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李亮,男,1999年生,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河口海岸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E-mail: mg21270012@smail.nju.edu.cn。
历史上江苏沿海曾频发 2类风暴潮灾害,给当地带来了巨大损失。建立该地区长时间尺度的风暴潮灾害序列对了解过去与预测未来意义重大。以历史文献、地方志、海洋灾害公报等记载的风暴潮资料为基础,建立了风暴潮灾害识别体系,重建了 1300— 2019年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序列,分析了风暴潮灾害时空变化规律,探究了其与气候异常和黄河、长江入海口变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江苏沿海地区主要受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影响, 1300— 2019年间共发生 246次风暴潮灾害,平均周期为 2.9年,且近 100年来发生频率有增大的趋势; 小波分析结果显示,风暴潮灾害年际变化存在 17年、 61年和 115年的时间尺度周期,其中 115年周期最为明显。海气相互作用影响下,厄尔尼诺活跃年江苏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偏少; 气温与台风风暴潮灾害频次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其影响机制尚不明确。盐城、南通和苏州为风暴潮灾害高发地区,常州和无锡发生频率较小。在气候变暖与江苏海岸冲淤变化的作用下, 1855年后盐城和南通地区风暴潮灾害发生频率增加,连云港地区明显增加; 随着海岸线的变迁与长江河口的演变,镇江、扬州、泰州与苏锡常地区受风暴潮灾害影响减少。
About the first author LI Liang,born in 1999,is a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at the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Ocean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arch on estuarine and coastal processes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E-mail: mg21270012@smail.nju.edu.cn.
Historically,two kinds of storm surge disasters occurred frequently along the coast of Jiangsu Province,which brought huge losses to this region. Establishing a long-term sequence of these disaster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historical patterns and forecasting future events. Based on the records of storm surges in historical documents,local chronicles,marine disaster bulletins, etc.,a storm surge disaster identification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and the storm surge disaster sequence along the coast of Jiangsu Province from 1300 to 2019 has been reconstructed. Then,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orm surge disaster along Jiangsu coast have been analyzed. Final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orm surge disaster and climate anomalies,the evolution of the estuari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Changjiang River have been explored. Our analysi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reveals that Jiangsu's coast experienced 246 storm surge disasters from 1300 to 2019,averaging one every 2.9 years,with a notable increase in frequency over the past century. There are 17,61 and 115 year time scale cycles in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by wavelet analysis,of which the 115 year cycle is most pronounced. We observed that typhoon storm surges tend to decrease during active El Niño years,possibly due to air-sea interactions. Additionally,our study indicate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emperature rise and the frequency of typhoon storm surges,although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main unclear. Geographically,Yancheng,Nantong,and Suzhou are the regions with high incidence of storm surge disasters,while Changzhou and Wuxi are less affected. Since 1855,climate warming and coastal erosion and siltation changes in Jiangsu Province,result in an increase in storm surge disasters in Yancheng and Nantong,and a significant rise in the Lianyungang region. Following the migration of coastlin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the impact of storm surge disasters in Zhenjiang,Yangzhou,Taizhou,and Suzhou,Wuxi,and Changzhou regions has decreased.
风暴潮是台风、强冷空气等天气系统过境时, 伴有的强风或气压骤变对海面作用而引起海水堆积、使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陆丽云等, 2002), 按照其形成原因可分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2类。它常常导致一定海域范围内潮水暴涨, 甚至海水侵溢至陆, 酿成灾害,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若风暴潮发生期间恰逢大潮, 风暴潮与天文潮相叠加常出现异常高水位, 使其造成的灾害进一步增大(任美锷等, 1983)。江苏省作为中国海洋大省, 历史上常年受2类风暴潮灾害的影响。以9711号台风风暴潮为例, 台风期间江苏沿海测站和内陆江河测站几乎全部超过警戒水位, 江海堤防损失严重, 据统计, 全省倒塌房屋2.8万间, 淹死10人, 失踪10人, 有20多万人一度被水围困, 紧急转移12万多人, 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0亿元(国家海洋局, 1997)①(①国家海洋局.1997.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历史时期的风暴潮研究主要依赖于文字记载与沉积记录。相较于数量较少的沉积记录, 历史文献中的地方志等史料保存了当地较长时间尺度的自然灾害资料, 并因时间分辨率与可信度高的特点备受关注。利用古籍重建历史灾害已取得诸多成果(杨煜达和郑微微, 2008; 张向萍等, 2011), 而大量研究也证实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王绍武和赵宗慈, 1979; 梁有叶和张德二, 2007; 张向萍等, 2013)。相似的研究方法在风暴潮领域亦收获颇丰, De Kraker(1999, 2005, 2013)从法兰德斯沿海与荷兰西南部历史时期堤坝维护记录中提取出了该地区1390— 1725年的风暴潮序列, 建立了历史时期风暴潮灾害的评价体系, 为历史时期风暴潮灾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洪波(2016)重建了明清时期苏浙地区500余年的风暴潮序列, 发现江苏地区风暴潮数量较少但影响范围较大; 邓辉和王洪波(2015)对苏浙沪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影响范围进行研究, 发现明清时期风暴潮灾害可影响至江苏的扬州、镇江一带; 陈才俊(1991)对江苏千年以来的特大风暴潮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江苏沿海平均15年发生1次特大风暴潮灾害, 且南部地区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北部。近年来, 沿海区域风暴潮灾害风险等级的相关研究取得巨大突破(石先武等, 2018; Khan et al., 2022)。然而, 现有古风暴潮灾害的研究或是仅从一段历史时期考虑, 缺少与现代的对比; 或是时间尺度过大, 未考虑早期灾害资料的不均匀性。
鉴于此, 作者拟利用1300— 2019年间风暴潮数据资料, 通过建立风暴潮灾害识别体系, 重建风暴潮灾害序列, 研究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 并简单分析影响风暴潮灾害发生频率的因素, 为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江苏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区域, 东濒黄海, 西连安徽, 北接山东, 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 面积10.72× 104 km2, 海岸线长954 km。江苏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 2021年常住人口8505.4万人(江苏省统计局, 2022) ②(② 江苏省统计局. 2022. 2021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地形上以平原为主, 地势低平, 是全国地势最低的省区(谭丽荣, 2012)。自北向南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地貌单元: 兴庄河以北的海州湾北部为边缘剥蚀海积平原,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高程5~20 m; 兴庄河以南, 灌河口以北为云台山周围的海积平原, 沿岸1~4 km范围内为盐沼湿地, 高程2.5~4 m; 灌河口至射阳河之间为废黄河三角洲平原, 地面高程1.3~3 m, 为1128年黄河夺淮入海后淤长起来的三角洲; 射阳河口以南、北凌河以北为中部海积平原, 是千年以来海岸淤长形成, 高程2~4.5 m; 北凌河与长江口之间为长江三角洲平原, 地面高程2~3.5 m(任美锷, 1986)。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 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发生频率高于中国沿海地区的平均水平(徐文爽, 2020), 其特征表现为受灾程度较低但影响范围较大。与南部的浙江沿海相比, 其受温带风暴潮灾害的影响较大, 又因台风登陆数量较少受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影响相应较小; 由于主要受台风风暴潮灾害影响, 总体上受风暴潮灾害的影响较小。江苏北部的山东半岛, 其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 受台风侵扰时容易造成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风暴潮灾害发生风险相对较小; 而江苏沿海以平原地形为主, 受台风、寒潮等影响时有利于风暴潮灾害的发生, 灾害影响范围通常较大。
现代江苏沿海通常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地区, 但在历史上, 扬州、镇江与泰州地区曾位于古长江口, 而苏州、无锡和常州地区濒临现代长江口, 历史记载这些地区发生了较多的风暴潮灾害, 故也纳入江苏沿海范围之内。为了便于后续分析与讨论, 将江苏沿海分为7个地区, 即: 连云港、镇扬(镇江和扬州)、泰州、盐城、常锡(常州和无锡)、苏州和南通, 如 图 1所示。
本研究所用1300— 1949年的风暴潮灾害资料来源于江苏地区的地方志、正史与现代的文献, 包括《中国历代灾害性海潮史料》(陆人骥, 1984)等。搜集到的历史资料共计59种, 其中正史2种, 省志3种, 府志6种, 县志43种, 其他历史资料5种, 具体见 表 1; 府县志占比83%, 构成了风暴潮灾害主要的资料来源, 其时间分辨率最高可精确到日, 空间分辨率精确到研究区的25个州县。
1949年后的风暴潮灾害资料主要来自于《1949— 2009中国风暴潮灾害史料集》(于福江等, 2015)、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00— 2019 ③(③国家海洋局.2001-2020.2000-201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江苏省海洋灾害公报2018— 2019 ④(④江苏自然厅.2019-2020. 2018-2019年江苏省海洋灾害公报.)等。
2.3.1 风暴潮灾害判定与统计
史料中有“ 海溢、海侵、海啸、海涨、海翻、海涌、海沸、海吼、海唑、海叫、海决、沓潮、风潮” 等称谓, 这其中涵盖了风暴潮与海啸(刘珊等, 2020)。在本研究中, 除了“ 地动” 、“ 地震” 和 “ 海溢” 现象同时出现而归为地震海啸之外, 其他均归为风暴潮。
1949年以前的风暴潮灾害缺少灾害分级标准, 只能依靠文字记载进行识别。古籍对其文字记载包括了直接描述与灾害损失描述, 而直接描述中的“ 海潮浸溢、海潮涨、飓风大作, 潮汐腾涌、大风海溢、海潮泛滥、海潮涌溢、潮决” 等隐含了灾害损失内容, 故可作为风暴潮灾害的判定标准, 出现以上描述, 则定义为该时期的风暴潮灾害事件。1949年以后对风暴潮灾害的判定较为成熟, 可从风暴增水、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多个角度进行判别, 为使2个时期风暴潮灾害判定标准相统一, 参考风暴潮灾害程度分级标准(史键辉等, 2000; 赵赟, 2009), 建立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的识别体系( 表 2), 出现辅助判定标志的任意1项, 即视为1949年后的1次风暴潮灾害事件。
对于以上判别得到的风暴潮事件, 按以下标准统计其发生日期, 明确场次, 去除重复描述219条。
1)若风暴潮灾害发生日期有明确记载, 且日期不同, 则定义为不同的风暴潮灾害。
2)距离相近的州县记载的相同月份(时间分辨率仅精确至月)的风暴潮灾害视为同一次风暴潮灾害。
3)距离相近的多个州县同一年发生风暴潮灾害(本年仅发生1次), 其中部分记录了具体日期, 部分未标明具体日期, 如万历九年扬州与东台“ 海潮涨” 与万历九年八月十五泰兴、海门、如阜、靖江“ 大风潮” , 视为同一次风暴潮。
4)记载中某月与闰月同时发生风暴潮灾害, 视为不同的风暴潮灾害。例如隆庆三年六月, 靖江“ 海溢, 大风从东南起” 与隆庆三年闰六月, 靖江“ 飓风大作, 洪潮丈余” 视为2次不同的风暴潮灾害。
5)历史资料以农历进行记录, 而现代记录则以阳历, 对后者转换为农历后, 确定其风暴潮灾害的发生日期。
受原始资料风暴潮灾害记录空间分辨率的限制, 1949年以前的风暴潮灾害统计到县, 1949年以后的风暴潮灾害统计到市。
根据以上的处理, 共提取出风暴潮灾害246次, 其中1949年以前史料记载的为199次, 1949年以后的为47次。
2.3.2 风暴潮灾害等级的划定
历史文献所记载的灾害描述语言模糊性较大, 加之古时与现代沿海地区的人口及经济水平差异巨大, 1949年以前的风暴潮灾害损失难以量化, 只能定性分析其灾害等级。结合历史文献的具体记载与风暴潮灾害致灾的一般过程, 其灾害链与灾害后果大致可定义为: 大风— 涨潮— 潮溢— 冲堤/伤禾/没庐— 溺人。在得到风暴潮灾害序列的基础上, 依据历史文献中有关灾情增水、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的记载, 判定其致灾程度, 参考1949年以后的风暴潮灾害相关情况, 对已有的风暴潮灾害序列综合分析, 建立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等级判定标准( 表 3), 判识1300— 1949年风暴潮灾害的等级。其中较小风暴潮灾害无灾害损失描述, 若不考虑史料记载疏漏, 其代表了产生一定增水, 但未致灾或致灾较小的风暴潮灾害; 中等风暴潮灾害代表了对当地产生一定损失, 但对人危害相对较小的一类风暴潮灾害; 较大风暴潮灾害代表了危害程度大, 产生了人员伤亡的一级风暴潮灾害。并按以上标准统计1949年以后的同级别风暴潮灾害。
对比 2 段资料统计结果( 表 4), 1949年以后各级别风暴潮灾害的发生频率均增加, 其中较小风暴潮灾害和中等风暴潮灾害明显增加, 较大风暴潮灾害发生频率增加较小。从各级别风暴潮灾害占比情况来看, 1949年前后中等风暴潮灾害占比相差不大; 较小风暴潮灾害与较大风暴潮灾害的占比虽存在差异, 但其差异并不悬殊。相较于1949年以后的风暴潮灾害资料, 古籍记载的中等与较大风暴潮灾害占比偏大, 而较小风暴潮灾害偏小, 可能是古代沿海地区人民应对风暴潮灾害的能力较弱所致。此外, 由于主要采取历史文献研究法, 统计结果会受到历史文献记录的限制, 尽管已在可行范围内充分收集资料以其将其影响降至最低, 但其本身的局限性仍可能会对统计结果产生一定影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结合统计结果发现, 在一定程度上2段数据是可比的。
1300— 2019年江苏沿海共发生了246次风暴潮灾害, 平均周期为2.9年。期间有209个年份发生了风暴潮灾害, 发生2次及以上的年份共30个, 其中1389年和1581年发生了4次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发生次数最多; 1539年、1569年、1886年和1960年分别发生了3次风暴潮灾害( 图 2-A)。
根据风暴潮灾害20年累计统计( 图 2-B), 1341— 1360年、1541— 1560年、1601— 1620年、1701— 1720年、1801— 1820年、1921— 1940年期间风暴潮灾害发生频次偏低; 1581— 1600年、1641— 1660年、1721— 1740年、1941— 1960年、1981— 2000年风暴潮灾害频次较高, 均超过了10次, 其中1981— 2000年发生了16次风暴潮灾害, 平均周期为1.25年。
1300— 2019年间发生的246次的风暴潮灾害中, 可以明确发生月份、日期的分别为200次、122次, 有46次仅能确定发生年份, 占比分别为81.3%、49.6%、18.7%。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发生频次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图 3), 6— 10月为风暴潮灾害高发期, 发生频次占全年的89.5%, 11— 5月发生的风暴潮灾害占比仅10.5%。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于春夏之交至秋季, 按灾害发生月份可初步划分风暴潮灾害的类型, 将6— 10月发生的风暴潮灾害划分为台风风暴潮灾害, 则可初步判定江苏沿海主要受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影响。可确定日期的122次风暴潮灾害中, 47次发生于该月上旬, 其中40次发生于初一至初五, 占85.1%; 47次发生于中旬, 其中35次发生于十五及以后, 占比74.5%; 28次发生于下旬; 发生于初一至初五与十五及以后的占可识别日期记录数的61.5%。这一现象, 实际上是受天文大潮影响所致。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阳间的引潮力决定, 朔望之时(农历初一与十五左右), 日月引潮合力达到最大, 为天文大潮期, 此时海洋水位较高, 若恰逢台风过境, 两者极易叠加, 造成异常高水位, 形成风暴潮灾害。
为了分析风暴潮灾害的突变年份, 本研究选择了滑动t检验方法(魏凤英, 2007)。t值曲线如 图 4所示, 若t为负值, 则代表后面一组样本均值高于前面一组, 为正则反之。以0.01显著性水平为标准, 查表知t0.01=2.704, 根据滑动t检验结果, 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突变点共9次, 分别是1343年、1644年、1672年、1722年、1729年、1806年、1838年、1938年与1947年, 处于正值的1342年、1672年和1806年前后风暴潮灾害频率显著减小, 风暴潮活动相对平静; 处于负值的1644年、1722年、1729年、1838年、1938年、1947年前后风暴潮灾害频率显著增加, 风暴潮活动相对活跃。为了研究风暴潮灾害序列的周期性, 本研究进一步选择了小波分析方法(张文达和任政, 2022)。首先, 将风暴潮灾害序列标准化, matlab2022平台的Wavelet De-noising模块对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序列去噪处理, 再利用信号分析器对该序列平滑处理, 对处理后的时间序列进行连续小波分析, 得到其小波功率谱( 图 5-A)。由图可知, 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存在2~18年和60~120年的周期。根据小波方差图可进一步确定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时间序列的主周期, 结果显示, 17年、61年、115年为该序列的主要周期, 其中115年是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序列的第一周期( 图 5-B), 这一结论对应了相关研究揭示的116年的时间周期(王骊萌等, 1997)。
1300— 2019年, 盐城、南通和苏州地区为风暴潮灾害高发地区。其中盐城地区风暴潮灾害频次最高, 共发生104次风暴潮灾害, 平均每6.9年就发生1次风暴潮灾害; 常锡地区最少, 共发生20次风暴潮灾害, 平均周期35.9年。风暴潮灾害发生频次从多到少依次为: 盐城、南通、苏州、泰州、连云港、镇扬、常锡( 表 5)。
1949以前的历史资料中的县志资料空间分辨率较高, 且记载的时间范围较长, 可为风暴潮灾害的空间分布带来更多的认识。以研究区的22个县区为单位, 分析其1300— 1949年风暴潮灾害的空间分布。结果发现, 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 图 6), 长江口两岸的南通南部、苏州北部与苏中盐城南部地区为风暴潮灾害的高发区; 镇扬南部与北部以及连云港北部地区, 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小。从盐城南部至苏北连云港北部表现为较明显的风暴潮灾害频次减小; 苏南长江口附近从东到西风暴潮灾害频次亦逐渐减小, 而在南北方向上则表现为北部高于南部。盐城地区南部(东台附近)明显高于中部和北部, 这一现象可能与其河口湾结构有关; 晚更新世末长江曾于该区域的弶港附近入海(王颖等, 1998),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中该区域逐渐成陆, 但至今仍保留了较小的河口湾结构, 这一结构最终导致其风暴潮灾害较北部偏多。镇扬地区表现为中部风暴潮灾害频次较高, 而南北部相对较低; 泰州地区表现为南部明显高于北部; 南通地区南部最高, 西部次之, 东部最低; 苏州地区则表现为东部高于其西部和南部。
4.1.1 厄尔尼诺事件对江苏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影响
厄尔尼诺(El Nino)是太平洋海表温度(SST)异常的一个表现, 它是影响中国热带气旋(TC)的主要物理因子之一, El Nino年, 中国登陆TC偏少(毛兰花等, 2018)。基于历史时期的El Nino序列数据(张德二和薛朝辉, 1994; 索南才吉等, 2022), 将El Nino事件与江苏沿海的台风风暴潮频次进行对比分析发现, El Nino活跃期江苏沿海的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发生频次较小, 在El Nino较为活跃的1541— 1560年、1601— 1620年、1801— 1820年、1861— 1880年、1900— 1920年和1921— 1940年期间江苏沿海的台风风暴潮灾害频次偏小( 图 7)。
这种影响是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实现的。西北太平洋孕育了全球约
4.1.2 气温变化对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影响
气温变化是判定气候是否异常的重要标准。杨桂山(2000)探究了中国近500年来风暴潮记录与气候变化的联系, 发现偏暖时期台风风暴潮频率偏高, 而温带风暴潮则相反。本研究参考了中国华东地区过去500年来气温变化的相关研究(葛全胜等, 2014), 将500年以来的温度距平序列与同时期江苏沿海2类风暴潮灾害累计发生频次进行对比分析( 图 8)。结果发现, 平均气温异常偏高的1941— 1960年和1981— 2000年期间台风风暴潮灾害发生频次也相对偏大, 而温带风暴潮灾害发生频次相对较小。对其进一步分析发现, 台风风暴潮灾害频次与平均气温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但在1500— 1800年间呈现弱相关性, 此期间台风风暴潮灾害频次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 滞后年份约 20~40年, 对苏浙地区明清时期风暴潮灾害的相关研究亦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王洪波, 2016); 1800年以后, 台风风暴潮灾害频次与平均气温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达到了0.609, 且在95%的置信水平显著( 表 6)。而温带风暴潮灾害与平均气温则存在较弱负相关关系, 1800年前后相关系数均较小, 且不显著。
考虑气温对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影响机制, 通常要从气温对TC的作用出发, 但目前气温对TC的影响机制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 SST随气温升高而升高, 而高SST是台风生成的有利条件之一, 因此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台风的频数有增大的趋势(Barnett et al., 2005; Webster et al., 2005)。杨桂山和施雅风(1999)认为, 全球变暖一方面导致西北太平洋海域SST升高, 变暖后的洋面将生成更多的TC, 而且偏西北海域增多趋势将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 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区的高潮位抬升, 从而引发更多的风暴潮灾害。但简单地将气温升高同TC活动更频繁相联系存在不少问题, 相关研究揭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登陆中国TC频数呈弱的减少趋势(曹楚等, 2006; 王秀萍和张永宁, 2006), 而台风及以上级别的登陆TC频数有增加的趋势, TC登陆区域更趋于集中在中国海岸线的中部地带(王凌等, 2006; 杨玉华等, 2009)。Chen等(2020)利用伪全球变暖(PGW)技术研究了气候条件变暖下登陆珠江三角洲TC特征的变化, 发现SST升高通过增强海面热通量来增强TC强度, 而温暖的大气通过增加稳定性以相反的方式起作用, 但前者对其影响力更大。由此可见, 气温升高并不是简单地引起SST升高进而对TC活动起作用, 气温本身对TC活动也有影响, 三者间复杂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尽管其影响机制还不够清晰, 但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强台风活动加剧, 使中国沿海风暴潮灾害的频率升高(Mei and Xie, 2016)与致灾程度增强(Huang et al., 2022)已成趋势。
江苏地处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之间, 受长江与黄河入海口变迁的共同影响。1300年以来, 黄河多次泛滥改道, 其入海口位置已发生巨变; 较黄河而言, 长江入海口位置相对稳定, 但仍处于小范围的持续调整之中, 主要表现为南岸边滩扩展, 北岸泥沙淤积、沙岛并岸, 河口变得狭窄(陈吉余等, 1979)。受两者影响, 江苏沿海海岸线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
1300— 1578年, 此期间黄河多次泛滥改道, 带来的巨量泥沙主要用于以充填苏北平原的洼地、低地和大小湖泊湖底, 使苏北平原不断淤高, 而向海淤进速度相对较小; 长江口呈现喇叭形的开敞结构, 河口湾内形成多个沙洲, 河道形成分叉, 北岸沙洲逐渐并陆, 南岸受河道束窄逐渐向东延伸。这一时期长江口以北江苏沿海的海岸线大致沿海州— 板浦— 四套— 南洋岸— 南沈灶— 李堡— 角斜场— 余西场— 吕四场一线( 图 9)。在此期间, 风暴潮灾害可影响到镇江、扬州一带, 如“ 元泰定四年, 扬州大风海溢” ⑤(⑤张万寿.1664.扬州府志, 卷三, 祥异, 第十五页.); “ 六月, 扬州潮决高邮、宝应堤岸” ⑥(⑥张廷玉.明史志, 卷四, 五行一(水).); “ 明弘治七年七月, 镇江潮溢, 平地五尺, 沿江者一丈, 民多溺死” ⑦(⑦冯寿镜.1879.丹徒县志, 卷五十八, 第十页.); “ 明嘉靖七月二十五日, 大风雨, 海溢, 没居民甚众” ⑧(⑧五格.1743.江都县志, 卷二, 祥异, 第十四页.)。长江口南岸的苏州和常锡地区暴露于风暴潮灾害的直接影响范围之内, 北岸的泰州地区亦深受影响。此200余年间, 镇江和扬州共发生19次风暴潮灾害, 平均14.6年1次; 苏锡常地区23次, 平均12.1年1次; 泰州24次, 平均11.6年1次。
1579— 1855年为向海淤涨期, 主要表现为海岸线的向海淤进。自1578年明代治河大臣潘季训采用“ 驻堤束水, 以水攻沙” 方法治理黄泛区, 黄河与淮河在同一条河道入海(杨达源和张永战, 2016)。苏北平原迅速向海淤积; 长江口南岸边滩不断扩展, 同时马驮沙和海门诸沙相继并岸, 长江泰州南侧岸段逐渐狭窄。此时江苏沿海海岸线大致沿连云港— 开山— 望海墩— 双洋口— 龙王庙— 弶港— 老坝港— 吕四场一线( 图 9)。受长江河道泥沙淤积和河道束窄的影响, 镇扬、泰州受风暴潮灾害影响逐渐减小, 此期间的200余年, 镇江和扬州地区发生8次风暴潮灾害, 平均35年发生1次。
1855年以后, 黄河北迁入渤海, 此后至今的160余年因黄河供沙断绝, 苏北沿岸失去泥沙来源, 由富沙转变为缺沙, 进入了以侵蚀为主的调整; 而长江口地区则表现为继续向海淤进, 在此期间北岸的启东诸沙与南岸的常阴沙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相继并陆, 其河道进一步束窄。至20世纪80年代, 江苏沿海以双洋河口为界, 构成了北冲南淤的格局, 且蚀淤分界点有南移的趋势(任美锷, 1986)。在此期间, 镇扬、泰州等地受风暴潮灾害的影响继续减小, 泰州地区的风暴潮灾害从12.3年1次减少至32.8年1次; 镇扬地区仅发生2次风暴潮灾害, 平均64年1次。苏北连云港、盐城沿岸因海岸侵蚀逐渐向岸后退, 1855年后连云港地区遭受了更频繁与更大强度的风暴潮灾害, 盐城地区风暴潮发生频率也相对增加, 而长江口南部的苏锡常地区因边滩扩展与河道束窄受风暴潮灾害的影响减小。尽管在上述因素下, 江苏沿海局部风暴潮灾害产生了不同的调整, 但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 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频率整体有增大的趋势, 从1855年前的平均3.2年1次提升至2.2年1次。
本研究在搜集原始资料的基础上, 利用历史时期风暴潮记录甄别方法与处理原则, 建立了风暴潮灾害次数判定方法, 统计了历史时期至现代(1300— 2019年)江苏沿海246次风暴潮灾害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 探讨了影响风暴潮灾害发生频率的因素, 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江苏沿海常年受台风风暴潮灾害和温度风暴潮灾害的共同影响, 1300— 2019年共发生246次风暴潮灾害, 平均周期为2.9年, 期间 209个年份发生了风暴潮灾害。根据风暴潮灾害的发生月份, 可初步判定江苏沿海主要受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影响; 根据其发生日期, 可判定农历每月初一至初五和十五前后为风暴潮灾害高发期。小波分析显示, 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存在2~18年与60~120年的时间尺度周期, 其中115年为第一周期。盐城、南通和苏州地区为风暴潮灾害高发地区, 风暴潮灾害发生频率从大到小依次为: 盐城、南通、苏州、泰州、连云港、镇扬、常锡。
2)气候异常是影响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发生频次的重要因素, 厄尔尼诺活跃年江苏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发生频次减小; 台风风暴潮灾害频次与平均气温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且1800年后在95%的置信水平显著; 温带风暴潮灾害与平均气温呈现弱的负相关性, 且不显著。
3)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近100余年江苏沿海风暴潮灾害发生频率有所增大, 未来江苏沿海地区可能面临更严重的风暴潮灾害威胁。其不同区域的灾害频率呈现不同的特征, 在气候变暖与江苏海岸冲蚀变化的共同作用下, 1855年后连云港、盐城和南通地区风暴潮灾害频率均增加, 连云港地区风暴潮灾害频率增加最为明显; 在海岸线变迁与长江河口发育模式的影响下, 镇江、扬州、泰州与苏锡常地区受风暴潮灾害的影响逐渐减小, 风暴潮灾害发生频率减小。
4)针对江苏沿海的自然条件与灾害特征, 应同时关注2类风暴潮灾害, 在时间上注意防范农历每月初一至初五及十五前后的风暴潮灾害, 空间上重视苏中苏北地区的风暴潮灾害, 加强预警和监测机制, 进一步完善风暴潮灾害防灾减灾工程, 以求将风暴潮灾害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责任编辑 李新坡; 英文审校 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