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于吉星,男,1997年生,硕士研究生,地质学专业,研究方向为沉积学。E-mail: yujixing1997@163.com。
深水重力流沉积物中多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现阶段对深水重力流沉积砂体分布及优质储集层分布规律认识还存在较多问题,制约了油气勘探与开发。超临界浊流与亚临界浊流之间的相互转化和浊流向泥质碎屑流的转化是形成重力流沉积物分布新认识的2个核心热点问题。深水重力流沉积存在水道—堤岸、水道—朵叶转换带和朵叶等多种沉积构型要素,对其沉积识别标志的精细解析是明确砂体分布的重要依据。深水超临界浊流向亚临界流转化过程中强烈的水力跳跃作用侵蚀基底沉积物是形成重力流水道的最新认识。构造活动、沉积物供给和海(湖)平面变化是控制重力流沉积砂体分布的盆外因素; 沉积盆地水体密度、盆底地貌和地形坡度则是决定重力流沉积砂体分布的盆内因素。深水重力流沉积砂体埋藏成岩演化过程中的砂泥协同成岩作用对相对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优质储集层发育起到重要控制作用。野外露头与现代观测并重的沉积过程研究、深水重力流沉积构型要素与内幕结构研究、深水重力流成因细粒沉积与页岩油气研究、深水重力流沉积砂体成岩作用研究有望成为下一步深水重力流沉积油气勘探沉积学研究的重点。
About the first author YU Jixing,born in 1997,is a master's degree candidate and majors in geology. He is engaged in research on sedimentology. E-mail: yujixing1997@163.com.
The oil and gas resources stored in deep-water gravity-flow sediments are extremely abundant,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understan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deep-water gravity-flow sedimentary sand bodies and high-quality reservoirs at present. These problems restrict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The transition from supercritical to subcritical turbidity current under the control of hydraulic jum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urbidity current to muddy debris flow under the control of turbulence damping are two key issues that form 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ion of gravity flow deposits. Deep-water gravity flow deposits have numerous architectural elements,including channel and levee,channel-lobe transition zone,and lobe.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identification marks of different architectural elements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ion of gravity flow deposits. The strong erosion of substrate by hydraulic jump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supercritical to subcritical turbidity current is the new understanding for the formation of gravity flow channels. Tectonic activity,sediment supply,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limate and sea(lake)level are external factors of sedimentary basins that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gravity flow deposits. Water density of sedimentary basin,topographic slope, and basin bottom topography are internal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gravity flow deposits. The synergistic diagenesis of sand and mud during the burial and diagenetic evolution of deep-water gravity flow deposi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reservoirs with relatively high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Research on the depositional process that emphasizes both ancient outcrops and modern-day monitoring,deep-water gravity flow sedimentary architectural elements and inner structure,deep-water gravity flow-caused fine-grained sedimentation and shale oil and gas research,deep-water gravity flow sedimentary sand body diagenesis are expected to be the next step of sedimentological research prospects of deep-water gravity flow sedimentary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深水重力流是浅水区沉积物进一步向深水区搬运的重要动力机制, 是全球深水砂体富集的主要原因(Talling et al., 2015; Pohl et al., 2019)。不同埋藏深度、不同时代的陆相和海相地层中深水重力流砂体广泛分布; 在世界各地已发现上千个深水油气田(Stow and Mayall, 2000; Weimer and Pettingill, 2007); 在中国的许多含油气盆地均有广泛分布的深水重力流沉积砂体(孙枢和李继亮, 1984; 郭佳等, 2011)。这些砂体的源储条件和成藏条件优越, 因而富集了大量的油气, 是目前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Mansurbeg et al., 2012; Yang et al., 2016)。由于深水重力流沉积发生在水下, 很难对其开展直接观测, 因而对于重力流成因的砂体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还存在诸多的未解难题(Talling et al., 2012, 2015)。同时, 深水重力流砂体为源储紧邻、超压发育、砂泥互层的沉积成岩背景(Mansurbeg et al., 2012), 由于其成岩改造过程复杂, 砂泥协同演化, 两者共同作用导致了优质储集层成因及其分布规律的复杂性(Mansurbeg et al., 2012)。因而, 深水重力流沉积砂体分布规律和砂体沉积后埋藏演化过程所决定的相对高孔隙度和渗透率优质储集层的分布规律, 成为了制约现阶段深水重力流沉积油气高效勘探与开发的核心难题。
在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 进一步梳理现阶段深水重力流沉积油气勘探与研究现状、重力流砂体分布预测、重力流沉积优质储集层成因与分布的研究现状及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展望其攻关方向, 对指导下一步深水重力流沉积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海洋深水沉积体系主要分布在环大西洋、东非陆缘海域、西太平洋、环北极和新特提斯5大区域的被动大陆边缘深水盆地中。勘探面积高达820×104 km2, 油气资源约占全球总资源的10%~15%(张功成等, 2019)。据统计, 2006—2015年全球共获得4050个油气发现, 油气储量达2470×108桶(3392×108 m3)油当量, 其中海域内占同期储量发现的75%, 尤其以深水被动陆缘盆地最为重要, 2006—2015年的前十大发现中有6个分布在深水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朱伟林等, 2017)。以位于东非海域的鲁伍马盆地和坦桑尼亚盆地为例, 近5年来, 该区域发现了一系列大气田, 目前可采储量达3.8×1012m3(30.305×108t油当量)(张功成等, 2019)。实际上, 截至2017年, 全球深水区油气储量占油气发现总储量的50%(朱伟林等, 2017), 由此可见, 海洋深水区已逐渐替代陆地和海洋浅水区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全球海洋深水大油气区的碎屑岩储集层大多属于重力流沉积成因, 与大江、大河体系相关(张功成等, 2019)。
陆相盆地深水区指深湖—半深湖区, 主要发育深水重力流砂体。与海相重力流沉积类似, 湖盆重力流沉积中同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尤其近10年来,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 中国湖盆深水重力流沉积勘探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先后在鄂尔多斯盆地(邹才能等, 2009; 付锁堂等, 2010)、松辽盆地(潘树新等, 2017)和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董冬, 1999)、南堡凹陷(鲜本忠等, 2012)及歧口凹陷(蒲秀刚等, 2014)等众多地区取得重要勘探突破。仅鄂尔多斯盆地, 近年来在位于盆地西部(陇东地区)的深湖—半深湖区就发现了储量规模超过数十亿吨级的2个大型油气田——华庆油田与庆城油田。
现阶段的深水油气勘探还存在勘探成功率较低的困境和高产富集区不明的难题, 究其原因核心是对深水重力流砂体的分布规律与优质储集层分布认识不清(杨田, 2017; 张功成等, 2019)。重力流沉积砂体分布与优质储集层分布认识受基础沉积学问题的制约, 特别是近几年关于深水重力流沉积相关基础理论认识的新发展, 为重新审视深水重力流沉积油气勘探中的几个基础沉积学问题提供了依据(Haughton et al., 2009; Talling et al., 2012, 2015)。
深水重力流沉积油气勘探开发的核心任务是明确砂体的分布特征。从沉积动力学的角度探究重力流沉积演化过程及其沉积产物分布是重力流沉积研究的核心(Talling et al., 2012, 2015; Postma and Cartigny, 2014; 杨田等, 2015a)。传统观点认为重力流搬运过程中伴随环境水体的混入, 主要发生从高密度碎屑流向低密度浊流的转化(Mutti, 1992; Waltham, 2004; 操应长等, 2017a); 最新研究表明, 超临界流与亚临界流的转化主要是浊流的流体动力学属性(Postma and Cartigny, 2014), 另一方面低密度浊流也可以转化为高密度碎屑流形成混合事件层(Haughton et al., 2009; Pierce et al., 2018)。超临界浊流与亚临界浊流的相互转化和浊流向泥质碎屑流的转化已成为重力流沉积动力学研究的2个核心热点问题(Talling et al., 2015; Henstra et al., 2016; 谈明轩等, 2016, 2017; 操应长等, 2017a, 2017b)。新的沉积动力学过程认识势必会产生沉积产物分布组合规律新认识(Postma and Cartigny, 2014); 因此, 如何在传统重力流沉积浓度递减演化模型基础上, 重新审视重力流沉积演化过程及其沉积产物分布是深水重力流沉积研究的当务之急(Postma and Cartigny, 2014; Henstra et al., 2016)。
2.1.1 重力流流体转化 现阶段关于重力流混合事件层的成因, 主要涉及泥质碎屑流滑水作用控制下的碎屑流和浊流差异搬运与沉降过程及黏土矿物含量控制下的湍流衰减作用造成的浊流向泥质碎屑流转化2种成因认识(Haughton et al., 2009; Talling, 2013; Southern et al., 2017; Pierce et al., 2018)(图 1-a), 然而, 如何通过沉积产物来准确识别其成因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Southern et al., 2017; Pierce et al., 2018)。
水槽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在低强度黏性泥质碎屑流停止搬运之后, 内部的孔隙水释放时会使沉积物按照粒级的大小重新排列, 在底部形成泥质杂基含量较少的干净砂岩沉积(Baas et al., 2009; Sumner et al., 2009), 这种颗粒重排形成的底部砂岩与浊流形成的底部砂岩之间有何差异, 如何区分还不得而知。浊流向泥质碎屑流的转化主要包括浊流对富泥质基底的侵蚀、局部的泥质沉积物垮塌混入、浊流搬运的晚期阶段颗粒的沉淀和膨胀导致的流体减速、浮力转化导致低密度碎屑组分上浮等触发机制作用下的湍流衰减成因(Haughton et al., 2009; Sumner et al., 2009; Talling, 2013)。不同触发机制形成的混合事件层之间有何差异性, 同一混合事件层是否为不同触发机制作用下的综合响应, 这些都还有待进一步明确(Southern et al., 2017; Pierce et al., 2018)。此外, 除了上述成因之外, 混合是否还存在其他的成因机制, 具体而言: 从物质组成方面考量, 受泥质基底控制的不同类型及不同含量的黏土矿物如何影响浊流的流体性质(Kane et al., 2017; Pierce et al., 2018)?从混合事件层结构组成差异方面考量, 在流体搬运和沉积的不同阶段、不同位置的混合事件层成因机制是否相同(Pierce et al., 2018)?从混合事件层分布差异方面考量, 为何一部分地区混合事件层发育而另一部分地区却不发育, 受何种条件控制(Haughton et al., 2009; Fonnesu et al., 2016; Southern et al., 2017)?上述关于重力流混合事件层成因以及控制重力流沉积分布的相关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2.1.2 重力流流态转化 重力流搬运过程中伴随环境水体的卷入和基底剪切摩擦作用, 会发生流体密度、流变学特征和流态的有序转化(Waltham, 2004)。现阶段对流态转化的认识还知之甚少(Postma and Cartigny, 2014; Symons et al., 2016)(图 1-b)。一方面, 超临界流的形成条件还存在诸多争议: 为什么有的重力流沉积中超临界流发育而有的不发育? 高密度分层流体是否为超临界流形成的必要条件(Postma and Cartigny, 2014)?超临界流是否为高密度粗粒沉积物特有的沉积动力机制(Massari, 2017)?此外, 地形坡度对超临界流的形成起着十分明显的控制作用, Hand(1974)指出地形坡度大于0.5° 就具备形成超临界流的条件, 但是否地形坡度越大越有利于超临界流的发育还不得而知(Hamilton et al., 2017); 因而, 何种条件最有利于超临界流的形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 超临界流沉积演化过程有待系统深入研究, 水力跳跃作用是超临界流向亚临界流转化的主要机制, 关于水力跳跃作用是流体转化的自组织行为还是流体受障碍物遮挡后被动改变的行为还存在争议(Talling et al., 2015; Hamilton et al., 2017)。水力跳跃作用与地形坡度之间同样存在密切联系, 何种角度条件下有利于超临界流向亚临界流转化形成阶梯状沉积底形,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Kostic, 2011)。同时, 不同弗洛德数超临界流之间同样存在相互转化(Lang and Winsemann, 2013; Cartigny et al., 2014), 不同弗洛德数超临界流体在超临界流与亚临界流整体演化框架下的演化规律及其控制的沉积物分布规律还不得而知(Zhong et al., 2015)。
2.1.3 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 深水环境除了重力流沉积作用之外, 底流作用同样活跃。深水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对深水重力流搬运演化过程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形成具有复杂成因的底形和构造(吴嘉鹏等, 2012)。深水沉积中的沉积物波除了为超临界流沉积产物之外, 底流改造作用也是其可能的成因机制, 现阶段如何从沉积物波的形态和沉积特征来区别其成因还存在较大的困难(Symons et al., 2016)。同时, 在底流作用下, 深水重力流的沉积过程会发生定向的迁移, 主要表现为重力流水道的单向迁移(Gong et al., 2012)。除了沉积物波与重力流水道的单向迁移之外, 深水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还可能产生哪些地质记录, 还有待深入的研究(Herná ndez-Molina, 2008; 张佳佳等, 2023)。
2.2.1 混合事件层分布与构型要素类型 关于重力流混合事件层的宏观分布特征现阶段还存在一定争议, 大量野外及现代重力流混合事件层分布特征研究指示其多位于沉积朵叶远端或侧缘, 是重力流演化晚期的沉积产物(Haughton et al., 2003, 2009; Fonnesu et al., 2016)。然而, 在部分盆地的沉积近端也可以发育重力流混合事件层(Patacci et al., 2014; Mueller et al., 2017), 多位于水道—朵叶转换带。Talling(2013)指出不同成因的重力流混合事件层会随成因的不同而表现不同分布规律, 泥质碎屑流和浊流差异搬运与沉降过程控制形成的重力流混合事件层, 一般沿着沉积近端延伸到沉积远端, 主要为条带状展布; 浊流向泥质碎屑流转化形成的重力流混合事件层, 一般位于重力流沉积远端, 主要为环带状分布(Talling, 2013)。关于重力流混合事件层微观分布特征研究多集中于垂向组合及分布特征, 其侧向上的分布和演化研究则较少(Fonnesu et al., 2016; Mueller et al., 2017), 重力流混合事件层侧向分布规律复杂, 随着流体向下游搬运演化, 在整体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在较小范围内不同沉积单元的厚度及结构也可能发生显著变化(Talling, 2013; Fonnesu et al., 2016; Pierce et al., 2018), 其分布规律研究对单层尺度重力流砂体的沉积非均质性研究意义重大, 但现阶段对内部沉积单元的差异分布特征还知之甚少。重力流混合事件层的分布同时受流体物质组成、浓度及演化过程等内部因素和地形坡度、盆地形态及盆底地貌等外部因素综合控制(Fonnesu et al., 2016; Southern et al., 2017), 在不同的沉积背景下, 哪些因素对其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此外, 非常规油气储集层中大量发育的层耦型细粒沉积与重力流混合事件层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Hovikoski et al., 2016; Yang et al., 2017), 其分布规律研究对细粒非常规储集层预测有重要意义, 但相关研究还极度匮乏(Pierce et al., 2018)。特别是在湖盆, 盆地形态和有机质—黏土矿物复合体控制下重力流混合事件层的分布规律研究, 尚未开展(Hovikoski et al., 2016)。
2.2.2 超临界流沉积分布与构型要素类型 早期对超临界流沉积研究表明, 限制性重力流水道和限制性重力流水道向非限制性朵叶转化的水道—朵叶转换带是超临界流沉积最为发育的沉积场所(Wynn et al., 2002; Fildani et al., 2006; Covault et al., 2014; Postma et al., 2016)。重力流水道的形成过程及其分支改道作用是受古地貌的控制亦或是沉积物顶托作用的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Talling et al., 2015; Hamilton et al., 2017)。沿着重力流水道搬运方向, 由于旋回坎的发育导致砂体内部侵蚀接触界面发育, 垂直和平行于沉积物搬运方向上砂体内部几何形态多变, 其内幕结构的精细解析对重力流砂体油气勘探开发意义显著(Lang et al., 2017; Ono and Plink-Bjö rklund, 2018)。坡折带处限制性重力流水道中的超临界流由于向非限制性环境搬运, 发生强烈的水力跳跃作用, 形成侵蚀构造发育的水道—朵叶转换带, 与传统的水道与朵叶直接相连的分布规律差异显著(Wynn et al., 2002; Postma et al., 2016)(图 2)。
现阶段水道—朵叶转换带发育控制下沉积朵叶的分布规律研究还相对匮乏(Postma et al., 2016; Carvajal et al., 2017); Postma和Kleverlaan(2018)的最新研究表明超临界流沉积同样可以形成朵叶沉积, 这种超临界流沉积形成的沉积朵叶与普遍发育的亚临界流形成的沉积朵叶的分布规律之间存在何种差异还不得而知(Hamilton et al., 2017)。此外, 地形坡度对超临界流形成的砂体内部结构及分布特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不同坡度条件下形成的超临界流沉积砂体分布特征的差异对比分析还有待深入研究(Hamilton et al., 2017)。除了水道—朵叶转换带之外, 是否还存在其他的沉积构型要素有待进一步深入刻画, 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深水重力流水道一直是深水油气勘探的优质靶区, 因而重力流水道的成因一直是石油地质学家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Gales et al., 2019)。关于重力流水道的成因主要存在2种核心认识: 一种认为先形成边缘的堤岸限制环境, 进一步演化形成水道; 另外一种认为是碎屑流或浊流的侵蚀作用形成重力流水道(Mutti, 1992; Kneller, 2003; Pickering and Hiscott, 2016; Gales et al., 2019)。但是, 重力流水道成因多样, 类型多样, 包含侵蚀型、加积型、均衡型(Kneller, 2003), 对应不同类型、不同成因的重力流水道的成因及其控制因素还存在较多的争议, 为什么有的深水重力流沉积系统水道发育而有的深水重力流水道不发育, 深水重力流水道的发育受到什么因素控制, 具有怎样的形成演化规律还不得而知(Kneller, 2003; Gales et al., 2019)。
深水超临界浊流向亚临界流转化过程中强烈的水力跳跃作用侵蚀基底沉积, 形成不连续的侵蚀凹槽及连续的旋回坎沉积(Fildani et al., 2006; Covault et al., 2014)(图 3); 尔后, 超临界流向亚临界流转化持续进行, 使得侵蚀凹槽不断加深, 旋回坎沉积在垂向上不断叠加, 形成连续的限制性重力流水道(Symons et al., 2016; Lang et al., 2017)(图 3); 重力流水道在内部次生环流的作用下发生沉积物侧向的迁移, 使得重力流水道发生弯曲, 在曲率较大部位由于重力流流量的突然增大导致超临界流局部溢出, 超临界流由限制性环境向非限制性环境搬运转化, 强烈的水力跳跃作用导致侵蚀作用的发育, 进而形成次一级的分支水道, 从而控制了重力流砂体的输运, 最终形成整体内部分支水道发育的扇体形态(Covault et al., 2014; Lang et al., 2017)(图 3)。
但是, 在部分以泥质沉积为主的深水重力流沉积中, 重力流水道同样发育, 这些细粒沉积的深水重力流多为亚临界浊流沉积产物(Schwenk et al., 2005), 其重力流水道的形成受何因素控制?是否所有的重力流水道都是超临界浊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是否还存在其他的机制及控制条件影响着重力流水道的发育, 目前还不得而知。
深水重力流砂体因其独特的成因机制与沉积过程, 多与深水优质烃源岩紧密相邻, 形成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控制重力流形成及其砂体分布的因素繁多, 可将其分为盆内因素与盆外因素, 二者共同作用控制重力流砂体沉积分布(Nelson et al., 2009; Zavala and Arcuri, 2016)。控制重力流形成及其砂体分布的主要盆外因素为沉积物供给、气候与海(湖)平面间的作用关系和构造作用(Nelson et al., 2009)。不同性质的物源区一方面会提供不同类型的沉积物, 另一方面物源区的性质不同其对风化剥蚀的抵抗力也不同, 进而控制沉积物的搬运形式和所产生沉积体的规模(Yang et al., 2020)。气候变化控制了汇水区的流量, 影响了风化剥蚀的速率, 也对相对海(湖)平面产生影响, 最终对沉积物的搬运形式和沉积体的分布位置起到决定性作用(Mulder et al., 2003; Yang et al., 2020)。构造活动由于其对地形的改造作用, 一方面控制了汇水区流体的流量以及流速, 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1种沉积物滑塌的触发机制, 进而影响搬运沉积物的多少和产生重力流的频率(Pattison et al., 2007; Yang et al., 2020)。不同的深水重力流沉积系统有着不同的主控因素, 每个因素或多或少都对沉积系统有着影响作用, 但对于如何确定其中的主导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Nelson et al., 2009)。
决定重力流形成及其砂体分布的主要盆内因素为盆地水体密度、地形坡度和盆底地貌(Piper and Normark, 2009)。盆地水体密度大小, 一方面控制了异重流的形成及其演化过程, 另一方面决定了在浮力反转机制控制下是否会发生漂浮沉积(Zavala and Arcuri, 2016)。地形坡度主要控制了重力流搬运演化过程、岩相分异和砂体的分布规律(Mutti, 1992; Piper and Normark, 2009), 如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深水重力流沉积沉积分异较弱, 粗细混杂; 而缓坡带粗细分异显著。重力流总是会优先在盆底相对低部位沉积, 因而盆底地貌决定了重力流砂体的沉积特征与分布规律(Talling, 2013)。
深水重力流砂体埋藏成岩演化过程同样对优质储集层的发育起到重要控制作用(Yang et al., 2020)。深水重力流沉积通常具有砂泥互层发育的特征, 早期学者们认为砂岩成岩作用的主要物质源于与其相共生的泥岩, 这些泥岩对砂岩储集层的成岩演化及物性变化起主要控制作用(Curtis, 1978; Boles and Franks, 1979; Surdam et al., 1989; 杨田, 2017)。20世纪90年代以来, 对该问题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Day-Stirrat et al., 2010; Bjø rlykke and Jahren, 2012; Bjø rlykke, 2014)(图 4)。
等化学变化(isochemical)理论支持者认为中成岩阶段埋深大于2000 m的储集层处于相对封闭的成岩环境中, 其中的砂泥岩之间不会发生明显的物质传递。异化学变化(allochemical)理论支持者认为在深埋藏条件下砂泥岩之间能够发生明显的物质传递, 进而控制砂岩储集层成岩演化和物性变化(Day-Stirrat et al., 2010; Bjø rlykke and Jahren, 2012; Bjø rlykke, 2014)。因而, 埋藏成岩过程中砂岩与泥岩的物质传输问题成为深水重力流沉积砂岩储集层成岩作用及优质储集层分布研究的难点(Worden and Burley, 2003; Bjø rlykke, 2014; 杨田, 2017)。
由于孔隙流体含量和物质组成的差异, 砂岩与泥岩在埋藏成岩演化过程中受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控制发生相互的物质交换, 这种砂岩与泥岩相互作用下的综合成岩演化过程称为砂岩与泥岩协同成岩演化(杨田, 2017)。砂岩与泥岩协同成岩演化的本质是在埋藏演化过程中, 孔隙流体与砂岩和泥岩“水—岩”反应形成的局部物质不平衡的再平衡过程, 包含3个重要的组成要素: 物质基础、作用过程和成岩响应。物质基础包括了成岩母质组成、成岩流体来源和性质; 作用过程包括流体演化、物质迁移、成岩演化和油气充注等过程; 成岩响应包括物性大小、孔隙类型、含油气性、胶结物的分布等(杨田, 2017)。具体而言, 砂岩与泥岩协同成岩演化研究的重点是砂岩和泥岩在埋藏演化过程中发生哪些成岩变化, 有哪些成岩产物; 泥岩与砂岩的成岩产物如何迁移并且相互影响; 砂岩成岩产物迁移及演化对储集层油气分布及物性产生什么影响。砂岩与泥岩协同成岩演化研究的核心主要包括协同成岩物质来源、协同成岩物质迁移、协同成岩演化过程(图 4)。
虽然深水重力流沉积过程的实际监测研究为探究深水重力流沉积过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深水重力沉积的古代露头研究和现代研究, 在沉积特征与沉积规模之间都存在较大差异(Pickering and Hiscott, 2016)。基于现代沉积的海底扇及重力流水道的规模要明显地大于古代沉积的研究结果(图 5)。
因而, 现代重力流沉积可能与古代重力流沉积存在差异, 即“将今论古”需要考虑对比条件的变化。如晚三叠世卡尼期湿润气候事件导致了全球数十万年的持续降雨气候(金鑫等, 2015), 这与现今环境条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其在不同气候环境背景下形成的深水沉积系统之间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尺度差异, 因而露头的深水重力流沉积研究同等重要。此外, 水槽模拟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对明确深水重力流沉积过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今后需要加强的方向(杨田等, 2021)。
随着对深水重力流沉积动力学过程认识程度不断深入, 为深水重力流沉积构型要素及其内幕结构的研究也提供了新的知识增长点。就构型要素而言, 超临界流与亚临界流转化动力学过程的认识, 使得沉积学家更加重视水道—朵叶转换带的发育(Brooks et al., 2018)。强调水道—朵叶转换带的侵蚀过路现象与大型波状沉积底形的发育(Brooks et al., 2018)。然而, 近期有学者指出, 除了水力跳跃作用导致超临界浊流与亚临界浊流之间的转化以外, 由于在坡角处流体的侧向限制条件解除, 流体的高度降低与底部相互作用更加强烈, 也是导致水道—朵叶转换带侵蚀作用发育的可能原因, 称为流体松弛(flow relaxation)导致的侵蚀作用(Pohl et al., 2019)(图 6)。如果流体松弛导致的侵蚀作用是水道—朵叶转换带沉积底形形成的主要沉积动力, 那么其所形成的沉积构型要素可能与超临界态与亚临界态转化形成的沉积构型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关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
深水重力流沉积动力学过程同样对深水重力流砂体的内幕结构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如超临界流与亚临界流转化是重力流水道形成演化的重要动力学过程, 重力流水道其内部沉积结构层次与流体的流态演化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的联系(Lang et al., 2017)。同时, 重力流水道中广泛发育的砂岩融合面可能在相对大尺度上与旋回坎类似, 呈连续的阶梯状, 从而为解析横向与纵向上重力流水道砂体内幕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Pickering and Hiscott, 2016)(图 7)。除了沉积构型要素内部结构单元的精细分析, 不同期次深水沉积系统自身的演化及组合规律同样值得深入研究, 现有的研究表明深水重力沉积系统整体多以退积叠置为主要特征, 即早期沉积物搬运距离较远, 同时构成晚期沉积物向前搬运的障碍, 晚期沉积物以退积充填叠加为典型特征(Pickering and Hiscott, 2016)。而块体搬运沉积系统整体多以进积叠置为主要特征, 即早期沉积物搬运距离较近, 晚期沉积物多越过早期沉积物进一步前积充填。不同沉积系统其内部组合规律的差异, 是受沉积动力过程差异控制的普遍规律还是受外部控制条件的特有规律, 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随着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研究技术方法在信息化大时代背景下的发展, 为深水重力流沉积构型要素的定量化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Cullis et al., 2019)。通过全球范围内已发表的深水重力流沉积构型要素量化参数的统计, 结合大数据分析, 可望为深水重力流沉积构型要素几何形态、层次结构、定量预测等提供新的知识增长点(Cullis et al., 2019)。
深水细粒沉积广泛发育, 蕴藏了丰富的页岩油气。传统观点认为细粒沉积物主要通过悬浮沉降形式沉积于安静水体环境, 对沉积动力及沉积环境研究意义甚微, 因而忽略了对其沉积特征及成因的精细研究(Stow and Shanmugam, 1980; Mutti, 2019)。然而, 研究表明细粒沉积物同样可以在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沉积(Schieber and Bennett, 2013), 特别是通过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絮凝颗粒可以底床载荷的搬运形式向深水盆地搬运数千千米而沉积(Talling et al., 2012; Schieber, 2016)(图 8)。如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中广泛发育的页岩沉积中水平层理并不发育, 这些露头或岩心尺度的水平层理在显微镜观察中以大量发育的波状层理(图 8-a)与透镜状层理(图 8-b)为典型特征, 指示其为相对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的搬运沉积产物。
深水重力流作为沿斜坡向深水盆地输运沉积物的重要动力机制之一, 成为目前搬运深水细粒沉积物重要的沉积动力机制新认识(Talling et al., 2012; Schieber, 2016; 杨仁超等, 2017)。细粒重力流沉积演化过程与传统粗粒重力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Baas et al., 2009)。受控于细粒重力流沉积物强烈的非均质性和复杂的沉积动力机制, 现阶段关于细粒重力流沉积物沉积动力机制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Plint and Macquaker, 2013; Schieber and Bennett, 2013)。
大量研究表明, 除了传统认识的沉积物垮塌形成的低密度浊流之外, 低密度泥质异重流(Wilson and Schieber, 2014; 杨田等, 2015b)、漂浮羽流(Mutti, 2019)、波浪增强沉积物重力流(Macquaker et al., 2010)、泥质碎屑流、泥浆流(Lowe and Guy, 2000; Talling et al., 2012)、混合重力流与过渡型重力流(Baas et al., 2009; Hovikoski et al., 2016)等流体类型均可形成广泛分布的细粒重力流沉积物(图 9)。这些深水细粒重力流沉积含有一定的粉砂质成分且有机质富集, 具有易于油气生成和富集, 且易于压裂的先天优势(Hovikoski et al., 2016; Yang et al., 2019), 是页岩油气中的“甜点”区发育的优势沉积岩相组合类型。
一部分学者认为可以将深水重力流沉积砂岩与其相邻近的泥岩当成一个整体系统来进行研究(Curtis, 1978; Boles and Franks, 1979; 杨田, 2017), 用以探究砂泥协同成岩演化过程。而另一部分学者则将深水重力流砂岩与烃源岩当成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 强调将成岩与成藏作用作为一个整体(Surdam et al., 1989; 杨田, 2017)。实际上都是在不同尺度和范围内开展砂岩与泥岩协同成岩演化的研究(李忠等, 2006)。砂岩与泥岩协同成岩演化包含的物质基础、作用过程以及成岩响应(杨田, 2017), 每一部分的研究中都有一些难点, 如泥岩成岩作用以及成岩流体的来源(Macquaker et al., 2014)、物质迁移和成岩流体演化(Ungerer et al., 1993)等。因此, 还应该对深水重力流砂泥协同成岩演化过程中的物质传输机理与成岩响应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杨田, 2017)。
近来年形成了成岩作用过程原位分析的一系列新技术, 如原位微量元素分析、原位同位素分析、碳酸盐胶结物激光原位U-Pb定年测试分析等(林春明等, 2021)。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LA-ICP-MS)和微区原位离子探针(SIMS)分析是目前通过原位微区测试、示踪自生成岩矿物流体来源的最佳方法(Lehmann et al., 2011; Gö tte, 2016)。在碎屑岩储集层自生成岩矿物精细的岩相学分析基础上, 通过对不同类型及不同世代自生成岩矿物开展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LA-ICP-MS)和微区原位离子探针(SIMS)分析, 以精细示踪深水重力流沉积储集层中胶结物形成的流体来源值得深入研究。碳酸盐胶结物激光原位U-Pb定年测试方法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测试效率高、测试用量少、对样品U含量要求低、测试结果可靠的典型特征, 是在显微尺度上实现不同类型、不同世代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时间精确限制的最可靠方法(Li et al., 2014)。在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胶结物精细的岩相学分析和流体来源分析约束下, 通过开展不同类型及不同世代碳酸盐胶结物激光原位U-Pb定年测试分析, 进而准确地限定深水重力流沉积储集层中对应不同类型、不同世代碳酸盐胶结物形成的流体活动时间, 明确盆地流体的演化过程。
1)超临界浊流与亚临界浊流之间的相互转化和浊流向泥质碎屑流的转化是形成重力流沉积物分布新认识的2个核心热点问题。深水重力流沉积存在水道—堤岸、水道—朵叶转换带和朵叶等多种沉积构型要素, 对其沉积识别标志的精细解析是明确砂体分布的重要依据。深水超临界浊流向亚临界流转化过程中强烈的水力跳跃作用侵蚀基底沉积物, 是形成重力流水道的最新认识。
2)构造活动、沉积物供给和气候与海(湖)平面是控制重力流沉积砂体分布的盆外因素; 沉积盆地水体密度、地形坡度及盆底地貌则是决定重力流砂体分布的盆内因素; 深水重力流砂体埋藏成岩演化过程中的砂泥协同成岩作用, 对优质储集层的发育起到重要控制作用。
3)野外露头与现代观测并重的沉积过程研究, 深水重力流沉积构型要素与内幕结构研究, 深水重力流成因细粒沉积与页岩油气研究, 深水重力流沉积砂体成岩作用研究, 有望成为下一步深水重力流沉积油气勘探沉积学研究的重点。
致谢 成文期间, 惊闻何起祥先生和冯增昭先生先后仙逝, 悲痛不已!二位先生是中国沉积地质学的开拓者和领路人, 著作等身、名震寰宇!同时, 二位先生都在深水重力流沉积方面建树丰硕, 冯先生是深水重力流和风暴重力流沉积研究的先驱, 何先生是湖相重力流沉积和异重流沉积研究的开拓者。后生晚辈, 不惧浅薄, 谨以陋文告慰二位先生, 我们永远缅怀二位先生!愿中国的沉积地质事业在二位先生的庇佑下薪火相传、后继有人、蓬勃发展!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李攀高级工程师和三位匿名审稿专家给出了非常专业和细致的评审意见, 对提高文稿质量意义重大, 谨至谢忱!
(责任编辑 郑秀娟; 英文审校 李 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