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点坝侧积周期的成因分析:以密西西比河下游段为例*
范洪军, 王夏斌, 胡光义, 范廷恩, 何明薇, 陈飞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8

通讯作者简介 王夏斌,男,1988年生,博士后,主要从事开发地质研究。E-mail: wangxb35@cnooc.com.cn

第一作者简介 范洪军,男,1977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开发地质研究。 E-mail: fanhj@cnooc.com.cn

摘要

复合点坝侧积体定量成因分析是河流沉积学研究的难点之一。通过选取密西西比河下游段激光雷达数据,剖析复合点坝侧积体的内部特征,统计侧积体高程数据,发现其符合周期变化的特点。对高程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计算,得到复合点坝侧积周期,将侧积周期与河道规模进行拟合,两者符合线性关系,拟合度高。深入分析后,认为侧积周期受河流的季节性洪泛周期控制。研究结论为侧积体定量成因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复合点坝; 侧积体; 侧积周期; 傅里叶变换; 季节性洪泛; 密西西比河
中图分类号:P51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21)02-0421-14
Analysis of formation of lateral accretionary period of composite point bar: taking the lower reaches of Mississippi River as an example
Fan Hong-Jun, Wang Xia-Bin, Hu Guang-Yi, Fan Ting-En, He Ming-Wei, Chen Fei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Beijing 100028,China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Xia-Bin,born in 1988,postdoctor,is mainly engaged in development geological research. E-mail: wangxb35@cnooc.com.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Fan Hong-Jun, born in 1977, senior engineer, is mainly engaged in development geological research. E-mail: fanhj@cnooc.com.cn.

Abstract

It is one of the challenges in fluvial sedimentology to analyze the quantitative genesis of the lateral accretionary body of composite point bar. By selecting lidar data from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Mississippi River,the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teral accretion of the composite point bar and the elevation data of the lateral accretion are analyzed,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iodic changes. The Fourier transform calculation of the elevation data is used to obtain the lateral accumulation period of the compound point bar,which is highly fitted to the scale of the river channel. It implies that the lateral accumulation cycle is controlled by the seasonal flooding cycle of the river. Th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quantitative genesis analysis of lateral accretionary body.

Key words: composite point bar; lateral accretionary body; lateral accretionary period; Fourier transform; seasonal flooding; Mississippi River

理解侧积体的成因有助于分析复合点坝内部储集层结构和隔夹层分布。根据定义, 侧积体是指河流周期性洪水泛滥形成的沉积砂体, 1次洪泛事件沉积1个侧积体, 每个侧积体为1个等时单元(Miall, 1985)。侧积体与侧积体之间为侧积层, 是复合点坝内重要的隔夹层。关于侧积体的成因, 一直是学者争论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 螺旋水流作用造成凹岸剥蚀、凸岸加积形成了侧积体(Ielpi and Ghinassi, 2014; 林志鹏等, 2018; 胡光义等, 2019; 王夏斌等, 2019); 笔者认为, 由于洪水泛滥作用, 复合点坝内部形成了沟脊相间的地貌特征, 所以早期河流学家直接用点坝内高低的地形差异定义侧积体(Hickin, 1974; Nanson, 1980)。目前关于侧积体的成因普遍为定性分析(Durkin et al., 2018; Ghinassi et al., 2018; Hagstrom et al., 2019), 少有从定量角度进行论证(Herbert et al., 2020)。本研究利用密西西比河下游段激光雷达数据, 定量分析侧积体的成因。研究在前人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将侧积体内高点定名为坝脊、低点定名为坝洼, 从坝脊和坝洼周期性变化的角度入手, 利用傅里叶变换等数学工具, 定量化研究复合点坝侧积体的形成原因。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侧积周期受河流季节性洪泛周期的影响。相关结论为侧积体定量成因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1 研究数据来源

研究选取了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简称USGS)网站(www.usgs.gov)提供的密西西比河下游段漫滩地区的激光雷达数据(Gaswirth and Marra, 2015), 并参考了Google Earth卫星照片。该激光雷达数据来自于著名的Landsat8人造卫星, 其携带的陆地成像仪(OLI)可以获取亚米级高分辨率的地表图像和遥感数据(Roy et al., 2014)。目前, 部分区域的数据可以通过USGS网站免费下载使用。得益于这些先进技术和高精度资料, 以及全球网络共享平台, 研究人员可以对以往困难的领域开展调查探究。

密西西比河下游段主要为曲流河沉积模式。河谷西部较平缓, 与支流河谷相重叠, 边界不易确定; 东部为1条断裂带, 河流主流方向基本平行于断裂带, 断裂带阻碍了河道向东迁移。河谷盆地平均宽度约为25 km, 主河道宽度约为1~2 km。河谷西侧为广泛发育的泛滥平原, 见大量废弃复合点坝。文中研究对象即为已经废弃的复合点坝。目前, 密西西比河修筑了人工防洪堤, 将洪水限制在河道内, 从而减少了漫滩的淹没, 最大限度保存了之前形成的废弃复合点坝和侧积体的地貌特征(Holbrook et al., 2006)(图 1)。

图 1 密西西比河下游段研究区位置
a— 构造简图, 据Holbrook et al., 2006; b— 卫星图
Fig.1 Study area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Mississippi River

研究截取的曲流段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维克斯堡与巴吞鲁日之间。研究区洪泛范围大, 复合点坝数量多、保存好、易于观察测量。该河段废弃点坝规模普遍较大, 且人为固定了现今河道、限制了河道迁移和洪水泛滥, 农业活动又大多沿着侧积体的坝脊进行, 这反而保护了已废弃点坝的地貌特征, 使侧积体在卫星照片上清晰可辨。在研究区选取了10个典型的废弃复合点坝进行测量解剖(图 1-b)。这10个复合点坝均位于主河道西侧, 具有不同的长宽比。

本次研究获取了Landsat8卫星采集的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段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 获取的地形高度精度达到亚米级。这些高质量数据可以量化漫滩上的废弃河道和点坝特征。同时, 研究河段规模大, 主河道宽度大, 形成了足够广阔的漫滩环境, 资料具有足够的平面分辨率, 可以识别出其重要特征。

2 侧积周期定性特征

侧积体是河流周期性洪泛的产物, 侧积体的增生反映了曲流河横向迁移轨迹。坝脊平行于弯曲河道, 相邻坝脊之间被坝洼分隔。关于侧积体侧积地貌的成因, 首先援引以往学者观点进行介绍, 最后提出笔者的观点并建立成因模型。

Hickin(1974)认为坝脊、坝洼是由于水流量差异所形成。在水流冲刷作用下, 凹岸物质遭受侵蚀。支流将侵蚀物搬运到凸岸的水流低剪应力区, 如果主水流速率低于沉积颗粒的沉积速度, 侵蚀物质沉积, 在凸岸一侧形成坝脊。当水位降低, 坝脊会出露水面, 被植被覆盖, 形成新的河岸。流速较低时, 水流缓慢侵蚀凹岸底部, 凹岸坡度逐渐变陡。随后, 洪泛伴随着的高流速再次侵蚀凹岸, 使河道拓宽。同时, 支流在凸岸靠河道一侧又沉积了新一期坝脊(图 2)。

图 2 密西西比河下游段复合点坝M9侧积体特征(位置见图 1)
a— 剖面示意图; b— 鸟瞰图
Fig.2 Characteristics of lateral accretionary body of composite point bar M9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Mississippi River(location in Fig.1)

上述沉积序列在河漫滩上形成了一系列坝脊与坝洼交互相间的地貌特征, 即为侧积体。这个解释支持了低流量和高流量这种周期季节性洪水变化是形成侧积体的主因, 也解释了曲流河不断曲折的原因。但是, 目前还不能确定1个侧积体(1个坝脊坝洼序列)即为1次洪泛事件所形成, 洪泛事件的期次和季节之间的关系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前人解释侧积体成因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观点。McGowan和Gardner(1970)认为, 坝洼的形成才是侧积体地貌形成的主因。随着曲流带的侧向迁移, 周期性高速水流侵蚀了点坝砂体, 形成了条带状的下凹地貌。因此, 形成了凸岸坝脊和坝洼的地貌特征。这一理论与前述成因大相径庭, 它认为侧积体的形成不是沉积作用为主因, 而是侵蚀作用是主因。

针对这一观点, Peakall等(2007)设计了水槽实验, 模拟曲流河演化过程, 分析侧积体成因。实验过程显示, 水流将上游侵蚀的凹岸物质搬运到下游凸岸, 粗粒沉积物在坝头处沉积, 形成坝脊(图 3-A)。由此可见, 点坝侧向增生主要受控于沿岸流的搬运沉积作用。正是由于这一过程, 形成了侧积体坝脊与坝洼的地貌特征(图 3-B)。

图 3 水槽实验演示侧积体形成机理(据Peakall et al., 2007)
A— a侧积体, b最晚期形成的侧积体, c最早期形成的侧积体; B— a晚期形成的点坝侧积, b中期形成的点坝侧积体, c早期形成的点坝侧积体
Fig.3 Flume experiment to show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ateral accretionary body (from Peakall et al., 2007)

综上, 侧积体形成于河流周期性的洪泛作用, 引发凹岸侵蚀、凸岸加积形成坝脊和坝洼的地貌。但是, 凹岸侵蚀和凸岸加积这2种作用中, 哪一种是侧积地貌形成的主因?Lageweg等(2014)通过水槽模拟解答了这一问题。

该水槽实验输入泥沙比约为1︰4, 通过增加凸岸加积或凹岸侵蚀作用控制曲流河的演化过程。首先, 通过在点坝上游位置添加泥沙加速凸岸加积作用。沉积物随水流沉积在已形成的坝脊上, 并未形成新的坝脊, 也没有造成凹岸的进一步侵蚀。相反, 这反而减小了坝脊和坝洼正负地貌单元的高度差, 使点坝地貌趋于平坦。这一结果表明, 单是洪泛作用引发的凸岸沉积不足以形成新的坝脊, 也不会造成凹岸侵蚀。改变实验变量参数后, 试验侧积地貌是否为凹岸侵蚀作用主导形成。实验通过不断清除凹岸物质达到拓宽河道的目的。实验中, 可以观察到点坝向河道一侧显著地加积增长。凹岸的持续侵蚀致使河道加宽, 进一步使流速不断降低, 位于凸岸区的流速降低得更加明显, 导致沉积物在凸岸沉积。实验中发现, 凹岸的位移决定了下一期河道的可容空间, 当河道宽度接近于上一期河道宽度时, 凸岸沉积作用逐渐停止。实验结果证实了复合点坝侧积地貌主要是凹岸侵蚀结果的产物。只有当河道拓宽后, 才有点坝进一步加积的可容空间(图 4)。

图 4 侧积体形成原理(据Lageweg et al., 2014)Fig.4 Formation of lateral accretionary body (from Lageweg et al., 2014)

综合以上观点, 笔者建立了下图所示的侧积体成因模型(图 5)。这个模型归纳了侧积体坝脊和坝洼地貌形成的关键因素。主要因素为: (1)季节性洪水的周期作用在凸岸形成了坝脊和坝洼地貌; (2)凹岸侵蚀, 导致河道拓宽、流速降低; (3)凸岸加积, 与凹岸侵蚀平衡河道宽度。此外, 水流搬运物质中含沙量高、河流通过沿岸流和支流搬运沉积物、坝脊出露后上覆植被固化砂体等因素也会影响坝脊坝洼地貌。

图 5 复合点坝侧积地貌示意图
a— 平面模式图; b— 剖面模式图; c— 三维图
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lateral accretionary geomorphology of compound point bar

图 5-a和5-b展示了曲流河侧向加积形成复合点坝坝脊和坝洼地貌的过程和特征。当河道侧向迁移时, 凹岸被侵蚀, 沉积物通过支流重新分配到凸岸点坝上。凹岸侵蚀造成的河道宽度增加降低了流速, 从而降低了沿岸流的搬运能力, 沉积物沉积在凸岸坝头上。随后在凸岸形成一个新的侧积体, 即一个坝脊和坝洼序列, 恢复河道初始宽度。在季节性洪水作用下, 凹岸持续侵蚀, 导致这一过程重复发生, 在凸岸形成一系列侧积体序列。图 5-c为坝脊和坝洼地貌的三维示意图。

河道迁移和支流搬运在河道凸岸形成了侧积体, 沉积物供应量的变化是形成侧积体的重要原因。然而, Lageweg等(2014)通过实验指出, 沉积物供应有助于侧积体形成, 但不是主要原因, 侧积体形成的主因是由于凹岸侵蚀作用引发的河道拓宽。

3 傅里叶变换定量研究侧积周期
3.1 测量参数

为了定量化研究侧积体的地质特征, 需要对单个侧积体内坝脊和坝洼的几何参数逐个测量。之后, 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数学工具进行处理, 获得相关成果, 以合理解释侧积体的成因。测量结果需要具有足够的客观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根据调研, 目前没有一套系统测量侧积体几何参数的方法, 本次研究对此进行了尝试, 定义了侧积体的一系列参数术语。

1)侧积体包络体。点坝内具有大致平行走向的一系列侧积体组成1个包络体, 几个侧积体包络体集合共同组合成了1个复合点坝。各侧积体包络体相对彼此独立, 由不同的水动力条件所产生。1个侧积体包络体大致相当于构型级次中单一点坝级次。

2)离河道距离。离河道距离指某一侧积体距离主河道的相对距离。测量方法如下: 将复合点坝两侧的河湾转换点连1条直线段A-A', 在A-A'中点处引出1条垂线段B-B', 垂线段穿过复合点坝主体, 外延至河道中轴线, 与中轴线的交点为B'。从B'开始, 测量垂线段与每个侧积体交点和B'之间的长度, 并对每个侧积体依次编号。如果侧积体与垂线段没有交点, 将其按平行于邻近侧积体的轨迹延长, 使延长线与侧积体相交(图 6)。

图 6 密西西比河下游段M5复合点坝测量示意图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measurement of composite point bar M5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Mississippi River

3)侧积体宽度。侧积体宽度为B-B'上由坝洼低点(或坝脊高点)到下一个坝洼低点(或坝脊高点)的长度, 在剖面上更易识别。

4)侧积体高度。侧积体高度为侧积体某点的海拔高度。侧积体高度是本次研究的重要参数, 通过USGS提供的Landsat8卫星遥感数据获取研究区亚米级的高精度高度数据。为了减小误差, 本次测量每1个侧积体5个点的高度数据(2个端点、1个中点、中点与端点之间的2个中间点), 求取平均值获得该侧积体的高度(图 6中黄点为测量数据点)。

3.2 测量理论依据

上文已说明了侧积体是由于周期性洪泛作用引发的河道迁移所形成。因此, 侧积体的地貌特征表现为坝脊和坝洼呈周期性规律间布。假设1个复合点坝内, 侧积体的某个参数序列(如坝脊高度、弯曲度等)具有周期性特征, 将其抽象为频率信号, 进行数学处理, 就有可能得到有价值的能反映侧积体成因的数据。这种分析过程可以通过“ 傅里叶变换” 实现。傅立叶变换是一种分析信号的方法, 它可以分析信号的成分, 重点分析信号频率, 即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周期变化。

傅里叶变换可以将信号分解为多个单频率分量, 每个单频率分量都是1个正弦波, 即将信号表示为多个不同频率正弦波的总和。同时, 傅里叶变换可以确定出每个频率分量的相对重要性。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思想就是, 将用时间表示信号变化的函数进行数学处理, 转换为用频率表示信号变化的函数(杨丽娟等, 2004)。

对1个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后, 得到的1个重要成果是该信号的频谱图。频谱图显示信号各单频率分量与振幅强度的关系, 从频谱图上可以快捷地读取出该信号中最主要的频率分量(即振幅强度最大时对应的频率分量), 该频率分量称为信号的主频。如果求取主频的倒数, 即得到信号主频所对应的周期。

周期性洪泛作用形成了侧积体, 因此侧积体可以认为是周期变换信号的载体。由于洪泛时间间隔难以确定, 所以可以将侧积体看成随空间变换的数据载体。侧积地貌在空间上以规律性的间隔重复出现, 因而可以认为这种重复发育的地质特征具有1个“ 空间频率” 。“ 空间频率” 描述了信号振幅(例如高度)随离河道距离的周期性变化。比如, 由于1个侧积体由1组坝脊和坝洼组成, 在1个复合点坝内, 可以看成为一系列的坝脊和坝洼规律性重复发育, 坝脊和坝洼存在高度差, 因此1个复合点坝内部的高度数据与其离河道距离即组成1个周期变换信号。该复合点坝内的高度数据具有1个“ 空间频率” 。根据傅里叶变换, 这个“ 空间频率” 在频谱图上为振幅峰值所对应的频率值。它表示每米内(周期为1 m)复合点坝高度数据规律变换的次数, 即为每米内1组坝脊坝洼序列出现的次数, 即为每米内侧积体出现的次数。求取主频的倒数, 即为这个复合点坝内出现频率最高的单个侧积体宽度。需要注意的是, 本次研究的单个侧积体宽度均大于1 m, 所以主频小于1, 比如单个侧积体宽度为100 m, 它对应的主频即为0.01。

傅里叶变换研究侧积周期的方法是将侧积体形成周期定量化, 将复合点坝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河道的迁移间隔, 改变了传统上对侧积体成因的认识。其局限性在于傅里叶变换不提供定位信息, 它可以识别出主频, 但不能确定主频在空间上的位置。

3.3 拟合过程

本次研究中, 利用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下游段的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资料, 优选了研究区10个典型的复合点坝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命名为M1、M2、M3、M4、M5、M6、M7、M8、M9、M10。10个复合点坝均位于沉积作用活跃的全新世漫滩, 点坝形态和内部侧积体保存完整, 特征清晰(图 7, 表 1)。选取这10个复合点坝的依据包括: (1)选取的复合点坝具有形态多样性: 具有不同规模和形态, 涵盖多种类型; (2)选取的复合点坝具有时代新特征: 均为全新世沉积, 沉积现象完整, 破坏小, 与现今河道活动关系密切;

图 7 密西西比河下游段选取的复合点坝样本位置Fig.7 Location of sample composite point bars selec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Mississippi River

表 1 密西西比河下游河段复合点坝侧积体几何参数 Table1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lateral accretionary bodies of composite point bar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Mississippi River

(3)选取的复合点坝具有不同的水文连通性: ①连通(与现今主河道相连通)、②部分连通(通过一些较小支流与主河道部分连通)、③不连通(与主河道不连通, 仅在洪泛时沉积), 选取的样本涵盖3类, 与主河道水文连通性越好, 接受的沉积物越多, 因此水文连通性会影响复合点坝形态; (4)选取的复合点坝具有植被覆盖少的特点: 植被会干扰高程数据的真实性, 影响观察复合点坝内部结构特征, 扭曲侧积体形态, 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 选取的样本尽可能植被覆盖少, 特征现象明显。

图 8-a、图 9-a、图 10-a为复合点坝M1、M5、M7的卫星图像。图 8-b、图 9-b、图 10-b为M1、M5、M7复合点坝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红色虚线表示单一侧积体包络体的界线, 即单一点坝的界线。为了便于直观分析, 在复合点坝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基础上进行素描, 用黑色线条表示坝脊、白色间隔表示坝洼, 形成了每个复合点坝侧积体的素描图(图 8-c, 图 9-c, 图 10-c)。表 1统计了选取复合点坝的定量参数和水动力连通性。10个复合点坝中, M1和M3对应的河道与主河道连通, 其余复合点坝对应的河道与主河道部分连通或不连通。M1和M3对应的河道建有堤坝, 减小了现今河道的迁移作用。复合点坝平均面积约25 km2, 规模大、易于测量。同时, 10个复合点坝的其他参数具有较大的标准方差值, 说明其形态和规模具有一定差异, 符合研究样本广泛代表性的要求。

图 8 密西西比河下游河段复合点坝M1侧积特征及测量线(点坝位置见图 1、图 7)
a— 卫星照片; b— 高精度DEM遥感图; c— 素描图
Fig.8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ing line of lateral accretionary body of composite point bar M1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Mississippi River(the location of point bar is shown in Fig.1 and Fig. 7)

图 9 密西西比河下游河段复合点坝M5侧积特征及测量线(点坝位置见图 1、图 7)
a— 卫星照片; b— 高精度DEM遥感图; c— 素描图
Fig.9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ing line of lateral accretionary body of composite point bar M5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Mississippi River(the location of point bar is shown in Fig.1 and Fig.7)

图 10 密西西比河下游河段复合点坝M7侧积特征及测量线(点坝位置见图 1、图 7)
a— 卫星照片; b— 高精度DEM遥感图; c— 素描图
Fig.10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ing line of lateral accretionary body of composite point bar M7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Mississippi River(the location of point bar is shown in Fig.1 and Fig.7)

通过素描图, 复合点坝内侧积体的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笔者猜想这是因为米兰科维奇旋回引发的季节性洪泛事件本身就具有周期性, 所以造成了河道的周期迁移, 形成了复合点坝内的侧积体。这是本次侧积体研究的前提假设。针对选取的10个复合点坝, 一一研究它们的侧积周期规律, 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各复合点坝侧积体参数的频谱图, 读出侧积体周期变化的空间频率, 进而计算出复合点坝的侧积周期, 并探讨了侧积周期与河道宽度之间的关系。了解侧积周期可以更好地理解侧积体的形成过程, 利于剖析复合点坝内部结构。

根据统计, 复合点坝的高程数据拟合侧积周期效果较好。研究在描述每个复合点坝的基础上, 统计垂直侧积体走向剖面上的高程数据, 形成高程剖面(图 11-a, 图 12-a)。从高程剖面可以看出, 侧积地貌特征以规律的间隔呈现, 因此存在1个与复合点坝特征相关的空间频率。利用傅里叶变换得到高程剖面的频谱图, 频率越占主导地位, 傅里叶变换显示的振幅峰值越大。振幅峰值最大值即为该复合点坝的空间频率。本次研究中, 利用Origin9数据分析软件生成各复合点坝高程剖面的频谱图, 获取振幅峰值最大值对应的频率值, 即该复合点坝的空间频率(图 11-b, 图 12-b)。随后, 求取空间频率的倒数即可得到复合点坝的空间周期。空间周期与河道宽度具有定量关系, 这是定量分析侧积体的重要步骤。

图 11 密西西比河下游河段复合点坝M1高程数据剖面(a)和复合周期频谱图(b)
a中数字1-9为单期侧积体包络体形成的期次; b中星号为振幅峰值最大值处
Fig.11 Elevation data profile (a)and composite periodic spectrum(b)of composite point bar M1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Mississippi River

图 12 密西西比河下游河段复合点坝M5高程数据剖面(a)和复合周期频谱图(b)
a中数字1-3为单期侧积体包络体形成的期次; b中星号为振幅峰值最大值处
Fig.12 Elevation data profile (a) and composite periodic spectrum(b)of composite point bar M5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Mississippi River

3.3.1 复合点坝M1

复合点坝M1位于研究区南侧。复合点坝呈东西走向, 曲流带即为现今主河道。由于人工堤坝的建立, 河道位置已基本固定, 复合点坝面积32.7 km2, 规模大。

复合点坝内部具有9组典型的侧积体包络体, 是样本中侧积体包络体最多的复合点坝, 反映河道迁移规律复杂。侧积体包络体8整体宽度最小, 侧积体包络体2整体宽度最大。各组侧积体包络体在高程剖面上存在典型变化, 侧积体包络体3、侧积体包络体4、侧积体包络体5存在高度突变, 整体上表现为远离河道呈高度下降的趋势。侧积体靠近包络线位置处曲率较大, 最大值位于现今河道位置。侧积体包络体内部侧积体间隔靠近现今河道位置较大, 随后变密集, 然后又变稀疏并趋于稳定(图 11-a)。

利用Origin9数据分析软件生成M1复合点坝高程剖面的频谱图, 获取振幅峰值最大值对应的频率为0.00471/m, 即为该复合点坝的空间频率。求取空间频率的倒数, 得到复合点坝侧积周期为212.31 m(图 11-b)。

3.3.2 复合点坝M5

复合点坝M5位于研究区西侧。复合点坝呈北西— 南东走向, 曲流带为牛轭湖, 与主河道通过支流部分连通, 面积21.8 km2

复合点坝内部具有3组典型的侧积体包络体。侧积体包络体3整体宽度最小, 侧积体包络体1整体宽度最大。各组侧积体包络体在高程剖面上存在典型变化, 直观表现为h侧积体包络体3> h侧积体包络体2> h侧积体包络体1, 即远离河道呈高度下降的趋势。侧积体靠近包络线位置处曲率较大。侧积体包络体2内部侧积体间隔最大, 侧积体分布较稀疏; 侧积体包络体3内部侧积体间隔最小, 侧积体分布较密集(图 12-a)。

利用Origin9数据分析软件生成复合点坝M5高程剖面的频谱图, 获取振幅峰值最大值对应的频率为0.00359/m, 即为该复合点坝的空间频率。求取空间频率的倒数, 得到复合点坝侧积周期为278.55 m(图 12-b)。

3.3.3 复合点坝M7

复合点坝M7位于研究区最西侧。复合点坝呈东西走向, 完全废弃, 与主河道不连通, 面积24 km2, 侧积体数量多, 排列紧密。

复合点坝内部具有4组典型的侧积体包络体。侧积体包络体4整体宽度最小, 侧积体包络体1整体宽度最大。各组侧积体包络体在高程剖面上存在典型变化, 直观表现为h侧积体包络体3> h侧积体包络体4> h侧积体包络体2> h侧积体包络体1。侧积体靠近包络线位置处曲率较大。侧积体包络体4内部侧积体间隔最大, 侧积体分布较稀疏; 侧积体包络体2内部侧积体间隔最小, 侧积体分布较密集(图 13-a)。

利用Origin9数据分析软件生成复合点坝M7高程剖面的频谱图, 获取振幅峰值最大值对应的频率为0.009/m, 即为该复合点坝的空间频率。求取空间频率的倒数, 得到复合点坝侧积周期为111.11 m(图 13-b)。

图 13 密西西比河下游河段复合点坝M7高程数据剖面(a)和复合周期频谱(b)
a中数字1-4为单期侧积体包络体形成的期次; b中星号为振幅峰值最大值处
Fig.13 Elevation data profile (a) and composite periodic spectrum(b) of composite point bar M7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Mississippi River

4 拟合结果

根据以上方法测量计算了密西西比河下游10个复合点坝的空间频率、侧积周期。将10个复合点坝的空间频率、侧积周期和河道宽度整理为表2

表 2 密西西比河下游河段复合点坝样本侧积周期与河道宽度统计 Table2 Statistics of lateral accretionary period and channel width of composite point bar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Mississippi River

从理论上分析, 侧积周期反映的是河道周期迁移的位移量, 它与河道规模应有密切关系。具体来说, 是河道宽度与河道迁移量具有一定的关系, 从而影响着侧积体的发育周期。分析表中数据, 大体可以看出, 侧积周期与河道宽度呈正比例线性关系。因此, 以10个复合点坝的河道宽度x为横坐标, 以对应的侧积周期y为纵坐标, 用线性公式拟合, 得到拟合结果y=0.5421x-43.859, 拟合度R2=0.9089, 拟合度高, 反映了河道宽度与侧积周期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定量关系(图 14)。

图 14 密西西比河下游河段侧积周期与河道宽度拟合Fig.14 Fitting diagram of lateral accretionary period and channel width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Mississippi River

具体分析拟合数据, 其中偏差最大的为复合点坝M9和M10, 下文将细致分析其偏差原因。

复合点坝M9侧积周期为220.26 m, 对应的河道宽度为643 m, 侧积周期大约为河道宽度的30%。说明一般情况下, 河道迁移形成侧积体的最小迁移量为河宽的30%, 如果迁移量小于河宽的30%, 难以形成侧积地貌。这表明, 形成侧积体需要河道迁移最小的阈值距离, 该阈值距离约为河宽的30%。

复合点坝M10侧积周期为505.05 m, 对应的河道宽度为914 m, 侧积周期大约为河道宽度的60%。说明一般情况下, 河道迁移量最大为河宽的60%。由于本次研究的都是规模较大、发育完整的复合点坝, 所以得到的都是成熟点坝的侧积周期, 在此情况下, 侧积周期一般不会大于60%。但是, 根据其他未成熟点坝的研究, 点坝形成初始阶段, 河道往往迁移量较大, 甚至可能超过1个河道宽度, 随着弯曲度变大, 河道迁移逐渐减小, 直至废弃形成成熟稳定的复合点坝。复合点坝形态稳定后, 其侧积周期一般不会大于河宽的60%。

综上分析, 复合点坝的侧积周期与河道宽度存在线性关系。绝大多数已经稳定的复合点坝, 侧积周期的范围为河道宽度的30%~60%, 大体接近于河道宽度的一半(拟合结果y=0.5421x-43.859符合这一结论, 笔者测量了其他典型河流, 均有此规律)。所以, 可以得到侧积周期与河道宽度的定量关系式:

T=0.5Wm+C

式中, T为复合点坝侧积周期(单位:m); Wm为河道宽度(单位:m); C为复合点坝侧积周期常数(单位:m)。

这个结论反映了侧积体与河道规模的定量关系, 同时反映了成因上的认识, 是从侧积体的成因推导出的成果, 具有理论意义。

5 侧积周期与季节性洪泛周期

证据表明, 多种相互作用会影响气候发生周期性变化。这些作用包括: 厄尔尼诺现象(约1年周期)(Fedorov and Philander, 2000; Yeh et al., 2014)、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10年周期)(Rind and Overpeck, 1993; Mauas et al., 2008)、海洋表层温度周期变化(Venzke et al., 1999; Barlow et al., 2001)、Bond气候周期(Bond, 1997)、风暴周期(Sorrel et al., 2009)、米兰科维奇旋回(Markonis and Koutsoyiannis, 2013; Wu et al., 2013; Kemp and Wagoner, 2019)等。这些相互作用引发的气候周期循环会反映在河流的地质历史记录中(Labrecque et al., 2011)。根据侧积体的规模和成因, 它的形成与季节性洪泛事件有密切关系。

前文已分析过, 侧积体主要是由于河流水动力强弱交替所形成的产物。河流季节性洪泛事件是水动力变化的主因。一般情况下, 河流每年至少经历1次以上的洪泛事件。统计河流的洪泛次数, 甚至会出现一些较小的洪峰叠加在一起的情况(图 15)。频繁的洪泛事件造成多期砂体叠置, 形成复合砂体。因此, 河流沉积周期(侧积周期)与季节性洪泛周期具有成因联系(Knox, 2008)。

图 15 密西西比河年径流量周期变化(据Knox, 2012, 有修改)Fig.15 Periodic variation of annual runoff of Mississippi River(modified after Knox, 2012)

河流水动力在高流量(高流速、高沉积速率)与低流量(低流速、低沉积速率)之间交替变化。洪泛期初始阶段, 河流流量流速增加(图 16-a, T1阶段)。洪水持续增强, 流速逐渐增快, 达到临界流速V沉积物搬运, 之后流速迅速增加, 此时大量凹岸物质被搬运至凸岸沉积, 形成坝脊坝洼相间的侧积地貌(图 16-a, T2阶段)。当水动力接近洪泛峰值时, 达到第2个流速阈值V沉积物侵蚀, 之后, 高流速剥蚀水位上升阶段沉积的沉积物, 当流速达到峰值时, 持续的冲刷会切割下伏沉积物, 导致砂层凹凸不平, 先前沉积的泥岩层也可能被剥蚀(图 16-a, T3阶段)。峰值之后, 洪泛作用开始逐渐减弱, 流速降低至阈值V沉积物侵蚀以下, 沉积作用恢复, 此时水动力较稳定, 沉积较厚的砂层, 相对高的流速和一定的水深形成了砂床底部较大规模的沉积构造, 如爬升交错层理等(图 16-a, T4阶段)。流速持续下降, 重新降至V沉积物搬运之后, 沉积物搬运停止, 此时以沉积泥岩为主, 细粒泥岩沉积在点坝砂岩表面, 形成侧积层(图 16-a, T5阶段)。以上各阶段周期性循环发生, 河流水动力流速流量的周期性变化产生了复合点坝砂泥互层的沉积特征。

图 16 河流洪泛与沉积作用关系
a— 高流量河流, T1低流量沉积物搬运过程, T2洪泛期沉积物沉积搬运过程, T3河床沉积物侵蚀期, T4洪泛期沉积物沉积搬运过程, T5低流量沉积物搬运过程; b— 低流量河流, T1低流量沉积物搬运过程, T2洪泛期沉积物沉积搬运过程, T3低流量沉积物搬运过程
Fig.16 Relationship between river flooding and sedimentation

如果洪泛作用较弱, 河流流速相对较低, 始终低于V沉积物侵蚀, 会引发相对较弱的搬运作用和较短的侧积周期, 产生厚度小且不连续的砂泥互层(图 16-b)。

综上, 沉积/侵蚀作用的开始和停止取决于河流水动力曲线的形状、拐点和洪峰绝对值。峰值决定了水动力能否达到流速阈值(V沉积物搬运V沉积物侵蚀), 从而决定了能否产生侧积体和侧积体的规模; 拐点一般为水动力流速阈值, 是沉积作用发生或停止的临界时刻; 曲线的形状、斜率决定了沉积和侵蚀作用持续的时长。

气候周期变化控制着河流流量变化, 高流量阶段(洪泛阶段)与低流量阶段河流沉积特征存在很大差异。针对复合点坝, 这些差异表现在点坝及内部侧积体的类型、规模、沉积物粒度和厚度等。高流量阶段(洪泛期), 流速增快至V沉积物搬运以上, 水深相对较大, 呈向下游强单向水流, 支流存在湍流和螺旋流, 引发凹岸坍塌、

凸岸沉积, 沉积搬运作用以螺旋流为主, 沉积速率高, 此时以沉积砂岩为主, 形成侧积体, 如果流速增快至V沉积物侵蚀以上, 较大的洪水会对下伏沉积物产生侵蚀(图 17-a)。低流量阶段, 水流流速下降, 水深较小, 河床规模减小, 流向以单向流为主, 湍流作用弱, 河流近海位置会发生海水潮汐倒灌现象, 深泓线位置的细粒沉积物仍会被搬运沉积, 形成覆盖于砂层之上的泥质侧积层, 由于流速降低、沉积速率和粒度减小, 海水倒灌盐度增加, 点坝表面可观察到潜穴生物遗迹(图 17-b)。

图 17 河流水动力与侧积体形成机理示意图
a— 高流量阶段; b— 低流量阶段
Fig.17 Schematic diagram of river hydrodynam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ateral accretionary body

6 结论

对比西西比河下游河段复合点坝侧积体的成因分析表明:

1)凹岸侵蚀作用引发河道拓宽是复合点坝侧积体形成的主因, 只有当河道拓宽后, 才有凸岸点坝进一步加积的可容空间。

2)复合点坝侧积体的几何特征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通过测量侧积体高度, 进行傅里叶变换计算得到侧积周期, 侧积周期与河道宽度存在线性定量关系, 符合定量公式: T=0.5Wm+C

3)高流量阶段(洪泛期), 水深较大, 呈向下游强单向水流, 支流存在湍流和螺旋流, 引发凹岸坍塌、凸岸沉积, 沉积搬运作用以螺旋流为主, 沉积速率高, 此时以沉积砂岩为主, 形成侧积体; 低流量阶段, 水流流速下降, 水深较小, 河床规模减小, 流向以单向流为主, 湍流作用弱, 形成覆盖于砂层之上的泥质侧积层。

(责任编辑 李新坡; 英文审校 刘贺娟)

参考文献
[1] 胡光义, 肖大坤, 范廷恩, 宋来明, 陈飞, 井涌泉, 高玉飞. 2019. 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新理论、新方法: 海上油田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概念、内容及表征方法. 古地理学报, 21(1): 149-165.
[Hu G Y, Xiao D K, Fan T E, Song L M, Chen F, Jing Y Q, Gao Y F. 2019. New theory and method of fluvial reservoir architecture study: Concepts, content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ffshore oilfield fluvial compound sand -body architecture.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Chinese Edition), 21(1): 149-165] [文内引用:1]
[2] 林志鹏, 单敬福, 陈乐, 孙千军, 王义武, 汪菲. 2018. 基于地貌形态学交融的现代曲流河道迁移构型表征. 沉积学报, 36(3): 427-445.
[Lin Z P, Shan J F, Chen L, Sun Q J, Wang Y W, Wang F. 2018. Geomorphology processes of channel planform migration on modern meand ering rivers.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36(3): 427-445] [文内引用:1]
[3] 王夏斌, 姜在兴, 胡光义, 范廷恩, 王俊辉, 卢欢. 2019.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沉积相及演化.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49(5): 1222-1234.
[Wang X B, Jiang Z X, Hu G Y, Fan T E, Wang J H, Lu H. 2019. Sedimentary facies and evolution of Upper Fourth Member of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 in Western Sag of Liaohe Basin.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49(5): 1222-1234] [文内引用:1]
[4] 杨丽娟, 张白桦, 叶旭桢. 2004.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及其应用. 光电工程, S1: 1-3.
[Yang L J, Zhang B H, Ye X Z. 2004. Fast Fourier transform and its applications. Opto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1: 1-3] [文内引用:1]
[5] Barlow M, Nigam S, Berbery E. 2001. ENSO, Pacific decadal variability, and U. S. summertime precipitation, drought, and stream flow. Journal of Climate, 14(9): 2105-2128. [文内引用:1]
[6] Bond G. 1997. A pervasive millennial-scale cycle in North Atlantic Holocene and glacial climates. Science, 278(5341): 1257-1266. [文内引用:1]
[7] Durkin P, Hubbard S, Holbrook J, Boyd R. 2018. Evolution of fluvial meand er-belt deposit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stratigraphic record.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30(5): 721-739. [文内引用:1]
[8] Fedorov A, Philand er S. 2000. Is El Nino changing?Science, 228(5473): 1997-2002. [文内引用:1]
[9] Gaswirth S B, Marra K R. 2015. U. S. Geological Survey 2013 assessment of undiscovered resources in the Bakken and Three Forks Formations of the U. S. Williston Basin Province. AAPG Bulletin, 99(4): 639-660. [文内引用:1]
[10] Ghinassi M, Moody J, Martin D. 2018. Influence of extreme and annual floods on point-bar sedimentation: inferences from Powder River, Montana, US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31(1): 71-83. [文内引用:1]
[11] Hagstrom C, Hubbard S, Leckie D, Durkin P. 2019. The effects of accretion-package geometry on lithofacies distribution in point-bar deposits. 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 89(5): 381-398. [文内引用:1]
[12] Herbert C, Alexand er J, Amos K, Fielding C. 2020. Unit bar architecture in a highly-variable fluvial discharge regime: examples from the Burdekin River, Australia. Sedimentology, 67(8): 576-605. [文内引用:1]
[13] Hickin E. 1974. The development of meand ers in natural river-channels.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274(4): 414-442. [文内引用:2]
[14] Holbrook J, Autin W, Rittenour T M, Marshak S, Goble R. 2006. Stratigraphic evidence for millennial-scale temporal clustering of earthquakes on a continental-interior fault: Holocene Mississippi River floodplain deposits, New Madrid seismic zone, USA. Tectonophysics, 420(4): 431-454. [文内引用:1]
[15] Ielpi A, Ghinassi M. 2014. Planform architecture, stratigraphic signature and morphodynamics of an exhumed Jurassic meand er plain(Scalby Formation, Yorkshire, UK). Sedimentology, 61(7): 1923-1960. [文内引用:1]
[16] Kemp D, Wagoner M. 2019. Metre-scale cycles in shallow water carbonate successions: Milankovitch and stochastic origins. Sedimentology, 66(3): 2590-2604. [文内引用:1]
[17] Knox J C. 2008. The Mississippi River System. In: Gupta A(ed). Large Rivers: Geomorphology and Management. John Wiley & Sons, Ltd: 145-182. [文内引用:1]
[18] Labrecque P, Jensen J, Hubbard S. 2011. Cyclicity in Lower Cretaceous point bar deposits with implications for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thabasca Oil Sand s, Alberta, Canada. Sedimentary Geology, 242(1): 18-33. [文内引用:1]
[19] Lageweg W, Dijk W, Baar A, Rutten J, Kleinhans M. 2014. Bank pull or bar push: what drives scroll-bar formation in meand ering rivers?Geology, 42(4): 319-322. [文内引用:2]
[20] Markonis Y, Koutsoyiannis D. 2013. Climatic variability over time scales spanning nine orders of magnitude: connecting Milankovitch Cycles with Hurst-Kolmogorov dynamics. Surveys in Geophysics, 34(2): 181-207. [文内引用:1]
[21] Mauas P, Flamenco E, Buccino A. 2008. Solar forcing of the stream flow of a continental scale South American river.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1(16): 1-4. [文内引用:1]
[22] Miall A D. 1985. Architectural-element analysis: a new method of facies analysis applied to fluvial deposits. Earth Science Reviews, 22(4): 261-308. [文内引用:1]
[23] Nanson G C. 1980. Point-bar and floodplain formation of the meand ering Beatton River, northeastern British-Columbia, Canada. Sedimentology, 27(1): 3-29. [文内引用:1]
[24] Peakall J, Ashworth P J, Best J L. 2007. Meand er-bend evolution, alluvial architecture, and the role of cohesion in sinuous river channels: a flume study. 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 77(3): 197-212. [文内引用:1]
[25] Rind D, Overpeck J. 1993. Hypothesized causes of decade-to-century-scale climate variability: climate model results.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12(6): 357-374. [文内引用:1]
[26] Roy D, Wulder M, Loveland T, Woodcock C E, Allen R G, Anderson M C. 2014. Land sat-8: science and product vision for terrestrial global change research.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45(1): 154-172. [文内引用:1]
[27] Sorrel P, Tessier B, Demory F, Delsinne N, Dominique M. 2009. Evidence for millennial-scale climatic events in the sedimentary infilling of a macrotidal estuarine system, the Seine estuary(NW France).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8(5): 499-516. [文内引用:1]
[28] Venzke S, Allen M, Sutton R, Rowell D. 1999. The atmospheric response over the North Atlantic to decadal changes i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Journal of Climate, 12(8): 2562-2584. [文内引用:1]
[29] Wu H, Zhang S, Hinnov L, Jiang G, Feng Q, Li H. 2013. Time-calibrated Milankovitch cycles for the late Permian. Nature Communications, 4(9): 1-8. [文内引用:1]
[30] Yeh S, Kug J, Dewitte B, Kwon M, Kirtman B, Jin F. 2014. El Nino in a changing climate. Nature, 461(1): 511-514.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