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鄢继华,男,1977年生,副教授,主要从事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等方面研究。E-mail: upcyanjihua@sina.com。
目前渤海湾盆地中浅层油气资源勘探已进入中、高成熟阶段,上古生界现成为寻找和发现潜在油气资源的重要领域,对上古生界地层特征、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以华北东部地区秦皇岛石门寨上古生界野外露头剖面为基础,通过对其进行详细勘测,识别岩性特征、地层序列以及发育的沉积相类型,明确沉积演化过程。研究表明,秦皇岛地区上古生界自下而上可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共识别出潮坪相、潟湖相、障壁岛相、台地相、浅水三角洲相及河流相 6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本溪组—太原组发育潮坪相、潟湖相、障壁岛相、台地相,山西组发育浅水三角洲相,下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发育河流相。研究区上古生界经历了由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的沉积演化过程。
About the first author Yan Ji-Hua,born in 1977,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es on sedimentolog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E-mail: upcyanjihua@sina.com.
The exploration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the middle-shallow strata of the Bohai Bay Basin has entered medium-high maturity stage. The Upper Paleozoic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exploring and discovering potenti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The study of stratigraphy,sedimentary facies and evolution of the Upper Paleozoic strata ha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is study,guided by the theory of sedimentology,the Upper Paleozoic outcrop profile of Shimenzhai in Qinhuangdao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li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and sedimentary facies type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sedimentary evolution process was clarifi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Upper Paleozoic strata in Shimenzhai of Qinhuangdao consisted of Benxi Formation,Taiyuan Formation,Shanxi Formation,Xiashihezi Formation,Shangshihezi Formation and Shiqianfeng Formation from bottom to top. Six types of sedimentary facies,including tidal flat,lagoon,barrier island,platform,shallow water delta and fluvial facies were identified. Tidal flat,lagoon,barrier island and platform facies developed in the Benxi-Taiyuan Formations. Shallow water delta facies developed in the Shanxi Formation, whereas fluvial facies developed in the Xiashihezi,Shangshihezi and Shiqianfeng Formations. The Upper Paleozoic strata of the study area underwent a sedimentary evolution process from marine facies,marine-continental transitional facies to continental facies.
渤海湾盆地是位于华北地块东部的大型裂陷盆地, 富含大量油气资源, 是中国重要的产油气基地之一(李欣等, 2013)。到目前为止, 已很难对盆地内部的浅层油气资源取得较大的突破(张林晔等, 2014; 郭元岭等, 2017)。而上古生界地层勘探程度仍较低, 勘探开发空间较为广阔。众多学者研究表明, 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常发育自生自储式煤成油气藏(金强等, 2009), 其中太原组、山西组具有一定生烃潜力, 共发育5种沉积有机相(刘长江等, 2007), 上石盒子和下石盒子组砂体厚度大, 可作为低孔低渗型储集层(刘长江等, 2008), 泥岩分布广, 厚度大, 具有良好的封闭能力(杨勇等, 2007)。从渤海湾盆地的实际情况来看, 向纵深发展是盆地内各油区勘探的一种必然趋势(何海清等, 1999)。众多学者在沉积环境(陈钟惠, 1993; 孟祥化和葛铭, 2004; 吕大炜等, 2015; 陈东锐等, 2016)、岩相古地理(张鹏飞等, 2008; 张关龙等, 2009; 胡斌等, 2012; 韩作振等, 2014; 侯中帅等, 2018a)及聚煤规律(杨起, 1987; 郭熙年, 1991)等方面取得大量成果, 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背景及研究角度不同, 研究成果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者将上石盒子组及下石盒子组合并为石盒子组, 石千峰组更名为孙家沟组(吴孔友和冀国盛, 2007), 认为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均发育曲流河相(刘为, 2015)。
通过对秦皇岛地区上古生界野外剖面进行研究, 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前人研究成果, 开展秦皇岛野外剖面地层特征与沉积演化研究, 识别岩性特征及沉积序列, 重新厘定沉积相类型, 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沉积演化过程, 以期对渤海湾盆地内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一定的指导。
秦皇岛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北部, 本次剖面观测地点位于河北省北部秦皇岛市抚宁区石门寨镇以西约1 km处(图 1)。
该剖面作为华北东部上古生界典型野外剖面, 地层出露完整, 地层连续无间断, 顶底界限明显, 且标志层特征清晰, 为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 并识别岩石类型及标志层特征, 将剖面内上古生界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本溪组、 太原组、 山西组、 下石盒子组、 上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图 2)。
本溪组总体厚度约为71 m。底部岩性为含铁质结核的灰色铝土质页岩(图 3-a), 与下伏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向上发育铁质粉砂岩(图 3-b)及灰黑色薄层碳质泥岩(图 3-c)。上部岩性以灰白色细— 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为主, 并夹有3~5层泥灰岩透镜体(图 3-d)。
太原组厚约60 m, 岩性主要以灰白色、灰绿色砂岩与深灰色泥岩、煤层及深灰色灰岩组成。下部以青灰色含铁质中— 细粒岩屑杂砂岩(晋祠砂岩, 图 4-a)与本溪组为界, 向上过渡为黄褐色泥质粉砂岩, 或夹砂岩透镜体(图 4-b)。中、上部可划分为3个正旋回, 每个旋回底部为中砂岩— 细粒砂岩, 向上变为泥质细砂岩— 粉砂岩。砂体表面球形风化严重(图 4-c), 风化后呈黄褐色, 底部可见泥砾(图 4-d), 向上过渡为青灰色页岩夹灰岩透镜体(图 4-e, 4-f)。
山西组厚度约为70 m, 与上下地层呈整合接触。岩性主要以灰白色中— 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夹薄煤层为主, 整体可划分为3个旋回, 底部旋回以中砂岩— 细砂岩为主(图 5-a), 含泥砾; 中部旋回砂体粒度较粗, 以中砂岩为主(图 5-b); 顶部旋回以泥岩为主, 夹薄煤层(图 5-c)。泥岩中发育植物炭屑(图 5-d)、植物叶片化石(图 5-e)及植物根茎化石(图 5-f), 保存较为完整。
下石盒子组厚度约为75 m, 底部以厚层灰绿色砂岩(骆驼脖子砂岩)与山西组为界。岩性以灰绿、灰白色砂岩及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为主。下段由黄绿色含砾中砂岩— 粗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组成, 底部含砾石(图 6-a); 中段由含砾粗砂岩(图 6-b)及紫色泥质粉砂岩组成, 可见泥砾, 多被风化剥蚀(图 6-c); 上段为紫色泥质粉砂岩, 顶部以出现B层铝土矿与上覆上石盒子组为界。
上石盒子组总体厚约210 m, 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段。下段岩性主要为灰白色中砂岩— 细砂岩及紫红色泥质粉砂岩, 砂岩底部可见冲刷面(图 6-d); 中段底部为灰白色含砾粗砂岩, 可见漂砾(图 6-e)及砾石层, 向上过渡为厚层灰白色中— 粗粒石英砂岩, 顶部主要为紫红色泥岩; 上段下部为灰白色含砾中砂岩, 可见泥砾定向排列(图 6-f), 上部为灰色泥质粉砂岩及紫红色泥岩, 顶部以出现鲜红色泥岩与上覆石千峰组地层为界。
石千峰组总体厚约160 m, 底部以K8砂岩与上石盒子组为界, 以大套紫色杂砂岩的出现作为顶界标志。受巨型季风气候的影响, 气候干旱, 地层整体颜色以紫色、紫红色为主。自下而上可分为2段。下段以紫红色含砾粗砂岩(图 6-g)及紫色泥岩(图 6-h)为主, 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韵律; 上段以紫红色中— 细砂岩(图 6-i)及粉砂质泥岩为主, 同样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韵律沉积特点。
研究区上古生界整体经历了由陆表海环境至陆相环境的沉积演化过程, 其中本溪组、太原组主要发育陆表海环境下的堡岛— 台地沉积体系, 山西组发育海陆过渡环境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 上、下石盒子组与石千峰组主要发育陆相环境下的河流沉积体系。具体可分为潮坪相、潟湖相、障壁岛相、台地相、浅水三角洲相及河流相等6个沉积相。
潮坪相(图 7-a)是华北东部下古生界最重要的沉积相之一, 主要发育于本溪组和太原组。根据沉积物的粒度及沉积构造特征, 可进一步划分为泥坪、混合坪、砂坪、泥炭坪及潮汐水道等亚相。垂向沉积序列主要表现2种类型: 第1种为泥坪— 混合坪— 砂坪— 混合坪— 泥坪的沉积类型(图 7-b), 属于潮坪背景下的渐进性海侵— 海退的作用; 第2种为底部由潟湖相向上过渡为潮汐水道, 顶部发育泥坪的沉积类型(图 7-d), 属于潮坪背景下的渐进性海退的作用。
泥坪是潮坪中位于高潮线附近的潮上地带(朱筱敏, 2008), 属低能环境, 含植物化石, 并发育有生物扰动构造, 层理类型多以水平层理和缓波状层理为主, 常夹薄层透镜状砂质条带(图 7-c)及菱铁矿结核, 砂质条带厚约2 cm, 横向延伸距离不超过1 m, 菱铁矿结核沿层面成层分布。
混合坪是介于泥坪和砂坪之间的过渡沉积类型, 发育生物扰动粉砂岩相(朱筱敏, 2008), 以薄层砂、泥岩互层为典型特征, 波状、透镜状等潮汐层理十分发育, 常见生物扰动构造。
砂坪位于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地带, 并靠近低潮线附近(朱筱敏, 2008), 沉积物受潮汐水流的影响, 一般由较纯净的砂组成, 发育低角度楔状交错层理、脉状层理及沙纹层理等。局部可见少量菱铁矿结核及植物化石, 可见生物潜穴及生物扰动构造。
泥炭坪是指在陆源碎屑供给不足的背景下, 在潮坪之上形成的泥炭堆积环境(侯中帅等, 2018b)。岩性主要为煤与碳质泥岩, 煤层分布面积广, 但厚度变化较大, 边缘分叉尖灭现象明显。
潮汐水道是外海与潟湖之间进行水体交换的主要通道。形态上呈顶平底凸的透镜体(图 7-e), 常以复数砂体叠置出现, 砂体间可发育泥质夹层, 层理类型以双向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为主, 底部与下伏地层呈冲刷接触, 可见冲刷面, 并发育有砾石层, 局部可见冲刷下伏潟湖相暗色泥岩后裹携形成的泥砾。
潟湖是为海岸所限制、被障壁岛所遮拦与广海分隔开来的浅水盆地, 通过潮汐通道与广海相通或与广海呈半隔绝状态(庞军刚等, 2007), 垂向上通常与障壁岛相共生。由于障壁岛的遮拦作用, 潟湖中波浪作用较弱, 其环境相应地变得安静、低能, 属弱还原— 还原环境, 在野外剖面中由于受长期风化淋滤等影响, 表层泥岩颜色以灰绿色(图 8-a)为主。水平层理发育, 含植物化石碎片。受水体还原环境的影响, 局部可见椭球状菱铁矿结核, 属于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成岩结核(贾炳文和王平泽, 1992)。
障壁岛是平行于海岸且高出水面的斜长形砂体, 以其对海水起到遮拦作用而构成潟湖的屏障。障壁岛砂体在形态上呈与海岸平行的狭长带状, 笔直或微弯曲, 甚至具有弱分支, 横向上多呈底平顶凸的透镜体展布(图 8-b)。垂向上常表现为中间粒度粗, 上、下粒度细的“ 橄榄形” 沉积旋回。局部发育有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 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 颗粒以石英为主(曹忠祥等, 2002), 属于受波浪作用簸选的结果。在垂向沉积序列上表现为由障壁岛向上过渡为岛后泥炭坪、潟湖(图 8-c), 属于在障壁岛— 潟湖背景下的渐进性海退作用。
华北板块东部在本溪组— 太原组沉积期广泛发育陆表海台地(侯中帅等, 2017)。而本区主要发育局限台地相, 形态上多以薄层状灰岩(图 8-d)或灰岩透镜体(图 8-e)等形式存在, 反映较弱的海侵强度。研究区位于盆地边缘, 受陆源碎屑注入的影响较为强烈, 灰岩中生物化石数量较少, 且形态较为破碎。在垂向沉积序列上底部发育泥坪, 向上突变为台地相灰岩, 或泥坪中夹有薄层透镜状灰岩, 顶部又发育泥坪(图 8-f)。若为渐进式海侵, 岩性序列由下至上应为由粗到细的过渡变化, 而研究区此处岩性序列为泥岩— 灰岩— 泥岩, 存在相序缺失, 因此属于在潮坪背景下的突发性海侵作用(吕大炜等, 2015)。
秦皇岛剖面山西组整体上表现为明显的反旋回结构, 地层内部共发育有3个明显的三角洲沉积旋回, 呈阶段式发育, 并不断向海推进。
第一旋回时期(图 9-a), 研究区仍处于广阔的陆表海背景下, 碎屑物质可以搬运很长距离, 在旋回底部首先发育有0.5~1 m的前三角洲亚相泥岩(图 9-b)以及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微相, 河口坝砂体具有明显的反粒序结构, 并发育平行层理及楔状交错层理(图 9-c)。由于水体较浅, 砂体不能继承性持续发育, 因此砂体厚度较薄, 且横向上摆动较为频繁, 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与支流间湾微相交叉发育, 在垂向上具有薄层砂、泥岩互层的特点。垂向沉积序列上表现为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坝、支流间湾过渡为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图 9-d)。
第二旋回时期(图 9-e), 河流作用增强, 碎屑物质供给充足, 前三角洲亚相消失, 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度明显增大, 可见大量的砂岩透镜体相互叠置(图 9-f), 形态大小不一, 侧向迁移明显, 支流间湾中的泥岩厚度相对减薄。三角洲平原亚相中发育分流河道砂体, 粒度较粗, 颜色较浅, 沉积水动力较强, 河道砂体与下伏地层呈冲刷接触关系, 可见泥砾及碳质碎屑。顶部发育泛滥平原微相, 反映较强水动力条件下水体相对较浅的快速冲刷过程。垂向沉积序列上表现为由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过渡为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图 9-g), 属于在浅水三角洲背景下的进积沉积序列。
第三旋回时期(图 9-i), 随着三角洲朵叶体的不断向前推进, 三角洲平原亚相的面积不断扩大, 分流河道砂体多为透镜状, 垂向上可见分流河道砂体夹薄层支流间湾泥岩(图 9-h)。泛滥平原微相占主体, 发育厚层杂色(黄褐色、桃红色、杏黄色、灰黑色、紫色等)泥岩, 三角洲前缘亚相的面积相对减小,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灰白色, 中间夹薄层灰黄色粉砂质泥岩, 为支流间湾微相。
秦皇岛地区上古生界主要发育有2种类型的河流相, 即曲流河与辫状河。
曲流河宏观上表现为大套的砂泥岩沉积旋回。下部发育河床底部滞留沉积与边滩沉积, 可见大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图 10-b), 砂岩底部发育明显的冲刷界面, 砂体多呈孤立状分布(王越等, 2016)。上部主要为河漫亚相、堤岸亚相, 堤岸亚相可细分为天然堤与决口扇微相。垂向沉积序列上表现为薄层点砂坝砂体与侧积泥互层, 向上过渡为天然堤, 顶部发育河漫滩(图 10-a, 10-c)。
与曲流河类似, 辫状河在宏观上主要表现为大套的砂泥岩旋回沉积, 但与曲流河相比, 辫状河砂体的厚度明显增大(图 10-d), 砂体数量多, 粒度粗, 砂泥比增大, “ 二元结构” 更加明显。同时辫状河砂体底部薄层砾石增多, 砾石常呈定向排列或沿层面分布有漂砾, 砾石颜色多样, 成分复杂, 砂体发育槽状交错层理(图 10-f)及板状交错层理(图 10-g), 底部发育冲刷面; 上部发育河漫亚相, 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垂向沉积序列上表现为辫状河相的厚层河道砂体叠置, 向上过渡为泛滥平原(图 10-e)。
在本溪组发育之前的140 Ma期间, 华北地块的基底经过长期隆升, 遭受风化、溶蚀、夷平作用, 古地形起伏不平, 岩性有所差异, 且厚度变化较大, 甚至缺失沉积, 晚石炭世初期, 全区发育有铁铝岩层, 属于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何志平等, 2005), 起到一定的填平补齐作用。此时华北板块东部首先发生拗陷, 盆地总体向东倾斜, 并与外海相通, 海水由此向盆地西部侵入, 并在海侵作用下发育台地相沉积, 形成了潮坪— 台地相沉积环境(图 11-a)。
随着华北北部阴山古陆隆起, 盆地北部地区地势缓慢抬高, 至晚石炭世太原组晋祠段末期, 海水覆盖了整个华北(马收先等, 2010), 海侵强度达到最大。在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过渡期间, 在北方西伯利亚板块向南“ 推土机” 机制的作用下(吕大炜等, 2012), 盆地发生了一次强烈的“ 翘板式” 运动, 致使北部地区地势迅速抬升, 造山带提供物源的能力迅速加强(张关龙等, 2009), 海侵方向也由东部改为南东方向。由于研究区距海水入侵的位置较远, 因而海侵程度明显降低, 台地相发育不明显, 灰岩厚度较薄, 且连续性较差(陈东锐等, 2016), 此时的水动力条件以潮汐作用为主。而在海退作用时期形成了以砂岩、泥岩、碳质泥岩为主的潮坪相, 厚层暗色泥岩为主的潟湖相以及以中— 粗粒石英砂岩为主的障壁岛相等(图 11-b)。
早二叠世山西组沉积时期, 由于阴山古陆的进一步隆升, 致使海水从南东方向继续退去, 陆表海沉积环境逐渐消失, 沉积物沿着通道在入海口因流速减慢并堆积, 形成浅水三角洲沉积(侯中帅等, 2018b), 以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 并发育有明显的旋回期次。而盆地北部陆源区的构造活动加剧, 向盆内输送大量的碎屑物质, 且碎屑物质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大幅降低(宋洪柱, 2008), 砂体类型以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为主(图 11-c)。
中二叠世下石盒子组沉积时期, 北部构造活动加剧, 海水继续向南退缩, 研究区由以浅水三角洲相为主的海陆过渡沉积转化为以曲流河相为主的陆相沉积, 此时河流的搬运能力明显增强, 发育有黄色、黄绿色、灰绿色、黄灰色为主的粗碎屑岩系。古气候发生改变, 早期属于潮湿、炎热的气候环境, 以曲流河沉积为主; 晚期转为干燥、炙热的气候环境(张鹏飞等, 2007), 以辫状河沉积为主(图 11-d)。
中二叠世上石盒子组沉积时期, 盆地构造活动再一次活跃, 形成了以底部含砾石层的辫状河沉积, 同时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 研究区沉积物颜色变化复杂, 杏黄色、金黄色、紫红色、灰黑色泥岩杂乱分布。
晚二叠世石千峰组沉积时期, 气候趋于干旱, 研究区内发育以曲流河相为主的紫红色碎屑岩沉积。
1)秦皇岛地区上古生界自下而上发育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 主要发育潮坪相、潟湖相、障壁岛相、台地相、浅水三角洲相及河流相等沉积相类型。
2)本溪组、太原组处于陆表海环境, 其中本溪组主要发育潮坪相, 可见一种典型沉积序列; 太原组主要发育潮坪相、潟湖相、障壁岛相、台地相, 可见4种典型沉积序列; 山西组处于海陆过渡环境, 发育浅水三角洲相, 可见2种典型的进积沉积序列; 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处于陆相河流环境, 发育河流相, 分别可见1种典型沉积序列。
3)秦皇岛地区上古生界总体上经历了由海相— 海陆过渡相— 陆相的沉积演化过程。本溪组沉积时期, 海水自盆地北东方向侵入, 陆表海环境形成; 太原组沉积时期, 北部地势抬高, 海侵方向改为南东方向; 山西组沉积时期, 海水开始退去, 海陆过渡环境形成; 上、下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沉积时期, 海水全部退出盆地, 陆相河流环境形成。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