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刘泽,男,1992年生,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从事构造地质学数值模拟研究。E-mail: liuzegeo@126.com。
近几年来的研究发现,当存在较强的构造活动时,古地理特征变化将会加快,而常规方法很难对这一构造活动过程中的古地理和古地貌进行有效的恢复和研究。 Basin and Landscape Dynamics( Badlands)软件正是基于前人的研究工作而开发的一款数值模拟软件,用于模拟各种空间和时间尺度的地貌演化。它可用于研究地表演化过程、预测侵蚀和沉积速率并评估沉积物通量,从而实现对古地理和古地貌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研究。笔者介绍了 Badlands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地貌及地质演化过程的研究: 首先利用研究区域内现有的地震剖面、测井、平衡剖面等资料获得中生代早期的古地形;再通过恢复的古地形构建数值模型,并加载降雨量、岩石侵蚀性、海平面变化、动力地形调整和地壳弹性层厚度等相关参数进行模拟研究,以分析强烈的构造运动对盆地地貌演化的影响;最后对比模拟结果与已知的中生代的地貌特征和沉积分布,并据此进一步分析中生代盆地演化过程中的沉积物分布规律以及三维古地理和古地貌演化特征。该方法可以为沉积盆地充填过程分析和能源矿产勘探提供有益的思路。
About the first author Liu Ze, born in 1992,is a Ph.D. candidate of the College of Marine Geoscience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ructural geology. E-mail: liuzegeo@126.com.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palaeogeographic features will be accelerated when a strong tectonic activity exists. However,it is difficult to reconstruct the palaeogeography and palaeogeomorphy related to this tectonic activity by applying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Based on many previous research work,the Basin and Landscape Dynamics(Badlands)software,a parallel algorithm,is thu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palaeogeomorphy. It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surface processes,to predict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rates,and to evaluate sediment fluxes. Therefore,this software is powerful in conducting more detailed research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palaeogeography and palaeogeomorphy. In this paper,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Badlands are introduced. This software is used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Mesozoic geomorphology and geological evolution in the southern East China Sea Continental Shelf. First of all,the Early Mesozoic palaeotopography is built by using the pre-existing seismic profiles,well logging data,and cross-section balanced profiles in the study area. Parameters, including rainfall,rock erosion,sea level change,dynamic topography and crustal elastic layer thickness, are input in the numerical model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strong tectonic movement on the evolution of basin and geomorphology in the study area.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a good consistency with the known Mesozoic geomorphological and sedimentary features. We further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basin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Mesozoic palaeogeography and geomorphological evolution. This method can also provide a new way to analyze the basin fill process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energy resource and mineral.
目前, 常用的古地理和古地貌研究方法大多立足于三维地震资料, 先应用沉积学原理开展地层厚度恢复, 进而进行古地理和古地貌研究, 研究精度主要取决于地层厚度恢复的精度。常用的古地貌恢复方法有残留厚度和补偿厚度印模法、回剥和填平补齐法、沉积学分析法以及层序地层学恢复法(康志宏和吴铭东, 2003; 李家强, 2008; 康波等, 2012; 刘军锷等, 2014; 刘瑞东等, 2014; 高艺等, 2015)。当构造活动较弱时, 古地理、古地貌特征变化相对缓慢, 可以应用上述方法, 并结合研究区域内的古地磁、古生物、古气候信息, 恢复个别特定时刻的古地理和古地貌特征。但是, 当研究区域存在较强的构造活动时, 其古地理特征变化将会迅速加快, 而上述的常规方法很难对这一构造活动过程中的古地理和古地貌进行恢复和研究。
近30年来, 利用数值方法对地质过程进行了大量的模拟研究(石广仁等, 1996; Gerya and Burg, 2007; 李忠海等, 2014), 研究内容包括深部动力过程(地幔物质对流、岩石圈伸展、板块深俯冲过程、沉积盆地和裂谷形成等)和地表过程模拟演化(河流侵蚀、降水及气候变化对地貌演化的影响等)(Watts and Thorne, 1984; Whipple and Tucker, 1999; Whipple, 2009; Wickert, 2016)。Badlands正是基于前人的研究工作而开发的一个并行软件, 用于模拟各种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的地貌演化(Salles and Hardiman, 2016; Salles et al., 2017)。该软件是研究构造、侵蚀、河流下切(侵蚀、沉积)以及气候变化和海平面波动之间耦合过程的重要工具, 可用于研究地表过程演化、预测侵蚀和沉积速率并评估不同沉积环境下沉积物的通量(Sklar and Dietrich, 1998; Simpson and Schlunegger, 2003; Tucker and Hancock, 2010), 从而使得其能够对动态古地理和古地貌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研究。
文中以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地貌及地质演化过程的研究为例, 介绍Badlands软件的特点。首先, 利用研究区域内现有的地震剖面、测井、平衡剖面等资料, 获得中生代早期的古地形。其次, 通过加载降雨量、岩石侵蚀性、海平面变化、动力地形加载和地壳弹性层厚度等, 构建数值模型, 以分析强烈构造运动对盆地及地貌演化的影响。最后, 对比模拟结果与已知的地貌特征和沉积分布规律是否具有一致性, 并且可以根据模拟结果进一步分析盆地的三维古地理和古地貌演化特征。该方法可以为动态古地貌恢复、盆地沉积过程、四维层序地层模拟再现、沉积矿产勘探、水合物分布和岩性油气藏精准勘探与预测提供帮助。
近年来, 人们已经开发了许多具有不同驱动机制和不同地质时间尺度的数值模拟软件, 以模拟地表的演化过程(Whipple and Tucker, 2002; Tucker and Hancock, 2010; Salles and Hardiman, 2016; Adams et al., 2017; Campforts et al., 2017)。这些模拟软件均可表达为一组数学方程, 将经验数据和概念方法有效结合, 用于重建地貌演化和相关的沉积物通量(Howard et al., 1994; Hobley et al., 2011)。它们的应用范围很广, 除一般的地貌演化研究外, 还可延伸到许多研究领域, 如水文学、土壤侵蚀、山坡稳定性和泥石流、珊瑚礁演变与全球变化、海底滑坡灾害、四维层序地层学等。
但也有许多模拟软件仅专注于侵蚀过程, 特别是有河流系统演化的情况下(Sklar and Dietrich, 2001; Attal et al., 2008; Cowie et al., 2008; Hobley et al., 2011)。这类模拟软件或仅限于河道水系系统的沉积物运移、沉积、固结等过程, 或建立在基于简单扩散方程之上的地表系统的演化过程(Whipple and Tucker, 1999; Willgoose, 2005; Turowski et al., 2007), 导致它们难以将特定地点的观测数据与数值模型联系起来。此外, 涉及到源-汇系统的数值模拟时, 其与相关地层资料的结合也非常少(Howard et al., 1994; Salles et al., 2017), 从而限制了对沉积物深时时期从源到汇过程的全面理解。
Badlands软件的开发旨在解决上述这些缺点, 其重点和核心主要是模型化描述大陆尺度和地质时间(数千年到数百万年)尺度上的地表地貌演化和区域沉积成盆过程(Tucker and Slingerland, 1997; Salles et al., 2011, 2017; Hobley et al., 2017)。Badlands软件被视为一个综合框架, 能提供一个简单、适应性强的数值工具, 以探索地球表面的动态演化过程, 并量化气候、构造作用、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之间的反馈机制。该软件可通过改变边界条件和初始古地形来设置不同演化模型, 并将不同模拟结果与现今或特定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貌形态、沉积层序和海进海退情况进行对比。
2.2.1 初始模型的建立
Badlands软件使用有限体积法定义续性方程, 应用三角形不规则网格(TIN)的方式来求解地貌方程。初始模型设定时, 需要确定研究区内某一特定地质时间点的古地形并作为模拟演化的初始条件。初始古地形的恢复, 可以结合板块重建、平衡剖面法等进行。之后, 将获得的古地形三维曲面进行网格化处理, 并加载到初始模型中。
2.2.2 可选模块的设置
该软件也可以加入部分可选模块, 包括构造运动、海平面波动、降水分布、波浪条件和挠曲均衡等。
1)构造运动具有可变的三维空间累积位移, 从而可以模拟复杂的空间构造演化, 包括垂直方向(隆起和沉降)和水平方向的运动。同时, 还可以结合其他地球动力学软件或算法(Gerya and Burg, 2007)计算出动力地形, 并将该结果作为深部动力(如地幔流动产生的深部驱动力)的地貌贡献。当施加三维空间位移量时, 该模型使用Thieulot等(2014)提出的节点加密技术。在自然的地表演化之前, 其表面几何形状首先被构造形变所改变。此后, 节点密度随着时间推移而演变, 这可能导致局部产生不均匀的网格分辨率。为了避免这一效应, 需通过添加或删除节点来修改几何表面, 以确保节点的均匀分布。由于将深部动力过程和浅部地形变化相结合, 因此它有助于研究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对古地貌和古地理演化进行模拟再现。
2)海平面变化一直被认为是影响地球表层系统演化的基本因素之一。在进行长时间的模拟分析时, 由于其长周期的全球海平面波动很可能会受到区域性大陆架和边缘海盆地的扰动(Hallam, 2003; Haq and Al-Qahtani, 2005; Miller et al., 2005; Mü ller et al., 2016), 那么恢复出的区域性海平面变化数据可以作为模型演化的约束条件。为此, 软件中的海平面变化曲线既可以直接应用一些公认的全球海平面曲线数据库, 或由研究人员直接定义。
3)影响地貌变化的因素很多, 而水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水包括降水和河水, 这两者均可影响相关的沉积过程。该软件不仅可以设置相应的降水量、可蚀性系数、岩石类型, 还可设定通道宽度、泥沙压实率、孔隙度、海洋波浪和潮流对沉积物进行再搬运的相关模拟参数。陆地地貌演化也同时受山体沉积物滑移和沟谷通道运移2种方式影响, 这可以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在大陆上, 降水可控制岩石风化以及河流下游沉积物的分布, 从而驱动河流侵蚀和影响流域内水系网络的形成。该软件中, 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可以作为恒定值或一组代表空间变化的降雨状况来进行设置。此外, 为了了解降雨量与地形之间的相互作用, 可以选择使用Smith和Barstad(2004)的地形降水线性模型。例如, 降水模式和地形的耦合演化可用于量化山地地貌中气候、侵蚀和构造三者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4)波浪的状态可以影响数千年来海洋沉积物的运移, 这里采用的方法依赖于当前区域内多年波浪状态参数的平均值。波变换模型通常设计在5~50年的时间间隔内进行, 目的是通过施加一系列波浪强迫条件来模拟真实波场。在任何给定的时间间隔内, 定义每个深水波条件的活动百分含量以及波高。然后, 再根据测深法计算相关波参数。上述强迫机制将直接控制沉积物运移、相关的地层结构以及碳酸盐岩的发育。
5)在模型的演化过程中, 可能存在古山脉的剥蚀和沉积物负荷再分配。一般认为, 地表地形的起伏造成的载荷差异将在地壳深部乃至更深的部位得到充分补偿, 过多的地表负荷会导致在补偿界面之上要有等量的质量亏缺才能达到静态平衡, 反之亦然。因此, 需要考虑重力均衡作用对地表产生的影响。该软件也同时考虑到岩石圈表层沉积物负荷再分配对地壳形变的影响, 采用挠曲均衡模块进行计算, 并可根据具体的地质背景, 自由选择挠曲或非挠曲的地壳均衡模块进行模拟计算。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华南大陆东部的邻海区域, 西接浙闽隆起区, 东邻钓鱼岛隆褶带, 东西宽250~300 km, 整体呈NNE向展布, 为中国东部海域中、新生代叠合含油气盆地(江东辉等, 2017; 刘泽, 2018)。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区域主要受NE— NNE向断裂控制, 区域上表现为NNE向隆拗相间的特征, 自西向东包括多个构造单元: 瓯江凹陷、雁荡低凸起、闽江凹陷、台北低凸起、基隆凹陷等(图 1)。
东海陆架盆地在中生代曾广泛接受沉积, 厚度较大, 总体具有“ 东厚西薄、南厚北薄” 的特征。沉积中心分别位于东部的基隆凹陷、闽江凹陷一带和西部的瓯江凹陷带内。区域内沉积层一般厚2000~5000 m, 最厚可达6000 m。东部的基隆凹陷、闽江凹陷带的平均沉积厚度为5000 m左右, 而瓯江凹陷平均沉积厚度较小, 约为3000 m。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多发育滨浅海相沉积物, 由南向北逐渐变薄。
垂向上, 研究区则表现为双层盆地结构。雁荡低凸起和闽浙隆起带在中生代期间对研究区的盆地构造格架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地震和重磁资料的综合地球物理解释, 认为雁荡低凸起在中生代晚期发育于瓯江凹陷和闽江凹陷之间, 长约170 km、宽15~50 km, 呈NE向展布。其可能为低山或高地形地貌形态, 分割瓯江凹陷和闽江凹陷(杨传胜, 2014), 形成了2个低凸起和3个凹陷相间分布的盆地构造格局(图 1)。
为了获取中生代早期的古地形, 笔者通过质量平衡法和平衡剖面法, 并结合研究区域内现有的地震剖面、测井、平衡剖面等资料对其进行恢复。具体来说, 中生代研究区的陆地区域由于一直处于剥蚀状态, 故应用质量平衡法对该期间的陆地区域古地形进行恢复。而在海域范围内, 由于存在大量的地震剖面资料, 基于封闭体系中体积守恒、面积守恒和线长守恒3项基本原则(Cristallini and Allmendinger, 2001; N’ stor et al., 2003), 先进行二维平衡剖面的恢复, 再对大量恢复后的平衡剖面海域区域的盆地基底数据进行分段三次Hermite多项式插值, 进而拟合出更为精细的中生代海域古地形。之后, 将获得的海、陆古地形结合起来进行三维曲面网格化处理, 并加载到初始模型中。文中设置的三维模型分辨率为1 km。
由于海平面升降也会显著地影响到大陆边缘盆地沉积演化的整个过程, 所以它是模型设置中非常重要的参数(Watts and Thorne, 1984; Haq et al., 1987; Hallam, 2003; Haq and Al-Qahtani, 2005; Miller et al., 2005)。首先, 笔者使用Didger软件对Haq等(1987)恢复的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进行数字化, 之后对数据采用初始化函数得到标准化曲线(图 2中绿色曲线), 并截取中生代从200— 100 Ma的海岸线变化数据(图 2中右侧曲线部分)存储为csv文件格式以便输入模型时进行加载。
区域降水量是判断区域气候类型的重要参数, 并控制岩石风化速率以及河流的径流量, 从而驱动河流侵蚀和河流体系的演化(Willgoose, 2005; Whipple, 2009)。文中模型的降水参数设置为每年1000 mm(陈云华, 2008; Whipple, 2009)。地表地貌的塑造不仅和降水量有关, 同时也和地表的风化剥蚀率有着密切的关系。Э 是模型中的侵蚀率系数, 用来衡量冲蚀速率的大小。这个剥蚀系数, 被假定为在整个区域中是均匀的, 其数值为每年0.00005
另外, 还要获得一个能够较好反映研究区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区域动力数据。笔者将结合其他地球动力学软件和有限差分算法(Gerya and Burg, 2007)计算出的动力地形模拟结果作为深部动力的来源(Rubey et al., 2017; Liu et al., 2018)。计算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和连续性方程解的边界条件是非滑动边界条件。
文中设定研究区域地壳的有效厚度为50 km(蒋玉波等, 2013), 平均沉积物和地幔密度设定分别为2700 kg/m3和3500 kg/m3。在每一个模拟时间步结果保存后, 可以通过加载这个模块, 计算重力均衡作用对地表产生的影响。
从模拟结果来看, 在深部地幔物质运动和岩石圈尺度的构造运动共同作用下, 浙闽隆起发生裂陷, 在其东侧形成了雁荡低凸起。这点在模拟结果剖面和地震剖面上有着很好的一致性, 具体表现为: 雁荡低凸起的西侧为大断距的瓯江凹陷, 其东侧为具凹陷特征的闽江凹陷, 而两者之间的雁荡低凸起为相对高地形, 并将2个凹陷分开。闽浙和粤东沿海地区一直处于山地地形, 几乎没有沉积盆地形成, 而该区域实际地层中也缺乏这个时期的地层记录, 表明该区基本没有这一时期的沉积盆地(蒋玉波等, 2013), 当时地势高, 长期处于剥蚀状态(图 3)。另外, 从集中在闽江凹陷、瓯江凹陷内部的钻井揭示的岩性来看, 白垩系是以陆相碎屑岩为主, 这也说明了瓯江凹陷和闽江凹陷的沉积物可能是来自于雁荡低凸起和闽浙隆起带的陆相地层风化剥蚀的产物(杨传胜, 2014)。
随后, 进一步将沉积体系模拟结果与中生代残留沉积地层及地貌演化等进行对比。东海陆架盆地的中生界分布特征为南厚北薄(图 4-b), 其南部中生界整体呈北东向残留分布, 东西宽90~110 km, 南北长约 550 km, 面积约4× 104 km2, 沉积层厚度一般在2000~4000 m之间(毛建仁, 1994; 杨传胜等, 2012; 李三忠等, 2013)。从模拟结果来看, 中生代残留沉积与模拟沉积区平面分布具有比较好的可对比性: 两者均为NE向条带状展布, 自西向东依次为闽浙隆起带、瓯江凹陷、雁荡低凸起和闽江斜坡带; 区域性盆地形态也极为相似; 中生界沉积厚度一般为2500~5000 m, 最大厚度为5500 m左右。上述这些特征与中生界残留沉积特征较为相符(图 4-a)。
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 模拟结果与已知的中生代的盆地构造格架特征和沉积分布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这也说明了文中的模拟结果可能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中生代的地质演化过程。
在200— 175 Ma的侏罗纪早期(图 5-a), 闽浙隆起带逐渐在沿海边缘开始隆起, 但隆升不明显, 在北部沿海区域出现一系列丘陵地带。闽浙隆起区为主要物源区, 在东南部地区主要发育大陆边缘沉积盆地, 总体处于滨海— 浅海陆架沉积环境。盆地形态北高南低, 研究区的西北侧(对应现今中国东南沿海)发育NW向河流, 在河流下游存在山间盆地, 在盆地南部发育由北向南流向的河流, 在河流下游发育沉积盆地。这一模拟结果可能正好对应于浙闽陆域分布较广、西北部以陆相为主、多呈NNE向条带状分布的特征(江东辉等, 2017)。
在175— 150 Ma的侏罗纪晚期(图 5-b), 闽浙隆起带北部隆升明显, 仍为主要物源区, 东侧近海沉积范围在之前的基础上有所扩大, 近海河流三角洲向东拓展。在整个侏罗纪, 未见雁荡低凸起在隆升, 仍为一系列丘陵地貌特征。此阶段的雁荡低凸起与浙闽隆起区可能连为一体。前人观点认为, 从早侏罗世早期开始, 陆域西南部海侵面积扩大, 但多数地区仍处于隆起状态。早侏罗世末期海侵结束, 海水退出, 至中侏罗世全境上升, 气候也由早期的温暖潮湿逐渐转为炎热干燥, 仅有陆相沉积, 多为山间盆地沉积(江东辉等, 2017)。这与笔者的模拟结果相对应。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发育滨浅湖相, 东侧的大陆边缘前缘区域有多个河流如海, 形成多个河流三角洲。这很可能是模型东北部分区域地层中多为以紫红色为主的陆相细碎屑岩建造的原因(蒋玉波等, 2013)。
大约在150— 125 Ma(图 5-c, 5-d), 闽浙隆起带和雁荡低凸起开始逐渐隆升, 成为其东侧的闽江凹陷和斜坡带的物源供应区。南部的部分沉积区物质抬升到地表, 遭到风化剥蚀。盆地构造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大陆边缘沉积盆地以西, 古海岸山脉的两侧是山间盆地。瓯江凹陷和闽江斜坡带为主要沉积区域。在此阶段, 研究区的西部主要沿着河流发育冲积平原、三角洲沉积, 东北部沿海地区沉积区扩大显著, 雁荡低凸起东侧沿海区域则以冲积平原— 三角洲发育为主。至此, 瓯江凹陷和闽江凹陷的中生代盆地形态基本形成。
以上应用实例表明, 在强烈的深部构造运动背景下, Badlands模拟软件可能是古地形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可以获得更为连续的古地理、古地貌信息, 也可为其他盆地的沉积过程、能源矿产勘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1)介绍了Badlands软件的基本原理和参数设置方法。Badlands软件是一种新的恢复古地理和古地貌的方法, 可以用于模拟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的地表地貌过程和演化, 预测侵蚀和沉积速率, 并评估不同沉积环境的沉积物通量。在整个模拟过程中, 可以根据区域地质背景和古气候特征设置剥蚀率、降水量、古水深变化等参数。
2)将Badlands软件应用于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地貌及地质演化过程的研究, 并将模拟结果与已知的中生代的地貌特征和沉积分布规律进行对比, 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拟得到的研究区内的三维古地理和地貌演化特征, 能够解释许多现今看到的中生代盆地沉积分布特征及其规律, 这也说明了Badlands 软件是一个能够较好地恢复古地理和古地貌演化的数值模拟软件。
3)Badlands软件通过使用开源建模工具耦合地幔对流、地壳变形、侵蚀和沉积过程的演化, 将多维数据融合到5D盆地模型中(空间和时间, 具有不确定性估计)。因为它是开源的, 所以必将会得到更多的地质工作者的使用。同时, 它也有助于解决沉积盆地充填过程和浅层地下资源开采和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责任编辑 张西娟; 英文审校 刘贺娟)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
[50] |
|
[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