的发育与风暴沉积、砂质碎屑的含量之间呈负相关。养马坝组下部生物碎屑灰岩和生物礁发育, 对应的风暴沉积不发育, 岩性以较纯灰岩为主, 缺少砂质碎屑成分, 如图 2中的第3-5层。养马坝组中、上部, 风暴沉积频繁、规模变大, 砂质碎屑成分也随之增加, 与之对应的是生物礁缺乏, 如图 2中的第7-13层。由此来看, 风暴沉积是龙门山石沟里养马坝组发育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的混积沉积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强烈的风暴作用和陆源砂质的混入, 影响了生物的正常生活, 对生物建隆起到抑制作用。虽然生物建隆的发育, 受海平面变化、物源供给和沉积速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 但是早— 中泥盆世, 风暴可能是导致龙门山区未能形成大型生礁的主要原因之一(李祥辉等, 1997)。
1)四川盆地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可识别的风暴沉积标志包括侵蚀冲刷面、渠模构造等风暴侵蚀构造和粒序层理、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和波状层理等风暴浪沉积构造。
2)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发育了6种类型的风暴沉积单元组成序列, 综合各沉积序列, 总结出完整的风暴序列模式, 包括粒序层理段(Sa)、平行层理段(Sb)、丘状交错层理段(Sc)、波状层理段(Sd)和泥岩段(Se)组成, 底部常发育冲刷面和渠模构造。
3)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风暴沉积主要包括近源和远源风暴沉积2种类型, 依据风暴沉积的剖面结构类型和沉积构造特点, 建立该区风暴沉积序列的分布模式。
4)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风暴沉积的研究, 具有2个方面的地质意义: 养马坝组沉积于热带亚热带低纬度地区, 是古地理重建的重要指示; 风暴沉积是该区混合沉积发育、抑制生物礁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 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作者声明没有竞争性利益冲突.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