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曹红霞,女,1974年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沉积学及油气地质学研究。E-mail: 52995992@qq.com。
陕北地区马家沟组五段沉积时期(简称马五期)沉积的碳酸盐岩地层是重要的天然气储集层。为明确各沉积期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在对周缘野外地质剖面考察、研究区内 98口井的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形态分析的基础上,对陕北地区马家沟组马五 10—马五 1各亚段的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马五 10—马五 1各亚段以海相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为主,包括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和蒸发台地 3种亚相,并进一步细分为: 云坪、膏云坪、含膏云坪、泥云坪、灰云坪、灰坪、颗粒滩、云灰坪、泥灰坪、膏盐湖等 10种沉积微相;从马五 10到马五 1岩相古地理单元整体表现为自东向西的环带状分布特征,环带中心主要位于延长、延川和清涧一带,值得注意的是,马五 2沉积时期由于受南部较强构造抬升作用影响,古地理单元环带中心呈现出向西北挪移的特征,环带中心位于靖边、子长一带;马家沟组各沉积时期的旋回性环带沉积为储集层叠合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云坪、膏云坪、含膏云坪、颗粒滩微相易于形成有利储集空间,纵向上的马五 1+ 2、马五 4、马五 5、马五 7、马五 9亚段为该类相带较发育的层位,是区域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
About the first author Cao Hong-Xia,born in 1974.She is a professoral engineer and engaged in researches on sedimentology and petroleum geology.E-mail: 52995992@qq.com.
The carbonates of the Member 5 of Majiagou 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are important natural gas reservoir.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evolution of each sedimentary period of Majiagou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the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characteristics of M510-M51 submembers were restore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surrounding field outcrops,core observation of 98 wells,and well logging curve analy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rine carbonate platform is the major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in each layer of M510-M51,including three subfacies: restricted platform,open platform and evaporate platform,and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10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dolomite flat,gypsum-dolomite flat,gypsum-bearing dolomite flat,muddy dolomite flat,carbonate-dolomite flat,carbonate flat,grain beach,dolomite-carbonate flat,muddy carbonate flat and gypsum salt lake. The palaeogeography unit of M510-M51 is distributed in a ring belt shape from east to west with the central part located in Yanchang,Yanchuan and Qingjian.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center of palaeogeography unit ring belt of M52 submember move northwestward to Jingbian and Zichang due to strong tectonic uplift in the south occurred in that period. Dolomite flat,gypsum-dolomite flat,gypsum-bearing dolomite flat,and grain beach microfacies are favora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reservoir space. In vertical,M51+2,M54,M55,M57 and M59 submembers are relatively rich in these microfacies,which are the focused areas of regional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 面积约25Í 104km2。盆地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蒸发盐以及放射性铀矿等矿产资源, 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工业生产基地。盆地内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于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以及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碎屑岩地层中。20世纪80年代, 天然气勘探理论及方法取得长足进步, 自盆地周边至腹地、自构造圈闭至地层— 岩性圈闭, 天然气勘探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发现了下古生界的靖边、乌审旗、榆林等大中型天然气田。
21世纪初以来, 延长石油在陕北靖边以南的下古生界天然气地质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2008年多口井试气达工业气流, 截至2020年底, 单井日产气量最高达23Í 104m3, 高产井主要集中在志丹、甘泉、富县及安塞等区, 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000Í 108m3, 主力产气层为马家沟组五段(简称马五段)。前人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沉积演化(冯增昭和鲍志东, 1999; 付金华和郑聪斌, 2001; 何自新, 2003; 史基安等, 2009; 付金华等, 2017)、岩溶古地貌(王建民, 2011; 吴海燕等, 2016; 曹红霞等, 2020)、环境地球化学(陈强等, 2012; 王起琮等, 2013; 曹红霞等, 2018; 乔亚斌等, 2020)、储集层等方面(傅锁堂等, 2002; 黄道军等, 2009; 王起琮等, 2012; 黄正良等, 2015; 于春勇, 2019), 研究成果倾向于大空间或大时间尺度范围的整体研究, 这些认识对油气勘探起到重要指导作用。谢锦龙等(2013)结合海平面升降变化, 依靠钻井数据和地震数据, 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的10个亚段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探讨, 完成了马五10、马五9、马五6— 马五1岩相古地理图, 但缺少对马五8— 马五7的岩相古地理图件展示, 且在子长— 延安— 志丹— 黄陵一带所依托的钻井资料少, 也缺乏地震资料。作者在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根据延长探区730多口井的测井资料和多条野外剖面踏勘资料, 较为详尽地确定了马五段各亚段剥蚀边界, 详细研究了位于横山以南、黄龙以北的陕北地区马五段各亚段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 并对受古沟槽剥蚀影响的马五1和马五2亚段的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进行了叠加刻画, 对马五10— 马五1亚段地层沉积演化进行详细分析, 确定有利储集相带, 为该地区进一步提高勘探开发效果提供有利的地质依据。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共经历了6个沉积期, 其中一、三、五期为低海平面发育期, 盆地处在一个相对局限的发育期, 形成较多的石膏和盐岩; 马家沟组二、四、六期属于高海平面发育期, 沉积物一般多为灰岩、白云岩以及云质灰岩(冯增昭和鲍志东, 1999; 何自新, 2003)。马五期, 由于华北地块海平面整体降低, 沉积底质对海水的消能, 使鄂尔多斯盆地主体部位补给的海水相对较少, 循环性差, 含盐度增高。因“ L型” 中央古隆起阻隔, 海水对盆地的补给有限, 加之气候炎热干燥, 盆地内的蒸发量加大, 因此, 海水不断浓缩, 导致海水含盐度持续升高, 造成在盆地拗陷中心沉积了较厚的硬石膏岩、盐岩及少量白云岩, 发育为含白云岩的硬石膏岩、盐岩盆地(何自新, 2003)。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五段划分为10个亚段, 由下到上分别是马五10到马五1, 受“ L型” 中央古隆起影响, 马五段在研究区西部及西南部均有不同程度剥蚀(付金华和郑聪斌, 2001; 何自新, 2003), 表现为在志丹以西、黄陵以西南出露地层逐渐变老, 而盆地中东部地层保存相对完整, 仅在古沟槽发育区马五1— 马五2地层被流水冲刷缺失(王建民, 2011; 曹红霞等, 2020), 其余地区马五段保存相对完整(图 1), 受渭北隆起影响, 马五段在研究区南部、东南部发生褶皱变形, 在陕西韩城象山剖面、泾阳口镇剖面、山西河津西磑口等剖面均可见; 在富平金粟山剖面马五段发育较为完整(图 2)。
马五10厚度9~30m, 发育盐岩、膏盐, 自然伽马曲线齿化明显, 若有膏岩发育, 呈高密度、高声波时差、低补偿中子、高电阻率特征; 若有盐岩发育, 呈低密度、中高声波时差、低补偿中子、高电阻率特征。马五9厚度10~30m, 发育白云岩、云灰岩, 自然伽马曲线低幅平直, 高密度、高声波时差。马五8厚度15~26m, 发育盐岩、膏盐, 自然伽马曲线齿化明显。马五7厚度6~12m, 发育白云岩, 自然伽马曲线低频平直、高密度、高声波时差。马五6厚度21~150m, 发育白云岩、盐岩、膏盐, 自然伽马曲线齿化严重。马五5厚度7~22m, 灰黑色泥晶灰岩, 质纯均一, 厚度稳定, 局部或整段发生白云岩化; 自然伽马曲线呈较平直的低幅箱状、高光电截面指数、低声波时差、低补偿中子、高电阻率。马五4厚度17~45m, 顶部为深灰色云岩、含膏质白云岩, 底部为灰绿色含泥质凝灰岩, 中间为灰质云岩、膏质云岩与泥晶云岩互层, 底部为泥质云岩、膏质云岩与灰质云岩互层。马五3厚度7~41m, 岩性为深灰色角砾状泥晶云岩, 含灰含泥细粉晶云岩; 自然伽马曲线上部为大锯齿状, 下部为小锯齿状。马五2厚度4~19m, 上部岩性较致密, 为含泥云岩和泥质云岩, 下部为灰褐色细粉晶云岩, 局部溶孔发育, 层间缝及垂直缝较发育; 电性以低密度、低自然伽马、高电阻率为特征。马五1厚度9~32m, 岩性为灰色含泥细粉晶云岩、灰褐色细粉晶云岩、灰色细粉晶云岩及含云泥岩, 底部为灰褐色细粉晶云岩、次生灰岩、含泥细粉晶云岩和凝灰岩, 电性以自然伽马呈上下较高、中间较低的“ 燕尾状” 为特征(图 2, 图 3)。
3.1.1 岩石类型标志
研究区岩石类型包括云岩、灰岩、膏岩、盐岩及其之间的过渡岩类(图 4)。白云岩一般发育于局限台地云坪微相内, 泥晶灰岩发育在开阔台地内水动力较弱的灰坪微相内, 灰质云岩、云质灰岩发育在局限台地与开阔台地的过渡带, 含膏云岩一般发育于类似蒸发潮坪的局限台地环境, 膏岩和盐岩通常发育于蒸发台地环境。
3.1.2 沉积构造标志
陕北地区马五段沉积地层中常见藻纹层、缝合线、鸟眼、示顶底等多种沉积构造(图 4)。其中, 物理成因构造有: 垮塌构造(图 4-d, 4-e)、包卷层理(图 4-f)、变形构造(图 4-e, 4-f); 化学成因构造有: 鸟眼构造(图 4-h)、示顶底构造(图 4-i)及缝合线构造(图 4-j)。陕北地区局限台地相中的潮上带有利于鸟眼构造的发育, 潮间或潮下带则较少见; 示顶底构造指示潮上带或潮间带上部; 前人通过研究同生(沉积)缝合线的幅度、密集程度、分布层位、同岩层厚度及韵律次数等性质, 来恢复和解释赋存缝合线地层的古地理环境(李方正和张俊华, 1990)。
3.1.3 测井相标志
在不同沉积环境所发育以及所形成的沉积物一般也都有着不相同的测井反应。通过分析自然伽马(GR)、光电指数(PE)、声波时差(AC)、密度(DEN)、补偿中子(CNL)等测井曲线对应的取值范围、整体形态、锯齿化程度、顶底接触关系及各曲线间的疏密和组合形态变化等特征, 参照取心井资料, 建立测井相标志(表 1)。
根据测井、岩心观察和薄片分析, 结合化学分析等资料, 将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各层划分为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3个亚相10个微相(表 2)。陕北地区马五段沉积整体表现为向上变浅的演化序列, 各层相带分布具有一定韵律性, 其中, 马五5、马五7、马五9总体为水体相对深的潮下灰坪、云灰坪和潮间颗粒滩相环境, 马五4、马五6、马五8、马五10总体为水体变浅的潮上膏坪、膏云坪、泥云坪环境。
岩相古地理特征是决定储集层发育程度的重要物质基础。马五段沉积时期, 气候干热, 盆地基底抬升, 海平面下降, 表现为快速海侵和缓慢海退的特征(何自新, 2003)。在单井相和连井相分析的基础上(图 5), 主要考虑研究区沉积背景, 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冯增昭, 2004), 结合“ 优势相编图法” , 以沉积相模式为指导, 研究马五段各亚段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
马五10亚段沉积时期, 处于初始海退阶段(谢锦龙等, 2013; 席胜利等, 2017), 气候干旱。在佳县、米脂、子洲、绥德和清涧一带发育蒸发台地亚相的膏盐湖微相, 沉积膏岩和盐岩。向西环绕膏盐湖在横山、子长、志丹、安塞、延安、延长和宜川等区域发育蒸发台地亚相的膏云坪微相, 岩性以膏质白云岩为主。再向西环绕膏云坪在靖边、甘泉等区域发育蒸发台地亚相的含膏云坪微相, 岩性以含膏白云岩及泥粉晶白云岩为主。至定边、吴起、富县、洛川和黄龙等区域相变为局限台地亚相的白云坪微相(图 6, 图 7-a)。
马五9亚段沉积时期, 处于海侵沉积阶段。受短周期潮湿气候和相对海平面逐渐上升影响, 在绥德、子长、清涧、安塞、延川和延长等区域发育局限台地亚相的灰云坪微相, 沉积灰质白云岩及泥质白云岩。向西在横山、靖边、定边、志丹、延安、甘泉、富县、宜川、洛川和黄龙等区域发育广泛的局限台地亚相的白云坪微相沉积, 岩性以泥粉晶白云岩为主。在定边东部、吴起、富县西北和宜川西部发育局限台地亚相的台内颗粒滩微相, 岩性主要为砂屑白云岩和鲕粒白云岩(图 6, 图 7-b), 孔隙较为发育, 为储集层发育有利区。
马五8亚段沉积时期, 为海平面又一次下降阶段。佳县、米脂、子洲和绥德等区域再次发育蒸发台地亚相的膏盐湖微相, 沉积膏岩和盐岩。向西环绕膏盐湖在横山、志丹、安塞、延安、延长和延川等区域发育蒸发台地亚相的膏云坪微相, 岩性以膏质白云岩为主。再向西环绕膏云坪在靖边、甘泉、宜川等区域发育蒸发台地亚相的含膏云坪微相, 岩性以含膏白云岩夹泥粉晶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为主。至吴起、富县、洛川和黄龙等区域相变为局限台地亚相的白云坪微相, 广泛发育泥粉晶白云岩及泥质白云岩沉积(图 6, 图 7-c)。
马五7亚段沉积时期, 相对海平面再次上升, 且海进程度较马五9亚段沉积时期大(谢锦龙等, 2013)。在绥德、清涧和延川等区域发育开阔台地亚相的灰坪微相沉积, 岩性以泥晶灰岩及泥质灰岩为主。在佳县、米脂、子洲、子长和延长等区域发育局限台地亚相的灰云坪微相沉积, 岩性以灰质云岩为主。再向西表现为隆洼相间的特点, 在横山、靖边、吴起、安塞、延安、甘泉、富县、宜川、洛川和黄龙等区域发育局限台地亚相的白云坪微相, 岩性以泥粉晶白云岩及泥质白云岩为主; 而在志丹东部、靖边南部、甘泉北部又有局限台地亚相的灰云坪微相夹于其中, 岩性以灰质云岩为主。在局限台地亚相内部, 广泛发育颗粒滩微相沉积, 颗粒滩为储集层富集有利区, 主要分布在横山、安塞、延安和宜川以及吴起、富县和洛川2个区域条带内, 呈北西向近似雁列式断续展布, 岩性以砂屑云岩和鲕粒云岩为主(图 6, 图 7-d)。
马五6亚段沉积时期, 区域构造抬升, 海平面大幅下降(谢锦龙等, 2013; 雷涛等, 2020)。在佳县、米脂、横山、子洲、绥德、子长、清涧、延川和延长等区域发育蒸发台地亚相的膏盐湖微相, 岩性以厚层的膏岩和盐岩为主, 膏盐湖范围明显扩大。环膏盐湖在安塞、延安等区域发育蒸发台地亚相的膏云坪微相, 岩性以膏质白云岩为主。再向西环绕膏云坪在靖边、志丹、甘泉、富县等区域发育蒸发台地亚相的含膏云坪微相, 岩性以含膏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为主。至吴起、富县、洛川和黄龙等区域相变为局限台地亚相的泥云坪微相, 岩性以泥质白云岩夹白云质泥岩为主。在吴起西部发育局限台地亚相的颗粒滩微相沉积, 岩性主要为砂屑白云岩和鲕粒白云岩(图 6, 图 8-a)。
马五5亚段沉积时期, 是马五期内部最大的一次相对海平面上升阶段。在佳县、绥德和清涧等区域发育开阔台地亚相的灰坪微相, 岩性主要为泥晶灰岩。在米脂、子洲、子长、延川和延长等区域发育局限台地亚相的灰云坪微相沉积, 岩性以灰质云岩和泥晶灰岩为主。再向西表现为隆洼相间的特点, 在横山、延安、甘泉、吴起、洛川和黄龙等区域广泛发育局限台地亚相的白云坪微相, 岩性为泥粉晶白云岩; 而在靖边、志丹局部发育开阔台地亚相的灰坪微相, 岩性以泥晶灰岩为主。在局限台地亚相内部, 发育颗粒滩微相, 颗粒滩分布在横山、安塞、延安和宜川以及吴起、志丹和富县, 呈北西向近雁列式分布, 岩性以颗粒白云岩为主(图 6, 图 8-b)。
马五4亚段沉积时期, 相对海平面再次下降。在米脂、子洲、绥德、清涧和延川一带再次发育小范围的膏盐岩洼地, 沉积白云质膏岩和盐岩; 在横山、靖边、安塞和延安一带发育膏质白云岩坪和含膏白云岩坪微相, 岩性主要为膏质白云岩、含膏白云岩夹泥质白云岩; 围绕环带向西, 在吴起、志丹和甘泉一带发育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坪微相, 沉积含硬石膏结核或假晶溶模孔泥粉晶白云岩, 是储集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图 6, 图 9-a)。
马五3亚段沉积时期, 相对海平面发生小幅度上升。在子长、安塞、延安、延长、延川和清涧一带发育膏质白云岩坪和含膏白云岩坪微相, 岩性主要为角砾状膏质云岩和含膏云岩。在其外围发育广泛的泥质白云岩坪微相, 岩性为泥质角砾白云岩、泥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及白云质泥岩等(图 6, 图 9-b)。
马五2亚段沉积时期, 南部构造抬升作用明显, 相对海平面下降, 沉积中心向西北部掀挟式挪移。在靖边、子长和志丹一带发育硬石膏结核或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坪微相, 岩性为含硬石膏结核或泥粉晶云岩, 在沉积中心外围的米脂、绥德、吴堡和富县、甘泉、宜川发育云坪。另外, 在古沟槽发育处马五2亚段被冲刷缺失(图 6, 图 9-c)。
马五1亚段沉积时期, 相对海平面继续下降, 沉积中心向东南部转移。硬石膏结核或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坪微相沉积范围向北扩大。吴堡、延川和延长一带发育含灰质白云岩坪微相; 西部发育膏岩坪、含膏云坪微相, 岩性为膏云岩及含膏云岩。在古沟槽发育处马五1亚段被冲刷缺失(图 6, 图 9-d)。
1)陕北地区马五10— 马五1各亚段以海相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为主, 包括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3种亚相, 并进一步细分为: 云坪、膏云坪、含膏云坪、泥云坪、灰云坪、灰坪、颗粒滩、云灰坪、泥灰坪、膏盐湖等10种沉积微相。
2)从马五10到马五1岩相古地理单元整体表现为自东向西的环带状分布特征, 环带中心主要位于延长、延川和清涧一带, 值得注意的是, 马五2沉积时期由于受较强的构造抬升作用影响, 马五2亚段古地理单元环带呈现出向西北挪移的特征, 环带中心位于靖边— 子长一带。
3)马家沟组五段各亚段沉积相带分布受海平面升降影响, 表现出一定的沉积韵律。蒸发台地、局限台地以及开阔台地亚相在空间上彼此相邻, 纵向上相互叠置, 局限台地亚相环绕蒸发台地亚相与开阔台地亚相, 且随着气候以及海平面升降变化, 三者此消彼长。开阔台地主要分布在马五5、马五7、马五9亚段, 主要发育灰岩、灰云岩、云灰岩, 颗粒滩也主要分布于这3个亚段; 蒸发台地亚相主要分布在马五1、马五2、五3、马五4、五6、马五8、马五10亚段, 主要发育膏岩、盐岩、膏云岩、含膏云岩; 局限台地主要分布在马五1— 马五7、马五9亚段, 主要发育云岩、泥云岩、泥岩等。马家沟组的旋回性沉积为储集层叠合发育奠定了基础, 云坪、膏云坪、含膏云坪、颗粒滩微相易于形成有利储集空间。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