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周淋, 男, 1995年生, 硕士研究生,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 E-mail: zhoulin103211@sina.com。
利用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油田留 18断块内岩心、录井、测井、三维地震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应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进行了相带划分,对砂体构型进行了解剖,明确了各相带内沉积构型样式的特征,建立了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精细的沉积构型模式。研究表明: ( 1)研究区水体整体较浅,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广泛发育,并进一步分为前缘近端、前缘中端和前缘远端 3个相带,不同相带在砂体厚度、岩性组合特征和砂体横向连通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2)前缘远端水下分流河道水动力较弱,所携带沉积物较少,形成横向连通性较差的小规模河口坝,河口坝之间的厚层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的夹层类型。( 3)前缘中端分流河道水动力强度中等,形成串珠状或分叉树枝状的河口坝,单一河口坝由 2~4期前积增生体构成,前积倾角约 2.2°,增生体间的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的夹层类型。( 4)前缘近端分流河道水流强度较大,下切作用较强,所携带沉积物较多;下伏河口坝互相叠置切割,形成连片分布的复合体;单个河口坝由多个前积增生体构成,前积倾角约 3.5°,增生体内的漫溢夹层及增生体间的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夹层类型。
About the first author Zhou Lin,born in 1995,is a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He majors in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E-mail: zhoulin103211@sina.com.
Core, well logging, 3D seismic data and production dynamic data of L18 fault block in Liuxi Oilfield, Raoyang sag, Jizhong Depress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facies of distal shallow water braided delta front and architecture pattern of sand body and to establish a refined sedimentary architecture model of distal shallow water braided delta fron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1) The water was at a low level in study area and the delta front was widely developed. The delta front is divided into the proximal, middle and distal belts. Each facies belt varied in thickness, lithology combination and the lateral connectivity of the sand body; (2) The distributary channel in the distal belts was formed under weak hydrodynamics and limited sediment supply, which resulted in a small-scale mouth bar with poor lateral connectivity, and the thick muddy layers deposited between the bars formed the main type of interlayer.(3) The hydrodynamic strength of the distributary channel in the middle belt is moderate, forming bead-like or bifurcated mouth bars. A single mouth bar is composed of 2~4 accretion sand bodies with a dip angle of~2.2°. The muddy layer sdeposited between the accretion sand bodies is the main type of interlayer; (4) Controlled by the strong hydrodynamics, sufficient sediment supply and strong incision effect, the mouth bar stacked with each to form a continuously distributed mouth bar complex. The single mouth bar is composed of multiple accretion sand bodies with a high dip angle of 3.5°. The overflow muds and muddy deposited between accretion sand bodies are the two main types of interlayer developed in the mouth bar.
辫状河沉积体系中, 构造稳定、盆地水体开阔、距物源较远且地形平缓的区域往往发育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Fisk, 1960; Mcpherson et al., 1987; 王建民和吴昌荣, 2007; 刘大卫等, 2018), 其典型的沉积特征为不同的河道、河口坝砂体互相切割叠置, 通常形成横向上连片分布的砂体, 为大型油藏提供有利的储集条件(刘君龙等, 2015)。但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 常规的沉积相带的划分已无法解释复杂油藏的油水分布规律, 故对各沉积相带内储层构型的进一步解剖就尤为重要。
储层构型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最早由Allen于1977年提出(Allen, 1977), 1985年, Miall提出了构型要素分析法(Miall, 1985)。此后, 大量学者对河流相储集层地质模式、层次界面及构型单元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刘钰铭等, 2011; 王石等, 2015; 乔雨朋等, 2017; 朱兆群等, 2017; 陈东阳等, 2019), 研究的重点多围绕高坡降背景下典型的辫状河三角洲, 对于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及远源辫状河三角洲, 前人也分别从沉积特征、储集层特征、构型特征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乔雨朋等, 2016; 李峰峰等, 2016; 秦国省等, 2017; 赵国祥等, 2018; 杨帆等, 2019; 宋子怡等, 2019), 而对于构造背景相对平缓的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相关研究较少, 对其储集层内部构型特征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细化。作者利用研究区丰富的钻测井及地震等资料, 研究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油田L18断块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内部储层构型特征, 明确了顺物源方向储层构型单元的空间结构样式及规模、隔夹层的空间分布样式及类型, 并归纳总结了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式, 为研究区剩余油乃至相同沉积背景下油田的剩余油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留西油田地处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中部, 其东部边界为留路断层, 向西延伸至大王庄构造带, 北部与留北潜山相接, 南部毗邻留楚构造带, 面积约20 km2。整体为一个北北东走向的断阶构造(图 1-a, 1-b)(李国艳等, 2010), 目的层为沙河街组沙一上亚段(Es1s)Ⅰ -Ⅳ 油组以及沙一下亚段(Es1x)Ⅰ -Ⅱ 油组, 可分为48个小层(图 1-c)。
沙一段沉积早期属于断拗盆地再次扩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主要是沉积了一套以灰岩、泥质灰岩以及油页岩为主的湖侵体系域泥岩, 与下伏砂岩一起共同组成了一套完整的生储盖组合; 沙一段中晚期研究区构造较为平缓, 湖的范围较大且水深较浅。东部的献县凸起不提供物源, 物源来自献县凸起东部的沧县隆起, 碎屑物质搬运距离较长, 沉积物粒度普遍偏细, 为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倪超和纪友亮, 2006; 纪友亮等, 2007), 发育分流河道、河口坝以及坝间泥等微相单元, 储集层岩性以泥岩、粉砂岩及中细砂岩为主, 粒度总体偏细, 砂体多呈朵状、片状连片分布。
根据砂体的岩性分布特征、砂体厚度及砂体的横向连通率的差异, 将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划分为近端、中端及远端。
为了明确砂体平面分布特征以及连通性特征, 绘制了各小层的砂体等厚图并计算了砂体横向连通率N, 其计算方法为:统计研究区内钻遇砂体并与横向上邻井具有联通关系的井的总数Nc以及钻遇砂体的井总数Nl, 则Nc/Nl即为该层砂体连通率(冯文杰等, 2018)。
根据测井解释结论, 结合研究区地震属性, 绘制小层砂体厚度平面图。由小层砂体厚度平面分布图(图 2)可知, 砂体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 由近物源端至远物源端, 地层内砂体厚度逐渐减小, 由近物源端至远物源端, 砂体横向连通性逐渐减弱。
本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端砂体厚度较大, 主要为8~12 m。由于横向上砂体互相叠置, 在各小层内的砂体连通率均大于85%。在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中端, 砂体厚度明显减小, 主要为4~8 m, 横向上砂体连通较为普遍, 连通率为60%左右。至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远端, 砂体厚度较小, 主要为0~4 m, 砂体横向连通率较低, 主要为15%, 部分小层可小于10%。不同小层之间由下至上,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面积逐渐增大。
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远端, 沉积物粒度较细, 岩石类型以泥岩、粉砂岩为主, 夹少量细砂岩, 沉积构造不明显(图 3-e, 3-f), 表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远端水动力较弱; 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中端, 岩石类型以粉砂岩、泥岩、细砂岩为主, 发育小规模交错层理及侵蚀面(图 3-c, 3-d), 反映水动力中到强, 分流水道活动频率较大; 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端, 岩石类型以细砂岩、中砂岩为主, 含少量粉砂岩、泥岩及砾石, 沉积构造以块状构造为主(图 3-a, 3-b), 反映沉积时的强水动力。
由各小层内不同单砂体厚度间隔内的岩性组合特征图(图4)可知, 发育单砂体厚度为0~2 m的地层中, 粉砂岩及泥岩可占其总厚度的90%以上, 且不发育中砂岩; 发育单砂体厚度为2~4 m的地层中, 泥岩含量有所减少, 粉砂岩含量有所增加, 粉砂岩和泥岩厚度仍占单砂体厚度的80%以上, 且含少量的中— 细砂岩; 厚度为4~6 m的单砂体, 其岩性以粉砂岩为主, 中— 细砂岩含量超过20%; 发育单砂体厚度为6~8 m的地层, 其岩性以粉砂岩及细砂岩为主, 二者含量超过70%, 且开始出现少量含砾中砂岩; 厚度为8~10 m的单砂体, 其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为主, 且三者含量超过80%(图 4)。从平面上看, 由近物源端至远物源端, 泥质含量逐渐增大, 砂质含量逐渐减小且粒度逐渐变细; 从构型上看, 河口坝坝外缘主要发育在砂厚0~2 m范围, 坝内缘主要发育在砂厚2~4 m范围, 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坝主体则主要发育在砂厚4~10 m范围内(表 1)。
研究区沙一段发育了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等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沉积微相类型(吕传炳等, 2016; 刘君龙等, 2018; 靳军等, 2019), 属于Miall提出的经典构型分级方案中的4级构型单元。河口坝微相可细分为坝主体、坝内缘及坝外缘3类, 对应于Miall构型分级方案中的3级构型单元。其中, 坝主体紧靠水下分流河道, 水动力较强, 沉积物粒度较粗; 随着水下分流河道持续发散, 水动力强度逐渐降低, 在坝主体前方和两侧形成粒度较细的坝内缘; 坝外缘水动力强度最弱, 沉积物粒度最细, 砂体厚度最薄, 呈环带状分布于坝内缘外侧(刘自亮, 2009; 冯文杰等, 2018), 结合研究区内井位的测井解释及岩心标定确定了各类构型要素的识别标志(表 2)。
根据砂体厚度、砂体横向连通性、岩性分布特征, 在井控较弱地区结合地震资料对研究区小层进行了相带划分, 并在构型解剖的基础上统计了构型单元的产状及规模。其中, 前积增生体及增生体内隔夹层的划分主要依据测井曲线的回返; 单一河口坝增生体的前积倾角计算方法为: 对单一河口坝进行底拉平, 测量前积段水平投影距离及增生体垂向厚度, 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前积面倾角即为增生体倾角。
4.1.1 前缘远端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组合特征
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远端, 沉积物主要以粉砂及泥岩为主。较细的沉积物粒度与较大的水深造成远端水下分流河道的摆动和分叉较为常见, 河道厚0.5~1.5 m, 宽40~80 m, 同时, 远端水下分流河道所形成的河口坝也多成串珠状、长条状或树杈状向前延伸(图 5-a),
其规模由远端水下分流河道的延伸距离而决定, 单一远端河口坝长300~1500 m, 宽200~600 m, 厚1~3 m。单一远端河口坝由1~5期远端前积增生体组成, 单一增生体厚1~2 m, 长100~500 m, 宽100~400 m, 单一前积增生体的前积倾角约为2.1° 。在坝主体的向湖一侧广泛发育坝内缘及坝外缘, 单一河口坝的坝缘在平面上互相连接, 从剖面上看, 不同河口坝的坝主体在剖面上往往由于存在高度差而不在同一平面上, 虽然坝缘相互连接, 但坝缘的连通性较差(图 5-b), 故在垂直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较差。
4.1.2 前缘远端河口坝内夹层发育样式及发育规模
泥质披覆夹层为该相带所发育的主要夹层,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2种。第1种为由于湖平面上升速率的小范围波动, 导致在不同的前积增生体间形成的厚度较小的泥质披覆夹层, 其发育较少且规模较小, 厚度不超过1 m; 第2种夹层为受远端水下分流河道摆动迁移的影响而在不同的河口坝间形成的, 厚度较大, 广泛连接成片。由于厚度较大且发育于不同河口坝间, 极大地影响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远端河口坝间的横向连通性。
4.2.1 前缘中端水下河口坝及分流河道组合特征
砂一下亚段Ⅰ 油组第2小层沉积后, 研究区经历了一次广泛的湖侵, 随后湖平面开始持续下降。至砂一上亚段Ⅳ 油组第5、第6小层沉积时期, 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中端及前缘近端。
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远端不同的是, 在前缘中端, 不同的水下分流河道及其支流所形成的坝主体大部分互不连通, 坝主体外侧发育的坝外缘之间相互接触(图 6-c);
由于水流强度比前缘远端大, 且水流所携带的碎屑颗粒比前缘远端多, 故前缘中端河口坝的规模相对远端有所增大, 连通性较远端有所增加, 形成单列较宽的串珠状或分叉的树枝状河口坝形态(图6-a)。辫状河前缘中端发育的单一河口坝长900~1800 m, 宽400~1000 m, 在前缘中端范围内, 单一河口坝由2~4期前积增生体构成, 单一增生体厚1~3.5 m, 长400~900 m, 宽350~700 m, 单一前积增生体的前积倾角约为2.2° 。前缘中端的水下分流河道发育规模较远物源端的宽度及深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宽60~120 m, 深2~5 m。由于水动力增强, 导致在该相带水下分流河道对下伏河口坝的切穿作用比前缘远端增强, 河道向下切穿的深度最大可达河口坝厚度的1/2(图 6-b)。在平面上, 由于不同水下分流河道之间的水动力强度差别较大, 水动力强度相对较大的水下分流河道往往延伸比较平直, 形成向前延伸的顺直水下分流河道— 窄河口坝组合, 水动力强度相对较小的水下分流河道往往会倾向于向两侧摆动发育, 形成侧向延伸的摆动水下分流河道— 宽河口坝组合。
4.2.2 前缘中端河口坝内夹层发育样式及发育规模
辫状河前缘中端砂体内的泥质夹层主要发育在不同期次的河口坝前积增生体之间, 此外还发育少量的水下分流河道漫溢形成的河口坝增生体内的泥质夹层。不同期次河口坝增生体之间的泥质夹层主要发育于高频湖平面变化背景下的湖平面短暂上升时期, 随着湖平面升高, 河口坝的沉积停滞或向后退积, 由于沉积物供给不足造成泥质沉积于先前的河口坝上, 随着湖平面的持续下降, 新一期河口坝增生体继续形成于泥质夹层上。
由于水流强度变化及分流河道所携带碎屑物质的变化, 在顺物源剖面上, 单个河口坝内可见3~4个呈叠瓦状排列的增生体间泥质夹层, 而在切物源剖面上, 往往只可见1~2个增生体间泥质夹层, 夹层长300~800 m, 宽300~600 m, 厚0.2~1 m。
4.3.1 前缘近端水下河口坝及分流河道组合特征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端水下分流河道较宽, 河口坝范围较大(图 7-a), 单一河道及其支流所形成的单一河口坝长1000~2500 m, 宽800~1700 m, 厚6~10 m, 不同分流河道的河口坝互相接触或切割叠置, 在前缘近端构成横向上大体连通的河口坝复合体(图 7-c)。
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端, 单一河道及其支流所控制的单一河口坝由2~4条水下分流河道所控制, 水下分流河道规模较大, 水动力较强, 形态较为平直, 在向前延伸的过程中下切作用较为明显, 最深可切穿下伏河口坝的2/3以上, 一般深4~6 m, 宽80~200 m。每个单一河口坝由多期沿河道延伸方向的前积增生体组成, 每一个单一的前积增生体厚3~8 m, 长300~1500 m, 宽200~800 m, 前积倾角约3.5° (图 7-b)。
4.3.2 前缘近端河口坝内夹层发育样式及发育规模
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端内砂体夹层分为2种, 分别为发育于前积增生体间泥质披覆夹层以及前积增生体内泥质夹层。
1)前积增生体间泥质披覆夹层。厚度较大, 形成于湖平面持续下降大背景下的湖平面短暂回升时期, 湖平面回升导致水体加深, 泥质沉积于原来的砂质增生体上, 随着湖平面的下降, 新的前积增生体继续形成, 覆盖在湖平面短暂回升时沉积的泥质沉积上,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水动力较强, 新的前积增生体形成的同时, 往往会对下伏泥质夹层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 造成垂直物源切面上泥质披覆夹层中间薄、两头厚的特征。该类夹层发育的规模往往较大, 长500~1000 m, 宽400~800 m, 厚0.3~1.5 m。
2)前积增生体内泥质夹层。厚度往往较小, 形成于湖平面持续下降的背景下, 由于水流强度的变化导致小规模决口扇出现或季节性的洪水导致局部河道漫溢, 这种小规模决口扇或局部河道漫溢在单一前积增生体内形成了含少量粉砂岩及细砂岩的以泥质为主的夹层, 其发育规模变化较大, 但往往小于泥质披覆夹层, 长200~1000 m, 宽150~600 m, 厚0.1~1 m。
综合上述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的定性及定量特征, 建立了相关的储层构型模式(图 8)。
1)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带划分。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可划分为近端、中端和远端3个相带, 且不同相带之间储层构型具有差异性。
2)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远端构型特征。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远端内水下分流河道的水动力强度较低, 河道携带的沉积物较少, 故在前缘远端水下分流河道规模较小, 所形成的河口坝往往呈顺物源向前延伸的窄串珠状。发育于河口坝间的厚层泥质披覆夹层为该相带所发育的主要夹层类型, 该类夹层可将河口坝分割开来, 使储集层砂体横向连通性大大减小(图 8-c)。
3)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中端构型特征。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中端水动力强度比前缘远端有所增加, 河道所携带的沉积物比前缘远端增多, 河口坝的规模也有所增大, 主要呈较宽的串珠状向前延伸, 单一河口坝由2~4期顺物源前积增生体组成。增生体之间的泥质披覆夹层为该为相带所发育的主要夹层类型。此外, 由于前缘中端河道间的水动力差别较大, 在中端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主要形成向前延伸的顺直水下分流河道— 窄河口坝组合, 以及侧向延伸的摆动水下分流河道— 宽河口坝组合(图 8-b)。
4)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端构型特征。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端水下分流河道规模较大, 水动力强度较大, 所携带沉积物粒度较粗, 所形成的河口坝粒度较粗, 规模较大, 河口坝间互相切割叠置形成连片的砂质河口坝复合体。每一个单一河口坝由若干顺物源的前积增生体构成。河道水动力强度大, 下切作用较强, 向下切割较深。在前缘近端发育的夹层类型主要为河口坝内的泥质披覆夹层以及前积增生体内的泥质夹层。除了坝主体外, 坝缘(包括坝内缘及坝外缘)发育较少(图 8-a)。
1)研究区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划分为近端、中端及远端3个相带。由远端至近端, 砂体规模逐渐增大, 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粗, 砂体连通性逐渐增强, 由远端的横向上几乎不连通过渡至近端的几乎全部连通。
2)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远端, 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坝主体、坝内缘及坝外缘, 坝内缘与坝外缘发育较为广泛。水下分流河道宽度较小, 其所形成的河口坝规模较小, 常呈串珠状、长条状或树杈状向前延伸, 由1~5期远端前积增生体组成。单一增生体前积倾角约为2.1° 。河口坝间的厚层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的夹层类型, 坝间厚层泥质夹层导致了不同河口坝间横向连通性较差。
3)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中端, 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坝主体及坝内缘。水下分流河道宽度中等, 水动力由弱增强。单一河口坝规模中等, 由2~4期前积增生体构成, 增生体前积倾角约为2.2° 。在前缘中端, 发育在增生体之间的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的夹层类型, 增生体内的泥质夹层发育较少。
4)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端, 广泛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及坝主体。水下分流河道较宽, 水动力较强, 可切穿下伏河口坝的2/3以上。单一河口坝规模较大, 由多期顺物源前积增生体组成, 增生体前积倾角约3.5° , 在近端主要发育前积增生体间的泥质披覆夹层以及前积增生体内的泥质夹层。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