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胡笙,男,1994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储集层地质学方面研究。E-mail: oldmoonsheng@163.com。
基于露头、钻井岩心和测录井资料,采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将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梁山组+栖霞组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解剖,识别出梁山组底界面( Ⅰ型)、栖一段与栖二段界面( Ⅱ型)和栖霞组与茅口组界面( Ⅰ型) 3个三级层序界面,将中二叠统栖霞阶划分为 2个三级层序: 下部的 SQ1层序对应梁山组+栖一段,上部的 SQ2层序对应栖二段。通过栖霞阶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发现栖霞阶地层存在“底超顶削”的充填规律,统计并绘制 SQ1与 SQ2层序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对研究区栖霞阶 SQ1初期和 SQ2期构造—古地理格局进行了恢复,在明确 SQ2期为栖霞阶主要成滩期的基础上,结合岩溶发育单元及白云岩展布特征,讨论栖霞阶油气储集意义。结果表明:区内栖霞阶存在北西、北东向隆坳分异,汉南隆起、川北隆起、北缘隆起与广元—旺苍凹陷始终控制了区内沉积格局,指出广元—旺苍海槽雏形始于二叠系栖霞阶。研究区岩溶白云岩孔洞型储集层区与环广元—旺苍凹陷周缘的灰岩岩溶型储集层区为有利的勘探区。
About the first author: Hu Sheng,born in 1994,is a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reservoir geology. E-mail: oldmoonsheng@163.com.
Based on outcrops, drilling, cores, and logging data, the Liangshan Formation and Qixia Forma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region are analyzed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Three third-order sequence boundaries are identified, including the basal boundary of Liangshan Formation (type Ⅰ), the boundary between Qi 1 Member and Qi 2 Member (type Ⅱ), and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Qixia Formation and the Maokou Formation (type Ⅰ). The Middle Permian Qixia Stage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wo third-order sequences (from base to top: SQ1 and SQ2). The SQ1 sequence corresponds to the Liangshan Formation and the Qi 1 Member, and the SQ2 sequence corresponds to the Qi 2 Member. Based on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reconstruction of the Qixia Stage, the sedimentary filling pattern of the “onlapping at the base and truncation at the top” is discovered. The contour maps of SQ1 and SQ2 sequence stratigraphic thickness are calculated and plotted. Combined with the stratigraphic filling pattern, the tectonic-palaeogeographical framework of the early SQ1 and SQ2 phases of the Qixia Stage, their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s discussed. At the Qixia Stage,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uplift and depression occurs in the northwest and northeast trends. The Hannan uplift, the northern Sichuan uplift, the northern margin uplift and the Guangyuan-Wangcang sag have controlled the sedimentary pattern in the study area. It is indicated that prototype of the Guangyuan-Wangcang Trough began in the Middle Permian Qixia Stage. In the study area, the karst cave-type dolostone reservoir and the karst-type limestone reservoir around the Guangyuan-Wangcang sag rim are favorable exploration areas.
准确的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不仅有利于厘清盆地内地层充填过程与古地理格局, 也有助于研究有利储集相带的叠置迁移规律与分布(范昱, 2011)。然而, 限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简称“ 川西北” )二叠系埋深大、钻孔及取心资料少, 不同学者选取资料侧重点的不同, 使得二叠系栖霞阶层序地层的划分尚存在较大争议。目前主要存在以下3类划分方案(图 1): (1)将栖霞阶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魏国齐等, 2011; 张运波, 2011; 苏旺等, 2016; 关新等, 2018; 黎荣等, 2019), 其中魏国齐等(2011)和黎荣等(2019)认为梁山组为低位体系域(LST), 栖一段中下部为海侵体系域(TST), 栖一段上部及栖二段构成高位体系域(HST), 张运波(2011)认为梁山组至栖一段中部为TST, 栖一段中部至栖二段构成HST, 也有学者认为栖一段底部至中部为TST, 栖一段中上部至栖二段构成HST(苏旺等, 2016; 关新等, 2018); (2)把栖霞阶栖霞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 每个三级层序均由TST和HST构成, 而没有考虑梁山组的归属问题(胡明毅等, 2010; 吴联钱等, 2010; 郑超等, 2018); (3)把栖霞阶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 每个三级层序同样由TST和HST构成, 并将梁山组划为第1个三级层序TST的一部分(王成善等, 1999; 马永生等, 2009; 黄涵宇等, 2017)。以上3种划分方案的差异性主要在于: (1)栖霞阶可划分为几个三级层序; (2)栖霞组三级层序的划分是否考虑梁山组; (3)梁山组为何种体系域沉积。
综合对比分析前人划分方案的原理及差异性, 大致找出如下原因: (1)研究区范围。前人研究区范围各不相同, 且大都从板块(华南板块)、盆地(四川盆地)级别出发, 就川西北而言, 刻画不够精细。(2)梁山组归属问题。前人对梁山组属于何种体系域沉积存在争议, 并未在梁山组与栖霞组的沉积接触关系上达成共识。(3)关于栖霞组内部三级层序界面的识别。学者多把栖霞组内部岩性岩相转换界面作为体系域界面和层序界面, 由于研究区栖霞组内部岩性岩相转换界面具有多种组合类型, 致使前人层序划分方案存在差异, 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近年来, 随着川西北地区钻探、取心资料以及露头工作的深入, 为重新认识二叠系栖霞阶层序地层和古地理格局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尤其是本次研究对区域钻井和地表露头剖面栖霞组内幕暴露面的发现, 以及对地表自然伽马的高精度测量(测量间距0.2im), 并基于伽马曲线与露头岩性的匹配关系, 建立了露头与钻井剖面地层对比的桥梁, 为研究区栖霞阶准确的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可能。鉴于此, 作者基于钻孔取心、测录井资料和露头精细观察描述, 在层序界面识别和层序划分的基础上, 建立层序地层充填格架, 明确地层充填过程, 进而探讨其构造— 古地理格局和油气储集意义。
四川盆地处于扬子台地西北缘, 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川西山前凹陷带、龙门山皱褶带以及米仓山构造带的过渡区, 包括广元、剑阁、旺苍、苍溪等地, 总面积约5000ikm2(图 2-A)。
石炭纪末期, 云南运动导致川西北地区地层存在普遍的暴露剥蚀, 二叠系沉积前古地理格局转变为局部地貌隆坳起伏的缓坡环境(宋文海, 1987)。随后, 栖霞阶初期广泛的海侵使二叠系覆盖在石炭系、泥盆系、志留系等不同时代地层的不整合面之上(陈宗清, 2007)。中二叠统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梁山组、栖霞组和茅口组(图 2-B)。栖霞阶梁山组(厚2~22im)为一套海侵初期滨岸— 沼泽相砂泥岩夹煤层沉积(魏国齐等, 2011; 赵宗举等, 2012; 黄涵宇等, 2017); 受后期持续海侵的影响, 栖霞组(厚70~140im)演变为一套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 下部主要发育泥晶灰岩、粒泥灰岩, 局地可见斑状、纹层状云质灰岩, 栖霞组中上部为中二叠统最重要的成滩期, 以泥粒岩、颗粒岩等相对高能沉积物为特征(田景春等, 2014; 胡安平等, 2018)。栖霞阶末期, 相对海平面下降, 导致栖二段颗粒滩大面积暴露地表, 遭受大气淡水淋滤溶蚀(王海真等, 2013; Xiao et al., 2018)。茅口初期, 相对海平面上升, 沉积了茅一段典型的眼球状石灰岩(也称之为瘤状灰岩、灰岩— 泥灰岩韵律等), 该岩性可作为露头剖面栖霞组与茅口组分界的典型岩石学证据(苏成鹏, 2017; 罗进雄等, 2019; Su et al., 2020)。
基于露头及钻井剖面的宏微观岩石学、自然伽马和成像测井资料, 将研究区栖霞阶梁山组+栖霞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解剖, 识别出梁山组底界面(Ⅰ 型)、栖一段与栖二段界面(Ⅱ 型)和栖霞组与茅口组界面(Ⅰ 型)3个三级层序界面。
至于梁山组和栖霞组界线, 本次研究赞同其并非三级层序界面(王成善等, 1999; 赵宗举等, 2012; 黄涵宇等, 2017)。从旋回地层的角度来看, 区内梁山组底界面是进入中二叠世一次新的“ 海侵— 海退” 旋回的开始。梁山组滨岸碎屑沉积向上过渡为栖霞组底部的一套开阔台地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的混合沉积, 为连续海侵过程(TST)的产物, 如旺苍正源剖面梁山组滨岸砂坝夹滨岸沼泽向上逐渐过渡为栖霞组底部含生屑钙质石英粉— 细砂岩的混合沉积(图 3)。据此认为, 梁山组与上覆栖霞组的界面并非三级层序界面。
二叠系栖霞阶梁山组与下伏地层界面为加里东— 海西构造运动形成的不整合界面, 是典型的Ⅰ 型层序界面(黎荣等, 2019)。区内该界面之上为梁山组, 主要为一套滨岸沼泽、潟湖沉积, 偶见滨岸砂坝沉积, 岩性主要为泥页岩夹煤层(图 4-A, 4-B), 较纯的砂岩偶有发育, 如上述正源剖面(图 3-C), 泥页岩在GR曲线往往呈现锯齿状高值, 而较纯的石英砂岩GR曲线则多为锯齿状或箱状低值(图 5-A), 成像测井上, 泥页岩电阻率较低, 显示为暗色薄层条带状, 砂岩电阻率较高, 显示为亮色条带状(图 6-A); 界面之下地层岩性特征差异较大, 主要包括石炭系、泥盆系的灰岩或云岩和志留系泥页岩, 何家梁剖面梁山组界面之下为石炭系颗粒灰岩(图 4-C), 志留系泥页岩富含放射性元素Th、K和U, GR曲线往往呈现锯齿状高值(图 5-A), 石炭系和泥盆系的灰岩、云岩由于所含黏土和有机质含量较低, GR曲线则多为锯齿状或箱状低值(图 5-A), 成像测井上, 志留系泥页岩电阻率较低, 显示为暗色薄层条带状, 石炭系和泥盆系的灰岩和云岩电阻率较高, 表现为亮色中— 厚层状(图 6-A)。
栖一段顶部普遍存在短暂暴露, 何家梁剖面栖一段顶部可见暴露面形成的风化层(图 4-D, 4-E), ST9井在岩心上可见暴露面之下的岩溶特征(图 4-F), 岩溶影响深度多在5im以内, 据此认为栖一段与栖二段界面属于Ⅱ 型层序界面。该界面之上地层岩性主要是生屑泥晶灰岩, 在GR曲线特征上, 数值明显升高, 并快速达到栖二段的最大值(图 5-B), 成像测井上, 灰岩电阻率较高, 表现为亮色, 泥灰岩电阻率较低, 表现为暗色, 灰岩— 泥灰岩韵律则在成像上表现为亮、暗相间的薄互层(图 6-B); 界面之下地层岩性主要为灰色中— 厚层云质生屑灰岩和生屑灰岩, 而在ST9井— 何家梁— 长江沟一线, 栖一段顶部发育潮坪相沉积, 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泥粉晶云岩(图 4-D), 在GR曲线上, 界面之下GR达到栖一段最低值, 主要呈箱型或钟型(图 5-B), 成像测井上, 中— 厚层状颗粒灰岩电阻率较高, 呈现出浅— 亮色厚层状, 往下可见垂直溶沟, 溶沟充填物一般电阻率较低, 显示为暗色垂向沟状(图 6-B)。
栖霞组沉积末期经历了一次比栖一段顶部相对时间较长、影响范围更广的暴露(图 4-G, 4-H)(Xiao et al., 2018), 已有学者发现栖霞— 茅口组界面为不整合界面(王海真等, 2013), 是典型的Ⅰ 型层序界面。区内该界面之上以中— 薄层眼球状石灰岩沉积为主(图 4-G, 4-I), 在GR曲线上, 茅口组底部黏土含量相对较高且富含有机质, GR曲线特征通常呈锯齿状高值(图 5-C), 成像测井上, 眼球状石灰岩由于其中的“ 眼球” 为泥晶灰岩, 电阻率较高, 表现为亮斑状, 而其中的“ 眼皮” 则含泥质, 电阻率较低, 表现为暗色带状(图 6-C); 界面之下岩性主要为浅色中— 厚层生屑灰岩(图 4-G), 其次为颗粒泥晶灰岩和泥晶颗粒灰岩(图 5-C), 在GR曲线上, 栖霞组顶部颗粒灰岩中黏土、有机质矿物含量低, GR曲线特征通常表现为锯齿状或箱状低值(图 5-C), 而颗粒泥晶灰岩富含有机质, 如正源剖面, GR曲线特征表现为相对高值(图 9), 成像测井上, 颗粒灰岩电阻率较高, 表现为亮色中— 厚层状, 向下发育垂直溶沟, 溶沟内充填物电阻率较低, 呈现出暗色垂直条纹(图 6-C)。
利用露头、岩心以及成像测井资料, 在识别川西北地区栖霞阶三级层序界面的基础上, 根据GR曲线旋回特征,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综合应用碳酸盐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 对研究区所有露头和钻井剖面进行层序地层划分, 共划分出2个三级层序(SQ1, SQ2), 其中SQ1对应于梁山组和栖一段, SQ2对应于栖二段(图 7; 图 8)。四级层序界面一般不存在不整合或明显的沉积间断现象(武重阳等, 2018), 但岩相变化较为明显, 四级层序界面之下GR曲线表现为相对低值, 沉积物多为泥粒岩和颗粒岩; 界面之上GR曲线表现为相对高值, 沉积物多为粒泥岩和泥粒岩(图 9; 图 10)。据此在2个三级层序内划分出6个四级层序, 其中SQ1内包含2个四级层序(SQ1-1, SQ1-2), SQ2内包含4个四级层序(SQ2-1至SQ2-4)(图 7; 图 8)。
把栖一段与栖二段分界面拉平, 选取近北西— 南东向和北东— 南西向2条层序地层格架对比剖面作为代表, 以展示四川盆地西北缘层序格架内栖霞阶的沉积充填特征(图 9; 图 10)。结果显示, 从LT1井区向龙门山山前的矿山梁、何家梁一带(南东至北西向), SQ1底部四级层序逐渐出现缺失(图 10)。在LT1、ST2、K3井区, SQ1均发育完整的2个4级层序; 在K2井区, 缺失SQ1-1部分海侵层序; 而长江沟和何家梁地区, 缺失SQ1-1整个四级层序, 表现出梁山组和栖一段下部地层由南东向北西逐渐超覆的特征, 且梁山组穿时现象明显, 由SQ1-1的海侵期穿时到SQ1-2海侵期。研究区西南部双鱼石地区经矿山梁至TX1井区、正源地区(南西至北东向), SQ1底部四级层序也逐渐出现缺失(图 9), 但缺失程度较北西— 南东向剖面(图 10)低, 表现出梁山组和栖一段下部地层由南西向北东逐渐超覆的特征, 且梁山组亦表现出明显的穿时现象; 双鱼石地区四级层序SQ1-1在GR曲线上表现出早期海侵体系域与晚海侵体系域的特征。
进一步对比发现, 研究区西部的何家梁和长江沟地区、双鱼石西部的ST9和ST12井区、中东部的TX1井区和正源地区, 栖霞组顶部均发育不完整的SQ2-4; 双鱼石东部的ST1-ST3-ST7-ST8一带和LT1井区SQ2-4缺失程度更高, 整个SQ2-4层序均被剥蚀(图 9; 图 10), 表现为SQ2沉积末期, 龙门山山前带颗粒滩发育区和米仓山山前带汉南水下古隆起区域, 栖霞组暴露地表, 遭受大气淡水淋滤溶蚀, 相对高地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剥蚀。
综上, 栖霞阶底部地层穿时现象明显, 具有向沉积前古地貌高地超覆的特征, 顶部地层存在不同程度的削蚀现象, 呈现出“ 底超顶削” 的地层充填过程。
明确层序划分方案的基础上, 统计研究区露头以及钻井SQ1(梁山组+栖一段)和SQ2(栖二段)地层厚度, 结合古地理背景资料(李晋僧等, 1994; Wang and Jin, 2000), 分别绘制了SQ1和SQ2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图 11)。从该图可以看出, SQ1时期, 研究区西北缘至竹园坝— 矿山梁一带, 梁山组+栖一段地层沉积厚度逐渐减薄, 而在双鱼石地区的ST9-ST10井区一带, 地层沉积厚度增厚, 研究区东北部毛坝河地区和南部苍溪地区地层厚度变薄, 而在研究区东南部, 地层沉积厚度增厚(图 11-A); SQ2时期, 研究区近北东向的竹园坝— 矿山梁、双鱼石— 剑阁两带和近北西向的西北乡— 大两一带, 栖二段地层沉积厚度增厚, 而近北西向的ST2-YB3井区一带地层沉积厚度减薄(图 11-B)。
栖霞阶SQ1沉积期, 梁山组+栖一段在二叠纪海侵初期具有从古地貌低地向高地超覆的特征, 表现为不同的沉积地貌单元接受沉积的时间不同, 低地接受沉积时间相对高地较长, 导致低地沉积较厚, 高地沉积较薄, 类似的浅水地层超覆充填沉积模式也可见于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金值民等, 2020)。根据SQ1地层沉积厚度大小分析古地貌形态, 即当沉积厚度较大时, 为相对低地形; 当沉积厚度较小时, 为相对高地形。在此基础上, 分析SQ1地层厚度差值范围, 结合岩性、录井、测井响应等特征, 对其进行合理分区。将沉积厚度大于45im的区域划为低地凹陷区、小于30im的区域划为高地隆起区、30~45im划为斜坡区, 恢复了SQ1初期构造— 古地理格局(图 12-A)。由图 12-A可见, SQ1沉积初期, 研究区存在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类地形分异。北东向为扬子板块边界, 由于二叠系沉积前存在的多级带状隆坳, 在SQ1沉积期继承性地形成了竹园坝— 矿山梁地貌高地, 基本呈带状展布, 其后的台内区域则为自双鱼石至剑阁的带状地貌洼地, 向台内南东方向地势趋缓, 地层稳定增厚。这使得研究区西部呈现出近北东向“ 两厚夹一薄” 的地层分布特征, 东部北西向的地层充填样式主要受到广元— 旺苍一带的汉南古陆前缘带控制(李晋僧等, 1994)。汉南古陆注入的大量陆源物质造成该区梁山组沉积较厚, 且由于地势较高, SQ1-1地层发育均不齐全, 如TX1井区、正源等剖面(图 9), 该区域面向水体能量较低的台内, 高能沉积物并不发育。
根据区内梁山组+栖一段地层沉积特征, 以及SQ2海侵体系域沉积地层厚度差异小的特征, 认为栖一段与栖二段分界面可作为栖霞阶古地貌填平补齐的等时界面。
栖霞阶SQ2沉积期, 海平面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 为栖霞阶最主要的成滩期。SQ2沉积末期, 虽然栖霞组顶部地层存在一定程度的暴露剥蚀, 但相比于SQ1, 研究区SQ2地层不存在明显的穿时现象, 颗粒滩发育于水体较浅的地貌高地, 并因沉积速率高而使得地层厚于其他地区, 地层厚度可近似反演沉积期地貌和颗粒滩发育概率(谭秀成等, 2011), 即接受沉积时间相同, 相对高地颗粒滩沉积速率大, 地层沉积厚度大。因此, 当沉积厚度较大时, 为相对高地势; 当沉积厚度较小时, 为相对低地势。在此基础上分析SQ2地层厚度差值范围, 结合岩性、录井、测井响应等特征, 对其进行合理分区。
将沉积厚度小于70im的区域划为低地凹陷区、大于80im的区域划为高地隆起区、70~80im划为斜坡区, 恢复了SQ2期构造— 古地理格局(图 12-B)。栖霞组沉积后, 研究区西部存在竹园坝— 矿山梁、双鱼石— 剑阁两带近北东向地貌高地, 推测与栖霞阶沉积早期上扬子台地西北缘存在相对缓的坡折带和台缘低隆有关。往东则依次为近南北向的川北隆起区和广元— 旺苍凹陷区, 以及东北部的汉南隆起区(宁强— 毛坝河一带)(图 12-B)。研究区整体呈现出“ 两隆夹一凹” 的古地理格局。值得注意的是, 研究区东北部汉南古陆在SQ2时期已经演化为水下古隆起(李晋僧等, 1994), 汉南水下古隆起前缘带存在一带状浅滩, 并由于该带浅滩的障壁作用, 以及向东北部的汉南水下古隆起中心区域, 其可容纳空间减小等原因, 导致宁强— 毛坝河一带的沉积期高地地层厚度较薄(图 11-B, 图 12-B)。
作者恢复的构造— 古地理格局与前人的认识存在差异。胡明毅等(2010)、黄涵宇等(2017)、周进高等(2019)从盆地角度出发, 对四川盆地栖霞组古地理格局进行了刻画, 但针对川西北地区而言, 该古地理格局的刻画不够精细; 魏国齐等(2010)认为在栖霞组沉积时期, 研究区ST9井— 剑阁— 广元— 旺苍一带为台地边缘相, 向四川盆地一侧为开阔台地相, 往盆地外围是斜坡相; 曾德铭等(2010)和罗兰(2017)认为在栖二段沉积时, 研究区东北部及西北部地区为深缓坡, 研究区南部地区为浅缓坡; 梁宁等(2016)认为研究区栖一段沉积时期, 台地主要位于龙门山和米仓山前缘地带, 台地边缘位于明月峡— 上寺— ST9井区一带, 以及旺苍正源-L17井东北方向呈长条形展布, 台缘滩体的核部分别在西北乡— 上寺和正源-L17井一线, 栖一段古地理面貌与栖二段沉积期基本一致; 关新等(2018)认为栖霞组沉积古地貌表现为“ 西南高、东北低” 的特征, 其中ST9-双鱼石构造带所处沉积古地貌最高; 张运周(2018)认为栖一段沉积时期, 剑阁— 广元一带为台地边缘沉积, 盆地内部则为开阔台地沉积, 栖二段沉积期基本继承栖霞阶早期的沉积格局。
作者在露头、钻井资料相对丰富的情况下, 基于钻井和露头剖面栖霞组内幕暴露面的发现, 以及高精度地表自然伽马测量建立的露头与钻井剖面地层对比的桥梁, 为研究区栖霞阶准确的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奠定了基础框架。因此, 利用层序地层学等时对比的特点, 明确研究区栖霞阶地层沉积充填过程后, 对研究区栖霞阶SQ1和SQ2的构造— 古地理格局进行了恢复。SQ1沉积早期, 汉南隆起、川北隆起、北缘隆起与广元— 旺苍凹陷始终控制了区内沉积格局(图12-A); SQ2沉积时期, 西部存在竹园坝— 矿山梁、双鱼石— 剑阁2个近北东向地貌高地(图 12-B)。
此外, 本次研究深化了广元— 旺苍海槽的初始形成过程。马永生等(2006)认为广元— 旺苍海槽起源于晚二叠世吴家坪期并延续至长兴期, 在早三叠世飞仙关末期填平补齐并消亡; 唐大海等(2016)认为受峨眉地裂运动影响, 广元— 旺苍海槽雏形始于中二叠世茅口期, 后期受东吴运动影响, 在暴露和侵蚀作用下, 继承性形成了长兴期北西向的广元— 旺苍海槽。然而, 作者研究恢复的古地理格局, 中二叠世梁山— 栖霞期研究区东部已经存在北西向洼地。结合峨眉地裂运动开始于泥盆纪, 到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喷发达到高潮(罗志立等, 1988), 通过正源剖面栖霞组— 茅口组岩石学微观特征观察(图 13), 借助岩石学微观特征精细分析和古生物发展演化, 认为研究区东北部相对高地在茅口组中后期开始沉降, 进而推测广元— 旺苍海槽雏形在中二叠世栖霞阶已开始形成(图 12-B), 茅口期则在此基础上继承性发展。
已有研究表明, 研究区栖霞组主要发育栖二段(SQ2)滩控岩溶型云岩储集层(如双鱼石、矿山梁地区)(Xiao et al., 2018)和滩控岩溶型灰岩储集层(如LT1井区)(张本健等, 2019), 且ST1、ST8、SY001-1、LT1和L17等井在栖霞组测试中均获高产工业气流。因此, 根据栖霞阶SQ2古地理格局恢复结果(图 12-B), 结合研究区栖霞组成像测井、岩心宏微观资料, 探讨研究区栖霞阶SQ2构造— 古地理格局的油气储集意义。
颗粒滩是储集层形成的物质基础之一, 研究区SQ2沉积时期为栖霞阶最主要的成滩期, 颗粒滩发育于水体较浅的地貌高地, 且栖霞末期存在较大规模的海退(王海真等, 2013), 使上扬子台地出现大规模较长时间的早成岩期暴露, 即栖霞组在经历浅埋藏成岩之后暴露地表, 先期沉积物接受较长时间的早成岩期岩溶改造(谭秀成等, 2015), 高地和斜坡单元受岩溶影响较明显, 如研究区西北缘ST9井(图 14-A)、K2井(图 14-B)、长江沟剖面(图 14-C)和ST7井(图 14-G), 在岩心宏微观和成像测井上均能观察到受岩溶作用改造的特征, 以及研究区南缘以L17井(图 14-D)、LT1井(图 14-E, 14-H)和TX1井(图 14-F)为代表的斜坡单元, 具灰岩岩溶特征。颗粒滩作为研究区栖霞组有利相带, 经过岩溶作用的改造形成溶蚀孔洞(图 14), 疏松的碳酸盐岩充填物以及残余孔洞控制的优质储渗体空间的分布已经基本定型, 从而形成现今的岩溶白云岩孔洞型储集层与灰岩岩溶型储集层。由此, 结合团队前期川西北栖霞组白云岩展布特征成果, 绘制了四川盆地西北部栖霞阶有利储集区带分布图(图 15), 其中包括研究区岩溶白云岩孔洞型储集层区与环广元— 旺苍凹陷周缘的灰岩岩溶型储集层区。
1)基于露头及钻井剖面的宏微观岩石学、自然伽马和成像测井资料, 识别出梁山组底界面(Ⅰ 型)、栖一段与栖二段界面(Ⅱ 型)和栖霞组与茅口组界面(Ⅰ 型)3个三级层序界面, 将梁山组+栖霞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 通过搭建层序地层格架, 发现研究区梁山组+栖霞组存在“ 底超顶削” 的地层充填特征;
2)根据探井及露头剖面地层厚度的统计, 分别绘制研究区栖霞阶SQ1和SQ2层序地层厚度等值线图, 结合地层充填特征, 恢复了栖霞阶SQ1初期和SQ2期构造— 古地理格局, 认为SQ1沉积初期, 研究区存在汉南隆起、川北隆起、北缘隆起与广元— 旺苍凹陷; SQ2沉积期, 整体格局变化不大, 西部出现竹园坝— 矿山梁、双鱼石— 剑阁两带近北东向地貌高地, 同时认为广元— 旺苍海槽雏形始于中二叠统栖霞阶;
3)SQ2沉积时期为栖霞阶主要的成滩期, 颗粒滩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 在经过云化作用和岩溶作用改造后储集性能更好, 在SQ2期构造— 古地理格局的基础上, 结合岩溶发育单元、白云岩展布特征, 认为研究区栖霞组岩溶白云岩孔洞型储集层区与环广元— 旺苍凹陷周缘的灰岩岩溶型储集层区是有利的勘探区。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