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郭芪恒,男,1994年生,硕士研究生,储层地质学专业,从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储层地质学研究。E-mail: 1974735970@qq.com。
鲕粒作为碳酸盐岩中非常重要的指相颗粒,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因上面,而成岩作用研究较少。北京西山地区下苇甸剖面寒武系张夏组发育大套鲕粒灰岩,通过对该剖面野外实测、薄片观察、 XRD测试等手段,结合有机碳、热解等地化参数,对鲕粒的硅化机制及其硅质来源做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鲕粒溶蚀再沉淀或者新生变形作用造成鲕粒边缘有机质富集,有机质演化释放的有机酸是硅质沉淀的主要因素,硅质来源主要为陆源输入和黏土矿物的转化。由于有机质主要富集在鲕粒边缘,形成有机质膜,从而造成硅质的沉淀主要沿鲕粒边缘发生,形成鲕粒边缘特有的硅化套,这种结果也从侧面反映了微生物在原始鲕粒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bout the first author Guo Qi-Heng,born in 1994,is a candidate for master’s degree i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es on sedimentology,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reservoir geology. E-mail: 1974735970@qq.com.
As one type of important facies-incaditing grains in carbonate rocks,previous studies on ooids mainly focused on their origin,and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diagenetic alternations of ooids. The Cambrian Zhangxia Formation at the Xiaweidian section in Western Hills of Beijing is characterized by a thick succession of oolitic limestone. In this paper,based on outcrop and thin-section observation and combined with geochemical data such as XRD,organic carbon and pyrolysis,we described the features of silicfied oolites,discussed the sources of silica and provided a silicification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solution and refilling or neomorphism of ooids resulted in enrichment of organic matter at the edges of the ooids,and the organic acids,released from ev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ar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siliceous precipitation. Silica mainly derives from input of the terrestrial siliciclastics and transformation of clay minerals. Due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matters and formation of the organic membranes at the edges of the ooids,silica precipitation mainly occurred along the edges of the ooids,forming a specific silicified sheath along ooid edges. The result also suggests that microb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ooids.
鲕粒是古代碳酸盐岩中较为常见的颗粒, 由于其特殊的形态和特定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在其发现以来就得到了广大地质学者的关注, 但对鲕粒的研究多集中在其成因上(Davies et al., 1978; Folk and Lynch, 2001; Pacton et al., 2012; 代明月等, 2014; 段雄等, 2015; Batchelor et al., 2018), 虽然其具体的成因机制依然是个谜, 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在鲕粒的形成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Folk and Lynch, 2001; Batchelor et al., 2018)。川东北普光气田鲕粒灰岩储集层的发现, 揭开了对鲕粒成岩作用研究的热潮(苏立萍等, 2004; 王恕一等, 2010; 蒋小琼等, 2014; 赵爱卫等, 2015; 金民东等, 2015; 梁薇等, 2015)。由于白云化作用对储集层贡献较大, 对鲕粒的成岩作用研究也多集中在白云化机制上(姜楠等, 2013), 很少有人对鲕粒硅化机制进行论述。
硅化现象在碳酸盐岩中较为常见, 比如一些交代成因的燧石结核或条带。硅化作用对碳酸盐岩储集层具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造成碳酸盐岩溶解, 增加了储集层孔隙度; 另一方面硅质沉淀填充孔隙又造成储集层的破坏(陈永权等, 2010)。硅化的研究主要牵扯到2个方面内容:一是二氧化硅的沉淀机理及其沉积环境, 二是硅质的来源。由于本区鲕粒特殊的硅化方式有别于碳酸盐岩中常见的燧石, 对鲕粒的成因及成岩演化研究意义重大, 因此在充分调研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对北京西山地区下苇甸剖面寒武系张夏组实测, 结合大量室内薄片观察、XRD分析及地化测试等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了研究目的层内鲕粒的硅化特征, 探讨了可能的硅质来源, 并提出了一种较为合理的硅化机理。
北京西山地区下苇甸剖面是研究华北寒武系沉积的典型剖面之一(张旭等, 2009), 自下而上寒武系发育齐全且特征明显, 尤其是张夏组, 以发育大套鲕粒灰岩为特征(梅冥相和梅仕龙, 1997), 代表了一种高能的浅滩环境(图 1)。张夏组分别与上下地层崮山组和徐庄组整合接触, 下部发育灰绿色泥岩与薄层的鲕粒灰岩互层, 上部发育巨厚层状的鲕粒灰岩, 且鲕粒灰岩分布稳定, 在区域内可横向对比。前人对本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沉积环境、层序地层等方面(梅冥相, 2011; 康世龙等, 2016), 对其成岩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在研究该剖面鲕粒成岩作用过程中, 发现部分鲕粒具有较为丰富和特殊的硅化现象, 因而对鲕粒的硅化特征、硅质来源以及硅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深入地探讨。
通过镜下观察统计, 下苇甸剖面张夏组鲕粒类型主要为放射鲕、同心— 放射鲕及单晶鲕/多晶鲕, 而发生硅化的鲕粒主要集中在单晶鲕/多晶鲕中, 还有一小部分遭受新生变形作用原始圈层不明显的鲕粒中(图 2), 其他类型的鲕粒极少发生硅化, 说明鲕粒早期溶蚀后期被充填形成单晶鲕/多晶鲕及鲕粒自身的新生变形的过程有利于硅化的发生。发生硅化的鲕粒普遍为亮晶鲕粒石灰岩, 鲕粒的硅化主要发生在鲕粒的外部圈层, 基质基本未见硅化。二氧化硅主要为微晶石英, 多呈放射纤维状围绕鲕粒外部圈层分布(图 2), 可半包裹状围绕鲕粒(图 2-a, 2-b), 也可包裹鲕粒构成完整的硅化圈层(图 2-c, 2-d, 2-e)。在微晶石英附近明显见到栉壳状分布的方解石晶体, 呈刀刃状平行分布, 垂直于鲕粒表面, 微晶石英普遍紧贴鲕粒边缘(图 2-d, 2-e), 图 2-e明显的可以看出栉壳状分布的方解石结合体的形成在硅化之前, 后期硅质切穿了方解石晶体, 并且栉壳状方解石沿鲕粒两端对称分布, 平行于层面, 这种特殊的现象与王英华等(1983)描述的鲕粒压力影现象相同, 在上覆垂直高压的影响下, 垂直层面方向鲕粒两侧遭受溶解而部分被淋滤, 并且在平行层面两侧的低压区沉淀形成由丝状或细柱状方解石构成的压力影, 从而造成低压区的鲕粒圈层比高压区厚(图 2-e红色线段所示)。这种现象的发现有利于在薄片中识别层理及主应力方向, 也直观地表明鲕粒的压溶早于硅化的发生, 对碳酸盐岩成岩阶段的划分意义重大。
下苇甸剖面张夏组下部主要为灰绿色泥岩与鲕粒灰岩和灰泥石灰岩的互层(图 3), 顶部主要为厚层的鲕粒灰岩与微薄层条带状泥晶白云岩互层, 而鲕粒的硅化主要发生在下苇甸剖面张夏组下部, 中上部鲕粒极少发生硅化作用, 即与灰绿色泥岩相邻的鲕粒灰岩中鲕粒比较容易发生硅化。
Davies等(1978)通过对鲕粒的研究和模拟, 认为鲕粒形成需要3个必要的条件: (1)饱和文石或高镁方解石的水体; (2)核心的来源; (3)动荡的水体。以前对海相鲕粒的研究认为饱和碳酸钙的水体是形成鲕粒的首要条件, 但不是所有饱和碳酸钙的动荡浅水中均发育鲕粒。随着淡水环境中鲕粒的发现,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诱导鲕粒原始圈层的形成, 尤其是光合微生物, 其围绕鲕粒核心形成生物膜, 通过微生物有机矿化作用形成早期鲕粒圈层(Folk and Lynch, 2001; Pacton et al., 2012; Batchelor et al., 2018)。由此可见, 鲕粒圈层中的暗色纹层主要为富含有机质的微生物膜, 亮色纹层主要是由微生物矿化造成的方解石或文石沉淀。在后期鲕粒溶蚀再充填形成单晶鲕/多晶鲕或者鲕粒在新生变形的过程中, 造成鲕粒中暗色纹层残余有机质的富集, 围绕原始鲕粒形成有机质膜(图 2-f)。硅质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在酸性条件下容易沉淀, 而有机质在演化早期分解出的有机酸如腐殖酸、酚类等均能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酸性环境, 从而导致孔隙水中的硅质发生沉淀。
Folk和Lynch(2001)研究表明大部分的有机质以离散的同心环状出现在鲕粒的圈层中, 而鲕粒的胶结物基本不含有机质。鲕粒的新生变形从内部向外部进行, 从而使原始鲕粒中有机质向外部迁移, 形成了富有机质暗色环边(邢延路和冯李强, 2015)。国外也有学者通过对碳酸盐岩中硅化物的研究表明有机质的存在有助于二氧化硅的沉淀(Mcbride, 1988), 硅化选择性地影响了大量有机质参与形成的鲕粒, 表明了有机质是硅化反应的关键参与者(Hesse, 1987)。通过对鲕粒灰岩做总有机碳分析, 其平均值在0.02%左右(表1), 本区硅化鲕粒基本为亮晶方解石胶结, 胶结物中基本不含有机质(图 2-a, 2-b), 有机成分主要出现在鲕粒内部, 因此所测有机碳主要为鲕粒圈层中含有的有机碳。热解Tmax平均值为465i℃代表本区鲕粒灰岩中有机质普遍处于高熟过熟阶段(表 1), 但在其未熟或低熟阶段, 鲕粒外部富有机质圈层分解出有机酸形成围绕鲕粒环边的酸性环境, 造成有机质膜附近方解石的溶解, 孔隙中离散的硅质在鲕粒边缘集中, 在酸性条件下离散的硅质沉淀形成微晶石英, 围绕鲕粒边缘发育, 由于有机质含量较少, 不能持续分解出有机酸, 只造成鲕粒边缘附近方解石的溶解(图 2-a, 2-d, 2-e)。
因此鲕粒中的有机质演化释放的有机酸是导致二氧化硅沉淀的主要原因, 但由于构成鲕粒的有机质含量较少, 这种影响只限于鲕粒边缘微环境, 不会延伸到鲕粒粒间的灰泥充填物或方解石胶结物中, 从而造成了本区鲕粒外部硅质包壳现象(图 2)。
综上所述, 鲕粒溶蚀再充填及新生变形作用有利于鲕粒圈层内部有机质在鲕粒外部圈层聚集, 有机质演化为硅质的沉淀提供了适当酸性微环境, 在硅质沉淀的同时也造成鲕粒附近方解石填隙物的溶解, 这是本区鲕粒硅化的主要机理。
碳酸盐岩地层中硅质的来源主要有3种: 生物来源、陆源输入、火山物质来源(Chanda et al., 1976; Hesse et al., 1989; 伊海生等, 1989; 唐朝晖和曾允孚, 1990; 柴华等, 2012), 本区未见到原生的硅质生物和矿物, 说明本区的硅质主要为外源输入的。也有证据表明世界大洋水体中的硅质主要由火山作用造成, 很少从陆地搬运过去(伊海生和曾允孕, 1994; 莫静等, 2013), 但本区未见到明显火山活动痕迹。Laschet(1984)等认为陆源输入的二氧化硅是碳酸盐岩地层中重要的硅质来源, 而下苇甸张夏组剖面下部主要为灰绿色泥岩与碳酸盐岩的互层(图 3), 发育少量的陆源石英砂岩, XRD测试结果表示, 二氧化硅的含量与高岭石的含量也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图 4), 与鲕粒灰岩互层的灰绿色泥岩中含有较多的硅质(图 5-a), 还有少量石灰岩中发育富硅质层(图 5-b, 5-c), 这种硅质主要为陆源输入的磨圆较差的粉砂岩类, 并且大部分鲕粒灰岩中均含有少量的高岭石, 说明鲕粒灰岩中的硅质主要来源有2种: 一是偏碱性的孔隙水对陆源石英颗粒的溶蚀作用造成孔隙水中硅质的富集和迁移; 二是黏土矿物的转化, 主要为高岭石在湿热条件下分解出部分二氧化硅(李文恒, 1980)。垂向上岩性的组合导致了下苇甸剖面张夏组下部地层由于有陆源硅质和黏土矿物转化提供少量的硅质导致鲕粒的硅化主要发生在剖面下部, 而上部地层为大套厚层的碳酸盐岩, 缺乏陆源供源硅质, 从而导致张夏组上部部分鲕粒虽然形成富有机质膜, 却未发生硅化。下苇甸剖面张夏组下部鲕粒灰岩中缝合线内也发育大量的硅化现象, 缝合线由于压溶作用也造成了有机质的富集, 后期又可以作为富集硅质的运移通道, 从而造成缝合线附近普遍发育的硅化现象(图 5-d), 大量硅质成分主要沿渗透性较好的缝合线运移, 充足的硅质来源决定了缝合线中硅化形成的石英颗粒普遍大于鲕粒边缘。
根据以上内容, 提出了符合本区鲕粒的硅化模式图(图6), 原始鲕粒在充填胶结后由于鲕粒溶蚀或新生变形造成鲕粒边缘有机质富集, 形成有机膜, 在有机质演化初期, 有机酸与孔隙水中硅质反应造成硅质沉淀, 沿鲕粒边缘形成硅化套(图 6)。
1)北京西山地区下苇甸剖面张夏组鲕粒硅化主要发生在单晶鲕/多晶鲕及部分遭受新生变形作用的鲕粒中, 呈环边状围绕鲕粒边缘发育, 构成硅化套; 鲕粒压溶形成的压力影被后期硅质切穿, 表明鲕粒压溶发生在硅化之前, 对划分本区鲕粒成岩阶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鲕粒外部圈层有机质富集, 形成有机膜, 有机质演化释放的有机酸是造成硅质沉淀的主要原因。鲕粒灰岩中硅质主要来源于碱性孔隙水对陆源输入石英颗粒的溶解和黏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的转化释放的二氧化硅。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