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 刘明成,男,1996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学、储层表征与建模研究。E-mail: cupliumingcheng@163.com。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页岩层系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其层序格架及沉积相展布存在较大的争议,从而影响着页岩油气的精细勘探与开发。以庆城油田西 233区块为例,应用岩心、测井及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重构了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相分布。研究表明,在延长组原长 81—长 32砂组内,地层向湖盆中心呈进积叠置样式,可分为 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 10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在每个中期旋回内,向盆地方向的古地貌依次为浅水带、斜坡带和盆底带。浅水带主要发育三角洲; 斜坡带发育重力流水道,顺斜坡呈窄条带状分布; 在盆底带近端发育重力流朵叶体沉积,砂体夹于泥页岩中,而盆底带远端主要为深湖页岩夹滑塌体沉积。原长 7油层组页岩层系为 1套穿时地层,由多个中期旋回的斜坡带下部、盆底带湖底扇砂体和半深湖—深湖泥岩组成。这一研究不仅对鄂尔多斯盆地夹层型页岩油的有效开发(开发区优选及水平井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亦对拗陷湖盆层序与沉积演化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About the first author LIU Mingcheng,born in 1996,is a Ph.D. candid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sedimentology palaeogeography,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research. E-mail: cupliumingcheng@163.com.
The shale succession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is rich in hydrocarbon resources,but its sequence framework and sedimentary facies distribution are controversial,which affects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hale hydrocarbon. Taking the Xi233 area of Qingcheng Oilfield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reconstructs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sedimentary facies distribution using core,logging,and the latest 3D seismic data.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in the original Chang 81-Chang 32 interval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the strata represent a progradational superposition pattern towards the center of the lake basin,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ong-term base-level cycles and ten mid-term base level cycles. In each mid-term cycle,the paleogeomorphology towards the basin is followed by shallow-water area,slope area and basin floor area. The shallow-water area mainly develops deltas. The slope belt develops gravity flow channels,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narrow bands along the slope; the gravity flow lobe deposits are developed in the proximal basin floor,and the sand bodies are sandwiched in mud shale. The distal basin floor is mainly deep-lake shale interbedded with slump deposits. The original “Chang 7 interval” shale strata is a set of diachronous strata,which is composed of sublacustrine fan sand bodies and semi-deep to deep lake shale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lope belt and basin floor belt of multiple mid-cycles. This study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interbedded shale oil in the Ordos Basin(optimization of development areas and deployment of horizontal wells),but also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sequence and sedimentary evolution in depression lake basins.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内部发育1套厚度较大的页岩层系, 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年来在庆城地区延长组页岩层系(原长7油层组), 发现了储量超过10× 108 t的页岩油田(付锁堂等, 2020, 2021), 即庆城油田。目前, 主要采用水平井方式开发其中的夹层型页岩油(付金华等, 2021)。然而, 在开发过程中, 出现了水平井砂体钻遇率差异大等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对砂体分布及其叠置关系认识不清, 关键是对页岩层系的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相分布认识不足。前人利用测井、岩心和露头资料, 根据泥岩和凝灰岩标志层将延长组划分了5个岩性段和10个油层组(杨俊杰等, 1992), 并通过旋回对比的方法建立了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倪新锋等, 2007; 郭彦如等, 2008; 刘自亮等, 2013; 熊林芳等, 2015), 编制了相关的沉积相分布图(宋凯等, 2002; 武富礼等, 2004; 付金华等, 2005; 陈飞等, 2012)。然而, 之前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分布研究主要是基于井资料, 而由于陆相盆地旋回具有演化迅速、多物源、岩相变化快等特点, 基于井资料的标志层对比及旋回对比的等时性不强, 造成地层格架(如以页岩层系为主的长7段)具有穿时现象。随着庆城油田勘探开发工作的进行, 这个穿时现象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李慧琼等, 2014; 李慧琼, 2018; 冯雪等, 2021; 惠潇等, 2022; 崔景伟等, 2023)。在传统分层格架下, 地层均为加积叠置, 以此为基础编制的沉积相图难以反映湖盆充填演化规律及砂体叠置关系。因此, 重构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明确沉积相分布规律是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气开发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
随着黄土塬地震勘探技术和资料处理手段的不断进步, 目前已在庆城油田地区获得了5000 km2的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惠潇等, 2022)。以庆城油田西233区块为例, 应用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 结合岩心和测井资料, 重点针对页岩层系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和沉积相研究, 阐明层序结构样式及其控制下的沉积相分布, 为下一步页岩油精细勘探与开发奠定必要的地质基础。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 为典型的叠合盆地。盆地跨越陕西、甘肃、宁夏等多个省, 分为伊盟隆起、伊陕斜坡、渭北隆起、西缘逆冲带、天环坳陷和晋西挠褶带6个一级构造单元(杨俊杰等, 1992; 赵红格, 2004; 刘化清等, 2007)(图 1-a)。陆相盆地形成于早二叠系晚期, 此前主要为海相沉积。中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一套完整的河流— 三角洲— 湖泊陆源碎屑沉积。延长组可进一步分为5个岩性段和10个油层组(自上而下为长1油层组至长10油层组)(杨俊杰等, 1992)(图 2)。延长组为一个完整的超长期基准面旋回, 其内部三级层序(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划分有多种方案, 包括三分(刘少峰和杨士恭, 1997)、四分(杨雷等, 2001; 屈红军等, 2003; 杨友运等, 2005; 陈林等, 2015)、五分(李凤杰等, 2006; 张凤奎等, 2008; 刘自亮等, 2013)和六分(李相博等, 2006; 郭彦如等, 2008)的观点(图 2)。
在中晚三叠世, 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受印支运动影响。在延长组超长期基准面上升旋回时期(长10— 长8沉积时期), 印支运动强度较弱, 盆地广泛发育河流— 三角洲沉积; 到长8末期— 长7早期, 构造活动增强, 湖盆处于强烈拗陷时期, 湖盆范围迅速扩大, 湖盆范围达到鼎盛; 其后, 印支运动强度减弱, 湖盆充填直至消亡。延长组页岩层系发育于延长组中部(超长期基准面升降转换面附近), 在湖盆中心广泛发育半深湖— 深湖页岩及重力流沉积, 是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Zhang et al., 2021; 李华等, 2022; 吕奇奇等, 2022; 庞军刚等, 2022)。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南部, 处于庆城油田内部, 面积为832 km2。有取心井9口, 岩心长度494.6 m; 具有测录井资料的钻井864口(图 1-b); 全区三维地震覆盖, 地震主频为35~40 Hz, 带宽为10~52 Hz, 地震垂向分辨率范围为20~35 m。
前人对延长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虽然对三级层序的划分方案不同(有三分、四分、五分和六分等方案), 但对包含页岩层系在内的延长组第3段(长7至长4+5)属于2个三级层序(长期旋回)达到了基本共识。然而, 前人认为该段层序地层结构呈加积式(张凤奎等, 2008; 刘自亮等, 2013), 但最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表明其呈进积式, 因此有必要对其内部层序结构特征进行进一步研究。
在庆城油田西233区块, 通过制作437口井的合成记录(图 3), 进行了层位标定。延长组与下伏纸坊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图 4的SLSB1界面), 与上覆侏罗系角度不整合接触(图 4的SLSB2界面)。
通过与原钻井分层的对比, 发现在原长7— 长32油层组内地层具有明显的前积反射特征, 可见明显向湖盆中心倾斜的强波峰同相轴, 且均呈下超特征(图 4中绿色虚线), 井震联合分析发现这些波峰同相轴为连续的泥岩沉积, 为湖泛作用产物; 该段地层下伏的长8至长10油层组以及其上覆的长32以上地层的地震同相轴基本呈平行反射。按照延长组内部三级层序五分的方案(张凤奎等, 2008; 刘自亮等, 2013), 其T3ySQ1、T3ySQ2和T3ySQ5层序(即本文的LSC1、LSC2和LSC5)的层序结构均呈加积式(层序界面如图 4的LSB1、LSB2、LSB4所示), 而T3ySQ3和T3ySQ4(即本文的LSC3和LSC4)层序结构为进积式(层序界面如图 4的LSB2、LSB3、LSB4所示)。
从顺源地震剖面(图 4)可以明显看出, 在地震反射界面LSB2与LSB4之间, 地震反射结构呈前积反射, 可识别出9条明显的前积反射轴。以1条强波谷反射同相轴(图 4中LSB3)为界, 界面之下为明显的S型反射, 各前积反射层由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倾斜, 呈低角度向下收敛于长7底部, 具有典型的下超特征; 界面之上为斜交型前积反射, 各个前积体向上减薄收敛甚至消失在LSB4界面, 向下下超于LSB3界面(图 4)。据此, 以LSB3界面作为长8— 长32内部的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界面(2个旋回分别定名为LSC3和LSC4)。
在各长期基准面旋回内部, 可识别出明显的湖泛面。湖泛沉积在地震剖面中有很好的反映, 显示为强振幅的波峰反射(图 4中的FS1至FS5), 测井曲线表现为高自然伽马(图 4-b)。其中, FS1为LSC1长期旋回内的最大湖泛面, 位于长10中上部, 相当于延长组初次湖泛面; FS2为LSC2长期旋回内的最大湖泛面, 相当于“ 李家畔页岩” ; FS3为LSC3长期旋回内的最大湖泛面, 实际上也是延长组超长期旋回内部的最大湖泛面, 被称为“ 张家滩页岩” ; FS4为LSC4长期旋回内的最大湖泛面, 为一倾斜的湖泛面, 在研究区西南部近物源区大体相当于岩性地层认识中长4+5内部的“ 细脖子高阻泥岩” ; FS5为LSC5长期旋回内的最大湖泛面, 位于长2上部。
在长期基准面旋回LSC3和LSC4内部, 分别识别了2个和6个次级湖泛面(图 4中绿色虚线), 这些次级湖泛面在地震上呈较连续的强波峰反射, 测井曲线上表现高自然伽马(图 4), 易于识别。湖泛面是湖水位上升达高点位置后折向较大幅下降前形成的界面, 每个湖泛面代表着1次湖进— 湖退沉积旋回(Cross, 1988; 郑荣才等, 2001)。根据长期基准面旋回LSC3和LSC4内部地震剖面上可识别的湖泛面沉积, 将LSC3内部划分为3个中期旋回(图 4), 自下而上依次为MSC3-1、MSC3-2和MSC3-3; LSC4内部划分为7个中期旋回, 自下而上依次为MSC4-1至MSC4-7(图 4)。
根据上述方案, 采用井震联合对比的方法, 建立了研究区页岩层系(长81— 长32)的中期旋回级次的等时地层格架。
目前, 庆城油田夹层型页岩油勘探开发的主要目的层为原长7油层组的页岩层系。原长7油层组自上而下被进一步分为长71、长72和长73砂组, 分别对应于页岩油的“ 上甜点” 、“ 中甜点” 和“ 下甜点” 。按照传统的加积地层结构样式, 原长7油层组3个砂组在垂向上呈近平行叠置, 顺源方向上砂体呈孤立状, 互不连通(图 5)。在按照新的进积层序结构样式建立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中, 地层向湖盆中心方向不断进积, 原长7油层组范围内的地层实际上由多个不同时期形成的楔状体组成(图 6)。从图 6可以看出, 在原长7油层组的底界与顶界(图中紫色虚线)之间, 包含了LSC3长期旋回内3个中期旋回(MSC3-1、MSC3-2和MSC3-3)及LSC4长期旋回内5个中期旋回(MSC4-1至MSC4-5)的下部地层。例如, 在研究区西南部的Z424井中, 原长7油层组相当于MSC3-1旋回及MSC3-2旋回下部地层, 而随着地层向湖盆中心的进积, 在研究区东北部的Y32井中, 原长7油层组则相当于从MSC3-1至MSC4-5的8个中期旋回的沉积, 其中, 各旋回地层厚度均变薄(如MSC3-1至MSC3-3旋回沉积主要为薄层泥岩沉积)。显然, 原长7油层组为1套穿时地层。2种地层结构下的砂体分布样式完全不同, 这对于页岩油开发过程中的水平井部署及井轨迹设计有极大的影响。
针对原长7油层组的沉积相, 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张家强等, 2021; 李华等, 2022; 吕奇奇等, 2022; 庞军刚等, 2022), 但由于原长7油层组地层存在穿时性, 已有沉积相图难于反映进积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沉积相展布特征。本研究拟对包含页岩层系的LSC3和LSC4这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内部各中期旋回的沉积相展布进行研究。
在上述的进积层序地层格架中, 每个中期旋回地层均由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组成。顶积层对应于湖盆浅湖区, 前积层对于湖盆斜坡区, 底积层对应于湖底区。据此, 根据湖盆底形变化, 将湖盆划分为浅水带、斜坡带、盆底带(近端和远端)3个沉积区(图 7)。其中, 斜坡带为浅水坡折带至深水坡折带的区域, 深水坡折带以下统称为盆底带, 邻近深水坡折带的盆地缓坡区称为盆底带近端, 其外为盆底带远端。
通过对层序地层格架剖面的测量发现, 研究区顶积层和底积层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图 7中的H)约200 m。延长组压实系数(K)为0.3~0.4(崔龙涛等, 2013; 杨哲翰等, 2023), 据此可以粗略地估算出LSC3和LSC4沉积时期最大古水深(H0)大于280 m(未考虑浅水区的深度), 最大古坡度约为1.9° 。
1)浅水带沉积相类型。针对研究区浅水带所对应的地层单元的沉积相类型, 前人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沉积相类型主要为三角洲, 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细砂岩, 发育平行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等牵引流成因沉积构造(惠潇等, 2022)。三角洲前缘砂体微相类型主要为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朱筱敏等, 2013)。
分流河道垂向上呈正韵律, 厚度为1~4 m, 岩性以中等厚度层状细砂岩为主要特征, 自然伽马曲线和电阻率曲线呈钟型和箱型(图 8)。
河口坝为下细上粗的反韵律结构, 岩性以浅灰色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 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曲线呈漏斗型(图 9)。
2)斜坡带和盆底带沉积相类型。斜坡带和盆底带主要发育半深湖— 深湖页岩及重力流沉积, 发育火焰状构造、球枕构造、包卷层理、滑塌构造等变形构造, 沟模、槽模等底模构造(图 10)且粒度分布平行于C=M基线(图 11)。研究区重力流沉积主要发育于湖底扇中, 其可进一步分为水道、水道漫溢、朵叶体和滑塌体沉积。
水道为湖底扇沉积物重力流的输送通道, 可进一步细分为主水道和分支水道, 其中主水道与浅水区的三角洲前缘相连接, 是湖底区域沉积物重力流的主要运移通道。岩性以厚层块状细砂岩和粉细砂岩为主, 砂体厚度一般大于4 m, SP曲线负异常, GR曲线呈高幅平直箱型或钟型(图 12)。分支水道为主水道搬运过程中地形坡度突然变缓, 重力流能量衰减而分叉形成, 岩性以中— 薄层块状细砂岩为主, 砂体厚度明显小于主水道, 多为1~4 m。SP曲线负异常, GR曲线以中高幅钟型为主(图 13)。
水道漫溢分布于主水道或分支水道两侧, 岩性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 发育中— 薄层递变层理、砂泥互层、波状层理和小型交错层理, 常夹薄层灰黑色泥岩。砂体厚度一般为0.1~2 m。SP曲线低幅负异常, GR曲线呈中低幅齿化钟型或指状。
朵叶体为重力流水道前端撒开形成的朵叶状沉积体。根据朵叶不同位置的岩性和砂体厚度特征, 可进一步划分为朵叶主体和朵叶侧缘2种沉积微相。朵叶主体主要位于朵叶轴部, 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 主要发育块状构造, 可见交错层理。垂向上以反韵律为主要特征。砂体厚度一般大于1.5 m, 但总体上小于主水道厚度。SP曲线负异常, GR曲线呈高幅漏斗型。朵叶侧缘主要位于朵叶边缘, 以薄层的粉细砂岩为主, 常见砂泥互层。砂体厚度一般小于1.5 m。SP曲线负异常, GR曲线呈中低幅漏斗型或指型(图 14)。
滑塌体是斜坡上砂体失稳发生滑动滑塌作用和重力流前端“ 滑水作用” 形成的砂体。“ 滑水作用” 指在碎屑流搬运过程中, 头部和基底接触处侵入一层液体后, 使得碎屑流头部脱离原流体, 继续向盆地中心搬运一段距离后沉积, 形成分散的块体沉积(Talling, 2013)。砂体厚度多为0.5~3 m。SP曲线变化不明显, GR曲线为低幅齿型或指型(图 15)。
根据864口井的测井相解释资料, 结合沉积背景, 编制了2个长期旋回内部10个中期旋回的沉积相分布图(图 16; 图 17)。
LSC3长期旋回包括3个中期旋回: MSC3-1, MSC3-2, MSC3-3。
MSC3-1沉积时期, 湖盆沉积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 以张家滩页岩为界, MSC3-1沉积早期(上升半旋回, 即长81沉积期), 在研究区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王力和崔攀峰, 2003; 傅强和李益, 2006; 王昌勇等, 2010; 刘化清等, 2011), 以细砂岩沉积为主, 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其后, 湖盆急剧下沉, 在MSC3-1沉积晚期, 研究区处于半深湖— 深湖环境, 广泛发育湖底扇沉积。在西南部(近源区)发育湖底扇朵叶体沉积(其范围为砂地比大于0.3的区域), 在朵叶轴部发育分支水道沉积, 单期朵叶体厚度为1~3 m, 多期叠合朵叶体厚度约为10 m; 研究区主体部位位于盆底带远端, 以深湖泥岩夹薄层滑塌透镜体砂岩沉积为主(图 16-a)。在研究区, 该中期旋回晚期全部属于原长7油层组的范畴。
MSC3-2沉积时期, 沉积物向北东方向推进, 在研究区西南角浅水区发育三角洲沉积, 三角洲前端越过浅水坡折线(图 16-b中绿色虚线)至斜坡上部, 沉积物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为主; 在斜坡中上部, 发育条带状主水道沉积, 发育多期叠置的正韵律砂体, 叠合厚度18 m, 单一水道砂体厚度为2~5 m; 水道侧缘为水道漫溢沉积, 垂向上呈砂泥互层, 单期砂体厚度一般小于2 m。在斜坡下部和盆底带近端(图 16-b的蓝色虚线为分界线), 发育湖底扇朵叶体(图中范围为砂地比大于0.3的区域), 由多期反韵律砂体组成, 单期朵叶体厚度为1.5~4 m, 叠合厚度可大于18 m, 朵叶体内部可见分支水道(次级供给水道); 在盆底带远端(研究区东北部位), 以深湖泥岩夹薄层滑塌透镜体砂岩沉积为主。该中期旋回沉积大部分属于原长7油层组的范畴(图 16-b中的粉色虚线的东北部分)。
在MSC3-3沉积时期, 沉积物继续向湖推进, 浅水坡折线(图 16-c中绿虚线)和深水坡折线(图 16-c中蓝虚线)亦向湖推进, 研究区内三角洲面积增大, 朵叶体的规模大于MSC3-2。
LSC4长期旋回包括7个中期旋回。从图 17可以看出, 从MSC4-1至MSC4-7, 沉积物持续向湖推进, 研究区三角洲范围不断扩大, 浅水坡折线(图 17中绿虚线)和深水坡折线(图 17中蓝虚线)亦不断向湖推进。沉积相在不同地貌单元的分布样式不变, 即浅水区— 斜坡顶部为三角洲沉积, 斜坡中上部以重力流水道为主, 斜坡下部— 盆底带近端发育湖底扇沉积, 盆底带远端以深湖泥岩夹薄层透镜体砂岩为主。
在LSC4长期旋回沉积中, 只有部分沉积属于原长7油层组的范畴。MSC4-1在研究区仅有一半的区域属于原长7油层组(图 17中以粉色线为界的东北区域), 从MSC4-2到MSC 4-5, 原长7油层组范围逐渐减小, MSC4-5旋回仅在研究区东北角属于原长7油层组, MSC4-6和MSC4-7在研究区已不包含原长7油层组地层。
从上分析可知, 在斜坡带中上部, 主要发育重力流主水道和水道漫溢沉积, 部分水道间发育滑塌沉积。深水坡折带附近是重力流的主要沉积区, 发育分支水道和朵叶体沉积。盆底带远端以深湖泥岩沉积为主, 零星发育滑塌体沉积。作为穿时的原长7油层组, 其沉积底形主要为斜坡中下部至湖底(近端和远端), 以湖底扇朵叶体(含分支水道)沉积和深湖页岩为主。换言之, 原长7油层组由多个中期旋回沉积时期在斜坡中下部至湖底的湖底扇朵叶体和深湖页岩组成, 形成了进积式叠置样式的页岩油夹层。传统的平行“ 原长7油层组” 底面的水平井钻采方式会钻遇多期层间泥岩隔层, 导致砂体钻遇率低; 调整为顺着进积朵叶体倾斜方向的水平井钻采方式, 将明显提高水平井砂体钻遇率, 从而改善夹层型页岩油开发效果。
1)在鄂尔多斯湖盆中心区, 延长组原长81— 长32砂组地层向湖盆中心呈进积叠置样式, 可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10个中期基准面旋回。
2)在每一个进积式中期旋回内, 向盆地方向的古地貌依次为浅水带、斜坡带和盆底带。浅水带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 斜坡带中上部主要发育条带状主水道沉积, 水道间局部发育滑塌沉积; 斜坡下部和盆底带近端发育朵叶体沉积; 盆底带远端主要为深湖页岩夹透镜状滑塌体沉积。
3)原长7油层组页岩层系为一套穿时地层。延长组的夹层型页岩油储集层由重力流沉积砂体组成, 主要为朵叶体沉积。
(责任编辑 王绍华 郑秀娟; 英文审校 陈吉涛)