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王瑜,男,1966年生,198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现为教授,从事构造年代学、陆内构造变形与机理、大地构造等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E-mail: wangy@cugb.edu.cn。
*庆贺西北大学建校120周年!
古地理学研究和探讨的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表环境,是构造—环境(气候)—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传统的古地理学及相应的构造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学等对大地构造演化及古大陆重建、油气勘探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地球演化的深入研究,在多层圈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古气候、古环境等研究基础上,需要有机地把地表环境和构造环境相结合,并且综合考虑深层及浅层地质过程对古地理格局的形成和演化的制约。在传统的古地理学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学科——年代古地理学,用以研究和探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表过程。该学科是精细的同位素年代格架下的不同动力学—运动学—物质迁移—环境变迁形成古地理的研究,或者物质—力学—环境(气候)相互作用下的古地理格局的研究。旨在研究和探讨地表过程,亦即形成地表环境的过程,强调同一时间的多元性、不同空间的差异性和不同尺度的穿时性。文中以近年来研究的台湾、扬子及华北克拉通等地区的精细时间尺度下的古地理环境为例,进一步剖析年代古地理学对于重新理解和认识古构造格局演化的重要性。
About the first author WANG Yu, born in 1966,graduated from Northwest University in 1988. He is a professor i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studying and teaching on tectonochronology,intracontinental tectonics and their mechanism and tectonics. E-mail: wangy@cugb.edu.cn.
The palaeogeography is to study and understand the earth-surface environment in the geological histories,and it is a product of tectonics-environment(climate)-sedimentation interaction and reaction. The traditional palaeogeography and related tectono-palaeogeography,biopalaeogeography and other subjects have given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tectonic evolution,continental reconstruction as well oil-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works start to focus on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ple-layers of the earth,especially the paleo-climate,paleo-environment studies,it'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earth-surface environment and the tectonic background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the deep and shallow layers geologic processes on the palaeogeographic framework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We propose a new concept and subject—chrono-palaeogeography to explore the earth surface process and evolution in the geological history. This subject is in a precise isotopic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to study how the different dynamics-kinematic-material transferring-environment changes shaped the palaeogeography,or how the palaeogeographic framework responded to the interactions or couplings of the materials-tectonics stress-environment(climate). Better than other subjects of the palaeogeography,this subject is for study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earth-surface process,but not the environmental state,or the active process to form the earth-surface environment. We emphasize the multiple kinetic factors in a same time,the variation in different spaces,and the diachronous at various scales. In addition,we introduce a few case studies of high precise time constrained palaeogeographic work,such as those studies on the Chinese Taiwan,Yangtze and North China cratons,to show how chrono-palaeogeography improv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ntinent,tectonic evolution,as well oil-gas exploration.
古地理(palaeogeography)指的是“ 过去地质时代(包含人类历史时期)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 (地球科学大辞典, 2006)。古地理学在早期的发展中主要考量的是古地理环境, 而莱伊尔(1830)的地质学原理中倡导的“ 均变论” 学说, 成为古地理学的研究原则。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是重建地质时期的地理环境面貌, 包括古海洋、古陆地、古气候、古生物以及古自然地理区带的分布与格局, 体现的是建造的理念, 亦即传统的古地理学主要考虑的是地表环境的建造。随着古地理学应用的不断发展, 先后衍生出构造古地理学、岩相古地理学、生物古地理学、古地貌学等(冯增昭, 2009)。沉积古地理和岩相古地理学探讨的是大的构造格架下的物质及其空间变化, 如大洋和大陆的划分及沉积体系的变化。构造古地理指的是大的构造动力学背景下的古环境的变迁, 但没有运动的概念。生物、地貌— 古土壤古地理强调的是地表剥蚀时的气候环境, 但很少有同时期的造山、隆升时的古地理响应的信息, 也没有物质搬运方向和沉积物来源的信息。
古地理学在大陆漂移、板块构造研究领域有重要的贡献。随着地球科学多方法、多学科的交叉, 古地理学的发展中也融入了新的方法, 如沉积古地理学中也加入了同时间不同类型盆地的划分, 以及物源环境的变化等, 特别是近年来对于克拉通型盆地、前陆盆地、裂谷盆地的研究等。然而相对来说, 其仍然是地质历史时期“ 地表环境” 而不是“ 地表过程” 的研究。并没有将地表环境与构造过程、地表变化与深部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往的研究中板块构造对于沉积和岩相古地理的约束仅限于在已有的板块构造框架下的探讨和研究, 然而现今研究地表过程, 还需要了解地球深部的活动, 即地幔活动的过程与地表环境和地表构造特征及性质的关系。国际上开展了大量地幔活动与地表构造相关联的研究, 表明深层地幔活动可能与地表的隆升有关(Flament, 2014; Flament et al., 2014), 如构造地貌的形成等。
传统的古地理学强调的是稳态, 强调不整合即为全球性的。例如, 关于早古生代的古地理格局, 对于加里东运动是全球事件还是只在西欧— 北美发育的认识, 一直存在争议。其中最大的误解是泥盆纪与其下部沉积层间的不整合, 在中国认为其是槽— 台假说基础上的产物。实际上对加拿大东部的Newfoundland等地区的研究表明, 加里东事件是不同板块的拼贴过程(增生造山), 并不是传统所理解的在地槽关闭时的构造隆升, 形成了老红砂岩等(Johnson and Harley, 2015)。
另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从大陆边缘到大陆内部的差异性等。海陆转换、建造与改造, 并没有强调改造过程中的古地理响应以及其影响, 并没有强调同一时间的海平面变化的差异性。古生物区系— 种群的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强调了海陆变迁, 但不完全与构造古地理相关联。生物古地理可以解决海洋环境的沉积— 相序— 格局的变化, 但在大陆环境却无能为力。
传统的古地理学关注的主体是沉积建造, 涉及到沉积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和古地貌古地理等。构造古地理的研究和成图(小比例尺、概略性的古地理图)同样是以沉积建造为依据, 把板块构造的特征和分类加入其中, 从而进一步划分了被动陆缘、活动陆缘以及浅海相、深海相等古地理沉积单元。目前进一步的发展是以盆地类型为依据编制构造古地理图, 但对于大陆上的研究却较少。即使是与板块构造有关, 也只是更多强调了板块(陆)漂移时的沉积特征, 而没有聚合后以及初始再裂开时的古地理格局。
板块构造的核心内容是从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到板块俯冲— 碰撞。前二者涉及从大陆裂解到块体(板块)漂移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需要用古地磁、古地理、地球化学等资料去分析和对比。板块的俯冲以及其后可能的碰撞作用是地球上留下最多痕迹的构造现象, 特别是初始俯冲的块体边界特征(Bird, 2003), 也是多年来中外地质学家持之以恒研究的主要问题(Mueller and Phillips, 1991; Conrad and Lithgow-Bertelloni, 2002; Mü ller et al., 2016)。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古地理格局和特征, 亦即不同地质过程形成了不同的地表过程。国际上, 从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地球物理学方面对俯冲带以及碰撞带的恢复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Doglioni et al., 2007; Unsworth, 2009; Gerya, 2011; Gurnis et al., 2012; Hall, 2012)。特别是在蛇绿岩的类型划分、成因机理以及从大洋拉张到俯冲过程的沉积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认识。然而现有的古地理研究结果并没有清楚地表达初始裂谷、裂解中消失的大陆的格局、板块俯冲和碰撞过程以及碰撞后的大陆环境的古地理特征。另外, 对于板块俯冲和碰撞过程的研究, 目前总体上把大陆边缘造山作用过程分为俯冲、碰撞、造山和造山后的垮塌(伸展)4个阶段(van der Haeghe, 2012)。对于板块的俯冲作用所导致的陆缘变形和陆内变形的研究已有开展(Govers and Wortel, 2005), 但是相关的陆内和陆缘古地理学的研究相对缺乏。
近20年来, 中国地质学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发展和提升古地理学的建议(冯增昭, 2003; 马宗晋等, 2006; 蒋维红等, 2007; 郑秀娟等, 2013; 陈洪德等, 2017)。如何有效地适应多圈层相互作用和互惠基础上的古地理学研究, 如大氧化事件、古大陆裂解的周期性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响应, 同位素年代学的发展为之提供了可能。现今同位素年代学的发展, 促进了物源分析与年代格架、山体隆升与剥露、地表过程、环境变迁等的精细年代学研究(McDougall and Harrison, 1999;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7; Reiners et al., 2018), 为古地理的形成提供了精细的时间格架。需要重新思考古地理的研究范围以及涉及到的构造— 环境— 物质的相互作用。因此, 作者首次提出年代古地理学的概念, 并且给出了近年来在古地理格局研究中, 应用新的以同位素年代为主线的研究实例。
以精细的时间(精细年代学测定)为主线, 将构造— 岩浆活动过程与表生环境(气候)— 物质的变化结合, 建立其相互作用基础上的地表过程研究, 即为年代古地理学(图1)。
年代古地理学包含多圈层相互作用(大尺度)和局部构造— 环境(气候)— 物质相互作用(小尺度), 是岩石圈层次的物质、空间、时间、运动和力学相结合的学科体系。年代古地理学结合现代的物质、元素迁移和同位素扩散理论, 是在构造年代学、岩石年代学和热年代学研究基础上的以动力学和运动学为依据的交叉学科, 亦即在精细时间基础上的传统古地理学与构造— 环境— 物质组成研究的交叉学科。突破了单一的思维方式, 体现了活动论的思维体系, 探寻和理解建造和改造过程的细微变化, 达到对多圈层相互作用的精细研究。
在精细的同位素年代学(构造年代学、热年代学和岩石年代学)新思维及年代约束下, 建立物质形成和改造的地表过程, 即速率、时间、环境、空间变化的四维过程以及建立相应的模式和方程式。
1)以精细的年代学为主线约束物源。不同地区(区域)不同的物源, 尽管有相似的地质年代范围, 但可能具有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来源。例如同样是裂谷环境, 早期可能是近源区, 有角砾岩、火山物质等存在。因此, 发育在盆地边缘以角砾岩等为主的沉积物, 以往总是被当作底砾岩对待。
2)造山带基础上的伸展以及相关的裂谷环境, 而不仅仅是大陆块体上的裂谷。
3)山体隆升与剥露相结合, 隆升与环境和气候相结合。局部地质体或山体的变化与气候有关, 也与古地理有关。
4)从大陆边缘到大陆内部的构造— 环境— 物质相结合的综合分析, 而不是单纯地划分大陆和大洋。
5)多期次的沉积— 海平面变化与环境和气候的关系。
6)洋陆相互作用, 盆— 山耦合。
7)四维地球演化。从大陆边缘到大陆内部的变化的精细格架。
8)从现象描述到动态过程的分析。
9)碎屑锆石所代表的环境— 古地理变化, 以及沉积过程和环境的地球化学元素示踪。
近年来年代学的发展不仅有大量先进仪器不断涌现, 使得测年精度不断提高, 如CA-ID-TIMS, 而且针对不同的矿物定年, 很好地形成了解决具体地质问题的有效技术和手段, 如方解石脉定年等(图2)。物源示踪及沉积时间的确定(岩浆锆石、碎屑锆石和磷灰石定年以及同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新生矿物)结合重矿物的分析, 可有效地分析物源、古气候及环境变化的机理。结合碎屑沉积物的特征, 不仅可以确定沉积的时间, 而且可以分析远、近源的沉积作用, 同时可以很好地约束地质体是裂谷作用、还是广海的沉积作用等形成的(图2), 也可以精细分析洋内裂谷和陆内裂谷的时间和成因类型。
结合各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分析, 可以确定环境, 并对真实的地质过程加以约束。利用古环境的元素判别指标, 与地球化学表生环境沉积和搬运过程相结合, 并且与相关的同位素年代相结合, 可有效地分析物质的来源和形成环境。近年来相关的利用Nd、Sr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变化加之沉积作用时间的研究不仅可以解决早期地球的形成时间和性质(Gao et al., 2022), 而且对于古生物区系和生物灭绝等也起到了重要的制约。
火山灰层的高精度定年。通过ID-TIMS、 40Ar-39Ar 法可有效获得高精度的火山灰层年代, 从而确定沉积作用的时间以及古生物变化的时间, 比之古生物的区系变化会得到更精确的时间。
变形事件的直接定年(Wang et al., 2020)。作为古地理变化的重要一环, 改造的时间、运动学特征和时间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对于构造带的走滑、正断层的形成和逆冲挤压作用, 可以通过断层带新生矿物或改造矿物的分析直接得到变形的时间(图3)。
山体隆升与剥露— — 地质体抬升定年。隆升与剥露相结合, 与环境和气候相结合; 通过精细的隆升作用的时间分析和测定, 可获得区域性的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的主因。利用的方法为长石等的 40Ar-39Ar 冷却年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以及(U-Th)/He低温暴露年龄。国内近年来大量的低温热年代年龄解决了不同地带新生代以来的冷却和山体抬升作用的时间(Hu et al., 2006; Liu et al., 2013)。
古环境的精细时间测定。古环境年代学、C-O同位素与18O同位素和其他同位素相结合, 可确定古环境变迁的精细时间, 进一步分析和理解环境的变化以及不同的环境形成与演化规律。并结合天文周期的变化, 厘清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精细化过程。
年代古地理学研究和探讨的是多元背景下的地表过程, 是构造— 环境(气候)— 物质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的产物。如何真正检验上述三者的相互作用, 必须有时间为主线的对比和联系, 才能成为可能, 古地理学也才能真正地具有动态而非静态(固定论)的研究意义, 也才能使不同尺度条件下的构造应变(改造)和山体隆升或块体隆升的时间、速率, 与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沉积物的变化和改造、搬运、沉降的时间和速率相互结合, 实现古地理格局的动态化, 并与能源开发和利用、古大陆的重建、地球演化的时间和速率(EarthRate)相适应, 而不是单纯地以沉积— 古生物— 沉积相为主要依据的古地理学研究。
传统的古地理学研究虽然提供了可利用的信息, 特别是大陆和大洋或海洋的信息, 但掩盖了对过程的理解, 掩盖了气候的变化。地质上常用到的“ 穿时” 是不科学的概念。环境变迁、气候变迁, 古生物区系、赤道的变化, 所有这些的理论依据是精细时间约束下的多种深部、浅部、物质、运动和力的相互作用、相互耦合, 在现有的精细测年基础上将成为可能。而且在宜居地球研究中, 更多强调陆内过程、陆缘物质的来源变化、环境指标的变化以及海— 陆的相互作用、多圈层的相互作用。因此年代古地理学是连接深部、浅部、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很好的一门学科, 是动态的地质演化过程与表生过程相互结合的产物。
研究和理解古地理格局的变化时间、速率与古海平面、海洋环境与大陆的相关性, 洋— 陆相互作用的沉积和环境变化特征, 是宜居地球研究所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另外, (1)由于精细的古大陆再造, 古地理研究曾在大西洋拉开的两侧对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古陆(超大陆)聚合的特征对于古大陆裂解后的块体的对比有利; (3)板块漂移、汇聚如存在的大量的裂解时的砾石层或裂谷沉积组合, 精细的探讨裂解时的古地理特征将成为可能。
综合来说, 古大陆再造、大陆内部构造的复原、沉积过程的复原, 消失的大陆的发现, 大陆边缘和大洋的边界的发现, 山体抬升的时间演化、古环境的约束, 均离不开时间— 空间— 物质— 运动— 力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因而年代古地理学的研究将成为可能, 而且势在必行。
中国东部边缘晚三叠世— 白垩纪的古地理变化(Wang et al., 2018), 具有从古亚洲构造格局到古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 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空间发育的陆相盆地、火山活动。这些陆相沉积在区域对比时, 存在着相互不一致的特征。实际上, 从大陆边缘到大陆内部的变化, 并不是穿时, 而是从边缘到内部层圈状旋转、应力传递中的沉积— 岩浆活动响应。陆相的古地理特征有时候不具有可对比性, 而只有在精细的年代格架下才有可能(图4)。因此, 只有陆内构造特征的识别, 才能有效地分析地层的“ 穿时” — — 实际上并不是穿时, 而是气候— 环境对构造格局变化的响应。
在扬子西缘的二叠纪古地理、古构造研究中, 发现二叠纪— 白垩纪期间的挤压作用改变了二叠纪及之前的地层序列与岩层产状。传统的古地理图中, 这一地区为中— 晚二叠世的海洋环境, 也包括松潘— 甘孜一带。然而详细的年代— 构造— 沉积分析后, 发现并非如此, 而是从东向西、从南到北存在着海平面之下复杂的裂谷系统形成的海— 陆— 海的沉积环境(Wang et al., 2014)(图5)。
另外, 松潘— 甘孜南北的前三叠纪地层和基底岩石具有很好的可对比性, 并且与扬子地块上的二叠纪地层及玄武岩等具有可对比性。很显然其是在裂谷基础上的产物, 并不是残留海, 也不是弧后的拉张, 更不是大洋。该研究同样用到了大量的碎屑物的年代学分析(图5)。
台湾东部地区的沉积古地理、变质作用对于大地构造环境的约束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人认为台湾东部的玉里带和大南澳之间是一条缝合带, 并且认为东侧是与日本相连的(Yui et al., 2012)。然而详细的沉积岩分析以及大量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发现大南澳和玉里带沉积物的物源相似, 并且具有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连续沉积的特征, 而且与福建沿海的长乐— 南澳走滑断裂带东侧的变质岩层的原岩有相关性(图6)。这与台湾海峡西南侧的钻井资料有相似的特征, 也就是说从福建沿海向东到台湾东部地区具有大陆边缘连续的沉积过程(图6)。
中国西北北山柳园一带古生代晚期有人认为是缝合带(Mao et al., 2012), 有人认为是造山后垮蹋(Zhang et al., 2011)。沿此带发育有巨厚的二叠纪玄武岩, 以及具有侵入关系的辉长岩等。详细的沉积岩的岩石学特征、年代学研究发现(Wang et al., 2017), 其南北两侧的沉积序列虽然变形作用很强, 但具有完好的对称性, 亦即沉积序列由粗到细, 由砾岩、含砾粗砂岩到粉砂岩到泥岩、泥灰岩。同时碎屑年代测定表明南北两侧的年龄完全一致, 并没有差异性: 时间一致, 物源相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其南北两侧的奥陶纪— 志留纪的岩浆岩(即前人把此当作是二叠纪的弧岩浆岩)特征、形成时间完全一致。因此这是在造山带基础上再次裂开形成的裂谷产物(图7, 图8)。
华北中奥陶世— 中石炭世(O2-C2)平行不整合代表着彼时华北克拉通的演化特征: 没有沉积, 还是与周边构造相关联, 或者是发育与北美相似的冰盖覆盖?对此并没有清楚的认识。不同地区细致的铝土矿层的锆石U-Pb年龄测定表明, 平行不整合的形成具有不同的时间, 剥蚀深度不同, 由此可以约束华北古陆的边缘和范围, 特别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海陆环境变化的时间, 这对于华北南部早石炭世的海相沉积生油等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 陆上不同地带出现有泥盆纪的沉积, 同样需要精细地研究。在洛阳一带铝土矿层出现大量的440~445 Ma的沉积碎屑锆石, 上部覆盖有315~320 Ma的铝土层沉积(Wang et al., 2010), 表明中间可能有过沉积或者有过长期的覆盖, 而不是隆升。同样对于找油具有指导意义。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 (1)不同地区是否曾经有过志留— 泥盆系沉积?(2)是近水平的古陆, 还是有巨大的厚度差异性(凹凸差异性大)的古陆?(3)与周边构造改造的关系; 与其他地区或者华北边缘的对比。而实际上, 细致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建立华北在石炭纪的周边陆架或深水的特征, 从而进一步分析华北克拉通在奥陶纪以及石炭纪的古陆边界。
除此之外, 沉积— 物源— 造山相关联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约束局部地区沉积作用的形成时间与造山的时间, 如青藏高原及大巴山等地的山体剥露、气候变迁, 而这些的主线即为精细的年代学约束。另外, 局部隆升对环境的改变, 如山体抬升— 剥蚀— 气候的相关性同样可以解决局部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如天山、秦岭、太行山等地的年代学研究与环境的关系(张元元等, 2021)。
年代古地理学是优于传统的构造古地理学和沉积古地理学的, 原因在于传统的研究相对来说没有变化, 是相对稳态的, 也没有气候环境的变量在其中, 更没有差异性的信息。因此在用到大陆内部时、用到油气资源分析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地理学是研究地表过程的学科, 深部过程与气候和环境变化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将成为可能, 而且现有的高精度的测年、成分和环境分析手段(王训练和吴怀春, 2016), 将进一步提升古地理学的深入研究。然而所有这一切只有在精细的同位素年代学条件下, 才能真正地研究古地理变化的机理、古地理变化和演化的速率, 而不是传统的以地质年代划分的古地理研究。把地球上的大陆、大洋演化, 特别是古大陆或者陆内的演化与大洋演化有机结合, 从而发现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构造— 环境— 物质在特定的动力学环境下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等的四维变化, 大陆和大洋的转换, 以及同一地球动力学条件下大陆不同部位的演化特征。Gplate的应用(刘少峰和王成善, 2016)将会更加促进年代古地理学的研究, 从而真正意义上做到发现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的规律、宜居地球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规律。
另外, 年代古地理学的研究将进一步约束古地理格局变化的速率, 而不单单是洋— 盆或大陆边缘沉降速率, 也将找寻消失的大陆, 划分真正的大陆边界, 为大陆重建提供有精细时间约束的古地理格局。
在深入理解和应用古地理学的基础上, 结合高精度的同位素年代学方法, 将构造— 环境— 物质相关联, 在认识大陆内部、大陆边缘的古地理格局的基础上, 提出建立一个新的学科— 年代古地理学。该学科强调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从传统古地理的“ 表生环境” 发展到表生过程的研究, 即地表环境、构造环境、物质和气候相结合, 研究构造— 环境— 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现多圈层相互作用基础上的古地理学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新的年代学手段的不断发展, 在精细的构造、环境、物质迁移等研究基础上, 建立表生过程将成为可能。
致谢 适逢西北大学创建120周年, 利用《古地理学报》给予的机会, 借此文表示祝贺。
(责任编辑 李新坡; 英文审校 徐 杰)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