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邓文龙,男,1977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
川西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砂体分布广泛、砂体类型多样且厚度差异较大,导致气藏层间隔层、层内夹层分布不均,储集层分布非均质性强烈,因此需对储集砂体沉积微相与砂体分布特征及砂体结构展开精细研究,为下一步储集层预测和气藏高效开发奠定基础。作者以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岩心、测(录)井、三维地震、分析测试等资料,系统阐明了川西新场构造带须二段砂体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整体处于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带,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次之,河道砂体侧向迁移频繁,垂向多期叠置、横向上广覆连片。不同位置水下分流河道特征差异大,结合其典型特征,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进一步细分为削截型水下分流河道和完整型水下分流河道。总结出研究区共发育2大类9小类砂体垂向叠置样式和3种侧向接触样式。砂体结构特征和发育样式主要受基准面升降、河流能量控制。最终建立了川西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沉积微相及砂体结构发育模式,这对浅水三角洲前缘的气藏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About the first author DENG Wenlong,born in 1977,is a senior engineer.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oil and gas field development geology.
The sand bodies of the Member 2 of the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in the Xinchang structural belt of western Sichuan Basin are widely distributed,with various types of sand bodies and large thickness differences. This results in uneven distribution of interlayer barrier bed and intraformational bed in gas reservoirs,and strong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Therefore,it is crucial to investigate the sedimentary microfacies,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rchitecture of reservoir sand bodies,so a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ing reservoir prediction and efficient gas reservoir development. Using core,well logs,3D seismic and laboratory data,and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proposed by T.A. Cross,the authors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sand bodies in the second member of Xujiahe Formation in the Xinchang structural belt,western Sichuan Bas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y area was largely located in a shallow water delta front environment,which consists mainly of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bodies with subordinate mouth bar sand bodies. These channel sand bod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frequent lateral migration,multiple vertical amalgamation and extensive areal coverage.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the study area there are two main categories and nine subcategories of sand body vertical stacking patterns and three lateral contact pattern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sand bodies are controlled mainly by base-level fluctuation and river energy. Finally,the sedimentary facies and sand body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Xinchang structural belt in western Sichuan Basin are established,which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for guiding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as reservoirs in similar settings.
1954年Fisk在研究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时最早提出浅水三角洲的概念。浅水三角洲是指在水体较浅、 地形平缓环境中形成的以分流河道砂体为主的三角洲, 后来相继有学者对浅水三角洲概念补充(Fisk, 1954, 1955; Fleischer and Price, 1964; Postma, 1990; Kohn and Green, 2002; Nichols and Fisher, 2007)。20世纪80年代, 中国学者将浅水三角洲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后, 在浅水三角洲定义及分类、沉积特征、砂体结构等方面展开研究。定义及分类方面, 学者(楼章华等, 2004; 邹才能等, 2008; 张昌民等, 2010; 朱筱敏等, 2013; 吴胜和等, 2019)对浅水三角洲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案:一类是考虑沉积成因, 张昌民等(2010)将浅水三角洲分为分支沙坝型和分流水道型, 朱筱敏等(2013)将浅水三角洲分为了扇型、曲流河型、辫状河型, 邹才能等(2008)在将三角洲划分为毯式和吉尔伯特式2种类型的基础上, 将浅水三角洲分为6种类型; 另一类是从浅水三角洲的概念出发, 按照定义进行分类: 吴胜和等(2019)考虑浪基面和河—盆水深比这2种因素, 划分出极浅水、较浅水、较深水三角洲3种类型。沉积特征方面, 浅水三角洲前缘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骨架砂体、河口坝发育局限、河道复合砂体分布面积广且厚度大、具有叠加加积特征。砂体结构方面, 学者划分不同类型成因砂体基础上(刘翰林等, 2021), 总结了垂向叠置样式和侧向接触关系(尹太举等, 2014; 封从军等, 2015; 许淑梅等, 2020; 井涌泉等, 2020; 陈诚等, 2021), 探究了不同砂体结构之间连通关系。同时还讨论了浅水三角洲砂体结构发育控制因素, 湖平面升降(楼章华等, 1998)、基准面旋回(张兴阳等, 2006)、湖岸线(李元昊等, 2009)、河流侵蚀及岸线迁移(刘君龙等, 2015)等因素共同影响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结构及样式。
研究区发育海相辫状河三角洲相(郭维华等, 2006), 在上三叠统须二段沉积时期处于海湾—海相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林良彪等, 2006), 沉积微相类型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以及前三角洲泥为主(王兴龙等, 2021)。砂体结构方面, 基于野外露头, 前人总结出5种典型岩相构型样式(印森林等, 2016), 同时学者还指出须二段砂体具有纵向叠置、横向连片, 不同时期沉积体系频繁迁移特点(王兴龙等, 2021)。而对研究区砂体结构特征及砂体结构样式的控制因素研究较少, 没有系统建立三角洲沉积微相及砂体结构的发育模式。基于此, 展开对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结构精细解剖, 对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成因机制进行探讨, 总结垂向砂体叠置样式、侧向接触关系、明确砂体结构分布规律以及分析发育控制因素, 为下一步气藏储集层分布预测奠定基础。
川西坳陷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 龙门山前推覆带东南部, 属于典型的前陆盆地。坳陷整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 坳陷东部与川中古隆起相邻, 南部与峨眉—瓦山断块相接, 西邻龙门山构造带, 北邻米仓山古隆起。川西坳陷内划分为6个二级构造单元(图 1-A), 新场构造带位于川西坳陷中段, 为一正向构造, 呈北东东向展布, 包含孝泉构造、新场构造带、合兴场—高庙子构造、丰谷构造4个三级构造单元。研究区内断裂整体发育, 主要发育近SN、NE、EW向3组不同走向的断裂带, 勘探面积为1060 km2, 共收集53口井的测录井数据, 平均井距2 km左右。
川西坳陷在须家河组沉积时期, 共经历了3次主要的构造运动, 分别为印支一幕、印支二幕和印支三幕, 对应龙门山周缘前陆盆地3个演化阶段: 前陆盆地初始发育期、强烈隆升期和构造衰亡期。须二段沉积时期, 由于扬子陆块向羌塘—昌都陆块和昆仑地体之下俯冲, 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强烈隆升, 川西坳陷进入周缘前陆盆地演化阶段。
新场构造带须二段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亚段, 包括上亚段、中亚段、下亚段, 进一步划分为10个砂组, T
研究区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炎热干旱, 发育一套以浅水三角洲为主的沉积体系。研究区处于浅水三角洲前缘相带(图 1-C), 并且靠近物源区, 物源主要来自龙门山北段和米仓山—大巴山一带。
2.1.1 古地貌特征
川西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无明显剥蚀现象, 故采用印模法对目的层段沉积前的古地貌进行恢复(图 2)。须二段底部地层整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的斜坡, 地形平坦开阔, 研究区内无明显凸起分隔, 在东北部的丰谷地区为构造高部位, 新场15井西南方向为构造低部地区。此时新场构造带处于稳定沉降时期, 沉积物源供给持续稳定。将横跨研究区南西—北东向地震剖面须二段顶拉平后发现须二段地层坡度较缓, 坡度角仅为0.28°, 同时在地震剖面上并没有发现深水三角洲的典型三层结构(图 3), 由此判断新场构造带具备发育浅水三角洲的古地貌背景。
2.1.2 特殊岩性标志
植物茎叶、煤线与炭屑发育都指示浅水沉积环境。植物碎片多见于须二段暗色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中, 总体上以植物碎片的印痕型式保存至今。植物碎屑、根茎主要为流水搬运而来。如丰谷21井3784.29 m处见植物茎叶, 平面上呈纹层状展布(图 4-A); 川丰563井3784.00 m, 见植物碎屑(图 4-B)。当沉积区水体较浅或短时间出露地表, 植物大量繁盛, 埋藏成岩后, 碳质含量高的形成煤线, 如新场7井4994.00 m处与川高561井4930.40 m处发育煤线(图 4-C, 4-D), 呈条带状, 厚度薄, 这是由于湖平面频繁波动, 导致研究区分流间湾、沼泽环境难以持久。
2.1.3 古气候
川西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沉积时期潮湿与干旱(或半干旱)气候交替出现。研究区内发现有较多异地埋藏的植物茎干化石, 喜热植物数目占比51%~64%, 喜湿植物数目则小于40%(图 5)。黏土矿物组合与气候条件也有密切的联系, 不同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反映不同的古气候。高岭石在湿润气候环境下形成; 伊利石形成于温暖或者寒冷少雨的气候, 气候干燥、淋滤作用弱的环境下有利于伊利石的保存(郭炳跃等, 2020); 干湿交替的环境下形成蒙脱石; 化学作用受抑制的地区则有利于绿泥石的保存, 干旱气候条件下, 绿泥石含量增加(陈涛等, 2005)。通过对须二段黏土矿物含量统计发现, 伊利石和绿泥石的相对含量占比较大, 伊利石相对含量为44%~88%, 绿泥石含量为11%~58%, 表明须二段沉积时期为干旱少雨的气候环境。研究区须二段时期干旱少雨的气候环境会加剧水体的蒸发, 形成“浅水”沉积环境。
川西新场构造带处于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 平原亚相在北部发育(图 1-C), 微相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远沙坝与席状砂5种, 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最主要的砂体类型。研究区典型的沉积特征如下。
2.2.1 沉积水动力强, 指示流动成因沉积构造广泛发育
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进行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分析(图 6)发现, 以跳跃与悬浮2类次总体为主, 总体表现为两段式, 体现了分选好、水动力条件强的特征, 为浅水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环境。岩心特征表明研究区基本上为牵引流成因性质的砂体, 平行层理、交错层理以及沉积—充填构造广泛发育。岩石粒度粗(图 7-A), 粗砂岩占比较大。平行层理发育在较强水动力且相对平坦的地形中, 主要发育在浅水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中(图 7-B), 常形成于河道底部。如果粗砂岩中发育有平行层理, 就会形成层理缝, 俗称“酥饼状”砂岩(图 7-C, 7-D)。槽状交错层理粒度相对较细, 发育在浅水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侧缘中(图 7-E)。波状层理一般形成于水动力条件弱且浅水的环境中, 粒度较细(图 7-F)。冲刷面与泥砾沉积—充填构造发育广泛, 泥砾在剖面上形态呈条带状, 有的磨圆好, 有的磨圆差、大小不一, 杂乱分布(图 7-G)。冲刷面上的砾石分选中等、大小混杂、磨圆中等、表现为砾石的定向排列(图 7-H), 冲刷面与泥砾都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底部, 可指示新一期河道。
2.2.2 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为主, 河道砂体侧向迁移频繁, 垂向多期叠置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广泛, 河口坝发育相对比较局限。纵向上多期河道砂体相互叠置, 测井曲线形态则表现为厚层箱型微齿化、“圣诞树”型以及多期钟型叠加(图 8; 图 9, 剖面位置见图 1-C)。 河口坝发育相对局限, 常常发育于河道底部, 这是由于原来完整的河口坝被后期河道冲刷改造形成残余坝上河。研究区物源方向来自龙门山北段和米仓山—大巴山一带, 搬运距离短且物源供给丰富, 地形平缓, 可容空间小, 故形成的河道砂岩厚度较大。复合河道砂体厚度范围集中分布10~50 m, 占比95%左右, 其中厚度最大可达70.75 m。
2.2.3 砂岩粒度较粗、岩屑类型多样、成熟度低
砂岩岩石类型复杂多样, 其中以岩屑砂岩(48.30%)为主, 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21.45%)、岩屑长石砂岩(12.81%)和岩屑石英砂岩(12.50%)。砂岩粒度较粗, 以中砂岩为主。磨圆度上以次棱角状为主。岩屑含量较多(25.17%)且类型多样, 主要以沉积岩岩屑(相对含量46.55%)和变质岩岩屑(相对含量39.30%)为主, 岩浆岩岩屑含量最少(相对含量14.15%)。砂岩F/R值(范围0.50~1.48)除中亚段及下亚段的T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系统分析, 在划分不同沉积微相类型的基础上, 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为削截型和完整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然后将不同成因类型砂体在垂向上进行组合, 将砂体叠置样式分为2大类, 分离型和复合型, 划分结果如表 1所示。复合型多为河道复合砂体, 河道复合砂体的广泛发育是浅水三角洲前缘典型的沉积特征。
3.1.1 分离型
分离型砂体是指在2期砂体之间有泥(页)岩作为封隔, 砂体与砂体之间并没有直接接触。该类型的叠置样式主要在湖平面上升晚期或者早期常见。
1)单一完整型/削截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型。分离型河道砂体中, 测井曲线形态为箱型(图 10-A) 和钟型, 曲线值及组合形态为, 高幅GR→低幅GR(箱型/钟型)→高幅GR, 岩性垂向组合为泥(页)岩→中—粗砂岩→泥(页)岩, 河道顶部与底部都为泥(页)岩段。削截型河道发育在基准面缓慢上升充填阶段, 为低可容空间下形成的向上变深的非对称性旋回; 完整型河道发育在基准面加速上升充填阶段, 为高可容空间下形成的向上变深的非对称性旋回。主要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分支水道或水下分流河道侧缘处。单期河道砂体厚度不大, 范围在5~20 m(表 1)。削截型河道物性较好, 孔隙度分布均一, 范围为2.99%~5.14%, 平均孔隙度为4.05%; 渗透率分布不均, 范围为(0.03~0.12)×10-3 μm2, 平均渗透率为0.053×10-3 μm2。
2)单一河口坝砂体型。单一河口坝曲线值及组合形态为, 高GR→低GR(漏斗型)→高GR, 岩性垂向组合为页岩→中—细砂岩→页岩。单一河口坝砂体型发育于基准面旋回下降阶段, 层序结构类型为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 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外前缘(图 10-B), 水动力较弱。单一河口坝厚度一般为2~12 m(表 1)。单一河口坝物性差, 渗透率最大值仅为0.05×10-3 μm2。
3)单一远沙坝砂体。远沙坝砂体曲线形态为漏斗型(图 10-C), 发育在浅水三角洲外前缘, 更靠近湖泊位置处。
4)单一席状砂砂体。席状砂砂体曲线形态显指状(图 10-D), 砂泥岩互层, 岩性垂向组合为页岩→粉砂岩→页岩→粉砂岩, 发育在浅水三角洲前缘。
3.1.2 复合型
复合型砂体是指2期或者多期砂体垂向上相互叠加, 此时可容空间与沉积速率的比值A/S<1或者A/S≪1。研究区共发育5种复合砂体类型。
1)厚层削截型水下分流河道复合型。该类型为多期的箱型水下分流河道叠加形成, 曲线组合形态为多期箱型叠置(图 13-A), 岩性组合多期中—粗砂岩叠加; 单期河道底部通常发育冲刷面, 泥砾为新一期河道典型的识别标志, 如图 11所示的点A、点B、点C、点D都为新一期河道底部。该河道类型发育在基准面缓慢上升充填阶段, 层序类型为低可容空间下形成的向上变深的非对称旋回, 平面位置上则发育在浅水三角洲前缘主水道, 厚度较大, 分布范围为16~56 m。物性相对较好, 孔隙度分布范围为0.91%~5.72%, 平均为4.37%; 渗透率分布范围为(0.02~0.76)×10-3 μm2, 平均为0.07×10-3 μm2。
2)完整型水下分流河道复合型。单期河道GR由低幅向高幅渐变, 曲线值及组合形态GR低幅(钟型)→GR高幅→GR值低幅(钟型)→GR高幅; 岩性为中—细砂岩夹有泥岩夹层, 单砂体厚度不均, 岩性组合为中—细砂岩→间湾泥岩→中—细砂岩→间湾泥岩(图 13-B)。该类型河道发育在基准面加速上升阶段, 层序类型为高可容空间下形成的向上变深非对称型, 常见于浅水三角洲前缘的叠置水下分流河道及侧缘沉积。该类型河道物性差, 仅在河道下部有一定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随着物源供给的减少, 物性变差, 孔隙度和渗透率基本不发育。
3)削截型—完整型水下分流河道复合型。该种类型曲线形态为箱型—钟型的组合, 曲线值及组合形态为低幅(箱型)→低幅(箱型)→中幅(箱型), 岩性组合为中—粗砂岩→中—细砂岩, 砂体厚度较厚(图 13-C)。该类型河道发育位置在前期为主河道, 后期由于河道频繁迁移, 变为分支水道或者河道侧缘, 沉积物供给相对减少, 形成了削截型—完整型水下分流河道叠加样式。层序位置上, 该复合型砂体发育在基准面缓慢上升阶段, 可容空间由低变高条件下形成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旋回。孔隙度好, 分布范围在2.88%~6.35%, 平均孔隙度4.38%; 渗透率分布范围在(0.006~0.23)×10-3 μm2, 平均渗透率为0.078×10-3 μm2。
4)削截型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复合型。该类型曲线值及组合形态为高幅(漏斗型)→低幅(箱型)→低幅(箱型), 岩性垂向组合为中—细砂岩→多期中—粗砂岩(图 13-D)。沉积层序水退→水进, 为下细中粗上粗的复合粒序结构。出现在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叠置沉积, 形成典型的“坝上河”沉积模式(图 12)。该复合型砂体发育在基准面缓慢上升并且相对远离物源区的位置处, 层序结构类型为低可容空间下形成的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厚度远远小于上升半旋回的不完全对称型。厚度为10~40 m。孔隙度好, 分布范围在2.87%~6.35%, 平均孔隙度4.41%; 渗透率较差且分布不均, 渗透率分布范围在(0.006~0.20)×10-3 μm2, 平均渗透率为0.059×10-3 μm2。
5)完整型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复合型。该种类型曲线形态组合为下部漏斗型, 上部为钟型(图 13-E); 曲线值及组合形态为高幅(漏斗型)→中幅(钟型)→高幅(钟型), 岩性垂向组合为中—细砂岩→中—粗砂岩。该复合型砂体发育在基准面快速上升并且相对远离物源区的位置处, 层序结构类型为高可容空间下形成的基准面下降半旋回, 厚度远远小于上升半旋回的不完全对称型。通常发育在浅水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渐变沉积中。孔隙度差, 分布范围在0.24%~2.39%之间, 平均孔隙度1.48%; 渗透率分布范围在(0.025~0.315)×10-3 μm2之间, 平均渗透率为0.1×10-3 μm2。
砂体侧向接触关系反映同一时期不同的砂体之间在侧向的接触关系。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研究区骨干砂体, 主要总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侧向接触关系。由于研究区的井距较大, 平均井距2 km, 属于稀疏井网; 目的层深度大, 地震资料主频低, 只有25 Hz, 造成地震数据纵向分辨率低, 只能识别44 m厚度以上的砂体, 常规的地震岩性反演不能对砂岩薄层进行有效识别, 因此建立了地震数据分频重构高分辨率反演, 提高了对薄层的识别能力, 可分辨10 m厚度的砂体。分离型砂体厚度分布在2~20 m之间, 厚度集中分布在10 m以下; 复合型砂体厚度分布在10~56 m之间, 且一般均在20 m以上, 因此通过分频重构反演能对复合砂体进行有效识别, 包括河道复合砂体和河口坝—河道复合砂体, 而分离型砂体不能准确识别。结合地震岩性反演结果, 总结间湾泥岩间隔式、侧向搭接式、侧向切割式3种侧向接触类型(表 2)。
1)间湾泥岩间隔式。间湾泥岩间隔式是指2个河道砂体彼此不接触, 河道砂体之间为水下分流间湾沉积。由于水下分流间湾主要为泥岩, 测井上响应为:河道主体为箱型、边部向上过渡为钟型, 中间部位表现为高GR; 地震响应特征为两井之间属性值突变, 由低值突变为高值(表 2)。
2)侧向搭接式。侧向搭接式是指2个河道砂体之间通过河口坝砂体连接。测井响应为河道主体为箱型、边部向上过渡为钟型, 中间部位曲线形态为漏斗型; 地震响应特征为属性值渐变, 砂体逐渐尖灭(表 2)。
3)侧向切割式。后期形成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对早期形成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有明显的冲刷、切割作用。测井响应特征整体表现为箱型与钟型; 砂体厚度为厚—薄—厚特征, 地震反演属性值整体偏低(表 2)。
3.3.1 砂体结构剖面精细刻画
岩性反演可直观的反映岩性, 确定砂泥岩边界, 结合测井沉积微相解释, 精细解剖砂体结构。通过对比阻抗与岩性之间的关系发现, 叠后阻抗无法区分岩性, 而叠前的泊松比(VP/VS)可有效地区分岩性, 界线值为1.68。而分频重构则能够有效地提高地震分辨率, 对薄层的分辨率可达10 m, 提高了对薄层砂岩的准确度, 可以精细刻画砂体结构。
岩性反演剖面上(图 14-A), 黄色表示砂岩, 绿色表示泥岩, 而黄色也是有强弱变化的, 物理含义为泊松比大小, 地质上可以辅助判断砂体期次, 因为通常认为同一时期的砂岩或者同一类型的砂岩具有相同或者近似的值。
对过新盛101-1井—新盛101井—川合139井—新盛1井剖面(图 14-B, 剖面线位置见图 1-C)精细解释得出: 纵向上看, 在下部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川合139井—新盛1井、新盛101-1井—新盛101井一线也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新盛101-1井—新盛101井一线中部与川合139-新盛1一线上部发育分流间湾。新盛101井、新盛101-1井下部为削截型叠置水下分流河道, 河道垂向厚度相对较厚; 川合139井、新盛1井下部为多削截型、完整型河道叠置, 河道厚度减薄。侧向上, 河道砂体横向分布范围相对有限; 侧向接触关系有侧向泥岩分隔式与侧向搭接式, 同期河道砂体侧向还存在相互切叠现象。
3.3.2 砂体结构剖面分布特征
分别建立垂直物源方向与顺物源方向的剖面, 通过单井沉积微相划分以及岩性反演, 绘制沉积微相对比剖面, 进行剖面上的砂体结构及分布规律的分析。
1)垂直物源方向砂体结构分布特征。以垂直物源方向的过新11井—新203井—川孝560井—新501井—川罗562井剖面为例(图 15, 剖面线位置见图 1-C), 从岩性反演剖面结果来看(图 15-A), T
2)顺物源方向砂体结构分布特征。以顺物源方向过新场7井—川孝560井—新202井—新2井剖面为例(图 16, 剖面线位置见图 1-C), 从岩性反演剖面结果来看(图 16-A), 与垂直物源方向具有相似的特征, 同样具有砂岩厚度大、高砂地比、分布广泛的特点。
从河道砂体侧向接触关系上来看(图 16-B), 与垂直物源方向剖面做对比, 河道的延伸范围更长; 沉积微相剖面来看(图 16-C)垂向上砂体叠置关系依旧是以厚层削截型水下分流河道叠置型为主, 其次为削截型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复合型; 侧向上, 砂体连通性好, 基本上均为连续分布。
浅水三角洲砂体结构受控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含2个方面, 自旋回因素和异旋回因素。自旋回因素由于砂体的成因类型不同, 导致不同的砂体结构; 异旋回因素主要是影响A/S值, 不同砂体垂向叠置样式与可容空间与沉积速率的比值相关(刘君龙等, 2018)。影响可容空间与沉积速率关系的有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基准面升降和物源供给等因素, 研究区砂体结构样式主要受基准面升降与河流能量的控制, 构造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地层基准面概念由Wheeler(1964)提出, 总体而言就是地层基准面变化控制可容空间的变化, 进而决定了沉积物的充填样式。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 进行全区的沉积旋回对比, 全区划分了21个超短期旋回(六级层序), 不同超短期旋回层序结构决定着砂体垂向叠置样式。
前人已经划分了3种不同超短期旋回层序结构类型(郑荣才等, 2000): 分别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A型)、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B型)、向上“变深复变浅”的对称型(C型), 其中又根据可容空间的大小变化将层序结构类型分为了7个亚类。在前人划分不同超短期旋回层序结构类型的基础之上, 来探究不同层序结构是如何影响砂体垂向叠置样式。
以研究区1条T
研究区为典型的辫状河型浅水三角洲, 为河控三角洲, 河流对三角洲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不同时期岩石颗粒粒度变化, 可以反映各个时期水体能量的变化, 通常认为岩石的颗粒粒度越大, 水体能量越大。通过水体能量与垂向叠置样式、侧向接触关系纵向对比发现, 纵向上, 水体能量越大, 越易形成复合型砂体, 主要为叠置水下分流河道型、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叠置型; 横向上, 水体能量越大, 分流河道体系的发育密度越大, 河流的侧蚀能力越强, 河流之间的切叠程度越大。须二段上亚段和下亚段水体能量较弱, 垂向上发育单一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席状砂砂体、远沙坝砂体, 侧向上砂体与砂体之间以泥岩分隔开来; 中亚段砂体水体能量较强, 垂向上发育叠置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叠置、侧向上砂体与砂体之间相互切割或者是相互搭接(图 18)。
除了基准面升降与河流能量之外, 构造活动对砂体结构样式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须二段沉积时期, 川西坳陷进入周缘前陆盆地演化阶段, 龙门山北段已经隆升遭受剥蚀, 但龙门山南段仍是水下隆起或尚未出露水面, 龙门山北部山区为研究区提供了充足的物源供给, 同时由于处于前陆盆地演化早期阶段, 处于欠补偿阶段, 充足物源供给为形成须二巨厚砂岩提供了基本条件。须二段沉积时期, 研究区整体处于构造稳定期, 孝泉—丰谷地区须家河组二段呈现整体的一个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的斜坡(图 2), 斜坡坡度较缓(坡度0.28°), 水体较浅, 而同时又有丰富的物源供给, 所以造成A/S≪1, 在研究区形成了巨厚砂岩。
根据研究区沉积微相及砂体结构发育特征, 建立了须二段浅水分流水道型三角洲沉积微相模式(图 19)。川西新场构造带属于浅水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有: 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沙坝、席状砂、分流间湾和湖泥。水下分流河道复合砂体为骨架砂体, 河口坝次之, 远沙坝及席状砂发育较少; 砂体分布特征为垂向厚度大,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纵向叠置、横向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连片分布。
基准面旋回升降、构造活动、河流能量三者共同控制砂体分布以及砂体结构样式。基准面的升降变化主要是影响可容空间大小, 低可容空间层序结构类型A1、B1、C1、C2发育复合叠置型砂体, 而高容纳空间发育A2、B2、C3发育单一类型砂体。构造活动既影响沉积物供给又控制着可容空间大小, 一方面物源区龙门山北段强烈隆起, 龙门山北部山区为研究区提供了充足的物源供给; 一方面研究区整体处于构造稳定期, 呈现一个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的斜坡, 斜坡坡度较缓(坡度角0.28°), 水体较浅, 形成了较小的可容空间, 物源供给丰富, 造成A/S≪1, 形成了巨厚砂岩。水体能量大小主要影响沉积物供给, 纵向上, 水体能量越大, 越易形成复合型砂体, 叠置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复合叠置与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叠置; 横向上, 水体能量越大, 分支河道体系的发育密度越大, 河流的侧蚀能力越强, 河流之间的切叠程度越大, 越易形成侧向切割河道接触类型。
1)从古地貌特征, 特殊岩性标志, 古气候3个方面阐明了川西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整体为一个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的斜坡, 坡度较缓(坡度约为0.28°), 地形平坦开阔; 处于干旱、少雨的气候环境, 水体较浅。研究区发育浅水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体系, 主要为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 微相类型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次之, 远沙坝及席状砂发育较少;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复合砂体分布广泛分布, 多期河道侧向迁移频繁, 垂向多期叠置、横向上广覆连片。
2)川西新场构造带须二段共发育2大类9小类砂体垂向叠置样式和3种侧向接触样式。垂向叠置样式分为分离型和复合型2大类, 分离型砂体包括: 单一完整型/削截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型、单一河口坝砂体型、席状砂砂体型和远沙坝砂体型4种类型; 复合型砂体包括厚层削截型水下分流河道叠置型、完整型水下分流河道叠置型、削截型—完整型复合水下分流河道叠置型、削截型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复合型和完整型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复合型5种类型。侧向接触样式为间湾泥岩间隔式、侧向搭接式和侧向切割式。
3)砂体结构发育样式主要受基准面旋回升降和河流能量共同控制, 物源区构造活动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一方面稳定宽缓的斜坡地形与较浅的水体背景下导致研究区整体可容空间偏小, 但不同沉积时期基准面升降也会导致可容空间变化; 另一方面物源区龙门山与米仓山—大巴山强烈的构造活动与较高的河流能量, 使沉积物供给充足, 沉积速率高, 导致研究区整体A/S值低, 所以垂向上砂体叠置样式多为复合叠置型, 侧向上接触关系则以相互切割为主。
(责任编辑 郑秀娟; 英文审校 李 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