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徐康,男,1985年生,201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博士学位。现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储层沉积学。E-mail: xukangstar@foxmail.com。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近年来取得重大勘探突破。基于野外露头、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以三级层序体系域为单元编制岩相古地理图,分析有利储集相带展布。研究表明: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可划分为 2个三级层序,主要沉积环境为局限—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内发育潮间上带、潮间下带、局限潟湖及台内滩。蒸发台地内发育潮上带和蒸发潟湖。古地理格局由 SQ1时期的西高东低,演变为 SQ2- TST时期的东西高、中间低,最后在 SQ2- HST时期转变为西低东高。岩相在雷口坡组沉积的早、晚期以云-膏岩组合为主,中期以灰-膏岩组合为主。川西广汉斜坡北部是雷四 3亚段发育藻云坪岩性圈闭有利目标区, 川西梓潼凹陷西北部雷三 2- 3亚段、泸州古隆起周缘雷一 1亚段是滩相白云岩储集层发育的有利区, 川东北雷口坡组顶部不整合面之下是构造叠合不整合面岩溶储集层发育的有利区。
About the first author XU Kang,born in 1985,obtained his Ph.D. degree in 2016 and now is an associate researcher.He is mainly engagad in reservoir sedimentology.E-mail: xukangstar@foxmail.com.
In recent years,important exploration findings have been made in the Middle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Based on the database consisting of outcrops,logging data,and seismic data and taking the third-order sequences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s unit,the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ic map of Leikoupo Formation is compil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vorable reservoir facie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eikoupo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hird-order sequences and that the mai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re restricted platform and evaporate platform. In the restricted platform,the upper intertidal zone,the lower intertidal zone,the limited lagoon and the beach within the platform are developed. The supratidal zone and evaporate lagoon are developed in the evaporate platform. The palaeogeographic pattern changed from “high in the west and low in the east”during the SQ1 period through “high in the east and low in the middle”during the SQ2-TST period to “low in the west and high in the east”during the SQ2-HST period. In the early and later periods during the deposition of Leikoupo Formation,the lithofacies are dominated by dolomite and gypsum,however,in the middle period they are dominated by Limestone and gypsum. The north part of Guanghan slope in western Sichuan is a favorable are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lgal dolomite flat traps of the third period of the Member 4 of Leikoupo Formation. The Member 3 of Leikoupo Formation in the northwest of Zitong sag in western Sichuan and the Member 1 of Leikoupo Formation around Luzhou ancient uplift are favorable ar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each facies dolomite reservoir. Under the top unconformity of the Leikoupo Formation in northeastern Sichuan,the karst reservoirs in the structural superimposed unconformity are favorable to be formed.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含天然气层系(孙玮等, 2009; 周进高等, 2010; 李书兵等, 2016; 刘树根等, 2019)。近年来取得多个重大勘探成果, 先后发现了川西、中坝、元坝、磨溪、卧龙河等多个气田和含气构造(杨光等, 2014; 谢刚平, 2015; 孙春燕等, 2018; 杨威等, 2020)。为了满足勘探的需要, 前人针对雷口坡组层序地层、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编图开展了许多研究(董北雄等, 1994; 许国明等, 2013; 谢刚平, 2015), 由于受各家掌握的资料及观点所限, 在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划分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分歧。李凌等(2012)、吕玉珍等(2013)认为是雷口坡组为局限或开阔碳酸盐岩台地沉积, 辛勇光等(2013)认为四川盆地雷口坡期为受障壁影响的蒸发潟湖沉积。全盆地尺度编图较粗, 较为精确的大比例尺编图成果较少, 精确度不足以支撑日益精细的勘探需求(冯增昭等, 1997; 刘志丽等, 2001)。四川盆地多个局部地区也有岩相古地理编图成果(汪华等, 2009; 甯濛等, 2015), 但是成果较为松散, 没有成一定体系。总体来看,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层序地层、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研究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控制储集层发育的相带类型及展布规律尚不十分明确, 制约着全盆地下步的油气勘探进展(吕玉珍等, 2013; 孙春燕等, 2018)。作者基于野外露头、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 进行全盆地层序地层系统划分, 明确沉积相类型, 以三级层序体系域为编图单元, 应用91口钻井岩相单因素统计结果,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判识古地理类型, 系统编制高精度全盆雷口坡组岩相古地理图。依据编图成果提炼控制不同类型储集层发育有利相带的展布规律, 以期为四川盆地雷口坡组下步油气勘探提供有力支撑。
中三叠世, 四川盆地总体干旱炎热, 盆地及周缘地区总体处于东挤西张的构造环境(图 1), 北、东、南三面处于南秦岭造山带、雪峰造山带及右江前陆盆地三面环绕的挤压背景(林良彪等, 2007), 西缘受甘孜— 理塘洋扩张影响而处于拉张背景下。在此背景下, 四川盆地区处于受周缘造山带、隆起(康滇、泸州— 开江等)及龙门山台缘障壁围限的陆表海沉积环境(孙春燕等, 2018), 发育局限— 蒸发台地背景下的潮坪、潟湖沉积(梁东星等, 2015; 黄涵宇等, 2019)。中三叠世末, 上扬子地区整体抬升成陆, 结束海相沉积, 使四川盆地雷口坡组遭到不同程度的剥蚀与削截。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为典型的含膏碳酸盐岩层系, 纵向上以多旋回的白云岩、膏岩夹灰岩频繁互层为主要岩性特征, 顶面为区域不整合面, 在川西地区上三叠统马鞍塘组马一段灰岩和马二段泥页岩自西向东依次超覆于雷口坡组不同层段之上, 底面以“ 绿豆岩” 标志层与嘉陵江组假整合接触。地震剖面上可见雷口坡组整体呈楔形, 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减薄, 直至尖灭, 并与上覆须家河组呈不整合接触。在泸州古隆起西北侧下缓坡部位,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顶部反射轴向上被雷口坡组底部反射轴所终止, 反映出嘉陵江组顶部被削截的特征。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内部反射轴表现出底部由西向东逐渐超覆减薄直至尖灭, 顶部由西向东逐渐削截终止的特征(图 2)。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沉积时限约为12.2 Ma(田景春等, 2000), 以频繁互层的白云岩、膏岩夹灰岩为主要岩性特征, 自下而上分为雷一、雷二、雷三、雷四共4个段和9个亚段(黄东等, 2011), 地层残留分布总体呈现西厚东薄、向泸州— 开江古隆起和盆地南北缘抬升削截的分布格局。泸州古隆起核部缺失整个雷口坡组, 开江古隆起核部仅残存雷一段, 以川西地区地层发育最齐全, 最大厚度超过1200m。根据连井地层对比, 雷一段残留厚度中心在川东北和川西北, 分为上、下2个亚段, 下亚段(雷一1)主要为白云岩与膏岩互层, 厚度30~150m; 上亚段(雷一2)主要为含泥白云岩与膏岩互层, 厚度10~160m。雷二段残留厚度中心在川东和川西, 厚40~200m, 岩性主要为膏岩夹含灰白云岩。雷三段沉积厚度中心逐步向川北、川西迁移。雷三段分为上、中、下3个亚段, 下亚段(雷三1)地层厚度10~120m, 以灰岩沉积为主; 中亚段(雷三2)地层厚度50~160m, 以灰岩夹膏岩为主要特征, 灰岩为主; 上亚段(雷三3)主要分布于绥江— 宣汉以西, 仅在川东北有局部残留, 地层厚度30~190m, 岩性主要为灰岩夹白云岩。雷四段残留分布受泸州— 开江古隆起和盆地西北缘天井山— 米仓山等隆起控制, 发育川西、川北2个继承性沉积厚度中心, 分为上、中、下3个亚段, 下亚段(雷四1)发育川西、川北2个沉积厚度中心, 中心厚度190m, 岩性主要为厚层膏岩夹白云岩; 中亚段(雷四2)地层分布与下亚段具有继承性, 中心厚度190m, 岩性主要为膏岩与白云岩互层; 上亚段(雷四3)局限分布于川西龙门山前, 呈西厚东薄发育特征, 厚0~190m, 下部为大套白云岩, 上部为灰岩、云质灰岩夹白云岩。
基于钻井层位与地震反射界面的沉积旋回分析, 建立等时地层格架, 依据岩性、电性及沉积旋回, 雷口坡组纵向上可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雷一至雷二段为SQ1、雷三至雷四段为SQ2)。雷一1和雷一2下部对应SQ1海侵体系域, 雷一2上部加雷二对应SQ1高位体系域。雷三1和雷三2下部对应SQ2海侵体系域, 雷三2上部加雷四段对应SQ2高位体系域。SQ1底部以“ 绿豆岩” 为典型标志, SQ1与SQ2的分界有明显岩性差异, 白云岩成分明显减少, 灰岩成分明显增加。SQ2顶部为区域不整合面, 在川西及川东北露头中可清晰识别。层序结构总体呈现快速海侵、缓慢下降的沉积特点(图 3)。
四川盆地区处于上扬子克拉通内坳陷沉积区, 并在周缘造山隆起、龙门山一带台缘障壁岛及台内隆起围限作用下形成广阔的半封闭陆表海沉积环境, 主要发育了局限— 蒸发台地2类沉积相, 又可进一步分为6种亚相和若干微相。局限台地相主要包括潮间带、局限潟湖及台内滩亚相。潮间带处于低潮线到高潮线之间, 依据水深以平均海平面为界可分为潮间上和潮间下两个亚相(图 4)。潮间上毗邻潮上带, 岩性主要为灰— 云组合, 白云岩含量较高, 主要常见微相有云坪(图 5-e, 5-g)、藻云坪、灰云坪(图 5-c)及台内颗粒滩微相(图 5-d)。潮间下带岩性主要为灰— 云组合, 灰岩含量较潮间上有所增加, 主要常见微相为灰坪(图 5-f)、藻灰坪、云灰坪(图 5-b)及台内颗粒滩。低潮线下为局限潟湖亚相, 岩性组合为(含泥/膏)云灰组合, 水体更深, 主要发育含膏泥云质潟湖、含膏泥灰质潟湖、灰泥质潟湖及膏盐湖。蒸发台地处在高潮线至特大高潮线之间, 远离广海, 炎热干旱, 海水循环更加受阻, 蒸发作用强烈。主要包括潮上带和蒸发潟湖亚相。
潮上带岩性组合为(含泥)膏— 云组合, 主要包括云坪(图 5-h)、膏云坪(图 5-a, 5-h)及含泥、膏云坪。蒸发潟湖岩性组合为云-膏组合, 膏质含量增加, 主要包含云质膏湖及膏湖微相。
四川盆地龙深1井— 回龙1井— 蓬莱6井— 潼4井— 磨溪7井— 环山4井— 太和1井雷口坡组东西向沉积相连井对比剖面(图 6)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区, 雷口坡组的顶面为一个区域性三级层序界面, 不管是在地震剖面还是测井曲线上都易于追踪和识别, 因此将其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标志层拉平。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是该连井对比剖面的沉积主体, 中三叠世雷口坡组沉积期, 四川盆地总体处于地壳不断抬升、海平面相对下降、海水强烈蒸发的陆表海环境, 主要发育了局限— 蒸发台地潟湖、潮坪2大类沉积相。剖面中、东段下部发育潮间上带, 中部以大面积发育的局限潟湖为主, 上部又逐渐变为潮间— 潮上带。蓬莱6井、潼4井、磨溪7井及太和1井的雷一段至雷四段均有揭示此类沉积相发育特征。剖面西段局限潟湖发育较少, 中、下部为潮间上和潮间下带交替发育, 上部水体变浅, 呈潮上带— 蒸发潟湖环境, 龙深1井、回龙1井和蓬莱6井的雷四段均揭示了此类沉积特征。
本次编图单元为三级层序体系域, 编图过程中利用岩相单因素统计结果,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来判识沉积相界线, 该方法主要依据冯增昭教授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学思想(冯增昭, 1992, 2004)。在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沉积相研究过程中发现灰岩和白云岩含量受沉积相带的控制非常明显, 在潮坪相的潮间下带亚相中, 沉积水体较深, 灰岩含量较大; 而在潮间上带, 沉积水体较浅, 白云岩含量增加; 在潮上带亚相中, 由于蒸发环境蒸发作用进一步增强, 白云岩化作用显著, 白云岩含量达到潮坪相的顶峰。用灰岩和白云岩含量相关性可以划分潮坪相的界线, 而要划分潟湖相及台内滩的边界, 则需要引入膏岩、泥岩及藻砂屑含量来综合划定。
不同相带白云岩和灰岩占比的阈值划定是基于多口典型钻井的岩心观察、钻井解剖、薄片鉴定的基础上先确定相带归属, 再与灰岩、白云岩及膏岩的统计数据进行比对, 从而确定对比方案。例如安阜1井5688.72m处的岩心及薄片特征可识别为潮间下带灰坪, 其灰岩占比大于60%, 在大量单因素及相关沉积相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岩相单因素特征及沉积相对应模型(表 1)。灰岩及白云岩的60%/40%界线为定量区分潮间上带及潮间下带的界线阈值; 白云岩的80%且含膏、泥(< 20%)为潮上带的界线标志; 白云岩含量20%~60%、灰岩含量40%~80%且含有膏岩及泥岩是局限潟湖的界线标志; 白云岩占比小于40%且富含膏(> 60%)是蒸发潟湖的界线标志; 处在潮坪相中且含藻、砂屑是台内滩的界线标志。按照表 1对应的模型, 先根据单因素统计结果进行等值线成图, 主要单因素图件包括地层等厚图、白云岩含量等值线图、灰岩含量等值线图以及膏岩含量等值线图。图 7以雷口坡组SQ2时期海侵体系域为例, 展示部分单因素成果, 地层主要分布在盆地西北部(图 7-a), 最大厚度大于100m; 白云岩最大厚度大于80m, 分布于盆地西侧边缘, 自西向东逐渐减薄(图 7-b); 灰岩含量等值线显示(图 7-c), 盆地中部灰岩含量大于边部; 膏岩含量等值线显于(图 7-d), 膏岩主要分布于盆地中北部, 最大厚度大于30m。再进一步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此次岩相古地理编图(图 8)。
首先, 依据地层等厚图划定台地和推测古隆起的界线。在台地中, 依据白云岩含量等值线图和灰岩含量等值线图确定台地内潮间带的细分, 将白云岩含量大于60%且灰岩含量小于40%的地区定为潮间上带, 白云岩含量小于60%且灰岩含量大于40%的地区定为潮间下带, 在潮间下带中, 灰岩含量大于60%的地区定为局限潟湖。再根据膏岩含量等值线图, 将局限潟湖内膏岩含量大于10%的地区定为膏灰质潟湖, 将白云岩含量大于60%且膏岩含量大于10%的地区定为潮上带, 并重复该思路和方法编制其余体系域的岩相古地理图, 用以分析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各三级层序体系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和整体演化模式。再进一步进行了此次岩相古地理编图(图 8), 用以分析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各三级层序体系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和整体演化模式。
4.2.1 SQ1海侵体系域(图8-a)
该期四川盆地区总体呈现西南高、北东低的古地理格局, 主要接受来自鄂西、黔北、川西3个方向的海侵, 以发育广大局限潟湖— 潮坪沉积为主, 潟湖沉积主要位于盆地东北部, 晚期潟湖向西向南扩展, 与当时鄂西、黔北局限海相连, 而潮坪沉积位于盆地中西部至南部, 尤其是早期沿局限潟湖外围发育若干台内潮间高能滩为基础的针孔状溶蚀云坪, 成为川中、川南地区重要的天然气储集层。
SQ1海侵体系域早期, 盆地东北部主要为含泥、膏云质潟湖, 分布范围广, 西至梓潼— 西充— 乐至一线, 南至南充— 渠县— 石柱一线, 潟湖中心在达州— 梁平— 开江地区, 以膏岩夹盐岩为主要沉积特征, 向鄂西地区过渡为泥灰质沉积, 反映向东水体加深; 东南部潟湖位于习水— 隆昌— 大足区域, 自东南向北西由泥灰质过渡为云灰质沉积, 反映海水由黔北侵入。盆地西部和南部处于潮坪环境, 以潮间上含灰云坪沉积为主, 并在容县— 潼南— 武胜— 涪陵一带局部发育颗粒滩, 潮间下沉积仅见于川西龙门山前的大邑— 彭州地区, 为含云灰坪沉积, 而潮上带主要分布在江油— 广元、丹棱— 彭山、沐川— 古蔺地区, 主要为泥云坪或含膏云坪。此期泸州古隆起尚处于萌芽期, 对盆地东南部沉积分异控制作用不明显, 但围绕古隆起周缘发育颗粒滩已有明显趋势。
SQ1海侵体系域晚期, 继承早期沉积格局, 受盆地西缘与南缘有所抬升影响, 西缘潮间下沉积范围缩小, 南缘潮上带范围向北扩展至容县— 自贡— 富顺一线, 并在川西北龙门山前发育邻近台缘的藻砂屑白云岩颗粒滩; 同时, 盆地东北部潟湖沉积水体略有加深, 分布范围向西向南扩展, 向西到达梓潼— 西充— 安岳一线, 向南至铜梁— 涪陵一线, 潟湖中心转以含膏泥灰岩沉积为主, 反映该期隆、洼格局略有加大趋势。
4.2.2 SQ1高位体系域(图8-b)
该期盆地西部隆升进一步加大, 潮上带范围较SQ1海侵体系域时期有所扩展, 中江— 梓潼— 剑阁一带由潮间带转化为潮上带, 发育含膏云坪。潮间下沉积向龙门山南段迁移, 同时潟湖沉积范围向东收缩至通江— 南部— 安岳一线, 潟湖中心为膏灰质, 向西迁移至营山— 广安— 大竹地区, 湘鄂西地区泥质沉积增多, 奉节地区相变为大套浅色泥岩夹灰岩。龙门山山前出现藻云坪(中46-川31井区)沉积, 并发育临近台缘砂屑滩(射1井)、鲕粒滩(雾1井、仁和1井)。泸州古隆起周缘颗粒滩不发育(图 8-b)。
4.2.3 SQ2海侵体系域(图8-c)
该期受来自东南方向挤压, NE向隆凹格局逐步加剧, 并接受海侵, 沉积水体加深, 在四川盆地中、东部地区广泛发育(含泥、膏)灰质潟湖。
早期, 海平面较SQ1高位体系域时期明显上升, 局限潟湖范围再一次扩大, 向西到达射洪— 龙泉— 井研一线, 以含泥灰岩沉积为主, 潟湖中央为含泥、膏灰岩沉积, 鄂西奉节地区仍维持为泥灰质潟湖沉积特征。川西至川西北主体处于潮间下云灰坪至潮间上云坪沉积区, 发育台内和台缘颗粒滩(仁和1井、麻2井、彭州115-彭州6-4D-龙深1井区), 潮上带仅见于川西北川31-双探3井区, 为含泥膏云坪, 发育台内颗粒滩。该期, 泸州— 开江古隆起有明显隆升, 对隆起及两侧沉积相带展布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晚期, 海平线持续上升, 处于整个雷口坡期最大海侵期, 局限潟湖范围继续扩大, 向西到达阆中— 彭州— 青神一线, 沉积含泥膏质灰岩, 潟湖中心在乐至— 遂宁— 蓬安一带, 沉积灰质膏盐岩, 井研— 容县一带泥质含量高, 充探1井揭示含膏泥灰岩为较好烃源岩。潟湖南部边界明显受泸州古隆起控制, 而潮间带较早期明显收缩变窄, 龙门山北部山前成为颗粒滩主要发育带, 主要为砂屑白云岩(如: 川31井)。
4.2.4 SQ2高位体系域(图8-d)
该沉积期, 四川盆地整体东抬西降, 平均海平面下降, 盆地东部已抬升成陆, 沉积盆地向西迁移至泸州— 开江古隆起西侧至龙门山之间, 呈NE走向展布, 且沉降沉积中心逐步向龙门山中南段山前迁移。受地壳抬升、海平面持续下降影响, 沉积环境由先前局限台地转换为蒸发台地发育为主, 在川西— 川东北地区发育2个较大的云膏质潟湖, 其周缘为广大的潮上膏云坪。此期潮间带分布由川西北向川西龙门山前迁移, 为中三叠世末期南秦岭、龙门山北段逐步崛起和甘孜— 理塘洋强烈扩张共同作用的沉积响应。
早期, 以乐山— 眉山— 成都— 金堂、南充— 巴中为中心发育2个云膏质— 膏质潟湖, 环潟湖周缘为潮上带含泥膏云坪, 龙门山及江油— 剑阁— 龙探1井一线以北地区则处于潮间带, 以潮间上含灰云坪沉积为主。
中期, 先前云膏质潟湖整体向西南方向迁移, 以川西地区丹棱— 龙泉— 眉山为中心继承性发育了大套膏岩夹白云质膏岩, 北部潟湖向南迁移至遂宁— 射洪— 南充一带, 先前川西北潮间带向南拓展至安县— 梓潼— 阆中— 平昌— 渠县一线, 呈现向北西水体渐加深的沉积特征, 由潮间上灰云坪过渡为潮间下云灰坪, 并在潮间上带的龙门山前、元坝— 龙岗地区发育颗粒滩, 为龙岗气田主要产层。
晚期, 该期沉积局限于川西龙门山中南段山前, 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古地理格局, 以潮坪沉积为主, 潟湖沉积见于龙门山前大邑地区, 向东尖灭于川西凹陷东斜坡的绵阳— 金堂— 成都一带; 纵向上经历了一次短期海侵— 海退沉积旋回, 自下而上分为3个岩性段, 下段以潮间上带沉积的大套(藻)白云岩为特征, 厚50~100m, 为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天然气富集的主力储集层, 中段为一套快速海侵背景下潮间— 潮下带灰岩沉积, 厚5~35m, 上段为潮间— 潮下带沉积的含云灰岩夹白云岩, 厚0~45m。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岩相古地理演化主要具有以下演化特征(图 9): 属于克拉通内拗陷盆地发育晚期阶段, 构造沉积演化主要受控于东南方向的挤压作用, 受川东地区泸州— 开江一带的不断隆升, 盆地沉积中心向川西迁移。泸州古隆起在SQ1时期及SQ2时期为水下古隆起, 到SQ2高位体系域时期隆升出地表。古地理格局由SQ1时期的西高东低, 演变为SQ2海侵体系域时期的东西高、中间低, 最后在SQ2高位体系时期为西低东高; 呈现了由东倾向西倾的“ 跷跷板” 变化特征。雷口坡组沉积早、晚期沉积岩相以白云岩、膏岩为主, 中期以灰岩和膏岩为主; 古隆起周缘平缓斜坡控制了颗粒滩、(藻)云坪储集岩相的发育。
勘探证实, 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及成岩作用的叠加控制(李凌等, 2011; 朱萌等, 2011)。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发育潮坪相(藻)白云岩、滩相白云岩孔隙型和构造+不整合面岩溶改造型3类储集层, 基于本次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 这3类储集层有利储集相带特征如下(图 10)。
川西探区内雷四3亚段以潮间带沉积为主, 发育上、下2套储集层, 以下储集层段为主力储集层。安阜1井、马井1井等钻井的下储集层段主体属于潮间上沉积, 发育多种结构(如藻黏结、纹层、球粒及凝块)灰岩或白云岩, 是有利储集层发育的主要岩石类型, 纵向上具多层叠置、横向变化大的发育特点, 尤其是广汉斜坡北部在下储集层段上部发育有被灰质潟湖包裹的藻云坪, 之上被雷四3灰岩隔层区域封盖, 具备形成岩性圈闭的有利条件; 同时斜坡带高部位发育下储集层段削截尖灭带, 其顶板为马鞍塘— 小塘子组泥岩, 底板为雷四2膏岩层, 具有形成地层圈闭有利条件, 可成为川西探区在斜坡带勘探雷口坡组天然气的新类型。
川西北地区雷三段以(含膏)微粉晶白云岩及颗粒白云岩为主, 晶间、粒间、粒内溶孔是其主要孔隙空间, 海平面下降时期发生的白云化作用和大气淡水溶蚀作用是孔隙形成的关键因素, 其成储机制与飞仙关组、灯影组的台缘带相似(邹才能等, 2011; 杨威等, 2020)。在川西探区安县山前, 川36井在雷口坡组顶部5135.5~5234.35m也钻遇与中坝地区雷三段岩性特征相似的储集层, 并见有气显示, 其距雷顶不整合面仅20多米, 也显示与印支早期抬升暴露溶蚀作用有关。龙门山北部山前是雷三2-3颗粒滩的有利沉积相带, 是寻找类似中坝地区天然气储集层的有利地区, 川西探区梓潼凹陷西北部位处该沉积相带内, 可作为勘探新层系。泸州古隆起周缘雷一段颗粒滩和云坪是有利沉积微相, 雷一1亚段上部录井普遍气测异常测井解释多为含气水层, 川南靖和1井实测孔隙度较高。受泸州古隆起形成影响, 其西北缘处于潮间带沉积环境, 为颗粒滩、云坪微相主要发育区, 纵向继承了嘉陵江末期相对高的古构造背景, 可作为重要兼探领域。
阆中— 元坝地区储集层主要分布于岩溶段, 岩溶作用基本控制了有利储集层的发育范围和规模。元坝地区岩溶发育深度具有从东北向西南加大的趋势。阆中— 元坝地区储集层发育主控因素可概括为“ 岩相(白云岩)是基础, 早期裂缝(印支早期、印支晚期— 燕山早期)+岩溶是关键, 晚期(喜山期)裂缝是改善” 。通南巴地区储集层发育在雷顶不整合界线之下80~100m之内, 均见不同程度的钻井液漏失及气测显示, 马7井已获得突破, 酸化测试日产气34.8× 104m3。通过储集层精细对比, 建立了通南巴地区雷四段“ 白云岩岩相+岩溶残丘+岩溶水系” 储集层发育模式, 可作为勘探新领域。
1)四川盆地雷口坡组自下而上分为4个段和9个亚段, 地层残留分布西厚东薄、向泸州— 开江古隆起和盆地南北缘抬升削截。纵向上分为2个三级层序, 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2大沉积相。局限台地相主要包括潮间上带、潮间下带、局限潟湖及台内滩亚相, 岩性以(含泥、膏)灰— 云岩为主; 蒸发台地相主要包括潮上带和蒸发潟湖2个亚相, 岩性以(含泥)云-膏岩为主。每个亚相依据岩性组合还可细分为若干微相。
2)四川盆地雷口坡组SQ1时期及SQ2-TST时期古地理环境以局限潟湖和潮间带为主, 在SQ2-TST时期达到最大海侵。SQ2-HST时期盆地东部已抬升成陆, 沉积环境以蒸发潟湖和潮上带为主。总体沉积演化受控于东南挤压作用, 古地理格局由SQ1时期的西高东低, 演变为SQ2-TST时期的东西高、中间低, 最后在SQ2-HST时期转变为西低东高; 呈现了由东倾向西倾的“ 跷跷板” 变化特征。岩相具有早期与晚期以白云岩和膏岩为主、中期以灰岩和膏岩为主的规律。
3)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发育潮坪相(藻)白云岩、滩相白云岩孔隙型和构造+不整合面岩溶改造型3类储集层。川西广汉斜坡北部是雷四3亚段发育藻云坪岩性圈闭的有利目标区。川西梓潼凹陷西北部雷三2-3亚段、泸州古隆起周缘雷一1亚段是滩相白云岩储集层发育的有利区。川东北雷口坡组顶部不整合面之下是构造+不整合面岩溶储集层发育的有利区, 以上有利区可作为下步勘探关注的方向。
致谢 研究过程中得到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胡宗全、赵永强、周小进教授等专家的悉心指导, 外审专家及编辑部针对本文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 郑秀娟; 英文审校 龚承林)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