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冯强汉,男,1968年生,硕士,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的研究及管理工作。E-mail: fqh_cq@petroChina.com.cn。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马家沟组顶部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以膏云岩为主的风化壳岩溶储集层。盆地西部包括桃2区块在内的马家沟组马五1-4亚段以(含)膏云岩、白云岩和灰云岩互层发育为主。借助岩心观察、偏光显微分析和扫描电镜超微分析,识别出多层成层分布的(含)膏云岩;通过对硬石膏、白云石和方解石等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比研究,认为(含)膏云岩的膏模孔、扩溶膏模孔及与之伴生的胀缩微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孔隙大小具有明显的自限性,受硬石膏结核和石膏晶体大小的制约;岩性((含)膏云岩)和沉积微相(潮上带(含)膏云坪)是储集层形成的先天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并导致(含)膏云岩储集层的层控分布特征;4期溶蚀作用过程中,硬石膏晶体和结核的组构选择性溶蚀和阶段性充填,是储集层形成的关键过程;储集层为层状相控、受岩溶作用影响,但岩溶地貌对储集层分布不再有决定性控制作用。(含)膏云岩发育区分散流的弥散性渗透溶蚀是大洞大缝不发育的主要原因。“层状相控岩溶作用岩性气藏”观点的提出将促使研究区下古生界从“岩溶古地貌气藏”向“相控岩性气藏”勘探的深刻转变。
About the first author Feng Qiang-Han,born in 1968,is a senior engineer.He is engaged in studies and management of gas exploration. E-mail: fqh_cq@petroChina.com.cn.
The top of the Majiagou Formation of the Lower Paleozoic in the Ordos Basin suffered from long-term weathering and denudation and formed a weathered crust karst reservoir dominated by gypsodolomite. The sub-members 1-4 of Member 5 of Majiagou Formation of the Tao 2 block in the western part of Ordos Basin are mainly made up of gypsodolomite interbedded with dolomite and calcite dolomite. Based on core observation,polarized microscopic analysis,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alysis,the multi-layered gypsodolomite are identified. Through comparing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mong anhydrite,dolomite and calcite,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ain pore space of the sub-members 1-4 of Member 5 is dissolution pores of anhydrite nodules and crystals and the accompanying swelling microfracture. The pore size is self-limited,which is restricted by the size of anhydrite nodule and crystal. Gypsodolomite and anhydrite bearing tidal flat of the supratidal zone is the prerequisite material basi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reservoirs,and thus lead to the strata-controlled distribution of gypsodolomite gas reservoirs. Four stages of pores dissolution are identified,with fabric selective dissolution and phased filling dissolution pores of anhydrite nodule and crystal are the key processes of reservoir formation. The reservoir is a lithologic gas reservoir controlled by the karstification of anhydrite bearing dolomite. Karstification palaeogeomorphology no longer has a critical control on the reservoir distribution. The diffusive percolation corrosion of the dispersive fresh water on the gypsodolomite strata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lack of the large cavities. The viewpoint of “stratified and karstified sedimentary facies controlled lithologic gas re servoirs” will promote the deep transformation of reservoir forming mechanism in the Lower Paleozoic of the study area from “karstification palaeogeomorphic-controlled gas reservoirs” to “sedimentary facies controlled lithologic gas reservoirs”.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分布广泛, 在天然气运聚成藏方面独具特色。加里东运动晚期, 鄂尔多斯地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整体抬升, 经历了140~150 Ma的沉积间断, 缺失上奥陶统— 下石炭统, 至晚石炭世又接受沉积, 形成马家沟组上部特殊的风化壳岩溶储集层。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风化壳岩溶古地貌气藏的发现与探明, 突破了构造发育区气藏勘探思路, 开拓了稳定地台区风化壳岩溶古地貌气藏勘探新领域(王建民等, 2013; 王国亭等, 2018)。
前人认为研究区马五1-4亚段主要岩性为白云岩, 孔隙类型为白云岩晶间孔、晶间溶孔及构造微裂缝, 风化壳岩溶古地貌控制着溶孔和构造微裂缝的发育并导致储集层的强非均质性(杨华等, 2004; 姚泾利等, 2011; 苏中堂等, 2013; 王琪等, 2016; 包洪平等, 2017)。近年来, 逐渐有学者关注到膏云岩中膏模孔的发育及膏模孔本身的储集意义(侯方浩等, 2011; 李维等, 2016; 熊鹰等; 2016; Xiao et al., 2019; Xiong et al., 2019), 也认识到硬石膏和白云岩溶解度的巨大差异(黄思静等, 1996; Liu et al., 2005), 同时还发现硬石膏和石膏溶解过程中向岩溶介质中释放
桃2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伊陕斜坡向东部坳陷的过渡带, 早古生代马家沟组沉积时期为受潮汐影响的碳酸盐岩台地, 地形平坦(冯增昭和鲍志东, 1999)( 图 1)。马家沟组五段1-4亚段(本研究简称之为马五1-4亚段)厚75~120 m, 为受风化壳岩溶作用影响的储集层发育层段, 形成于萨布哈环境, 受海平面周期性变化影响, 形成了若干特色显著的向上变浅的沉积旋回(雷卞军等, 2010; 周进高等, 2011; 王起琮等, 2018)( 表 1): 每一旋回上部为潮上带完全白云石化的硫酸盐沉积或(含)膏质沉积, 孔隙发育, 形成优质储集层; 旋回中部为潮间带白云岩化的微生物席, 具有一定的储集性; 旋回下部为潮下带未彻底白云石化的潟湖相云灰坪、灰云坪沉积, 岩性致密, 为非储集层。下伏马五5亚段为台地相灰黑色块状泥— 微晶白云岩和灰质云岩, 虽然也经历多期次成岩作用, 但原岩结构保存相对完好, 受岩溶作用影响相对轻微, 岩性相对致密, 传统上将其视作风化壳的底板, 即俗称的“ 黑腰带” (宋磊等, 2017; 左智峰等, 2019)。桃2区块风化壳厚度不超过120 m, 远低于传统的碳酸盐岩风化壳200~250 m的厚度(金强等, 2017)。
依据岩性及海平面升降旋回, 进一步将马五1-4亚段划分为若干小层: 马五1亚段自上而下划分出$马五_{1}^{1}$、$马五_{1}^{2}$、$马五_{1}^{3}$、$马五_{1}^{4}$小层, 为海平面持续低位期的潮上膏云坪沉积; 马五2亚段自上而下划分出$马五_{2}^{1}$、$马五_{2}^{2}$小层; 马五3亚段划分为$马五_{3}^{1}$、$马五_{3}^{2}$、$马五_{3}^{3}$小层, 分别为海平面降低过程中形成的潮上带(含)膏云坪、潮间云坪和潮下带泥云坪和云灰坪沉积, 受岩溶垂直渗流作用影响岩溶角砾岩发育; 马五4亚段自上而下划分出$马五_{4}^{1}$、$马五_{4}^{2}$、$马五_{4}^{3}$小层, 分别为海平面降低过程中形成的潮上带膏云坪、潮间云坪和潮下带泥云坪和云灰坪沉积。各小层的主要岩性和沉积环境见 图 2和 表 1。
马五1-4亚段主要发育膏云岩、泥晶— 粉晶— 细晶白云岩、各类岩溶角砾岩, 此外还有少量鲕粒云岩、微生物云岩和次生灰岩等。
(含)膏云岩岩心上呈灰色、土黄色块状, 硬石膏结核和晶体溶解后形成的结核模孔和晶体模孔(本文统称之为膏模孔)被局部或全部充填, 白云石晶粒细小, 多以泥晶— 细粉晶为主。膏云岩内缺乏广盐性生物, 但发育较丰富的菌藻类, 常见藻纹层。研究区膏云岩中常见潮上带沉积特有的相标志, 如鸟眼、干裂和示底构造等。膏模孔呈蜂窝状密集分布并常有微裂缝与之伴生发育( 图 3)。
(含)膏云岩自然伽马值最低(小鱼30 API), 因此, 厚层膏云岩表现为呈“ 长弓型” , 薄层膏云岩呈“ 短弓形” ; 深、浅双侧向电阻率值最低(小鱼200 Ω · m), 呈“ 长弓型” ; 声波时差中高值, 在150~180 μ s/m之间呈中、高幅波动; 中子密度较低, 因膏模孔含量和充填程度不同在2.65~2.8 g/cm3间波动( 图 2; 图 4)。
(含)膏云岩的膏模孔、残余膏模孔及与之伴生发育的胀缩微裂缝为膏云岩的主要孔隙类型, 也是研究区的主要储集空间。(含)膏云岩的平均孔隙度在研究区最高, 达6%~12%。硬石膏结核模孔常被白云石粉砂、石英、泥质及重晶石、黄铁矿、天青石和萤石等矿物局部充填, 石膏晶体模孔常被淡水方解石全充填。各单井马五1-4亚段内普遍发育3~8层膏云岩, 膏云岩与白云岩、含泥白云岩、岩溶角砾岩等呈互层分布; 单层(含)膏云岩厚度一般为2~3 m, 少数可达4~5 m, 层内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均质性特征, 形成特有的受岩性制约的层状储集层。
研究区(含)膏云岩主要分布在每一个海平面降低旋回的上部潮上带, 形成潮上带膏云坪沉积。$马五_{1}^{3}$和$马五_{4}^{1}$小层膏云岩层最为发育, 平均厚度分别约为3.5 m和5 m, 硬石膏结核含量可高达20%~30%; $马五_{1}^{2}$小层(含)膏云岩厚约4 m, 上部以含硬石膏结核粉晶白云岩为主, 下部以细、粉晶白云岩为主, 因此其储集性能比$马五_{1}^{3}$和$马五_{4}^{1}$小层略为逊色; $马五_{1}^{4}$和$马五_{2}^{2}$小层的膏云岩所占地层厚度比相对更小, 因此其孔隙度和储集性能也随之降低。$马五_{2}^{1}$、$马五_{3}^{1}$、$马五_{3}^{2}$、$马五_{4}^{2}$和$马五_{4}^{3}$等小层储集性差, 这些小层主要以潮间或潮下带岩溶角砾岩和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为主, 不含或偶夹(含)膏云岩( 图 2; 表 1)。
依据白云石晶粒的粒径, 将白云岩划分为细晶、粉晶、微晶和泥晶白云岩。研究区粉晶和微晶白云岩常见。
粉晶、细晶白云岩呈灰色、灰褐色, 晶粒结构, 粒径一般在0.05~0.25 mm之间。白云石晶粒呈凹凸— 镶嵌状紧密接触, 岩性致密, 纹层状构造发育( 图 5)。粉晶白云岩和细晶白云岩自然伽马值中— 低值, 在30~80 API之间呈低幅锯齿状波动; 深、浅双侧向电阻率高于岩溶角砾岩和膏质白云岩, 在200~500 Ω · m间呈中低幅齿状波动; 声波时差中低值, 在150~175 μ s/m之间呈低幅弱锯齿波动; 中子密度较高, 依据孔隙充填程度不同而在2.75~2.85 g/cm3之间波动( 图 2; 图 4)。
泥晶— 微晶白云岩的白云石晶粒细小, 呈他形镶嵌状结构, 块状构造, 岩性均匀致密( 图 5)。其自然伽马中、低值, 在20~80 API之间呈低幅小锯齿状波动; 深、浅双侧向电阻率值很高, 在500~800 Ω · m间变动, 仅低于灰岩, 高于岩溶角砾岩、膏质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等; 声波时差低值, 在145~170 μ s/m之间呈中低幅锯齿状波动; 中子密度相对较高, 在2.75~2.85 g/cm3之间波动( 图 4; 图 5)。
研究区白云岩广泛分布在马五1-4亚段各小层中, 尤其在潮间带云坪发育。单层厚度大多数为1~2 m, 少数为3~5 m, 以薄层状为主, 局部为中— 厚层状, 分布范围较广且累计厚度较大( 图 2, 表 1)。
质纯白云岩, 无论是泥微晶白云岩、粉晶白云岩、还是细晶白云岩, 其晶间孔、晶间溶孔和微裂缝均不发育( 图 5)。桃53井、桃35井、陕225井、陕166井等4口井的细晶、粉晶和泥晶白云岩中, 半自形— 他形白云石晶体呈镶嵌状紧密接触, 不见晶间孔和晶间溶孔, 岩性致密。
桃2区块各井岩心中常见岩溶角砾岩, 由多成分白云质角砾、少许灰质角砾及粗粒(砂级)杂基构成。角砾成分复杂, 角砾间多为离散的碳酸盐砂、泥粉晶白云石或少量砂屑颗粒充填, 见少量残余溶孔和不规则状、网状微缝, 孔隙度平均值小于1%, 储集性较差。依据角砾岩组构特征将其分为砾状支撑角砾岩、网缝镶嵌角砾岩、泥质支撑角砾岩、方解石胶结角砾岩等( 图 6)。
砾状支撑角砾岩中角砾大小相对均一, 具有一定程度的磨圆, 角砾含量大于50%。角砾成分多为白云质, 上覆地层垮塌和所在岩层的破碎均可形成角砾。砾状支撑角砾岩以钙质胶结为主, 可见少量泥质及粉晶白云岩碎屑充填( 图 6-a), 多为准原地溶蚀垮塌成因, 在渗流带或季节性变化带常见。
网缝镶嵌角砾岩中角砾系白云岩因网状裂缝分割而形成, 角砾位移不明显, 大多数角砾彼此吻合并呈镶嵌状接触。其成因与岩溶水沿微裂缝渗滤关系密切, 一般未经垮塌和搬运, 为大气淡水沿微裂缝原地淋溶改造溶蚀而形成角砾化, 角砾间充填物以淡水方解石胶结为主。属岩溶改造岩( 图 6-b, 6-c), 在渗流带和滞留带常见。
泥质支撑角砾岩的角砾含量平均低于40%, 钙泥质和铝土质支撑。由泥质贯入而形成的泥质条纹或条带构成角砾间的充填物, 有时泥质纹层被角砾堵截或压弯( 图 6-d)。泥质支撑角砾岩多出现在渗流带, 一般被风化壳上部渗滤泥质充填。
局部方解石胶结角砾岩的砾石成分单一, 无分选和磨圆, 砾间以方解石胶结为主( 图 6-e), 无流水改造标志, 为原地溶解、固结成因, 为滞流带溶蚀作用不活跃、CaCO3过饱条件下的溶积成因(王建民等, 2013)。
岩溶角砾岩因渗滤混入大量泥质, 其自然伽马值最高, 在50~120 API之间呈“ 高幅锯齿状” 或尖锐“ 燕尾状” 波动; 深、浅双侧向电阻率比膏云岩稍高, 低于粉晶和泥微晶白云岩, 在150~350 Ω · m之间呈“ 低幅齿状” 波动; 声波时差最高, 在160~210 μ s/m之间呈高尖“ 燕尾状” 波动, 尤其是$马五_{1}^{4}$小层和$马五_{4}^{1}$小层底部凝灰岩因高泥质含量而呈巨幅跳波。当声波时差值大于170μ s/m时, 在研究区往往并不意味着其孔隙度大, 很大程度上由高泥质含量引起, 声波时差的高幅跳波与自然伽马值高幅值对应关系极好, 也表明泥质含量对声波时差值具有极大影响; 岩溶角砾岩的中子密度高于膏云岩, 在2.7~2.8 g/cm3之间波动( 图 3; 图 4)。研究区岩溶角砾岩孔隙度极低, 绝大部分小于1%, 储集能力差, 为差储集层。
马家沟组马五1-4亚段的储集空间以(含)膏云岩中硬石膏结核和晶体溶蚀形成的结核和晶体模孔(本文统称之为膏模孔)为主, 并常有胀缩微裂缝与之伴生发育。石膏晶模孔呈针状、柱状, 由石膏晶体溶蚀而成, 大小在0.05 mm× 0.5 mm~0.2 mm× 0.5 mm之间。硬石膏结核模孔直径一般0.05~5 mm不等, 以0.1~3.0 mm居多, 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圆形, 有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扩溶, 大多被渗滤白云石粉砂、方解石、石英、高岭石等局部或全部充填( 图 7)。(含)膏云岩中胀缩微裂缝发育较为普遍, 呈网格状或树枝状不规则分布, 与膏模孔伴生发育。胀缩微裂缝长度1~5 cm, 宽度一般为0.1~1.5 mm, 多数未充填, 也有的进一步扩溶或被方解石或有机质局部充填( 图 7)。胀缩微裂缝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仅在(含)膏云岩层内分布, 研究区很少见有穿过膏云岩层跨层分布的微裂缝。准同生期海平面下降和表生期遭受大气淡水淋滤作用, (含)膏云岩中的硬石膏遇淡水溶解转化为软石膏会使体积增大30%, 体积增大造成对基岩施压; 软石膏溶解形成膏模孔释压, 所以在膏模孔形成同时会形成与之伴生发育的胀缩微裂缝。膏模孔、残余膏模孔及与之伴生发育的胀缩微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 图 7); 相比较而言, 白云岩的晶间孔、晶间溶孔等在数量和储集意义上均居很次要的地位( 图 5)。
前人认为研究区马五1-4亚段的主要孔隙类型为细、粉晶白云岩的晶间孔和晶间溶孔, 实际为膏云岩的膏模孔或膏模孔被局部充填后的残余孔隙( 图 8)。 图 8-a为桃2井3418.16 m马五
图 8-b更能进一步说明前人所谓的白云岩的晶间溶孔实际上为残余膏模孔。从 图 8-b1看, 几乎所有研究人员均认为是粉晶白云岩的晶间溶孔( 图 8-b1)。进一步将左图视域放大后发现这些所谓的“ 晶间溶孔” 实际上属于膏模孔后期被自形铁白云石和萤石充填后的“ 残余” 孔隙( 图 8-b2)。如果这些半充填的膏模孔是晶间溶孔, 则溶孔周缘的他形白云石晶体应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蚀; 但从 图 8-b2、8-b3可以清晰地看出, 溶孔周缘的白云石呈完整的自形晶, 且无溶蚀现象。溶孔周缘的自形白云石、石英、重晶石等晶体实为深埋藏期充填的次生矿物。如果不是依赖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识别能力, 很难辨别出被充填后剩余孔隙量较小的“ 膏模孔” 的存在。因为组成白云岩的白云石晶粒呈他形镶嵌结构, 质纯白云岩的“ 晶间溶孔” 和“ 晶间孔” 实际上并不发育( 图 5)。桃2区块马五1-4亚段储集层中大凡发育有所谓的晶间孔和晶间溶孔的白云岩, 其中必定或多或少含有硬石膏结核。
桃2区块马五1-4亚段所有11口取心井的岩心描述及显微和超微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区(含)膏云岩发育, 硬石膏结核和晶体模孔及与其伴生发育的胀缩微裂缝为主要孔隙类型, 孔径普遍在0.02~5 mm之间, 超过10 mm的溶孔极为少见, 仅有的3个溶孔出现在桃35井和召88井的$马五_{1}^{2}$小层, 孔径约2.5 cm, 孔隙大小自限性显著。储集层孔隙横向上均发育在多套成层分布的膏云岩层内, 如$马五_{1}^{2}$、$马五_{1}^{3}$、$马五_{2}^{2}$和$马五_{4}^{1}$小层, 表现出统计学上的均质性特征。以白云岩、云灰岩和灰云岩为主的层位, 如$马五_{2}^{1}$、$马五_{3}^{3}$和$马五_{4}^{2}$小层, 孔隙度极低, 为差储集层或非储集层( 图 2)。这些特征与前人认为的研究区马五1-4亚段为白云岩晶间孔和晶间溶孔储集层的认识有较大差异, 也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以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岩溶古地貌储集层的强非均质性(金强等, 2017)形成鲜明对比。受岩溶古地貌和风化壳岩溶垂向分带等因素的影响, 塔里木盆地塔北及塔河油田下古生界以灰岩为主的储集层, 具有大、中、小缝和大、中、小洞相互连通的复合型洞缝系统, 纵向和横向上均表现出强非均质性(金强等, 2017)。
本节首先对膏模孔的溶蚀机理、膏模孔的充填物类型和组合特征、充填阶段及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 然后深入探讨膏模孔充填阶段和孔隙成因机理。
桃2区块(含)膏云岩中膏模孔的充填物包括渗滤白云石粉砂、方解石、铁/白云石、石英、萤石、黄铁矿、重晶石、高岭石、天青石、泥质及有机质等。依据充填物质形成的先后及充填顺序, 把上述各类充填物划分为9类充填组合:
1)微亮晶和亮晶淡水方解石充填( 图 9-a, 9-b)。这类充填组合在研究区内常见, 主要充填在石膏晶体模孔中, 石膏核模孔、晶模孔及盐模孔几乎全部被充填, 形成无效储集空间。
2)渗滤白云石粉砂充填( 图 9-c, 9-d)。膏模孔局部被渗滤白云石粉砂不完全充填, 剩余有效核模孔和晶模孔孔隙空间, 残留孔隙为未充填部分及渗滤白云石粉砂中的粒间孔。
3)渗滤白云石粉砂+方解石充填组合( 图 9-e, 9-f)。这类充填矿物组合在研究区内常见, 膏模孔被渗滤白云石粉砂和方解石半充填, 剩余一定量的残余孔隙空间。
4)渗滤白云石粉砂+石英充填组合( 图 9-g)。这类充填物组合在研究区内也较常见, 膏模孔被局部充填, 充填程度在50%~95%, 残留一定量的有效储集空间, 孔隙主要为溶蚀膏模孔的剩余孔隙和渗滤白云石粉砂的粒间孔。
5)渗滤白云石粉砂+方解石+石英矿物充填组合( 图 9-h, 9-j)。这类充填矿物组合在研究区内较常见, 膏模孔基本被充填, 残余孔隙空间有限。
6)渗滤白云石粉砂+天青石(+方解石)充填矿物组合( 图 10-a, 10-b)。膏模孔被少量渗滤白云石粉砂、天青石和或含铁方解石的半充填, 保存有一定量的有效储集空间, 此类充填在研究区常见。
7)渗滤白云石粉砂+方解石+黄铁矿充填矿物组合( 图 10-c, 10-d)。这类矿物充填组合在研究区内偶尔见到, 膏模孔基本被填充, 仅剩余少量残余储集空间。
8)渗滤白云石粉砂+萤石+黄铁矿充填矿物组合( 图 10-e, 10-f)。膏模孔被少量渗滤白云石粉砂、萤石及黄铁矿半充填, 保存有大量有效的残余孔隙空间。该类矿物充填组合在研究区常见。
9)渗滤白云石粉砂+铁白云石+萤石+高岭石(+石英)矿物充填组合( 图 10-g, 10-h, 10-j)。这类充填矿物组合研究区可见。膏模孔充填程度约85%, 孔隙主要为铁白云石晶体和自生石英及萤石晶体的晶间孔和渗滤白云石粉砂的粒间孔。
通过对硬石膏、方解石和白云石3种矿物的化学溶解度和力学稳定性的分析和对比, 可以更好地理解以膏云岩为主的风化壳储集层孔隙的成因机制及其岩溶作用特征。
常温常压条件下, 硬石膏和石膏均不稳定, 具有极强的亲水性, 溶解度极高, 硬石膏溶解度约为6300 mg/L, 石膏的溶解度2080 mg/L。即使在略微潮湿的空气中, 硬石膏也能吸水转化为半水石膏。常温常压条件下, 方解石的溶解度为12.28 mg/L, 白云石的溶解度为14.32 mg/L; 随着二氧化碳的分压增加, 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度会有所增加; 当二氧化碳的分压高至0.01 bar时, 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度分别增加至164.75 mg/L和184.78mg/L(黄思静等, 1996; Liu et al., 2005; 闫志为等, 2009)。硬/石膏的力学稳定性极差, 纵向易裂离, 横向易断裂, 徒手能碾碎; 白云石受力较易破裂, 风化易破裂成刀砍纹; 方解石的物理稳定性在3种矿物中相对最强, 受力不易破裂。当海平面降低或台地隆升使萨布哈环境中沉积的膏云岩处于大气淡水作用体系时, 硬石膏以其强亲水性和高于方解石和白云石约450倍的溶解度, 极易率先吸水发生溶解。溶解后的硬石膏结核和晶体自然留下石膏结核膜孔和晶体模孔(亦即膏模孔), 形成“ 组构选择性” 溶蚀孔隙。膏云岩遇淡水发生溶蚀的过程中要首先吸水转化为石膏, 该过程使其体积增大30%。硬石膏吸水膨胀会对基岩施压, 随之而来的石膏溶解形成膏模孔的过程又形成对基岩的释压。施压和释压过程促使膏云岩自身破碎产生胀缩微裂缝, 这也是研究区潮上坪(含)膏云岩在风化壳岩溶作用过程中, 胀缩微裂缝常与膏模孔伴生发育的根本原因。研究区膏云岩层的胀缩微裂缝发育较为普遍, 但一般不穿层分布, 仅局限分布在膏云岩层内。有学者认为这些膏云岩的胀缩微裂缝为构造或成岩微裂缝(杨华等, 2013), 但又不能合理解释其不能穿层分布的原因。此外, 硬石膏的溶解过程向岩溶介质中释放
第1期溶蚀— 充填发生在准同生期早表生成岩阶段。海平面间歇性下降导致马五1-4亚段受潮汐影响的台地相沉积暴露至海平面以上, 从而受CaCO3-H2O-CO2地表淡水体系的影响和作用。淡水介质对石膏、硬石膏、文石和高镁方解石表现为强烈不饱和, 亲水性强且溶解度极高的硬石膏晶体和结核在大气淡水淋滤溶蚀作用下容易溶蚀形成晶模孔和核模孔。大部分膏模孔也随即逐渐被文石和高镁方解石因Mg2+出溶而形成的微亮晶和亮晶淡水方解石充填, 形成第1种矿物充填类型(方少仙和侯方浩, 2013)( 图 9-a, 9-b)。总体上该期硬石膏结核和晶体的溶蚀规模有限, 但石膏晶体和结核一旦溶蚀很快就被淡水方解石充填, 因而对有效储集空间的形成意义不大。
第2期溶蚀— 充填发生在晚表生成岩阶段, 即风化壳岩溶作用阶段。加里东运动末期区域构造抬升使研究区马五1-4亚段经历了140 Ma的大气淡水岩溶作用改造和风化壳岩溶作用过程。大气渗流环境及潜流带上部CaCO3不饱和带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大量的硬石膏晶体和结核及极少量的生物屑和鲕粒进一步发生组构选择性溶蚀, 形成膏模孔及极少量鲕模孔。(2)淡水渗流介质长期对白云岩的渗滤、溶蚀作用, 形成渗滤白云石粉砂( 图 9-c, 9-d)。(3)高镁方解石、文石等亚稳定矿物进一步发生Mg2+出溶并转化为方解石(方少仙和侯方浩, 2013)。因此, 该阶段膏云岩被溶蚀形成大量膏模孔的同时, 也会被岩溶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渗滤白云石粉砂和方解石局部充填, 形成膏模孔的渗滤白云石粉砂和方解石充填组合( 图 9-e, 9-f)。
第3期溶蚀— 充填发生在中、浅埋藏成岩阶段。海西期末, 随着盆地发生沉降并持续接受沉积, 在上覆上石炭统— 二叠系负荷作用下, 马五1-4亚段进入快速持续中、浅埋藏压实阶段。该阶段古地温逐渐升高至约85 ℃, 有机质处于未成熟— 半成熟期。中、浅埋藏阶段主要发生以下成岩变化: (1)细菌活动使分散在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氧化分解, 形成的碳酸根及碳酸氢根离子一方面逐步促进介质中
第4期溶蚀— 充填作用发生在中深埋藏成岩阶段。随着盆地中、新生代沉积作用的持续进行, 马五1-4亚段的埋藏深度进一步加大, 成岩温度也不断升高(古地温在85~175 ℃之间), 有机质处于成熟— 高成熟阶段, 除了重结晶、深埋藏白云石化和硅化作用持续发生之外, 孔隙流体介质中Ca2+、Mg2+、Fe2+等离子浓度明显升高, 方解石及白云石分别达到平衡及过饱和状态, 缓慢持续沉淀并充填在膏模孔内。该阶段充填的方解石和白云石中铁离子含量逐渐升高, 天青石、黄铁矿、萤石、重晶石等低温热液矿物也相继沉淀, 意味着马五1-4亚段在深埋藏期受到低温热液的影响(沈扬等, 2018), 发生深埋藏期低温热液作用(王玉萍等, 2014; 覃小丽等, 2017), 形成前述第6、7、8、9种矿物充填组合类型。
硬石膏与白云石和方解石溶解度和力学稳定性的巨大差异, 使得膏云岩在岩溶作用过程中表现出与碳酸盐岩区不同的岩溶作用特征。研究区下古生界近水平展布, 地势相对平坦, 由于硬石膏的强亲水性、高溶解度和率先溶蚀特征, 使得膏云岩层成为膏模孔密集分布的强渗透性岩层, 雨水或地表岩溶水因此以弥散性的分散流形式, 经由表层率先形成的膏模孔向下渗滤并对下伏岩层进一步溶解。碳酸盐岩地区的岩溶水则以水道化流和管道化流的强水动力冲刷、溶蚀为主。硬石膏优先溶解形成多孔结构、膏云岩岩层的强渗透性、弱水动力的弥散性分散流是研究区大洞大缝不发育的主要原因。研究区主要的孔隙类型为膏模孔及与之伴生的胀缩微裂缝, 孔隙大小受硬石膏结核和石膏晶体大小的制约, 胀缩微裂缝与之伴生发育并进一步联通不同的膏模孔, 孔隙大小表现出明显的自限性、孔隙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均质性和成层性特征。岩溶古地貌对研究区的储集层分布不再具有优先控制作用, 岩性(膏云岩)及沉积微相(膏云坪)是储集层发育的先天制约条件。
桃2区块马五1-4亚段的12个小层内, 膏云岩层一般发育在每一个海平面向上变浅旋回的最上部潮上带( 表 1)。马五4亚段中的$马五_{4}^{3}$、$马五_{4}^{2}$和$马五_{4}^{1}$小层为海平面变浅的沉积旋回, $马五_{4}^{1}$小层主要为潮上带膏云坪沉积; 马五3亚段的$马五_{3}^{3}$、$马五_{3}^{2}$、$马五_{3}^{1}$小层为海平面变浅沉积旋回, $马五_{3}^{1}$小层为潮上带膏云坪沉积; 其上沉积的马五2和马五1亚段海平面升降频繁, 形成多个海平面持续低位沉积期, $马五_{2}^{2}$、$马五_{1}^{4}$、$马五_{1}^{3}$和$马五_{1}^{2}$小层均形成潮上带膏云坪沉积( 表 1; 图 2; 图11)。因此导致$马五_{1}^{2}$、$马五_{1}^{3}$、$马五_{2}^{2}$、$马五_{3}^{1}$和$马五_{4}^{1}$小层的厚层膏云岩在全区稳定分布, 井间可对比性强, 残余膏模孔发育, 因而形成优质储集层; $马五_{2}^{1}$、$马五_{3}^{2}$、$马五_{4}^{2}$小层以粉晶和泥晶白云岩为主, 偶夹薄层膏云岩, 也具有一定的储集性; $马五_{3}^{3}$小层、$马五_{4}^{3}$小层以云灰岩和灰云岩为主, 且多发生角砾岩化, 形成岩渗流带和潜流带溶角砾岩层, 岩性致密, 储集性差( 图 11)。
1)膏模孔及与之伴生的胀缩微裂缝为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桃2区块马五1-4亚段储集层的主要孔隙类型, 孔隙大小受硬石膏结核和晶体大小的制约, 表现出明显的自限性特征。岩性(膏云岩)是形成的先决物质基础, 有利的沉积微相(膏云坪)是形成储集层的先天环境因素。储集层平面上受膏云岩层的制约成层分布, 层内表现为统计学上的均质性。储集层形成的关键过程, 是4期岩溶作用对硬石膏结核和晶体的组构选择性溶蚀及对膏模孔的依次充填, 岩溶古地貌对储集层形成和分布不再具有显著制约作用, 储集层性质为层状相控岩溶成因的岩性气藏。
2)马五1-4亚段储集空间的形成和充填经历了4个阶段, 不同阶段的溶蚀— 充填对孔隙的形成和破坏程度不同。同生期淡水溶蚀形成的膏模孔几乎全部被同期产生的微亮晶和亮晶淡水方解石充填, 该阶段对孔隙形成的贡献不大; 表生期风化壳岩溶作用过程大量膏模孔及扩溶膏模孔、胀缩微裂缝及扩溶微裂缝形成, 白云石粉砂和方解石对孔缝的充填程度不高, 是大量有效孔隙的主要形成阶段; 较高温水— 岩条件下的浅埋藏和深埋藏期, 膏模孔可能发生一定程度扩溶, 但各类低温热液矿物的充填使孔隙度大幅减少, 并使孔隙最终相对定形。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