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相的一些术语定义的评论
冯增昭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作者简介 冯增昭,男,1926年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沉积学和古地理学。E-mail: jpalaeo1999@163.com

摘要

近年来,在《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的已刊文章和来稿中,一些作者把岩石或岩石类型称作“微相”或“岩相”,把岩石薄片中的微观特征称作“微相”,把岩石的宏观特征称作“宏观相”。笔者曾写过 2篇中文的短文《主编的话——岩石不是微相》和《主编的话——岩石不是岩相》,刊于《古地理学报》(中文版)中。但是此二文尚未引起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关注。还有,在 20世纪 80年代,一些中国沉积学家根据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的岩石宏观特征,提出了“亚相”和“微相”。这个“微相”的定义与外国沉积学家在 20世纪 40年代根据岩石的显微镜下微观特征提出的“微相”的定义完全不同。这些问题屡屡出现从而迫使笔者,作为《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的主编,应该遵循“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再写出 1篇中文及英文兼有的新文章,即《沉积相的一些术语定义的评论》( A review on the definitions of terms of sedimentary facies),把沉积相的一些术语,如“相”、“沉积相”、“岩相”、两种“微相”、“宏观相”、“亚相”等术语的定义讲清楚,并把此文同时在《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中刊出。希此文能引起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关注,并撰写文章和参与这些问题讨论及争鸣,争取逐步得到一些共识,从而促进沉积学和古地理学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沉积相; ; 岩相; 微相; 宏观相; 亚相;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 定义
中图分类号:P5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20)02-0207-14
A review on the definitions of terms of sedimentary facies
Feng Zeng-Zhao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About the author Feng Zeng-Zhao,born in 1926,professor,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and palaeogeography. E-mail: jpalaeo1999@163.com.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in some papers published in and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the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and English Edition),the authors named rocks or rock types as “microfacies”or “lithofacies”,named the microfeatures in thin-sections under microscope as “microfacies”,and named the macrofeatures of rocks as “macrofacies”. The author wrote two short papers “Words of the Edition-in-Chief—Rocks are not microfacies”and “Words of the Edition-in-Chief—Rocks are not lithofacies”which were in Chinese and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Chinese Edition). However,they did not attract much attention of readers in China and outside China. In addition,in 1980s,some Chinese sedimentologists proposed “subfacies”and “microfacies”based on the macrofeatures of rocks from outcrops and drilling cores. The definition of this “microfacies”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microfacies”proposed by foreign sedimentologists in 1940s based on the microfeatures in thin-sections under microscope.
These problems appeared repeatedly and forced the author,as the Editor-in-Chief of the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and English Edition),to observe the policy of “ A hundred flowers blossom and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to write new papers “A review on the definitions of terms of sedimentary facies”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to clarify the definitions of the terms of sedimentary facies, i.e.,“facies”,“lithofacies”,two “microfacies”,“macrofacies”,“subfacies”, etc.,and to publish the new papers in the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both Chinese Edition and English Edition). I hope that the new papers will attract attention of readers worldwide and they can write papers and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and contending of these problems,strive for getting some common understandings,and therefore promote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edimentology and palaeogeography.

Key words: sedimentary facies; facies; lithofacies; microfacies; macrofacies; subfacies; A hundred flowers blossom and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definition
1 概述

在2014年, 在《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刊出的文章中, 侯恩刚等(2014)把岩石的微观特征称作“ 微相” (microfacies)。笔者建议他们把“ 微相” 改为岩石或岩石类型, 他们接受了这个建议。甚谢。

在2015年, 在《古地理学报》(英文版)刊出的几篇文章中, 一些作者把岩石称作“ 岩相” (lithofacies), 把岩石的微观特征称作“ 微相” (microfacies), 把岩石的宏观特征称作“ 宏观相” (macrofacies)。笔者曾建议这几篇文章的作者, 最好把他们文章中的“ 岩相” 改为岩石或岩石类型, 把“ 微相” 改为岩石的微观特征, 把“ 宏观相” 改为岩石的宏观特征, 但他们未接受这个建议。当时, 笔者认为这是学术观点的不同, 未勉强他们。

在2017年, 《古地理学报》(中文版)收到了席胜利等的来稿。该文作者把纹层状云质膏岩、泥晶云岩、风暴砾屑岩、亮晶砂屑云岩、亮晶鲕粒云岩、晶粒云岩、凝块石云岩、蓝细菌粘结砂屑云岩、叠层石白云岩、膏溶角砾岩等10种岩石称作10种“ 微相” , 而且说明他们文章中的“ 微相” 是根据威尔逊(1975)的《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相》中译本中的“ 标准微相” 而定的。

笔者写了一封信给席胜利博士, 说明该文中的10种岩石都不是“ 微相” , 而是岩石, 希他能同意这个的意见。同时, 笔者也写了一篇短文《主编的话— — 岩石不是微相》, 准备在《古地理学报》(中文版)中, 把这篇文章和席胜利等的文章同时刊登出来, 以便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

感谢席胜利博士接受了笔者的建议, 这2篇文章(冯增昭, 2017; 席胜利等, 2017)同时在《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刊出了。笔者很快就收到几位读者的反馈, 他们都同意笔者的意见。

在2017年10月份, 在南京召开的第6届全国沉积学大会的碳酸盐岩和古地理学的分会场中, 有好几篇宣读的论文, 都把一些岩石或岩石类型称作“ 微相” 或“ 岩相” 。在这些论文的讨论中, 笔者指出这些 “ 微相” 或“ 岩相” , 都不是“ 相” , 因为它们都没有具体的沉积环境, 而是岩石或岩石类型。不少与会者都报以掌声同意笔者的观点。

2017年10月份, 《古地理学报》(中文版)收到了刘大卫等的文章, 该文作者把16种岩石称作“ 岩相” (lithofacies)。这16种“ 岩相” 是: 杂基支撑砾岩、块状砾岩、递变层理砾岩、交错层理砾岩、片流砾岩、叠瓦状排列砾岩、颗粒支撑砾岩、“ S” 型前积层理砾岩、块状砂岩、平行层理砂岩、大型交错层理砂岩、小型交错层理砂岩、风成交错层理砂岩、交错(波纹)层理粉砂岩、块状粉砂岩、块状泥岩。笔者建议该文作者把这16种“ 岩相” 改为岩石或岩石类型, 但该文作者未接受这个的建议。笔者写了一篇短文《主编的话— — 岩石不是岩相》(冯增昭, 2018), 与该文一起刊登在《古地理学报》(中文版)中, 请广大读者讨论这个问题。

在2018年, 《古地理学报》(英文版)收到了2篇来稿。其中一篇来稿的作者把23种岩石当作23种“ 微相” (microfacies), 并明确指出这23种“ 微相” 是根据Flü gel(2004, 2010)的“ 微相” 的定义而定的。另一篇来稿的作者把11种岩石称作“ 岩相” (lithofacies)。

同样的问题屡屡出现。

看来, 笔者上述的2篇短文写得过于简单了, 尚未把问题讲透, 尚未引起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注意。

还有, 在20世纪80年代, 一些中国沉积学家根据露头和钻井岩心的岩石宏观特征, 提出了“ 亚相” 和“ 微相” 。但这个“ 微相” 的定义却与外国沉积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根据岩石的显微镜下的微观特征提出的“ 微相” 的定义完全不同。这样, 在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学中, 就同时有2种不同定义的“ 微相” 。这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这些问题迫使笔者, 作为《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的主编, 应该遵循“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 的方针, 再写一篇中文和英文兼有的新文章, 进一步把什么是“ 相” 、“ 沉积相” 、“ 岩相” 、两种“ 微相” 、“ 宏观相” 、“ 亚相” 等术语的定义讲清楚。

抛砖引玉。笔者希望此文能引起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关注。希望他们能写文章并参与这些问题的讨论和争鸣, 争取有所共识, 从而促进沉积相研究以及沉积学和古地理学的进步与发展。

那么什么是“ 相” ?什么是“ 沉积相” ?什么是“ 岩相” ?什么是“ 亚相” ?什么是“ 微相” ?什么是“ 宏观相” ?这得先把“ 相” 的定义讲清楚。

2 相的定义
2.1 以前的相的定义

在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学中, 不是在岩浆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地层学和其他地质学的学科领域中, 相的定义一向是有争议的。

但有一点是大家基本上都同意的, 即“ 相” 就是“ 沉积相” , 二者是同义的术语。

前苏联沉积学家鲁欣(Р у х и н , 1953)的《沉积岩石学原理》, 把相理解为“ 能表明沉积条件的沉积物岩性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规律性综合。因此, 相是沉积物形成条件的物质表现” 。据此定义:不应说白云岩相, 应说潟湖白云岩相。不应说粉砂岩相, 应说湖成粉砂岩相。

北京石油学院矿物岩石教研室(1961)的《沉积岩石学》, 主要参考鲁欣(1953)的意见, 认为“ 相是沉积物特征及其生成条件的总和” 。

华东石油学院岩矿教研室(1982)的《沉积岩石学》, 把相理解为“ 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其含义与北京石油学院矿物岩石教研室(1961)的含义基本上一样。

冯增昭(1994)主编的《沉积岩石学》第二版中, 相的定义与华东石油学院岩矿教研室(1982)的相定义完全一样。

美国地质所(American Geological Institute, 1973)的《地质术语汇编》引用了许多相的定义。其中的一个定义是: “ 相是沉积岩呈现的所有原生的岩石学和古生物学特征的总和, 从这些特征可以推断它的成因和形成的环境” (Facies is “ the sum of all primary lithologic and palaeontologogic characteristics exhibited by a sedimentary rock from which its origin and environment of formation may be inferred.” )。笔者同意这个定义。

费尔布里奇和布儒瓦(Fairbridge and Bourgeois, 1978)的《沉积学百科全书》首先引用了格列斯利(Gressly, 1838)的相概念, 即: 我把地层单位的相似的特征称为相或面貌。一是该地层单位的相似的岩石学特征, 另一是该地层单位的相似的古生物学组合。(I call facies or aspects of stratigraphic units: One is that a similar petrographic aspect……; the other, that a similar paleontological assemblage…….)

这可能是地质学中最早的关于相的概念的阐述。它包涵了岩石学和古生物学2方面的特征, 应充分肯定。至于“ 地层单位” 和未提及沉积环境, 就不应苛求了。在180年前, 一位欧洲的地质学家在研究侏罗系时, 对“ 相” 有这个认识已是很难能可贵了。

《沉积学百科全书》还引用了穆尔(Moore, 1949)的定义。穆尔也认为“ 沉积相是地层单位的特征” , 其原文是: “ any areally restricted part of a designated stratigraphic unit which exhibits character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ther parts of the unit” 。

在1949年, 穆尔还在重复格列斯利(Gressly, 1838)的观点, 就值得讨论了。笔者不同意穆尔(1949)的观点。

但该书认为“ 相是形成于特定环境中的岩石的全部特征” (Facies refer to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rocks formed in a particular environment)。笔者同意该书的这个定义。

地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2006)的《地球科学大辞典》的基础学科卷认为“ 沉积相(sedimentary facies)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沉积相就是一个沉积环境中所有的原生沉积特征的总和, 包括岩石、古生物和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 。笔者同意这个定义。因为这个定义和鲁欣(1953)北京石油学院矿物岩石教研室(1961)华东石油学院岩矿教研室(1982)冯增昭(1994)的沉积相的定义是一致的。

2.2 笔者现在的相的定义

2017年, 笔者在《主编的话— — 岩石不是微相》中说了3句话, 即: (1)(沉积)岩石不是相, (2)沉积环境也不是相, (3)(沉积)岩石加沉积环境, 才叫沉积相, 可简称相。

现在, 对这3句话略加修饰, 再加2句话, 共5句话, 即: (1)沉积岩不是相; (2)沉积环境也不是相; (3)沉积岩及沉积环境的综合才是沉积相, 可简称相; (4)沉积岩是在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5)沉积岩的特征能反映其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

现对这5句话解释如下:

1)第一句话“ 沉积岩不是相” , 其中的“ 沉积岩” 包括所有的沉积岩类型及其特征。但仅仅是沉积岩及其特征则不是沉积相。

2)第2句话“ 沉积环境也不是相” , 其中的“ 沉积环境” 包括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和海陆过渡环境, 也包括它们的次级和再次级的沉积环境。但仅仅是沉积环境也不是沉积相。

3)第3句话“ 沉积岩和沉积环境的综合才是沉积相, 可简称相” 。在这里笔者强调沉积相必须同时包括沉积岩和沉积环境, 即沉积相是沉积岩和沉积环境的综合。这就是说, 在沉积相中, 沉积岩及沉积环境是不可分离的。假如分离了, 则单一的沉积岩和单一的沉积环境就都不再是沉积相。

4)第4句话“ 沉积岩是在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这是说明沉积岩和沉积环境的相互关系。

5)正因为“ 沉积岩是在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 因此第5句话“ 沉积岩的特征能反映其形成时期的沉积环境”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除现代的沉积环境以外, 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早已消失了, 已看不见和摸不着了, 但它们是可知的。可以根据沉积岩的特征, 主要是其岩石学和古生物学的各种宏观的和微观的特征, 去分析、判断和恢复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这就是沉积岩的沉积环境分析, 也可称之为沉积岩的相分析。这是沉积岩石学、沉积学和古地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总之, 第1句话和第2句话是否定的话, 否定当今一些对沉积相的不正确的认识。第3句话是沉积相定义的核心内容。第4句话是说明沉积岩和沉积环境在沉积相中的相互关系。第5句话是说明现在已经消失了的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是可知的, 即可以根据沉积岩的各种特征去分析、判断和恢复的。这就指出了沉积岩的相分析的重要任务。

以上的5句话就是笔者现在给沉积相下的定义。这个定义是鲁欣(1953)北京石油学院矿物岩石教研室(1961)华东石油学院岩矿教研室(1982)冯增昭(1994)4部沉积岩石学教科书中的沉积相定义的继承和发展。

根据上述4部沉积岩石学教科书的和笔者的沉积相的定义, 应说洪积砾岩相, 不应说砾岩相; 应说河流(或冲积)砂岩相, 不应说砂岩相; 应说湖泊泥岩相, 不应说泥岩相; 应说碳酸盐滩鲕粒石灰岩相, 不应说鲕粒石灰岩相; 等等。

3 相的分类和命名

在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学中, 相的分类和命名也一向是有争议的, 而且比相的定义的争议更多。

本文主要讲相的一些主要类型(表 1), 并对其相应的问题进行讨论。

表1北京石油学院矿物岩石教研室(1961)、华东石油学院岩矿教研室(1982)和冯增昭(1994)3部《沉积岩石学》教科书中的沉积相的分类和命名的继承和发展。有关问题的说明和讨论如下:

1)表 1中的“ 1级相” 和“ 2级相” 是此次新加的。在沉积相的分类和命名中, 指明相的级别是很必要的。

2)在表 1中, 许多相的名称是欠规范的, 因为这些名称中大都只有沉积环境, 大都没有沉积岩或沉积岩的特征。假如在这些名称中加上“ 沉积” 二字, 即写成陆地沉积相、海洋沉积相、海陆过渡环境沉积相、河流沉积相、浅海沉积相、三角洲沉积相等, 将更符合相的定义。但是, 这些现行的相名称是约定俗成了的, 是很难改变的。只好认为这些现行的相名称是为了简明从而把“ 沉积” 二字省略掉的。

3)在上述的3部《沉积岩石学》教科书中, 海相中均有半深海相。现在, 考虑到缺乏半深海相的可信的相标志, 很难确定半深海相, 所以暂且把它删去了。

4)在上述的3部《沉积岩石学》教科书中, 在海陆过渡相中还有潟湖相、障壁岛相和潮坪相。现在, 考虑到这3个相均应属于海相中的滨海相, 即滨海相的次级相, 即3级相。因此, 就把这3个相从海陆过渡相中删去了。至于河口湾相, 划归海陆过渡相和海相均可。因此, 现在就不再改动了, 仍把它放在海陆过渡相中。其实, 在海陆过渡相中, 只有三角洲相是大家公认的海陆过渡相。

5)有的沉积学家把山麓洪积相(mountain foot pluvial facies或piedmont deposit facies)称作冲积扇(alluvial fan), 可以这么称呼。但应明确, 山麓洪积相的“ 扇” 与河流相(river facies 或fluvial facies)的冲积扇是不相同的。笔者把洪积相(pluvial facies)前面加上山麓(mountain foot)二字, 就是强调它与河流相冲积扇的区别。

6)其实, 在各级沉积相的名称中, 删去“ 相” 这个术语, 留下沉积环境的名称, 并增加“ 沉积” 2个字, 如海洋沉积、陆地沉积、海陆过渡环境沉积、三角洲沉积、河流沉积、湖泊沉积等, 完全可以。这可能更加简明, 而且毫不影响沉积相的定义。

表 1 主要沉积相的分类和命名 Table1 Classification and naming of principal sedimentary facies

总之, 这些最主要的1级相和2级相的分类和命名, 还是有不少问题可以讨论的。

至于3级相、4级相和更次级相的分类和命名, 其问题将更多。而且不同沉积学家的分类和命名可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应是必须遵守的, 即各级相的名称都必须兼有沉积环境和沉积岩或沉积岩的特征。

4 中国沉积学家的“ 亚相” 和“ 微相”
4.1 华东石油学院岩矿教研室(1982)的“ 亚相” 和“ 微相”

华东石油学院岩矿教研室(1982)的《沉积岩石学》, 把2级相的河流相分为4个亚相(subfacies), 即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亚相和牛轭湖亚相。

该教研室(1982)又把河床亚相分为3个微相(microfacies), 即河床滞留微相、边滩微相和心滩微相; 又把堤岸亚相分为2个微相, 即天然堤微相和决口扇微相; 又把河漫亚相分为3个微相, 即河漫滩微相、河漫湖泊微相和河漫沼泽微相。

该教研室(1982)还把其他的2级相分出了亚相和微相。

该教研室(1982)的亚相都是3级相, 微相都是4级相。

4.2 张纪易(1980, 1985)的“ 亚相” 和“ 微相”

张纪易(1980, 1985)对新疆克拉玛依中三叠统的粗碎屑洪积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分出了扇顶、扇中和扇缘3个亚相, 又把扇顶分出主槽、侧缘槽、槽滩、漫洪带、流沟、沟间滩等微相, 把扇中分出漫流带、辫流砂岛、辫流线等微相。

张纪易(1980, 1985)的新疆克拉玛依中三叠统洪积扇是山麓洪积扇, 是2级相。他根据野外露头的岩石学特征把洪积扇分出的扇顶、扇中和扇缘3个亚相是3级相, 其下属的一些微相是4级相。

张纪易可能是中国第1位划分出亚相和微相的沉积学家。

4.3 赵澄林和刘孟慧(1984)的“ 亚相” 和“ 微相”

赵澄林和刘孟慧(1984), 通过钻井岩心的观察, 对渤海湾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段和沙三段的湖底扇, 划分出了5个亚相和8个微相(表 2)。

表 2 渤海湾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段和沙三段湖底扇的亚相和微相(据赵澄林和刘孟慧, 1984; 有修改) Table 2 Subfacies and microfacies of sublacustrine fan of the Members 4 and 3 of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 in Bohai Bay area(modified from Zhao and Liu, 1984)

赵澄林和刘孟慧(1984)的“ 湖底扇” 是湖泊相(2级相)的次级相, 即3级相。因此, 表 2中的“ 亚相” 应是4级相, 这些亚相的次级相“ 微相” 应是5级相。赵澄林和刘孟慧(1984)的亚相和微相的相级别均低于张纪易(1980, 1985)的。

总之, 中国的一些沉积学家, 在20世纪80年代, 在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的沉积相研究中, 确定并划分出了一些“ 亚相” 和“ 微相” , 并对之进行命名。这表明中国沉积学家对陆相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对油气储集层的勘探和开发做出了贡献。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不少中国沉积学家就开始使用“ 亚相” 和“ 微相” 这2个术语了。

下面, 以《古地理学报》(中文版)近5年(2014— 2018年)来刊出文章中, 中国沉积学家使用“ 亚相” 和“ 微相” 的情况, 说明之。

4.4 2014— 2018年《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刊出文章中的“ 亚相” 和“ 微相”

在2014— 2018年这5年中, 在《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刊出的文章中, 有25篇文章系统地阐述了“ 相” 、“ 亚相” 和“ 微相” 这3个术语。

从这25篇文章, 可以看出3点: (1)它们系统地阐述了“ 相” 、“ 亚相” 和“ 微相” 的上下级关系, 即“ 微相” 是“ 亚相” 的次级相, 而“ 微相” 则是沉积相的最后的一个次级相, 即末级相。这就是说, “ 微相” 已很难再分出它的次级相了。(2)不仅在陆相和海陆过渡相的碎屑岩中有“ 微相” , 在海相的碳酸盐岩中也有“ 微相” 。(3)大多数的“ 微相” 是根据岩石的宏观特征确定的。

这25篇文章, 可以基本上反映近年来中国沉积学家使用“ 亚相” 和“ 微相” 的大体情况。

这25篇文章已在参考文献的最后部分列出, 供广大的读者查阅。

4.5 笔者的意见

1)“ 亚相” (subfacies)也可以称作“ 次级相” (suborder facies)。这是一个泛指的相术语。大多数的相都可以有它们的次级相即亚相。因此, “ 亚相” 这个术语并不限于某个特定级别的相, 如张纪易(1980, 1985)的扇顶、扇中和扇缘等3级相和赵澄林及刘孟慧(1984)的上部扇、中部扇和下部扇等4级相。

2)同样, “ 微相” 也不仅限于某个特定级别的相, 如张纪易(1980, 1985)的4级相和赵澄林及刘孟慧(1984)的5级相。

3)因此, 在沉积相研究中, 如果使用“ 亚相” 和“ 微相” 这2个术语, 就一定要指明它们的上级相的名称。

4)其实, 在沉积相的研究中, 在确定“ 亚相” 和“ 微相” 这2个术语的名称时, 并已经说明其上级相的名称时, 如果在这2个术语的名称中, 仅写出它们的核心名称, 不写出“ 亚相” 和“ 微相” , 并在这2个术语的核心名称(请参看表 2)之后加上“ 沉积” 二字, 即写成“ 上部扇沉积” 、“ 中部扇沉积” 、“ 主沟道沉积” 、“ 辫状沟道沉积” 等, 则这些“ 亚相” 和“ 微相” 的名称将更简明, 也完全合乎沉积相的定义。

5)但是, 中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这个术语的名称是有问题的, 因为大部分的“ 微相” 并不“ 微” , 它们不是根据显微镜下的岩石薄片中的微观特征确定的, 而是主要根据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的岩石宏观特征确定的。

6)还有, 中国沉积学家提出“ 微相” 的时间, 比外国沉积学家提出“ 微相” 的时间晚。请看下文。

5 外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5.1 早期的“ 微相”

布朗(Brown, 1943)可能是最早提出“ 微相” 的人, 他的“ 微相” (microfacies)的定义是: “ 在显微镜下的岩石薄片中所呈现的一些特征” (microfacies refers to the criteria appearing in thin-sections under the microscope)。

卡维里尔(Cuvillier, 1952)亦提及“ 微相” (microfacies), 其定义是: “ 岩石薄片中的古生物学和岩石学的特征” (microfacies(refers) to characterize paleontological and petrographic criteria in thin-sections)。

5.2 威尔逊(Wilson, 1975)的“ 标准微相”

威尔逊(Wilson, 1975)在他的著作《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相》中, 提出24个“ 标准微相” (standard microfacies), 并指明这24个“ 标准微相” 在他提出的9个“ 标准相带” (standard facies belts)中的位置。

但是, 威尔逊(Wilson, 1975)却没有说什么是“ 微相” , 即没有给“ 微相” 下定义。

从威尔逊(Wilson, 1975)的24个“ 标准微相” 的名称、说明以及其相应的30个显微镜下的照片图版及其说明可以看出: 他的24个“ 标准微相” 的名称, 除“ 标准微相3” 的名称“ 远洋灰泥岩” (Pelagic lime mudstone)兼有沉积环境和沉积岩以外, 其他23个“ 标准微相” 的名称都是岩石或岩石类型的名称, 都没有提到沉积环境。这些岩石类型及其相应的照片图版的说明, 都是这些岩石类型的沉积学特征和古生物学的特征, 且主要是显微镜下的特征。因此, 这23个“ 标准微相” 都不是“ 相” , 而是23个岩石或岩石类型的微观特征。

当然, 威尔逊(Wilson, 1975)提出的9个“ 标准相带” 是对的。这是威尔逊(Wilson, 1975)对碳酸盐岩研究的巨大贡献。

笔者等在翻译威尔逊(Wilson, 1975)的《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相》时, 就已经发现这23个“ 微相” 不是“ 相” , 而是岩石或岩石类型的微观特征。这是威尔逊(Wilson, 1975)这一名著中的一个问题。

但在该书中译本的译者序中, 却没有指出这个问题。当时, 笔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欠明确, 认为这是一个学术观点不同的问题, 不能由于笔者的学术观点和他不同, 就说这23个“ 微相” 有问题。但是在后来, 当看到国内一些作者引用威尔逊(Wilson, 1975)的这一观点并把一些岩石或岩石类型称作“ 微相” 时, 笔者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学术观点不同的问题, 还是一个学术上的是与非的问题。因此笔者感到很内疚, 即没有在该书中译本的译者序中指出这一问题, 没有完全尽到一个主译者的责任。

现在, 笔者公开向中国的广大读者表示这个迟到的歉意, 即: 在威尔逊(Wilson, 1975)的24个“ 标准微相” 中, 有23个“ 标准微相” 不是相, 而是23个岩石类型的微观特征。当然, 威尔逊(Wilson, 1975)的“ 9个标准相带” 及“ 24个标准微相” 在“ 9个标准相带” 中的位置则是正确的。

5.3 弗吕格尔(Flü gel, 1982, 2004, 2010)的“ 微相”

在弗吕格尔(Flü gel, 1982)的《石灰岩的微相分析》中, “ 微相” 的定义是: “ 微相是岩石薄片、揭片和磨光面中的古生物学和沉积学的全部特征, 用这些特征可以(对岩石)进行分类” (Microfacies is the total of all the paleontological and sedimentological criteria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in thin-sections, peels and polished slabs)。

在弗吕格尔(Flü gel, 2004)的《碳酸盐岩的微相: 分析, 解释和应用》中, “ 微相” 的定义是: “ 微相” 是指所有来自薄片、揭片、磨光面或岩石样品的沉积学和古生物学资料, 用这些资料可以对岩石进行描述和分类” (Microfacies is regarded as the total of all sedimentological and paleontological data which can be described and classified from thin sections, peels, polished slabs or rock samples.)

在弗吕格尔(Flü gel, 2010)的《碳酸盐岩的微相: 分析, 解释和应用》(第二版)中, “ 微相” 的定义与该书第一版弗吕格尔(Flü gel, 2004)的定义完全一样。

但是, 在马永生等的弗吕格尔(Flü gel, 2004, 2010)2部著作的中译本中, 在“ 微相” 的定义中, 却加了一句话, 即“ 微相一词已经是一个综合性的术语了” (The term of microfacies has been a comprehensive term)。

在《古地理学报》(英文版)2018年的来稿中, 有的作者竟把马永生等的这句话当作弗吕格尔(Flü gel, 2004, 2010)的“ 微相” 定义的原话而引用了。

5.4 笔者的意见

1)“ 显微镜下的岩石薄片中的岩石学和古生物学特征” 应是外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定义的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内容, 而“ 揭片、磨光面或岩石样品中的特征” 则是“ 微相” 定义的次要内容。其他的话, 例如“ 用这些资料可以对岩石进行分类” 则是可有可无的。至于马永生等译者的一句话“ 微相一词已经是一个综合性的术语了” , 应放在弗吕格尔(Flü gel, 2004, 2010)中译本中的译者序中为宜, 不宜放在弗吕格尔的“ 微相” 的定义中。

2)根据“ 微相” 定义中的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内容, 可以认为“ 微相” 这一术语从它一开始就是有问题的, 主要是它名不副实。它不是“ 相” , 因为它仅指岩石的微观特征, 未包括沉积环境, 它不合乎沉积相的定义。它也不是岩石, 而是岩石的微观特征。严格说来, “ 微相” 是碳酸盐岩的微观特征。

3)因此, 外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这个术语不宜再继续使用。

4)但是, 不少国内外沉积学家和相关的油气勘探和开发的专家现在仍然在使用“ 微相” 这个术语。

这一现象是从20世纪50— 60年代开始的碳酸盐岩岩石学的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和快速发展的历史中形成的。现在, 说“ 微相这个术语名不副实, 不宜再继续使用” , 对不少沉积学家和有关的专家来说, 可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 逆耳之言” 。笔者并不否定威尔逊(Wilson, 1975)和弗吕格尔(Flü gel, 1982, 2004, 2010)对碳酸盐岩岩石学发展的巨大贡献。马永生等把弗吕格尔(Flü gel, 2004, 2010)的著作翻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出版, 这对中国的广大读者也是一个重要贡献。在这里, 笔者主要是指出他们大力提倡和推广的“ 微相” 这个术语名不副实, 不宜再继续使用。

5)总之, 外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这个术语是在碳酸盐岩岩石学发展历史中出现的, 它是否不宜再继续使用下去, 这个问题还得通过广大地质学家的讨论和争鸣以及今后的地质实践逐步地解决。

6 2种不同定义的“ 微相”

综上2节所述, 可知在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学中, 有2种不同定义的“ 微相” 。一种是外国沉积学家于20世纪40年代根据显微镜下的岩石微观特征提出的 “ 微相” , 另一种是中国沉积学家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露头和钻井岩心的岩石宏观特征提出的“ 微相” 。中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兼有沉积环境和沉积岩的特征, 合乎沉积相的定义。外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仅包涵沉积岩的特征, 主要是碳酸盐岩的微观特征, 不包涵沉积环境, 不合乎沉积相的定义。

现在, 2种不同定义的“ 微相” 同时出现在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学中, 这确实是个严峻的问题。

笔者认为:

1)“ 微相” 是沉积相的一种, 它必须合乎沉积相的定义。这个原则是根本的。中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合乎沉积相的定义, 可以继续使用。而外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不合乎沉积相的定义, 不宜继续使用。

2)但是, 外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是否不宜继续使用的问题, 还得由中外广大地质学家讨论和争鸣以及今后的地质实践逐步地解决, 不可能马上解决。

3)中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也是有问题的, 主要是它的名称欠当。中国沉积学家提出的“ 微相” 大都是根据露头和钻井岩心的岩石宏观特征确定的, 并不“ 微” 。还有外国沉积学家在1940s就提出了“ 微相” 这个术语, 远早于中国沉积学家在1980s提出的“ 微相” 这个术语。因此, 中国沉积学家必须明白:“ 微相” 这个术语的命名优先权属于外国沉积学家, 中国沉积学家无权改变外国沉积学家提出的“ 微相” 的定义, 尽管中国沉积学家提出的“ 微相” 这个术语合乎沉积相的定义。

4)因此, 笔者建议, 中国沉积学家最好不要再使用“ 微相” 这个术语。可按我在本文“ 3.4” 中所说的办, 即: 在研究沉积相时, 在确定“ 微相” 的名称时, 在已经指明这个“ 微相” 的级别(即它本身是哪一级的相)和它的上级相的名称时, 假如不写出“ 微相” 这2个字, 仅写出它的核心名称, 并在此核心名称之后加上“ 沉积” 2个字, 即写成“ 主沟道沉积” 、“ 主沟堤沉积” 、“ 辫状河道沉积” 、“ 辫状沟堤沉积” 等(请参看表 2)。这样将更加简明。

这个建议是可行的, 也毫不降低中国沉积学家对沉积相的研究程度。

希望中国沉积学家能同意笔者的这个建议, 最好不再使用“ 微相” 这个术语, 不要卷入外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的纠纷。

7 “ 宏观相”

“ 宏观相” 这个术语很少为地质学家使用。

美国地质所(American Geological Institute, 1973)的《地质术语汇编》(Glossary of Geology)对这个术语的解释只有2个字, 即“ 相域” (facies tract)。

在费尔布里奇和布儒瓦(Fairbridge and Bourgieois, 1978)的《沉积学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 Sedimentology)中, 没有“ 宏观相” 这个术语。

《英汉地质词典》编辑组(1983)的《英汉地质词典》把“ macrofacies” 译为“ 大岩相” 和“ 相域” 。

笔者不赞赏“ 相域” 这个术语, 不同意“ 大岩相” 这个术语。

其实, “ 宏观相就是沉积岩的宏观特征” 。它是和“ 微相” 对立的或对应的一个术语。它不符合沉积相的定义, 它不是相。因此, “ 宏观相” 这个术语不应再继续使用。

8 “ 岩相”

“ 岩相” (lithofacies)这个术语在中国的沉积岩石学、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学中, 广为使用。但人们对这一术语的定义的认识却很不一致。

在美国地质所(American Geological Institute, 1973)的《地质术语汇编》中, 关于“ 岩相” 这一术语有4种定义:

在这4种定义中, 其中的1个定义是穆尔(Moore, 1949)的定义: “ 岩相这个术语是指在普通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的全部岩性特征(包括物理的和生物的特征)” (A term(lithofacies)used by Moore(1949)to signify any particular kind of sedimentary rock or distinguishable rock record formed under comm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deposition, …… and represented by the sum total of the lithologic characteristics(including both physical and biologic characters)of the rock)。

其实, 在穆尔(Moor, 1949)的文章的结论中, 已经总结出了更加明确的“ 岩相” 的定义, “ 任何沉积环境中的岩石记录, 包括物理的和有机的特征, 都可以称作岩相。” (The rock record of any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including both physical and organic characters, is designated by the term“ lithofacies.” )

笔者同意穆尔(Moor, 1949)的“ 岩相” 的定义。

在地质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地球科学大辞典》的基础学科卷中, “ 岩相” 的定义是: 岩相(lithofacies)指沉积岩相。为反映一定沉积环境的岩性特征, 包括所有物理的、化学的(矿物和岩石的)及生物的特征。如在古生代海相地层中反映浅海环境的海绿石砂岩相等。

笔者同意《地质科学大辞典》(2006)中的“ 岩相” 的定义。

在沉积岩石学中和沉积学中, 不是在其他地质学的学科中, “ 岩相” 就是“ 沉积岩的相” , 即“ 沉积相” 。“ 岩相” 、“ 相” 和“ 沉积相” 是同义的术语。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因此, “ 岩相” 这个术语可继续使用下去。

但是, 仅仅是沉积岩或沉积岩的特征而没有沉积环境, 则不是“ 岩相” 。因此, 绝对不能把岩石或岩石类型称作“ 岩相” 。

笔者长期从事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教学和研究, 一直把“ 岩相” 当作“ 沉积相” 。

到现在为止, 我还不知道谁是第一个把岩石或岩石类型当作“ 岩相” 的人。

9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一些沉积学家对沉积相的一些术语的定义, 即“ 相” 、“ 沉积相” 、“ 岩相” 、2种“ 微相” 、“ 宏观相” 、“ 亚相” 等术语的定义, 是有不同学术观点的和有争议的, 而且有的争议还是是与非的争议。

毛泽东(1937)说:“ 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 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 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 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 经过实践的检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 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

毛泽东(1957)又说:“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 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 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 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 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笔者遵循“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 (毛泽东, 1937, 1957)的方针, 撰写此文, 抛砖引玉, 希此文能引起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关注, 并能撰写文章和参与这些问题的讨论和争鸣, 争取取得一些共识和逐步地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促进沉积学和古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贯彻“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 的方针, 应遵守以下几条规则: (1)要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主张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要观点明确, 以便讨论和争鸣。但如果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是不对的话, 要敢于修正错误。(2)要言之有据, 要以理服人。(3)还要言之有礼, 即对持不同观点的作者要有礼貌, 不说刻薄的话, 不伤害对方的人品。(4)要有耐心, 因为学术上的一些是非问题通常很难通过一两次学术讨论和争鸣就能解决, 最终要靠地质实践解决。

笔者愿以此几条规则和参与这些问题学术讨论及争鸣的中外广大的读者和作者共勉之。

10 结语

1)关于相的定义。在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学中, 什么是“ 相” ?一向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笔者给相下的定义是: ①沉积岩不是“ 相” 。②沉积环境也不是“ 相” 。③沉积岩和沉积环境的综合才是“ 相” , “ 相” 是“ 沉积相” 的简称。④沉积岩是在沉积环境中形成的。⑤沉积岩的特征可以反映其形成时的沉积环境。这个定义是鲁欣(Р у х и н , 1953)、北京石油学院矿物岩石教研室(1961)华东石油学院岩矿教研室(1984)冯增昭(1994)4本沉积岩石学教科书中的沉积相定义的继承和发展。

2)关于相的分类。在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学中, 沉积岩是多种多样的, 沉积环境也是多种多样的, 相(即沉积相)更是多种多样的。“ 海相” 、“ 陆相” 和“ 海陆过渡相” 是沉积相的3个1级相。它们还可细分出更加多种多样的和多级别的相, 如2级相、3级相、4级相、5级相等。这些各级别的相的名称更是多种多样的, 而且不同的沉积学家对各级沉积相的确定和命名可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各级相都应遵守的, 即它们都应包涵沉积环境和沉积岩或沉积岩的特征。

3)关于“ 岩相” (lithofacies)。在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学中, “ 岩相” 就是“ 沉积岩的相” , 就是“ 沉积相” 。“ 岩相” 和“ 相” 都是“ 沉积相” 的简称。“ 岩相” 、“ 相” 和“ 沉积相” 是同义的术语。

但是, 岩石或岩石类型绝对不是“ 岩相” 。

4)关于“ 微相” (microfacies)。现在, 在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学中, 有2种定义完全不同的“ 微相” 。这确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一种是外国沉积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根据显微镜下的岩石微观特征提出的 “ 微相” , 另一种是中国沉积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根据露头和钻井岩心的岩石宏观特征提出的“ 微相” 。

中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 兼涵沉积环境和沉积岩的特征, 合乎沉积相的定义。外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仅涵岩石的微观特征, 不涵沉积环境, 不符合沉积相的定义。但外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命名在先, 中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的命名在后。

外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不符合沉积相的定义, 不宜继续使用。但这个问题应由广大的中外地质学家讨论和今后的地质实践解决, 很难马上解决。

中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尽管符合沉积相的定义, 却是有问题的, 主要是它的名称欠当, 大多数的“ 微相” 并不“ 微” , 而且命名晚于外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因此, 笔者建议中国沉积学家最好不要再使用“ 微相” 这个术语, 不要卷入外国沉积学家的“ 微相” 的纠纷。

5)关于“ 宏观相” (macrofacies)。一些沉积学家所说的“ 宏观相” , 实际上是指岩石的一些宏观特征, 并不是“ 相” , 也不是岩石。因此“ 宏观相” 这一个术语不宜再继续使用。

6)关于“ 亚相” (subfacies)。“ 亚相” 也可称次级相(suborder facies)。“ 亚相” 或“ 次级相” 是一个泛指的相术语, 大多数的相都可以有它们的次级相, 即亚相。因此, “ 亚相” 这一术语并不限于某些特定级别的相。其实, 在研究沉积相时, 不用“ 亚相” 这个术语, 仅用它的核心名称, 也许更简明些。但应指出它是哪级相的亚相。

7)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在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学中, 什么是“ 相” 、“ 沉积相” 、“ 岩相” 、“ 微相” 、“ 宏观相” 、“ 亚相” 等, 一向是有争议的。这些争议不仅是不同学术观点的问题, 有的还是科学上的是与非的问题。因此, 把这些术语的定义讲明白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遵循“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 的方针, 写出此文, 并建议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和争鸣。不唯名, 名家说的不一定是100% 地正确。要唯实, 要实事求是。既要坚持真理, 也敢于修正错误。让自由的学术讨论与争鸣和地质实践逐步地解决这些问题。

致谢 感谢《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的编辑同志郑秀娟、李新坡、张西娟、王媛、刘敏等, 他们认真地审阅本文的中文稿和英文稿, 并提出许多珍贵的建议和改正意见。王媛同志更对本文的英文稿作了认真的修正和润色。还要感谢吴晓鸣同志和杨芸嘉同志对本文的中文稿和英文稿的反复20多次的打字工作。感谢责任编辑郑秀娟博士对本文的认真的编辑加工工作。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作者是很难完成本文的定稿工作的。

感谢南京大学的林春明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钟大康教授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邵龙义教授, 他们对本文的一些学术观点和内容均提出了许多建议和修正意见。

感谢爱尔兰的Ian D.Somerville教授、美国的G.Shanmugam教授、印度的Santanu Banerjee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的吴亚生研究员评审了本文的英文稿, 还感谢西南石油大学的陈景山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杜远生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于兴河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的吴亚生研究员评审了本文的中文稿。他们的评审意见极大地促进了本文英文稿和中文稿的补充、修正和精炼。他们的评审意见实际上是本文在公开发表前经受了一次“ 双百方针” 的严峻考验, 锤炼了本文, 提高了本文的学术质量。太感谢他们了!

(责任编辑 郑秀娟)

参考文献
[1] 埃里克·弗吕格尔. 2004;马永生, 主译. 2006. 碳酸盐岩微相: 分析、解释及应用.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882.
[Flügel E. 2004. Ma Y S(translated). 2006. Microfacies of Carbonate Rocks: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882] [文内引用:6]
[2] 埃里克·弗吕格尔. 2010;马永生, 刘波, 郭荣涛, 等, 译. 2016. 碳酸盐岩微相: 分析, 解释及应用(第二版).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832.
[Flügel E. 2010. Ma Y S, Liu B, Guo R T et al. (translated). 2016. Microfacies of Carbonate Rocks: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Second Edition.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832] [文内引用:2]
[3] 北京石油学院矿物岩石教研室. 1961. 沉积岩石学. 北京: 中国工业出版社, 1-263.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Section of Beijing Petroleum Institute. 1961. Sedimentary Petrology. Beijing: China Industry Press, 1-263] [文内引用:5]
[4] 地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 2016. 地球科学大辞典, 基础学科卷.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1173.
[Editorial Committee of A Dictionary of Earth Sciences. 2016. A Dictionary of Earth Sciences, Basic Disciplines Volume.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1173] [文内引用:2]
[5] 冯增昭. 1994. 沉积岩石学(第二版).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册, 1-326.
[Feng Z Z. 1994. Sedimentary Petrology(Second Edition) .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1-326] [文内引用:5]
[6] 冯增昭. 2017. 主编的话: 岩石不是微相. 古地理学报, 19(5): Ⅱ.
[Feng Z Z. 2017. Words of the Editor-in-Chief: Rocks don’t be microfacies.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9(5), Ⅱ] [文内引用:1]
[7] 冯增昭. 2018. 主编的话: 岩石不是岩相. 古地理学报, 20(3): 452.
[Feng Z Z. 2018. Words of the Editor-in-Chief: Rocks don’t be lithofacies.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20(3), 452] [文内引用:1]
[8] 何幼斌, 王文广. 2007. 沉积岩与沉积相.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290.
[He Y B, Wang W G. 2007. Sedimentary rocks and sedimentary facies .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1-290] [文内引用:1]
[9] 华东石油学院岩矿教研室. 1982. 沉积岩石学(下册).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256.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Section of East China Petroleum Institute. 1982. Sedimentary Petrology, Volume 2 .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1-256] [文内引用:10]
[10] 侯恩刚, 高金汉, 王训练, 王根厚, 胡歆睿, 马占川. 2014. 西藏改则热那错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与沉积环境. 古地理学报, 16(3): 347-358.
[Hou E G, Gao J H, Wang X L, Wang G H, Hu X R, Ma Z C. 2014. Carbonate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Upper Triassic Riganpeicuo Formation at Renacuo area, Gaize, Tibet.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6(3): 347-358] [文内引用:1]
[11] 刘大卫, 纪友亮, 高崇龙, 靳军, 杨召, 段小兵, 桓芝俊, 罗妮娜. 2018. 砾质辫状河型冲扇沉积微相及沉积模式: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现代白杨河冲积扇为例. 古地理学报, 20(3): 435-451.
[Liu D W, Ji Y L, Gao C L, Jin J, Ynag Z, Duan X B, Huan Z J, Luo N N. 2018. Microfacies and sedimentary models of gravelly braided-river alluvial fan: A case study of modern Baiyanghe-river allurial fan in northwest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20(3): 435-451] [文内引用:1]
[12] 鲁欣著. 1953. 张介涛, , 译. 1955. 沉积岩石学原理(中册).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174.
[Pyxhh Л. Б. 1953, Zhang J T, et al. (Translated) 1955. Principles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 Volume 2.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174] [文内引用:5]
[13] 毛泽东. 1937. 实践论. 见: 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1966年7月横排本).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59-273.
[Mao T T. 1937. On practice. In: Selected Works of Mao Tse-Tung, Volume 1.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95-309] [文内引用:2]
[14] 毛泽东. 1957. 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见: 毛泽东选集, 第5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363-402.
[Mao T T. 1957. On the correct hand ling of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In: Selected Works of Mao Tse-Tung, Volume 5.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384-421] [文内引用:2]
[15] 席胜利, 熊鹰, 刘显阳, 雷晶超, 刘明洁, 刘灵, 刘耘, 文汇博, 谭秀成. 2017.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马五盐下沉积环境与海平面变化. 古地理学报, 19(5): 773-790.
[Xi S L, Xiong Y, Liu X Y, Lei J C, Liu M J, Liu L, Liu Y, Wen H B, Tan X C. 2017.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sea level change of the subsalt interval of Member 5 of Ordovicain Majiagou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9(5): 773-790] [文内引用:1]
[16] 威尔逊J L . 1975;冯增昭, 等, 译. 1981. 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相.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365.
[Wilson J L. 1975. Feng Z Z, et al. (translated). Carbonate Facies in Geologic History.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365] [文内引用:13]
[17] 英汉地质词典编辑组. 1983. 英汉地质词典.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1142.
[Editorial Group of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Geology. 1983.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Geology.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1142] [文内引用:1]
[18] 张纪易. 1980. 克拉玛依洪积扇粗碎屑储集体. 新疆石油地质, (1): 33-53.
[Zhang J Y. 1980. Coarse clastic alluvial fan and reservoir in Xinjiang, China.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1): 33-53] [文内引用:6]
[19] 张纪易. 1985. 粗碎屑洪积扇的某些特征和微相划分. 沉积学报, 3(3): 75-85.
[Zhang J Y. 1985. Some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facies subdivision of coarse clastic alluvial fans.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3(3): 75-85] [文内引用:6]
[20] 赵澄林, 刘孟慧. 1984. 湖底扇模式及其在油气预测中的应用.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 (4): 323-334.
[Zhao C L, Liu M H. 1984. Facies model of the sublake-fa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Journal of East China Petroleum Institute, (4): 323-334] [文内引用:5]
[21] American Geological Institute. 1973. Glossary of Geology. Washington, D. C. , American Geological Institute: 1-805. [文内引用:3]
[22] Brown J S. 1943. Suggested use of the word microfacies. Economic Geology, 38: 325. [文内引用:1]
[23] Fairbridge R W, Bourgeois J. 1978. The Encyclopedia of Sedimentology. Dowden, Hutchingson & Ross Inc. ,1-901. [文内引用:2]
[24] Flügel E. Translated by K. Christenson. 1982. Microfacies Analysis of Limestone. Springe-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 1-633. [文内引用:2]
[25] Flügel E. 2004. Microfacies of Carbonate Rocks: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Springe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 1-976. [文内引用:3]
[26] Flügel E. 2010. Microfacies of Carbonate Rocks: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Second Edition. Springer Heidelberg Dordrecht London New York: 1-984. [文内引用:6]
[27] Moore R C. 1949. Meaning of facies. In: Longwell C R(ed). Sedimentary Facies in Geologic History.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Memoir, 39: 1-34. [文内引用:6]
[28] Wilson J L. 1975. Carbonate Facies in Geologic History.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lberg New York: 1-471. [文内引用:1]
[29] Cuvillier J. 1952. Le notion de “microfacies”et ses applications. Ⅷ Congreso Nazionale di Metano e Petroleo, sect, 1: 1-7. [文内引用:1]
[30] Gressly A. 1838. Observations géologiques sur le Jura soleurois Nouveaux mémoires de la Société Helvetique des Sciences Naturelles. Neuchatel, 2349. [文内引用:2]
[31] 陈蓉, 王峰, 李勇. 2016.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缓坡带新近系河流相层序发育特征及沉积充填演化. 古地理学报, 18(6): 976-985.
[Chen R, Wang F, Li Y. 2016.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ry filling evolution of fluvial facies of the Neogene of gentle slope belt in Huanghua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8(6): 976-985] [文内引用:1]
以下25篇文章引自《古地理学报》2014—2018年刊出的文章。 这些文章系统地阐述了“相”、“亚相”和“微相”, 对进一步了解中国沉积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亚相”和“微相”的定义, 尤其是“微相”的定义及其进展情况, 可能有所帮助。 [文内引用:1]
[32] 陈耀飞, 高金汉, 王根厚, 黄宇飞, 孙霄飞, 王忠宝. 2016. 西藏荣玛地区尼俄玛山下二叠统曲地组沉积特征. 古地理学报, 18(1): 49-63.
[Chen Y F, Gao J H, Wang G H, Huang Y F, Sun X F, Wang Z B. 2016.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er Permian Qudi Formation of Ni’ema Mountain in Rongma area, Tibet.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8(1): 49-63] [文内引用:1]
[33] 杜江民, 张小莉, 张帆, 王兴志, 冯明友, 罗川又, 聂万才. 2015. 川中龙岗地区下侏罗统大安寨段沉积相分析及有利储集层预测. 古地理学报, 17(4): 493-502.
[Du J M, Zhang X L, Zhang F, Wang X Z, Feng M Y, Luo C Y, Nie W C. 2015. Sedimentary facies and reservoir prediction of the Lower Jurassic Da’anzhai Member, Longgang area, central Sichuan Basi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7(4): 493-502] [文内引用:1]
[34] 贾浪波, 纪友亮, 钟大康, 严锐涛, 刘君龙, 米立军, 易震, 余加松, 张鹏程. 2017. 珠江口盆地L凹陷裂陷期始新统文昌组沉积充填模式. 古地理学报, 19(3): 525-540.
[Jia L B, Ji Y L, Zhong D K, Yan R T, Liu J L, Mi L J, Yi Z, Yu J S, Zhang P C. 2017. Depositional filling model of the Eocene Wenchang Formation in rift stage of L sag,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9(3): 525-540] [文内引用:1]
[35] 金民东, 谭秀成, 李凌, 曾伟, 连承波, 罗冰, 山述娇, 周涛. 2015. 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特征及分布规律. 古地理学报, 17(3): 347-357.
[Jin M D, Tan X C, Li L, Zeng W, Lian C B, Luo B, Shan S J, Zhou T. 2015.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grain bank of the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Moxi-Gaoshiti area, Sichuan Basi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7(3): 347-357] [文内引用:1]
[36] 雷卞军, 李跃刚, 李浮萍, 赵忠军, 朱亚军, 张志刚, 徐隆博. 2015.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中部水平井开发区盒8段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 古地理学报, 17(1): 91-105.
[Lei B J, Li Y G, Li F P, Zhao Z J, Zhu Y J, Zhang Z G, Xu L B. 2015.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and sand body distribution of the Member 8 of Xiashihezi Formation in horizontal well zone, central Sulige area, Ordos Basi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7(1): 91-105] [文内引用:1]
[37] 李丹, 杨香华, 常吟善, 刘浩冉, 许晓鸣, 朱光辉. 2014. 澳大利亚北卡纳封盆地中上三叠统Mungaroo三角洲陆源有机质分布特征. 古地理学报, 16(2): 193-204.
[Li D, Yang X H, Chang Y S, Liu H R, Xu X M, Zhu G H. 2014. Distribution of the Upper Triassic terrigenous organic matter in Mungaroo delta of North Carnarvon Basin, Australia.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6(2): 193-204] [文内引用:1]
[38] 李强, 张革, 孙效东, 吴根耀, 刘赫, 李春柏, 王金奎, 刘绍军, 高庚, 朱德丰. 2014. 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下白垩统铜钵庙组沉积特征和构造—古地理意义. 古地理学报, 16(6): 897-906.
[Li Q, Zhang G, Sun X D, Wu G Y, Liu H, Li C B, Wang J K, Liu S J, Gao G, Zhu D F. 2014. 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its tectono-palaeogeographic significance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Tongbomiao Formation in Tanan sag, Tamtsag Basin, Mongolia.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6(6): 897-906] [文内引用:1]
[39] 李雄. 2016. 鄂西—渝东晚二叠世长兴期古地理格局及生物礁展布的再认识. 古地理学报, 18(2): 197-206.
[Li X. 2016. Recognition of palaeogeographical pattern and organic reef distribution in the Late Permina Changhsingian in western Hubei and eastern Chongqing.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8(2): 197-206] [文内引用:1]
[40] 梁兵, 刘宏宇. 2014. 安徽阜阳地区沉积盆地演化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地质要素构成. 古地理学报, 16(2): 179-192.
[Liang B, Liu H Y. 2014. Sedimentary basin evolution and geological elements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 in Fuyang area, Anhui Province.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6(2): 179-192] [文内引用:1]
[41] 孟昊, 钟大康, 李超, 周军良, 秦刚, 刘云龙, 刘珂茹. 2016. 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中25-1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沉积相及演化. 古地理学报, 18(2): 161-172.
[Meng H, Zhong D K, Li C, Zhou J L, Qin G, Liu Y L, Liu K R. 2016. Sedimentary facies and evolution of the Member 2 of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 of BZ25-1 Oilfield in Bozhong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8(2): 161-172] [文内引用:1]
[42] 邱余波, 伊海生, 王果, 张占峰, 刘俊平, 蒋宏, 罗星刚, 杜默, 张磊. 2014. 伊犁盆地洪海沟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段沉积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古地理学报, 16(4): 537-547.
[Qiu Y B, Yi H S, Wang G, Zhang Z F, Liu J P, Jiang H, Luo X G, Du M, Zhang L. 2014.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pper Member of Middle Jurassic Xishanyao Form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uranium deposits in Honghaigou area of Ili Basi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6(4): 537-547] [文内引用:1]
[43] 屈海洲, 孙尧斌, 张云峰, 潘文庆, 张正红, 袁萍, 范坤宇, 钟治奇. 2017.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格架内组构选择性孔隙分布特征: 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台地边缘相为例. 古地理学报, 19(5): 879-891.
[Qu H Z, Sun Y B, Zhang Y F, Pan W Q, Zhang Z H, Yuan P, Fan K Y, Zhong Z Q. 2017. Characteristics of fabric selective pore distribution in carbonate sequence stratigraphy framework: A case study from platform margin facies of the Upper Ordovician Lianglitage Formation in Tazhong area, Tarim Basi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9(5): 879-891] [文内引用:1]
[44] 任影, 钟大康, 高崇龙, 党录瑞, 彭平, 陈卫东, 毛亚坤, 胡小林. 2015. 川东及其周缘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沉积相. 古地理学报, 17(3): 335-346.
[Ren Y, Zhong D K, Dang L R, Peng P, Chen W D, Mao Y K, Hu X L. 2015.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Lower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7(3): 335-346] [文内引用:1]
[45] 施开兰, 陈芳文, 段卓, 罗思聪, 苏承鹏, 马腾, 唐浩, 谭秀成. 2015. 重庆北碚和平水库剖面下侏罗统大安寨段湖相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及沉积环境. 古地理学报, 17(2): 198-212.
[Shi K L, Chen F W, Duan Z, Luo S C, Su C P, Ma T, Tang H, Tan C X. 2015. Lacustrine carbonate rock type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f the Lower Jurassic Da’anzhai Member of Heping Reservoir section in Beibei area, Chongqing.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7(2): 198-212] [文内引用:1]
[46] 施振生, 王志宏, 郝翠果, 郭长敏, 莫午零. 2015.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沉积相. 古地理学报, 17(6): 771-786.
[Shi Z S, Wang Z H, Hao C G, Guo C M, Mo W L. 2015.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Lower Triassic Ma’anta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7(6): 771-786] [文内引用:1]
[47] 宋慧波, 李亚南, 于振峰, 刘顺喜, 胡斌, 李紫源. 2018. 山西泌水盆地东北部太原组沉积序列及环境演化. 古地理学报, 20(4): 623-636.
[Song H B, Li Y N, Yu Z F, Liu S X, Hu B, Li Z Y. 2018. Sedimentary succession and environment evolution of the Taiyuan Formation in northeastern Qinshui Basin, Shanxi Province.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20(4): 623-636] [文内引用:1]
[48] 孙佳珺, 辛仁臣, 梁江平, 谢莲美. 2014. 松辽盆地西斜坡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二段及三段底部四级层序格架下沉积微相分布. 古地理学报, 16(4): 461-471.
[Sun J J, Xin R C, Liang J P, Xie L M. 2014.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distribution under the 4th-order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Member 2 and lower Member 3 of Upper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west slope of Songliao Basi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6(4): 461-471] [文内引用:1]
[49] 王俊, 鲍志东, 王云龙, 华松涛, 杨益春, 何陵沅, 王晓涛, 张云逸. 2017. 松辽盆地南部乾安地区上白垩统青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 古地理学报, 19(2): 327-340.
[Wang J, Bao Z D, Wang Y L, Hua S T, Yang Y C, He L Y, Wang X T, Zhang Y Y. 2017.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mber 3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 of Upper Cretaceous in Qian’an area, south Songliao Basi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9(2): 327-340] [文内引用:1]
[50] 王帅, 邵龙义, 孙钦平, 张云鹤, 史鸣剑, 孙斌, 鲁静. 2018. 内蒙古二连盆地巴彦宝力格煤田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作用. 古地理学报, 20(2): 325-336.
[Wang S, Shao L Y, Sun Q P, Zhang Y H, Shi M J, Sun B, Lu J. 2018. Sequence-palaeogeography and coal accumulation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Saihantala Formation in the Bayanbaolige Coalfield, Erlian Basin,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20(2): 325-336] [文内引用:1]
[51] 姚尧, 梅朝佳. 2017. 陆相层序的“非常规”体系域构成: 层序地层学的一个重要进展. 古地理学报, 19(3): 513-524.
[Yao Y, Mei C J. 2017. The composition of “unconventional”system tracts within the continental sequence: An important advancement 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9(3): 513-524] [文内引用:1]
[52] 于洲, 丁振纯, 孙六一, 马占荣, 吴兴宁, 董岩. 2015.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五4亚段沉积演化及岩相古地理. 古地理学报, 17(6): 787-796.
[Yu Z, Ding Z C, Sun L Y, Ma Z R, Wu X N, Dong Y. 2015. Sedimentary evolution and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of the 4th sub-member of Member 5 of Mjiagou Formation in Ordovician of central and eastern Ordos Basi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7(6): 787-796] [文内引用:1]
[53] 袁静, 董道涛, 宋璠, 梁绘媛, 梁兵, 李鹤永, 马英俊. 2016.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古近系戴南组一段沉积格局与时空演化. 古地理学报, 18(2): 147-160.
[Yuan J, Dong D T, Song F, Liang H Y, Liang B, Li H Y, Ma Y J. 2016. Sedimentary patterns and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Member 1 of Paleogene Dainan Formation in deep sag of Gaoyou sag, Subei Basi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8(2): 147-160] [文内引用:1]
[54] 章新文, 王优先, 王根林, 朱颜, 罗曦, 陈希敏, 贾艳雨. 2015. 河南省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古近系核桃园组湖相页岩油储集层特征. 古地理学报, 17(1): 107-118.
[Zhang X W, Wang Y X, Wang G L, Zhu Y, Luo X, Chen X M, Jia Y Y. 2015.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lacustrine shale oil of the Paleogene Hetaoyuan Formation in Biyang sag of Nanxiang Basin, Henan Province.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7(1): 107-118] [文内引用:1]
[55] 邹妞妞, 张大权, 史基安, 蒋欢, 鲁新川, 张顺存. 2016. 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沉积特征及演化. 古地理学报, 18(6): 951-960.
[Zhou N N, Zhang D Q, Shi J A, Jiang H, Lu X C, Zhang S C. 2016.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Middle Jurassic Toutunhe Formation in Shinan area of Junggar Basi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18(6): 951-960]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